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偷税漏税处罚标准企业名单如何能查到?

港城国税帮企业堵“漏洞”_苏州新闻网
港城国税帮企业堵“漏洞”
来源:苏州日报
苏报讯(驻张家港首席记者王乐飞 通讯员 闵晓蕾 王易)&真是多亏了你们,要不是你们的及时提醒,我们不知道还要损失多少呢。&日前,张家港市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把一面写有&秉公执法受尊敬、关爱企业促创新&的锦旗送到了张家港市国税干部的手中。
原来,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是技术出身,对财务税收知识不甚了解。在一次偶然的服务性调研中,张家港市国税局工作人员发现该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控机制存在着不小的漏洞。如不及时纠正,企业不仅在经济上将面临偷漏税的处罚,在信誉上也将受到波及,有可能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一个月的梳理和分析,张家港市国税局为企业理清了财务、规范了思路,使企业避免了更大的损失。据了解,该局事后还专门为企业量身定制了纳税服务报告,并进一步为企业提供跟踪服务和指导,受到了企业的好评。
今年以来,针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张家港市国税局成立专门团队,从帮助企业完善内控机制、规避涉税风险的角度出发,为全市范围内销售收入超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开展了服务性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国税干部运用风险管理理论等税收专业化知识,与企业法人、财务负责人一起从企业的经营模式、生产流程、产供销与财务部门的衔接流程等方面开展排查、分析疑点,找出企业涉税风险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帮助企业通过规范内部管理、调整经营模式等办法完善内控,规避涉税风险。
截至目前,该局累计为30户规模企业进行了服务性调研,共发现问题17笔,及时帮助企业避免了涉税损失300多万元,此举既规范了企业的经营秩序和税收行为,也为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2(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小薇]
点击排行榜张家港开发商偷漏税上亿 自建自买270套房_新浪房产_新浪网
下载“口袋乐居”
张家港开发商偷漏税上亿 自建自买270套房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王磊磊
扫描到手机 楼盘消息早知道
扫一扫,用手机看本文更加方便的分享给朋友
市场价值数亿元、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的270套商品房,这是袁正华一家在张家港香港城项目中所持有的巨量房产。作为香港城项目的开发商,张家港广聚源置业有限公司以及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袁正华也由于这些房产的缘故,陷入了一场自建自买、低价过户、涉嫌偷漏税款的争议漩涡中。
张家港广聚源公司开发的香港商贸城。 王磊磊 摄
法治周末记者 王磊磊
发自江苏张家港
“这一幢楼的二层、三层,还有那一幢里的大部分商铺,总共270套房产都在开发商袁正华一家人名下。”12月初的一个下午,举报人唐文、李正站在张家港市乘航西路路边,指着马路对面一幢幢楼房对记者说。
他们所指的这些楼房,名为香港城商业中心。站在马路对面可以看到,几座层高三层的建筑占据了十字路口的整整一角,超市、商场、各类零售铺面一应俱全,被门前来往熙攘的人群衬托得尤为繁华。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作为市政府规划的商业副中心,香港城项目在备受瞩目的同时也从未远离过争议漩涡。据了解,香港城项目的开发商是张家港广聚源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聚源公司)。几年来,有关广聚源公司老板自建自买、低价过户以及物业公司不开发票涉嫌偷漏税款的举报一直没有停歇。
自建自买:
坐拥270套商业房产
“袁正华是广聚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项目开始销售后,袁正华自建自买,将项目中270套房产过户到了自己家人名下。”举报人唐文、李正告诉记者。
根据公开信息记者了解到,香港城项目是张家港市第二条步行商业街,项目开发商系广聚源公司。项目占地200亩,一期工程1号、2号、3号、5号四幢楼房(皆为商用房)于2007年开始销售,2008年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88000平方米。
根据记者掌握的广聚源公司的工商材料显示,2014年企业登记信息为:注册资本2108万元;许可经营项目为房地产开发、销售,法人代表邬剑萍(袁正华妻子);股东共3人——邬剑萍、袁凯、袁旋(二人系袁正华之子);企业成立时间2003年(彼时名为张家港市港腈房地产有限公司),2005年企业名变更为张家港香港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1年变更为广聚源公司。
通过企业股权变更信息可以看到,广聚源公司从2005年起公司股权进行了多次变更,但股东一直为袁正华、邬剑萍、袁凯、袁旋4人,2012年11月之前,袁正华一直为广聚源公司法定代表人,日,袁正华将全部股份转给邬剑萍、袁凯、袁旋3人,公司法定代表人改为邬剑萍。
“可以说,虽然变来变去,但广聚源公司其实就是袁正华一手操纵,香港城也是广聚源公司开发的唯一房地产项目。该项目占地此前为工业用地,后被袁正华买下,又转为了商业用地开始开发。2009年开始,袁正华开始将香港城的大量房产转移到自己家人名下。”对此,一位曾在广聚源公司任职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根据举报人提供的一份香港城房产交易明细显示:2009年至2011期间,袁凯和袁旋二人以8291万元的价格购买了香港城2幢、3幢、5幢总计面积31094.36平方米的商业房产,每平方米均价2666元,总套数为270套。
超低价过户:
引发偷漏税举报
开发商自建自买,将公司房产卖到股东名下,这听起来似乎无可厚非,但在举报人看来,问题出在转让的价格实在太低了。
根据该份交易明细显示,日和1月14日,袁凯和袁旋二人,以单价每平米1800元的价格,购买了香港城3幢201、301面积分别为10982.96平方米、11038.88平方米的房产。
“仅仅这一笔便存在很大问题,这两笔交易几乎涵盖了香港城3幢2层、3层的所有面积,3号楼临近东二环路边,现在已经租给欧尚超市使用,位置非常优越,怎么可能才值每平米1800元,这比市场价要低了十几倍啊。”举报人唐文表示。
此外,日,香港城5号楼总面积597.88平方米,以每平米2800元的价格过户给了袁旋。根据香港城项目地图显示,5号楼系临街最近的一幢单独小楼,目前正租给麦当劳[微博]餐厅使用。
除了这两笔交易外,2011年9月,其他2幢260余间商品房均以每平米5400元的价格过户给了袁凯。“根据交易记录来看,2幢楼的其他商铺出售给他人均价在两万元左右。在2012年到2013年期间,我们掌握到袁凯将自己手里的24套商铺以每平米32000元到38000元左右的价格出让给了他人,一年的时间,这些房子转手卖掉就增值了将近7倍。”唐文介绍说。
对于这样的做法,举报人认为,以超低价将大量房屋转让给自己家人,如此一来,公司的账面就变为了亏损,涉嫌偷逃大量的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
此外,记者还通过业主了解到,2012年期间,曾有商户和业主反映,香港城物业公司在把商铺出租给商户的过程中,几年时间没有开具正规的发票,而是以收据代替。彼时,因发票以及香港城经营管理等问题,曾发生过业主集体上访事件。举报人还向记者提供了多份物业公司开具的租金收据为证。
“仅仅根据同时段的交易记录和市场均价计算,低价卖给自己的房子便减少了超过5亿元的营业收入。根据房地产行业的征税比例,仅此一项广聚源公司偷漏税的数额少说也有1.5亿元。我们为提供的证据负法律责任,就我们掌握的这些情况,也曾向省、市国税、地税部门以及司法机关进行了举报。”举报人李正表示。
税务部门:
案情重大正在调查
为了核实举报的有关情况,记者向多个部门和业内专业人士进行了采访了解。
在此前的采访中,张家港地税局办公室一位王姓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有关举报的情况地税局已经收到,在联系了承办部门后,他告诉记者,目前涉及到地税方面的问题正在调查,尚无调查结论。
张家港国税局税务稽查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广聚源偷税的举报并非仅此一次,在此前便曾收到过类似举报:“税务部门非常重视,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但目前尚无结论。”
他告诉记者,调查过程存在很多难点:一是交易给袁凯、袁旋二人的房产数量较多,且较分散,交易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二是在对市场价格和起征点的认定上存在困难。“经调查发现,案情较为复杂,系重大案件,目前我们的调查过程和掌握的情况已经递交给上级机关,我们暂时无法定论。”这位负责人表示。
为了进一步了解,记者又赶往了香港城售楼处和广聚源公司以及物业公司办公地。售楼处招商办公室一位王姓女工作人员在得知记者来意后表示,公司领导不在,在记者提出帮助联系的要求后,她表示:“我没有义务帮你联系,也没有义务告诉你名字。”
随后记者又拨通了袁正华的电话。他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这些举报都是对他的诬告,公司并不存在偷漏税的情况,每年都是正常纳税,自己也是受害者。在记者提出“为何要将房子低价转让给家人”等问题后,他表示这是个人隐私,具体问题由公司会计和律师回答。记者于是留下联系方式,但截至发稿之日,记者未收到回复。
就广聚源公司被举报偷漏税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业内人士。江苏税联信税务师事务所注册税务师刘军向记者介绍,从开发公司的角度来说,低价卖房本身并无不妥之处,甚至可以免费赠送,但问题在于:在纳税申报的时候,必须要按照市场价格来申报,这通过每年的税务申报表可以看出。“税务机关会有专门的评估数据库,对市场价格进行认定,如果申报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那么便可以认定企业偷逃了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和营业税。”刘军对记者说。  南京税务稽查部门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如果按照卖房的超低价格申报并缴税,便能认定这是一种利益转移行为,这其中偷漏最多的是土地增值税,也就是常说的反房地产暴利税。土地增值税对成本和费用的列支更苛刻,且根据差额所征收的比例也非常高,这也是现在很多不规范房地产企业想尽办法偷逃的税种。”  对税务部门的调查,《法治周末》将继续关注。  (应要求,文中举报人为化名)&  
热日 06:42
热日 21:16
热日 10:32
热日 10:22
热日 07:19
热日 07:09
热日 16:57
热日 10:29
热日 09:52
热日 14:11
热日 09:59
热日 09:56
上海地产集团内部整合计划渐出水面,在避免同业竞争的同时,还引入金主华润等战略投资者。
北京城建·海梓府 76平米样板间展示北京城建·海梓府 96平米样板间展示北京城建·海梓府 上叠样板间展示北京城建·海梓府 下叠样板间展示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俗话说不知不为过,如果会计偷税漏税,但你不知道事情本身,那么一般情况下出纳是不承担责任的。但出纳如果懂得这样做就是偷税,并且知道会计在偷税而不指出或者举报,当你...
偷税罪没有死刑的刑事责任,最多七年。
1、偷税罪的主体,分法人(常说的单位)和自然人两种。
2、自然人好理解。单位犯有偷税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
如果确实是发生的销货收入,又已经汇入公司帐户,那必须要作收入进帐,计交税款,要不然让税务查出偷税要处罚补交,那就是得不偿失了。在纳税问题上要头脑清醒,不要耍小聪...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偷税漏税处罚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