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现在的亚投行怎么样了的“前辈们”都有哪些教训可借鉴

7月26日调入 8月18日调出
入选个股收益率来源产品媒体:美国反对亚投行会导致孤立 应汲取教训
发帖人:阿尔
信息来源:凤凰网
  亚投行的事情仍在发酵,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舆论出现大量批评白宫“失策”的声音,认为美阻止盟国加入亚投行导致了自己的孤立,华盛顿应当从中汲取教训。  围绕亚投行之争的本质是,中国做了一件符合亚洲整体利益的好事,并向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参与和实现共同繁荣的良机,而美国却出于一己之私非要阻止亚投行的顺畅发展。而对美国的很多盟友来说,与中国合作参与到亚投行进程中来的好处,要多于拒绝参与向美国“表衷心”的利益预期,所以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决定对华盛顿“反水”。(责任编辑:军盟网)
新闻新看点亚投行的“前辈们”都有哪些教训可借鉴
核心提示: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引领的“中国金融外交新常态”引发了世界银行这一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前辈”的关注。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昨日表示,希望与亚投行等形成联盟,推动实现15年内终
  亚洲基础设施引领的“中国外交新常态”引发了世界这一国际开发性“前辈”的关注。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昨日表示,希望与亚投行等形成联盟,推动实现15年内终结极度贫困的目标。
  此前,国际货币组织(IMF)、亚洲开发银行(亚开行)等老牌国际机构也已表达了愿与亚投行合作的态度。而在亚投行正式扬帆起航之前,如世行、IMF、亚开行等“前辈”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亚投行的成立是巨大的成功。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应该复制世界银行、IMF的现行模式,要有中国特色,慎用一票否决权(veto),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该多边机制的决策高效落实,不受官僚政治影响。”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执行长MarcUzan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IMF总裁拉加德近期也告诉本报记者:“多边机构的治理靠的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对于多边机构的信用和信心需要不断积累和培养,这就要靠机构的人员素质,成员国委员会的多样性,也要靠投票权和份额,在最后一点上IMF仍需努力。”
  IMF:美国一票否决权使新兴经济体难发声
  尽管IMF的使命并非基建,但其自二战来的一些运行失利和其中的大国博弈值得亚投行参考。
  IMF在1946年3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目前已有188个成员国,总裁均来自欧洲。其主要使命是为陷入严重经济困境的国家提供协助,但发展中国家在IMF所享有的投票权迟迟无法与不断上升的经济实力相匹配,这也让IMF全球影响力有所下降。
  起初,IMF起源于一个简单而伟大的构想——“稳定各国汇率,鼓励国际贸易”。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西方各国进行关税战,平均关税高达30%以上;同时,各国竞相推行本币贬值,使得国际汇率混乱。为了在二战以后让世界经济有一个坚实的发展基础,1944年,世界各国领袖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的会议上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产生了成立IMF和世界银行的构想。
  当前,根据IMF的议事规则,对于重大事项的决定,至少须有85%同意票数。这意味着享有17.9%投票权的美国拥有“一票否决权”。此外,日本依然稳坐IMF第二把交椅;欧盟若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其拥有的投票权重约30%,比美国还多。
  英国《》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认为:“欧洲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正迅速下滑,然而欧盟在IMF的席位仍然过多,即使在重新调整过投票权重后,荷兰的投票权重也仍将占到1.76%,而印度才占2.62%。”虽然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由于美国国会的阻拦,中国在IMF中的份额及投票权久久无法提升,这基本已经与国家经济实力脱节。
  “一直以来IMF在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时,往往附加开放、体制改革等符合发达国家利益的苛刻条件,而1997年亚洲让发展中国家对IMF的指责声进一步放大。”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铮告诉本报记者。
  回首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发展中国家向IMF求援时,IMF却要求其实施减缩政策,造成发展中国家更惨重的损失。IMF开出的不恰当“药方”导致亚洲有关国家经济每况愈下,双方的关系大不如前。此后,发展中国家也逐步开始自立门户,不断推进结构性改革、扩大储备,很少再向IMF寻求贷款。
  时至今日,IMF贷款往往都同那些在风雨中飘摇的欧洲重灾国有关。据悉,拉加德近期正为希腊债务僵局恼火不已。因此人们也不难理解,为何这位“铁娘子”将多边机构的治理称为“艺术”。
  亚开行:日本主导融资能力渐露难色
  在亚投行构想提出之初,外界纷纷认为亚开行是最为落寞的多边机构。理由很简单,亚开行同样致力于基建投资,且行长是日本人,日本也是为数不多的对加入亚投行表示“不感冒”的国家。
  这家成立于1966年、总部位于菲律宾马尼拉的区域性开发机构目前集中于五大领域:基础设施、环境、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以及教育。然而,亚开行每年的能力远远满足不了亚洲日益旺盛的基建需求,且常年的日本主导权遭致各方不满,也成了亚投行崛起的机遇。
  融资能力减弱是亚开行的主要短板。年亚洲各国基础设施投资合计约需8万亿美元,但世行和亚开行目前每年能够给亚洲的资金大概只有2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的数额也仅为这些资金的40%~50%。
  随着亚投行成立步伐的临近,亚开行似乎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危机。亚开行近期已经决定,从2017年起将全年融资额度扩大至目前的1.5倍,达到200亿美元。
  此外,亚开行的处境也因其较为苛刻的融资条件进一步僵化,尽管要求国必须增强财政健康程度并不过分,但有些多年一成不变的要求便容易遭到部分国家的反感。
  尽管各界对亚开行存在争议,但中国仍在其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亚投行的崛起更是一种补充。亚开行首位华裔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称:“亚开行有67个成员。除了美日之外,中国是第三大成员。中国是印度之后的第二大国。亚开行的董事会只有12位执行董事,而中国、美国与日本是仅有的拥有单个国家的执行董事席位,所以中国的重要性不能低估。亚开行的重大决议都需要董事会绝对通过,至今中国强烈反对的决议最终仍然实行的我还没有听到过。”
  世行:致力扶贫望与亚投行结盟
  世行成立于1944年,凡是参加世行的国家必须首先是IMF的会员国,总部设在华盛顿,行长一直由美国人担任。
  一开始世行的目的是帮助欧洲国家和日本在二战后的重建,当前世行集中于发展中国家,通过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全球化减贫仍是世行的首要目标。然而,其作为贷款机构的影响力已经下降,部分是由于其以较贫穷国家为重点对象的贷款的限制性加深。
  2008年5月,林毅夫被正式任命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这是世行自1945年成立以来第一次任命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担任首席经济学家,也充分说明了世行对中国发展成就和经验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世行已可谓是多边机构中最“太平”的一家,这或许与其“减贫”的使命有关。
  “世行行长历来都由美国人担任,可能由于世行涉及的大国博弈较少,因此美国当时选择执掌这一机构,而让欧洲人执掌涉事较为敏感的IMF。”一名经济学家向《第一财经日报》称。
  昨日,金墉在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演讲时表示,亚投行与中国正在创建的其他一些发展组织将可创造出“可能十分强大的盟友”,从而对全球各国为消除贫困现象而付出的努力作出贡献。他还表示,将于下周在华盛顿举行的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上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官员进行会面,届时将会商讨合作的可能性。境外媒体:亚投行成立凸显中国影响力
  参考消息网12月26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影响力迅速扩张之际,中国财政部说,由中国牵头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25日正式成立。
  据共同社12月25日报道,据财政部说,明年1月16日至18日,将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该机构的开业仪式和高层会议。在此期间,中国财政部前副部长金立群将被正式任命为亚投行的首任行长。
  报道称,亚投行有57个创始成员国。在57个成员国中,有17个已经完成必要的国内程序,它们在该行共计持有50.1%的股份。
  财政部表示,除了中国,这17个成员国还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蒙古国、新加坡和韩国等。
  报道称,之所以在25日宣布亚投行成立的消息,是因为在今年早些时候,各成员国曾一致同意,当初始认缴股本的总额不低于认缴股本总额的50%时,关于亚投行治理框架的规定将生效。
  中国是亚投行的最大股东,持有约30%的股份,排在它后面的是印度、俄罗斯、德国和韩国,但在这些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的股份超过10%。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提议成立亚投行。中国领导集体认为,此事的成功对于实现中国的远大目标而言极为重要。中国的目标是,将古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扩大中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影响力,这一范围远至非洲。
  亚投行的诞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对北京在创建亚投行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示欢迎,因为它们认为,现有的多边机构——包括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放贷能力不够强,不足以满足迅速增长的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
  日本和美国没有加入中国提出的计划。对于亚投行是否将具备健全的放贷标准以及通过它融资的项目是否将是高质量的,美日两国仍持怀疑态度。
  另据台湾“中央社”12月25日报道,《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达到生效条件,亚投行当日正式成立,明年1月16日到18日将在中国大陆北京举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
  中国大陆财政部25日在官网公布了亚投行成立的消息,并以文字方式呈现财政部长楼继伟答记者问。
  楼继伟表示,明年1月举行的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将选举亚投行行长和各选区董事,审议通过银行业务、财务、人事等方面的重要政策文件。
  财政部网站指出,亚投行的生效条件是至少10个签署方批准,且初始认缴股本总额不少于认缴股本总额的50%。目前,占亚投行股本总额50.1%的17个意向创始成员批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并提交批准书,亚投行正式成立。
  楼继伟说,筹建亚投行表明中国大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是对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有益补充,对全球和亚洲各国来说是互利共赢之举。
  2013年10月大陆倡议筹建亚投行,今年3月底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达57个,并于5月商定亚投行协定文本,6月29日在北京举行协定签署仪式。陆方提名人选、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8月被选为亚投行候任行长。
【延伸阅读】亚投行正式成立 明年1月开张运营
  这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标识(12月21日摄)。历经800余天筹备,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日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新华社记者
  位于北京金融街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办公场所(12月21日摄)。历经800余天筹备,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日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新华社记者
  位于北京金融街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办公场所(12月21日摄)。历经800余天筹备,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日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新华社记者
  亚投行候任行长金立群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12月10日摄)。历经800余天筹备,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日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新华社记者
  ( 07:16:00)
  中国日报网12月25日电
据财政部官网消息,截至日,包括缅甸、新加坡、文莱、澳大利亚、中国、蒙古、奥地利、英国、新西兰、卢森堡、韩国、格鲁吉亚、荷兰、德国、挪威、巴基斯坦、约旦等在内的1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股份总和占比50.1%)已批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并提交批准书,从而达到《协定》规定的生效条件,即至少有10个签署方批准且签署方初始认缴股本总额不少于总认缴股本的50%,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根据筹建工作计划,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将于-18日在北京举行。
  ( 17:29:01)
  【延伸阅读】“亚投行”财经资讯:德国加入亚投行成亚洲外最大股东
  1、德国交批准书加入亚投行成亚洲外最大股东
  据德国驻华大使馆消息,21日,德国作为首批伙伴国家之一已经向中国外交部交存关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的批准书。德国向亚投行提供45亿美元资金,成为全球第四大股东,同时也是亚洲区外最大的股东。
  参考链接:
  /sjjj/qy//t2861.shtml
  2、亚投行挂牌开业在即 爱尔兰也打算申请加入
  商务部网站转发一则来自中国驻爱尔兰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的媒体报道称,爱尔兰拟申请加入亚投行。上述这篇刊于12月15日的《爱尔兰时报》的报道称,出于地缘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包括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和更为广泛的亚洲国家经济往来,爱尔兰正在寻求加入亚投行。
  参考链接:
  /sjjj/qy//t2775.shtml
  3、报告称亚投行未来发展面临挑战 需积极应对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世界经济黄皮书: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会”在京举行。黄皮书指出,亚投行作为新成立的区域多边金融机构,在未来的运行中还将面临诸多挑战,需要积极加以应对。
  参考链接:
  /sjjj/qy//t2812.shtml
  4、亚投行德国执行董事将常驻北京
  德国作为首批伙伴国家之一已经向中国外交部交存关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的批准书。德国以此兑现其对亚投行工作提供迅速有效支持的承诺。德国将在亚投行履行职责任务、遵循国际标准方面予以关注和积极支持。亚投行的德国执行董事将常驻北京。
  参考链接:
  /sjjj/qy//t2861.shtml
  5、2015媒体流行语发布青蒿素、亚投行等入围
  由华中师范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语言中心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在京揭晓,颇受关注的全面二孩、十三五规划、亚投行等热词上榜。
  参考链接:
  /sjjj/qy//t2998.shtml
  ( 15:16:01)
  【延伸阅读】“亚投行”财经资讯:亚投行将更好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金立群:亚投行将更好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候任行长金立群12月16日在乌镇表示,亚投行首次理事会和董事会将于2016年1月举行,将更好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支持建设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支持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今后,亚投行将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有技术,准确分析各国的需求,更加有效地支持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链接:
  /sjjj/qy//t1682.shtml
  2、日本为什么放弃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
  外交学院副院长、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江瑞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之所以放弃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一方面既有和美国保持步调一致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利益的考量。
  参考链接:
  /sjjj/qy//t1594.shtml
  3、日媒: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仅菲律宾未签协议
  《日本经济新闻》称,作为创始成员国宣布参加亚投行的57个国家中,有50个国家于今年6月底签署了协议,剩下的7个国家中,只有菲律宾未在本月9日之前完成协议签署。如果不在年底前签署,菲律宾将丧失在发言权等方面获得优待的创始成员国地位。另据《菲律宾星报》报道,菲外交部发言人曾称,政府专门组成了工作小组对加入亚投行的利弊进行“仔细研究”。菲财政部长普里西马表示,正式签署协议的截止日期是日,菲将利用之前的时间审慎考虑。
  参考链接:
  /sjjj/qy//t1994.shtml
  4、亚投行所有采购都将签反腐败协议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候任行长金立群12月15日在苏州表示,亚投行从一开始就采取严格制度,任何一项工程都要经过国际招标,所有采购项目中都跟有关合作方签署反腐败协议,不允许任何人向对方有任何诉求和索取。亚投行工作人员将实行全球招聘,不看护照,只看能力、职业操守、美誉、忠诚等。
  参考链接:
  /sjjj/qy//t4094.shtml
  5.亚投行年底前挂牌 明年1月举行第一次理事会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候任行长金立群12月16日在乌镇表示,亚投行将在今年年底以前,正式挂牌开业,第一次理事会和董事会将在明年1月的中旬举行。从此亚投行将真正步入为亚洲地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链接:
  /sjjj/qy//t4141.shtml
  ( 16:52:01)
来源:&&编辑: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投行对中国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