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学生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文章录入:刘艳霞徐家&&&&责任编辑:战珍珍&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政府网
中国教育部
山东省教育厅
中国基础教育网
中国教育在线
威海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资源网
中国教育科研网
中国高校网
中国招生考试在线
山东自考信息网
市区教育网站
威海教育网
荣成教育网
文登教育网
乳山教育网
环翠教育网
高区教育网
经区教育网浅谈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2010年
浅谈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摘要】:正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合作精神及创新思维能力。要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就必须突出学生这个主体,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作者单位】:
【分类号】:G633.2【正文快照】:
?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寧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合作精神及创新思维能力。要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就必须突出学生这个主体?使学生最 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通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史本玉,柳美娥;[J];教育探索;1996年05期
;[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0年12期
杨健儿;[J];基础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康建华;[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年Z1期
王文俊;;[J];林区教学;2005年06期
沈慧伟;;[J];考试周刊;2008年04期
肖翰;[J];中学教与学;1998年05期
薛德宝;[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年03期
彭少华;;[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年08期
李凯;;[J];文理导航(下旬);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继军;;[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陶芳;;[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李鹤;;[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吴宝霞;;[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河南省永城市黄口乡初级中学
莫杰;[N];学知报;2010年
平顶山市五十六中学
陈华云;[N];学知报;2010年
武穴市罗城中学
戴加国;[N];黄冈日报;2011年
湖南娄底小碧中学
胡卫龙;[N];学知报;2010年
山东鄄城富春中学
李帅升;[N];学知报;2011年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实验学校 陈征田;[N];学知报;2010年
赵亚杰;[N];学知报;2010年
张燕红;[N];甘肃日报;2007年
曲周县第三中学
王少华;[N];大众科技报;2008年
河南省永城市十八里镇初级中学
田永敏;[N];学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缪玉选;[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李琦;[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董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潘家宝;[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谢芳;[D];苏州大学;2008年
黎银夏;[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刘华;[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王立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高艳霞;[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曾发根;[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网站长期坚持免费免点免注册使用,目前拥有180000条资源,资源点击突破4500万人次!
思想者园地★直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进行下载★思想者园地
摘 要: 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阵地和基本途径。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是时代的要求,是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反思的结果。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和谐的课堂是流动变化着的,教师要重课堂设计,更要重视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设计。&
  关键词: 主体性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转变思想 培养能力&
  &以学生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愿参与直至终身的学习习惯&,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打破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阵地和基本途径。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反思的结果。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主体性的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特质,又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要给学生自主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在摸索中产生问题,建构知识体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因此,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就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主题,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一、转变思想,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满足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其核心和灵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教学任务,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是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和教师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导并不矛盾。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而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选择安排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选取内容,突出素质教育特点。在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估等环节中,都包含如何从&教&的角度唤起学生的&学&。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位教师,同样一本教材,在同一个教学环境下,不同的学生却达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不一。实行&多样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确立以学生主体的意识是教育改革的前提。&
  二、培养能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本质是提倡素质教育,诸多新问题需要政治教师探究、反思、总结。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学生必须认识到学习要靠自己,教材只是为自己提供一个知识原型,教师只是把自己引入学习大门的向导。教学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生交往的过程,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见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揭示事物的本质、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推广&分层推进、分类成功&的教学法,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和谐的课堂是流动变化着的。教师不仅要重课堂设计,更要重视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设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在学生紧张又兴奋的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才会&跳一跳,摘果子&。在教师对学生的激发、引导下,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使课堂教学富有变化、富有激情的关键。而这种点拨不是即兴发挥,而是精心设计的结果。考虑到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需要,极大地推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教学重要的是把学习方法和钥匙交给学生,使他们乐学并且会学。所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由教师引导才会有效。教师精心设计,广泛收集、精心选择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自身阅读和分析教材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营造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气氛,鼓励他们有独到的见解或提出能让老师难以回答的问题,体现教学活动的民主性。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有哪些内容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认识到关注学生,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地领向真理。比如让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选择学生中设计得比较好的板书使用,同时让他知道,他是最好的,是最棒的。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以宽容的情感分析评价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真正的教师不是把经过千年来劳动建成的大厦指给学生看,而是引导他们对建筑材料进行加工,和他们共同建筑楼房,并教给他们建筑之术。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对学习中的困难则是热情地帮助、指点,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交流,多引导。&
  总之,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对教育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了更大挑战。只有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马维娜.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生长与造就[J].江西教育科研,1997(06).&
  [2]黄丽红.初中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4).
本文关键词:|||||
思想者园地拥有资源180000余条,下载突破4500万人次,长期免费!【字体: 】【】【】【】
思想者园地网站资源相关搜索
在 谷歌 中搜索:
在 百度 中搜索:
在 搜狗 中搜索:
在 搜搜 中搜索: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文献检索 期刊检索
您的位置: >
> 文献下载
作者:陈莉 来源期刊:《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年 第04期 格式:PDF 页数:1页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广大一线教师纷纷投入到新课改的浪潮中,积极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我更是站到了教学改革的前沿,积极探索新课改的真谛,我认为,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的核心。本文就我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了具体阐述。
注册时填写的 E-mail 地址 密 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体责任发挥不充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