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应届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业情况。

中国考研网
& 其他新闻与资讯
201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增多工资见涨 硕士年薪涨10%
中国考研网实时发布:
&本科生年薪不低于4.5万,比去年涨7%;研究生年薪不低于5.5万,涨了10%。&8日,在上海市应届高校毕业生2011年首场招聘会现场,上海电气[8.58 0.59%]电站工程公司负责招聘的杨叔民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明显增多,部分工资待遇见涨,但文科生的&行情&整体上不及理工科生,就业竞争压力仍然较大。
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苑玲说:&公司工程技术岗位的本科生月薪从去年不低于2500元涨到目前的不低于3000元,工程技术岗位的硕士研究生月薪也从不低于3000元涨到不低于4500元。&
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杨叔民分析,大学生工资上涨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大环境回暖,业务量上升,公司对人才需求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物价上涨也带动了生活成本的上升,工资有所上调才能留住人才。
不少应届高校毕业生也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今年不缺机会,工资上涨也挺多。&武汉纺织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单超说,&我现在实习的证券公司去年招聘人数极少,月薪只有1500元,今年不仅招聘人数增多,月薪也涨至元。&
记者看到,当天的招聘会也引来不少往届毕业的&跳槽族&。201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洪镇目前的月薪在2000元左右。&今年形势较好,我打算换工作,月薪预期在3000元以上。&洪镇说。
不过,文科生的&行情&普遍不及理工科毕业生。不少应届高校毕业的文科生表示,尽管整体就业形势好转,竞争压力依然较大。上海衫达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的应届毕业生王美超,正排着长队应聘某公司的人事管理职位。&相对于理科生,我们文科生的专业性较弱,竞争压力大。一个人事管理职位常常有一二十人&抢位&,经常是中文、法律、新闻等各种文科类专业的毕业生一起竞争。&王美超说。
据悉,参加8日招聘会的单位共有520家,共推出岗位9150个,现场达成意向7131人次。
限时优惠:¥1880
限时优惠:¥1480
限时优惠:¥1980
限时优惠:¥2080
限时优惠:¥9880→ 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三年来最好
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三年来最好
本市2011届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可能是三年来最好的一届。记者昨日了解到,10月份本市部分高校的企业招聘宣讲会已排得“扑扑满”。一项针对100多家知名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针对2011年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需求比前两年有明显增长,岗……
本市2011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可能是三年来最好的一届。记者昨日了解到,10月份本市部分的企业招聘宣讲会已排得“扑扑满”。一项针对100多家知名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针对2011年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需求比前两年有明显增长,岗位数增加幅度预计达到20-30。10月企业宣讲会排满早在开学前,企业就迫不及待进校“招贤纳士”了。从7月初到9月,已经有十多家企业宣布正式启动2011年招聘,开通简历投递通道。其中,华为公司7月初就正式发布2011年校园招聘启事,辉瑞制药、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宝洁、华硕、大众、美的等多家知名企业,也紧跟其后宣布启动2011年校招。开学后,企业招聘的势头更足。记者昨天浏览复旦和交大bbs的求职版,发现尽管处于中秋小长假,也没闲着,纷纷上网转发各家企业的宣讲会信息。根据某大型求职提供的信息,中秋节后到国庆长假前的短短数个工作日内,摩根士丹利、微策略、思科等公司将在本市举办宣讲会。而国庆长假后,四大师事务所、联合利华、安利、强生、埃克森美孚等名企也将登陆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等本市。“国庆长假后到10月底,基本上每天的宣讲会日程都排满了,有时候一天还有两场。”上海财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谭予絮告诉记者,从目前呈现出来的“苗头”来看,这一届的招聘行情应该不错。“以‘四大’为例,基本上今年会明显增加岗位数量,有的hr还担心,到时候企业都来抢,他们招不到好的呢。”岗位需求预增20-30对于明年校园招聘形势的向好,中智人力资源常务副总经理应利语气肯定,她表示,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会比今年好,这从企业进校招聘的启动时间上可见一斑:“往年企业招聘普遍基本在11到12月间启动,但是今年很多企业都提早了1-2个月,说明企业求才若渴。”“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则透露,在近日一项针对100多家知名企业调查表明,各个行业的大部分领头公司,明年在人才战略上都有重大计划,特别在校园招聘方面,需求激增,“不管在预算投入、还是在招聘岗位上,都有明显增长,经过前年的低谷、去年的复苏、明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全面回暖,这可能是三年来最好的一届。”冯丽娟预计,企业针对2011年应届生的岗位总数估计比2010年增加20-30。而明年招人“大户”将会集中在制造业、it、通信等行业。“从目前形势来看,第一波招聘高峰马上就要到来”,冯丽娟提醒,虽然总体形势大好,但毕业生也该准备充分一些。
调查本内容是否有用
上一篇:海南省文联主席韩少功兴致勃勃来到汨罗市八景学校,与老师们一起欢度中秋佳节,并和他们聊开了育人的话题。
“对学生的教育,不是大道理可能说服得了的。大道理让学生伢子本能地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反而是一些不经意的细节上的东西,对他们产生的影……下一篇:记者9月19日从银川市教育局获悉,银川市正在酝酿建立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互相承认学历办法,高中阶段的学生或高考后未升入大学的学生可转入职业学校学习。银川市职教中心已开始尝试,并制定了相关试行办法。
日前,银川市下发了《关于……
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三年来最好 相关推荐
{$str_relative_reduce}
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三年来最好 近三年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近三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率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号            
           
广东地市:
任何理由的遮掩都无法开脱自己的罪行,再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法律面前也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有自己坚定,对糖衣炮弹“无动于衷”,才能守身如玉,才能避免碍于面子的尴尬,更不会出现“无奈受贿”的闹剧。 []
人社部: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
新京报网络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言人尹成基介绍情况(中国网 杨佳)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10年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较上一年的87%提高了3个百分点。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尹成基称,201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将有660万人。
  根据官方此前发布的消息,去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31万,就业率达90.7%,意味着近6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去年未找到工作。
  据介绍,过去一年,几类就业指标均超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3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47万人,为全年目标500万人的109%;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5万人,为全年目标100万人的165%。登记失业率方面,去年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底降低0.2个百分点。
  新农保试点扩至40%县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今年将大幅扩大试点范围。尹成基透露,全国40%的县将进行试点。
  2010年年底,全国有838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的大部分区县开展国家新农保试点,覆盖面达24%。此外,15个省份的316县自行开展新农保试点。试点地区共有1.43亿人参保,4243.24万农村居民领取了新农保养老金。
  尹成基表示,今年社保将重点推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等群体参加城镇职工或城镇居民社会保险。
  “招工难”是结构性问题
  2010年四季度,中国部分地区再次出现“招工难”。尹成基表示,人社部向16个省份了解了企业招工情况。从掌握的情况看,大多数地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总体平衡,但在部分地区、部分企业,“招工难”现象比较突出。随着春节临近,大批农民工返乡过年,部分企业“招工难”现象更加凸显。
  对于上述问题,人社部已发布《关于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当前部分地区就业结构性短缺问题的通知》,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缓解。
  ■ 焦点
  30省份调最低工资标准
  尹成基说,到2010年底全国30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
  尹成基介绍,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22.8%,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上海市为11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北京市为11元。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7%,全国签订有效集体合同70多万份,覆盖近亿职工。
  尹成基说,2010年,全国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检查用人单位178.2万户,涉及劳动者9704.3万人,责令用人单位为1069.9万名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补发工资待遇等89.18亿元。
南方网编辑:贾茹 作者:杨华云
更多相关内容
  南方农村报    南方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庆祝上海戏剧学院建校六十五周年
当前位置:&&&&/&
2011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办本市户籍办法
一、申办条件
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办理上海市户籍的,须同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已与第(二)款规定的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般为直接录用协议);
2.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在校期间无违法违纪记录和行为;
3.在学习成绩、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标准:
⑴学习成绩基本要求:应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
⑵外语能力要求:获得大学外语四级证书或四级成绩达到425分(含425分)以上证书;
⑶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获得省(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合格证书(文科专业学生为&一级&,理工科专业学生为&二级&。毕业研究生及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可免于提交)。
所学专业为体育学类和艺术学类毕业生,其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上述要求。
(二)用人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以及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注册资金达到人民币100万元(含)以上且在日前注册登记(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办的企业除外)、引进高校毕业生工作信誉良好的各类企业。
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用人单位,如确需引进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须在2011年受理工作启动后1个月内向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予以受理。
(三)根据《2011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另行公布)评定后,达到落户标准分。
二、申请材料
申请办理上海市户籍的进沪就业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须由用人单位向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递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填写完整的《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户籍申请表》(含《学习成绩评定表》,毕业研究生须在评定表中由研究生培养部门明确毕业生就读的二级学科代码和名称),可从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cn)下载。
(二)由学校(或培养单位)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盖章的毕业生推荐表。
(三)填写完整的就业协议书(如该协议书含有毕业生未能办妥落户手续将解除就业协议内容的,不予受理)。
(四)由学校(或培养单位)教务部门盖章的成绩单(按学期分列)。
(五)由学校(或培养单位)教务部门或就业工作部门盖章的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复印件。
(六)由学校(或培养单位)就业工作部门盖章的毕业生在其最高学历学习阶段所获各类奖项证书的复印件(验原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校级(含校级)以上&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受理截止日前尚未领到有关证书的,须提供发证机构出具的相关证明,并应在日前交验证书原件。
2.国际性和全国性竞赛(含地方赛区)获奖证书。
(七)用人单位的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验原件)。非法人企业须另提供以下材料(已连续3年获准受理落户申请的,只需提交下述第4项材料):
1.上级法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且注册资金一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2.上级法人的自主招聘授权书;
3.上年度在职员工缴纳社保证明;
4.上年度在沪缴纳营业税税单原件。
(八)其他材料:
1.毕业生父母双方或一方为本市&支边&、&支内&职工的,须提供:
⑴由父母当年迁出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
⑵父母双方或一方&支边&、&支内&工作经历证明;
⑶毕业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
2.毕业生父母双方户口已迁入上海市的,须提供:
⑴父母双方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
⑵公安派出所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
3.毕业生已婚且在申报截至日期前夫妻分居已满一年(不含未满一年)的须提供:
⑴夫妻另一方上海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
⑵结婚证书复印件(验原件)。
4.在本市创办企业(不含股份制转让、后期补注入资金的创业企业)的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应与其创办的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并须提交公司非零注册验资证明和《自主创业证》。
5.毕业生在本人最高学历学习期间获得各类专利证书的,须提交专利证书复印件(验原件),并须提供经校级就业主管部门在本校网站上公示无异议的书面证明材料原件。已申请各类专利但在受理截至期前尚未获得专利授权证书的,可先行递交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复印件(验原件),并在2011年底前补充递交专利授权证明复印件(验原件),并须提供经校级就业主管部门在本校网站上公示无异议的书面证明材料原件。
除上述材料以外,如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认为确有必要,可提交其他相关材料或有关说明。
四、受理期限
2011年进沪就业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落户申请,自本文件发布之日起受理。受理截止时间一般为日(不含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
五、受理单位
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六、受理地点
上海市徐汇区冠生园路401号,交通:公交224路、43路、92路、92路B、122路、131路、712路、732路、755路、775路B、763路、764路、830路、909路、946路、953路,轨道交通1号线、9号线
七、审核结果查询
2011年4月上旬起可在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cn)查询首批春季毕业研究生申请审核结果,其余审核结果可在受理截至日期后20个工作日开始查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届毕业生就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