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分录更新改造之后何时开始折旧

概述/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是指以新的替换到期的旧的固定资产,或以新的对原有的技术装备进行改造.这是实现以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方式.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方法的数学分析/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鉴于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方法的选择不限于一种,为此从计量出发,阐述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给出固定资产效用下降的年数总和、折旧法、年金折旧法和余额递减折旧法,并分析了固定资产效用函数的性质,提出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来确立固定资产效用函数.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48:48
贡献光荣榜固定资产改造达使用状态当月是否开始折旧
固定资产改造达使用状态当月是否开始折旧
09-10-13 &匿名提问
一、固定资产折旧范围问题      过去,会计制度遵循固定资产存在物资损耗不存在或较少存在精神损耗的思想,除了房屋、建筑物以外,要求固定资产只有在使用的情况下计提折旧,不使用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所以,旧会计制度要求闲置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不计提固定资产。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除了“已经提足折旧仍在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包括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另外,原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现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房屋、建筑物,按新会计准则在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后仍然按照实际成本计量,而不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也应计提折旧,即计提投资性房地产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计算问题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尤其是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年限是以“实际经历年限”为准,而不是企业“会计年度”的年限,且增加固定资产当月不考虑在内。即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是在当年3月份,固定资产折旧第一年的时间不是4月至12月,而是4月至次年3月。   【例1】2001年3月份,企业增加固定资产一项,原价100万元,预计净残值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按年数合计法计提各年固定资产折旧如下:   第一年,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折旧额:(100-10)×5/15=30(万元)   第二年,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折旧额:(100-10)×4/15=24(万元)   第三年,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折旧额:(100—10)×3/15=18(万元)   第四年,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折旧额:(100—10)×2/15=12(万元)   第五年,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折旧额:(100—10)×1/15=6(万元)      三、固定资产折旧因素调整后的折旧计算问题      固定资产的折旧因素,包括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折旧基数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除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属于会计政策外,其余一律作为会计估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折旧基数的变更一律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上述因素变更后按未来适用法计提折旧。   【例2】2000年12月份,企业增加固定资产一项,原价100万元,预计净残值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按平均年限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至2004年年末,由于新技术发展等原因,需要对原估计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做出修正,修正后该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年,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   企业对上述会计估计变更后的处理方式如下:不调整以前各期折旧,也不计算累计影响数。变更日以后发生的经济业务改按新的估计计提折旧。   按原估计,每年折旧额为(100-10)÷5=18万元,已经折旧4年,共计72万元,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100万元-72万元=28万元,则第5年相关科目的期初余额如下:   固定资产100万元   减:累计折旧72万元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8万元   改变预计使用年限后,2005年起每年计提的折旧费用为13万元[(28-2)÷2]。2005年不必对以前年度已经计提折旧进行调整,只需按重新预计的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计算确定年折旧费用,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130000   贷:累计折旧 130000      四、计提减值后固定资产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问题      固定资产除了存在正常的损耗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外,还存在固定资产在经营中所需的现金支出远远高于最初的预算、固定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固定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和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下降,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等情况,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上述情况均应判断固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迹象。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后固定资产应按照会计估计变更处理。即按未来适用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五、加速折旧法并不加速问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合计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习惯上,人们一般把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合计法计称为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的特点就是固定资产使用初期多计提折旧,使用后期少计提折旧,从而减少固定资产使用风险,加速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回收,促进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   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加速折旧法本身如果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在规定相同的折旧年限情况下,应提折旧总额相同,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折旧总额相等。也就是说,与平均年限法相比,其实加速折旧法并不加速。为了方便说明问题,可以从以下案例可以一目了然。   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合计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数额在固定资产使用期满的情况下累计折旧数额相等。只是在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情况下,加速折旧法相比平均年限法能够收回更多的投资,能够减少企业损失。但如果固定资产能够按期甚至超龄使用,不考虑货币资金时间价值因素,三种方法基本没有差别。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什么是央行票据央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从已发行的央行票据来看,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1年)。但央行票据与金融市场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具有根本的区别:各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即增加可用资金;而中央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减少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商业银行在支付认购央行票据的款项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可贷资金量的减少。中央银行票据在我国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东西。1993年,人行就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融资券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当年发行了两期融资券,总金额200亿元。1995年,央行开始试办债券市场公开市场业务。为弥补手持国债数额过少的不足,央行也曾将融资券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性工具。因此,发行中央银行融资券一直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种重要工具。日,为增加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央行将日至9月24日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91天、182天、364天的未到期正回购品种转换为相同期限的中央银行票据,转换后的中央银行票据共19只,总量为1937.5亿元。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了金额50亿元、期限为6个月的中央银行票据。4月28日,央行发布了今年第六号《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决定自4月29日起暂停每周二和周四的正回购操作。近期固定于每周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中央银行票据开始成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一项重要工具。二、央行票据的发行与流通央行票据由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发行,其发行的对象是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有43家,其成员均为商业银行。央行票据采用价格招标的方式贴现发行,在已发行的34期央行票据中,有19期除竞争性招标外,同时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9家双边报价商通过非竞争性招标方式配售。由于央行票据发行不设分销,其它投资者只能在二级市场投资。今年4月22日以来,央行共发行中央银行票据34期,发行量达到4450亿元,加上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的19期中央银行票据,央行共发行中央银行票据53期,累计发行量达到6387.5亿元,余额4100亿元。随着大量央行票据和正回购到期,预计央行票据的发行还将升温。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的其它债券品种一样,央行票据发行后也可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流通,银行间市场投资者均可像投资其它债券品种一样参与央行票据的交易。央行票据的交易方式为现券交易和回购,同时作为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回购操作工具。央行票据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流通和作为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回购操作工具的时间为&T+2&,即发行日的第三个工作日。通过配售方式购买央行票据的双边报价商必须将央行票据作为双边报价券种,在交易时同时连续报出现券买、卖双边价格,以提高其流动性。央行票据由于其流动性优势受到了投资者的普遍欢迎。从二级市场的交易情况来看,在银行间市场7月份的现券交易中,央行票据成交量达到2260.04亿元,占当月现券总成交量的48.38%,接近国债现券交易量的半壁江山。三、央行票据的作用1、丰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弥补公开市场操作的现券不足自1998年5月人民银行恢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以来,主要以国债等信用级别高的债券为操作对象,但无论是正回购还是现券买断,都受到央行实际持券量的影响,使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央行票据的发行,改变了以往只有债券这一种操作工具的状况,增加了央行对操作工具的选择余地。同时,现有国债和金融债期限均以中长期为主,缺少短期品种,央行公开市场以现有品种为操作对象容易对中长期利率产生较大影响,而对短期利率影响有限。引入中央银行票据后,央行可以利用票据或回购及其组合,进行&余额控制、双向操作&,对中央银行票据进行滚动操作,增加了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增强了执行货币政策的效果。2、为市场提供基准利率国际上一般采用短期的国债收益率作为该国基准利率。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财政部发行的国债绝大多数是三年期以上的,短期国债市场存量极少。在财政部尚无法形成短期国债滚动发行制度的前提下,由央行发行票据,在解决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同时,利用设置票据期限可以完善市场利率结构,形成市场基准利率。3、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货币市场的工具很少,由于缺少短期的货币市场工具,众多机构投资者只能去追逐长期债券,带来债券市场的长期利率风险。央行票据的发行将改变货币市场基本没有短期工具的现状,为机构投资者灵活调剂手中的头寸、减轻短期资金压力提供重要工具。
我是外行央行票据是央行对银行开展的业务,个人无法参与。票据是央行给银行提供的融资服务,也是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央行通过调整票据的再贴现利率,可以达到用经济手段控制社会上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9:36:55东奥会计在线字体:
  【答疑精选】《初级会计实务》之有关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东奥小编】各位备考的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做题还是看教材,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和弄不懂的地方,这是大家可以通过东奥的答疑版块向东奥的老师们请教。同时,也可以在东奥论坛进行交流讨论。
  答疑精选内容:《初级会计实务》之有关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不定项选择题
  日,企业购入管理用的某项固定资产(设备)原价为2000万元(其中某重要部件的价格为8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日,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的某一主要部件进行更换,发生原材料支出合计1000万元(改造支出符合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原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0万元,其中被替换部件的变价收入为100万元。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更新改造完毕之后,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2010年期末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400万元。
  要求:针对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处理正确的有(  )。
  A.借:在建工程                   1200
     累计折旧                    800()
  &&&&& 贷:固定资产                   2000
  B.借:营业外支出                   380
  &&&&& 银行存款                    100
  &&&&& 贷:在建工程                    480(800-800/10×4)
  C.借:营业外支出                   480
  &&&&& 贷:在建工程                    480(800-800/10×4)
  D.借:银行存款                    100
  &&&&& 贷:在建工程                    100
  【正确答案】:AB
  2.更新后的入账价值(  )。
  A.1400万元
  B.1150万元
  C.1720万元
  D.1137.5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更新后的入账价值=0=1720(万元)。
  3.2010年应计提折旧为(  )。
  A.240万元
  B.215万元
  C.200万元
  D.213.75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010年应计提折旧=/2=215(万元)。
  4.2010年期末应当计提减值为(  )。
  A.140万元
  B.115万元
  C.100万元
  D.105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2010年期末未计提减值前的账面价值为1505万元();期末可收回金额为1400万元,则应当计提减值=5(万元)。
  【学员提问】
  0-100不应该是这样的吗?我理解的是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和取得的变价收入都应该冲减入账价值?老师,难道我理解错了吗?求指导!
  【东奥老师回答】
  尊敬的学员,您好:
  不是的亲,变价收入是不影响入账价值的,只有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才会冲减入账价值。
  祝您学习愉快!
&&& 相关热荐:
责任编辑:荼蘼
上一篇初级:
下一篇初级:
初级职称导航
初级职称网课
招生方案科目价格 / 购买
初级会计实务370元
经济法基础370元
初级会计实务1280元
经济法基础1280元
名师编写权威专业
针对性强覆盖面广
解答详细质量可靠
一书在手轻松过关
&&官方微信
东奥会计在线
微信号:dongaocom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职称考试通
职称考试通
2016年辅导
网课7月7折
微信关注东奥国务院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促企业技术改造|技术|资产|国务院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国务院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促企业技术改造
  中新社北京9月24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4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
  会议指出,顺应新技术革命潮流,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更大力度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要用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改革办法,完善现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通过减轻税负,加快企业设备更新、科技研发创新,扩大制造业投资,促进大众创业,这对于传统产业“破茧化蝶”,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和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确定,一是对所有行业企业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超过100万元的,可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方法加速折旧。
  二是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
  三是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规定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加速折旧方法,促进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根据实施情况,适时扩大政策适用的行业范围。
  会议要求加快落实上述政策,努力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武装“中国制造”,推出附加值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的产品。(完)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定资产改造折旧年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