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质量欠佳的表内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有何风险政策管理建议 建设银行

30 / 45 页
建设银行(SH:601939)
银行:兴业银行房地产停贷点评-一叶知秋,期待系统性资产重组
  银行全面收紧对房地产的信贷政策了吗?——三个“个别”。目前仍是个别银行(兴业银行)的个别部门(企业金融条线,而同业金融条线并没有涉及)对房地产融资个别产品(房地产夹层融资和房地产供应链融资)的收缩。去年银行业新增房地产夹层融资规模约为
亿,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 1~2%(中金地产研究员预计,所有金融机构(主要是集合信托、房地产 PE 基金等)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 10~20%)。
  是主动收缩还是监管导向?——主要是主动收缩。我们认为,风险偏好的主动下降,而非监管导向,是兴业银行收缩房地产夹层融资和供应链融资的主要原因,未来不排除收紧对地方政府相关融资。兴业银行历来以房地产+地方政府相关融资着称。我们的测算表明,截止到上半年末,兴业银行表内外房地产/地方政府相关融资分别约为 0.50 万亿/0.71 万亿,占其总资产的比例为 34%,为上市银行中最高。但我们的调研发现,兴业银行内部从去年年中以来就开始显着降低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
  会否蔓延到其他银行?——兴业银行历史上有行业风向标作用,领先同业 1~2 年。我们的调研表明,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政策较 2013 年有所收紧,尤其是对三四线城市住宅和一二线城市商业地产。
  会否会带来不良贷款的显着上升?——我们认为,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风险可控,但风险点在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经济增速。卖地收入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资金来源,如果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陷入停滞,将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同时,如果房地产投资增速显着下降,也会对进一步加剧上下游产业产能过剩状况,带来经济增速下降,从而带来资产质量风险显着上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
  目前 A/H 股银行股股价交易于 0.78/0.79 倍 2014 年加权平均市净率,对应的隐含不良贷款率约为 10%。中诚信托风险事件和春节前流动性冲击已过,但宏观数据偏弱,央行货币政策态度依然偏紧。 银行股的持续性机会来自于金融风险的释放,这需要更加系统性的政策组合。虽然两会将对财税体制改革进行探讨,但更加清晰的风险化解路线图至早要到下半年。推荐核心组合(A 股:招行和平安, H 股招行和中行) +风险对冲组合(A股:平安配对兴业,H 股:建行配对重庆农商行)。重申对中国信达的推荐(目标价 HK$6.61,上涨空间 35%)
银行:研究小组关于银行暂停房地产相关业务答投资者问电话会议纪要-短期市场情绪扰动加剧,业绩影响有限
  为何暂停房地产相关业务贷款?经济下行+ 提高资产周转率+监管规范:(1)银行板块作为顺周期行业,随着宏观经济及三四线城市房价走弱(汇丰 PMI 指数降至荣枯线以下),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更趋谨慎。(2)银行提高资产周转率的需要。由于银行资产端久期拉长,负债端期限趋短,流动性风险加剧,暂停房地产相关业务贷款可以提高资产周转率,缓解流动性风险;(3)监管规范使然。正是由于 2013 年以来银行同业资产和非标债权的货币创造能力与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产生了冲突,使得央行为了维护货币政策目标,降低系统性风险,从而更注重信贷扩张和货币供应,逐步实现银行和实体经济的去杠杆过程;监管层意图的实质就是警告和打压部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偏好,促使其以更加谨慎的方式管理资产负债表。
  未来的银行涉房政策会怎样?继续推进+区别对待+相机抉择:(1 )由于银行表内房地产的不良率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预期关于涉房贷款将继续推进。根据我们在江苏省内分行级别的了解,其对房地产相关业务的态度并没有发生显着变化。(2)但是三四线城市房价存在下行压力,我们认为银行 2014 年可能会调整开发贷和个人按揭贷款的相关授信政策,对不同的城市以及不同的开发商资质和规模进行区分。(3)同时,如果后续暴露一些信用违约事件以及监管层的态度发生改变,预计银行房地产相关业务的态度将发生变化,相机抉择将成为银行涉房政策的主要策略。
  江苏省建行分支机构负责人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解读和展望:(1)房地产政策维稳,目前建行还没有收到上级行关于停止房地产贷款政策的通知,只以上级行的文件通知为准;(2)预测五大行不会采取如此激进的调控政策;银行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股份制银行政策调整会稍微领先;(3)商业银行基于利润角度,不会一刀切的暂停地产类业务;(4)媒体的报道放大了市场情绪,但对于银行的业务经营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提问环节: (1)房地产开发贷的风险如何判断和控制?整体稳健,名单制准入,较为充足的抵质押物;房地产不良率低于其他行业和平均值;(2)房地产业务的政策如何展望?依据宏观经济走势,通盘考虑,综合考虑商业利润和社会和谐。对银行板块的影响:短期业绩影响有限,更多是市场情绪的扰动,中期有利于风险的缓释;由于目前夹层融资占比较小,因此预计此政策对行业业绩影响较为有限,短期更多的是影响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对银行积极应对监管解决非标从而影响业绩的担忧;中期则有利于信用风险的缓释。结合货币政策中性、流动性冲击以及行业基本面景气度下行,维持行业“中性”评级。
银行业:周报
  票据发行: 本周央行本周公开市场周二、周四分别进行了 480 亿元和 600亿元 14 天正回购,利率均为 3.80%。9 个月国库现金定存招标 500 亿元。全周实际共实现货币净回笼(含国库现金)580 亿元。
  资金价格: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重启正回购操作, 全周实际共实现货币净回笼(含国库现金)580 亿元。由于近期现金大量回流,正回购主要是为了收回部分流动性,资金面不改宽松格局, 各期限供给充裕,利率陡峭化下行,短端尤为显着。本周 Shibor 债 14 日内期限交易较为活跃, 其余交投清淡。各地区直贴利率较上周均下降 25bps 由于现金大量回流,而正回购规模低于市场预期,加上周末公布的信贷和社会融资数据均高于市场预期,短期资金面宽松,国债和央票收益率与上周相比,均呈短端大幅下行长端略有上升陡峭化趋势。加之汇丰 PMI 初值进一步下行影响,本周信用债市场各期限企业债收益率继续全线下行,其中短端下行甚于长端。 各等级企业债与国债信用利差继续全线下行,中长期下行甚于短端。
  市场估值: 本周沪深 300 指数跌幅为 2.02%,银行板块跌幅为 1.36%;城商行板块涨幅最大(3.06%),股份制银行板块跌幅最大(-3.04%),国有银行板块跌幅较小(-0.62%), 。16 家上市银行中,中信银行(6.38%)、北京银行(6.08%)、中国银行(1.57%)涨幅较大; 兴业银行(4.15%)、民生银行(4.01%)和平安银行(3.97%)涨幅较小。本周 8 家港股上市银行 H 股走势与 A 股不尽一致,除中信和民生外,所有银行股价格均有所下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周跌幅较大,分别为 2.62%、1.68%和 0.93%。
银行:房地产贷款标准的潜在收紧可能针对风险较高地区
  兴业银行证实暂缓办理部分房地产新增授信/停办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
  兴业银行(601166.SS)于2月24日盘后发布公告称,暂缓办理部分房地产新增授信业务,停办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因该行正在研究新的房地产授信业务管理政策,预计后者将于3月底前出台。公告还表示,停办的夹层融资业务规模在兴业银行业务中占比极小,因此对经营没有实质性影响。
  房地产贷款标准的潜在收紧可能针对风险较高地区
  我们认为,兴业银行调整房地产政策可能部分因为其对于存在供应过剩问题的城市的房地产行业风险感到担忧,同时也部分因为兴业银行(或中型银行)自身的特殊原因,包括:1) 根据监管要求,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不得提供夹层融资,但是兴业银行或许通过其信托子公司或理财业务参与了此类业务;2) 如果计入同业业务和理财产品证券化(通常包括通过投资信托受益权的形式给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融资),兴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敞口可能高于报告水平。我们认为优质房地产开发商通常比工业企业拥有更高的利润率和更佳的现金流,因此我们认为它们应该不会成为房地产贷款标准潜在收紧的指向目标。
  鉴于多个城市出现了潜在的房地产供应过剩,我们认为许多银行已谨慎对待面向实力较弱的开发商的放贷。不过,如果银行进一步收紧放贷,则可能对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带来下行风险,我们将对此保持关注。
银行:银监会“2号文”点评:流动性监管升级 同业、理财业务均中枪
  试行办法正式发布,监管手段具体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银行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银行业资金偿付能力的监管。2013年,在借鉴巴III 流动性标准的基础上,中国银监会起草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并征求意见。2014年2月,银监会正式发布试行办法,并自日起施行。新出台的试行办法是在2009年风险管理指引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化。
  引入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监管“触角”伸至表外。试行办法明确提出“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存贷比和流动性比例”,将流动性监管口径由表内延伸到表内外。其中,流动性覆盖率指标是借鉴巴III 流动性标准新引入的指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够在压力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天的流动性需求。
  同业、理财业务均“中枪”。计算流动性覆盖率涉及的压力情景包括:“为防范声誉风险,银行可能需要回购债务或履行非契约性义务”。如此,表内外理财业务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纳入监管。我们估计,理财业务或将以“或有融资义务——非契约性义务”等分类,按相应的折算率计算现金流出。 此外,根据我们的理解,在计算现金流出折算率时,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或将分别按“无抵(质)押批发融资——其他法人客户提供的融资”、“抵(质)押融资项目——其他”归类,均以100%的折算率计算现金流出。折算率较高,有助于约束银行对同业资金的过度依赖。
  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存款,存款保险制度有助增加存款粘性。2013年6月开始,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对银行存款造成了极大冲击。单月人民币存款变动中枢不断下移,银行存款被“搬家”。 存款保险制度意味着银行在面临破产清算等极端情况时,存款人可以获得保险机构赔偿。从而,客户存款的粘性有望增加,银行流动性充足度有望提升。当前我国银行业尚未推行存款保险计划,因此属于“欠稳定存款”,要按10%提取现金流出量。
  过渡期安排、差别化监管更富操作性。试行办法规定了与巴III 一致的过渡期,即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应在2018年底前达到100%。在过渡期内,应当在2014年底、2015年底、2016年底及2017年底前分别达到60%、70%、80%、90%。
  此外,鉴于合规成本较高,试行办法规定,对于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外国银行分行以及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不适用流动性覆盖率监管要求。
银行业:月报-资金利率持续走低,关注信贷政策调整
  节后流动性宽松,央行对冲式回笼
  节后流动性持续宽松,资金利率明显走低,央行两度通过正回购对冲式回笼。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弱,预计也将影响结售汇预期。两会后由于 IPO 将重启,市场资金面依然存在压力。
  1 月资金活性季节性下降,预期 2 月回升
  M1 余额 31.4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分别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低8.2 个和 14.1 个百分点。 M1 同比增速大幅下降预计由于春节因素影响及 12 年同期的高基数。 12 年 1 月 M1 同比增速为 15.3%,为全年最高点; 12 年 2 月因春节影响 M1 环比降幅也近 6%。 M1M2 剪刀差为-12%,环比大幅下降 7.7%%,资金活性明显下降。1 月资金活性下降主要由于季节性因素,预期 2 月将回升。
  部分银行地产政策调整,关注互联网金融规范
  兴业银行暂停地产夹层融资与地产供应链融资等地产类贷款业务。从行业整体而言,对地产贷款的态度并未发生相对于 13 年大幅的调整或改变。但若房价下跌趋势蔓延,银行对地产贷款的政策可能发生调整。此外,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规范也成为后续政策关注的重点之一。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虽然行业整体性机会较小,但战略领先、业务特色鲜明、盈利能力强的银行股估值预期将与行业分化。维持“买入”。建议关注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风险提示:1、经济增速放缓对银行资产质量形成压力; 2、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股价可能产生阶段性波动。
银行业:房地产业务面临调整,互联网化趋势加强
  近期市场资金面相对较为宽松,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持续走低,充裕的流动性和较大的估值优势(银行板块动态 PB 平均仅为 0.8 倍)为上周银行股反弹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未来随着融资政策的调整,社会投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将进入新的平衡区,基本面将进一步放缓。银行加强互联网化应对竞争,跨行业合作力度将显着加大。股价走势方面,基本面放缓、利率市场化、资产质量、监管和竞争加强等长期性负面因素将继续压制银行股估值抬升,本轮反弹空间将较为有限,有望维持底部震荡格局。尽管趋势性因素仍未出现,但由于估值足够低廉,维持板块“推荐”投资评级。
  行业观点:兴业银行事件显示流动性已进入对开发商资金链造成实质性压力的平衡区,这暗示着银行业近期的集体判断,会相继跟进对今年房地产融资政策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流动性和融资格局的中长期变化将对实体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北京银行与小米合作显示银行互联网化趋势在今年或显着加强,跨行业合作力度将显着加强,中小银行更容易成为变革先锋,新的行业格局和形态将逐步形成。
  市场表现:上周沪深 300 指数下跌 1.36%,银行股下跌 2.02%,板块跑输大盘 0.66 个百分点,在 29 个中信一级行业中表现倒数第三。个股方面分化也比较严重,城商行、国有行表现相对较好于股份行,其中中信银行(6.38%),北京银行(6.08%),中国银行(1.57%)涨幅居前,兴业银行(-4.15%),民生银行(-4.01%),平安银行(-3.97%)跌幅居前。
  行业动态:国内:1、外管局:去年 4 季度金融机构境外投资净流入 114亿;2、外管局:拟推跨境担保新政,强调“放流出限流入”;3、央行发布 2013 年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4、阿里金融大数据授信法:“水文模型”审贷; 5、今年 1 月份集合信托成立规模环比下降 49.17%,房地产信托环比降幅最大达到 52.1%; 6、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海外: 1、IMF 警告新兴市场风险:通胀和高经常账户赤字国家最受伤;2、英国央行行长:英国将长期维持低利率;3、日、澳央行继续宽松;4、西班牙银行坏账率创历史纪录。
  公司动态:1、中国银行:2013 年跨境人民币结算 3.98 万亿元,同比增六成;2、中信银行:战略转型促业绩回升,去年四季度净利同比翻番;3、平安银行获批 150 亿减记债;4、北京银行:互联网金融再发力,携手小米签全面合作协议。5、兴业银行:暂停所有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和房地产供应链金融业务。
  利率与流动性: 上周周二(2 月 18 日)央行时隔 8 个月启动 14 天期 480亿元正回购操作;周四(2 月 20 日)央行再度连续进行 14 天期 600 亿元的正回购,中标利率均为 3.8%;上周央行总共通过正回购回收流动性 1080 亿元,考虑到上周央行有 500 亿国库现金定存投放,上周央行的净投放量为 580 亿元。尽管最近两周央行大幅回收流动性,但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 Shibor 利率持续向下调整。上周末隔夜、 7 天 Shibor 利率分别较前周末分别大幅下降 1.514 和 0.841 个百分点 至 1.7640%和 3.5950%。银行间隔夜、 7 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分别大幅下降 1.4435 和0.9931 个百分点至 1.6980%和 3.3619%。
银行:房地产贷款标准的潜在收紧可能针对风险较高地区
  兴业银行证实暂缓办理部分房地产新增授信/停办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
  兴业银行(601166.SS)于2月24日盘后发布公告称,暂缓办理部分房地产新增授信业务,停办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因该行正在研究新的房地产授信业务管理政策,预计后者将于3月底前出台。公告还表示,停办的夹层融资业务规模在兴业银行业务中占比极小,因此对经营没有实质性影响。
  房地产贷款标准的潜在收紧可能针对风险较高地区
  我们认为,兴业银行调整房地产政策可能部分因为其对于存在供应过剩问题的城市的房地产行业风险感到担忧,同时也部分因为兴业银行(或中型银行)自身的特殊原因,包括:1) 根据监管要求,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不得提供夹层融资,但是兴业银行或许通过其信托子公司或理财业务参与了此类业务;2) 如果计入同业业务和理财产品证券化(通常包括通过投资信托受益权的形式给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融资),兴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敞口可能高于报告水平。我们认为优质房地产开发商通常比工业企业拥有更高的利润率和更佳的现金流,因此我们认为它们应该不会成为房地产贷款标准潜在收紧的指向目标。
  鉴于多个城市出现了潜在的房地产供应过剩,我们认为许多银行已谨慎对待面向实力较弱的开发商的放贷。不过,如果银行进一步收紧放贷,则可能对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带来下行风险,我们将对此保持关注。
银行业:周报
  票据发行: 央行本周周二、周四分别进行了1000 亿元和600 亿元14 天正回购,利率均为3.80%。全周实际共实现货币净回笼(含国库现金)1600 亿元。
  资金价格: 本周市场资金供给充裕,央行两次进行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加大了资金回笼的力度,操作量虽较上周同期倍增,但央行正回购规模符合市场预期,对资金面影响不大,市场短期利率继续走低,但跌幅趋缓;资金面仍然不改宽松格局,但较上周流动性泛滥局面有所收敛。本周回购3 月交投活跃,其余期限交投相对平稳。在持续充裕流动性的支撑下,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央票收益率在继续上周短端大幅下行趋势的同时,长端也开始出现下行。受利率中枢下降影响,本周信用债市场各期限企业债收益率继续全线下行,其中短端下行甚于长端。信用债市继续回暖,各等级企业债与国债信用利差继续全线下行,短、长期下行甚于中端。
  市场估值: 本周沪深300 指数跌幅为3.77%,银行板块跌幅为2.71%;股份制银行板块跌幅最大(2.94%),城商行板块跌幅最小(2.11%),国有银行板块跌幅较小(2.28%),。16 家上市银行中,仅有中信银行(1.93%)、华夏银行(0.25%)上涨;、浦发银行(4.09%)、平安银行(4.05%)和兴业银行(3.7%)跌幅较大。本周8 家港股上市银行H 股走势与A 股不尽一致,除建设银行外,所有银行股价格均有所下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周跌幅较大,分别为5.42%、3.26%和2.80%。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的超预期变化,货币当局对银行存款上浮比例的提高,银行信贷资产信用风险的暴露。
银行业:主题概念进入后半场,谨防3月中下旬流动性拐点
  资产质量——2014年在自主核销和不良转让方面没有新政策出台的假设下,我们预计行业不良率将继续呈逐季上升的趋势,预计行业不良率上升至1.05%,虽然可能实际不良情况超过公布数据。
  政策展望——目前监管政策最值得关注的是107号文的后续政策,但市场对9号文的实际出台时间和最终影响程度已有消化,预期有所弱化。我们建议关注直销银行和民营银行的审批进展,以及可能的上海地区的国企改革催化相关标的的股价表现。由于T+0货币基金的大幅扩张,我们认为监管可能出台相关政策以加强其流动性风险监控标准。
  3月观点:关注流动性的可能拐点。3月将迎来银行的2013年报披露月,目前银行板块0.8xpb水平,相对仍有一定的安全边际。但投资者需要把握投资节奏,我们建议快进快出。在触网概念之后,我们建议关注后续上海等地区国有股权改制概念对相关银行标的催化。后续的风险重点观察是两会之后三月中下旬开始的流动性退潮趋势。包括汇率大幅贬值以及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可能扭转银行和金融机构对流动性的预期。就我们近期的调研反馈来看,央行货币政策不会放松,银行认为两会之后及三月末的时间节点风险相对重要。我们预计3月板块整体难有趋势性表现,部分概念股和业绩超预期个股存在机会。除我们不能推荐的平安、浦发之外,我们建议关注招行、北京。
  月度话题:货币基金是否面临监管“紧箍咒”?货币基金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之后,逐渐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媒体报道中银协、证监会及银监会均可能出台相关政策:1)中银协-同业存款设置利率上限,提前支取收取罚息,纳入一般存款并缴纳存准;2)证监会-提高风险准备金计提比例;3)银监会-调整银行理财产品最低投资门槛。我们梳理了相关政策的历史,认为中银协的监管建议在现有监管框架和市场环境下推进阻力较大,而证监和银监的政策执行可行性相对较大。货基未来可能面临提高流动性及风险备付比例的监管局面,这可能会对其收益率造成负面的影响。而银行正面应对竞争的局面会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超短期滚动型、小额理财产品可能成为中国版的MMDA帐户雏形。
  风险提示:资金面紧张程度超预期,资产质量受到连带影响。
银行:货基或出台新规-短期内放慢市场增长,长期内流动性风险仍存
  最新消息
  证监会2月28日表示,正在考虑加强对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货基)风险管理和宣传推介的监管。据2月26日财新网消息,措施可能包括提高结算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比例(目前为基金管理费收入的10%),因其“提前支取不罚息”协议存款业务占比较高。此外,中国银行业协会最近重申了银行应对提前支取存款收取罚息的观点,但并未明确指出该政策是否适用于货基。
  我们认为这些潜在的政策调整旨在应对货基流动性风险日益加大的担忧。新规在短期内可能放慢 T+0货基市场的增长(T+0货基市场规模从 2013年上半年的几乎为零增至年底约人民币 5,000亿元),如果银监会和/或银行不再给予货基“提前支取不罚息”特权则将尤其如此。这将令货基更难以管理流动性风险及获得高收益率 (5-7%)。我们认为,T+0货基“提前支取不罚息”协议存款的高占比可能带来严重的流动性风险,如果货币市场基金突发赎回潮,可能促使货基行使提前支取权, 银行在认识到“提前支取不罚息”协议存款的高成本后,可能会下调同业存款利率,从而导致货基收益率下降并引发更多赎回。
  与此同时,我们认为这些潜在政策调整将不会减弱货基对银行系统流动性的长期负面影响,原因在于:1) 可实现 T+0 取现/支付功能的货基与银行活期存款相似,但收益率更高。随着更多存款涌入货基(其资产管理规模中大部分为同业存款),银行可能会被迫提高存款利率以满足贷存比要求,进而推动同业利率(SHIBOR)上升并导致更多资金外流;2) T+0货基大规模净赎回可能需要货基经理人通过同业市场拆借大量资金,在货基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我们认为T+0货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可能长期持续,除非中国针对解决货基T+0功能或75%银行贷存比上限的问题。我们预计短期内中国上市银行股将区间震荡。我们首选存款业务具备防御能力的银行,包括招商银行H股/农业银行A股(均位于强力买入名单),农业银行H股/招商银行A股、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风险:政策不调整;GDP增速硬着陆。
银行:理财产品周报
  产品数量及期限:二月第四周理财产品到期总数为 1422 支,较上周增加14.3%。 其中, 除 6-12 个月期限产品占比较上周有所下降外,其他各期限产品到期数量均有所上升。3 个月以内到期产品 1012 支,占 71.17%,与上周相比有所上升; 6 个月内的到期产品 1290 支,占比 90.72%,与上周相比有所上升。
  收益率情况:到期 1422 款产品在公布具体收益率的产品中,产品实际收益率等于预期的有 454 款,市场占比 31.93%;收益率大于预期有 1 款,市占比 0.07%;实际收益率小于预期有 0 款,占比 0.00 %。已公布收益率的 15 款信贷类产品中,1 款收益率集中在 3--5%,另外 14 款收益率在 5--8%。已公布收益率的 58 款票据类产品中, 4 款收益率集中在 3--5%, 54 款收益率在 5--8%。
  风险提示: 监管政策的超预期变化,货币当局对银行存款上浮比例的提高,银行信贷资产信用风险的暴露。
银行:美国互联网银行模式研究
  我们对美国Bofi、ING Direct US 和Simple三种银行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Bofi、ING Direct US在2000年开业,Simple的业务则是在2012年推出。
  Bofi 的经营是成功的,顺利度过 2008 年的金融危机,美国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看,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以线上线下结合、线上为主的方式开展负债、资产业务,背后以互联网平台和技术为支持,从而实现快速、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负债端, Bofi主要以互联网+手机 App+借记卡形式,凭借有吸引力的利率和较少的收费来吸收存款;资产端,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发放居民住房抵押贷款,获取安全性高又稳定的利息收入和服务费。
  ING Direct US 是荷兰的 ING 集团为了拓展美国的零售银行业务设立的子公司,后来 ING 集团收缩全球业务,出售给美国当地银行Capital One。 ING直销银行几乎不设立物理网点,而是通过网络运营,吸引对存款利率敏感、对互联网熟悉的用户。在资产端,从事操作简单、风险较低的住房按揭贷款,从而获得超过货币市场的回报,用以支持负债端的高利率。但总体来说,ING 直销银行走的是“薄利多销”的模式,低资产端收益、高负债端成本,使得其NIM要低于同行业水平。
  Simple是由银行从业经验的人士创立的银行服务商,本身并不是银行,而是与合作银行建立合作关系,由后者提供存款账户,Simple 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电话等方式提供一系列的银行服务,除了传统的存款和支付服务外,还提供消费储蓄计划的理财服务。Simple 只做平台,不做资产运用。通过提供有附加值的消费储蓄计划的理财服务吸引客户,并从合作银行手中进行利息收入等分成。2014 年 2 月,BBVA 以 1.17 亿美元全额收购,作为其独立部门继续运营。
银行:超日债违约对银行理财的影响点评-中国债市现首单违约,银行理财将迎信用风险时代
  事件回顾:11超日债成中国债市违约第一单。3月4日,*ST超日发布《2011年公司债券第二期利息无法按期全额支付的公告》。公告称,“11超日债”本期利息将无法于原定付息日日按期全额支付,仅能够按期支付共计人民币400万元。原定的第二期利息金额共计人民币8980万元。
  3月5日上证公司债指数、深公司债指数双双下跌,跌幅分别为0.02%和0.21%。高收益公司债券如12中富01、11华锐02、11中孚债、12中孚债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超日债风险或波及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历来是银行理财产品资金的重要配置。截至2013年底,债券在理财资产配置中占比27.1%,2014年前两个月,该占比也一直维持在27%左右。为了维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稳固银行体系资金,银行理财资金需要投向较高收益率的信用债。11超日债事件后,信用风险溢价将上升并体现到金融资产定价中,各种等级的信用债都有可能面临估值的下调。配置债券的银行理财产品短期面临收益率下行的风险,尤其是配置了弹性较高的高收益债券的银行理财产品。
  推而广之,不仅是债券,如前提及的信托产品或也将迎来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期,同样需要考验银行理财资金的风控能力。
  超日债事件后,再谈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此前,监管机构已试图从禁止资金池运作模式等角度纠正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问题,但收效尚未完全显现。此次,11超日债事件打破了中国金融市场“刚性兑付”这一不成文的规矩,或将引导银行理财产品真正走向“买者自负”。另外,由于债券是银行理财资金的重要配置,在债券刚性兑付难以维持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业务实质上也难以维系刚性兑付的传统。可以展望的是,11超日债事件后,中国市场将加速信用风险体系建设,银行理财产品将迎来信用风险时代。
  除了打破“刚性兑付”的传统外,11超日债事件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在于迫使银行更谨慎地开展理财资金的投向。此前,银行理财产品一直作为“银行的影子”存在,理财资金的投向多为银行信贷额度之外的项目,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均较高,突出表现是银信合作的盛行。超日债事件开启了金融市场违约的序幕,无论是投资项目的违约还是银行理财产品自身的违约都将给银行带来重大不利影响,理财资金未来投向上或渐趋谨慎。
银行业:月度草根调研系列(2014年第1期)-流动性趋紧,定价全面提升,资产质量承压
  本期投资提示:
  2 月下旬进行的草根调研显示:年初实体经济流动性趋紧,贷款定价全面提高,资产质量恶化。资金面重压和经济增长乏力下,信用风险事件将频繁暴露,估值底部、年报行情、改革预期或难催化纠结中的银行股。推荐业绩改善,估值较低的中行、农行、浦发和华夏。
  重要信息回顾:
  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上升,主要来自中小企业和钢贸产业链,个别银行不良向大企业蔓延,上海周边、福建和广东地区压力较大。我们此次调研机构包括北京、上海、江浙、福建和中西部地区总分支机构,结果显示:1)大部分银行不良贷款上升,资产质量恶化,主要来自中小企业,个别银行不良有向大企业贷款蔓延的趋势;2)从行业分布上,还是来自钢贸或者钢贸产业链公司,以及纺织、制造业等;3)在各地区情况来看,北京以及中西部地区资产质量平稳,前期上海地区钢贸不良已经基本释放,但周边包括苏州、宁波等地不良压力仍然较大,并且福建和广东地区不良上升较快。14 年资产质量承压,银行将继续加大清收和处置力度,部分银行在房地产贷款以及中小企业贷款战略上更加谨慎。
  年初实体经济流动性趋紧,银行贷款风险偏好呈下降趋势,贷款定价全面提高,大企业定价提高幅度较明显:往年 1 季度是信贷投放的高峰,实体经济流动性逐渐转向宽松,而今年年初,经济和监管环境使非标和企业债信用扩张渠道同比明显收缩,实体流动性趋紧。草根调研显示:1)随着信贷需求季节性的回升,银行压缩同业非标资产致部分融资需求挤占信贷额度,贷款额度比往年年初紧张;2)由于不良贷款上升压力较大,公司贷款方面,部分银行在新增信贷额度的分配上逐渐由倾斜中小企业转为大企业贷款;3)个贷方面,股份制银行在小微贷款策略分化,风控能力较强的银行提高小微贷款占比;4)大部分银行已经或准备上调贷款定价;5)大企业贷款定价上升幅度明显,基本已经取消下浮的优惠利率,中小和小微贷款定价小幅上升。
  年初以来大部分银行房地产相关政策未有重大变化,开发贷略有收紧,银行夹层融资参与度低,按揭贷款额度较紧张。调研显示:1)开发贷方面延续名单制管理,年初部分银行略有收紧,但大开发商额度相对宽松,贷款定价较高;2)部分房地产企业通过表外融资,一般利率为 12%以上,但大部分银行夹层融资占比很小;3)主要银行去年末取消了按揭贷款利率的下浮,今年流动性趋紧的环境下,一线城市按揭利率维持基准水平,但额度较紧张,放款周期拉长。随着整体贷款定价水平的上升,按揭贷款对银行吸引力下降,定价有提升趋势。
  贷款是稀缺资源,今年银行主要考核指标为存款和中收。信用收缩导致存款增长举步维艰,贷存比压力加剧,揽储压力较大。监管压力下,非标融资受限,同时表外标准化产品进展缓慢。理财直融工具设计存在一定缺陷,资产证券化等标准化产品额度有待进一步放开,今年贷款更趋紧张。
  温州地区聚焦:定价维持高位,温州银行业不良继续攀升。年初以来,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维持去年末的高位,社会直接融资利率提高。温州地区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屡创新高,13年末达 4.41%。
银行:理财收益率全线回落,流动性监管新规出台
  月度发行量。2014 年 2 月份共有 150 家各类银行,总计发行 3851 只银行理财产品, 发行银行数量与上月一致,产品量上环比上月下降了 17.69%,但同比上升了 56.48%。
  主体发行情况。 从理财产品发行主体上,各类型银行市场占有率略有变动。股份制银行市场占有率上升至第一位,为 30.17%,随后是城商行,市场占有率为 29.97%。国有银行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2 月份为 28.75%,排名第三。
  收益类型统计。2 月,共发行了 2737 只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占比 71.07%,上月为 3320 只产品、70.96%。保本浮动产品发行 781 只,占比 20.28%,保本固定型发行 333 只,占比 8.65%。
  委托期限统计。 对 2 月所发行的约 3851 只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统计,发行数量最多的依旧为 1-3 个月期限的产品,数量为 2252 只,占比为 58.48%,市场占比环比下降 1.9%。随后是 3-6 个月期限的产品,共发行 837 只,占比为 21.73%。6-12 个月产品共发行 436 只,占比 11.32%。不足 30 天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本月发行 254 只,占比为 6.6%。
  币种统计。 2 月,人民币产品共发行了 3736 只,占市场总份额的 97.01%和上月 97.56%水平相差无几。本月,美元产品发行了 57 款,港币发行 20 款,澳元发行 22 款,欧元发行 10 款产品。
  基础资产配臵统计。1 月,银行理财产品资产配臵依然主要依靠债券、利率和其他类资产 3 个类型。数量上来看,由于一只产品投资于各种标的,本月投资于各种基础资产的产品数量为 9175 只。投资于其他类产品 3182 只,占比 34.68%。配臵利率的产品共发行 2851 只,占比 31.07%。配臵债券类的产品为 2470 只,占比 26.92%。排名第四的是票据类产品占比 3.29%,2 月共有 302 只产品选择了配臵此类资产。
  年化收益率统计。统计 2 月份公布预期年化收益的产品(不考虑运行结束公布实际年化收益产品),2 月年化收益中枢环比下滑。2 月理财产品收益率仍聚集在 5~8%区间内,占比为 78.55%,但较上月的 83.09%明显下降。收益率在 8%以上的产品占比 0.42%,与上月 0.41%相差无几。收益率在 3~5%的产品占比 16.52%,上月为 10.66%。
银行:超日债券违约-对每股盈利影响有限;但可能导致社会融资规模小幅收紧
  我们认为:1) 超日债券利息违约是首例国内公开发行债券的违约,或许可被视为目前国内债务违约仅限于民营企业、而国有企业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能依然享有“隐性担保”的又一例证;2) 超日违约可能造成高风险/高收益债券发行的逐渐放缓,导致社会融资规模小幅收紧;3) 对银行盈利的影响应该不大,因为超日举借的银行贷款仅占上市银行2014 年预期贷款规模的1 个基点左右,并且应该已在2014 年预期不良贷款中体现;4) 然而,对于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的担忧将持续存在,除非从根本上改善中国企业的盈利状况——这需要通过结构性提高消费者杠杆/增加消费的方式拉动内需(比如,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允许居民改善住房等),同时放缓企业投资/债务增长。此外,我们认为在允许高风险债券/信托违约的同时还应该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从而降低优质借款人/抵押贷款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并控制违约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中国银行的H 股/A 股价格隐含平均7.0/6.7%的不良率,而我们根据企业盈利预测的隐含不良率为4-6%,我们认为这说明估值下行空间有限,因为最差情景已被计入股价之中。然而,鉴于存在短期紧缩/不良贷款担忧,银行股缺乏推动因素。我们预计银行股将呈区间波动,我们首选那些资产负债实力雄厚的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主要风险:宏观经济硬着陆。
银行业:2013年年报及2014年1季报前瞻-行业增长平稳,关注业绩高增长及主题个股投资机会
  小幅上调2013/14年盈利增速预测
  我们预计银行业2013年将实现12.4%的盈利增长,较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中预计的12.2%的增速略有上调。事实上,已经公布业绩快报的中信银行(26%YoY)、浦发银行(19.8%)、宁波银行(19%)、招商银行(14.4%),净利润增速均超越了市场的一致预期。业绩略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部分股份制银行规模增长超出预期,以及个别银行拨备计提的基数原因,但这并不是行业共性。除此之外业绩增速较高的还包括:兴业银行(19%YoY)、华夏银行(15.7%YoY)和民生银行(15%YoY)。大行中增速较快的为农业银行(13%)。
  我们预计上市银行14年一季度将实现10.3%的净利润增速。除我们无法覆盖的平安及浦发外,大行中的中行(11%),股份制银行中的中信(18.3%)、招行(17.5%)以及城商行中的宁波(18%)1季报业绩增速相对较快。
  银行降杠杆规模增速趋势性下降,但非标业务出现分化
  2013年在经历了6月的流动性危机之后,银行业机构普遍开始收缩表内资产的规模增速,特别是以买入返售为代表的同业资产。就银监会公布数据来看,股份制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从年初的33%下降到年末的14%,是规模增长降幅最大一类银行金融机构。我们认为缓慢去杠杆仍是2014年银行行业性趋势,但个体分化差异会比较明显。部分非标额度、资本金以及负债资金相对宽裕的银行(如2013年业绩超预期的中信、宁波、招商等),在同业及应收款投资、理财业务上仍较为激进。考虑到时点考核的因素,银行真实日均生息资产的下降幅度会小于时点规模增速。
  就2014年来看,中央工作会议已将全年M2增速目标定为13%与我们策略报告预计一致。相应的我们维持2014年人民币新增贷款规模9.6万亿,新增贷款及社会融资总额增速将较2013年出现明显下降。由于8号文及107号文实施的影响,预计同业资产规模增速将在14年上半年延续下滑趋势;投资类科目快速增长可能部分对冲、但无法完全弥补银行同业资产增速下滑所带来的负面因素。我们预计1季度在非标消化达标的压力之下,银行表内贷款增速会相对较快,但银行生息资产受累于同业资产规模的下行,增速可能低于贷款。
  净息差仍处于下行通道之中
  2013年净息差下行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12年两次降息的重定价;2)中期以后流动性危机下银行负债端成本的趋势性上行;3)利率市场化下货币基金冲击银行活期存款。我们认为前两个因素在14年将有所缓解,但第三个因素将是未来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长期趋势。我们预测2014年净息差将较2013年下降5-7个BP。
  2014年以来,春节后资金回流、外汇占款导致资金价格出现明显回落,流动性改善超出了市场预期,这有助于银行同业负债成本的下行;但存款定期化趋势依然明显,因此我们预计银行1季度的净息差环比略有下降2-3个BP。从央行反复正回购操作并拉长资金锁定期限、引导人民币汇率波动贬值的操作来看,货币政策导向依然是稳中偏紧,流动性可能仅是阶段性宽松。
银行行业:第10周报-利率差重拉开,降准言之尚早
  本周观点
  基本面看 1)出口超预期下滑,外向型企业需求承压。2 月出口同比下降18%,贸易顺差收窄至88.9 亿美元,远逊于去年春节同期水平。即使3 月份数据将回升,但我们预计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速将低于10%。扭转出口颓势可能是央行近期配合国际市场宏观环境,促进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欧美制造业回归以及目前较高的汇率水平均对外向型制造企业生产需求产生一定抑制,从而影响信贷需求。
  2)通缩压力再现,融资需求结构性矛盾。2 月CPI 同比2.0%,PPI 同比下滑2.0%。食品价格增速放缓是CPI 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政府对于三公消费的抑制作用持续体现。而PPI 的环比继续下行则显示目前生产需求仍然不足。从目前已经公布的经济数据看,经济下行空间显着大于价格上行空间,通缩压力再现。而在经济结构调整、货币环境偏紧、违约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企业及个人融资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借新还旧的融资比例上行,一方面银行自身惜贷情绪上升。因此我们认为银行今年将显着提高低负债率的消费零售贷款的投放比例。
  3)货币政策存在两难,降准尚言之过早。央行上周通过公开市场净回笼700亿,而货币市场利率不降反升,与货币贬值,热钱外流的短期趋势形成矛盾。我们认为,原因有两方面:1.银行通过货币市场对接非标的规模明显下降。2.银行年初贷款投放冲动。第一点原因可能更为重要。周小川两会指出,利率市场化初期利率仍将走高。在惜贷情绪下,货币与信贷市场利率差距已经拉开并将持续。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货币政策存在两难,当前时点预期政策放松,无疑已经选择方向,我们认为言之尚早。
  市场面看,利率下行不代表实体经济的货币放松,而经济压力仍是市场焦点。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将有利于具有创新和改革动力银行的反击。在年报超预期的带动下,我们预计3 月份行业仍将小幅跑赢大盘,但依然趋势性反转行情概率不大。个股建议关注通过互联网积极突破物理网点和中间业务收入限制的中小银行,首推北京。
银行业:银行涉房资产盘点-监管与流动性推动涉房资产结构调整
  房地产融资已形成多元化格局: 1、 房地产融资在 2009 年对银行的资本监管和贷款额度控制持续显着加强以来,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方式开始多元化,真正形成自有资金、信贷、直融、购房者资金的多元化渠道格局。2、2013 年二季度开始新增地产融资规模有了明显的增长,同时观察发现流向房地产信托到期量滞后发行量大约 5 个季度,因此我们预计,今年二季度兑付和信托接续的压力将较大。
  表内房地产对公贷款受控已久,比重较低:1、银行对于表内涉房对公贷款的政策在 2010 年开始发生较大变化,2010 年以后大部分银行逐年收紧房地产贷款,银行开始实施名单制管理及区域管理,主要针对一二线优势房地产商的优质项目提供开发贷款。自 2010 年 6 月开始银行开始逐步收缩表内房地产贷款,至 2013 年年中占比从接近 12%的高点下降了接近 2 个百分点。 2、 兴业银行表内房地产贷款从 2007 年开始顶峰时期的 22%下滑到目前的 12.4%,这一方面显示了兴业由房地产立行的战略转向同业立行战略的影响,也显示出兴业对于房地产融资风险回报的判断。
  同业和投资非标涉房资产比重大幅提升但 2013 下半年后已受控: 1、 表内同业和应收款项类投资是为了对接理财监管挤出而做出的创新, 银行同业非标业务在 2013 中期以后也受到明显控制;2、 经过测算,同业和应收款项类投资中房地产类融资占生息资产的比重大概在 2%左右,但是股份行的占比则较高,达到 6.2%。
30 / 45 页
本站声明:1、本站所有广告均与MACD无关;2、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网友发布信息非MACD观点与意思表达,因网友发布的信息造成任何后果,均与MACD无关。
MACD金融网()官方域名:  
MACD金融网校()官方域名:
值班热线[9:00—18:00]:  
24小时网站应急电话:
找回密码、投诉QQ:
友情链接QQ:
广告商务联系QQ: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茂名市网警备案编号: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贷资产转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