单位口头辞退怎么劳动仲裁劳动者怎么办,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项

劳动者无需提前通知可以立刻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王寅翼律师 - 110法律咨询网
&&热门省份:
我的位置:
劳动者无需提前通知可以立刻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发布日期:&&& 作者:
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三种:一是试用期内劳动者解除劳 动合同;二是事实劳动关系中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三是用人单位违法违约 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一、试用期内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解 除劳动关系,无需提前通知。而《劳动合同法》则修改了这一规定,在试用 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便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是《劳动合同 法》为数不多的增加劳动者义务的规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三为日历日而非工作日。劳动者通知用人单位 的形式也不拘于书面形式,劳动者可以用书面通知、信函、口头告知、电子 邮件等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二日通知用人单位便可以解除 劳动合同的权利。因此,只要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就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劳动者办理退工手续、结 算丁资。但是如果劳动者未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离开 用人单位后再通知单位辞职,那么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 条“劳动者违反表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驺承 担赔偿责任”之规定,追究劳动者的相关赔偿责任。在试用期内的劳动者有权享有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金待遇。因此,试用 期内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标准 并按照劳动者的实际工作天数,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 险费,同时为劳动者办理退工手续。二、事实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因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劳动关系终止时间没有约定,其终止时间不能确定。在这种情况下, 劳动者可以随时提出终止劳动关系。《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四十条有明文 规定:“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但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须以书面、口头等明确形式告知用人单位。如果劳动者不愿意或因劳动者原因导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 应采取相关措施,如要求劳动者将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事由进行书面陈述、及 时辞退劳动者、调整劳动者工作内容、调查不签订合同的原因,以便掌握用 T主动权,防止劳动者以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 其两倍工资,或者以双方劳动关系履行满一年为由,要求用人单位与其签订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三、用人单位违法、违约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随时通知辞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 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一,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所谓“劳动保护”,是指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所 提供的保护。所谓“劳动条件”,是指劳动者的工作设施、工作环境、劳动强 度和工作时间等。而“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应当在劳动合同中予以约定,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约定“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第二,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 险费的。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后,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的权利,这也 是劳动者进行丄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如果用人单位不能履行诙项义务且也没 有正当理由,那么用人单位系违反劳动合同约定,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当然没有必要继续为用人单位进行工作。因此,现行《劳动合同法》 赋予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这是《劳动合同法》新赋予劳动者的两项重要权利,企业HR应充分认 识这两项权利的意义。实践中,HR应注意何为“及时足额”。这里涉及到工资等劳动报酬发放时间的问题,现在大多数企业的通常做法是在每月的某日发放上月工资,那 么迟延一天是否为“及时”呢?实务中具体迟延多久才算迟延未有定论,因 此建议企业在确定丁资发放时间时将通常的工资发放日改为“期间”,例如每 月5日到10日为发放1:资的期间。当然,用人单位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根据我国劳动法实务,该条款具 体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拖欠克扣劳动者劳动报酬、不为劳动者缴纳社 会保险费的情形。如果用人单位因为资金未及时到账而延迟或者暂时不能发 放劳动报酬;如果用人单位因劳动者个人原因不能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的,那么劳动者将不能根据该条款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 补偿金。但是,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不能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不能为劳 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事由告知劳动者,并且根据相关法律政策进行妥善处 理。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不满情绪,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劳动争议 的发生。&第三,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这也是《劳动合同法》陚予劳动者的一项重要解约权,也是对企业HR 提出的一项重要考验。因为规章制度的内容包括方方面面,很难有哪家企业 说自己的所有规章制度都是完全合法的。而《劳动合同法》赋予了劳动者相 应的解约权,这是非常厉害的,因此,企业HR不得不全面修订企业规章制 度,力争合法,避免处于被动地位。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 及劳动者利益的规章制度时,不能违反或者超越法律法规,否则不仅是无效 规定,不能制约劳动者,而且如果因此损害了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还可以随 时解除劳动合同。第四,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 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胁迫”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 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 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相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乘人之 危”是指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 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而“违背真实意思表示” 是指当事人内心想要实施的行为与实际行为不一致。如果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手段,与劳动者签订、变 更劳动合同,并且该劳动合同的内容系违背了劳动者的本意,那么劳动者有 权随时与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第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这里的“法律”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规范性 文件;“行政法规”特指国务院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如果有《劳动合同法》 之外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解 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随时辞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 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 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 单位。虽然用人单位有权对劳动者进行管理,但是劳动者同时也享有人身自由 和人身安全获得保护的权利。因此,用人单位不能以暴力、威胁等方式强迫 劳动者进行劳动,违反法律规定危及人身安全时,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 合同,不需要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问题,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无锡推荐律师
相关法律知识您的位置: &
用人单位未依法向劳动者出具离职证明或解除合同的手续,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单位辞退员工的类型有哪些,被单位口头辞退如何维权
辞退是单位拥有的权利,也就是单位提出解除。而实践中,单位辞退职工的情形是比较多的,由此就产生了较多的类型。那到底用人单位辞退职工有哪些类型?关于这个问题,小编收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为您解答。一、用人单位辞退职工有哪些类型1、过失性辞退是指企业在劳动者有过错的情况下,无须提前30天通知,而即刻辞退职工的行为。依据我国规定,过失性辞退主要有以下情形:(1)在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2、预告性辞退是指企业在辞退职工时,按照法律的规定提前30天通知职工或支付代替通知金的方式辞退职工的行为。主要有以下情形:(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二、单位口头辞退劳动者怎么办?针对用人单位以口头方式辞退劳动者的情形,劳动者应当采取下列方法和技巧获取证据和保全证据,并应注意相关事项:1、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在协商解决过程中,应当注意获取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原因或理由,为协商不成时提起仲裁或诉讼时收集、全保证据作准备。2、用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相关问题。一般情况应用信函或电报方式提出,内容包括:用人单位未以书面形式通知辞退的事实、自己提出的异议、自己的各项权利主张等,并保留证据内容。3、及时向相关机构、部门投诉、信访。投诉时,应将用人单位未以书面通知形式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全面、客观地登记备案,并保留好投诉、信访凭据。4、获取录音资料。通过与对方交谈、通话等途径获取相关与用人单位未以书面通知形式解除劳动合同的录音证据。5、提出仲裁申请。在获取相关有利证据材料后,便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仲裁请求。用人单位辞退职工的主要分为了过失性辞退与预告性辞退,但法律同时也规定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单位是不能辞退职工的,这主要是为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延伸阅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读完文章还有法律疑惑?马上
最新相关知识
相关法律聚焦
地区找律师
热门文章推荐
热门法律专题
无锡在线律师
400-400-400-
专业权威律师在线解答
专业律师优质解答劳动者有过错 公司辞退员工的注意事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劳动者有过错 公司辞退员工的注意事项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用人单位口头辞退
劳动者可以要求经济补偿吗
当前位置:
用人单位口头辞退
劳动者可以要求经济补偿吗发布日期: 12:54浏览次数:字号:[
&用人单位口头辞退 && 劳动者可以要求经济补偿吗
&&& :我是某饭店的服务员,在饭店工作已经一年多时间了。前些时,饭店老板口头通知我,因饭店效益不好被辞退了,发放了上个月2300元工资后,我被迫离开了饭店。听朋友说,老板无故辞退员工,是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实践中,一些餐饮服务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雇工,由于法律意识淡薄,用工管理不规范,随意辞退员工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辞退员工时,并不出具书面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也不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只是由企业管理者口头通知员工已被辞退。
&&& 为此,提醒广大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无过失,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否则,应当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法律责任。&和&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只要劳动者无过失,用人单位没有履行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定义务,口头辞退员工,解除或终止员工的劳动关系,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是违法行为。&因此,劳动者在遭遇解职时,不要轻率离职,应当确认用人单位的解职是否符合以上法律规定。只要劳动者无过失,用人单位没有履行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被辞退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标准是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按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前十二月本人平均工资计算,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人单位口头辞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