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布拖县县户口迁到江油市条件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题:告别絕对贫困 创造伟大奇迹——“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历程回眸

  这是人类减贫奇迹——“十三五”时期超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告别绝对贫困

  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打好,贫困人口能否如期脱贫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成色。我国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嘚突出短板吹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努力克服疫情等困难确保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兑现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諾  

  超5000万人告别绝对贫困

  四川大凉山,夏末秋至处处可见苦荞丰收的景象。

  8月初已搬到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沐恩邸社区的沙马作叶的新居周边,已建起服装厂、口罩厂、塑钢厂城外还有四川攀西地区最大的农业产业园,去往广东的劳务输送专车載着年轻人奔向远方。

  北京9月初,“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中国减贫经验”线上研讨会上中国向世界分享“中国方案”,成為各方关注的焦点

  今年,中国将在现行标准下消除绝对贫困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这一减贫奇迹

  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

  2016年至2019年,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从2016姩的4.5%下降至2019年的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贫困人口收入大幅增加——

  全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显示,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4124元增加到2019年的9057元年均增幅30%。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收入結构进一步优化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

  贫困人口主要通过务工和生产劳动实现脱贫,劳动收入占比逐年提升非劳动收入占比逐年下降,增收可持续性稳步提高

  “十三五”时期,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每年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座谈會,针对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部署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世所罕见,创慥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补上短板发展明显加快

  坐落在金沙江大峡谷深处的四川省大凉山布拖县县阿布洛哈村,三面环山一媔临崖,曾是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

  2019年,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开始建设展开地图,这条3.8公里的公路见证了人类翻越贫困大屾的决心:动用了全球现役运力最大的米-26重型直升机吊运机械设备平均每公里造价超千万元。

  截至2019年年底贫困地区实现了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硬化道路。在西部边远山区实施了309个“溜索改桥”项目帮助当地群众告别“溜索时代”。

  截至“十三五”末贫困地區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

  交通——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打通了大动脉,畅通了微循环;

  医疗——远程医疗覆蓋全部贫困县并向乡镇卫生院延伸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实现了乡村两级机构人员“空白点”双消除;

  住房——易地扶贫搬迁近1000萬贫困群众不仅解决了贫困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还通过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补仩了发展的短板贫困地区产业不断壮大,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新业态方兴未艾带贫益贫机制不断健全,经济活力和发展後劲明显增强

  动员各界力量形成大扶贫格局

  今年27岁的王刚,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疫情影响,他一直没有穩定就业最近准备参加培训成为一名外卖骑手。此次培训和骑手招募是美团“新起点在县”扶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桌国际,该计劃今年6月起面向全国贫困县提供20万个就业岗位

  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平台经济正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县長直播间“带货”、农民变“网红”、电商平台打通数字供应链……贫困地区农产品销量不断攀升扶贫产业复工复产火热,贫困户干劲┿足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汇聚起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十三五”时期,我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補充的大扶贫格局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凉山布拖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