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 配的军长配什么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是2009年10月由出版的,作者是陈冠任,是一部政治军事类型的书籍,该书共分为十章。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内容简介
攻击王牌军——第1军:前身为北伐时蒋介石亲兼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该军兵员充足,全部为美械装备,以善于攻击驰名。  “广西狼兵”——第7军:号称“钢军”,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队。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作战勇悍,有“广西狼兵”之称。  精锐种子军——第18军:建军较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是国民党军老牌劲旅。该军先后产生了国民党军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两任海军总司令、1个空军总司令、1个勤联总司令、20多个军长,号称“种子军”。  攻守双料军——第25军:从杂牌打出的王牌军。能攻善战,将领凶悍。是国民党军内战主力,配备快速纵队,火力强大、凶猛。  铁甲机械军——第5军:抗战期间唯一的机械化军,嫡系中的王牌。指挥官几乎都是黄埔毕业生。部队兵员素质高,火力强大,但指挥官自主能力差。  魔头乱世军——第8军:抗战中远征军的主力之一,为半美式装备,火力猛,战斗力强。在内战中,解放军有“打垮七十三,拖死第八军”的口号。  新锐实力军——新1军: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官兵文化水平高,将领强悍,时称“天下第一军”,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都是一代强将。但军中派系争执厉害。  虎贲御林军——第74军:以傲、恨、悍出名,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性都在国民党军中首屈一指,能打硬仗恶仗,攻守兼备,号称“五大主力”之首。  杂牌强悍军——第35军:历经百战,攻守兼备,尤其以“善守城”出名,在抗战中多次痛击日伪军,曾是著名的常胜军。  野战凶悍军——第52军:既抗日,也反共;既会攻击,也会逃跑;既是“倚海剑”,又是“千里驹”;既会吹牛。也敢斗狠,是在战火中打出来的王牌,号称“国军第六大主力”。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目录
第一章 攻击王牌军——第2军
第2军前身为北伐时亲兼军长的第1师。蒋鼎文、、、等先后担任该军军长。该军兵员充足,全部为美械装备。国军部队大多守强于攻,第2军以善于攻击驰名。
1.几度风雨,此2军非彼2军/3
2.深得蒋介石宠信的/11
3.“征战”与“兵商”/14
4.“福将”李延年/21
5.全师上尉以上军官按连坐法处分/26
6.王凌云上任,再次远征作战/28
7.军长是从排长升起来的/34
8.三难第2军/36
9.“30年一轮回,这是天命”/40
10.嫡系王牌军成了解放军的一个师/45
第二章 “广西狼兵”——第7军
第7军号称“钢军”,是桂系、白崇禧的看家部队,既是王牌中的王牌,也是国军中的精锐。擅长山地作战,以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作战勇悍,有“广西狼兵”之称。
1.“桂系新三雄”/53
2.“北伐是广西推动的”/58
3.龙潭战役立大功/65
4.内乱:惨遭灭顶之灾/68
5.“还不如把红军留在江西好呢”/76
6.“反蒋到底”的宣誓/81
7.拼了老本/82
8.第7军在的前前后后/86
9.打游击靠共产党/90
10.“财从天上落”的奇迹/93
11.在武汉的“拆台戏”/96
12.“我从出道以来都没这样大败过”/99
13.被处死/105
第三章 精锐种子军——
第18军建军较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是国军老牌劲旅,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日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该军先后产生5个、4个参谋总长、两任海军总司令、1个空军总司令、1个勤联总司令、20多个军长,为各军出产人才第一,号称“种子军”。
1.创军,难/111
2.“扩军法”/122
3.先锋旅和王牌师的惨败,全军损失三分之二/126
4.淞沪一战:第18军“打”出2个军长/132
5.军长“黄悟我”上任之前改名“”/140
6.宜昌一战,引发惊人“后果”/141
7.“奋争”军长/149
8.湘西会战:/153
9.“河蚌相争”,“得利渔翁”也不快/158
10.前去救援,却陷入天罗地网/162
11.死中求生:胳膊没拧过大腿/167
12.胡琏“救”第12兵团/169
第四章 攻守双料军——第25军
第25军是从杂牌打出的王牌军。能攻善守,将领凶悍。是国军内战主力,配备快速纵队,火力强大、凶猛。
1.两支乌合之众组成第25军/177
2.第67军编入第25军/182
4.“杂牌”如何成“王牌”/188
5.末日疯狂:上的欺骗与下的绝望/195
6.代理军长的儿子被枪决/202
7.“多享几个月的福后,又和我们见面了”/206
第五章 铁甲机械军——第5军
第5军是抗战期间唯一的机械化军,是嫡系中的王牌,号称之一,指挥官几乎都是黄埔毕业生。部队兵源素质高,火力强大,但指挥官自主能力差。
1.“落难公子”巧遇两“”/210
2.南京保卫战:不怕死的英雄被埋没/216
3.世界一流的武器,国军一流的战将/220
4.一鸣惊人/224
5.远征缅甸,4.2万人马只剩下2万/230
6.“火烧背阴山,水淹龙陵城”/240
7.在云南的“武行当”/241
8.和谁都搞不来的邱清泉/244
9.再次东援/250
10.从走“下策”到“死守”/253
11.军长失踪,副军长赌气/256
12.熊笑三的结局/260
第六章 乱世军——第8军
第8军是抗战中远征军的主力之一,为半美式装备,军部有榴炮营,师部有山炮营,团部有战防炮连及迫击炮排,每个战斗单位都配备火焰放射器,火力远比其他部队佳,战斗力强大。该军在内战中是国军的机动生力军,解放军有“打垮七十三,拖死第八军”的口号。建国后,少许残部逃出国境,且在西南边境祸害多年。
1.军长第一仗就受到“人生第一次处分”/264
2.“为人做嫁衣裳”/266
3.血战/271
4.的“疗伤”和短暂的辉煌/276
5.“军长”和全军覆没/279
6.李弥的“生死逃亡”/285
7.李弥“起义”后又出逃/290
8.千里逃窜,还是逃不出命运的绳索/294
第七章 新锐实力军——
新1军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官兵文化水平高,将领强悍,有“”的美誉,代表人物郑洞国、都是一代强将。但军种派系争执厉害。
1.从总团到远征军/301
2.一个团救出英军一个师,一战成为“天下名师”/307
3.生死撤退:因抗命早5个月安全到达印度/311
4.“婆媳之争”/313
5.“亚热带丛林之王”一听新1军的名字转身就逃/317
6.第54军“出事”被“送”往国外/320
7.异国归来,连马匹都坐飞机/324
8.糊涂中转入内战,与长官“内战”更猛烈/327
9.辽西成为了新1军的坟场/334
10.暂编53师最后的结局/339
第八章 ——
第74军以傲、狠、悍出名,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性都是国军中首屈一指,能打硬仗恶仗,攻击能力强,攻守兼备。该军是国军的一等主力部队,号称五大主力之首。
1.名噪一时的和/344
2.第74军的主官:两个生意佬/347
3.万家岭大捷,曾谱写《第74军军歌》/356
4.俞济时与王耀武“玩真假”大戏/361
5.:8315人生还83人/365
6.雪峰山会战:获得第二面/370
7.张灵甫:人兽两性兼具的鬼才悍将/378
8.的乌鸦嘴和自杀/382
9.“重建”第74军/387
10.在挣扎中灭亡,军长成了“老敌手”的军事教员/390
第九章 杂牌强悍军——第35军
第35军历经百战,攻守兼备,尤其以“善守城”出名,在抗战中多次痛击日伪军,是著名的抗日常胜军。它的军力介于与地方军之间。
1.守城名将:从团长到军长/400
2.“长城抗日的最后一战”/405
3.与和的闪电较量/410
4.守太原城:“陈扒皮”升任副军长/415
5.铁心跟随“傅先生”/420
6.的两只虎:、/422
7.围,战庄疃——痛斩“虎头师”/429
8.在新保安的守城战中毁灭/435
9.不保留,全部改编为解放军/445
第十章 野战凶悍军——第52军
第52军既抗日,也打共军;既会攻击,也会逃跑,既是“倚海剑”,又是“”;既会吹牛,也敢斗狠,是在战火中打出来的王牌,号称“国军第六大主力”。
1.因长城抗战丢了军番号/451
2.“打得最窝”和“亮西边”/454
3.大战的攻击王牌/458
4.战功赫赫的郑洞国竟被逼出第2师/465
5.守瑞昌拱卫武汉/467
6.湘北练兵的“读书”趣闻/471
7.“牛营”、“牛兵”、“牛师”和“鬼子走的妙”/473
8.“闲”出事端来,上、中、下都出事儿/478
9.初战东北的“兴奋”/483
10.血战,兵败新开岭/486
11.上访和撂挑子/495
12.死里逃生,第2师毁在自己手里/504
13.又一次“”/510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作者简介
,、民国史学者,著名畅销书作家,著有《》、《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荣氏父子》《四代父子五代人的光荣与梦想》等作品。[1]
.国家图书馆[引用日期]胡琏(中国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中国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
(中国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
胡琏,汉族,(今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北会东方村人。中华民国,四期毕业,属的,统治大陆后期的著名将领。他与并称“二胡”,前者号称“”,后者号称“西北王”,但在蒋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抗日战争中任第11师师长,率部于鄂西保卫战中死守要塞,荣获。解放战争中,率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参加内战。解放后到台湾,曾参加金门海战,号称“金门王”。
胡琏人物生平
原名胡从禄,后改名胡琏,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州人。第四期毕业。在的土木系部队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抗战后历任旅长、副师长、师长,1944年8月升任18军军长,后又升任第12集团军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整编第11师师长、18军军长、第12兵团副司令。1949年去台,为首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官,兼福建省“主席”,后升任“陆军副总司令”。1964年“出使”南越,历时8年。回台后受聘为“总统府战略顾问”,晋级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七至十一届中央委员。1974年申请附读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治宋史及近现代史,著有《泛述古宁头之战》,《金门忆旧》等。1977年病卒于台北。
胡琏主要经历
黄埔军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师排、连长。
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总部警卫二团连长、第十一师营副、营长。
1932年起,任第十八军特务营营长、特务团团长、第十一师第六十
胡琏(左一)
六团团长。
1937年起,任第六十七师第一一九旅旅长、第十一师副师长。
1941年3月,任预备第九师师长。
1942年,任第十一师师长。
1943年10月,任第十八军副军长,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
1944年8月,任第十八军军长。
日,被授予少将军衔。
1946年,第十八军整编成十一师,任整十一师师长。
1948年8月,升兼第十二兵团副司令,9月22日晋为陆军中将。
1949年1月,任闽浙赣边区司令官,2月任第二编练司令,6月任第十二兵团司令,10月任金门防卫司令。
1954年6月,任第一军团司令官。
1957年7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任金门防卫司令。
1958年8月,任陆军副总司令。
1964年,任驻南越“大使”。
1972年12月,晋升陆军一级上将。
1974年退役。
日,病逝于台北,享年七十岁。
胡琏早年岁月
胡琏(中坐者)
日(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十一日)生于陕西华州会同坊北会村贫寒农家,12岁进华县高等小学念书,1925年小学毕业后,投国民二军冯子明旅当文书,1925年考取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军校,入入伍生总队。1926年3月,军校改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胡被编入第四期步科第一团第七连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6年10月,胡在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师排,连长。1928年冬任第十一师第六十一团连长。后在的第十八军任营长、团长。1929年至1930年,随第十八军参加蒋桂战争、蒋冯战争及。因作战勇敢,胆识过人,深受陈诚赏识,被升任第十一师营长。
1931年至1934年,跟随陈诚参加对的第三、四、五次“围剿”,因功于1933年8月升任第十一师第六十六团团长。1935年起,又随在浙西南继续进攻红军。
胡琏抗战烽火
1937年初,爆发后,胡所在的任军长的十八军第十一师第六十六团开赴上海,同年8月率部参加淞沪会战。胡团奉命守卫上海北面的罗店地区。日军以罗店为突破口,派飞机轰炸、大炮轰击六十六团阵地,施放烟幕弹,以坦克掩护步兵冲击。胡琏组织敢死队,用集束手榴弹炸坦克,又组织机枪火力网封锁日军前进通道。有时组织部队主动出击与敌人进行肉搏战,以杀伤敌人。有时一昼夜打退敌人十几次进攻,顽强地坚守了阵地。
淞沪会战后,胡琏升任第六十七师步兵第一一九旅旅长。第二年胡琏随部挺进苏南开展游击战,重创敌寇。其部四零一团团长邱行湘直捣潥阳、宜兴一带,直逼苏浙边境张渚诸地,使日寇沪宁铁路交通受威胁。
1938年6月,胡琏司令部设在九华山,他亲自到前沿阵地了解情况,发现日寇在江岸各地修碉堡,并有重兵把守。他为了配合海军特种部队在长江布雷,将沿线据点中的敌人引开。一天胡琏指挥部队突然向敌人据点发动攻击,迫使敌人放松对沿江的巡逻。扮成“船夫”“渔民”的海军特种部队乘机在江面布下水雷。一天夜晚,胡琏又派出一支部队向敌人碉堡突击,日寇摸不清中国军队的虚实,不敢出击,海军特种部队又一次在江面布下水雷。在胡琏部和其他部队掩护下,海军特种部队一年内在长江皖面炸沉日军舰船六十余艘。
1939年,胡琏率部开赴湖南,参加第一次并升任第十八军第十一师长副师长封爵林。
1940年参加,同年5月21日,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占领襄阳后,经宜城、南漳,直逼宜昌。第十一师奉命从长沙驰援湖北当阳。5月底,十一师在构筑工事完毕,师长方靖在临战会上告诫:“当阳长坂坡,是当年三国时刘备破曹操处,此次战斗倘若当阳失守,宜昌不保,日寇就会将我们窒息西南,国家生死关头到了,我师必须人人做、,使日寇有来无回。”胡琏接着说:“我们就要像当年张翼德那样,杀的日本鬼子片甲不留。”
日,日寇向第十一师阵地疯狂进攻,在当阳西北九山子高地,双方反复争夺。胡琏亲率第三十一团增援,同时派另一支小部队抄敌后路,敌怕陷于包围之中,慌忙撤退。方靖、胡琏在当阳与日寇激战一周,重创敌军。后撤至大峡口、风洞河一带抗击日寇。
青天白日勋章
1941年,调任福建预备第九师师长。
1942年,调回第十一师师长。
1943年,率部与日寇争夺作战中取胜,保证了鄂西大捷,因功荣获,并于7月13日任十八军副军长。同年带职调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参。
日,在湘鄂边境的日寇占领要隘渔阳关后,渡过清河逼近石牌要塞;日寇第三十九师团主力,在敌酋高木义人率领下,从南面沿长江进犯石牌要塞。
石牌是长江湖北西部的重要江防要塞,若石牌丢失,则日寇可直接窥伺四川,威撼西南。民国政府军事当局认为“石牌要塞是中国的”,严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守卫石牌要塞。曾致电“石牌要塞应指令一师死守。”[1]
重任落在第十八军第十一师胡琏部身上。后几经调度,最终形成了石牌要塞保卫战的指挥系统,沿枝城、长阳、宜昌、秭归、丘峰线的战略防线:八十六军守备枝城聂家河、安春垴、红花套、长岭岗、以及宜昌三斗坪、陈家坝(今秭归境内)为石牌防线左翼;八十六军一部驻守长阳津阳口、偏岩、馒头咀、太史桥、渔洋关(今五峰境内)、资丘一线,是为战略防线之外围右翼;调三十二军驻三斗坪、陈家坝,护防线之左翼;同时调九十四军主力至资丘,重点加强右翼,部署兵力近16万。[2]
胡琏接受任务后,带领全师将士祭拜天地,誓与要塞共存亡,随时准备以身殉国。胡以日寇大炮坦克武器精良,不宜硬拼,只能智取。他根据要塞一带山峦起伏地势险峻德特点,利用有利地形,制敌不擅山地作战之短,抓时机,歼顽敌。他将主力部队隐匿于要塞东南北斗冲一带,只留师机关及一部分兵力防守要塞。日,敌第二十九、第三十四师团一部向北斗冲发起进攻,当敌进至一个群山环抱的山谷时,一声令下,第十一师部队突然从四面八方将敌围住,杀声震天,敌伤亡惨重。
第二天,敌继续进攻,当部队逼近阵地山头时,他指挥部队与敌人拼刺刀,当敌人冲锋后修整和补充时,他组织兵力反击,夺回被敌占领的山头。他采用守攻结合的战法坚守了阵地。第三天,正当战斗方酣之际,第六战区指挥陈诚电话问胡琏“有无把握守住阵地?”胡琏坚定的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不过,据时任十八军军部参谋长兼十八师副师长的赵秀昆回忆,胡琏已经暗中准备了逃走的木船。但打出的旗号却又是深获陈诚之心:“十一师是辞公的根基,这样使用实在可惜。”
石牌要塞之战,第十一师歼灭日寇一千余人,使敌军未能占领石牌要塞,保证了鄂西会战的胜利。此役胡琏荣获,升任第十八军副军长。
1944年,胡奉调至重庆侍从室参军,日出任第十八军军长。
1945年,参加。
1945年5月,日军集中六个师团约二十万人的兵力向湘西雪峰山地区进攻,指向湘西芷江空军基地,企图打通湘黔通道,进击贵州。胡琏率第十八军参加了保卫湘西的。
日,胡率部抵达溆浦后,详细了解了这次战役的计划,战场形势;敌军番号、数量、特点和动向;各友军情况。湘西的六月,气候炎热,加上道路崎岖,将士行军艰难,他根据当地昼热夜凉的特点,让部队中午休息,夜晚加速行军,终于提前到达目的地。立即指挥各师团向日寇据点攻击。十七日黄昏,将日寇进攻湘西的唯一交通线湘黔公路截断,与第四方面军将被围之敌分割歼灭。
日,授少将军衔。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琏第十八军在长沙、衡阳地区接受日军投降。
胡琏解放战争
1946年5月,18军整编为11师,胡琏任师长。在解放战争中,率该师参加进攻苏北鲁南解放区,参加围攻中原解放军。他率领的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的任务,哪里有难便被投入哪个战场。
1946年9月,定陶战役后,国民党军继续向晋冀鲁豫解放区进犯,占山东菏泽城。接着,国民党军第5军和整编第11师分别进至巨野以西龙固集地区和巨野以南的章缝集地区。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三、六、七纵队及冀鲁豫军区独立旅于10月3日发起巨野战役,以1个纵队扼制第5军于龙固集以西地区,集中3个纵队歼灭突击于章缝集地区的第11师11旅。激战至7日上午,章缝集守军3000余人除200人逃脱外,全部被歼灭。与此同时,国民党军第5军被扼阻于龙固集以西地区,毙伤其2000余人。下午,第5军和整编第11师分别向西和西南方向退却,逐渐靠拢,晋冀鲁豫野战军遂结束战役。是役,毙伤俘国民党军5300余人。
1947年7月的山东,胡琏判断华野可能集中部队攻击他,于是花了20多天集中在南麻修筑了一系列的巧妙的防御工事,其中有大量的子母堡。结果虽然粟裕率领华野集中了四个纵队外加鲁中军区三个团的绝对优势兵力攻击胡琏,还有七纵一个纵队负责阻援!但是在胡琏的巧妙防御工事和顽强防守下,华野四个纵队连续猛攻三天三夜,7月15日下午,解放军以密集的炮轰为信号,向胡部发起进攻,整十一师阵前血流成河,伤亡惨重,而国民党援军或者被解放军阻击无法靠拢,或者因胡琏平日的霸道而故作有心无力之状。解放军的攻击越来越激烈,胡琏几近绝望。绝望中,胡琏率领司令部全体人员焚香跪拜,企求老天爷保佑,说来也巧,就在此时,天降大雨,这暴雨一下就是7天7夜,解放军进攻部队也因雨迟滞。同时陈诚接到胡琏的求救电报后,为自己起家的家底心急如焚,调兵遣将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救援胡琏。[3]
25师和64师先后增援赶到,阻援的七纵不是优势敌人的对手,激战一通被迫后撤。
1947年9月曹县战斗,陈毅指挥所部,将据守定陶附近沙土集守军、国民党军段霖茂的整第五十七师包围,于9月7日,将之全歼,继续南进,24日与国民党军整第十一师在大义集、土山集一线遭遇,两军展开激战。11师师长胡琏嗅觉敏锐,马上停止前进,进驻两个村庄挖掘工事固守。解放军还是老战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以3、8两纵猛攻土山集守军18旅,4纵阻击大义集增援。18旅坚定守住土山集,三野自与整第十一师遭遇以来,激战数日,未有斩获,毫不恋战,断然放弃攻击,主动撤出战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砀山、马牧集间,越南下,向皖、苏广大地区纵横扫荡,因这些地区,国民党军军正规部队都已调走,很快恢复了鲁南苏北原来的解放区。此役解放军伤亡4413人,整编11师伤亡3500人。
胡琏奋力突围
1948年4月至10月,任第二编练司令部司令。1948年9月初,国民党军队取消整编军番号,恢复原来的军师番号。此月,国防部授予胡琏陆军中将衔。胡琏的整编第十八军番号撤销后,所属的整编第十一师、整编第三师和整编第十师都并入新组建的第十二兵团建制。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发表由任兵团司令、胡琏任副司令。胡对此大为不满。但是,黄维是一期毕业生,在十八军曾是胡琏的上级,声望比他还高,胡不得不表面恭顺,背后则满腹牢骚,不安于位。10月底,胡以父亲病重和医治牙病为由,请假离开部队跑到武汉去了。
11月初,淮海战役揭开序幕。命令黄维第十二兵团迅速开赴徐海淮蚌地区作战。第十二兵团日由驻马店出发向安徽前进,18日到达蒙城的涡河、北淝河一带,即遭到中原野战军的进攻。25日,被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包围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区。
第十二兵团被包围后,蒋介石发现胡琏不在前线,立即电召胡到南京面谈,问胡有什么办法能导致该兵团转为有利态势。胡认为这次战役是国共两党的大决战,即向蒋表示愿意飞赴双堆集;协助黄维鼓舞士气,调整态势。蒋极为嘉许,并指示第十二兵团:“要固守下去,苦斗必生。”然后,蒋命令空军用小飞机把胡琏于12月1日送到双堆集前方。胡向黄维和军师长传达了蒋的指示后,马上到各军师阵地视察,并将兵力作了局部调整。几天之后,中原野战军的攻势更加猛烈。第十二兵团粮弹匮乏,南京空降飞机有减无增,局势越来越严重。黄维决定派胡琏去南京,一则向蒋介石报告险情,催运补给,敦促救兵请示对策;二则要胡住在南京,以免和大家同归于尽。如果第十二兵团被歼,望胡能为大家处理善后。7日,胡琏飞南京向蒋介石报告双堆集情况。8日晚,蒋介石邀、胡琏、封裔忠、共进晚餐,并放映电影《》。蒋对宋、胡说:“这个片子很好。”暗示宋、胡为其政权“效忠”。9日,胡琏再次飞双堆集,向黄维等传达了蒋介石准许在危急时可以突围的指示。
12日,中原、华东野战军对第十二兵团发起总攻。15日,黄维突围的命令下达后,所部争先恐后乱成一团,结果除少数漏网者外,悉数被歼。胡琏因害怕当俘虏,在突围前向医务人员要了大量安眠药,准备在不能脱身时,服药自杀。胡后来乘战车冲出了重围[3]
,遇到第十八军未被包围的骑兵团。不久,他跑到了南京。
胡琏最后一战
1949年2月,胡琏被南京国防部任命为第二编练司令部司令,负责收集从长江以北溃败逃至江南的官兵,并补充新兵。第二编练司令部设在江西南城,得到当时的江西省主席方天的许多帮助。不久,便成立、重建和督练第十八军和第十军,由、分别任军长。是年4月,解放军渡江战役打响后,代总统要胡琏率部进驻大庾岭,胡对李的命令阳奉阴违,按兵不动,暗中接受的遥控指挥;5月中旬,南城解放,第二编练司令部改编为第十二兵团,胡琏任司令。
1949年7月,国军第十二兵团根据胡琏总司令“纵深防御、移动防御”的原则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
分兵两路南下,成功摆脱了南下大军围歼第十二兵团的企图,于7月14日从江西进入广东兴宁,在石马镇稍事休整,接着进入。在石马休整期间,兵团总司令胡琏曾在元老、孙中山粤军总司令部参议光裕庐坐镇指挥部队,后因电话线路遭游击队破坏而撤离石马。7月14日亦是《中央军委关于围歼胡琏密令电报》发出的第一天。
9月初, 胡琏兵团撤往潮汕,期间在潮汕、普宁地区大量抓捕青壮年男子(抓壮丁)以补充死伤溃散的军队,旋从海路驻防金门。10月25日,胡琏第十二兵团与李良荣第二十二兵团,在金门西北角的古宁头村,击溃一万多登陆金门的解放军,俘虏约五千人,取得的胜利。同年冬,胡琏被委任为福建省主席兼第十二兵团司令。1950年初,第十二兵团改为金门防卫军,胡琏任司令兼福建省主席及福建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
1951年,胡琏在金门成立“福建省游击队”,后改名为“福建省反共救国军”,他任总指挥。他曾派遣小股特务潜入福建省,试图进入戴云山区进行反共游击活动。但不到一个星期,大陆军民便将这些特务一网打尽。
胡琏晚年岁月
1952年10月,胡琏加授陆军上将衔。同时,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七届中央委员”;此后,他连任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1954年6月,胡琏奉调回台北任第一野战军团司令。1957年又奉调去金门,再次出任金门防卫司令,同年7月升任二级陆军上将。日,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炮轰,次日,胡令所部向大磴岛进行炮击。持续了四十六天,9月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兼金门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
1958年冬,金门防卫司令由接任。胡琏擢升为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961年12月入国防研究院受训。1964年,胡琏出任“驻越南(南越)大使馆大使”,在职八年。1972年胡琏被免职回台北,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并晋升为一级陆军上将。他晚年爱好文学和历史,研读典籍,喜读古书,1974年附读历史研究所,研究宋史和现代史。著《古宁头作战经过》、《泛述古宁头之战》、《金门忆旧》和《越南见闻》等书。
日,胡琏因患心脏病在台北逝世。
胡琏将军的遗体,后以海葬形式安葬在澎湖列岛海域,实现了其“魂护台澎”的遗愿。
胡琏家庭情况
胡琏早年在大陆娶一对为妻,姐姐育有三子,分别是胡之光、胡之辉、胡之耀;妹妹育有五女,分别是胡之冰、胡之玉、胡之玲、胡之洁、胡之清。
胡琏人物评价
遍览台湾军史著述,不光竭力贬低、、等大陆将领,而且将、、、、等国民党败军之将也说得愚蠢之至如粪土一般,唯胡琏超智超勇、鹤立鸡群,乃千古难觅之良将,似乎蒋介石如早早委此君以大任,则定能扭转乾坤、挽狂澜于既倒。
平心而论,胡琏在战场上的表现确比其同僚们略高一筹,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绝比黄百韬多。台湾史籍广泛传引所谓毛泽东给前线部队的一封亲笔函称:“十八军胡琏,狡如狐,勇如虎。宜趋避之,保存实力,待机取胜。”以说明共军对胡琏的畏惧之甚。毛泽东是否发过如此信函根本无据可查,但把胡琏喻为“虎性”与“狐性”的结合体还是恰如其分的。许多三野老人认为,胡琏的整十一师(十八军),综合战力仅略逊于整七十四师,从其几次避免了被歼的命运,而且是“五大主力”中最后一支被歼灭的王牌部队来看,说胡琏“能战”,不算是溢美之词。
胡琏不拘小节、精通嫖赌,对于“阿堵物”(钱的别称)更是情有独钟。他曾对赵秀昆说过:“我们一旦当了师长,首先搞它二百两,打个基础。”但胡琏手面很宽、出手阔绰,对于那些敢于拼死沙场、能征善战者一律不吝封赏、破格提拔,而那些临阵怯懦即便是同乡、同学也绝不留情面。李万斌与胡琏情属同乡,又是黄埔四期的同学,可李作战胆小,被胡琏最终赶出十八军了事。1947年7月,胡琏所属十八旅某工兵营长放弃了一个据点,胡琏得报立即予以枪决,决不姑息。同属土木系骨干的原整编第66师师长宋瑞珂被俘的消息传来,胡琏脱口而出:“宋瑞珂应该自杀!”
胡琏极端仇视中共,曾有“共产党如果成功,我们断无活路”的慨叹。但同时他又对中共的某些做法进行深入研究,对解放军的军事手段反复揣摩,杨伯涛回忆说胡琏曾经拿到过一本第二野战军团级指挥员的作战日记如获至宝、深加研习。对于二野的各色部队的风格胡琏均有不俗的评价,这一特色一直保持到胡琏的晚年。七十年代在台湾出版的胡琏的回忆录《出使越南记》中对于中共军事斗争模式有着老练的阐述。
胡琏历史文献
胡琏将军与日寇决战前的祭天誓词:
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钦,决心至坚,誓
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
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正午
此为胡涟将军在展开前一日的祭天誓词,亦为遗嘱。五月二十八日日军即开始进攻石牌,此役,国军以15万人面对日军20万人的进攻,连日血战,最终击退日军,粉碎了日军占领石牌进而威胁重庆的战略企图。
1943年五月,日军溯长江西上,直取中国的抗日根据地四川。地扼三峡中游的石牌要塞首当其冲,被赋予这个以少胜多、以寡当众守卫重任的,是国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黄埔四期,时年三十六岁。
大战开始前一天,已经向全军许诺“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的胡琏,连续写了五封简短的诀别信,其中给老父的一封,其忠差似诸葛亮《出师表》,其孝思堪比李密的《陈情表》:“父亲大人,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唯儿于役国事已十几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敬叩金安。”成仁死国之心,是精忠;加衣强饭之请,是纯孝。
胡琏勋章失窃案
台湾“刑事局”日晚间证实,失窃的前金防部司令官胡琏将军获颁的,已由中国大陆北京公安寻获,并妥善保管。北京公安在一列由厦门开往哈尔滨的火车上逮捕窃嫌。 “刑事局”表示,现北京公安已妥善保存证物,同时台方也会将掌握的监视影带等犯罪事证送交北京公安,并尽快取回这枚青天白日勋章[4]
。31日,勋章交由“刑事局”带回。[5]
闵江月.宜昌抗战记实.宜吕:宜昌市文史资料,1987:41
宜昌县文史资料办公室.宜昌县文史资料:第一辑:宜昌县文史资料办公室,1985:82
刘立军.国民党悍将胡琏 .文史天地 :广东省委党校,2008年10期:27
.网易军事.[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的生肖属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