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名,科学城所在地功能特色,年代,风格及特色

当前位置: >>
古埃及和两河美术金字塔 ? 作为法老陵墓的金字塔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早期马斯塔巴是一种用泥砖 构筑的低台建筑;后来被宏伟宏伟壮观的角锥型金字塔代替。 ?昭赛尔王梯形金字塔是古埃及历史上最早的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群最为有名。 其中 胡夫金字塔的规模最为宏大,高度近 150 米,金字塔群现处于埃及首都开罗的西南 沙漠中。 ?金字塔结构简单、单纯、稳固。反映了一种威严、永恒和神秘的时代气气氛。 ? 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被希腊人称为“斯芬克斯”,象征着王权神授的观念。 雕塑: ? 法老像一般用质地坚硬的岩石作材料,制作上遵循严格而系统化的工作程序,形 成所谓的“正面律”,即人物无论站着或坐着,都须正面对着观者,头部和躯体保持 笔直状态。 ? 贵族、官吏及劳动者雕塑虽然也采用了严格的程序化制作方法,但相对于法老雕 塑要更为生动、自然和贴近现实生活。如《村长像》 、 《书记员》 。 墓室浮雕和壁画 ? 二者都采用层叠的横向画带形式。 画面中人物大小及位置不是根据透视要求处理, 而是由社会地位的尊卑来决定; ?造型上遵循着眼睛、肩胸正面,脸、腿和手为侧面的惯例,称为正身侧面簟 ?着色的原则为男子一律红褐色,女人为淡黄色。 ?如壁画《梅杜姆的野鹅》细致、逼真得犹如标本,创作者把写实与图案化的处理巧 妙地结合起来,使画面既有平面装饰效果,又不乏一定的生动性。 两河美术 ?苏美尔美术遗迹: ? 苏美尔塔庙遗址; ② 祭祀者群像; ③ 金牛头竖琴。 ? 阿卡德美术遗迹:① 阿卡德国王青铜头像;② 纳拉姆幸王记功碑 ? 新苏美尔和古巴比伦王国的美术遗迹: ① 古地亚人的头像; ② 汉穆拉比法典碑。 ?.亚述美术遗迹:① 萨尔贡二世王宫;② 萨尔贡二世王宫守护神;③ 《猎狮图》 ; ④ 《垂死的母狮子》 。 ?新巴比伦美术遗迹:① “空中花园”; ② 巴别塔;③ 伊什塔尔门。 ?波斯美术遗迹:① 大流石接见厅;② 波斯波利斯王宫平台浮雕带。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建筑一、历史及概述 公元前 3000 年苏美尔人 公元前 2350 年阿卡德王国 公元前 2110 年,乌尔第三王朝 公元前 1758 年,汉穆拉比统治下的巴比伦第一王朝 公元前 1595 年,小亚细亚的赫梯王国 公元前 605 年,亚述帝国灭,新巴比仑王国兴 公元前 550 年,波斯贵族居鲁士夺得米底王位,建立波斯帝国 公元前 330 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灭亡了波斯帝国 萨艮王宫――亚述文明的遗迹 两河上游的亚述统一了西亚,征服了埃及之后,它的建筑除了当地的石建筑传统 之外,又大量汲取两河下游和埃及的经验,几个皇帝兴建都城,建设规模大于以前 西亚任何一个国家,它的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王宫( The Palace of Sargon Chorsabad) 。尼尼微是亚述帝国首都,位于今伊拉克摩苏尔附近。公元前 612 年为 米底和迦勒底联军所毁。19 世纪中叶,考古学家们发掘出王宫废墟。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1、 法斯洛灯塔; 2、 宙斯(Zeus)神像; 3、 金字塔(phiromid); 4、 阿提密斯(Artemis,Diana) 神殿;5、毛索罗斯(Mausoleum)陵墓 6、罗得斯岛(Rodes)巨像;7、巴比伦(babylon) 空中花园。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希腊艺术古典盛期的本质特征。 ?古典时期希腊美术崇尚理想主义与写实作风相结合的艺术原则。 ?建筑:和谐、明朗、端庄的气息; ?雕塑:庄重、优美、和谐、生动的气息,带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古希腊美术的四个时期 ?一、公元前十三世纪――公元前八世纪,为第一时期。“荷马时期”,属于艺术的萌 芽时期,也是希腊神话形成时期。 ?二、公元前七世纪――公元前六世纪。“古风时期”,在艺术上初步形成自己风格的 时期。 ?三、公元前五世纪――公元前四世纪。“艺术的全盛时期”,创造身心完美的艺术形 象,成为希腊繁盛时期艺术的首要任务。 (追求心灵的完美和体格的健美) ?四、 公元前四世纪――公元前一世纪。 “希腊化时期”, 希腊艺术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古希腊艺术的分期、作品: ?① 几何纹样化时期:底庇隆陶瓶。 ?② 古风时期:瓶画、建筑、雕刻 ?a.“库罗斯”和“科丽”雕像、“古风式微笑”; b.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的陶瓶艺术; ?c.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主,其典型样为“围柱式”神庙,也叫廊庙式,有三种柱式: 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 ?③ 古典时期 ?a.古典初期:德尔菲的驭者、掷铁饼者、持矛者;b.古典盛期:此期的建筑和雕塑最 为完美地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理想。雅典卫城的建筑和雕塑最有代表性。雅典卫城 由帕特侬神庙、厄瑞克忒翁神庙、山门、胜利女神庙组成;c.古典晚期:出现了新的 建筑类型和古希腊第三种重要柱式。三位杰出的雕塑家。头像、尼多斯的阿芙洛狄 黛、刮汉污垢的运动员等雕塑作品。 ?④ 希腊化时期 ?a.帕加马城:宙斯祭坛;b.罗德岛派:拉奥孔群像;c.雅典:狄摩西尼;d.亚历山大里亚:努比亚少年、拔刺的少年;e.希腊本土:米洛的维纳斯、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 神。f 帕特农神庙,柱式为多立克式,祭祀雅典娜女神的。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 位于一陡峭的山冈上。 ? 罗马共和国时期 ?建筑的独创性成就:拱券技术和混凝土。 ?罗马帝国时期在建筑上的辉煌成就: ?①帝国早期和中期的罗马建筑:a.公共建筑:高架输水渠、科洛西姆斗兽场;b.神 庙:罗马万神殿;c.纪念性建筑:提图斯凯旋门、图拉真记功柱;d.民间建筑:“银 婚屋”.。 ?②帝国晚期的罗马建筑:a.君士坦丁凯旋门;b.戴克里先宫;c.君士坦丁巴西利卡爱琴美术?前 3000 年――前 1100 年 1 克里特文化(公元前 3200――公元前 1400) 2 迈锡尼文化(公元前 1600――公元前 1100) 一、早期:竖穴墓王朝(前 1600――前 1500)金面具、金额带、金角杯、金指环、 金印章 二、中期:园顶墓王朝(前 1500――前 1425)斯巴达瓦菲奥金杯 三、晚期:盛期(前 1425――前 1100)迈锡尼城堡;狮子门阿加门农陵墓(阿特 柔斯宝库) 。 3 季克拉基斯文化(公元前 3000――公元前 1900) 复习1、爱琴文化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2、爱琴文化发展的基本过程;3、克里特、迈锡尼、 季克拉基斯美术的 代表作品。希腊文化(公元前 12 世纪――公元前 1 世纪) 一、地理环境; ;二、历史时期 1、荷马时期(前 12 世纪――前 8 世纪) ;2、古风时期(前 8 世纪――前 6 世纪) 3、古典时期(前 5 世纪――前 4 世纪) ;4、希腊化时期(前 4 世纪末――前 1 纪) 三、希腊艺术产生的原因 1、社会制度――联邦制――独立与竞争;2、政治制度――奴隶主民主制――自由 民;3、经济条件――海上贸易;4、自然条件――交通便利――交流广泛――盛产 云石;5、文化条件――泛神教――神话故事――体育活动 一、柱式:1、多里安式;2、爱奥尼亚式;3、科林斯式;4、人像柱古罗马美术?居民构成:拉丁人;埃政体演变;王政时期(公元前753年-前509年) ;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年-前30年) ;帝国时期(公元前30-公元476年,3 95年分裂成东西罗马) 。 ;特鲁斯坎人;高卢人;希腊人。 古罗马艺术的特点:?1.务实 ?2.情绪性和个性化(头像雕塑的出现) ?3.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欧洲中世纪美术一、中世纪的定义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 指的是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自公元 476 年西罗马灭亡到 15 世纪文艺复兴 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 史称中世纪。 ) 二、中世纪野蛮黑暗的原因 ?1、战争是常态,强者征服弱者,互相残杀、人口减半,帝国没有精力抵抗蛮族入 侵。蛮族的洪流也就决破堤岸,滚滚而来,来的全是野人,突然之间驻扎在我们这 样有文化有思想的社会上。 前后不下 500 年之久, “当时的情景犹如在宫殿的桌椅之 间放进一群野牛,一群过后又是一群”。 ?2、世界史上著名的“欧洲民族大迁徙”:从 4 世纪开始,来自欧洲中部、罗马帝国 东方和北方的日耳曼人、科尔特人等游牧民族,由于匈奴的入侵,开始大规模的向 西迁徙,涌入罗马帝国富饶的黑海地区。直到 6 世纪末,这种迁徙活动从未停止过, 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蛮族”国家的建立。 ?3、由于欧洲 17、18 世纪的学者在当时对这段历史了解得不多。常用“野蛮,黑暗” 来命名,也由此流传下来。 三、中世纪美术为什么与基督教文化紧密相连 ?1、 野蛮黑暗环境下人们的心境: 灰心丧气、 悲观厌世、 抑郁到极点。 当时有人说“世 界只是一个残暴与淫乱的魔窟”。人间仿佛提前来到了地狱,大批的人出世修道,不 仅有穷人、弱者、妇女还有统治阶级的诸侯,甚至国王。 ?2、这种心境助长了基督教的势力,“相信世界为苦海,以醉心于上帝为无限幸福。” 到了 3 世纪已经发展成为能够控制西方世界的强大力量。 ?3、321 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赦令”,确立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92 年罗马皇帝再 度颁布赦令,禁止基督教以外的所有宗教。基督教由此上升到了精神统治的特权地 位。 四、基督教文化的历史背景 ?1、诞生:1 世纪罗马帝国下的东地中海地区,前身是犹太教。因为当时小亚细亚 的犹太人不堪忍受罗马统治的奴役又无法挣脱苦海,便可望出现一个救世主。基督 教便应运而生了。 ?2、关于《圣经》 :由《旧约》和《新约》组成。 ?3、发展:早期,少数人的教派,遭到官方的敌视与镇压。只能在地下秘密活动 中期,“米栏赦令” 晚期, 罗马分裂。西罗马为罗马公教会(天主教会) ; 东罗马为东正教(拜占庭体系) 五、早期基督教美术的起源于发展(2―5 世纪) (与基督教发展一一对应) 1、基督教合法化以前:地下墓穴艺术:由于信徒们相信死后可以复活,早期基督教 坚持土葬反对火葬。在长长的信道的墙上,墓穴排成一层层,用刻有死者姓名的石 板封闭,信道内有一个拱形的殿堂,殿堂常饰以壁画。 壁画内容:多取自《圣经》表现未来世界及死后的拯救 特征:表现手法多用寓意和象征,画面带有说教层分,人物直立,没有体积感。 2、基督教合法化以后艺术:教堂?当基督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时,为了更好的传播教义,让信徒们能在一起做礼拜,于是开始兴建正是的教堂,这时主要借用古罗马神庙的建筑形式,但内部空间 大,采光也比较明亮。 圣康斯坦察教堂: 这座教堂时 337―35.年间君士坦丁大帝为女儿康斯坦西亚建造的。 它那隆起且层层内收的外墙,已经有了罗马式教堂的雏形。 3、罗马分裂以后的建筑艺术:A:西罗马主要发展了古罗马拱顶结构;B:东罗马 主要发展了古罗马穹顶结构.它们分别成为基督教建筑的两大体系. 4、马赛克镶嵌壁画: 镶嵌画:以《圣经》为题材,用石头、珐琅和瓷砖碎片粘和成画面,在装饰墙面和 天花板应用比较广泛。 4 世纪后,题材更加广泛,且基督教的胜利也被反映在绘画题材中,如基督在使徒 中间登上宝座等。人物形体趋向结实紧凑,轮廓明确,色彩厚重,添加植物纹样, 也有自然景色描绘。 5、石棺雕刻:早期基督教艺术品中数量最多的是石棺,由于基督教主张土葬,因 而使石棺雕刻在当时很盛行。一般用高浮雕的手法描绘《圣经》中的故事。 早期基督教美术的起源于发展(回忆) :1、地下墓穴艺术;2、建筑:教堂 3、镶嵌画;4、雕刻。 六、拜占庭美术(5―15 世纪) ?1、背景材料:拜占庭曾经是希腊著名的城市,公元 330 年君士坦丁大帝东迁来到 这里。以拜占庭帝国作为他的国名,首都就以君士坦丁堡命名。君士坦丁堡十一个 繁荣和富裕的城市,它三面临海,蛮族无法从海上进攻,在陆地上则有坚固的城防 御敌,可以排除外族的侵扰,这些条件使他在几百年间处于安定和平的状态为艺术 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拜占庭帝国在 5―6 世纪曾是一个富足强大的国家他的政权延伸到了整个巴尔干 半岛、小亚细亚、爱琴海中的岛屿、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及黑海北部沿岸的 若干岛屿;7 世纪后日益衰落,只剩下巴尔干和小亚细亚,后来又遭十字军的洗劫, 终于在 1453 年被土耳其军灭亡。 2、拜占庭美术的特征: 以东方的装饰性和抽象性与西部欧洲的美术分立而自成体系,并大约1000年 的发展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风格. 在中国人看来它无论如何也是属于西方的。而且属于西方基督教的,但在西方人 的眼里它却是“东方的”,并以“拜占庭”这个专由词将东正教会的美术与其他基督教 的美术区分开来。这能由于东罗马没有向西罗马那样受到“蛮族”的毁灭性打击,古 代的尤其是希拉化时期的文化遗产仍然得到保留。 2、拜占庭美术的分类:A:建筑:圣索菲亚教堂;B:镶嵌画。圣索菲亚教堂: (穹顶结构,始建于 532 年) 1 外观:这种众星捧月式的中心大圆顶式的格局反映了东罗马帝国政教统一,君权至上的思想。 作用和目的:始建于 532 年,原来的圣索非亚教堂在一次民众暴动中毁于大火,查士丁尼皇帝 下令重建这一建筑。目的是使之在众多的宗教建筑中称雄。 材料:方柱用方石砌成,整个巨大的穹顶却是用薄砖加胶泥砌成,技术上存在极大的冒险,在 建成后的 21 年的 558 年,大圆顶坍塌,此后,诸如此类的修缮工作持续不断。 圣索菲亚教堂的内景 结构:史料记载“教堂比例协调,其美难以言喻,可为奇迹”,其实结构非常简单一个巨大的正 方形里容纳了一个正方形四角矗立着方柱以支撑穹顶,穹顶居于中间是整个结构的主体部分。B、镶嵌画 由于基督教对于偶像崇拜的禁忌,所以拜占庭教堂内完全不用雕塑装饰,只有少数 的柱头上装饰着浅浮雕,而镶嵌壁画却是拜占庭艺术最重要和最流行的艺术,色彩 不是以模仿物体自然颜色为目的,而是根据主题内容设色,即对某些具体的人物有 固定的颜色,以便观众一眼就知道画中表现的是谁。如:基督用蓝色或樱桃红色, 圣母全用红色,圣徒用黄色或浅黄色等……查士丁尼皇帝及其侍从:作于 547 年,描绘黄 帝捧着拱物进入教堂的庄严场面。?12 世纪的镶嵌画《哀悼基督》 : 线条的重要性逐渐增强, 并发展为一种更富有表现力的手法, 更强调生气勃勃的运动和强烈的情感,是后期拜占庭最出色的作品。 六、拜占庭美术(5―15 世纪) (回忆)1、背景材料;2、拜占庭美术;A:特征;B:分类:建 筑(圣索非亚教堂) ;镶嵌画。七、欧洲民族大迁徙时期诸国美术(4―10 世纪) 1、“黑暗时期”的美术(4―8 世纪) 由于日耳曼人的入侵造成的古典文化的劫难,也由于罗马居民视外来民族的文化 为“蛮族文化”,所以,在“蛮族”国家建立之初的 400 余年被称为“黑暗时期”。 日耳曼人在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之后, 在古代的废墟上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国家。 这 些“新兴”得诸蛮族国家包括东哥特王国、伦巴第王国、西格特王国、法兰克王国等。 “蛮族”国家建立之后,和当地民族混居,他们所带来的游牧民族文化为西欧艺术的 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进入欧洲之后,他们很快接受了基督教。在建国之初的艺术中,他们把基督教内 容与民间幻想结合起来,构成了奇异的形象,如许多自然神变成了恶魔。福音的形 象与古代崇拜的魔法形象交织在一起等。由于有了这种富于幻想色彩的形象,使艺 术品有了很强的表现力。 2、加洛林文艺复兴:8―9 世纪,法兰克王国达到极盛。国王查里曼在位期间,多 次进行对外扩张和征服战争,把许多不落都纳入他的统治之下,西欧作为一个强大 而统一的整体从“黑暗时代”的混乱中脱颖而出, 由此, 加洛林王朝建立 (“查里曼”在拉丁文读音为“加洛林”) 。 查里曼大帝雄心勃勃, 试图使西欧在他的统治下复兴罗马帝国的权威。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 的文化有了显著的发展,在历史上,这一时期被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 加洛林文艺复兴艺术种类: A:建筑;B:雕刻;C:壁画与镶嵌画;D:抄本绘画亚琛礼拜堂(9 世纪晚期) :是位于首都亚琛的宫廷礼拜堂,也是加洛林时期最重要的建筑。是 模仿罗马的教皇宫建造的。并且查里曼大帝建立该礼拜堂也有纪念他征服西欧各国的意义。 骑士小雕像:9 世纪镀金青铜像,高 23.5CM,有人说是查里曼本人的小巷,也有说是他儿子 的肖像。 这种小型圆雕青铜像具有大型纪念性雕像的威严,同时也具有运动感,说明当时的 工匠们不仅掌握了娴熟的技艺,而且在艺术上受到古罗马骑马像的影响。?基督与四天使:9 世纪,是一个小教堂穹顶壁画,尽管画中人物在表象手法上还有古代的 写实痕迹,但那金碧辉煌的抽象空间所创造出来的神圣气氛却带有更多的东方情调。 圣马可像:抄本绘画 31cm*21cm,8 世纪,使加洛林时期宫廷抄本绘画的优秀代表。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轮廓线已经不再采用抽象的装饰性手法,而变成了写实性的,细腻的明暗刻画 显示出作者对立体感的追求,这预示着古典的、写实传统的复活。3、晚期盎格鲁―萨克森美术与维京美术(略) 八、罗马式美术(11―12 世纪) 1、罗马式美术的兴起: “罗马式”这个名称是 19 世纪发明的,含有“与罗马建筑相似”的意思。罗马式的 产生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古代罗马美术的崇拜和模仿。 西欧经历了“蛮族入侵”、“黑暗时期”后经过几个世纪的缓慢发展,西欧的封建 经济才进入他的繁荣阶段,到 11 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在这些新兴的封建城市 中,也产生一个可以真正称之为欧洲的中世纪风格―罗马式美术 罗马式美术诞生于一个逐渐获得力量与信心的欧洲, 到 11 世纪, 欧洲不再受到 野蛮人入侵的侵扰,而且采取了攻势。 罗马式美术的兴起也是教会势力上升的结果。在这一时期,教会的权威和声望 大为提高。宗教的影响遍及各城市和封建城堡,封建主对宗教如痴如醉,由此各地 统治者都为自己的城市兴建规模壮观的教堂和修道院,这就为为数众多的罗马式教 堂的建造提供了可能。促使罗马式美术繁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朝圣热潮。教堂沿 着超声路线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以帮助朝圣者。 2、罗马式美术的分类:A:建筑;B:雕刻;C:绘画 A:建筑 1、特征:拱顶,拱顶工程意味着建筑物空间的覆盖是用石造的卷形屋顶,拱顶是有 一系列a(xie:填充器物的空袭使其牢固的木片等。 )形拱石材料砌成,它被用于跨 越一条信道,拱顶给人一种坚固、沉着、和谐的印象,在每次扫过空间之后,半圆 形的线条便把我们的视线引向地面。这种拱顶给拄身持续的增加压力,建筑师不得 不采用粗壮的支柱和巨型的厚墙, 而且只开很小的窗户。 所以殿内光线一般很黯淡。 罗马建筑师喜爱力量及和谐的效果,墙壁和驻柱子都十分粗重,砖缝很小,建筑的 各个部分组合非常明确,墙面不打磨,完全保持了瓷砖原来的粗糙,使建筑外表具 有沉重、严峻的艺术效果。 罗马式教堂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的肃穆感和压迫感。教堂内部光线幽暗,唯一能够 进光的地方是屋顶上的高楼窗户。门廊和柱头装饰的宗教内容更加强了阴郁和神秘 的气氛。各个国家又有自己的风格。 B:罗马式雕刻 雕刻装饰在罗马式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为在 11―12 世纪) 世俗的人们大 多不识字,只有僧侣可以读和写,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看懂《圣经》教堂便把其中 的故事和代表人物刻在教堂的墙上,成为“石头圣经”。 圣经故事中的大量情节、人物和场景都成为雕刻家表现的对象。 传播宗教教义的需要是罗马式雕刻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罗马式雕刻首先是作 为宗教的载体出现的。 罗马式雕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建筑的和谐结合,作为建筑装饰,成为建筑不可 缺少的一部分。被用来装饰教堂的正门、侧柱、柱头和祭坛等部位。 在塑造手法上,力图摆脱“蛮族”时期的平面性的表现方式和思维方式,和探讨三度 空间的表现价值,许多浮雕板和柱头都已经接近高浮雕的形式,这种探索显示出古 典传统的影响。 C:罗马式绘画(抄本绘画) 在罗马式绘画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抄本绘画,其次也有少数壁画、镶嵌画等,但是只 有抄本绘画盛行于当时整个基督教世界。抄本绘画在不同时期内是以教皇、皇帝、 大主教、学生乃至贵族和艺术鉴赏家为服务对象的一种私人性艺术,表现内容从宗 教到世俗十分广泛, 形成:罗马的抄本绘画也是紧密地与基督教发展相联系。传教事业需要书籍,教堂 的礼拜仪式需要书籍,基督教皇帝们用镶嵌有金银珠宝的福音书作为礼品馈赠给修 道院或教堂,或队有功之臣进行奖赏。作为重世纪学术中心的修道院,将拥有贵重 的抄本视为修道院的光荣与尊严。 一位教士说“一座修道院没有书籍就像一个国家没 有能源,一个军营没有不对,一个花园没有青草,一棵树上没有树叶……”。九、哥特式美术(13―15)世纪12 世纪下半期趋于衰落。13―15 世纪的中世纪美术被称为哥特式美 术,这种风格最早兴起与法国,后来流行到整个欧洲。哥特式美术是欧洲中世纪美 术的高峰。 ?因为法国在 12 世纪出现了强大的君主政体,它的势力使罗马帝国黯然失色。在 12―13 世纪时,欧洲的人口差不多有三分之是法国人。而首都巴黎,在罗马时代曾 默默无闻,12 世纪中叶之后变成了一个巨大创造性和极高声望的艺术中心,在艺术 方面取得了欧洲的领导地位,当欧洲各国还在建造罗马式教堂的时候,法国人就已 经开始试验哥特式建筑了。 ?“哥特式”在中世纪时是被称为“法国式”。只是到了后来 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有关 建筑学的作者在轻蔑的回顾他们先人的作品时,才把这种风格称为“哥特式”,意思 是“野蛮的、 乏味的”。 这个名字一直被沿用到今天, 而且也不再含有贬义的意思, “哥 特式”这个名词首先专门用在建筑方面,因为在建筑上最有特征、也容易辨认。哥特 式雕塑是在 13 世纪以后才开始独立出来的。 哥特式绘画也主要用在装饰教堂的墙壁 镶嵌画即抄本绘画。 A:建筑(13―15 世纪) ?与罗马建筑不同的是,哥特式教堂是建在由城市保护的城市中,它已经不再具有罗 马式建筑那样的城堡功能,而又了更宽阔、更高、更明亮的内部空间。 ?特点:1、肋拱的穹隆工程,成肋骨状的穹隆可以建在更复杂的平面上。2、是尖状 取代半圆形拱。3、独立飞券是哥特式建筑的一个关键要素,这种飞券在建筑物的两 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抵住中殿十字拱的四角起点,承受其侧推力。 ?由于结构上的改进,使教堂内部发生变化,有了飞券的支撑,中殿越来越高。柱头 消失了, 肋拱从圆柱的顶端像麦束一般悠然自得的开放, 给支撑穹隆的柱体以持久, 亢奋的冲力。 ? 十、中世纪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美学特征:中世纪美术总体上说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而偏重主观精神的表 现,并往往以夸张、变形、改变真实空间等多种手法来达到强烈表现的目的。 ?地位和意义:首先,基督教为西方世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精神信仰,直到今天,它 仍然深入到西方人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次,那些中世纪所谓的“蛮族”国家可以?罗马式美术在 说与现代西欧诸大国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中世纪的建筑、雕刻、绘画及工艺美术为 今天欧洲各国提供了最引以为自豪的丰富文化遗产。 ? 中世纪时期的艺术 ?在艺术史,按照艺术发展的特点,把古罗马以后和文艺复兴以前的西方艺术称为“中 世纪艺术”. ?中世纪艺术包括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美术罗马式建筑艺术和哥特式建筑及雕刻 艺术等等。 西方中世纪时期的艺术,是基督教艺术最集中的体现,也是基督教艺术最辉煌的时 期。 ?主要教堂建筑代表 早期基督教美术:圣彼得大教堂;拜占庭美术: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式美术:比 萨大教堂;哥特式美术:巴黎圣母院。 早期基督教建筑: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是罗马公共建筑的一种类型,主要用作会堂、法庭或市场,平面呈长 方形,这种建筑形式后来成为基督教堂摹仿的范本。 ?教会对巴西利卡式加以改造,在中堂的一端增添向外突出的半圆形龛作为后殿, 祭坛等设在它的前方。后来中堂与后殿之间又增加了耳堂,于是就形成了十字形平 面(拉丁十字式) 。 拜占庭艺术 ?所谓拜占庭艺术,指中世纪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境内的基督教艺术。拜 占庭就是今天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古罗马和中世纪时又称君士坦丁堡,古希 腊人称它拜占庭。 ?拜占庭艺术既具有基督教性质,又兼有东方色彩。主要艺术形式为镶嵌画等。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高大、宽敞和明亮,充分体现当时的宗教精神, 是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点。 ?哥特式教堂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交叉肋拱和尖拱配套构成教堂的骨架, 利用扶壁抵挡 拱顶的侧推力。 ?彩色玻璃窗代替外墙, 教堂因此迷漫着神妙莫测的光线。 哥特式教堂是宗教教义和 美学观念紧密结合的典范。比如,巴黎圣母院里面正中的玫瑰窗象征天堂。正立面 水平方向分为三层,暗示三位一体。 ?哥特式教堂的代表:法国圣德尼教堂、巴黎圣母院、兰斯主教堂、亚眠主教堂;德 国科隆主教堂;英国坎特伯雷主教堂;意大利米兰主教堂。 罗马式建筑的特点 ? 罗马式教堂有明显的拉丁十字平面。恢复了砖石拱券。外形上最显著的特点是高 墙塔楼。 ?肋拱、钟塔组合到教堂建筑中,这是罗马式教堂的两大贡献。 ?罗马式建筑的代表:法国克吕尼第三教堂、圣塞尔宁教堂;德国施派尔教堂;意 大利米兰圣安布洛齐教堂、佛罗伦萨圣米尼亚托教堂、比萨主教堂;英国杜汉姆主 教堂;文艺复兴 西方美术史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 进步的变革, 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 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 代。” ――恩格斯 蒙娜丽莎的微笑 一 复兴简介 1 定义 文艺复兴是 14 世纪至 16 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是欧洲历 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群星争艳、 人才济济的光辉时代。 恩格斯称之为 《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 进步的变革》 , 《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最早源于意大利。意大利在当时的欧洲已经率先完成了从封建主 义走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阶级准备、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 主义,其核心是《人乃万物之本》 ,主张以个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文主 义者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主张享 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 一 复兴简介 2 背景:1 经济基础;2 阶级基础;3 思想基础;4 科学发展;5 考古 发现;6 艺术发展 一 复兴简介 3 概况 一一个中心(意大利) ;二两个画派(枫丹白露 威尼斯) ;三,三个人物(达芬奇 米 开朗基罗 拉斐尔) ;四 四个阶段 一个中心(意大利) ;两个画派;枫丹白露 法国美术流派。16 世纪 30 年代以后活跃于法国宫廷。1528 年,法国国王弗朗 西斯一世开始扩建巴黎近郊的枫丹白露宫,并吸引意大利样式主义艺术家 F.罗索和 F.普里马蒂乔定居法国,为该行宫作装饰。他们把壁画、灰泥高浮雕人像与带状图 案结合起来,使整个装饰具有更为乐观的特点。尤其在壁画中,突出地强调了线条 的韵味和人物姿式的优雅,从而构成了枫丹白露派真正的独创精神,并被欧洲各国 宫廷广为模仿。被称为枫丹白露第二画派的艺术家主要指 A.杜布瓦、M.弗雷米内等 人,他们的风格基本上是追随前人,作品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因此最终未能超越 罗索等人所创建的艺术范畴。 《德维拉尔公爵夫人和伽布丽爱勒? 德斯特蕾》 两个画派;威尼斯画派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画派之一。 威尼斯共和国在十四世纪是欧洲和东方的贸 易中心,商业资本集中,国家强盛。艺术受拜占庭及北欧的影响。十五世纪吸收了* 佛罗伦萨画派及*曼坦那的经验,通过贝里尼一家、卡巴秋、安东奈罗? 达? 美西纳等 人的努力,政府和教会的利用,尤其是社会团体---互助会的支持,绘画艺术得到了 发展。十六世纪威尼斯派成为欧洲油画创作中心。该画派反映人文主义和爱国主义 思想,其画色彩明丽,形象丰满,构图新颖,但大多借宗教神话题材,描绘统治阶 级的豪华生活。代表画家有*乔尔乔、*提香、*丁托列托和和*委罗内塞等。直至十 八世纪仍有*提埃坡罗、加纳来多和瓜第等画家。该派作品对欧洲绘画的影响很大。 乔 尔 乔 内;提香 《维纳斯和阿东尼斯》 四个阶段 ?(一)早期(13 世纪),突出特点是文学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一时期的文化 中心城市是佛罗伦萨。代表人物是被誉为《前三杰》的三位文学家:但丁、彼特拉 克和薄伽丘,他们的杰作《神曲》 、 《阿非利加》和《十日谈》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 突出位置。本阶段值得一提的还有被尊为《欧洲绘画之父》的大师乔托他的艺术手 法直接影响了其后一百年的意大利画风。 ?(二)准备期(14 世纪末至 15 世纪上半期, 。期间人文主义和文学艺术有了进一 步的发展,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家,如画家马萨乔(、雕刻家 多纳太罗和建筑家布鲁涅列斯基。其中,由布鲁涅列斯基于 1434 至 1437 年间主持 设计的佛罗伦萨教堂大拱顶,规模宏大、巍峨华丽,令人过目难忘。 四个阶段 ?(三)盛期(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上半期) ,文化中心城市已从佛罗伦萨转移到了 罗马。主要代表人物是《后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他们留下的 《蒙娜丽莎》 、 《最后的晚餐》 、 《大卫》 、 《圣母悲戚》和《西斯多圣母》以及梵蒂冈 博物馆内拉斐尔画室的大量壁画堪称世界艺术画廊珍品,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妇 孺皆知。 ?(四)16 世纪下半期至 17 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晚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威 尼斯画派四大名家:乔尔乔内、提香、委罗奈斯和丁托列托。 一文艺复兴 4 特点 (绘画 建筑 雕塑) 绘画和雕塑: 在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家敢于冲破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束缚,用人文主义思想去 破旧立新,开始用(1)世俗的思想感情和(2)写实的技巧来描绘人物,并且开始 (3)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代替中世纪长期以来的用金色或蓝色作背景的旧习,使画 面增添了生气。 (4)&文艺复兴&并不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借用 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语言唱出新文化的赞歌。特别是雕塑,饱满地赞颂了人的内 在力量与智慧,表现了巨大的信心与宏伟的气魄。 建筑 12 至 16 世纪的欧洲,主要是宗教建筑,其特色为“高”、“尖”。文艺复兴以后, 建筑的主题由宗教走向人生,即由寺院变为宫室。建筑风格的特点是追求豪华,大 量采用圆柱、圆顶,外加很多精美的饰物。文艺复兴时期是意大利建筑最辉煌的时 期,这一时期的建筑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取代 了欧洲盛行的哥特式风格,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构图的主题,同时追求稳定感。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的特点是推崇基本的几何体,如方形、三角形、立方体、球体、 圆柱体等,进而由这些形体倍数关系的增减创造出理想的比例;在建筑设计及建造 中大量采用古罗马的建筑主题、高低拱券、壁柱、窗子、穹顶、塔楼等,不同高度 使用不同的柱式。建筑物底层多采用粗琢的石料,故意留下粗糙的砍凿痕迹,有些 门窗也采用这种作法。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是全新的,突破了风格 主义的常规,创造出―种新颖而生动的活力。佛罗伦萨的美狄奇别墅5 世纪作品 一文艺复兴 画家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作品/佛罗伦萨画派 达.芬奇 乔托 马萨乔 多拉太罗波提切利 米开朗基罗拉菲尔加莱 亚佐 帕拉迪奥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威尼斯画派.提香 委罗内赛 柯雷乔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作品 凡.艾克兄弟 博斯 韦登 ?德国文艺复兴美术作品.丢勒 荷尔拜因 ?二 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乔尔乔内 萨尔托洛托 勃鲁盖尔 康宾 梅姆林?莱奥纳多? 达? 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著名的画家、科学家。他一生完成的作品不多,但几乎件件 都是不朽的名作。他的作品自始至终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并特别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 相结合,在世界美术史上堪称独步。《开心的蒙娜丽莎》 ; 《最后的晚餐》 ; 《岩间圣母》 ;那喀索斯;抱貂女郎 ; 圣母子与圣安娜 形态各异马。眼熟吗?看来徐悲鸿所画的马也从这位大师的素描里得到不少的真髓 吧 ?绘画中包括了达芬奇的人体解剖图 达芬奇的小作品也是非常细致精彩的。这是他的果实图。达芬奇的作品中包括了不 少以宗教为题的。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达芬奇其实也设计过火炮等武器。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雕刻家、画家、建筑师、诗人。1504 年 他完成雕刻《大卫》 ,大卫体态壮伟,体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力量。这一杰作使他声 名大振。 年,他为罗马西斯廷教堂作大型天顶画《创世纪》 ,取材于圣 经中从开天辟地到洪水方舟的故事。全部绘画面积 500 平方米,塑造了多数比真人 还大的 343 个人物形象。 壁画气魄宏伟, 被公认是文艺复兴盛期最完美的美术创作。 他的建筑设计,大胆运用古典柱式,开创了一代新风。其代表作是为圣彼得大教堂 设计的大圆顶。 《哀悼基督》 ; 《大卫》 ; 《被缚的奴隶》雕像; 《摩西》 ; 《美第奇》与 《昼》 、 《夜》 、 《晨》 、 《暮》德尔非的女预言者(油画) 拉斐尔 ?拉斐尔()是意大利画家。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和中世纪画家所画的 同类题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来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他的著名大型油 画《西斯廷圣母》 ,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由圣母、圣徒组成的三角形构图,庄 重均衡,圣母和耶稣的体态健美而有力量,表现了母爱的幸福与伟大。 《西斯廷圣 母》 ; 《雅典学派》 ; 《基督显圣》 ; 《披纱巾的少女》绘画乔托《犹大之吻》 ;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 ;乔尔乔内《入睡的维纳斯》 ;提香 《维纳斯和阿东尼斯》 ; 马萨乔 《纳税银》 ; 委罗内塞 《美神和战神》 ; 丢 勒 《1498 年的自画像》 ; 《亚当与夏娃》 ; 《万名基督徒的殉教》 ;荷尔拜因 《埃拉斯穆斯像》 ; 韦 登《圣玛丽? 麦格达伦》 ;梅姆林 《马丁? 凡? 纽温霍夫像》 ;凡.艾克兄弟《根特祭 坛画》局部 所谓祭坛画,是画在木板上安置在教堂圣坛前面的画,有的类似可以折叠的屏风画 博 斯《嘲弄基督》 ;洛 托 《基督与受骗女子》 ; 《大卫》 ; 《被缚的奴隶》雕像; 《美 第奇》与《昼》 、 《夜》 、 《晨》 、 《暮》建筑 布鲁涅列斯基 巴齐家族礼拜堂梵蒂冈宫 ? 梵蒂冈宫位于圣彼得广场对面,自公元 14 世纪以来一直是历代教皇的定居之处,数百年来已 几经改建。梵蒂冈宫内有礼拜堂、大厅、宫室等,是世界天主教的中枢。宫内有举世闻名的西 斯廷小教堂,过去一直是教皇私人用的经堂。西斯廷小教堂素以天花板和墙壁上保存有米开朗 基罗花费 4 年时间绘制的著名壁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而久负盛名,这些出自于艺术大师 之手的绘画,内容取材于《圣经》里的故事,人物逼真,栩栩如生,堪称艺术珍品。西斯廷小 教堂长 40.5 米,宽 13.3 米,高 20.7 米,是公认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杰作。梵蒂 冈宫 圣彼得大教堂及圣彼得广 ? 圣彼得大教堂坐落在圣彼得广场西面,东西长 187 米,南北宽 137 米,穹隆圆顶高 138 米, 始建于公元 1506 年,1626 年最后完成,是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与巴罗克艺术的殿堂,为全世界 最大的教堂及罗马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是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自 1870 年以来,重要的宗教 仪式几乎都是在这里举行的。圣彼得大教堂里埋葬着各代教皇的圣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殡葬 纪念馆。教堂的建筑、绘画、雕刻、藏品,都称得上是艺术珍品。教堂之大,能容 5 万人之众。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家与艺术家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勃拉芒特和小莎迦洛等大师们 的共同杰作。 ? 圣彼得广场同圣彼得大教堂是一组不可分割的建筑艺术整体。广场长 340 米,宽 240 米, 周围是一道椭圆形双柱廊,共有 284 根圆柱和 88 根方柱,柱端屹立着 140 尊圣人雕像,规模浩 大,宏伟壮观。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高 26 米的方尖石碑,建筑石碑的石料是当年专程从埃及运 来的。石碑顶端立着一个十字架,底座上卧着 4 只铜狮,两侧各有一个喷水池。凡尔塞宫?当年轻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一声令下,要建造&有史以来最大最豪华的宫殿&后,法国经历29 年 时间,倾尽人力、物力和财力构筑一座举世闻名的凡尔塞宫。 ?位于巴黎西南 18 公里的凡尔塞宫代表了法国整个黄金时代的顶峰。凡尔赛宫所在地原本是片 沼泽,为了填充地基,法王下令从全国各地运来大量泥土,又将森林外迁。为了建造喷水池, 又将数条河流改变流向,并制造巨大的抽水机,将塞纳河水抽到 150 米以上多高处,可谓是一 项改造自然的庞大工程。宫中最为富丽堂皇的殿堂要算著名的镜廊了。长廊左侧面对花园而开 的 17 扇巨大拱型窗门相对应的 17 面巨型镜子,这 17 面大镜子,每面均由 483 块镜片组成。白 天,人们在室内便可通过镜子观赏园中美景。夜宴时,400 支蜡烛的火焰一起跃人镜中,镜内 镜外,烛光辉映,如梦如幻5 世纪作品 四、复兴影响 1 首先是人的发现 。 2 其次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 3 文艺复兴打破了经院哲学统一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 俗哲学兴起。其中有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马基雅 维利以后,有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米尔顿和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发展 起“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人民革命权”以及“三权分立”等理论。所有这些为启 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4 否定了封建特权 5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虽然文艺复兴 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 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人们坚信自己的 眼睛和自己的头脑,相信实验和经验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这种求是态度、这种思 维方式、 这种科学方法为 17、 18 及 19 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 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 成为人类艺术宝 库中的无价的瑰宝,永放光芒。中世纪,圣经传说充斥艺坛,窒息了艺术的生命。 文艺复兴则不但把圣母变成人间妇女,把使徒像化为对人体的歌颂,而且开始了日 常生活和现实人的直接描写。解剖了透视等科学也第一次结合于艺术。西欧近代现 实主义艺术从此发端。 五观点提炼 ?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之战 ?再谈文艺复兴展来华 ?文艺复兴,实质上是对西方“文明”的一次颠覆。希腊文明才是科学的最早发原地。 ?文艺复兴归根到底,是“人的发现”。 六、回顾总结 14 世纪初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使得西方绘画从宗教艺术中独立出来,成为真正意 义上的绘画,并在人文主义氛围中,呈现出它的 整体风貌。特别是以意大利达芬 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为首的文艺复兴运动及他们的艺术大作对欧洲和全世界的 现实主义思想及人文主义思想起到了灯塔般的作用。 附录(参考书目) ?《西方美术史》 ; 《十五世纪和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意大利艺术》 ; 《文艺复兴时期 的美术》 ; 《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 ; 《文艺复兴与三位大师》 ; 《拉斐尔―文艺复兴画 圣》 ;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 ; 《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 ?南方周末:我从参展肖像中看到的“拘谨”、“呆板”、“忧郁”、“迟疑”要比“舒展”、 “自信”多,而后两个形容词是惯常对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描述。我在想,究竟孔武 有力、神采奕奕、充满自信是那个时代的典型表情,还是在发现自己的路上迈出第 一步,因而半信半疑,略带羞怯是那个时代的典型表情? ?陈丹青:一个图像时代的人观看几百年前的绘画,要有“历史的同情”。中国古典人 物画也一样。京沪古董市场还存有不少明清家族肖像,看上去个个“拘谨呆板”。 在没有摄影的时代,人们认为这些肖像神情逼真,惟妙惟肖。古代人观看肖像画不 是在欣赏艺术,那是隆重的仪式,为崇拜,也为纪念。你想啊,一个皇亲国戚,或 者您的父祖肖像,你在“欣赏”?历史过去了,后人观画,艺术的第二效果于是呈现: 色彩啊、手法啊、美感啊……“欣赏”开始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14 世纪――16 世纪)?1、文艺复兴(Renaissance)文艺复兴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次反封建运动。是 14 世 纪到 16 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提倡古典文化、广泛搜求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研究 其哲学、文学及艺术,利用古典作品中的世俗性与人性倾向,来反对中世纪的封建 神学与禁欲主义的一次大规模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它 从意大利开始,逐渐涉及到整个西欧;从少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逐渐涉及到 富商、资产阶级、统治者及僧侣等阶层,甚至罗马教皇本人也延揽学者,奖励学术, 成为文艺复兴的重要参与者。? ?二、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无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导思想。它强调人性的崇高,肯定人生 的价值,重视世俗的现实生活,认为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人应该享受人生的 一切友谊、爱情、欢乐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财富。反对封建教会宣传的人生而有罪, 人应该离世绝俗和禁欲苦行的悲观厌世思想。总之,其核心就是推崇人性,轻视神 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一) 、历史背景 ?1、意大利在中世纪一直是一个没有统一的国家,北部被神圣罗马帝国控制,南部 相继为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占领,是一个内战、外战不断的地区。 ?2、意大利的贸易使其城市、商业、手工业都十分发达,这使用得其资本主义的萌 芽比西方其他国家都发展的早。是一个充满了繁荣与灾难、高尚与伦落的地区。 ?(二) 、文艺复兴产生的条件与原因 1、中世纪封建教会对人性和学术的压抑所积累的反抗力已达到不可抑制的巅峰, 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2、 随着十字军的远征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保存在拜占庭的古典文化与东方文明 传入意大利,使意大利人首先认识到了非天主教文化艺术的魅力,从而引起人们对 古典文化的向往。 ?3、作为意大利本土文化的古典文化传统,虽被封建教会所埋葬,但艺术发展的自 律性规定了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条件下,必然会再次 复兴。 ?4、 新兴资产阶级荒淫奢侈的生活以及附庸风雅的本性使他们不代一切代价地搜集 和复制希腊罗的艺术品,并举行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家的集会,促进了意大利文艺 复兴的迅速发展。 ?三、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特色 ?1、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是将现实主义的方法与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 经真 实、完美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生动的现实情景来体现人性的崇高与现实生活的重要, 反对神学权威与封建特权, 其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 ?2、 在雕刻与绘画艺术上以写实为主, 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相结合的表 现技巧。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的运用。 ?3建筑艺术上, 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 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 ?4、意大利文艺复兴将艺术家从民间工匠的地位提升到了知识分子的一员,使中 世纪以来的艺术从民间艺术走向了精英艺术。 ?5、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各个艺术家的风格和技巧以及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为后世美术学院的建立及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美术教育 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早期文艺复兴美术 ?圣母百合花教堂(又称――花圣玛利亚教堂、圣母百花教堂、主教堂) ?布鲁内莱斯基;乔托钟楼;美第奇旧宫;旧宫与西尼奥利亚广场(市政广场) 罗马第六图书馆 ?1、拉菲尔 ? 桑楚 Raphael santi Raffaell Sanzio? 拉菲尔 ? 桑楚( 1483――1520) ,生于翁布里亚乌尔宾诺(乌比诺)城,父亲佐凡尼 ? 桑楚,是一位诗人兼画家。拉菲尔 11 岁丧父后进入当地画家摩泰?德拉?维提的画室学艺。约 1500 年后为培鲁基诺和平托里乔的学生。 1504 年,到佛罗伦萨,接触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巴托罗美奥等。 1508 年,到罗马被其 同乡布拉曼特推荐,为教皇工作。1509 年起,创作西格纳土拉宫(签字大厅)的《文艺之山》 (1509) 、 《圣典礼之辩论》 (1509――1510) 、 《雅典学院》 (1510――1511)等大型壁画。 1514 年,布拉曼特死后,拉菲尔继为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总监,并监督罗马的文物发掘工作。1520 年 4 月 6 日,在画《基督变容》时突然逝世,其终身鳏居,时年 37 岁。?拉菲尔的圣母类型 1 )慈 母 型:代表作《圣母子和约翰》――翁布里亚时代 2 )圣家族型:代表作《没有胡子的约瑟的圣家族》――佛罗伦萨时代 3 )风 景 型:代表作《草地上的圣母》――佛罗伦萨时代 4 ) 祭坛型: 代表作 《圣母的婚礼》 、 《西斯廷圣母》――翁布里亚与罗马时代均有。 ?拉菲尔的艺术特点 1 ) 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精华,并使之完美。 2) 其创作方法以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相结合,塑造艺术典型。 3 ) 在宗教历史画中,善于将当代人物与古代人物画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超越时空 的作品。利用宗教和历史画的形式来表现对现实生活的赞美。 4 ) 线条优美圆润、 柔和流畅,富有旋律,使作品充满和谐安祥、优雅秀美的气质。 ? 2、米开朗基罗?邦内罗提(Michelangelo uonarroti , 1475――1564)生于 佛罗伦萨附近的加普勒斯镇的一个地方官家,自幼丧母,寄养在一个石匠家,这对 其后的雕刻有一定的影响。父亲任职满后,迁塞丁尼亚诺跟随一位乌比诺的人学习拉丁文、数学和文学。 ? 1488 年 4 月, 13 岁的他到佛罗伦萨进入了基兰达约的工场学习。 2 年后转入圣马可教堂的“美 第奇宫苑” (美术学校) 学习, 其老师是多纳太罗的学生老贝尔托尔多, 同时也学习了古代大师。 创作了《石梯傍的圣母》 、 《半人马之战》 。 ?1492 年,离开“美第奇宫苑”,回家在圣斯比里托修道院从事尸体解剖研究。并为修道院院长创 作了木雕《十字架上的基督》 ? 1494 年,由于不军入侵,他离开佛罗伦萨到威尼斯、波伦那、锡耶那等地研究彼特拉克、卜 加丘及但丁等作家的诗篇。并创作了《抱烛台的天使》等三件雕刻作品,其时间不足一年,人 不过二十,但技巧、魄力都十分惊人。 1496 年 6 月,首次到罗马,历时 5 年,创作了《酒神巴库斯》 、 《哀悼基督》 (23――25 岁) ? 1501 年,回到佛罗伦萨,完成了《大卫》 、圣保罗、 《布鲁日的圣母子》和壁画《卡西那之战》 。 ? 1505 年 3 月(30 岁) ,应教皇朱理二世之召,赴罗马设计教皇陵墓。1506 年 4 月, 回到佛罗伦萨,半年后又被召回。1508 年,接受西斯廷天顶画《创世纪》 。1513 年,创作了《摩 西像》 (3 年完成)之后一直奔波于佛罗伦萨与罗马之间,直到 1534 年才完成了 6 身《奴隶》 、 《行动――朱良诺?美第奇》 、 《思想者――劳伦佐?美第奇》及《昼》 、 《夜》 、 《晨》 、 《昏》等, 1529――1530 年,佛罗伦萨保卫战中,任佛罗伦萨市卫戍总监,成为反专制主义的英雄。 ? 1534 年之后来到罗马,创作了《布鲁特斯》 ,壁画《最后的审判》 ,并设计了圣彼得大教堂 的穹顶、罗马法尔湿宫、ZD 菲奥伦提尼教堂、卡比托里亚广场等建筑。??米开朗基罗的艺术特色不以内容和历史事实为重,主要表现人的完美品质,崇尚道德和坚强的意志,并赋予 人一种战斗情绪和力士般的 “巨人风格”?二、米兰画派 所谓米兰画派,主要是在 15 世纪末到期 16 世纪初在达?芬奇的影响下,米 兰的画家纷纷学习、模仿其风格,形成了一种达?芬奇风格的绘画群体或体系,因此 后人将这种风格的地方画派称之为米兰画派。该画派的主代表人物有达?芬奇、巴斯 托() 、菲尔特拉西奥() 、路易尼()等。 ? 列奥纳多?达?芬奇 ( Leonardo da Vinci,) ?(一) 、生平与艺术创作?1452 年,生于佛罗伦萨与比萨之间的芬奇镇,父亲是佛罗伦萨的世袭公证人,母亲为附近安 喜诺村的酒店侍女。达芬奇 14 岁以前受一位建筑学家的教诲。1468 年,到佛罗伦萨接受教育。 18 岁时,曾拜访大科学家保罗?达波佐托斯堪涅里,同年又进入韦罗基奥的工场学习绘画。并创 作了《基督受洗》 、 《受胎告知》 、 《素描风景》 、 《古代武士》等,20 岁进入佛罗伦萨的画家工会。 ? 1477 年,25 岁时离开了韦罗基奥自学,三年后登记成立了自己的绘画工场;同时其父在美 狄奇宫又为他找到了工作,但不被重视。这一时期创作了《拈花圣母》 、 《博士来拜》 、 《圣哲罗 姆》等作品。 ? 1482 年,30 岁时被推荐到米兰,为洛特维科?摩罗公爵服务。在初去米兰时,曾对米兰大 公抱有极大的幻想,想扶助摩罗成为一个统一意大利的人。曾在自荐书上说:他愿将自己的一 切发明――轻而耐火的桥梁、蒙甲的战车、炸弹、大炮、臼炮、冲城机、投石机、海战攻防器、 战舰、新型炸药等向公爵公开。还说:“在平时,我愿做一个建筑师,为殿下修建私人和公家的 房屋,挖掘运河和设立水道,雕刻大理石、黄铜和陶土的艺术以及绘画;凡有委托,我都能做 得不下于其他人……”。 ? 第一次留居米兰的 17 年中 (1482――1499, 1483――1450) , 他是以军事工程师、 建筑师、 画家、 雕刻家和宫廷音乐家的名义为摩罗服务的。 这期间的作品有 《老司伏萨的骑马像泥塑稿》 、 《岩石圣母》 、米兰圣马利亚?格拉奇修道院食堂的《最年的晚餐》 。 ? 1499 年,法军入侵米兰,达芬奇于 1500 年 3 月回到佛罗伦萨,他忙于科学研究,少于艺 术创作,只画了一些圣母、基督、施洗的约翰的素描稿。 ? 1502 年 5 月,他到罗曼雅,任恺撒波尔查公爵的建筑师和工程师。1503 年又回到佛罗伦 萨,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军事工程师。10 月,为旧宫的执行厅画《安嘉利之战》 。当时,年轻 且已名声大振的米开朗基罗在其对面画《卡西那之战》 。这一时期他又画了《蒙娜丽莎》 。 ? 1506 年,54 岁的达芬奇被法军驻米兰总督以“路易十二宫廷画师”的名义请去米兰。第 二次留居米兰期间,创作了《圣母子与圣安娜》 (f) 、等作品。 ? 1513 年,法军退出米兰,利奥十世的兄弟朱诺良美狄奇召达芬奇回罗马,在这里他遭 到了异常的失意。当时拉菲尔和米开朗基罗都又红又忙,而教皇又不给他工作。他只好去医院 解剖尸体,可是有人说他是一个巫师,于是教皇下令禁止他再从事尸体解剖工作。这时他心爱 的徒弟中一个自杀,一个投奔了拉菲尔。一时流言四起,其心情十分沉重,画了《自画像》 。 ? 1515 年 9 月,法军重新占领米兰,并召聘他。1516 年末,他双迁居克鲁堡。64 岁的达 芬奇侨居他乡,虽得法国皇帝的崇敬和厚待,但心情始终不佳。不久中风,右手瘫痪,仍然以 左手设计宫殿、运河灌溉系统,并整理所向手搞。 ?1519 年 5 月 2 日于世长辞。 ?(二) 、思想与理论 ?达芬奇除了科学实践与艺术创作之外,还写了七千多页的笔记,从中可以知道他?的思想和理论: ? 1、为世服务、造福民众 ? 2、经验――这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 3、嘲笑宗教。 ?4、博学多能。他从事解剖学、生里学、生物学、植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地形 测量学、宇宙学、纯粹机械学、液体机械学、水力学、海洋学、声学、光学、热学、 物理学、天文学、数学和机械工程、机器制造、飞行器研究及格一切人类的技术。 ? 5、达芬奇的发明在卷绳索的车床、纺车、剪呢绒机、钻孔机、刻锉刀、钻齿、 卧式涡轮、缧丝车床、独轮车、降落伞、潜水设备、救生带、蜻蜓式飞机、飞行器、 凸面镜、凹面镜、螺旋起水器、时摆、压缩空气测时仪等等。 ? 6、勤勉谦虚。读书超过了意大利各地图书馆的藏书。他说: “微少的知识 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禾穗高傲的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 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他的母亲。” ? 7、重视理论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 ? 8、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创作方法。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 ―复习题?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等基本概念 2、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基本条件 3、文艺复兴美 术的基本特征 4、文艺复兴时期有哪些主要画派、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5、文艺复兴三杰的生平 与艺术成就巴洛克美术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艺术 17 世纪流行于意大利。“巴洛克”指的是一种艺术风格,它的原义含有 不整齐、扭曲、怪诞的意思。 ?巴洛克之所以成为独特的风格,是由于它在艺术精神与手段上,与盛期文艺复兴有 着明显的区别,反文艺复兴盛期的严肃、含蓄而倾向于豪华、浮夸、蘼丽的风格。 在绘画和雕塑方面,它不再遵循文艺复兴重素描结构、广泛采用垂直线、水平线、 追求稳定等原则。 ?在作品中强调激情、运动感、戏剧性、光线和色彩,广泛采用曲线和弧线,偏爱复 杂多变的构图等等。 巴洛克代表人物: ?意大利:卡拉奇、卡拉瓦乔、贝贝尼、提埃波罗;法国:勒南三兄弟、拉图尔;佛 兰德斯:鲁本斯、约丹斯、凡。代克、布劳尔;荷兰:哈尔斯、伦勃朗 卡拉奇 ?①1585 年左右,卡拉奇兄弟在意大利创建了欧洲最初的美术学院,从此美术教育 开始摆脱传统上那种师傅带徒弟的作法,走上了有组织有系统地教授理论和技能的 道路。②阿尼巴尔? 卡拉奇是卡拉奇兄弟中成就最为突出者。在美术上,他推崇古典 雕塑和拉菲尔、米开朗琪罗等盛期文艺复兴大师。卡拉奇融合拉菲尔和米开朗琪罗 的长处,创造处颇具个人特色的风格,把充满生动古典神话形象的世界,带到一种 优美、华丽、轻快、丰富,但又不乏和谐的境地。从他最优秀的壁画《维纳斯和安 喀塞斯》上,大体可以看出他的艺术特色。 卡拉瓦乔主义 ?意大利 16―17 世纪之交现实主义画派的重要代表。 明暗对比十分强烈,即在暗棕色或暗褐 色中暴露立体形象的光照部分,故称“黑暗 法”。代表作品: 《基督下葬》 、 《酒神》 、 《召唤使徒马太》等。 ?卡拉瓦乔处理宗教题材时,抛弃盛期文艺复兴大师确立的理想化模式,把那些神圣 的人物和场面,描绘得如同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实景。这种作法激起教会人士指责。 ?他在绘画语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一反达? 芬奇那种细腻柔和的明暗过渡法,创 造出一种强烈对比的明暗法,借以突出重点,渲染气氛。 《召唤圣马太》 就是一幅鲜明体现卡拉瓦乔处理宗教题材的态度和手法的著名作品。 鲁本斯 ?鲁本斯的艺术以华美取胜。色彩是鲁本斯最有力的造型语言,他善于描绘丰富而又 和谐的华丽色彩世界。 ?鲁本斯的绘画充满活力和热情,是对欢乐健康生活的讴歌。 ?代表作油画 《抢夺留西普斯的女儿》 、 《玛丽? 美第奇在赛马登陆》 、 《披皮衣的海伦? 芙 尔曼》体现了鲁本斯绘画的特色。 伦勃朗 ?特有的运用光线的手法,源于卡拉瓦乔的明暗对照法,但更自然,更具表现力。 ?注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在伦勃朗的肖像画、宗教画种都有深刻体现。 ?他的铜版画和素描也是他艺术遗产种极为珍贵的一部分。 ? 油画《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 、 《夜巡》 、 《自画像》 、铜版画《基督救治病人》是其 代表作。洛可可美术罗可可美术 一、罗可可美术的诞生17 世纪的法国,被称为路易十四时代,这位雄伟勃勃的君主把法国建成了当时欧洲大陆第一 强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巴黎成了欧洲政治经济的中心,也成为文化艺术的中心,并一直持 续到 20 世纪初叶,引领了巴洛克美术。但他的王位继承人路易十五却是位胸无大志,沉湎酒色 的人。在其当政期间,由其情人庞巴杜夫人引领,举国上下要求从原来严肃、紧张、繁琐的宫 廷礼仪所规范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轻松和具有人情味、不拘礼仪地随意言谈和交往蔚然成风。 于是, 17 世纪流行的雄健有力、 气度非凡的巴洛克艺术风格便被轻盈柔和的罗可可风格所取代, 并得到路易十五夫人和贵族夫人的宠爱。罗可可艺术风格始于巴黎, 不久为全欧洲所接受, 并遍及到工艺装饰、 室内装饰、 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 二、罗可可美术的特征及作品鉴赏罗可可艺术形成的内因是法国本身的需要,外因则是东方艺术的影响。首先是日 本浮世绘传到法国。更多是 18 世纪初中国的艺术品直接运到法国,中国的瓷器、丝 绸、 日本的浮世绘和其他器皿线条的流畅, 都使他们的眼睛为之一亮,感情为之一振。 饮茶、插花艺术逐渐流行,室内家具追求中国式样,墙面美化盛行青花瓷风格。因 此罗可可又称“法国――中国式样”。罗可可意为“贝壳形”,含有纤细温柔的特色,家具精湛繁杂,宫廷陈设奢华富丽, 绘画色彩明快柔弱。追求的是柔美轻佻、小巧玲珑、光滑润洁。采用委婉的波状曲 线,造成一种现实人间的生活享受,美学上趋向于秀美。 艺术流行风潮女性化,男性也加以女性化处理,具有抒情柔美的律动感。总之, 罗可可艺术是皇家贵族享乐的谈情说爱的艺术。这些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 的装饰是艳情艺术的代表。 华多() :法国杰出的罗可可画家,曾长期在巴黎歌剧院工作,受戏剧 布景画家风格的影响, 熟悉各种演员, 花鸟和中国式样风格成为其重要的艺术特点。 被戏称为“风流画家”。代表作有《西苔岛的朝圣》 ,出自法国和意大利神话。西苔岛 是恋爱的仙岛,青年男女非经千难万险方可到达该岛。当时巴黎歌剧院正上演这出 戏剧,华多画了三张,这是最好的第二幅。 布歇( ) ,是法国罗可可艺术特征最充分的体现者,曾被国王选为首 席画家。法兰西美术学院院长,他技法纯熟,画风迅速,不乏大幅作品,画女人体 画的透明肉感,床上鲜艳夺目的绸缎非常适合宫廷口味,但后来的新古典主义攻击 他为“向妇人献殷勤的画家”。代表作: 《沐浴的狄安娜》 、 《裸女》等 弗尔戈纳尔( ) ,是法国最后一位罗可可画家,也是最受贵族妇人宠 信的画家,比老师布歇更为活泼独立,许多小画一挥而就,他大块的厚色、飞舞的 笔触的风格与传统手法大相径庭。 第四节 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美术 一、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诞生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美术出现明显的衰落趋势,同时又受到巴洛克艺术的冲击。为了捍卫 文艺复兴已有的艺术成果和古典主义的尊严,在官方的支持下欧洲出现了许多学院。最早最有 影响的是 1580 年意大利的卡拉齐美术学院。这些学院重规范,十分强调基本功训练。重典雅, 把文艺复兴的大师视为永恒不得超越的规范,又反对个性与革新,结果走上了脱离生活、缺乏 生气的程式化道路。因而学院派意味着严谨和规范,也意味着因循保守。学院派始于 16 世纪的 意大利,流行于 17-18 世纪的英、法、俄等国家。其中法国的学院派因官方的重视,势力和影 响最大。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是学院派派生出的最重要的画派。新古典主义在重规律、 重典雅、重技巧方面,同学院派及古典主义相同。但在美术思想方面,却有独到的 可贵之处。 法国新古典主义产生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形成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随着社 会的变革和科学的发展, 使人们渴望发明和创新, 造成人们审美趣味上也求新求变。 另外随着大革命的到来,艺术倾向从表现女性的柔美肉感,转而变为弘扬视死如归 的坚强精神。二、考古发现与科学研究的推进。1748 年被偶然发现湮没了 1000 多 年的庞贝城惊现于世,使人们具体看到了一个灿烂的古代罗马世界。追求共和制的 资产阶级以历史上的罗马帝国作为借鉴,在艺术上又一次掀起对古典主义崇拜的狂 热。 二、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及作品鉴赏 ●崇尚古代传统:新古典主义的核心就是回到罗马去,他们借助古罗马的英雄,以 古罗马的神话和英雄故事为题材,努力摹仿古代精神、原则和格言,作品中人物甚 至连发式、服装、室内陈设都一一从文献上找依据,加以逼真地描绘,使人看到一 个真正的古代世界。 ●重理性精神、重道德规范:新古典主义的精神是理性致上,认为理性是人类共性 的最高抽象,也就是真理。新古典主义尊重道德的力量,为维护社会平衡,捍卫君 主政体的国家,必须自我克制,遵守共同的道德标准,甚至可以大义灭亲作出自我 牺牲。作品题材多为社会重要事件。 ●重严谨的格律:在艺术上强调格律的严谨、形式的完整和永恒不变的准则。由此 引申出对题材的限制、审美的一致性、构图的庄严和气氛的宁静。 普桑() :法国新古典主义先驱,在学习过程中,他选择了拉斐尔,并去 罗马研究古代绘画,以古典美学为指南,作品多以《圣经》和神话为题材。 代表作: 《阿卡迪的牧人》 、 《抢劫萨平妇女》等。 大卫() :法国伟大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也是拿破仑的好友和支持者。 曾去罗马学习, 吸收了卡拉瓦乔和普桑的精华。 他的创作和法国 1789 年的资产阶级 革命紧密相连,很多画作都来自于当代革命的真实事件。拿破仑发动政变后,立即 任命他为宫廷首席画家,画了一系列与拿破仑有关的作品。他对生活充满激情,画 风严谨、坚实,注重重大题材,在反对罗可可轻佻柔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代表 作: 《贺拉斯兄弟的宣誓》 、 《马拉之死》 、 《约瑟芬加冕》等。 安格尔() :新古典主义有两位大师,一位是大卫,后一位则是安格尔。 大卫侧重于英雄及伦理,安格尔侧重东方华丽的唯美主义,是推向有一个高峰的人 物。他从小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在美术学院获得大奖,并有机会去罗马学习,是 巴黎美术学院院士、教授、院长。他的作品色彩明亮,明暗对比降到最低,平面细 滑准确看不到笔触。他的艺术通过拉斐尔上溯古代希腊,他作品中的东方情调是指 土耳其、阿尔及利亚等近东地区,在描绘女性美方面达到了不可企及的高峰。代表 作: 《泉》 、 《土耳其浴室》 、 《大宫女》等。思考题: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是哪两位?其艺术特征是什么?浪漫主义美术 一、浪漫主义美术的诞生 浪漫主义的兴起与英国的产业革命直接相关。18 世纪下半叶英国人瓦特发明的 蒸气机已被广泛利用,人们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化使人的 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勇于打破传统,蔑视权威的文化浪潮由英国波及整个欧 洲,产生了英国诗人华尔华斯、德国的歌德、席勒,法国的雨果、德拉克络瓦等著 名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 浪漫主义在 19 世纪初的法国达到了全盛期。1814 年联军进入巴黎,4 月 6 日拿破 仑下诏退位,路易十八随即登上王位,波旁王朝复辟。在这个年代里,一些知识分 子是苦闷的, 他们借用浪漫主义发泄自己的情绪, 也暗合了浪漫主义全盛期的到来。 二、浪漫主义美术的特征及作品 ●注重感情表达。“浪漫”意指空想、幻想、爱情等涵义,又被形容为离奇古怪、荒 诞不经,大力肯定人的感情和个性,敢爱敢恨,强调“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 性”。浪漫主义的作品热情澎湃,人物个性鲜明,他们的幻想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所以浪漫主义也称理想主义. 创作灵感大多来自中世纪的传奇故事和骑士精神,而不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在 被视为野蛮的中世纪的荒诞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正如哲学家卢梭所言“野蛮人比文 明人更文明、 更智慧、 更美”。 所以一切审美标准, 创作动机都与古典主义大相径庭。 ●重视艺术的对比,古典主义的审美法则是和谐,而浪漫主义的审美法则是对比, 认为自然中所有的事物都是两种不同要素在对比中表现出来,如雄伟与委婉、高尚 与卑下、文明与野蛮、人性与兽性、光明与黑暗等,这种表达才是人类真正情感的 表达。 1、法国 籍里柯() :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画家,早年对马非常感兴趣。受米开 朗琪罗和巴洛克艺术影响,一生画过很多马的题材,对下层劳动者充满同情,还为 各类精神病画过肖像。 由于一次骑马受伤而亡, 年仅 33 岁。 代表作: 《梅杜萨之筏》 , 一幅作品就奠定了他在美术史中的地位。 德拉克罗瓦() :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他精力充沛,才华横溢,被 左拉誉为“浪漫主义的雄狮”。他曾受籍里柯影响,是音乐家肖邦、诗人波特莱尔的 好友,被安格尔称之为“艺坛上的魔鬼”。作品也具有表现中世纪的想象和阿尔及利 亚、摩洛哥生活的异国情调。代表作: 《但丁和维吉尔》 、 《希阿岛的屠杀》 、 《自由引 导人民》等。?思考题: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是哪位画家?其代表作是什么?2、西班牙 戈雅() :家境贫困,20 岁时到马德里,接受皇室王族的订件。他一方 面憎恨皇家的丑恶,一方面又依附于他们,就造成了他作品的矛盾。他表现平民也 描绘达官贵人,是位充满爱国之情的艺术家。他的晚年非常不幸,这些都在他的作 品体现出来。代表作: 《1808 年 5 月 3 日午夜的枪杀》 、 《裸体的玛哈》 、 《着衣的玛 哈》等。 3、英国 拉斐尔前派:19 世纪英国出现了一股反对皇家美术学院清规戒律的思潮,他们认 为到了文艺复兴的拉斐尔之后艺术已趋堕落,主张忠实自然,融诗画为一体,以文 学作品为题材,强调艺术的道德作用,用笔细腻,注重细节。画面充满寓意和装饰 风。代表人物:罗赛蒂、密莱、亨特、布朗等。 4、德国 勃克林() :他有惊人的记忆力,经常在法国、意大利的名胜古迹游览, 却不画一张写生,而是从主观出发,依据自己的内心想象,把自然与人生、与梦境、 与实在、 与虚无表现出来, 作品带有神秘的象征性和浪漫主义色彩。 代表作 《死岛》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1.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及特点 “浪漫主义”一词来源于中世纪的“浪漫传奇”一字, 意思是中古欧洲所盛行的英雄 史诗和骑士传奇、抒情诗等。我们这里所指的浪漫主义,一般是指 18―19 世纪欧洲 一些国家所产生的思想和艺术的运动, 它反映在艺术的各个领域: 德国是诗和音乐; 英国是诗、小说和风景画;法国是绘画和雕刻。 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 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 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 拜伦的作品)等浪漫主义的诞生是对当时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美术的一次革命。它 追求幻想的美、注重感情的传达,喜欢热情奔放的性情抒发。浪漫主义艺术以动态 对抗静止,以强烈的主观性对抗过分的客观性。浪漫主义在题材上,多描写独特的 性格,异国的情调,生活的悲剧,异常的事件,还往往从一些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 的题材 . ? 热情,是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素,以时事为题材而成为浪漫主义的内容,首先是绘 画中洋溢着的激情,这是遵循旧法,由&理智&导致冷漠的古典主义艺术最缺乏的品 格。构图、光线、色彩、人的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 ; 它的浪漫 的想象,是建立在现实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的,它所显示的奔放的激情,是与积极的 人生理想结合在一起的 ; 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而具有强大艺术力量 . 浪漫主义以追 求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解放为思想基础。 。 ?绘画 ; 西班牙:戈雅 法国:德拉克洛瓦;席里柯 德国:弗里德里希 英国:布 莱克;康斯太布尔;透纳。 ?戈雅:1746 年 3 月生于西班牙北部阿拉岗省的一个小镇,他的父亲是一位镀金工匠,母亲来自贵族家庭.幼年的戈雅生活是贫困的.戈雅从事正规绘画训练是从 1760 年开始的,1776 年去马德里, 拜学院派画师巴依埃为师.他曾两次参加学院派的有奖竞赛 ,但都以失败告终 .,他随西 班牙的一个斗牛士团去意大利,没奖学金,就充当斗牛士来维持生计.有关戈雅在这次罗马之行的 不安分的经历还留下不少传说.这个平民出生的年轻人,情感炙烈,生性放荡不羁,据说他曾为了展 示他的灵巧与敏捷,冒着生命危险去攀檐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 ,又说他因为诱拐一名修道院的修 女被囚禁在监狱,还是西班牙意大利大使出面周旋才被释放. ? 他早期是创作了一些壁画和挂毯画.80-90 年代是他创作的繁盛时期,开始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当 时西班牙贵族的奢靡腐败,民众的困苦 艰辛,以及 1789 年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都使他激动不安.再 这几年中,戈雅的身体和健康状况都不十分理想 . 年他终于患了一场大病,结果丧失了 听力,这也是戈雅作品中出现悲剧性因素的原因之一.给戈雅带来巨大声誉的是他的肖像画&&着 衣的玛哈&&&&裸体的玛哈&&,而&&1808 年 5 月 3 日夜间枪杀起义者&&可以说是欧洲 19 世纪最有 表现力的油画之一.后人是这样评价戈雅,在毕加索之前西班牙出现过两个画家,一个是平静安详 的委拉斯开支,另一个是性急好动的戈雅.委拉斯作品主要是有民族的气质,而戈雅的作品有世界 性的气概. 泰奥多尔? 籍里柯()是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大师。籍里柯推崇提香、拉斐尔 的艺术。热爱鲁本斯狂放且激情的构图和造型,研究过戈雅的作品,逐渐在自己的作品中显露 出浪漫主义的倾向。1812 年,年仅 21 岁的籍里柯在沙龙展出《轻骑兵军官的冲锋》 ,获得意外 的成功。27 岁赴意大利临摹米开朗琪罗的《最后的审判》 。28 岁是创作了世界名作《梅杜萨之 筏》 ,该画展出后获得巨大的成功。1842 年 1 月,籍里柯坠马身亡,年仅 33 岁。 《梅杜萨之筏》 采用了金字塔式构图,借鉴了古典绘画的均衡比例,把事件展开在幸存者发现无边船影时的刹 那间景象,在紧张的气氛、强烈的色彩对比中,把生命推到了生与死的临界。籍里柯用全部心 血和激情描绘出的这幅画作,成为世界一流的惊世名作。?《梅杜萨之筏》 题材本身由于是个真实事件而显得令人毛骨惊然。梅杜萨号1816 年在赴塞内加尔途中失事,或许是由于它的船长无能。一百四十九名士兵和水手集聚在一个临 时造起的木筏上,为了安全,由高级船员的那些救生艇牵引着。然而,当高级船员了解到本筏 重量会减慢他们的速度时,竟然让木筏在广阔的海洋中独自漂流。时间不长,恐慌的受害者就 开始相互争一个,许多人被杀死或受了重伤。更令人惊骇的是,伴随着强者快捷地处决弱者和 垂死者,生者以死者为食。一周之后,只有十四个人活了下来,这些人被一只路过的船奇迹般 地救了起来。在一块巨大画布上的一个纪念性构图中,热里科描绘了救命船刚露出的那一刻。 净化了的题材,通过巧妙熟练地组合而富于戏剧性。通过剧场式的用光、富于表现力的构图和 对男裸体的卓越处理, 热里科为这伙在狂风巨浪海洋上漂流的遇难者提供了一个英雄式的结尾。 这只船真的会来救他们吗?当这些人能鼓足力量让远方的船了解他们的存在时,激动人心的希 望化人了构图,化人了一个偏离中心的涌动的金字塔形。前景上的那些人,不论是失去活力的 还是沉默的,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经历了近两周烈日下的海上漂泊,除了同胞之外别无食 物之后,幸办人物看起来健康得令人吃惊。热里科很明白他不能如实地描述实际事件的恐怖现 象,否则就无法展出这幅画。不过,在为这幅画做准备时,他画了许多重伤肢体和其他可怕细 节的习作。?德拉克罗瓦()是法国浪漫派绘画的杰出代表人物。 他七岁丧父, 十七岁丧母,九岁进中学,十八岁成了古典派画家的学生。他又研究著名画家各个的作品,这些画家的对色 彩的爱好,使他也成为重色彩的画家,而与重线条的古典派大师相对立。他用奔放的笔触、用 色彩来塑造形体。他是个情感、丰富知识广博、有多方面才能的人,他擅长音乐,有很高的文 学素养。他也画壁画、肖像画、静物画、动物画、风景画。他的绘画创作所表现的内容,足以 反映出浪漫主义的种种追求--呼吁自由、缅怀历史、对文学名著的再现、异国情调和东方色彩、 神话幻想和宗教情感、自然和原始的力。这些作品反映的生活的范围各异,它们达到的水平也 并不相同,但肯定的说,所有这些探讨都是与他的浪漫主义的精神相关联的。浪漫主义所要表 现的对象是& 自由的具体的心灵生活&。 资本主义和机器生产所加到人们身上的束缚,他缅怀 往古,寄情于神话,羡慕原始的自然之力或东方的奇风异俗,都为了从中获得灵感以抒发自己 的幻想激情。他为人类文化创造了丰硕的财富。他被称为& 浪漫主义的狮子&。留下不朽的作品有:&&加利列海&&、&&自由领导人民前进&&、&&希奥岛的屠杀&&等 康斯坦布尔 英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作为一个浪漫主义画家,他既不遵循古典 画家创立的严谨、规范的叙事性绘画传统,也不赞成同时代的画家们对幻觉、想像 的推崇。他认为,风景画必须以观察的事实为基础,它的目的是“体现对自然效果的 纯粹把握”。为了准确把握自然的效果,康斯坦布尔经常到户外观察自然风景,并画 下了大量油画速写。无疑,康斯坦布尔并不是最早携带画板走进自然的画家。但是, 此前的画家们更多地受着古典主义的影响,他们去自然中去寻找大地上那些体现古 典趣味的明确庄严的景物形式。康斯坦布尔更关注的是天空、光线和气氛等不断流 动变化的元素,即他要捕捉的是一个动态的有生命活力的风景。因此,康斯坦布尔 在向我们展示教堂、田园、道路、树林、水泽等静态的景物的时候,也将笼罩着这 些景物的天光云影的生气运行展示给我们。他的作品很多都是表现变幻莫测的海边 风景及大自然的威力 , 狂风暴雨,冰雹雷电在他的画面中经常出现 , 像&&拾穗者 &&&& 布莱登的海滨浴场和运煤场&&&&韦茅斯海湾&&&&海边广场和铁索桥码头&&等. 康斯坦布尔的个人生活经历也屡受挫折 ,他爱上了一个不同阶层的姑娘,直到四十 岁才冲破种种阻碍与之结婚.然而他们仅仅生活了十二年,妻子去逝之后他整日沉缅 于绘画中,因此他的作品常带有一种绿色的调子,蒙上了一层伤感的情绪.?透纳是与康斯坦布尔齐名的风景画家.出生在一个理发师家庭.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非凡的绘画才能,他的母亲性情暴躁后来死于精神错乱,父亲一直支持他绘画,他生性孤僻倔强,喜欢避 开人群独自工作,也没亲近的朋友,他不仅终生未娶,还避免了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给他带来的社会 交往,晚年隐姓埋名断绝了与外界世界的一切联系.除了财产,他一无所有.他早期的绘画题材多是风光,废墟,城镇角色,尊传统又严禁仿真.他的创作以水彩为 主,盛期主要创作油画.他的名作大多是在探索和表现不平静的自然界的变化 ,他以极 大的热情,敏锐的观察力和新颖的绘画技法,捕捉光线和空气的不同状态,专心致志的 再现光的强度,云彩,海水的变化和风雨活动.透纳的色彩和表现光的变化方面所进行 的尝试.也曾影响到法国的一些印象主义画家. 透纳于 1851 年去世,76 岁.这位节俭而孤独的艺术家留下了大笔遗产,他的本意是 将这些遗产捐赠给国家和分给老年贫困的艺术家们,但却因其家属反对未能生效. 3 雕塑: (法国) 鲁德 &&马赛曲&& 卡尔波 &&舞&&现实主义1 现实主义产生的背景及特点 现实主义是 19 世纪在西欧出现的与浪漫主义相 对立的一种艺术思潮。由于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大多对所处的阴暗面进行揭露和 批判,所以又被称为批判的现实主义。 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历史纵向看,浪漫 主义是对古典主义的否定,现实主义是对浪漫主义的否定。产生的原因应追溯到资 本主义的兴起。现实主义是资产阶级已经夺得政权,建立了自己的王国,需要冷静 地巩固政权时的产物 .现实主义绘画取材于现实生活,关切社会底层人物的不幸生 活,这是民主主义思想在绘画上反映。 2 代表人物 居斯塔夫? 库尔贝()出生于法国东部小镇勒南。库尔贝主张现实主 义,他说:“现实主义艺术就其本质来说是民主的艺术。”他的代表作品《石工》 、 《筛 麦人》 、 《路遇》等,都是不加任何修饰的现实生活写照。 《筛麦的女子》是库尔贝著 名的代表作品。库尔贝的杰作《石工》是社会最底层劳动大众的真实写照。 3 巴比松画派 以风景画为主的巴比松派的出现, 是在复辟时代末期和七月革命初期, 波旁王朝 的腐化和政治空气的低压之际。一些画家希图通过自然风光的描绘,寄托他们民族 的情感和向往自由的理想,而巴黎郊外白露附近有个巴比松小村,有一群画家常常 到那里写生,甚或住在那里画画,人们即称这群画家为巴比松派。由于受其它传统 的影响,产生不少受它影响的画家。巴比松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以新的精神开辟 了法国民族风景画的道路,而且成为后来印象派风景画的直接的先导。面对自然写 生,并极力追求光与色的效果。在绘画艺术中,色彩对情绪的影响,以及色彩美给 人愉悦的感受,是十分强大的。而大自然的美所提供给人的色彩感受,又是极为丰 富的。所以印象派在色彩上的创造,是一项有益的革新,尤其是在风景画中,他们 扩大了视觉感受的领域,从而丰富和推进了现实主义的表现力。 现实主义既然要求真实地去反映现实,那么,印象派忠于自己视觉的真实感受,排 除先验的成见,应该说是对现实主义的发展?绘画?代表人物及作品 卢梭 &&阳光下的橡树 && && 森林出口& 杜比尼 &&瓦茨河上的落日&& 柯罗 &&孟特芳丹的回忆&& 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农民画家。 他出生在农村,童年时代的农村生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茅舍虽然清贫,但父母对子女的抚爱却淳厚至深。他较少受学院派或同辈画家的影响,自 有其独特的朴素风格。真实地塑造了当代贫苦农民的形象,他们在忧愁和失望中不屈不挠地、 只是聚精会神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他们的生活有如季节的循环,看不出希望或变化。实际上, 他是一位悲观的人道主义者,他相信命运和历史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把农民禁锢在使人疲倦 的境地。米勒一生非常贫困,在巴黎十几年中,始终怀才不遇,疾病和穷苦不断袭击着他。艺 术久久不为人所重视。可贵的是,他一旦决心把艺术奉献给“泥土上的英雄”--农民劳动者,就没 有动摇过。这一点对他一生的艺术成就是有决定意义的。他是赞美劳动和自然的艺术家,也许 他笔下描绘的法国农村与中国农村有某些相象之处,也许是因为中国艺术家对农村生活历来就 是感兴趣的,所以他的画似乎特别令中国读者感到亲切。可以说是最受中国观者欢迎的画家之一。他留下的不朽的作品:&&拾穗&&和&&播种者&&等 奥诺雷? 杜米埃()是法国 19 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杜米埃一 生中画了 4000 多幅石版画和许多油画, 画风崇尚现实主义, 但画意却蕴含着强烈的 讽刺意味。评论家们把他那些讽刺性作品称为“没落阶级集体形象的辞典”。杜米埃 的油画不注重学院式的严谨的素描和结构,技法简略,因而不为当时画坛所重。杜 米埃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三等车厢》 、 《三个交谈的律师》等印象主义以及其艺术 19 世纪下半叶的主要美术流派 印象主义 (19 世纪 60 年代) ; 新印象主义 (19 世纪 80 年代后半期) ; 后印象主义 (19 世纪 80~90 年代) ;新艺术运动(约
年) 。 19 世纪下半叶产生于法国,而后波及欧美的一个重要的现代画派。 19 世纪 60 年代,画家马奈以新的色彩观念画出了《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 两画,遭到攻击与诽谤,然而他的新观念却使许多青年画家佩服,于是一群年轻画 家聚集在他身边,这便是印象画派起始的前提。 1874 年,这群年青画家在巴黎举办了第一次展览,莫奈的《日出? 印象》遭到讥笑, 评论家戏谑为“印象主义”,哪知印象画派之名反而使他们扬名世界。他们前后共举 办了八次画展,产生了一大批前所未有的新绘画。 主要的画家有:马奈、莫奈、毕沙罗、西斯莱、德加、雷诺阿、巴齐依、莫里索、 劳特累克以及后来成为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修拉、西涅克、凡高、高更和塞尚。 特 点 ⑴不要失掉你所感觉到的第一印象?± ⑵强调画家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注重绘画的光、色、形、意、美的融合。主 张走出画室,进行户外写生。 ⑶采用原色并列、重叠和补色手法,形成印象派新的绘画语言。为了表现物体的动 态变化和光色的斑斓绚丽、光怪陆离,印象派画家采用小笔触和色调并列方法,有 些颜色不再在调色板上调配,而是红、黄、蓝三原色并列,时而重叠,并把红和绿、 黄和紫、蓝和橙色补互对比,使色彩在强烈视觉冲击中产生新的和谐。 ⑷提出应自然而随意地表现生活与客观物象而不是再现;抛弃了传统艺术所关注的 社会功用与教育职能,离开了艺术表现现实的情节化和戏剧性结构,排除叙事性的 文学内容,注重画家对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和自觉表现,擅长对现实情景进行直觉 式的描绘。 ⑸主张绘画应表现现实中瞬息万变的色与光,力图捕取阳光照射在物体上的霎时的 冷暖变化,从而在技法上引起一系列革新:补色的对比、颜色的厚涂与并置、笔法 的精炼与简略等。所以印象派的画大多生动、明快,有一种光色颤动之感。 马 奈――印象主义的奠基者 (E.Manet.) 马奈 19 世纪法国画家,印象画派的倡导人之一。出生于有丰富艺术收藏品的官员之家,少年时曾在海校学习,后入学院派画家库退尔画室学习,并去欧洲各地观摩写生。1856 年建立自己的画室,从事创作。 1861 年以《弹吉它的人》 、 《双亲像》送官方沙龙展出,获鼓励。 ;1863 年马奈将《草地上的午 餐》 、 《穿斗牛士服的维克托林娜》等三幅作品;送交官方沙龙,遭到拒绝,于是只得在“落选者 沙龙”中展出。1865 年以独特的色彩处理画了《奥林匹亚》 ,引起激烈的争议。70 年代在莫奈等 人影响下,常去海港、花园等处作外光写生,创作了《花园里的女人》等一批追求光色变化的 作品。80 年代马奈不顾病重体衰,创作出《女神咖啡馆的酒吧间》等一批杰作。他在绘画技法 的光色表现上,坚持不懈地探索,开辟了广阔而丰富的境地,对印象派的发展和后世画家的成 长,起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有: 《喝苦艾酒的人》 《西班牙歌手》 《隆桑赛马》 《斗牛》 《露台》 《吹笛的 男孩》 《枪决马克西米连》 《喝一杯啤酒》 《铁路》 《威尼斯大运河》 《阿尔让特依》 《铁路》等。 马奈的风格 ⑴°我的作品的主角是光和色。?± ⑵ 今天的艺术家不说来看完美的作品,而是说来看真挚的作品,这种真挚使作品有 了反抗的特点,尽管画家仅仅想表现他的印象。 ⑶ 选材和表现风格自由,不受空间透视的束缚,以及有外光的新鲜感,打破了传统 的千篇一律的棕褐色调。到后期,他又改用彩色笔触和彩色线条作画。 ⑷受日本风格影响,画面中常有日本版画、屏风、和服出现。马奈比我们想像的更 伟大! 克 劳 德? 莫 奈――“光和色”的讴歌者 (C.Monet,) 莫奈是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法国画家,印象派的主要代表。少年爱好漫画和风景画,1863 年人格莱尔画室学习,随后与西斯莱、巴齐依一道去枫丹白露森林写生,以《翁弗勒的塞 纳河口》送沙龙展出,受到好评。70 年代初,他常去巴黎盖尔波瓦咖啡馆,与以马奈为首的新 艺术家群体聚会,并有作品参加多次新艺术家群体的画展。普法战争爆发,穷困的画家们纷纷 离开法国,莫奈也到了英国、荷兰等地。 1871 年画家回到巴黎,在郊区阿尔让住下,画了《日出? 印象》 、 《卡普辛大街》等一批杰作。从 80 年代起, 画家开始自己办画展, 逐渐与印象派画家们分道扬镳, 他在巴黎和纽约的大型画展, 受到广大观众和评论界的赞赏。 90 年代他偏向于组画的描绘,完成了著名的《干草堆》 、 《白杨》 、 《鲁昂教堂》 、 《伦敦风光》 、 《睡 莲》等组画,光色的表现已达到淋漓尽致、精妙绝伦的程度。晚年,他创作了巨幅的、环形的 装饰油画《睡莲》 ,可以说是他一生对光与色表现的总结。他是印象画派色彩理论最积极、最彻 底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对于印象派的发展和新印象派的兴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莫奈的主要作品有: 《青蛙塘》 《阿尔让特大桥》 《阿尔让特游艇》 《圣拉查尔火车站》 《打阳伞的 女人》 《穿绿衣的女士》 《花园里的女人》 《睡莲池塘》等。1870 年莫奈访问伦敦,从透纳的外光表现技巧中得到启示。从英国归来后,在勒阿 弗尔港创作风景画《日出?印象》 。 莫奈在创造新风格的绘画作品时, 借鉴了东方绘画 的技巧。 他是一位日本浮世绘版 画的热心收集者。他和 其他印象派画家一样,对东方绘画单纯精练的语言、平 面 处理法和以少胜多的技巧赞叹不已。 爱德加? 德加――动态人物的绘画大师() 早年接受过严格的古典主义艺术的熏陶,培养了热爱传统艺术的感情,固在印 象派画家中是始终坚持严格造型的画家。 受到马奈的影响,开始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城所在地功能特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