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开采美国页岩气开采成本不用给村民签合同吗?

BP与中石油签订在华首个页岩气产品分成合同
来源:界面
  去年10月与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英国石油公司(下称BP)又取得在上述框架协议下的第一个成果。
  BP在北京时间3月31日晚间宣布,与中石油签署了关于四川盆地内江-大足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产品分成合同(product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ion sharing Contract)。该合同也是BP在中国签署的首个分成合同。
  分成合同是外国企业向资源国投资油气田开发的国际通行形式。在该合同中,外国企业承担所有的勘探、开发、生产的风险和产生的费用。如果勘探成功,立约人可以从产量中收回投资成本,资源国政府收回所有权。
  四川盆地内江-大足区块的总面积约为1500平方公里,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负责在此区块的勘探、开发作业。此前,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四川页岩气的开发过程中,曾先后与壳牌、康菲石油、赫世公司有过合作,分别对富顺-永川区块、内江-大足区块、荣昌北区块进行开发。
  “双方在中国以及海外成功合作的基础,促成了此次更深度的合作。”BP首席执行官戴德立表示。
  戴德立称,BP将与中石油在非常规油气领域的科技、作业以及地下技术方面展开合作。中国是BP全球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BP也将结合中石油的知识和经验,开发天然气资源以供应中国持续增长的能源市场。
  2015年10月,BP与中石油、中国华电集团(下称中国华电)在伦敦签署了液化天然气(LNG)合作协议。
  其中,BP和中石油的合作内容包括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和开发项目、中国油品销售合资合作项目,以及其他国际合作项目等。
  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表示,中石油与BP的合作已涉及中国国内销售、海外上游勘探开发以及国际贸易等不同领域。双方此次签署非常规资源产品分成合同,是在去年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具体体现,通过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将共同实现非常规资源的有效开发。
  BP在其《2016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称,到2035年,页岩气将占全球天然气总产量的1/4。而中国也将在2035年成为对页岩气产量增加贡献最大的国家。
  “页岩气是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长远来看,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将明显有助于改善中国的能源结构。”BP中国区总裁杨恒明说。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今年1月13日,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宣布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产业示范区页岩气日产量达到700万立方米,年产能达到既定目标,中石油建成首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责任编辑:董丽玲 UF020)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作者:本刊记者 王玲
发布时间: 11:50:55
逐鹿页岩气市场
10月25日上午,页岩气探矿权第二轮招标湖南区块开标现场,近50份厚厚的标书排列得整整齐齐,等待揭开&面纱&。
当工作人员宣布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承诺总投入14.7亿元&勘查湖南龙山区块时,现场响起一阵惊呼声,拿着笔和本记录投标情况的众人都下意识地停了停笔,毕竟其他投标企业的承诺资金投入只在1亿多到8亿多元之间。
这次投标五凌电力有限公司在龙山区块的投入大概4亿,只是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零头,对于华银电力的&大手笔&,让参加会议的魏志鹏也感到有些意外。
这个从湖南赶来北京的年轻人是中电投集团湖南分公司五凌电力有限公司的代表,他一开口就让人能猜出他的家乡。不过五凌电力也是有备而来,&我们和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进行合作,也有省政府的相关支持,还是有希望的。&魏志鹏如是说。
在此次招标中,除了&国字头&企业外,民营企业也首次参与角逐。投标的83家企业中,民企约占三分之一。这要得益于首轮招标后的政策变更,新政策指出&凡在境内注册,注册资本金在人民币3亿元以上,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或与已具有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内资企业和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均可投标。&
北京兆泰置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是试水者之一,在龙山区块的竞标中,兆泰置地计划投资1.4亿。不过与国企动辄数亿甚至上十亿投资计划而言,显得有几分寒酸。
面对页岩气这块看起来鲜美无比的蛋糕,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想分得一块,但蛋糕是否真得容易消化还是未知数。
三大油公司先行
在第二轮招标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3家公司对于其他区块兴趣不大,唯独中意重庆区块。
据现有的勘探情况显示,川渝地区页岩气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可满足页岩气井压裂施工需要;气藏深度和开采难度在国内也较低,更具开发潜力与投资价值,有望成为中国页岩气示范地区。
实际上,作为垄断国内大部分油气资源的三大国有油气公司早在这波页岩气热潮来袭之前就已经&排兵布阵&。此次用来招标的20块区块属于&空白区块&,不与三大油公司现有的常规油气矿权区块重叠,面积仅二三十平方公里。
2007年10月,中石油与美国新田石油公司签署了中国页岩气中外合作的第一份协议&&《威远地区页岩气联合研究》,共同探究四川内江威远县的页岩气资源。
2011年,中石油在四川威远-长宁区块以及云南昭通区块打下四口竖直井及四口水平井,其中代号为威201-H1的示范井在150天内产气177万立方米,成为中国第一个水平完井产气的页岩气井。
缺乏核心技术的中石油能够在短时间内打井采气,走的还是一条&以资金和市场换取技术&的中国式发展路线。
掌握页岩气开采技术的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受到中石油的青睐。2009年10月,中石油和壳牌公司签署了&富顺&永川区块页岩气联合勘探&协议,联手在四川境内勘探页岩气资源。
2011年6月,中石油和壳牌签订了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一个页岩气井合资公司(中石油和壳牌各出资50%),今年3月又再次签订页岩气产量分成合同,在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的四川盆地富顺&永川区块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生产。
对于中石油而言,签订一系列协议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引进壳牌在美国和加拿大页岩气开采中积累的技术经验,进一步提升钻井效率和完井质量,并努力减少开采过程中的大量用水。
为了实现&十二五&期间的页岩气开采规划目标,即到2015年页岩气年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相当于占一次能源消费的6%),到2020年升至80亿立方米,在政府的推动下,中石油更是加快了勘探开采步伐。
除了直接与国外公司在国内共同开发页岩气资源,早在美国页岩气革命顶峰之时,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就开始积极进行海外投资或者并购,以期获取页岩气开采的核心技术资源。有关数据表明,3家公司在过去的几年中对于美国页岩气市场的投资达到几十亿美元。
然而这并非易事。美国华盛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助理教授Bo Kong指出,在中美两国公司设计的交易框架中,中方往往处于被动的、小股东的地位,以防止被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否决,2005年中海油竞购美国尤尼科公司就曾遭此厄运。
一直不愿意将核心技术交给中国投资者的美国戴文能源公司在2012年终于签下收购协议。中石化收购了戴文能源公司在美国的5个页岩油气资产33%权益项目,协议规定戴文能源公司应帮助中石化获取在本土页岩气开采需要的知识。
&尽管靠股权收购的形式获取核心技术有较大难度,需要合作双方进一步商讨,但通过合作,中国公司至少可以借道引进部分先进技术,或者接近核心技术,从而为中国的页岩气技术升级创造出一个崭新平台。&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教授张金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也有人对三大油公司能否如政府预期那样大力推动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持保留态度,毕竟三巨头仅靠经营更易于开采的传统天然气业务就已经获利颇丰。
地方国企厉兵秣马
除三巨头外,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其他企业加入页岩气开采盛宴当中。
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除了能源企业,缺乏上游资源的电力行业也欲借机分得&一杯羹&,湖南五凌电力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代表。为了能够投标,五凌电力有限公司与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其实最初是我们先去找的五凌电力。&沈长明告诉《科学新闻》,他是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的研究员,也直接参与此次投标的准备工作中。
据他介绍,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2011年年初就敦促有色研究院对省内的页岩气资源进行调研,&去年4月份,我们院先期牵头展开一些基础研究,包括收集页岩气开采的相关资料、研究开采环境、进行技术培训、规划技术方案等&。
虽然固体矿产勘探是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的强项,页岩气对于他们来说却算不上熟悉,为此&院里特别请了中南大学的教授来为院里的同志做培训&。
经过研究和讨论,湖南省有色研究院从勘探工作前景、技术方法、技术保证措施、资金预算、勘探风险等方面形成一份报告,随后与五凌电力集团磋商后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基本上是由我们提供技术保证,五凌电力提供资金支持&,沈长明坦言。
谈到如果中标后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的具体工作,沈长明表示主要是通过二维地震进行地质调查,在几百个平方公里的区块寻找&靶区&,进行三维地震研究、压力试验等,&在勘探阶段可以打竖直井,不需要打水平井,深度在3500米以内&。不过,仅靠有色地质研究院还不足以完成勘探任务,&也会和其他国内的企业合作,比如打预探井,还是需要专业公司来做&。
而当被问及是否会有国外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时,沈长明表示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即便是前期勘探,在沈长明看来挑战也很大,毕竟他们的队伍对页岩气了解程度不是很深,也是边干边学,&不过有一个好处是,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培养锻炼专业人才&。
对于页岩气开标仪式上各个公司承诺的资金投入,沈长明并没有发表评论,不过在他看来,雄厚的资金是中国页岩气勘探和开采的必要保证。&一口预探井的花费大概在万,小企业恐怕难以承受。但技术方案也是很重要的,也并不是钱越多越好&他说。
像湖南省有色研究院与五凌电力这样的组合在页岩气区块竞标公司中并不少见,在龙山区块砸下重金的大唐华银电力有限公司也与河南豫中地质勘察工程公司(下文简称&豫中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并有计划引进第三方投资方。
相比之下,地方国企虽然没有三大油公司的&财大气粗&,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对于获取本省内页岩气区块的勘探及开采权也有一定的希望。
相比实力雄厚的央企和有当地政府支持的地方国企而言,民企的力量要弱许多。
考虑到民营资本资金实力问题,在本次招标中对区块大小也作了相应调整。据中联煤副总经济师、政策研究室主任李良表示:首轮招标区块都在2000平方千米以上,这次国土资源部之所以把区块划分得这么小,主要是为了方便民营企业进入,毕竟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有限。
但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则分析认为,民企参与页岩气正面竞争,难有实质性收获,&现在独立拥有勘探资质和有上游开发经验的民营企业很少,如果是合作竞标,中标可能性更小&。
此次湖南区块页岩气勘探权招标中投标的民企只有几家,包括陕西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陕西兴茂集团&)、北京兆泰置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唐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并无湖南民企参与。
&民企其实处于很尴尬的境地,毕竟当前页岩气在中国的风险还非常高,前期勘探投入就需要数亿元,如果不能出来气,就相当于资金打了水漂。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不太适合盲目进入。&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而且资源好的区块,竞争又特别激烈。&
从事钻井设备生产的四川宏华集团虽在美国页岩气革命中收获颇丰,却并没有走投标页岩气区块的路。
宏华集团CEO张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计划在年底前投资1亿元人民币用于页岩气开采设备的制造,&包括中国、印度、波兰和阿根廷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将大力发展页岩气开采,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商业机遇&。
对于中国页岩气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心便是宏华放弃投标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美国页岩气产业链是由高度专业化的富有创业精神的中小企业形成的。然而在中国,目前这样的环境并不存在。
事实上,即使拿到页岩气开采的&入场券&,也并不等于万事大吉,要真正尝到蛋糕美味,企业需要解决摆在面前的难题。这些难题便包括技术、水资源以及配套设施等。
有专家指出,对于私有企业来说,输气管道是个大问题。中石油拥有中国80%的天然气管道。目前,中国政府还没有要求管道公司向第三方提供管道使用权。
更加实际的情况是,中国天然气的管网并不发达,一旦产出天然气如何送出来?
&这些问题恐怕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至少需要6~8年时间。&沈长明这样说。■
&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2年第11期 封面)
发E-mail给:&我国油气装备基地概况
  中化新网讯  &十一五&以来,国际油价的大幅攀升波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油气装备制造业的繁荣,造就了一批以油田、石化产业所在地和传统石油装备制造业所在地的产业集群,并成为相关地方政府规划的新经济增长点。
  山东东营作为胜利油田的所在地,一直是油气装备产业的聚集区,现有石油装备制造企业12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10多家,产业规模占到全省的一半、全国的三分之一。
  和山东东营类似,河南濮阳、辽宁盘锦、黑龙江大庆,在中原油田、辽河油田、大庆油田的腹地,也都形成了较为体系的油气装备产业体系。
  此外,我国还形成了勘探、开发、集输和加工等比较完善的设备制造体系,建成5个比较集中的制造基地:以成都、宝鸡、南阳为核心的钻采设备制造基地;以上海、江苏为核心的钻采配件制造基地;以西安、宝鸡、江汉为核心的地球物理勘探装备和钢管制造基地;以济南为核心的石油钻机专用柴油机制造基地;以江汉、四川为核心的石油钻头和采油设备基地。&页岩气开发望提速 挖掘五大受益公司
来源:和讯股票   14:12:00
【大小: 】【】【】
财经时评:
  7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闻稿称,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调研四川中石油页岩气长宁区块时表示,我国要抓紧制定并争取尽快出台页岩气专项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应初步形成页岩气发展的资源、技术和产业基础,为“十三五”我国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对天然气需求巨大。据悉,页岩气先导试验区暂设川渝黔鄂、苏浙和北方重地区,在川渝黔鄂地区,设置川南、川东南、黔北、渝东南、渝东北、川东、渝东鄂西地区7个项目。据专家估算,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为26万亿立方米,与美国大致相当。中国计划到2020年,国内页岩气可开采储量稳定增长,达到1万亿立方米,产量达到常规天然气产量的8%-12%,页岩气将成为中国重要的清洁能源资源。据财经国家周刊报导,页岩气的财政补贴政策也已经上报财政部,等待最后的批准,补贴金额可能参照煤层气的标准,即0.2元/立方米。
  挖掘5大页岩气开发受益股
  信龙数据分析认为,未来页岩气开发提速可期,而在此情况下,A股市场中有望获得页岩气探矿权的天然气上市公司以及页岩气开发相关设备提供商将实质受益。
  广汇股份(600256):天然气液化龙头 未来进军页岩气开发
  信龙数据统计显示,2011上半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6.20亿元,同比增长45.07%,共实现6.39亿元,同比增长102.08%,基本每股收益0.3411元,业绩增长原因主要为:公司对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等业务实施剥离产生的收益及新增煤炭销售业务产生的收益。公司持股49%的哈萨克斯坦TBM公司上游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及下游吉木乃液化天然气工厂建设进展顺利,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投资建设一座液化天然气工厂,设计规模为年处理液化天然气5~8亿立方米,公司液化天然气实际产量将由3亿立方米/年左右增加至8~11亿立方米/年。另外,国土资源部初步确定允许中化集团公司、新疆广汇集团、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竞标。这意味着国内油气生产首次打破垄断,民营企业有机会分享页岩气盛宴。该股是王亚伟的老牌重仓股,自6月20日随大盘反弹以来走势强劲,依托10日均线上攻,近期受大盘回调影响出现缩量蓄势整理,后市可继续关注上攻机会。
  神开股份(002278):页岩气开发加速提振公司产品需求
  公司2011年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净利润9280万元,比2010年增长18.5%。公司具有突出的产品综合配套服务能力以及机电仪一体化研发制造能力,且水平井技术的使用将推动公司相关产品需求。页岩气开发对技术要求很高,根据美国多年探索发现,水平井的日均产气量及最终产气量是垂直井的3-5倍,产气速率则提高10倍,而水平井的成本则不足垂直井的2-4倍。因此,水平井的推广应用加速了页岩气的开发进程。其中综合录井仪、随钻测斜仪又是水平井技术所需要的重要设备,而公司的综合录井仪产品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龙头地位,搜集分析数据的速度仅为30秒。无线随钻测斜仪同样是随钻测量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将大大提高地层评价的准确性。伴随着水平井技术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大规模应用,将提振公司相关产品需求。该股6月20日见底后走出较为清晰的上升通道,总体走势平稳。
  天科股份(600378):变压吸附气体技术领先
  月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869.24万元,对应每股收益0.069元,同比增长64.29%。业绩增长的原因是:报告期内本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利润额有所增加;另外公司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相对减亏约450万元。天科股份以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为主要发起单位,拥有国内及国际上领先的变压吸附气体分离(PSA)、碳捕捉、催化剂和以碳一化学为主的工程技术,公司同时涉及垃圾填埋处理行业并有能力将变压吸附技术应用于低浓度煤层气利用和页岩气开发上。公司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全球研发中心在成都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开发发电领域低浓度煤层气浓缩技术。该股同样得到王亚伟执掌的华夏大盘基金青睐,根据公司半年报数据,华夏大盘精选持有200.09万股。信龙数据统计显示,6月20日该股探出11.50元低点后向上反弹势头凌厉,7月20日摸高15.40元高点,累计涨幅达33.90%,近期出现一定回调,但并未出现量能放大,量价配合理想。
  杰瑞股份(002353):油气开发设备与油服业务双轮驱动
  2011年中报披露,公司实现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54.13%,对应每股收益0.77元。预计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50%~70%。2011年4月,国内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在四川威远县实现完井,这标志着中国页岩气开采进入实质性的实验生产阶段。本次作业是国内第一次页岩气水平井的压裂施工作业,杰瑞有3台压裂车参与了施工,在作业过程中运行平稳,控制稳定,尤其在燃油效率和排放上优于其他公司产品。公司压裂车已经在北美页岩气开采中批量使用。上半年油田服务实现收入9938万元,增长42.57%;毛利率66.75%,下降1.9个百分点。蓬莱19-3油田的岩穴回注服务受漏油事件影响,对油田服务收入构成一定影响,但漏油事件与公司油田岩屑回注服务关系不大。下半年,公司将在国内布局径向钻井、连续油管等新服务,同时在中东加强固井、压裂等油田服务。根据公司2011年半年报数据,该股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多家基金身影,银华富裕及银华核心优选分别持有334.90万股和147万股。该股于6月1日领先于中小板指数见底,之后稳步向上,伴随成交量的不断放大,显示资金流入程度较高。
  江钻股份(000852):世界领先的油气用钻头制造商
  公司主营业务为油用牙轮钻头和金刚石钻头,其它经营范围涉及石油器械装备,CNG天然气,精细化工等。公司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石油钻头制造商,10年石油钻头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5%。10年销售收入13.64亿元,其中石油钻头收入9.7亿,收入占比和毛利占比分别为74%和85%。公司建立了遍布全国各油田、覆盖五大洲的营销服务网络,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伊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苏丹等31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3185.74万元,同比增长61.93%。江汉石油管理局股改时承诺,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通过增发或其他合适方式,将其拥有的机械制造行业的优质资产注入公司,把公司建成中石化石油钻采机械制造基地。随着未来页岩气开发的全面铺开,公司的石油钻头产品将得到大规模应用,前景良好。该股6月2日见底后,展开温和反弹,并一举站上60日均线,近期出现缩量回调,但60日均线支撑较为强劲,上升趋势并未受到破坏。(信龙数据:金皓明)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   17:15
?   20:00
?   11:44
?   20:18
?   08:32
阅读点击排行
[沙黾农]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整体上市首发申请...
[孔明看市]上周五,权重在关键的节口,出手维稳,时间又选在了下午两点之后...
[玉名]即将开始的8月行情,玉名认为是四个字,如履薄冰,虽然结果可能不...
[金鼎]7月的最后几个交易日,如果不是“两桶油”和金融股护盘,上证指数...
[沙漠雄鹰]上周沪指在银行股集体护盘下顽强地重回2700点关口上,收出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010042号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现曙光,7股突破在即
我的图书馆
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现曙光,7股突破在即
【编者按】由于近两年在地质勘探和钻井开发两方面的积累效应,我国2013年页岩气产量较上年增长8倍,来自于中石化、中石油和延长石油三家企业,并且主要来自于川渝地区。国信证券表示,2013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达到2亿立方米,中石化、中石油勘探开发已经初具规模,并都已实现对外输送应用,二者将2015年产量目标分别上调至50亿立方米与26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页岩气商业化已经提速。
中石油的页岩气开发在不断加速。
尽管页岩气开发地质条件复杂,成本很高,但中石油仍颇具信心。据了解,中石油在四川盆地的页岩气计划产量将从今年的2亿立方米升至明年的20亿立方米,大增10倍。
此外,由于开发页岩气投资巨大,中石油还在积极探索与外资和民资的合作。中石油在四川的页岩气项目中,将拿出10%的区块进行国际合作,以及75%的区块与国内企业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勘探开发已经初具规模,且先发优势已经形成,并都已实现对外输送应用。国内页岩气开发加速,大规模商业化已现曙光。
页岩气开发加速,明年产量大增10倍
从成都市驱车两个多小时,一路颠簸,记者一行人来到位于威远县的威204H4平台时已经临近傍晚,天色渐黑,但工作区仍灯火通明,钻井声轰轰隆隆,工人们仍在忙碌。
中石油该区块的负责人向包括记者在内的一行人表示,威204H4平台是威远区块开发页岩气的钻井平台之一,共部署水平井6口,其中威204H4-3、威204H4-6井已经完钻,其余4口井将在明年年初完工。
除此之外,在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长宁H3平台,页岩气开发提速已有阶段性成效。
上述负责人介绍,长宁H3-5井以33.66天完钻4570米进尺,赶超了中石化最快38天完钻的页岩气井,创造了全国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周期最短新纪录,较之前完钻的平均周期缩短28.5天,钻井周期缩短45.82%。
从中石油的建设速度不难发现,页岩气开发在不断提速,尤其是西南油气田,作为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更是加足马力。
截至日,中石油在四川盆地累计投资约70亿元,累计产页岩气2.04亿立方米。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副总经理谢军表示,中石油在四川盆地的计划产量也将从今年的2亿立方米升至明年的20亿立方米,大增10倍。再加上云南昭通明年5亿立方米的目标,以及国际合作产气量,中石油页岩气产量明年将有望达到26亿立方米。
此外,如果明年开发进展顺利,根据规划,到2017年,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产量将达到50亿立方米,2020年达到120亿立方米。
对于上述目标,包括谢军在内的西南油气田的高管都充满信心。
谢军表示,作为中国石油发展页岩气的先锋,西南油气田公司在今年启动页岩气规模产能建设之后,将进一步加快推进规模建产,明年投资将达到100亿元,实现生产井数188口。从四川盆地资源量储备来看,完全有可能超过上述目标产量。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油页岩气开发提速与“竞赛对手”中石化的赶超不无关系。
根据中石化的预计,2014年底涪陵页岩气田将实现产能18亿立方米/年,2015年底将建成产能50亿立方米/年。这一数字足足比中石油高了一倍。
“中石油和中石化在页岩气开发上一直较着劲,本来是中石油走在前面,但是中石化涪陵页岩气块确实有先天优势,赶超了中石油。”有石油行业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让中石油很有危机感。
75%区块与地方国企合作,仍在探索与民企合作模式
在页岩气这轮开发大潮中,各路资本可谓踊跃。但是,大部分页岩气区块都在中石油和中石化已有的区块内,因此,不管是外资和民资,如果没有竞标到页岩气区块,想参与这轮盛宴都要与它们合作。
“在页岩气开发方面,目前与地方国企合作较多,西南油气田公司也在积极探讨未来与民营企业的合作。”谢军表示。
按照计划,中石油在四川的页岩气项目中,将拿出10%的区块进行国际合作,以及75%的区块进行国内地企合作,仅留下12%的矿权区域进行自营开发。
在今年5月初,中石油与国投公司、中化股份及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四方以中石油位于重庆市辖区内的页岩气矿权登记区块为合作范围,整合各方投资主体的资源、资金、技术、管理优势,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力争在短时间内实现页岩气勘探开发大突破。
据了解,四方组建的合资公司力争建成全国一流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公司,重庆地区合作区块范围内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生产、销售均由该公司负责。
谢军表示,西南油气田公司不断提高集成技术,逐步实现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公司在积极整合地方企业的优势,降低投资风险,实现互利双赢,如目前已与四川省国资及地方国资合作成立长宁公司,还即将成立四川、重庆页岩气公司。并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在威远区块试点推行风险作业,利用自营开放,配套形成关键技术,形成管理体系和人才储备。
尽管页岩气未来充满诱惑,但其中的高投入和高风险,也让中石油相对谨慎。
“我国页岩气开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成本和环保要求高,很多钱投进去都有去无回。”有中石油高管向记者表示。
此外,中石化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志刚也透露,中石化为找页岩气也曾花费20亿元打15口空井而没有找到半点气。
巨大的资本支出让两桶油都有些不堪重负,联手外资甚至民企共同开发页岩气可谓一举两得。
2012年,壳牌与中石油签署产品分成合同,以共同对四川盆地的富顺-永川区块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与生产。
但值得注意的是,页岩气在开发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近期有来自多方的消息称,壳牌可能削减在四川地区页岩气项目的投资规模。
对此,谢军回复称,公司并没有收到壳牌要削减投资的正式通知,双方还将继续合作。
根据谢军介绍,除了壳牌,中石油在四川还将与康菲以及美国HESS公司展开合作。目前,中石油已经和康菲签署了《联合评价意向协议》,与HESS公司也正在商谈合作细节。
两桶油勘探开发初具规模,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现曙光
中石油在页岩气开发上不断加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与中石化进入了竞赛阶段。尽管面临的困难很多,但页岩气开发也初具效果。
谢军表示:“在成本方面,与已经进入规模化开发的北美地区相比,虽然四川盆地地质情况更复杂,建设成本更高,但根据公司对效益的预测,及自己掌握的技术手段来看,页岩气已经达到了效益开发的条件。”
尽管中石油对页岩气开发相对谨慎,但从产量目标调整来看,仍颇具信心。
广发证券分析师刘芷君表示,由于近两年在地质勘探和钻井开发两方面的积累效应,我国2013年页岩气产量较上年增长8倍,来自于中石化、中石油和延长石油三家企业,并且主要来自于川渝地区。
他认为,长期来看,国家在四川、重庆地区的设立的“页岩气示范区”将继续发挥带头作用,为未来全国各页岩气区块的开发积累作业经验和地质资料,短期来看,三家石油巨头的先发优势已经形成,未来将凭借资源优势、地方支持、技术优势和作用经验,继续引领产能产量双增长。
中石油和中石化这对一直在竞赛的“兄弟”,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带头作用也不言而喻。
国信证券分析师朱海涛表示,2013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达到2亿立方米,中石化、中石油勘探开发已经初具规模,并都已实现对外输送应用,二者将2015年产量目标分别上调至50亿立方米与26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页岩气商业化已经提速。
“页岩气第三轮招标启动呼之欲出,国内页岩气开发加速,大规模商业化已现曙光。”朱海涛称。(来源:证券日报)
馆藏&239367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页岩气开采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