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阿里上市泼点冷水,还记得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年的“阿里云”么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36Kr股权投资
汇集行业内最优质创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平台
聚集15家顶级投资机构的专业互联网融资平台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给万达半年业绩泼点冷水_九个头条网——更少更重要
关注Ta的:
给万达半年业绩泼点冷水
关注Ta的:
1、传统房地产销售差强人意。作为万达商业的核心收入来源(超过80%),房产销售这一块上半年并没有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相对其他六家千亿房企,万达的数据只能排在中游。万科、绿地的数字增速放缓在情理之中,绿地在去年年底为了“第一”把子弹“打光”,万科毕竟是千亿之上再上台阶,更不容易。在今年二季度房地产市场全面回暖的情况下,万达刚过10%的增长,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原因其实也可从万达在售项目多位于三四线城市中一见端倪。2015年上半年各大企业销售金额  2、传统商业退步明显。半年报告中,万达对百货、大歌星等传统业务组成部分只字未提,只是提了租金增长33%。但是传统商业的衰弱已成定局,按照万达一贯方式,如果不出大问题都会在报告中一一列举,而且在此前公开的半年度和年度会议上均是以表扬为主,这次一反常态看来问题巨大。当然,传统商业的问题不止万达一家出现,每个商业地产运营者都会面临,只不过今天万达首当其冲。  3、租金增长没有表面风光。总租金增长33%,也是王健林特别提出的万达亮点,但是看租金总体增长还要考虑到去年同期可租面积和现在可租面积的对比,具体单位租金是否增加更加重要(这些数据要等万达商业半年报公布后才能得知)。如果只看去年招股书和2014年年报数据可以得知2014年上半年总1470万方的持有面积中,有约1164万方可租,52.8亿元的租金收入折合成单位租金约75元/平方米/月。  按照2014全年2156万方持有面积算出可租面积1707万方,按2015年上半年70.2亿元的租金收入计算,单位租金是68元/平方米/月,比去年还有所倒退(但其中新开业项目免租比例高,具体数据万达并未公布)。不过,在商业地产大环境下,能这样也已经不容易了。  4、寄予厚望的金融我却不那么看好。由于没有太多数据来体现万达金融业绩(只有“稳赚一号”销售了多少,几乎不能说明问题),我只能比较“感性”地讲几句:关键还是对目前金融的操盘手心存疑虑。  从媒体报道中看到,万达挖来了原建设银行的投资理财总监和渤海银行行长,他们只能算是传统银行界的代表,和新模式、互联网一点不搭边。万达金融的思维模式和运作理念和同提互联网金融的代表阿里金融、腾讯金融相差不止道里计,如果没有在思维上的完全转变和对原有金融模式的颠覆式创新,万达金融也只是停留在“纸面帝国”。  5、互联网板块毫无业绩。这次半年报告,关于互联网这一块万达也基本没有提及。事实上,这块一直也没什么成绩可以提,换了几任领导仍是一篇空白,看来这一块已经是万达真正软肋所在。光靠王健林自己的思维定式也许再换三次CEO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6、文化体育有进步,但也不会有爆发式增长。半年来,万达收购了国内外许多体育文化领域的大牌公司股权,包括瑞士盈方体育传媒集团、澳大利亚HOYTS院线、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等。  众所周知,国外这些大公司自身的增长是非常有限的,如瑞士盈方在14年有世界杯和冬奥会的情况下收入也仅同比增长36%,完全不能期望他们有爆发式增长,如果硬要“赶上架”,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这些收购从某种程度上说政治意味更浓。当然,万达院线在国内的发展速度还是非常快,毫无疑问能稳居国内头把交椅,从这点来看我还是非常佩服万达的。  尽管泼了这么多冷水,我还是佩服万达的这些努力和尝试。毕竟,企业不断去探索,去开拓,去创新,才可能有进步。(本文来自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如果想看更多劲爆内幕,获得当下最火热的有趣头条,请在微信搜索【九哥】微信号:toplines 订阅吧!
扫一扫微信二维码,跟九哥做个好伙伴:
文章来源:给逐渐升温的市场泼点冷水
上证指数终于显露出突破上行的苗头。同时,中小板综指正逼近历史高点,东方园林也上了200元。而传来的消息也令人振奋:中国二季度GDP规模超过日本,中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主流经济学家预计中国未来仍将维持20-30年的高速增长。乐观情绪正在市场上逐渐蔓延,但笔者却想给逐渐升温的市场泼点冷水。
中国三十年发展的经济成果确实斐然,但在投资拉动贡献度占到GDP增速60%以后,传统模式的缺陷已越来越明显。地方融资平台及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或多或少都与投资拉动有关。无论是国有资本还是民间资本,在投资冲动下都不乏激情。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夜暴富的资本家们缺少珍惜资本的谨慎和理性。在资本大鳄们大手笔介入新能源、创新科技等行业的时候,在PE、VC拼命推高价格、抢入潜在上市资源的时候,在游资大笔投入房地产及大宗商品的时候,除了暴露出资本逐利的本性以外,更反映出中国新兴资本缺少理性思维,更多的是盲从与浮躁的现实。这种不成熟的投资风气和冲动一定会在无情的市场中得到教训。
各种迹象表明,当前的股市依然保持在高风险区域。首先是银行股融资背后的价值分析,相比欧美普遍低于1.5倍的市净率,A股上市银行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都在1.5倍以上,股价何从低估?同时,随着资产证券化和直接融资比例的大幅增长,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都可能走入A股市场,数不胜数的银行股恰似乱花渐欲迷人眼,现有银行的高估值还能维持吗?
如果银行股都没有低估,那么其他行业和板块就更不能用估值洼地来表示。按昨日收盘数据计算,当前在A股上市的近2000家企业当中(ST公司除外),总市值最低的威尔泰也超过了10亿元。再看看盘面上,那些标价一两百元的股票已流露出亿安科技的味道,而5元以下个股的市盈率要远远低于50元以上个股的市盈率。这一切现状都反映了市场的麻木而非理性,这样的状态还能维持多久?
或许可以这样想象,对经济的乐观预期、对房价不跌的乐观预期、对银行坏账的乐观预期及对物价上涨的乐观预期或将催生一种黑天鹅事件的出台,那就是曾经的乐观预期都将化作极端的悲观和不理性,随之而来的则是股市的极度变化。既有极端高估值的不合理,就会有极端低估值的不合理,就如同花旗银行市值曾跌落到100亿一样。
当然,投资从来不缺少机会,缺少的是等待和耐心,无论何时也都会有一些人在寻找结构性的机会。但惨痛的历史告诉我们,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寻找安全边际的格雷厄姆在大萧条时期亦要遭受70%的亏损,谁还能够在潮水退去之后安全裸露呢? (作者系华林证券分析师)
(本文来源: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15254条
评论149905条
评论113077条
评论102832条
评论95334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那一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