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先前的p2p发展前景是一条死路

盘点2013年以前成立的P2P 昔日英雄现在如何
  2007年,拍拍贷的成立正式拉开了中国P2P行业的大幕。但2007年――2012年,P2P网贷发展不愠不火,直到2013年才迎来爆发期。2013年前成立的平台可以说是中国网贷行业里第一群吃螃蟹的人,他们的每一个创新在国内都是创世纪之举。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2013前成立的P2P网贷平台共计仅107家,堪称网贷界梁山好汉。作为行业的元老,他们对于网贷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今天,我们就来盘点这些网贷界的梁山好汉给大家带来的九大颇具影响力的事件。
3年以上老平台名单
&&& 浏览名单,不乏一些发展不错的行业巨头,当然也有不少令人发指的跑路平台。
  1. 第一个上线的P2P平台:拍拍贷
  2007年,拍拍贷成立,拉开了中国网贷历史。在今年4月份,拍拍贷率先完成C轮融资。据拍拍贷201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9月,拍拍贷成交量达到49.5亿元。目前,拍拍贷仍坚持信息中介、无垫付模式,虽然业务量增加并不明显,但相对其他平台来说比较符合监管指导意见。
  2. 第一个推出本息垫付的P2P平台:红岭创投
  红岭,2009年3月上线,首推本息垫付模式,大大促进了P2P网贷行业的发展。红岭创投官网显示,截至目前,成交量已达974.74亿元。仅今年双十一单日成交额就达29.34亿元。虽然红岭创投曾爆出大额坏账,但都全部垫付。其创始人在今年10月份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曾表示已垫付5亿坏账。
  3. 第一个公然挑战刚兑的平台:贷帮网
  准确的说第一个拒绝刚性兑付的应该是拍拍贷,但鉴于拍拍贷从成立之时即表示不兜底,而垫付模式也是在红岭创投成立后方才兴起的,故将拍拍贷排除在外。
  贷帮网成立于2009年,一直致力于农村城镇化的模式。2014年11月贷帮网出现1280万元的逾期,当即表示不跑路也不兜底,而当时刚性兑付已是行业内“潜规则”。一时间,贷帮网拒绝垫付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话题。有人认为贷帮网的行为,是冷静的市场行为,是符合潮流的;也有人认为是贷帮网垫付不起。当时甚至有人预言,贷帮网将因此出局。无论这种行为是无能为力的选择还是冷静思考的市场行为,都是老平台在网贷路上的一种探索。
  4.第一个银行系平台:陆金所
  (,)是第一个涉足P2P网贷行业的银行。2011年9月,上海(,)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12年1月,陆金所平台上线。据媒体报道,截止日,陆金所注册用户数量已突破千万亿大关。
  2015年以来,陆金所动作频频。先是剥离P2P业务,后又推出“人民公社”理财平台,意图打造P2P领域的“”,并陆续推出基金等理财频道。近日,陆金所又与30多家基金签署合作协议,陆金所转型一站式理财再下一城。陆金所因此也掀起了网贷行业转型一站式理财平台的热潮。
  5. 第一个掀起P2P价格战的平台:团贷网
  2012年7月,团贷网上线,创始人。业内实行的投资奖励机制最早就是从团贷网开始的。团贷网的投资奖励机制将P2P行业的投资利率从年化百分之十几一下拉到了百分之三十甚至四十。短期内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人蜂拥而入,其他平台开始竞相效仿。可以说,当时P2P行业的百花齐放与团贷网的这一营销策略不无关系。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该营销策略引发了行业的恶性竞争,也将投资者引导向追逐高的不健康方向。
  此前,团贷网曾与上市公司(,)签订网贷行业里的首个“对赌协议”,虽然合作最后宣告失败,但对P2P网贷行业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6. 第一个经侦介入的P2P平台:中宝投资
  中宝投资2011年2月成立,2014年1月经侦突然介入,平台因此停止营业。这是行业内首家因经侦介入而停止营业的网贷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是因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举报其法人周辉个人银行账户交易异常而被立案调查的。
  2015年1月,衢州市人民检察院向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周辉犯集资诈骗罪。2015年8月,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宣判,周辉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0万元;并对其犯罪所得进行追缴,返还给被集资人(即投资人)。
&&& 据检察院调查周辉自2011年5月至案发,非法集资金额总计10.3亿元,实际骗取款项共计1.75亿元。
  7.第一例恶性跑路平台:淘金贷
  淘金贷日上线,日跑路,5天骗倒百余人。
  淘金贷负责人仅20岁出头,伪造营业执照,非法购买国家工信部的ICP备案号。一个人操纵10个“淘金贷”客服号码,宣称“国内最大最安全的网络借贷平台”。
  淘金贷上线之初,就公布了假营业执照,称其母公司是湖北程力集团旗下的程力投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还以“开业庆典”的名义推出50万、100万数额不等的“秒标”。非法集资百万元后,淘金贷跑路,投资人成立维权QQ群并报案。
  日,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将犯罪嫌疑人郭某抓获。
  8.自融鼻祖:盛融在线
  盛融在线成立于2010年10月,广州最早且规模最大的P2P平台。2015年2月爆雷,投资人称其为自融平台鼻祖。
  2012年7月,第一财经日报曾报道,称盛融在线自导自演P2P,平台负责人通过自家P2P平台累计借款融资过亿。
  有投资人直言,盛融在线属于公开自融的平台,也是自融平台的“鼻祖”。“盛融在线的倒下,意味着自融在P2P行业彻底的失败,也证明了网贷玩自融是死路一条。”
  2015年3月,广州一家P2P平台好又贷向盛融在线递来橄榄枝,希望成立新盛融在线,同时推出债转股方案。但最终因股权占比等分歧,好又贷与盛融在线切断了合作。5月,投资人报案,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分局立案。
  9.网贷第一案:优易贷
  日上线,同年12月21日跑路。日,江苏如皋警方在海南成功抓获两名嫌疑人。日,优易贷集资诈骗案开庭审理。
  据悉,两位开淘宝店、网吧的80后兄弟俩,初高中学历,于2010年创办了优易网。团购业发展迅猛时,优易网是一家团购网站;团购业进入寒冬后,优易网就变成优易贷。在投资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将1500多万资金挪用于炒,血本无归后,兄弟俩跑路。
&&& 优易网集资诈骗一案在江苏省如皋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该案直接涉案金额为2550多万元,受害者包括全国各地的60多名投资人。
&&& 网贷探索之路是一场艰辛的旅程,网贷行业从无到有,垫付模式的诞生,与担保公司、公司合作的探索,资金托管的尝试,每一个的创新都足以影响行业发展方向。这些老平台摸着石头过河,为我们“开天辟地”。纵观2013年前成立的107家网贷平台,虽然有43家平台倒在了黎明前夕,但64家正常运营的平台为大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理财方式。
  网贷之家10月百强榜显示,红岭创投、拍拍贷、翼龙贷等11家平台名列前20。这11家老平台向我们证明了,只要不忘初心,普惠金融的梦终将会实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赵然 HZ002)
10/27 09:4111/26 02:5811/26 02:1611/25 17:2411/25 13:3211/25 13:2111/25 10:2211/25 00:1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共享学社贾阳阳:共享学社定位于金融创新从
新华网《习近平眼中的金融短板》
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201
王功权:我常告诉青年人不要轻易玩互联网金
郭广昌和他的复星系如何布局互联网金融
最新行业报告免费下载
《互联网金融CEO说》周刊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互联网金融CEO说
热门话题辩论
您认为目前P2P行业2000多家平台是否会只剩
2247 人已关注
Powered by为什么说先前的P2P发展是一条死路?_理财攻略-石投金融
下载客户端
为什么说先前的P2P发展是一条死路?
趁着资本市场对你估值还高,互联网金融还没被打成一潭死水,赶紧弄牌照,有牌照后你那些几百万投资人,才有希望真正变现成你钱袋子里的银子,你才有未来的大展宏图。
这篇稿子回答三个问题:1.为什么我要倡导的延续性创新?2.为什么先前的P2P发展是一条死路?3.广大P2P从业机构该如何转型求生?先跟大家简单汇报一下我关于对于P2P为代表的创新的一些粗浅的看法。我们知道在互联网金融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是把互联网金融视为一种颠覆性的创新,甚至有部分学者把互联网金融视为独立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之外的第三种融资模式。这一观点应该说影响了13年、14年这两年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我记得,当时马云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署名文章,把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区分开,将金融互联网视为传统基于互联网开展的业务,将后来蚂蚁金服做的很多事,贴上了互联网金融的标签。最早在2014年上半年央行出具的一个报告上,也有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两个词。但在2015年7月,人民银行等十部位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官方实际上是将互联网金融更多视为传统金融也可以大有所为的延续性创新,相应监管也是基于现有监管框架,体现了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全面反思。对于所谓的“破坏性创新”,我的评述是:以一定偶然性成功的、事先未能预料到的创新活动,这种创新的界定必然是事后的,而非事先的。因此,“破坏性创新”应该是一种市场试错型的创新,而非计划强推的创新。但在中国金融市场规模占GDP高达3倍以上的当下,这些新兴企业树敌过多,使得传统金融缺乏安全感,传统金融困惑互联网金融是不是就是革自己的命,双方的合作浅尝辄止,并未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应当以延续性创新主导,这可能是互联网金融无序发展的几年得到的宝贵教训。回到P2P,实际上克里斯滕森认为:是不是破坏性创新取决于有没有提出新的价值主张。在我来看,P2P没有提出新的价值主张,因为它实质上也是探索如何以更低成本、更为便捷的方式服务借款人,无非是用了互联网的手段,创新了商业模式。对于P2P创新性质的界定,完全取决于跟什么做类比。是跟银行(间接金融)做类比呢,还是跟券商(直接金融)做类比呢。我在15年4月出版的《P2P:中国式高收益债券指南》中将P2P视为中国式高收益债券,一直是把它跟券商比。lending club是自投行兴起,使得大企业脱媒、垃圾债券兴起,使得中小企业脱媒后,第三次脱媒的开端,脱媒的是个人消费者。中国由于垃圾债券市场基本不存在,实际上监管试图推动的作为信息中介平台存在的P2P,肩负着的是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脱媒的双重重任。跟银行比,所谓的去信用中介模式的P2P是颠覆,跟券商比,只是投行文化的衍生罢了。这是第一个问题的阐述。第二个问题实质上我想回答的是为什么先前P2P之路是条死路。我先前困惑一点:搞小额贷款公司协会的每天忧愁怎么收齐会费,搞协会的为什么那么多P2P挤着想入会交会费,同样是做小贷,为什么差异那么大?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钱是不是自己的。小贷公司的钱是自己的,最多向银行融点钱,银行还不愿意多给。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小贷公司借助P2P做小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尽管没法出表。P2P的钱呢,几百万的注册资金还不是实缴,就搞起来上百亿的成交额。不是用自己的钱,投资人为什么愿意给钱呢,看背书能力。先是自己给这些项目背书,把他搞成类银行,你不是不相信我的风控嘛,怕项目坏掉,钱回不来,那我跟你说我来担保,本息保障,保证还钱。投资人看到十几个点的收益(实际上13年我自己投的都是24个点),激动啊,银行才2、3个点,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的。投资人也就不再看项目风险,看的是你机构和合作伙伴的背书能力。自己的背书能力不行,怎么办,那我就找人给我背书。找国企找上市公司入股,出不出钱另说,出名头即可;在央视打广告,请名人站台,哪怕知道那个注册在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是山寨协会,只要名字霸气我也要交钱加入。钱不是我自己的,所有费用是投资人买单,至于存不存在真实的借款人,可能也没有投资人会关心,只要我按时还款就行。还款的钱可能是后来跟进的投资人,这就是这个行业出来大雷的逻辑。现在很多业内人士基本是想跟P2P撇清了。包括我这周要送去印刷的新书《P2P向死而生:科技投行赢得大未来》,有业内人士建议我别用P2P这个词。我想说的是,P2P改成什么名字不重要,关键是这场闹剧后我们得认真思考些东西。透过这场乱象,我们要看到两点:(1)这个市场是否被过度增信的,用增信取代征信,最后酿成了这样或那样的悲剧,值得庆幸的是更大的玩家还没来得及进来,所以不是千亿万亿的雷;(2)这个市场的看门人是否发挥了作用,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市场自发形成的一些第三方机构其实有做些风险提示,但并不成功,投资者的贪念在推波助澜。做个整体评估,互联网金融的乱象微观机制层面的问题起到的作用其实远大于宏观政策因素。最后一个问题:该怎么转?非法集资的,现在是被拿下了还有等着被拿。老实本分经营的该怎么转?这个行业的问题在于先前这些坏孩子在拼命烧钱,你也得跟着烧钱,不烧投资人就跑了。现在坏孩子被抓起来管住了,其实对于好平台而言是机会,良币终于有希望保住了。ok,好孩子们怎么过日子呢,现在感觉像冰河期,我怕冷,我怕一脚踏进恐龙乐园。在我而看,做小贷行业的大底还是能继续做小贷行业的,没有人非逼着你通过线上融资吧。你的平台流量反正也不多,每年花那么多钱获取线上投资人,还不如关掉。关掉是为社会节省资源,也就那些搞数字营销的会悲叹几句,你要找机构的钱,只要你的资产质量过关,机构的钱现在肯定比散户的钱便宜。现在是资产荒,机构都在找资产。实际上,15年4月我写的那本书就是谈P2P怎么对接机构投资人。15年底对接机构投资人已经开始成风气了,很多小平台会消失,但搞平台的人可能就变成了线下资产供应商。能不能有机构买,看资产,机构没有散户好骗。其实13年我接触这行业的时候,有创业者梦想着一站式、金融超市。监管落地,堵住了P2P成为金融综合超市的可能。对于大的平台呢,这些大平台前期花了那么多钱买流量、获得客户,不会甘心只做个P2P的,单纯做P2P小贷,也是浪费流量。本身也不符合互联网企业前期烧钱获得客户后期变现的逻辑。那么怎么办,拿牌照。有些自己的母公司有牌照的本身就可以直接上架干,有些自己没有牌照的也在到处琢磨着拿牌照。我说的拿牌照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自身资产上架合规性问题,要拿的网贷牌照(准)、交易中心牌照(准),而是说各种代销牌照,还有一些金融牌照。金融经营本身就是牌照经营,所以这几年牌照还是越来越值钱。有点沮丧吧,不是说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就是传统金融,怎么传统金融的牌照越来越值钱了?因为你没有牌照,做这些事情就是不合法不合规。合法合规是解决你的身份问题,没有身份,你有再多梦想都是空谈。所以我说,趁着资本市场对你估值还高,互联网金融还没被打成一潭死水,赶紧弄牌照,有牌照后你那些几百万投资人,才有希望真正变现成你钱袋子里的银子,你才有未来的大展宏图。作者:陈文 微信公众号:大蚊子
*以上资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供用户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相关百科推荐
石投金融理财产品
三个月(1-93天)
六个月(94-186天)
一年(187-366天)
一年以上(367天以上)
按月付息,到期还本
一次性付息还本
互联网金融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发展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