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灵体质是什么意思

查看: 156|回复: 3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精华0帖子
QQ土人, 积分 2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9 积分
性别保密幸福币0 经验199 帖子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0帖子
性别男幸福币0 经验36111 帖子
亲爱的玩家您好
请您详细描述下您的问题
陌离好为您反馈给相关工作人员
感谢您对游戏的支持
祝您游戏愉快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0精华0帖子
大咕噜, 积分 16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6 积分
性别男幸福币0 经验1282 帖子
晕晕天天找人进结拜再进灵境坑爹啊破游戏啊晕你直接弄有结拜的就可以进灵境得了,,,,东西随机的或者几率的吧,,,靠,,,,,,,这样玩毛,,,,,在线的踢不在线也踢,,靠打毛啊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精华0帖子
性别男幸福币0 经验36111 帖子
亲爱的玩家您好
您的建议陌离会为您反馈给相关工作人员
感谢您对游戏的支持
祝您游戏愉快
Powered by第三方登录:象州壮家丧葬习俗
&象州县以壮族为主要民族和杂居其中的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基本相同。在广大农村,这些习俗大部分沿袭至今。
&&&&&&&&&&&&&&&&装殓
&不论壮族、汉族或其它少数民族,都把告别老人的最后一程——逝世,看得很重很重。都希望老人得到一个很好的归宿——荣登仙界。老人死了,不喊做“死”,只说他(她)“走了”,“过位了”,或说他(她)“回老村了“。有些人说得更玄:他(她)“升仙了”。
象州县的群众,过去信仰道教。多年来形成一种习俗。老人病到沉重,就移到大厅来,另铺一张床让他睡在上面。家里抽出专人在床旁服侍。村上左邻右舍的人都不时地关切地到来看望。若老人精神突然好转,眼睛忽然一亮,就是俗话说的“回光返照”,这是老人在察看他的归路了,不多久,就要“走”了。这时,老人家里的亲人都要丢下地里的活路而陪在旁边。老人有儿子在外做生意或是做其他工作的,有女嫁在外村或外乡外县的,都要通知他们及时回来,在床边陪上一段时间,让老人看上最后一眼,嘱咐一番老人久已存于心头的临终遗言。这样老人就心无遗憾地咽下最后一口气而静静实实地闭上眼睛。这叫做给老人“送终”。参加老人“送终”的直系晚辈,才算是有福气的人。如果谁不能赶在老人咽气前到老人床前来参加“送终”,他就要被看得“低人一截”。说他是老人心中没有数算到的人。而老人能在这铺置于大厅的病床上让全家的人齐集床前来“送终”才咽气,这才算是达到五福中的最后一福——寿终正寝。(女的称寿终内寝)。
&&& 老人咽气了,要先拿一些薄纸或薄绸之类的轻柔物品,轻轻放到他的口鼻附近。派人在正厅的屋上,把瓦片扒开三槽,俗称开天窗。让一个男子用一节短棍顶着一件老人的衣服,到天窗上空举衣招魂——大声地喊道:某某爹(或奶)啊!快回来啊!意思是,老人的魂魄已升天去了,所以老人停止呼吸了。如果用他的衣服招魂招得回来,老人还可以回气还阳。如果老人口鼻附近的薄纸或薄绸,有微微颤动的迹象,那就有希望了——回气了。如果久招不回气,说明老人的阳寿已终,就给他办理后事。
&&& 这时,族上的人、村上的人,都要自动地涌向老人的家来,把后事共商共办。先作出紧急的人员安排:派出专人到老人的外家报丧;派人到管铁炮的头人那里去领铁炮、买火药粉,装好火粉,拿到村头去连点三炮,隔四、五分钟又装三炮来点放一次;再过四、五分钟又点第三轮,向左右邻里报丧;派人领着老人的孝子,带上香、纸和铜钱到村外平日取水饮用的地方去,在岸边焚香烧纸,向水中丢铜钱,虔诚地祈求道:老父归西了,来买一点净水,回去给老人沐浴更衣。敬请水神开恩……然后提回半桶清水;派专人负责加上柚子叶、秽草把水烧热;派人给老人沐浴、剃头(女的则梳头);派人外出到河湾、沟湾的傍水岸畔,割回楼梯竹,绞上纱纸,给孝男孝女做“哭丧杖”(戴孝的人送丧时,要拄哭丧杖,暗示着孝子孝媳孝女孝婿悲哀过度,走路身浮脚步不稳,须要拄杖来支撑);派人给孝男孝女织“草鞋”,用禾草芯给长子织孝帽骨架,用纱纸绞饰成孝帽……沐浴完,立即更上寿衣,并把逝者的嘴撬开,将一枚银币塞到上牙和下牙的中间。让逝者含金“归去”。这寿衣,是事先专门缝制好的布衣。一套白的穿在最里,接着,再加上几套黑衣(包括棉衣)。总数共五层至多七层。(只要单数不要双数)。一说是,这是预兆后人代代五子登科,年年五福临门。寿衣不钉扣子,用布襟带子代替。因为民间迷信,衣服用扣子不吉利,“扣子扣子”,会扣掉后辈人的儿子。用布带子代替,意味着后辈人代代都“带子”来。衣服穿好之后把布襟带两边对齐系紧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把白衣白裤穿在最里层?据说是,因为在旧社会,百姓很穷。有个别穷得无法生活下去了,就专门打听谁家死了人,新近埋在什么地方。他就趁黑夜偷偷摸摸去开坟开棺剥下死者的衣服,去洗净晒干卖钱。那些人是黑夜来干的。剥完黑衣黑裤看到白衣白裤,他以为是皮肤,就不再往里剥了。再有就是在旧社会,人们普遍信奉道教,道师说:人死后,到阴间去,要通过十殿闫罗的“十审”。其中有一审是,如果罪恶特大,要脱光他的衣服,丢他下滚滔滔的油锅。闫罗殿的狱卒来把死者的衣服剥光。剥完黑衣,见白衣,狱卒会误认为是白白的身体,就不再往里剥了。死者就至少会留得一套白的穿在身上去见他的先祖。不至于一丝不挂地有失体统。给逝者戴的寿帽,穿的寿鞋、寿袜,也是事先用白布做好的。穿戴完毕,用禾稿札成两个小小的稻草人,放在老人的左右腋下。然后把老人抬到铺有白布作褥垫和篾织的竹垫上睡好,把用白布缝成的枕袋(有的还在袋上绣上莲花)填入棉籽做成的枕头垫到老人的头下(也有只用三块瓦作枕的),再用新毛巾盖在老人的脸上。之后,用纱纸盖在毛巾上。再用白布作被子从头到脚完全盖上。然后静静等待外家的舅舅来亲自细看一遍,没有发现什么特殊情况,属于正常死亡,同意入棺了,才能装殓入棺。
外家的舅舅亲看入棺完后,外甥设素席于矮桌(不准在高桌)招待,与舅舅商量丧事操办的初步计划;如请什么人(道公还是师公)来做道场;三朝出丧还是五朝抑或是七朝九朝才出丧;报丧报到哪一层亲戚为止;排场要摆到哪个规模;要不要出讣闻等等。征求得了舅老爷的尊意之后,才另外召开家族会议来具体讨论布署。
附带说一说,解放前的讣闻,跟现代报刊上的讣告虽然大致相同,却有小异。那时的讣闻要把罪责揽归孝子自己:
不孝某某等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考某大夫某府君,痛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距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享寿某某岁。不孝某某侍在侧,亲视含殓。遵礼成服,谨择于某年某月某日安葬。叩在乡、举、世、寅、戚谊
&&&&& 哀此
& 讣闻&&&&&& &&&&&&&&&某日接三,某日唪经
&&&&&&&&&&&&&&&&&&&&&&&&&&&&&&&&&& 孤子某某泣血稽颡
在尚未入棺的这段时间。要派人认真守护在尸旁,一刻也不能大意,不能让猫或狗走近。据说,有猫或狗走近,尸体会坐、立起来甚至会跳起来。
&&&&&&&&&&&&& &&
&&&&&&&& 入棺
棺材多用松木或柏木做成。特有钱的人家用杉木做成。有老人的家庭,一般在老人进入花甲之年(60岁)后,就要买备棺材了。作为儿女的都谨记着那句古训——“六十不买板(指棺材),好大胆!”许多人都事先早早就把寿板买回,请木匠来斗好,油漆好。用油灰把棺材的接口处腻得扎扎实实。棺材的天板、墙(侧)板和后头的封头板,都油黑漆。棺的前头封头板涂红油漆。还要雕上一个大大的“福”字或“寿”字,字外加刻一个大圆圈,还在圈外均匀地刻些莲花瓣。寿字与圆圈都涂上金粉,莲花的瓣涂淡淡的粉红色。平时放到楼上存放。如老人去世了,就得搬下来。拿到正厅,安放在用两张高条凳摆成的“基座”上。抽开天板,然后派人用稻草烧成一两撮箕的稻草灰,匀铺在棺内的底部。在灰上铺上老草纸。在纸上,用铜钱七枚,像北斗七星的模样排放着。再由几个强壮的中年人手执篾垫,将化妆好的老人抬入棺内。头朝棺尾,脚朝棺头的莲花,表示老人将脚踏莲花升仙而去。为了防止抬棺时棺内老人左右摆动,还要用事先从屋上拆下来的那几片屋瓦,三块垫在头下,边边两块均匀地分排在老人头部的两耳旁。装殓完毕,暂时盖棺,但不钉牢。
把棺柩停放在大厅时,棺头朝厅门外。棺的后头正对香火堂的神祗牌位。为了不让祖宗神祗看到家中的不幸,停棺的日子,总把一顶大雨帽或一个篾斗篷放到香火台上,把祖宗牌位挡住,不让香火神祗看到摆放在堂屋中间的棺材,敬请祖宗暂时离开堂屋。直到出殡以后才取下雨帽或斗篷,由道师焚香念咒敬请祖宗回归原位。
&&& 在棺头的寿字前方,摆着用白纸写成的棺中老人的灵牌。在灵牌前面,摆上一张斗凳。凳的里半部分,摆一个香筒,两旁摆两个半截的萝卜或红薯,作为烛座。凳的外半部,摆一碗倒扣过来的米饭,饭中间直直地插着一双筷子。筷子顶上穿扎着一小摞钱纸。饭碗边紧排放着一只肉碗,里面盛着一块还未切过的熟肉团。以表示给老人致奠,让老人饱着肚子。香筒中烛座上的香火、烛火二十四时不断。
在棺材下的地面上,摆放一个脚盆,盆上置一竹筛。筛中央放一盏油灯。从开始一直点到出殡才熄灭。叫长明灯。
在棺材的天板面上,要铺上一层老纸,在纸上加盖一张最新最好看的壮锦被单。停棺的堂屋,要布置成灵堂:在瓦房二梁前方横一条竹篙直达屋两端的墙壁。把白布或白色的被单从篙上整齐地垂挂下来,一直吊齐棺材的天板头。孝男孝女进出来往,都要低头弯腰或者用手轻轻拂开才能前进。
&&& 棺的左边地上,铺着草苫,孝子孝婿穿着从丧铺租回的白孝衣坐在苫上陪丧。有亲戚朋友前来吊唁,来客到棺前行叩首礼时,孝男要俯首叩毡答礼。礼毕,客人来毡旁慰问,要跟客人交谈。汇报逝者的疾病治疗情况,接受吊唁人的劝慰。棺材的右边,摆上成排的矮凳,孝媳、孝女都穿着租回的白孝衣坐在矮凳上陪丧。有客人来吊唁,客人刚进大门,司丧礼的轻轻击一下丧锣,她们就开声嚎啕大哭。直哭到来客亲自来劝停的时候才停止。棺材的后头和孝男稿毡往后的一带,则摆上一张方桌和几张高凳。桌子上放着道师的道书和做道时用的大锣、碗锣、大钹、小钹、皮鼓、铜铃、宝剑、朝简……桌子边的墙上悬挂着道公带来的挂图,正面挂三张:原始天尊,太上老君,太乙道君。侧面挂上十殿闫罗,十大地狱卒鬼,十大功曹,雷公电母……做道场的道师在这里按部就班地给逝者做道场。或唱或舞。唱唱舞舞,到深夜零点(过去农村还没有钟定时间,就以深夜鸡啼第一声为准)时,由主管这次老人丧事的人,把老人的亲人全都集聚到棺的两旁来,把棺材重新打开。让大家最后地看一看逝者的遗容,作最后的诀别。谁还有白布要送给逝者作上被的,就恭恭敬敬地放到棺里加盖到逝者的身上。之后,才把棺材钉紧钉牢。钉紧棺材时用三颗长钉,寓天、地、人之意。由一个壮汉打钉,由道公发彩话。三颗钉的钉法是:男的老人,左二右一;女的老人,右二左一。每打一颗,道公发一句彩话:一钉天开于子,二钉地辟于寅,三钉人生于卯。三颗钉都打完之后,道公又念道:庇尔子孙代代荣昌。
&&&&&&& &&&&&道场
象州县农村一带的群众信奉道教,普遍认为,人有三魂七魄。人死之后,一魂归天庭——由空间天路到达;一魂归地府——通过奈河桥到达;一魂徘徊于墓地之间。奈河桥分三层: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的鬼魂过中间层的桥;恶人的鬼魂只能过下层的桥,多被恶鬼拦往桥下的污浊波涛,被铜蛇铁狗狂咬。生时如果善业大于恶业,升天之魂便可顺顺当当跨鹤而去;下地府之魂便可通过奈河桥的上层桥直接到达地府,不需经过地狱;这徘徊于墓地之间之魂,也可以自由来往。生时如果恶业大于善业,就不能顺当升天;过奈河桥时,便被逼走下层并多被推入恶浪之中。还普遍认为:人刚逝世的时候,灵魂还不知道老人已经走完了他人生的路程,只有经过了道师主持的做道仪式,只有经过在仪式中孝男孝女的嚎淘大哭之后,逝者的灵魂才能知道自己主人的阳寿已终,而应该由道师指引如何升天如何入地,进入另一个世界重新轮回转世,如何去保佑其子孙。所以,有老人逝世,总要千方百计地请道师来给逝者做道场超度亡灵。
有一说法是道师可以与鬼神沟通的。老人逝世了,请道师来做道场,道师通过做道场,把逝者的灵魂引升天界。逝者生前做了什么罪恶的事,请道师在做道场中,帮助向管神鬼的阴官代为请罪,美言几句,恳求原谅,逝者的灵魂便可顺利升天而去。一般的人逝世,做一夜道场。富有的家庭要诵多部经书,做两夜到三夜(特别富的做四五夜)道场。总之,是为了让前来吊唁的客人,看到这位逝者的“归去”,是有道师敲敲打打唱唱舞舞热热闹闹,而不是冷冷清清的。如果只做一夜道场,就在出殡前的那一晚做;如果做两夜道场,就在出殡前两天的晚上开始做。依此类推。
一般的老人逝世,多是“三朝”出殡。不用另行通知,也不出讣闻。“三朝”不曾出丧的,就要出讣闻,道明出殡的日子。
壮家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办丧事设宴款客的开销,是儿子儿媳负担;做道场的师钱由女儿女婿负担。有女儿女婿多的,凑得钱多,就做两夜道场,女儿女婿少的,凑得钱少,就做一夜。如果没有女儿女婿的,就由儿子儿媳负担。习俗上,最后一夜道场的第二天,亲戚都不请自来地来吊唁了。
做道场,一般的程序是
一、成服上孝;二、招灵解(献)食;三、开坛启建;四、请神具疏;五、沐浴更衣;六、解愆释结;七、绕棺转灯;八,开通冥路;九、起立金桥;十、谢圣;十一、割粮;十二、发丧;十三、迎接香火。
出殡头一晚上,道师来到逝者的家。第一步,把逝者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媳)、孙女(婿),一一笔录上表。之后,由道师挥舞宝剑,用唱的形式向棺内的逝者进入“仪式”,宣布“成服上孝”。把孝衣、孝帽、麻衣捧到棺头,口中念念有词,恭恭敬敬地拜三拜,然后发给孝男孝女披麻戴孝。列座于灵柩两旁,静观道师给逝者“招灵解饭”(意思是向逝者献上食物)。孝男孝女穿上孝服之后,就算正式进入戴孝仪式了。
戴孝,是按辈份分等级的,共分五等,就是平时讲的“五服”。
&一、斩衰。是五服中最重要的一服。用最粗的生麻制成的布来制作。不缝衣旁及下边。服期三年。子女孝父母、承重孙孝祖父母、媳妇孝家公、家婆、妻孝丈夫均服“斩衰”。
二、齐衰。用次等粗生麻布,缝衣边及下边。按服丧期限长短,齐衰又分齐衰三年、齐衰杖期(一年)、齐衰不杖期(不执杖,一年)、齐衰五月和齐衰三月等共五等。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哥哥及在室的姐姐,已嫁出的女为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均服齐衰一年。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服齐衰三月;众子为庶母、子为嫁母、出母,夫为妻,服齐衰不杖期。
三、大功九月。用粗熟布为丧服。凡为堂兄弟、未嫁堂姐姐、己嫁的姑、姐,以及己嫁女为伯叔父、哥哥等,均服大功。
四、小功五月。用稍粗熟布为丧服。凡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众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姐、堂兄嫂、外祖父母、母舅、母姨,均服小功。
五、缌麻三月。用稍细熟布为丧服,表示边缘亲属。凡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伯叔众母、表兄、姨兄等,均服缌麻。
道师领众孝男孝女手捧孝服向逝者的棺头恭谨地拜三拜,穿戴完毕,分列两旁,然后进入给逝者“解饭”的仪式。由道师调请逝者的阴魂前来吃饭。解饭结束,道师进罢晚餐,即到厅屋的后半间摆开桌子,挂上原始天尊、太上老君、天宝道君的画像。在桌子的前半部焚香点烛,后半部置一盘米、一盘果、一盘饼作为供品。敬请神佛降坛。然后才正式进入道场程序。除了照本宣科唱唱舞舞。还要灵活地适时地编唱肯定逝者生前的“功德”章节,还要加入不少规劝世人要老老实实做人,不要吃人害人,不要损人肥己。争取逝世以后能安然地乐升天界的唱词。如:
人生固有死,死生何足论。生死难预料,只等大限临。多少名利客,朝夕苦经营。
&&& 名利一到手,赫然一身荣。待到寿终日,两手空无成。名大难替死,钱多不买生。
名利有何用,再多等于零。生时住华屋,死则葬荒林……
人生幻化总是空,人死犹如一梦中。人如夜露随风去,人似朝霜见日融。
人在阳间千般事,人归阴世不见踪。人满百岁难留住,人争豪气一场空。
金乌玉兔两相忙,忙里偷闲实可伤。伤叹颜回无老寿,寿高彭祖也要亡。
&&& 唱完劝世的一段段一章章之后,就由主管道场事务的人,捧来一盆带有柚叶的清水,让道师把逝者的灵魂调请到盆中来沐浴、更衣。全体孝男孝女侍立两旁静静地观望。到底逝者的灵魂变成一个什么东西来降临盆中。有时,恰好有一个飞蛾或苍蝇之类的飞来朝光,道师就要大嚷起来:“看吧,老人家来了!大家不要吵他啵!”于是,道师又念念有词地唱诵起他的经文……沐浴更衣之后,道师又给逝者解愆解结——通过道师的唱词陈述,把逝者生前犯过些什么什么罪过,现在已一件一件的自知自悔了,请求神佛原谅,让其灵魂轻身“上路”,到天国去。
&&& 这时,道师长长地惨惨地敲响他们的大铙钹,凄凄凉凉地哀嚎道:……东方童子来啊接引——接引某某(呼逝者的名)上天门——孝男孝女心中更感凄凉,就各自的身份、与逝者的关系、平日得过逝者的什么好处等等,用哭诉长歌的形式大哭起来,各哭各的,各叙各的。真如他们门枋上贴的丧联写的那样:“今朝满目含悲泪;此日盈庭恸哭声”。
接着便是“开路通冥”。由道师用又唱又舞的形式向三清佛祖请求,开一条道路,让逝者的灵魂顺顺利利地通行直达冥府……
祭奠分为家祭、外家祭两种。都是在宴完所有来吊唁的亲朋之后才举行的。
在棺前1米开外的天井中摆上祭坛(一般是并排摆两张方桌)。桌上摆祭品,桌前下方摆两个陶罐。一个装着用米饭、酒饼粉、谷粒混拌成的“粮”;另一个空着。由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作司仪。先安排外家的,然后才到主家的。
司仪高声读礼;外家祭奠开始。全体肃立,主祭者就位,陪祭者亦就位。上香、点烛。献刚烈、献柔毛。献穿篱菜、献水梭花(猪一头、羊一头,公鸡一只、鱼一条)献杜康、献麦饭。向逝世姑丈(或姑母)叩首,再叩首,三叩首。默哀;宣读祭文。酹酒。外家每上来一位舅舅或舅母酹酒,司仪的都要高喊:“孤子棺旁叩谢。”酹完一杯,再喊一声:“起颡”酹第二杯,又再喊“叩谢”,“起颡”直谢到酹完第三杯,才用更高的声调喊—声“起颡”!以表示该舅舅的酹酒已结束。待到所有的外家人员都酹完酒,才高声唱道:礼成!鸣炮。
接着是家祭;家祭开始。主祭者就位;陪祭者亦就位。焚香点烛。敬陈三牲酒饭。全体亲人默哀。向仙逝老人滴酒、割粮。每位亲人滴完三杯酒,恭敬地把事先用谷子、酒饼粉、糯米饭混合拌好放在箩簸里的“粮”抓一把“分割”到祭坛中的罐子(俗称割粮罐)去。每人都抓过了之后,司仪才大声喊道:礼成。鸣炮。把割粮罐交由出殡队的人挑到坟地摆在墓前。
&&&&&&&&&&&出丧
出丧又叫出殡。象州县境,一般留丧在家三天头尾。第二天夜里,请道师做一夜道场。第三天早上,村里的青年在“当大事”的家吃过早饭,就由孝子带领,挑着三牲酒饭,到全村的公共墓葬场地的岭坡,按当年的大利方向,如果是大利南北的年头,就选南低或北低的小坡,选一块合适的地方,烧三柱香,摆上酒饭,由孝子向山神土地恳求道:家父归寿了,借贵山一穴之地埋葬三年。然后,一边烧纸钱,一边招呼随去的人动手挖。挖出一个长2米多、宽0.9米左右、深0.3~0.4的土穴。寻来一批石块,堆在穴边备用,然后返回。等外家和主家祭奠完毕,道师发丧的剑“梆啷”一声拍下之后,就把棺材抬出大门外,装上杠子,向早上挖成的墓穴抬去。在改革开放前,出丧都是由八个人抬着棺材的。村里的青壮年都有抬棺的义务。若是很老的,用八人抬,次老的用六人抬。一抬上肩就要抬到墓穴才能放下。中途只准轮换人来抬,却不准放到地上歇肩。改革开放后,为了讲卫生,才改为装上杠子,四个人抬着前进。途中还是不准放棺在地歇息。
&&& 象州县境出丧时间是在下午(除象州县城和石龙镇街道及部分村庄外,出丧时间通常不会超过上午11点)。下午出丧的讲法是,夕阳通明透亮。老人走完了他人生的路程,归去了,美满有福了。这时候把他抬到墓地,最合适。而上午出丧的理由则是,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法则,上午的太阳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让死者入土为安,让后人及新的生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兴旺发达。
(以下仅述下午出丧习俗的)出丧的时候,由道师敲锣击鼓挥剑扬幡在前头开路,驱赶野鬼。最长的孝女手捧“爬路鸡”在前头引路,接着是捧着灵牌的孝子和其余的孝子女,家族亲人跟着。扛挽幛的,烧香的,撒纸钱的,抬丧(棺材)的,烧鞭炮的,三亲六戚参与送丧的,一一跟上。虽然有点悲哀,但也浩浩荡荡。大队伍到墓地前,要先派两三个先遣队员拿干草赶到那里等候。队伍一到,就烧起火堆,谁先到,谁就先跨过火堆,朝另一条小道返回主人的家。是媳妇的,到墓穴那一刹那,要快手快脚抓一把坑穴内的碎土,跨过火堆后用纸包好,带回家撒到自己的房子、园地,争取以后大吉大利。
&&& 在出丧后,立即派两个命好的人打扫主人家里的厅屋。撕掉门枋上的丧联。打扫完成,到厨下用柚子叶、秽草放到水锅里,烧好一大锅开水,挑到大门处等候,从墓地回来的人,都在热水中洗过手解过秽,这二人还拿着主人事先打好的小红封包站在热水桶旁边等着,谁洗完手,都递给他一个小红封包,还要送给他一句彩话:回去以后身强力量,万事如意。
&&& 送丧归来之后,道师要用红纸给逝世老人写一个灵位,贴到厅屋内合适的地方,让孝子以后供奉。送丧回来之后,是外家的,要再进酒席复吃一餐“十大碗”,跟外甥约定明天“赴坟”及回外家“解气”的具体做法,然后才回去。其余的亲友,随便吃一餐便饭就回去了。
第二天,舅舅派几个亲人带上香纸猪肉到外甥家来,汇同外甥及外甥的亲人,一同去坟上复祭一回。这叫“复坟”。看看昨天的坟还有哪个地方筑得未合规矩,墓中人有没有还阳迹象,有没有被坏人盗墓翻尸。这个“复坟”习俗的形成,由来已久。据说,一是担心坟中的“死人”被坏人“翻尸剥衣服”撬坏了坟,如真被撬坏,就重新修好。二是希望坟中的“死人”能复活过来。如果复活,及时开坟抢救。传说很久以前,曾有人病危时被一口浓痰塞喉接不上气而死去。抬到墓穴下土埋葬,被震动厉害,痰滑下去了,后来回过气来,可是,棺里窄,挣不动,无奈在棺里哭泣。第二天,有人经过墓地,听得坟中的死人还活着。报与主家,把坟墓挖开救出病人重新抢救。后来不但救活了过来,还活得几十年呢。从那以后。一传十,十传百,在下土筑坟后的第二天,总要重到坟上察看一回;复祭一次。复祭回来,共吃一餐之后,就由舅舅领着几天来给这家老人披麻戴孝的所有亲人,通通到外家去吃一餐“解气”饭。照这里的习俗,披麻戴孝的人,没到外家解过气,是不准到别家去串门的。所以,这一关必须要过。解过气,所有的霉气都解掉了。之后,走亲戚,串邻里,别无顾忌;搞生产,做生意,万事胜意。
&&&&&&&&&&&&&&&&&&& 守灵
把逝世老人的尸体抬到墓地埋葬后,道师用红纸给老人写上一张“灵位”,贴在大厅的一侧墙上。孝子要把床铺安置在大厅的灵位侧边。晚上兄弟数人睡在床上守卫。这叫做“守灵”。一直守到七七四十天九“脱麻”之日止。“脱麻”要举行仪式:孝男孝女把麻衣、麻带拿来,在灵位前祭拜之后,跟纸钱一同用火烧化。之后,孝男就可以撤床铺回到原来的房间去睡觉了。孝女却还要把头上那块孝头巾天天照样包扎直到满三年才除服。
象州县群众对老人的安葬,分作两段。逝世时先用棺葬埋得很浅。三年后,逝者的肉体全部溶化,只余骨骸了。孝子就买备陶坛,在清明节日,带到墓地,刨去坟土,揭开棺盖,把逝者的骨骸捡起来重新葬过,人们叫做“捡金”。捡金是有讲究的,先从头颅骨开始,一节一节地捡起来,用布将污物擦掉,按顺序排放在一个旧竹筛簸里。捡起来的骨骸,人们叫做“金骨”。装骸骨的陶坛就称作“金坛”。全部捡清楚之后,再看清陶坛上的正面标志,依照面向正面而坐的姿式,再从脚趾开始,一节一节地捡入坛中,从脚趾到脚踝骨、小腿骨、大腿骨、腰骨、脊椎骨、肋骨、手指骨、手掌骨、手腕骨、臂骨、头盖骨,一件一件地依顺序捡进陶坛里。把头盖骨放在最上面。捡毕,如果觉得原来这个地方风水好,棺中的金骨干爽映出黄铜之色,就在原地筑坟,正式葬在这里,筑永久性的坟圈,千年祭祀。如果这里风水一般,则移到就近的一处稍微像点样子的地方,挖一个临时浅穴,暂把金(陶)坛寄葬在那里。往后另寻觅一处好地方,另择吉日迁去安葬。这第二步的捡金葬,是很讲究的。是一劳永逸的长久之计。不但要选一处“龙真穴正、水绕砂环”的好地来葬,葬的时候,还要请地理先生带着罗盘亲自指挥,按一定的仪式进行安葬。挖好安金坛的土穴后,先要由地理先生用鸡血或酒洒向西方,同时厉声地唱道:“一洒指天开;二洒闭地户;三洒人长生;四洒邪鬼灭;人弄人死,鬼弄鬼灭,驱妖精,镇鬼邪。我公(婆)从今长眠此地穴。其他野鬼不得来扰乱!”地理先生喃完口诀,主家就可以把金坛放下穴去。下好金坛,先在离金坛一尺的外围,用片石砌起跟金坛略高一点的围墙,做成圆窑,用一块大片石盖在窑墙的顶上,以保金坛在下面“万无一失”。再在窑墙约0.5米之外砌一圈石块,圈成一座圆城与窑墙一样高,将碎土填满两墙中间的空处后。再铲来碎土堆在上面成一座圆锥形的坟顶。把一张大红纸罩在顶上,把八张钱纸按四面八方均匀地排在红纸上。再铲来三块带着短而青的草土坯,仰向天空压在大红纸的正顶上。儿孙们在大坟前摆好三牲酒醴,在坟的背后2~3米远的地方做一个小坟堆,算作临时的后土,摆上饭、酒、熟肉。敬请墓中老人和山神后土一同共飨。之后,点燃串炮,虔诚叩拜一番,就算安葬完毕,墓中老人从此归祖列宗享受家祭。后辈算是完成了终身孝顺之事。葬后第三年的清明节,要揭开金坛来复看一回,如果看到金骨不黄爽,又还要重寻佳地再葬,直到全家人都满意了,才筑成永久性的大坟,竖上墓碑。
县境都兴父母合葬一个坟墓的习俗。谁逝世在先,先葬;谁过几年哪怕十几年或几十年才逝世,捡金后也还要搬来合葬为一茔的。合成一座大坟,竖起高大的墓碑,永久祭祀。两金合葬一墓,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下金坛时,以座山面向为准,男的在左边,女的在右边,不能搞错。
在亲人逝世心情沉重的日子里,善于用哭来表达情怀。在做道场的那个晚上,道师还安排有一个节目,给孝女孝媳哭诉衷肠。道师的大钹很凄惨地一声轻而长的哀响之后,道师带头哀哭起来,催得丧堂上下的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哭了,各人哭诉着各人心头的苦楚和对逝者的怀念。第二天出丧时,孝女孝媳还要在发丧的炮声一响,就一路哭着一路送丧。下面把收集到的一部分哭丧歌录述于下。
&&&&&&&&&&&&&& &&一、哭父歌
&&& 客:乌鸦岭上哭哀哀,乌鸦报信丧事来。亲家传话外家到,未进家门泪满腮。
主:手帕难抹腮边泪,老父成仙上界飞。从此不吃凡间饭,满堂儿孙都伤悲。
客:吹断竹蔸丢竹笋,父去蓬莱丢儿孙。灯盏无油润灯草,从此堂上无明灯。
主;昨夜风吹大树倒,折了树枝断了苗。今日严父归天府,从此重担无人挑。
客:瓜老离藤也无奈,人老归仙莫伤怀。只要记得恩德事,藤上又有金瓜来。
主:可恨昨日起风暴,害得江上断了桥。门前不见父脚印,儿子无人帮撑腰。
客:船到码头车到站,命遭步劫难过关。只因闫王勾了簿,水下滩头难转还。
主:家穷物少客难待,人高布短衣难裁,招待不周你莫怪,无荤备素就吃斋。
客:丧家丢人又丢财,待客不周主安排。孩儿戴孝守灵柩,守丧护棺不离开。
主:父母养育恩情在,必然殡祭够三斋。殡祭不够实丢脸,祭吊三夜是应该。
客:为人丧父是悲哀,不用排场办三斋。杀鸡杀猪灵前祭,何曾见父把口开。
主:人虽贫困情理在,诚心祭父理应该。宁愿三年吃苦过,不愿三孝伤心怀。
客:宁愿生前多吃点,莫要死后枉花钱。要孝就在生前孝,死了杀牛也枉然。
主:村东有个孝顺崽,不信你问隔壁奶,寒冬腊月去撒网,鱼虾满桌父开怀。
客:孝敬老人本应该,早帮穿衣夜穿鞋。服侍父母是正孝,死后堂中设灵牌。
主:听你讲来也实在,金玉良言记心怀。今知时间已过去,传给后代来学乖。
&&&&&&&&&& &&&&&二、哭娘歌
头戴孝布泪淋淋,双脚跪下哭娘亲。一哭我娘走老路,丢下孩儿命归阴。
二哭我娘福气浅,不比人家有寿缘,未曾得到儿服侍,舍下凡间去西天。
三哭我娘命好苦,六十多岁上仙途。辛辛苦苦带儿大,未曾得享一天福。
四哭我娘命不修,未曾七十就仙游。娘上天堂坐仙位,丢下儿孙在后头。
五哭我娘恁舍离,不念儿孙念瑶池。只恨孩儿不尽孝,不种仙桃给娘吃。
六哭我娘六月六,天上仙女晒衣服。问娘心肠何恁硬,恁舍丢下亲骨肉。
七哭我娘初七夜,家家烧香供太爹。回家娘走哪条路,好让儿孙路头接。
八哭我娘在中秋,见娘遗物儿泪流。手捧月饼朝天供,娘在哪方就来收。
九哭我娘九月九,见人又登重阳楼。当年我娘也上过,只有梦中再来游。
十哭我娘儿断肠,越思越想越凄凉。这回断了阳间路,只有做梦才见娘。
&&&&&&&&&&&&&&&&& 娘去儿悲气断肠
一哭我娘泪不停,我娘患病命归阴。过去喊娘娘答应,今日喊娘无回音。
二哭我娘泪淋淋,父去几年娘又跟。严霜偏打路边草,寒风专吹无衣人。
三哭我娘泪涟涟,劳累奔波难过天。辛酸苦辣娘尝遍,可惜未曾尝过甜。
四哭我娘泪汪汪,娘死儿悲气断肠。大树最怕连根拔,幼年最怕没爷(父)娘。
五哭我娘哭兮兮,不见我娘见堆泥。弟妹还小无依靠,鸡仔无娘日夜啼。
六哭我娘泪蒙蒙,娘去房空屋也空。从此不见娘的面,恐怕梦里也难逢。
七哭我娘泪飞飞,孤苦零仃儿受亏。枯木逢春芽又长,我娘归阴再无回。
八哭我娘泪悠悠,苦水尽往肚中流。儿未长大恩未报,我娘哪样舍得丢。
九哭我娘泪如雨,眼泪哭干娘不知。弟妹犹如鸭仔样,从今无靠又无依。
十哭我娘泪纷纷,十根肝肠断九根。江水流去无回浪,人生怎样转回生。
&&&&&&&&&&&&&&&&&&&&&& 抛儿别女痛心肠
一字写来一笔长,母亲去世痛心肠。若是我娘还在世,大事小事有人帮。
二字写来二笔横,母赴黄泉儿心疼。闫王三更就勾簿,不肯留娘到五更。
三字写来三笔排,今宵吾母走瑶台。若是金钱买得命,借钱转赎母回来。
四字写来四四方,奈何桥上母凄凉。隔断阴阳一条路,母在阴间儿在阳。
五字写来五忧愁,满堂儿孙母舍丢。高楼瓦屋娘不住,黄茅岭上住坟头。
六字写来五个角,儿心好比利刀割。千声喊娘娘不应,今宵哪样睡得着。
七字写来七月秋,满堂孝子泪双流。哭叫千声难消恨,就恨闫王把簿勾。
八字写来两边排,抛儿别女痛心怀。九眷六亲来吊孝,音容不见见棺材。
九字写来像把勾,今宵我母已仙游。三月清明人吊祭,儿孙去扫母坟头。
十字写来像把叉,儿的心事乱如麻。望母阴司多保佑,全家安康享荣华。
&&&&&&&&&&&&&&&&&&&&&&&&&&&&& 送棺歌
娘去阴间我凄凉,泪似涌泉哭断肠。送棺出门脚步乱,一哭三呼我的娘。
忽刮北风又下霜,刮倒大树在路旁。无情暴雨从天降。芋头叶碎芋心伤。
娘呀娘呀开口讲,你去阴间哪一方?儿愿用钱去赎命,盼娘阴魂来还阳。
爱儿如金盼儿长,柔情万缕儿难忘。养育之恩难回报,为儿越想越凄凉。
儿小屎尿拉在床,我娘偎儿在身旁;夜间频频换尿布,不给孩儿身受脏。
干处让儿睡得安,你却受湿又受脏。护儿像护石上蛋,夜夜朦胧到天光。
早晨披星下田忙,夜晚戴月把家还。终年劳碌为养子,脸生皱纹鬓发苍。
活路也做儿也想,又背儿来又编竹。米糊可口把儿喂,娘你独自吃木薯。
日想妈来夜想娘,仿佛你还在身旁。喊娘声声你不应,孤儿越哭越凄凉。
盼娘灵魂上天堂,早得超度再还阳。腾云驾雾乘风去,来世享福寿无疆。
&&&&&&&&&&&&&&&&&&&&&&&& (哭夫歌)
打烂锅头妹无煮(主),手杖断了妹无扶(夫)。千斤黄莲倒下水,几多苦水难流出。
一哭夫君泪悠悠,当初夫说到白头。如今才到六十九,可恨闫王把簿勾。
二哭夫君泪涟涟,当初夫说七十年。两个烧香求保佑,可恨断头香不燃。
三哭夫君泪汪汪,夫君好商又好量。莲叶拿来包粽子,虽然人穷好心肠。
四哭夫君泪麻麻,当初夫说共栽花。眼望满棚结果了,大风吹落扶手瓜。
五哭夫君泪凄凄,与夫同攀月下枝。鲤鱼难忘滩头水,鹧鸪难忘路边啼。
泪悠悠来泪汪汪,墙上灯草挂断肠。我是孤雁飞不远,单桨撑船难飘洋。
泪涟涟来泪汪汪,可恨老天双眼盲。黄梅不落红梅落,弱的不死强先亡。
泪凄凄来泪汪汪,吞下石磨碎肝肠。一家重担丢给我,叫我如何来担当。
&&&&&&&&&&&&&&&&&&&&&&&&& 祭夫歌
头缠孝巾绞痛心,悲泪如雨流满襟。跪在灵前身发抖,上香敬酒祭郎君。
郎君匆忙登仙庭,胡琴断弦绝了音。眼泪哭干喊声哑,为妻欲绝伴郎君。
结伴老天来作证,婚时誓盟铭在心。满元寿衣合一道,双全偕老誓同行。
中午日头刚正顶,我俩方活半世人。郎君今朝归阴殿,无奈老天毁人情。
留我守寡孤独身,破锅断鼎灶雨淋。孩儿何时才长大,盼郎保佑儿成人。
郎君长眠陪柩葬,夫君在阴妻在阳。妻有心事跟谁讲,只盼梦魂伴君郎。
&&&&&&&&&&&&&&&&&&&&&&&&&& 点马歌
出殡的前一天,用竹篾扎成纸马。马背上扎稻草人。象征亡者骑在马背上。出殡的头一天晚上,在屋外的空坪上摆上祭品,焚香点烛于马前,由道师唱点马歌。唱完,把纸马和稻草人一并烧掉。表示逝者已骑马升天而去。
一点马口口就开,青草含入口中来。明早亡灵骑马去,去到西方不再来。
二点就点马鼻梁,气贯长虹不寻常。明早亡灵骑马去,逍遥快乐好风光。
三点马眼眼就明,火眼金睛望穿云。明早亡灵骑马去,去到西天乐盈盈
四点马耳马灵通,摇摇摆摆真威风。明早亡灵骑马去,穿云破雾上天宫。
五点马头头高大,妖魔鬼怪谁敢拿,明早亡灵骑马去,去到西方不还家。
六点马脚脚蹄圆,快步如风不用鞭。明早亡灵骑马去,去到西方极乐天。
&&&&&&&&&&&&&&&&&&&&&&&& 守灵歌
昏昏长夜悄悄静,针子落地听响声。每念老人往日事,心鼓如雷在胸襟。
想起往日夏夜长,个个娃崽睡屋堂,老人摇扇赶蛟子,更深复抱我上床。
梦中笑醒几多遍,都见老人在身边。今夜子女到堂睡,相帮摇扇学神仙。
深夜扇子落下床,才知老人恩泽长。心想再做往时梦,只怕醒来好凄凉。
想起往日冬夜长,全家老少围火塘,老人讲古我们听,好比读书上学堂。
故事长长夜不眠,几阵欢笑到白天。今夜崽女堂屋坐,轮流讲古学家仙。
眼下故事千万千,哪个能比你生前。若是家仙再出世,愿将夜晚当白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爷爷死了魂没有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