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三科社会主义特色理论论”能“指导”出强大的人民军队吗

特色理论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特色理论论文
&&特色理论论文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转载]转发愤青学者和匿名]新浪网友&&对博文发表评论:
怎么这样说话呀??转发愤青学者和匿名]新浪网友
&对博文发表评论: &
很显然,有人使用了大量烈性炸药,才会有这样可怕的爆炸威力,几公里内房屋玻璃被震碎,几十公里内有震感,这个爆炸案的影响力开了古今中外之先河,这是中国特色大案啊。这不是化学危险品和易燃易爆物质疏于管理那么简单,如果是化学危险品和易燃易爆物质疏于管理造成,不会有那样巨大的爆炸威力。应该有了巨大爆炸威力,才会引发化学危险品和易燃易爆物质出问题,然后引发周围可燃物燃烧,大量烈性炸药造成巨大可怕爆炸威力,才是主要原因,不能用次要原因掩盖主要原因。列宁说过,“这个问题要搞清楚,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
来自博文《大爆炸后,这些官话全成屁话》
[匿名]新浪网友
博文发表评论:
治国理政“成绩斐然”与否应由群众评说。8月12日是中国人民敬爱的元首习近平治国理政1000天的大喜日子。一个叫“讲习所”的机构一大清早推出重磅文章——《习近平:夙夜在公一千天》,乐滋滋地宣布:“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成绩斐然”。舆论严加管控,新闻发布会提问环节不直播,编外消防员伤亡和失联人数,千呼万呼才公布,微博上一味禁言锁贴,热衷于大肆消号,这就是“成绩斐然”?!//8月14日下午6时官方称现场明火已扑灭。有陆媒报导700吨剧毒氰化钠货物已经全被炸光,澳洲昆士兰大学化学专家认为,官方在隐瞒灾情,化学污染扩散将形成生态灾难,应该永久封闭处理。目前当局对媒体的报导已发通知统一口径,让民众难以接受的是爆炸的第二天凌晨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GIS发布平台实时监测数据却显示,滨海新区5个监测点位的空气质量指数未见异常。//这次天津大爆炸震惊了全世界,炸出了一个惊天大秘密。中国的危险品仓储基地都建在人烟稠密之地,这些危险品仓储基地没有醒目标志,没有意外事故应对措施,没有意外事故应对设施,甚至连消防队员都不知道起火爆炸的是什么东东,甚至连隔离带都没有。这明确地告诉敌对势力,只要用一颗战斧式巡航导弹击中中国的危险品仓储基地,那么产生的破坏力将相当于53颗战斧式巡航导弹。//记者在发布会上反复质问是什么危险品爆炸?为什么不严格管控?这个记者真是太不懂国情了,在中国,真正的危险品只有三种:自由、民主、法治。//很多人对天津爆炸事故中死亡人数不断发出疑问。别问了,连历史上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死了多少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死了多少人、那年天安门前死了多少人都搞不清,还想搞清这次死了多少人,有可能吗!//中国官方已在事故发生后明确答复,爆炸点1000米内已经没有活人。在爆炸点约700米距离有几个小区,超过5600户,每户按三口人计算,死亡人数为16800人。上千度的高温使爆炸点周围变成一个巨大的火葬场,
16800人瞬间被气化,人间蒸发,尸骨无存!//中国核生化应急救援队从核心区域内救出一名幸存者。当时幸存者在集装箱中,意识清楚,眼角受伤。目前幸存者已被送往医院救治……现场连汽车铝合金轮毂都烧融了,却有人幸存,真是让人不得不怀疑。想当初长江沉船上救上来的那俩也是造假,一个也救不出来的话就开不了庆功会、塑造不了英雄!//2012年曾有万人游行抗议过该项目危及附近小区居民安全,结果被镇压。这个时候人们最该做的是问责,扯别的都是没用的!
来自博文《联合国出台对习近平的评论:振奋中国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span style="font-size: 14color: #月25日习总视察解放军报的讲话,无疑是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大转变,这就是三十多年来破天荒第一次在指导思想的提法上,用马列毛取代了邓三科。习总讲话指出要“宣传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这里,习总第一次用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涵盖了以往惯用的的“邓三科”——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重大转变!因为在十八大之前,用邓三科(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取代马列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已成定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正在通过一个技术过程而自然而然地被正常淘汰。道理很简单,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指导思想,不可能没完没了地把所有领导人都排列进去,除非这个政党和这个国家是十分短命的,没排上几个就已经亡党亡国,否则是不可能没完没了地排列下去的,结果就只能是一个办法,用后面领导人的思想取代前面的指导思想,这就自然而然、堂而皇之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淘汰掉了。而且还可以把这种淘汰解释成是一个纯粹技术问题,宣称其中并不包含任何政治因素,以此来瞒天过海欺骗天下。
  可以说,邓小平及其政治集团这样没完没了排列指导思想的目的,就是为了抛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与他们推行私有化改革是一个逻辑。私有化第一步就是物质刺激发奖金;当奖金成本越来越高之后,就只能实行第二步搞利润承包;利润承包造成掠夺式经营眼看就要濒临倒闭,又只能实行第三步产权改革,把公有制企业变成私人企业,而且还只能是白送,不仅是白送,国家还要给予挂账停息贷款的陪嫁。就这样,便把中国人民30年艰苦奋斗创办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变成了少数官僚富豪的私人企业。他们在经济领域是这样干的,在意识形态领域也这样干,试图用一长串没完没了的指导思想,迫使共产党作出选择,要么抛弃马列毛,要么把自己变成笑料。显然,任何一个执政党只能选择前者。
  为什么说只能选择前者?因为他们算准了,任何一代领导人都不敢也没有必要去得罪上届领导人,更不敢也更没有必要去得罪与邓小平联系在一起的利益集团,所以决不会抛弃邓三科来避免成为笑料,而只能是抛弃马列毛。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中国出了个习近平,以不惧政治风险的大无畏担当精神,反其道而行之,没有抛弃马列毛,而是抛弃了邓三科的提法,把邓三科装到了“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口袋里,全都看不见了。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把被颠倒的历史又重新颠倒了过来。
  这个意识形态领域重大转变的历史意义在于:马列毛是普天下穷人的理论,是人民大众的理论,是反抗剥削和压迫的理论,是造反有理的理论;而邓三科则是极少数富人的理论,是精英集团的理论,是坚持剥削和压迫的理论,是造反有罪的理论。这两个理论根本不同的阶级性质,决定了他们他们之间必然是不共戴天的对立关系,根本不可能是一脉相承的传承关系。对此,无论是人民大众还是精英集团,无论是蓝领白领还是官僚富豪,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彼此之间都十分清楚,任凭是谁都欺骗不了他们其中任何一方。虽然他们彼此之间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存在公约数,但是他们在根本问题上彼此之间却不共戴天,任何一方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消灭另一方。这就是马列毛与邓三科不能共存的原因,这就是习总军报讲话石破天惊的地方。
  虽然历史地客观地来看,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是只有将他们脱离邓小平的思想体系,纳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框架,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才能成为人类先进政治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只要把邓三科捆在一起,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就只能成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殉葬品,无论其自身多么有价值,也绝不会再有任何人注意。一块蛋糕落入粪坑,无论上面有多少奶油,也绝不会有人捞起来品尝的。历史将会证明,无论任何东西只要沾上邓字,就肯定会一钱不值。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将会与邓小平的影响成反比。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认识到这个真理。
  或许有人会说,习总军报讲话只是放弃了邓三科的提法,并没有放弃邓三科理论本身,而只是把它们放在了一个袋子里。其实,把邓三科放在袋子里,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历史转变了,至少是保住了马列毛的历史地位,拉开了意识形态转变的历史大幕。仅此一点,就具有了不起的历史功勋。现在我们所担心的是,就是这次放弃邓三科的提法,会不会象本月14日政治局开会放弃供给侧的提法一样,仅仅放弃了七天,就在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新恢复了供给侧的提法。让大家白白高兴一场。
  但愿天佑中华,这次不会又是一场空欢喜。当然,会不会又是一场空欢喜,不是取决于上苍,而是取决于现实政治力量的对比。
  张宏良微信文章,微信号zhanghongliang101
热门文章12345 近期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内涵与特质研究_参考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内涵与特质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超视角、长镜头、全过程等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定义、内涵、发展阶段与特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进行的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所开创的城镇化,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城镇化,经历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阶段,现在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阶段,未来将向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第三个阶段转型。其一般特质包括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市生活日益和谐宜人等。其基本特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字所规定,表现为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性,以“邓三科”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服务于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不断解放与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内涵;阶段;特质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X(6-006一个影响世界的大国的城镇化,不能没有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颠覆性城镇化理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城镇化理论、道路与模式的历史性变革与创新。本文采用全过程、超视角、长镜头、反配置等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定义、内涵、阶段与特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中国特色“特”在何处,它与资本主义城镇化、(中高级阶段)社会主义城镇化有何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分哪几个阶段,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有何关系,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如何进一步转型发展等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及其结论对提升与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起支撑作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学术意义与应用价值。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定义与内涵在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应该成为与这个伟大新时代相适应的新理论。但是,目前的学术界鲜有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兴趣。在学术文献中也很难找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确切定义。(一)中央文件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论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1]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之一。[2]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度关联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这一概念。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已经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性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间接地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例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3]将这句话中的“中国特色新型”和“城镇化”两个关键词连在一起,就成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2013年11月,“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在党的文件中被独立提了出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4]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又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5],并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进行了初步阐述。这标志着中国城镇化理论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里程。《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和2014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进一步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容进行了丰富与发展。迄今为止,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中仍然找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这一名词与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这一名词是否成立,是否有构建与研究的必要,其内涵与特质是什么,均需要我们继续探索。(二)我国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理解在研究文献中,目前鲜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确切定义。王伟光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强调包括新型城镇化的新“四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和总任务的支撑[6],他将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联系在一起。方玉梅等学者认同 “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这一公式。[7]何干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直接表述为:是有干部和群众广泛参与的,有领导、有组织的城镇化社会实践,工作重心放在新农村建设上,用发展农村工业和高效特色农业来促进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人民的共同富裕。间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应该包含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镇化的特色,如政党领导、政府组织、公众参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搞好小城镇建设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等。[8]2014年梁本凡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内涵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比较契合,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不等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亦不等于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决定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走向。[9](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新认识透彻认识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需要在时空、语境、理论和方法上进行创新。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邓三科”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来分析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三科”以及习近平思想,我们可以判断: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国情与伟大实践。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城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基本内涵和特质,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内涵和特质所决定。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不同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之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内涵比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高得多,深得多,广得多,它以“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目标,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理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起点与终点一般来说,中国大陆城镇化起点一般定在1949年。年,我国城镇化大致经历了年期间的“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期间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阶段和2012年以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起点在何处,涉及如何看待我国历史上各个阶段城镇化的性质问题,也涉及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的认识问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起点1949年,我国成功开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视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进行的城镇化,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起点应该在1949年。1978年以改革开放为标志,我国成功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10]30-31如果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之后所进行的城镇化,那么1978年应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起点。如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定义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城镇化,那么其时间起点应该在1978年以后。理论源于实践,主要表现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在1978年以后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今后仍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二)源自“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的转型年期间,我国所推进的城镇化,尽管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由于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所以不能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范畴。1949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与转型过程,具有历史连续性。以改革开放为标志,1977年是我国“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的终点,1978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由我国“红色”城镇化发展阶段转型发展而来。(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终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0]30-31因此,根据上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进行的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城镇化等基本观点,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间重叠的那一段时期所进行的城镇化,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时间终点大致在2049年“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之时。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阶段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包含了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三个发展阶段。(一) 中国特色城镇化阶段()改革开放启动,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镇流动,小城镇快速发展,1998年城镇化率超过30%。1999年以来,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外资大规模进入,沿海城市工业化、特区建设、开发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全面铺开,农民工大量外出进城打工,向沿海城市流动,形成以异地就业转移为特色的快速城镇化浪潮。向市场经济转轨,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外资企业,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推进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成为这个时期城镇化的重要特点。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2011年城镇化率超过50%。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农民工半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资本化与市场化过度、公共服务短缺、腐败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等等。[11](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阶段()2012年,以十八大为标志,我国城镇化进入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率和城镇人口增长率双双进入下行通道,社会经济结构性问题与矛盾突出,产能严重过剩,公共服务短缺。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要通过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实现“三去一补”、脱贫摘帽、“四个全面”、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小康社会建成等目标,有效解决公平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开放发展和人的发展问题。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51%提高到2020年60%左右。(三)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年期间,我国仍然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阶段。根据城镇化阶段发展、转型发展的客观规律,本文暂时将这个城镇化阶段称为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表2列出了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与其前后两个阶段的区别。第一,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镇化向中高级城镇化过渡的关键阶段;第二,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的经济结构和形态以服务业为主;第三,相比前一阶段的城镇化,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的收入差距大为缩小,城乡一体化发展,环境质量大为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进展;第四,在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阶段,数量型城镇化为质量型城镇化取代,公共服务普惠化、全覆盖;第五,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为2050年前后两种不同层次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对接做准备。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开启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将终结于2049年中国梦的实现,它已经经历了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进入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未来还会转型升级到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特质讨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特质的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的途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10]25 所谓道路特,是指坚持“三个既又”: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五大建设全面推进;既不断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理论体系特,是指“邓三科”,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10]25-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之后所进行的城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城镇化实践,因此,其特质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基本特质是寓于具体特质之中,是决定城镇化道路、性质与方向的特质。城镇化有两个相互对立的方向和属性,一是社会主义,二是资本主义。城镇化道路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存在两类判断与识别标准。第一类是方向指标。指手段、方式、方法与途径实施后,城镇化结果是否指向社会主义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判断指标就是邓小平所指出的“三个有助于”(1)或“三个有利于”(2)。第二类是属性指标。指城镇化的手段、方式、方法与途径是否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是否具备社会主义属性。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原则主要有三条,一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12]49,二是发展生产(力),三是共同富裕或共同致富,始终避免两极分化。[12]172根据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与性质的论述,结合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实践等特在何处的论述,坚持其社会主义方向与属性,坚持“三个有利于”,坚持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坚持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坚持逐步共同富裕。这“四个坚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理论特质2014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一般特质进行了规范。由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中间阶段,其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或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特质,所以,依据《规划》所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一般特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特质的具体表现进行讨论。《规划》要求,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以“邓三科”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基本特质的要求。我国目前城镇化正在从30%—54%的加速发展阶段,向55%—70%的减速发展阶段转变。根据全过程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减速发展阶段不能延续加速发展阶段粗放的城镇化模式。未来减速发展阶段,随着内外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尤其是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脱贫进入攻坚阶段,我国城镇化必然由规模扩张进入以提质升档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要坚持阶段发展、转型发展、提质升档的新理念。这里的阶段发展、转型发展、提档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重要理论特质。《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其立足点与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性。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性,恰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重要理论特质。(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原则特质和目标特质《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特色彰显,城乡统筹,以民为本,全民共享,布局优化,高效集约,低碳绿色,文化传承,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分类指导。这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原则特质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实践中的具体表现。《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宗旨是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任务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十三五”期间的任务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社会和谐进步,解决贫困问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目标组合为: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这里的具体目标组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一般特质,而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模式特质《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与模式为“四个立足点”:第一,以改革为立足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第二,以城市和城市群建设为立足点,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第三,以产业升级和综合承载能力为立足点,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全面协调,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第四,以人民为立足点,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这“四个立足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道路与模式特质的具体体现。五、几点结论根据上文的研究与讨论,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开始于1978年,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进行的城镇化,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的城镇化,是在“邓三科”和习近平思想指导下所开创的城镇化,大致分为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创新型城镇化三个阶段。其具体特质包括理论特质、原则特质、目标特质、模式特质等。基本特质寓于具体特质之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字所规定,具体表现为“四个立足点”、“四个坚持”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本特质,是它区别于其他一切形式的城镇化,尤其是资本主义城镇化的基本标志。注释:(1) “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得标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2) 姓资与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参考文献:[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9.[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5]习近平.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6]王伟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N].人民日报, .[7]方玉梅,张玮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350-354.[8]何干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镇化道路的探索——江苏部分地区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3): 40-49.[9]梁本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我国未来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取向[J].学习与实践,2014,(1):9-17.[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1]余静文.重庆统筹城乡改革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经验研究[J].西部论坛,):1-10.[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责任编辑 明 笃)
江淮论坛的其它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