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个时期完全采用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的思想

查看: 6476|回复: 20
南开大学(本部)15春学期《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尔雅)》在线作业免费答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南开大学(本部)15春学期《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尔雅)》在线作业 1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董仲舒提出的性三品的是?
A. 圣人之性
B. 中民之性
C. 贱民之性
D. 斗筲之性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2.&&下列人物在古代道德威望最大的是?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墨子认为战争是因为人的不相爱
B. 墨子认为喜怒哀乐是无用的情感,要去除之。
C. 墨子主张做事要考虑功利。
D. 墨子认为祭祀是大有意义的。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4.&&下列关于老子的大道说法错误的是?
A. 道是不可触摸的
B. 道是无法名状的
C. 道是无法界定的
D. 道的空间是有限的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5.&&下列关于感性的幸福说法错误的是?
A. 它是由感官驱动的。
B. 它和动物的感觉是一样的。
C. 它并不具有永恒性。
D. 它是对于感官欲望的满足。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6.&&以下哪个时期完全采用了道家的思想?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7.&&什么是广义的幸福?
A. 感性幸福与理性幸福之和
B. 感性幸福
C. 理性幸福
D. 所有欲望的满足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六经?
A. 《周易》
B. 《大学》
C. 《春秋》
D. 《尚书》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9.&&以下哪个人物不属于“竹林七贤”?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0.&&孟子道德论的核心思想是?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1.&&“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句话源于?
A. 《毛泽东选集》
B. 《资本论》
C. 《共产党宣言》
D. 《德意志意识形态》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2.&&下列对修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修道的“道”指的是道家
B. 修道要求人们有毅力,耐烦
C. 修道无法在小事上体现
D. 修道的见效快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3.&&生存的需要使人们首先关注以下哪个方面?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4.&&下列对交相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一种个人利己主义思想
B. 它是法家的重要学说
C. 它主张人们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互相争夺
D. 它割裂了爱和利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5.&&封建社会统治者称”天子”的原因是?
A. 天具有很高的权威
B. 自称秉承神意治理国家
C. 巩固地位和政权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6.&&董仲舒认为“王”字中的三画为天地人,而连其中的是?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7.&&以下关于矛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B.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 矛盾等同于中国的阴阳
D.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8.&&西方的历史记忆起始于?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9.&&以下对豁达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坚持实现所有的欲望
B. 重视失去的事物
C. 舍欲而不舍身
D. 关注自己没有的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20.&&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21.&&在中国的佛教流派中最具有中国特色及最为外国人知晓的是?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22.&&下列对社会所认可的幸福说法错误的是?
A. 它是一种被祝福的幸福。
B. 它不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
C. 它会因地域差别而表现不同。
D. 它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23.&&以下不属于阴阳家学说的是?
A. 五行相生相克
B. 五德终始
C. 天人合一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24.&&下列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它是孔子说的。
B. 它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
C. 它割裂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D. 它出自《论语》。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25.&&以下对幸福的分类正确的是?
A. 积极的幸福和消极的幸福
B. 感性幸福和理性幸福
C. 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
D. 神性的幸福和人性的幸福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26.&&以下不属于孟子的生活经历的是?
B. 周游列国
C. 归隐山林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27.&&“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是以下哪位作家的名言?
A. 普鲁斯特
B. 米兰·昆德拉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28.&&下列关于竹林七贤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他们生活在魏晋时期
B. 他们喜道
C. 他们有相同的政治立场
D. 他们大都有很高的文艺造诣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29.&&以下不属于韩非子的观点的是?
A. 天下之人皆自私自利
B. 要坚持赏罚之道
C.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D. 法不阿贵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30.&&以下不属于“学而优则仕”的版本之一的是?
A. 民间版本
B. 学术版本
C. 经济版本
D. 官方版本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31.&&下列对法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它从理论上说明了法之重要。
B. 它为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C. 它实现了现代法治精神的要求。
D. 它夸大了法的作用。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32.&&以下属于幸福的研究视角的是?
C. 精神病学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33.&&下列对韩非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B. 他具有唯物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
C. 他支持天命思想
D. 他将法、术、势三派相结合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欲望都是合理的欲望。
B. 社会认可会给人以安全感。
C. 社会伦理秩序具有时空超越性。
D. 欲望是一种不合理的社会存在。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35.&&下列对至人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至人是到达齐物忘我之境界的人
B. 至人也是圣人,无待之人
C. 至人能够体天地而合变化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二、判断题
1.&&与西方文化相同,中国的历史记忆也起始于私有制。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2.&&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来自于物质生存条件的满足。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3.&&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在学习一种文化。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4.&&感性的幸福通常只是一种局部的幸福。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5.&&儒家思想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6.&&存在即合理,所以所有的欲望都有实现的价值。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7.&&幸福只是一个结果,与过程无关。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8.&&中国的哲学以抽象思维为主。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9.&&社会所认可的幸福种类是有限的。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0.&&中国的理论学术是一种经验性的哲学。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1.&&所有的文明都开始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2.&&国家构建社会时选中的哲学叫做意识形态。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3.&&人际关系的好坏程度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4.&&大多数人追求的就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15.&&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创立借鉴了很多中华传统文明。
正确答案: A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5:31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南开大学(本部)15春学期《追寻幸福:中国伦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赞,楼主好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soso_e100:}
工作时间:8:30-24:00
双休日正常上班
扫一扫加官方微信
Powered by当前位置: >>
中国文化概论第4讲:道家思想及其演变
第四讲:道家思想及其演变 导论道家哲学为中国思想之浪漫派,孔教则为中国思想 之经典派。确实,道教是自始至终罗曼斯的:第一,他 主张重返自然,因而逃遁这个世界;并反抗狡夺自然之 性而负重累累的孔教文化;其次,他主张田野风的生活、 文学、艺术,并崇拜原始的淳朴。(林语堂) 道教是中国人民的游戏姿态,而孔教为工作姿态。 这使你明白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而得意的时候, 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都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 义是服镇痛剂,用以抚慰创伤了的中国人之灵魂者。 (林语堂) 一、先秦道家人物及其思想 二、秦汉新道家 三、魏晋时期的道家思想 一、先秦道家人物及其思想一、道家及道 二、老子的哲学思想 三、庄子的哲学思想 一、先秦道家人物及其思想1、道家及道一、道家及道 二、道家之特色 三、道家之流变 关于“道”最初出现于金文的“道”是会意字,从行(街道)、从 又(手)、从首,“手在头前于路上引导前行”之意。道 家 及 道后来引申为“道路”,进而还有方法、指导、疏导、 道理、原则,等等。越来越抽象化,成为一个哲理化的 概念。 “道”之涵义道 家 及 道? 万物的本源 ? 事物的规则、规律 ? 万物的主宰 ? 思想的境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 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 以奉有余。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道家之名道 家 及 道最早见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 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 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道家之源道 家 及 道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 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 南面之术也。(《汉书?艺文志》)胡适不同意这种“诸子出于王官说”,而认为当 时各家的出现实际上是“立说以救时弊”:“诸子自 老聃、孔丘至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济之, 故其学皆应时而兴,与王官无涉。”(胡适《诸子不 出于王官论》) 道家著作《汉书?艺文志》道 家 及 道《伊尹》五十一篇。汤相。 《太公》二百三七十篇。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 以为太公术者所增加也。《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 八十五篇。 《辛甲》二十九篇。纣臣,七十五谏而去,周封之。《鬻子》二十 二篇。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 《管子》八十六篇。名夷吾,相齐恒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也。 有《列传》。 道家著作道 家 及 道《老子邻氏经传》四篇。姓李,名耳,邻氏传其学。 《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述老子学。 《老子徐氏经说》六篇。字少季,临淮人,传《老子》。 刘向《说老子》四篇。 《文字(子)》九篇。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 问,似依托者也。 《子》十三篇。名渊,楚人,老子弟子。 《关尹子》九篇。名喜,为关吏,老子过关,喜去吏而从之。 《庄子》五十二篇。名周,宋人。 《列子》八篇。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 《老成子》十八篇。 《长卢子》九篇。楚人。 道家著作道 家 及 道《王狄子》一篇。 《公子牟》四篇。魏之公子也。先庄子,庄子称之。 《田子》二十五篇。名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 《老莱子》十六篇。楚人,与也子同时。 《黔娄子》四篇。齐隐士,守道不诎,威王下之。 《宫孙子》二篇。 《i冠子》一篇。楚人,居深山,以i为冠。 《周训》十四篇。 《黄帝四经》四篇。 《黄帝铭》六篇。 道家著作道 家 及 道《黄帝君臣》十篇。起六国也,与《老子》相似也。 《杂黄帝》五十八篇。六国时贤者所作。 《力牧》二十二篇。六国时所作,托之力牧。力牧,黄帝相。 《孙子》十六篇。六国时。《捷子》二篇。齐人,武帝时说。 《曹羽》二篇。楚人,武帝时说于齐王。 《郎中婴齐》十二篇。武帝时。 《臣君子》二篇。蜀人。 《郑长者》一篇。六国时。先韩子,韩子称之。 《楚子》三篇。 《道家言》二篇。近世,不知作者。 右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 道家之特色道 家 之 特 色1、《史记?太史公自序》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 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 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 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 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 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 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 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道家之特色道 家 之 特 色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 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 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 操,事少而功多。 道家之特色道 家 之 特 色2、《汉书?艺文志》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合于尧之克攘, 《易》之椋磺囊妫似渌ひ病<胺耪呶 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道家之特色道 家 之 特 色3、《吕氏春秋?审分览?不二》 听群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 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 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 毫脊蠛蟆 道家之特色道 家 之 特 色4、《淮南子?泛论训》 夫弦歌鼓舞以为乐,盘旋揖让以修礼,厚葬久丧 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而墨子非之。兼爱尚贤,右 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而杨子非之。全性保真,不 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 1、早期流派或代表人物道 家 之 流 变1)老子、关尹、庚桑楚、文子 2)杨朱或阳子(居)、阳生、杨氏 3)列子 4)庄子 5)稷下黄老道家:彭蒙、田(陈)骈、慎到、季真、 接予、环渊、宋子(宋、宋尽⑺稳僮樱⒁ 6)“道家别派”之易传道家(陈鼓应:道家主干说, 存疑) 老子简介?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 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 其所终。(《史记》) ?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 (《庄子〃庚桑楚》) ? 北魏李暹作《文子注》,曰:“姓辛,葵丘濮上人,号曰 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道 家 之 流 变 杨朱简介?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 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 下》) ? 今有人(指杨朱)於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 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世主必从而礼之,贵其智而高其行, 以为轻物重生之士也。夫上所以陈良田大宅、设爵禄,所 以易民死命也,今上尊贵轻物重生之士,而索民之出死而 重殉上事,不可得也。(《韩非子〃显学》) ? 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 (《淮南子〃泛论训》)道 家 之 流 变 列子简介道 家 之 流 变? 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郑国人。思想上崇尚 虚无飘渺,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 ? 《冲虚至德真经》 ?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 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逍遥游》) ? 子列子问关尹曰:“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 物之上而不G胛屎我灾劣诖耍俊保ā洞锷罚 稷下学宫诸子? “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 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世 家》) ? 稷下“黄老学”因推崇黄帝和老子而得名,主张虚无为本、 因循为用、采百家之长以经世致用治国安邦。黄老道家常被 称为“目的性的道家”(purposive Taoism)或“工具性 的道家”(instrumental Taoism) 。 ? 《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和《内业》 四篇,就是稷下道家的著作。 ?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 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道 家 之 流 变 道 家 之 流 变2、秦汉以后流变 1)秦汉(新)道家 2)魏晋新道家 3)六朝至清季,道家思想的存在形式 4)道家在当代 汉初道家简介 1、萧何、窦太后、曹参等人,司马迁父子。秦政之蔽 (内有严苛之法、外则征战不已),无为,与民休养 生息 。 【特点】侧重政治,造成“文景之治”。道 家 之 流 变“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至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 汉初道家简介 2、《淮南子》 (淮南王刘安) 梁启超:“西汉道家之渊府”; 高诱:“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 冯友兰认为刘安“有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黄老之学”; 又说,“《淮南子》所讲的,正是司马谈所说的道德家 的思想内容。《淮南子》所体现的,正是黄老之学的体 系”。 【核心思想】以道家之“道论”为纲领和哲学基础,兼 采他家之长,内讲治身、外讲治国,且强调二者的一体 性(以“道”贯穿其间)。《淮南子〃泰族训》:“圣主在上,廓然无形,寂然无声, 官府若无事,朝廷若无人。无隐士,无轶民,无劳役,无冤 刑,四海之内,莫不仰上之德。”道 家 之 流 变 魏晋道家简介道 家 之 流 变兴起原因: A、经学的繁琐化之反动,从更深层次寻找思想的新路数。 B、政治的动荡、人生的幻灭: 代表人物: 何晏、王弼、嵇康、阮籍、郭象、陶渊明等。 魏晋道家简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 成,??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逸 之情转笃。” 《晋书?阮籍传》: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著《达庄论》, 叙无为之贵。” 《世说新语?文学》: “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旧 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道 家 之 流 变 道 家 之 流 变3、六朝至清,道家思想的存在形式 A.借助于宗教而流传(道教) B.注解老庄等道家著作 六朝至清道家 C.融入儒学 朱熹曾赞庄子是个“见较高,气较豪”、“事事 识得”的“大秀才”,认为他“见得道体”,“自孟子 之后,荀卿诸公皆不能及”,不过其内中却有“虽高不 行”的顽疾。 王阳明《示徐曰仁应试》:“每日闲坐时,众方 嚣然,我独渊默;中心融融,自有真乐,盖出乎尘垢之 外而与造物者游。”道 家 之 流 变 六朝至清道家道 家 之 流 变D.融入士人及一般大众的文化心理结构 明人冯梦祯:余弱冠时,所遭多变,掩户日读《庄》 文郭《注》,沉面濡首废应酬者几两月,嗣遂如痴如狂, 不复与家人忤,亦遂不与世忤。一切委顺,萧然至今。 再如鲁迅的狂放激愤,与庄子的“狂” 当代道家特色道 家 之 流 变4、道家在当代 A.自由、民主、平等 B.“后现代性”(知识、价值层面上的多元主义) C.道家(道教)与现代科学(葛荣晋、李约瑟:老庄 思想、道教与科学、技术) D.自由主义(刘军宁、刘笑敢)(小政府)?? 一、先秦道家人物及其思想2、老子1、关于宇宙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 2、关于老子的思维方式 3、“天人合一”思想与“无为而无不为”的人 生哲学 老子,春秋时周守藏室之史。作《道 德经》上下篇81章五千言。一生两件 大事:著《道德经》;与孔子相会, 教导孔子。关 于 老 子《史记?老庄申韩 列传》讲到三人: 1、李耳,老聃。春秋 末年人,周守藏史。汉 代许慎:“聃,耳曼 也。” 2、周太史儋。后孔子 129年。 3、老莱子。隐士,与 孔子同时。元代郭居敬 《二十四孝中》“娱彩 戏亲”即指老莱子。 关 于 老 子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 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 其时则逢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 貌若遇,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 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其弟子曰: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缯,至于龙, 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关 于 老 子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 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 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立意五千言而去, 莫知其所终。 以上记述说明: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生活在我国春秋 时代,是当时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做过掌管国家 图籍的史官。老子略长于孔子,孔子曾适周,问礼于老子, 孔子极其崇拜老子,谓“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关 于 老 子老子著述名《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约 5000多字,反映了老子的思想。《老子》一书,围绕 “道”这一中心概念,阐明宇宙的起源,世界的存在的 形式,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和 解决的方法,包含着真理的粒子,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充满辨证的逻辑力量,言约义丰,富有诗意。老子五千 言是道家学说的源头,后世发展道家学说主要是根据老 子五千言展开的。 《道德经》关 于 《 老 子 》马王堆帛 书荆门楚简敦煌本通行本甲本乙本马王堆帛书 1、道是本体关 于 宇 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 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 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 道是万物得以存在的本体,道是“一”。“天得 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为天下正。” 2、道生天地万物关 于 宇 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 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第4章》 【按】许慎《说文》:一, 惟初太始 ,道立於一, 造分天地 ,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 ,o古文一, 於悉切 。 3、不可道之道:(寂静、广阔、无形、不可命名)关 于 宇 宙?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 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 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第二 十五章》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恍惚。”《老子?第十四章》 4、不可道之道:道法自然关 于 宇 宙老子的道从另一方面说是: “无为而无不为”――“顺应 自然,并有效的利用自然,实现人的目的”。 道法自然保持人和自然和谐的关系。 老子的哲学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方 法论的价值。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人、地、 天、道皆出自自然,皆取法于自然。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 关 于 宇 宙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一个主宰和决定 人们命运的神或上帝,而老子以其大胆的想象和气魄, 对天命、鬼神的观念进行了否定,他将“道”作为天地 万物的本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提出天地并不是什么神,什么上帝,而是宇宙空间的存 在物,并且把人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从“天”的束缚中 分离出来,从而使其学说闪烁着哲学化的光彩。2500年 前老子在关于宇宙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上就有相似于现 在唯物主义的认识,这无疑是道家学说之所以具有顽强 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 于 思 维老子是中华辨证思想的奠基人,言约义丰的五千 言,充满辨证的逻辑力量,是一个储藏辨证思维的巨 大宝库。 关 于 思 维老子辨证思维的特点之一,是讲对立面的相互依存, 他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几乎都是从对立观点 说明的。例如:大小,多少,高下,远近,厚薄,重轻,静躁,白 黑,寒热,朴嚣,歙张,壮老,雌雄,母子,实华,正反, 同异,美丑,善恶,强弱,厉害,祸福,生死,荣辱,愚 智,吉凶,兴废,进退,主客,是非,巧拙,辩讷,公私, 难易,真伪,贫福,贱贵?? 老子辨证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讲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关 于 思 维例如他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敞则新”, “物壮则老”,“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之”,“轻诺 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 若讷”??老子还说“祸兮福之倚,福兮祸所伏。孰知 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邪,善复为恶”(《老子》 58章),他认为祸福、正邪、善恶都会由于其内部存在 着两种对立因素而可能向其相反方向转化,“负阴抱阳” 的万物都是如此。因此他指出“反者,道之动”,把事 物的相互转化,当作一条重要规律。 关 于 思 维列宁认为,黑格尔对辨证法的重大贡献,主要“是把转化指 出了”,他说:“一个东西向另一个东西的转化,而且是对 立面的同一――这就是黑格尔的主要的东西。”使我们引以 自豪的是,中国古代这位伟大哲人,已经在2000多年前,以 他那警策有力的语言,明确表达了“一个东西向另一个东西 转化”的认识。当代西方哲学公认构成科学思维有四个要素:第一是经验 (experience)思维;第二是理性(reason)思维;第三是 直觉(intuition)思维;第四是洞察(inspiration)思维。 这四个因素组成了人类思维的基本细胞,它们之间相互结合 构成了人类思想丰富多彩的画面,然而老子的思维方式,这 四个因素都有。 ? 《老子》书中有经验思维,五音,五声,五色,五味就是 谈经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之至柔,驰骋 天下之至坚”,也是从经验中终结出来的。关 于 思 维? 《老子》书中也理性思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 , 见天道”,老子说他不用事事都去经验一番,也可以了解 天下大事和大道,这里用的就是理性思维。 ? 《老子》书中也有直觉思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 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 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之为名,曰大。”这就是老子的直 觉,根基于老子的理性思维,是理性思维一时还无法达到 的猜测。 关 于 思 维? 《老子》书中还包括洞察。老子说:“道形之,德诸之, 物成之,说知常日明”就是洞察。《老子》堪称智者之 书,它既启发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启发了 后来科学家们从不同角度来探索。著名日本科学家汤川 秀树在对30多种基本粒子背后的基本物质是什么进行长 期研究,终于取得成功。他认为这些基本物质类似于混 沌,并写下了的这样的话,“中国人是最早进入精神成 年时期的人。??而道家似乎以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 的人与整体人类的命运。” 关 于 人 生人类文化基本有两大体系,即东方文化体系,西方文 化体系。 西方文化以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为源头,中间有断层, 经过文艺复兴、产业革命,形成了以欧洲、美国为代表的 文化。东方文化以中国文化为主,加上印度、韩国、日本 文化。西方文化讲认识、分析自然,征服自然,形成了人 与自然的对立。 “天人合一”是东方文化的精髓,它是说人和大自然 都是宇宙中的存在物,人和自然应该是朋友。老子是提出 “天人合一”思想的第一人,他的“道大,天大,地大, 人亦大”在认识宇宙本原方面不仅有进步意义,同时还包 含着自然、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含义。 关 于 人 生当然,特别能反映老子“天人合一”思想的还是他那“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不朽名言。老子认为人 依照地的样子存在,地依照天的样子而存在,天依照道的样 子而存在,道则按照它本来的样子而存在(这里的自然不是 指大自然,而是指自己本来的样子而存在,自然而然的意 思),所谓“道法自然”,并不是说“自然”在“道”、 “天”、“地”、“人”之上,而是说“道”、“天”、 “地”、“人”都应该自然而然,认为有了“道法自然”, 天、地、人可以变化万千,使宇宙和谐,大道运行,天人协 调,六蓄兴旺,万木长青,即“夫物芸芸”。 关 于 人 生现代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高度赞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人 与自然保持协调而生存的观念,他称我们中国人的“人要征 服宇宙就要遭到失败”的认识是“宝贵的直觉”,这正是老 子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现在许多欧洲人也直率的承 认“在对自然地控制方面,我们欧洲人远远走在中国人前头, 但作为自然意识的一部分生命,却至今在中国找到了最高表 现……他们比我们站得更高”。老子思想是一个以自然为核 心的体系,不是偶然涉及。人们常说儒家重礼乐,道家贵自 然,原因也在于此。究天人之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变世 界促进社会发展的总课题。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永恒 的研究主题。人们对宇宙本原的探索,目的是对现实社会和 人生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关 于 人 生对事物纷繁变化,变幻莫测的充分发展找到一个固定 的规律,或者是为社会和人生寻找一种依托,老子的思想 就是按照这样的线索展开的。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产 生和发展的总根源,提出“天人合一”思想之后,很自然 地就将思路转到了人生和社会的层面上,把“道法自然” 用于“人之道”,为人们提供了具有自然特色的“自然无 为”的人生哲学。 基本原则 1)反者道之动关 于 人 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 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第2章)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 40章)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有其反面,自然界、社会、人 生的事物是相对的,绝对的单一的事物是没有的。 2)守静制动关 于 人 生?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45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57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 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 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个人修炼 1)上善若水关 于 人 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 几于道。居善地(在任何地方都能适应环境),心善 渊(心灵涵养如渊默),与善仁(颐养草木和一切生 物,水是生命的源泉),言善信(象镜子真实反映), 政善治(无有不洗清且平也),事善能(能方能圆曲 直随形),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8章) 2)返璞归真关 于 人 生?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 知弥少。”(四十七章) ?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第十章) ? “如婴儿之未孩”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 之厚,比于赤子”(二十章)。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 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 寿”。(三十三章 ) 3)循序渐进关 于 人 生?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 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63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 始,则无败事。64 斗争之道关 于 人 生1)贵柔守弱,以柔克刚?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 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 行”。(78章) 2)不争而善胜关 于 人 生?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 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第68章》 ?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招而自来。 缮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持之而生而不辞,功成 而弗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曰小。万物 归焉而不为主,可名曰大,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 大”。《第34章》 3)以曲求全关 于 人 生?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 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 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 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 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2 关 于 人 生4)欲取姑予 ?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 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 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 示人”。36 相处之道关 于 人 生1)谦下不先 ?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 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 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 与之争”。(66章) 2、无私成私关 于 人 生?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 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7章) ? 甘地、孙中山等伟人,超越有限的个体,追求生 命之大气象,圣人行天地之事,走出自我的小圈 子。(人皆自私,居处汲汲求自饶之利,夺人以自与也。天 下熙熙,皆以利来;天下攘攘,皆以利往。)如何做一 个好商人?首先要做一个好人) 为政之道1)追求至善,以德服人关 于 人 生?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 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49章) ? 以柔顺、顺应自然治天下。温柔待人,以谦虚治天 下。老子以道一样无私的宽阔胸怀,追求生命大智 慧,生命大气派,此乃‘圣人之道’。 2)无为而治关 于 人 生?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 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第37章》 ?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 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 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29章》 关 于 人 生?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 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18章》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 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 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第 189章》 ? 治大国,若烹小鲜。 ? 取天下常以无事,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关 于 人 生3)德治天下 ?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 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 于天下,其德乃普。 4)坚守道朴关 于 人 生?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 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60 ?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 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 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 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 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以大道制御天下,没有伤害) 28 5)信用天下关 于 人 生?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 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54 1.对仁义礼智的批评批 评 儒 家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18章)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19章) ?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38章) 2.对儒家社会结构的批评 批 评 儒 家小国寡民――最理想的社会和政治?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 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 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章) 道 德 经 的 国 际 影 响? 老子的《道德经》传到欧洲大约是16世纪的事情,西方人把《道 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文字,西文译本总数近500种,涉及17种欧洲文字。 ? 从1870年第一个德译本算起,《道德经》的德文译本多达82种, 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高达700多种。 ? 几百年来,在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道德经》高居第二。? 由此可见,老子及其思想在西方受欢迎的程度。 道 德 经 的 国 际 影 响? “辩证法”一词,是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兹为 太极阴阳五行起的一个洋名字。 ? 黑格尔(年,德国哲学家)师承康德:中国人承认 的基本原则是理性――叫做“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 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做是最高的学术?? 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历史哲学》) [注]把老子学说看成是真正的哲学,将老子所说的“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其哲学逻辑合理, 充满生气,理论新奇,论述动人。黑格尔研究每一个命题, 都完全按照太极图的正(阳)反(阴)合(中)的三维形式, 创立了三段式解读法。 道 德 经 的 国 际 影 响? 德国哲人尼采在读完《道德经》之后,大加称赞,说 老子思想“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 桶,唾手可得”。 ? 托尔斯泰(年,俄国文学家)当年也曾说: “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日日记 。 ? 哲学家海德格尔更把老子的“道”视为人们思维得以 推进的渊源。 道 德 经 的 国 际 影 响? 英国哲学家罗素早在1919年来到中国,他认为中国 人提倡的礼让、和气、智能、乐观的人生之道远非 西方文化所能及,因此西方文化要学习中国的道德 哲学。 ? 德国诗人科拉邦德1919年写了一篇《听着,德国 人》,在这篇文章中他号召德国人应当按照“神圣 的道家精神”来生活,要争做“欧洲的中国人”。 道 德 经 的 国 际 影 响? 李约瑟(年,英国科学家):“中国人性格中 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 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 大树。――《中国科学技术史》 ? 林语堂: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 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 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 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 鲁迅: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 生真谛。 道 德 经 的 国 际 影 响? 胡适: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 真正的哲学家。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 便可自闪光耀。 ? 司马谈(司马迁之父):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 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 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太史公自序》 ? 唐玄宗(712-756):(《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 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 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御制道德真经疏》) 道 德 经 的 国 际 影 响? 清世祖顺治():老子道贯天人,德超品汇, 著书五千余言,明清静无为之旨。然其切于身心,明于 伦物,世固鲜能知之也。 ――《御制道德经序》 ? 美国学者蒲克明:老子“《道德经》将是未来大同世界 家喻户晓的一部书。” ? 美藉学者张绪通:“国际研究公认:‘道’将是二十一 世纪的‘世界指导原理’。” 道 德 经 的 国 际 影 响?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博士:“我把他(指老子)认 作是东方的代表。”引自《禅与心理学分析》 ? 胡孚琛语录:人类的智慧是相通的,只有道是“无差 别相”与“无是非相”。天下万事万物,自其异处观 之肝胆楚越,自其同者观之道通为一,得其一则万事 毕,万物终归一理。全世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 学、宗教等多种领域的学者将不断从道学智慧中得到 启发。道德经是中国人的圣经。不读道德经,大脑就 如同一片没有开垦过的荒地。道德经,是拯救了我的 圣经! 一、先秦道家人物及其思想3、庄子1、庄子其人 2、《庄子》其书 3、庄子思想 庄 子 其 人庄子者,蒙人也(今安徽蒙城县, 一说是河南商丘),名周。周尝为蒙 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 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渔夫》、《盗跖》、《肢箧》以 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 虚(即畏垒山,庚桑楚所居之地)亢 桑子(即庚桑楚)之属,皆空语无事 实,然善属书离辞(离辞即丽辞), 指事类情,用剽剥(攻击)儒、墨, 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桄 洋(汪洋),自姿以适己(自由放任, 以适己意),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 之。?? 庄 子 其 人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 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 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 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 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 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 庄 子 》 其 书1、概况: 《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等人整理、补续而成, 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据《汉书?艺文志》记载, 《庄子》有五十二篇,但今仅存三十三篇。 《 庄 子 》 其 书2、篇目[内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 师、应帝王; [外篇]骈拇、马蹄、l箧、在宥、天地、天道、天运、刻 意、缮性、秋水、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 [杂篇]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让王、盗跖、 说剑、渔父、列御寇、天下。 《 庄 子 》 其 书3、价值 ? 中国文化如一颗大树,儒家为干,道家为根,释家为枝 叶。 ? 就道家言,《老子》是道家的元典,《庄子》是发挥道 家思想和具有集大成意义的文献。没有《庄子》,道家 就没有如此大的魅力。 ? 《庄子》有哲学的睿智、文学的风采、美学的情趣,更 有洒脱的人生。闻一多先生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别 的圣贤,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庄子那样倾倒、醉心、发狂?” 庄子之道《 庄 子 》 思 想1、神奇永恒,无为无形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心传)而不可受 (口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 有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谓 高,长于上古而不谓老。”(《大宗师》) 2、无处不在《 庄 子 》 思 想?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何乎在?”庄子曰:“无 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耶?曰:在绨秕。曰:何其愈下耶?曰: 在瓦甓。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尿??每下愈况。 (《知北游》) ? 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 舜曰:吾身非吾有,孰有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非汝有,是天地之委 顺也。“纵身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 复多挂虑。” 3、“心斋”悟“道”《 庄 子 》 思 想庄子认为要想把握“道”,进而体会那种绝对的永恒 的美,主体方面要具有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就是 庄子说的“心斋”。 “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 听之以气。听之以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虚也者,心斋也。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 鬼神将来舍,而况于人乎”。《人间世》 这句话的意思是:使心灵处于非常专注的状态(无意 识的状态),对玄密的道,不要用耳朵去听,也不能用心 去听,要用气去听,用气去听就是使主体进入无意识状态, 虚而待物。这时候人拥有了鬼神一样智慧,无所不知。 人生体验:忘我庄子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 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和人本来就是一体的。 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 天下一气耳”(《知北游》)。明白了人的生死无非就是气之 聚散,就能从容地面对生死,保持心灵的平静了。 当人“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为坐 忘”,完全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这也是庄子讲过的“物化”境 界:“不知所以为生,不知所以为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 若化为物”(《大宗师》)。当人同于大道的时候,“不乐寿, 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 人从而享受到天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知天乐者, 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无天怨,无人非??以虚静推 于天地,通于万物,此谓之天乐。”《 庄 子 》 思 想 人生追求:真我什么是真我本性呢?庄子认为就是使我们成为我们的性质,也 就是“德”。 庄子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 得以生谓之德”《天地》。庄子认为,如果没有德,物将无法存在。 同样,一个人离却了人的真实本性――德,只会成为没有灵魂动物, 成为酒囊饭袋、行尸走肉。 庄子希望人生是一个真实而有趣的人生,自在的人生,保持生 命的天与真。“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 于真,谓之至人。”他说:“真在内者,神动于外??真者所以受 于天也,自然不可易,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而那些追逐 物欲,随流俗展转的人是“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为之倒置之民” 《缮性》,即失去了真性没有根基、没有真我的人。宋朝末年的“全真教”继承了庄子的思想,他们是这样解释“全真 教”的宗旨的:“志之所在,求反其真,谓之全真”。追求生命的最本 真的状态、并得到最永恒最真实的道,这是全真教的宗旨。《 庄 子 》 思 想 人生追求:真我珍视生命,远离是非:《 庄 子 》 思 想庄子肯定生命的价值,肯定生命的自由,并把保持 精神的独立和自由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价值追求。《庄 子?秋水》记载: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 以境内累矣。庄子持杆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 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 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 曳尾于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人生追求:逍遥《 庄 子 》 思 想庄子看到了自然、天道的强大,所以在生活中采取 了无所谓的的态度。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熄,其于光也,不亦难乎? 时雨降矣,而犹侵灌,其于泽乎,不亦劳乎?”面对自 然,人的造作行为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庄 子是消极的保守的。也难怪后来荀子批评他“蔽于天不 知人”。 人生追求:逍遥 那么天人关系是怎样的呢? 他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 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他又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谓之 天;落马首,穿牛鼻,是为人。” 庄子认为:天地是一个大炉了,造化为大冶(工 匠),万物生死转化,何往而不可哉?把命运完全交 给了天,无论如何都要从容面对,不用忧戚伤心。 他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秋水》 “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 间世》《 庄 子 》 思 想 人生追求:逍遥《 庄 子 》 思 想庄子到了后来完全采取了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敖倪于物,不谴是非 而与是非处。”《天下》; “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 逍遥乎寝卧其下”; “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齐物 论》” 后 人 评 价 庄 子先秦散文四大家中,孟文雄辩,荀文厚重,韩文峻 刻,庄文汪洋,但四人境界不一样。按冯友兰的说法, 荀、韩可称为“功利境界”,孟可称为“道德境界”, 庄可称为“天地境界”。 苏东坡称庄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 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昔吾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后 人 评 价 庄 子胡文英说:“庄子眼极冷,心极热。眼冷,故是非不 管;心热,故感慨万端。??庄子最是深情。人皆知 三闾之哀怨,而不知漆园之哀怨有甚于三闾也。盖三 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怨在天下;三闾之哀怨 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庄子独见》 后 人 评 价 庄 子林纾《庄子浅说》序: 忆余二十一岁时,病咯血,失眠六夕,且殆。忽忆 及《南华》“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因自 笑曰:“今日之病,予为丽姬入晋时矣。”竟废书而酣 寝。医至诊脉,大异曰:“愈矣。”余曰:“《南华》 之力也。”今年六月后病癃,不得前后溲,在医院中读 自注之《南华》,倏然卧以待死,一无所恋。已得善药 而愈,距咯血时,盖五十年矣。然则《南华》一书,固 与余相终始乎?” 如 何 学 习 《 庄 子 》? 学《庄》有三层次:雾里看花;隙中窥月;凌顶览山。 ? 学《庄》有三体会:一种挑战;一种享受;一种升华。 ? 学《庄》的目的:学庄子深刻的眼光、高远的境界、 认真的态度和超越的精神。学读经典;学研究经典; 学提升境界。 如 何 学 习 《 庄 子 》? 学《庄子》应有批判性。既不全盘拒绝,也不全盘接 受。学其神,不要仅学其形。(文子《道德篇》:上学 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 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 ? 归有光说:“知《史记》之所以为《史记》,则能 《史记》矣。” 如 何 学 习 《 庄 子 》途径: 先读寓言; 其次读“内篇”; 然后读“外篇”和“杂篇”。 《 庄 子 》 原 文 ? 生 死 观秦失t丧: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 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 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 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 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 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养生主》 《 庄 子 》 原 文 ? 生 死 观鼓盆而歌: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 “与人居 ,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 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 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 生也,而本无形;非 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 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 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jiào)然随 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至乐》 《 庄 子 》 原 文 ? 生 死 观庄子将死: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 椁,以日月为 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 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 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 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列御寇》 庄子枕髑髅:《 庄 子 》 原 文 ? 生 死 观庄子之楚,见空髑(dú)髅,u(xiāo)然有形。(qiào)以 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 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wèi)父母 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něi)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 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 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 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 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纵) 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 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pín)蹙 O(同额)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劳乎!”《至乐》 《 庄 子 》 原 文 ? 生 死 观善生善死: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椋xū)以湿,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 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 随时随地可能死,每日每分无愧生。 《 庄 子 》 原 文 ? 生 死 观视权贵如腐鼠: 《庄子?秋水》载: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 其名为gR,子知之乎?夫gR发于南海而飞于北 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 得腐鼠,gR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 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庄 子 》 原 文 ? 生 死 观视自由如生命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 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 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 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 中。” 道家无为三义《 庄 子 》 原 文 ? 生 死 观第一、从天道自然到“无违”自然。 道家的无为主义植根于其形而上学的原理,体现了 无为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如前所述,道家的形 上学认为,道作为本体,其实质就是“无”,本体 的“无”的性质表现在道的功能和动作上,就是 “无为”,所以“无为”是道之“德”的体现, “无为”是道的一种“上德”。老子说:“道常无 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 而自来。” 《 庄 子 》 原 文 ? 生 死 观否定现实,向往逍遥之境: 《庄子?山木》载: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e系履而 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 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 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 其得楠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 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 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 以逞其能也。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 此比干之见剖心,徵也夫!” 《 庄 子 》 原 文 ? 生 死 观有用无用:乱世做人的困境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 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 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 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 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 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 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 材之间。 ? 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淮南子?人间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老 、 庄 总 结庄子说:“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 为相合,万物皆化。”“无为”,也就是“无违”,即 无违自然、因任自然而无所作为或不强作为之义。王弼 以“顺自然”一语来诠释老子的“无为”,是深得其旨 的。在道家看来,不仅道“无为”,而且天地万物在其 本性上也都是“无为”的,人当然也不应例外。因此, 根据“天人合一”的本体观和“天人同构”的方法论, 既然天道自然无为,人道也应效法天道,做到常无为而 任自然,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逻辑推演。 老 、 庄 总 结第二,“无为”是一种“君道”。 道家无为主义在实质上首先是一种安邦治国的政治 策略,即是针对统治者提供的一种进行政权建设和社会 管理的统治术,一种为君之道。历史上屡有人称道家学 说为“君人南面之术”,这若在上述层面上说,是不错 的。但是,“无为”作为一种“君道”,其本旨决不是 给统治者提供一种诈权之术,它实际上是对统治者的不 善作为和现实政治中的强制干预政策的一种反动,从而 主张放任无为。老子说:“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名”借为“明”),不为而成。”“天下神器,不 可为也。” 庄子说:“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 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 无为而万物化”。魏晋玄学家们更明确提出了“率性而动”, “纯任自然”的“无为论”。君王要治理国家,其“上德” 就是应该效法和顺应自然,达到“无为而治”。只要:“君 无为”。人民就可以“自化”、“自正”、“自朴”。老 、 庄 总 结老子强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 姓为刍狗”,就是要“天地”和“圣人”无为而任自然,甚 至连各种所谓的“仁恩”,都不要施予,因为谁能保证那不 是借仁义之名行胡作妄为之实呢?所以,“圣人无常心,以 百姓心为心”,圣人没有自己的一已私心私利,而是以天下 老百姓的心愿、利益为自己的心愿、利益,若能做到这样, 难道不就是真正伟大的政治家了吗?道家要求统治者无心无 为,目的是要限制他们的私心妄为,要他们放开百姓,给他 们自由和自主,让他们走自己的路。 老 、 庄 总 结第三,“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的无为主义,常常被简单地误认为是一种鼓吹 消极出世的虚无主义,其实道家思想的基本格调也是积 极入世的,无为主义的政治哲学尤其如此,只是它所采 取的方式太特别罢了。老子的辩证法,强调“柔弱胜刚 强”,认为“弱也者,道之用也”,“无为”正是这种 “弱之道”的具体体现和运用。由于以“天下之至柔, 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守柔曰强”,所以“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表面上守弱处静,无所作为,实际上遵循 万物的本性而不违逆,顺应自然之道而知足知止,就已 经是有所作为,也能无所不为。 老 、 庄 总 结可见,“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其无为者,以欲‘无 不为’也”。老子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最生动形象地 说明了“无为”与“无不为”的关系:治理国家犹如煎小 鱼,煎小鱼乱搅就会搅烂,不乱搅,就是无为。因此,煎 小鱼也好,治理国家也好,最好的办法恰恰是不采取任何 办法,无为而治,自然而然,放任自流。用这种“无为” 的办法煎好了鱼,治好了国家,就叫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这样也就达到了“无不为”的目的。 老 、 庄 总 结可见,道家并不是要取消一切的作为,因为他们还是 要讲“治”,讲“无不为”,提倡“君无为而臣有为”。 所以,道家的无为主义讲的“无为”,其实是讲应“善 为”,“无为”只是真正善于作为的人用以达成“无不为” 这个最终目的的最佳手段。 总之,道家的无为主义并非是简单的消极无为。面对 黑暗的现实、“礼崩乐坏”的时代,道家也是想救世的, 它反对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和墨家的行动主义,即反对任 何具体的社会改革和方案,而主张走另一条道路,这就是 以超越的态度追求向自然状态复归的“无为主义”。 由于道家无为主义崇尚自然、追求超越,这使它包含老 、 庄 总 结了一种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其批判指向一是直接针 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胡作妄为的统治者,二是针 对儒家等鼓吹的仁义道德,谴责它们对人性的戕害和 对不合理社会的粉饰。道家无为主义所包含的这种社 会批判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也是其鲜明的思想特色 之一。 二、秦汉新道家一、黄老之名 二、黄老思想 三、黄老影响 黄 老 之 名“黄”,指传说中的黄帝;“老”,指春秋道家学派 的创始人老子。后世道家奉为始祖。 黄 老 之 名黄老学派是战国时期兴起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是 道家的主流。黄指黄帝,他是人神杂糅的人物;老 指老子。所谓黄老学派,就是依托黄帝,主要发挥 老子思想的一个学派。 黄 老 之 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西汉盛极一时。《史记?乐毅列 传赞》中提到的黄老学者有河上丈人、安期生、乐瑕 公、乐臣公、善公。汉代的曹参、陈平、司马季主、 窦太后、安丘生、王生、黄生等也是黄老思想的信奉 者。 黄 老 之 名《汉书?艺文志》里托为黄帝的书有21部,除了《黄 帝内经》外,都已亡佚。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的《经法》、《十六经》、《称》、《道原》等四篇 古代佚书,是黄老学派的重要著作。 汉 初 行 黄 老 学 之 背 景1、秦王朝推行法家路线,大搞严刑酷法,推行思想专制, 最终导致二世而亡。从亡秦的废墟中冲杀出来的刘邦集团 对这一深刻教训有着切身的感受,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 按照法家的政治思想来治国理政。 2、刘邦集团大多来自社会下层,“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 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留子孙哉”(《史记?樊 郦滕灌列传》),因而对儒家治国的高深理论也不可能产 生浓厚的兴趣。 3、刘邦本人尽管没有完全排斥儒学,但儒生的信而好古、 脱离现实、高自标置也令其厌恶。 这时,惟有主张清静无为、以柔制刚、以静制动、以 退为进、以守为攻、刑德相辅的黄老之术比较切合刘邦集 团的需要,能够为汉初统治者提供最合理、最有效的统治 手段和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 黄 老 之 学黄老之学的特征 黄老之学源于道家,但对道家思想又有所改造, 其特征是,以道家“清净无为”思想为主体,并吸 收了阴阳、儒、法、名各家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成分 而形成的理论。提出道生法的观点,突出刑德观念, 主张恩威并施以巩固政权,是汉初统治者在加强中 央集权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对人民少 干扰,所谓“纵民之欲”,“与民休息”,“顺民之 情”,“顺流而与民更始”。 黄 老 之 学核心内容: 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虚无之本指道。与 老子一样,黄老学派也把道视为万物的本原。不过, 老子强调有与无的统一;黄老学派强调虚无无形。 黄老学派重视因循的观念,这与老子思想中自 然的概念有关。从宇宙论上讲,是道因循万物的固 有形态;从政治论上讲,是君主因循臣民的固有形 态。只有道是虚的,才不与物发生抵触,可以遍流 万物而不忤。 黄 老 之 学《管子》概括为静因之道,静是指人心保持虚静, 不藏任何偏见,因是因循事物的本性,发挥其特长。 虚无与因循的观念在政治哲学中最明显的表现是 君无为而为的原则,要求君主不直接处理具体的政治 事务,而是交由臣子负责。 黄 老 影 响1、在道家中,黄老学派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一套可以在 现实社会中操作的政治原则,并对法家发生深远的影响。 黄 老 影 响2、黄老之术最初是作为战国诸子中的一个学派而存在 的。到了汉初,由于它切合汉初政治的需要,在社会 政治领域,黄老之术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 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 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 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 而达到“有为”。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是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黄 老 影 响文帝时刑罚大省 孝文即位,躬修玄默,劝趣农桑,减省租赋。而将相皆 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 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 畜积岁增,户口浸息。风流笃厚,禁网疏阔。??刑罚大 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 《汉书?刑法志》 黄 老 影 响曹参行黄老 (曹)参之相齐,??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 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 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 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 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 称贤相。《史记?曹相国世家》 黄 老 影 响3、黄老学说起于稷下道家。黄老思想包含很多神秘 主义因素,黄老学者本来就有许多方士,他们以神 仙长生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对这些因素作出宗教性 解释,使黄老之学与神仙方术相结合,而向神仙方 术的方向发展。 三、魏晋时期的道家思想一、玄学名义 二、玄学兴起背景 三、何晏与王弼的玄学 四、阮籍、嵇康、裴Q的玄学 五、郭象的玄学 六、列子与张湛的《列子注》 七、玄学的影响 1、玄学之称起于西晋玄 学 之 名《陆云传》: (陆)云??至一家便寄宿,见一少年美风姿,共 谈《老子》,辞致深远,向晓辞去。行十许里,至故人 家,云:此数十里中无人居。云意始悟,却寻昨宿处, 乃王弼冢。云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 2、西晋以来,文献多涉“玄学”概念。玄 学 之 名沈约《宋书?雷次宗传》谓: 元嘉十五年,征次宗至京师,开馆于鸡笼山,聚 徒教授,置生百余人。会稽朱膺之、颍川庾蔚之并以 儒学,监总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艺术,使丹 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 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见。 玄 学 之 名? “玄学”即“形而上学” ? “玄”盖本于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 之门”。 玄 学 之 名? 魏晋之玄学家奉《周易》、《老子》、《庄子》为 “三玄”,以道释儒,具有抽象思辩色彩。? 魏晋玄学之 “玄” : 一曰“玄远”; 二曰“名理”; 三曰“虚胜”。 何劭《荀粲传》云: 粲诸兄并以儒术议论,而粲独好言道,常以子贡称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然则六籍虽存,固圣人 之糠秕,粲兄吴难曰:《易》云“圣人立象以尽意,系 辞言以尽言”,则微言胡不可得而闻见哉?粲答曰:盖 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 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言外者也;“系辞 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 之言,固蕴而不出矣。(傅)嘏善名理,而粲尚玄远, 宗致虽同,苍卒时或有格,而不相得意,裴徽通彼我之 怀为二家释。玄 学 之 名 玄 学 之 名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言外者也;“系辞 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 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傅)嘏善名理,而粲 尚玄远,宗致虽同,苍卒时或有格,而不相得意, 裴徽通彼我之怀为二家释。 玄 学 之 名孙盛《老聃非大贤论》云:昔裴逸民(Q)作《崇有》、《贵无》二论,时 谈者或以为不达虚胜之道。 玄 学 之 名由上可知,玄学当有三家之别: ? “玄远”者,以远离事务或事物为入门,乐“超言绝 象”之思,探宇宙造化之源; ? “名理”者,始于“名分”之辩,趋于“辨名析理”; ? “虚胜”者,即尚虚无贵胜之道,以谈论抽象原则为 高明。 玄 学 兴 起 背 景? [1]汉末以及魏晋时期名教的虚伪化、衰败以及政治高 压对于士人生存的威胁(所以玄远而不务事物与事务/ 世务)。 ? [2]由两汉举官制度――地方察举、中央征辟而来的品 评人物及其虚伪化,经由对于人物才性的讨论转而为对 一般名实关系及其一般原则的讨论。(此所谓玄谈名理) ? [3]汉末农民大起义对于道教的利用,以及汉末儒教的 衰微,促进了对于基于道家的玄思。(时人谓老、庄、 易为三玄。) ? [4]道家黄老学绵延发展的一种结果。 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魏晋玄学,肇端于正始。 《晋书?王衍传》称: “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 万物皆以‘无为’为本。” 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何晏其人《三国志》卷九谓: (何晏)“何进孙也。母尹氏,为太祖夫人。晏长于 宫省,又尚公主,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 何晏,字平叔,颇为好色,自喜动静,明帝时, 任尚书,名盛一时。尝曰: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唯 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惟神也,不 疾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语,未见其人,盖欲以神 况诸已也。” 【注】何晏比王弼年长,但对王弼却颇为器重。 王弼其人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王弼(226-249),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字辅嗣,山阳郡 (今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王弼出身官僚世家,其曾外祖 父是东汉末号称“八俊”之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 刘表重 粲之才。欲以女妻之,而又嫌其形貌丑陋,非女婿才,将女 嫁给王凯。凯有风貌。凯生子业,业生弼。弼为刘表之曾外 孙。王粲于建安二十二年(217)从曹操征孙权,病死途中, 而粲之二子又坐罪处死。粲绝嗣后而以王业为继嗣。王粲又 成了王弼的继祖父。 王弼的家庭祖风对王弼的成长也有重大 影响。其六世祖王龚,名高天下,官至太尉,位列“三公”; 五世祖王畅为汉末“八俊”之一,官至司空,亦列“三公”; 其父王业,官至谒者仆射,再加上继祖王粲的文学地位,都 会对王弼成长产生极大的有利影响。王弼“幼而察慧,年十 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王弼其人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何劭《王弼传》曰:弼幼而察惠,年十余,好老氏,通辨能言。父业,为尚书 郎。时裴徽为吏部郎,弼未弱冠,往造焉。徽一见而异之, 问弼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 《老子》申之无已者何?”弼曰:“圣人无体,无又不可 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 寻亦为傅嘏所知。于时,何晏为吏部尚书,甚奇弼,叹之 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 王弼其人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正始中,黄门侍郎累缺,晏既用贾充、裴秀、朱整,又 议用弼。时丁谧与晏争衡,致高邑、王黎于曹桑。桑用 黎,于是以弼补台郎。初除,觐桑,请间。桑为屏左右, 而弼与论道移时,无所他及,桑以此嗤之。是桑专朝政, 党与共相进用,弼通俊不治高名。寻黎无几时病亡,桑 用王沈代黎,弼遂不得在门下。晏为之叹恨。弼在台既 浅,事功亦雅非所长,益不留意焉。 从这段记载可知:王弼颇有思辩才力,为何晏所赞叹。 王弼其人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 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辩,何晏为吏部尚书时, 王弼尚未弱冠,即往而见之。 ? 何晏提出一些问题,请王弼作难,弼即刻难之, “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 皆一坐所不及”。 王弼其人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王弼著作 ? 主要有《周易注》《论语释疑》《老子道德经注》 《王弼集》《周易大演论》《 老子指略例》等。 ? 近人王维等作了许多辑录整理。北京大学楼宇烈 所撰之《王弼集校释》是目前关于王弼著述搜罗 最为全面和精确的读本。 王弼贵无论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1)以无为本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 全有,必返于无也。”(《老子》四十章注:“反者道 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三种解释: A、有=有形;无=无形。万物的存在显现为有形有象, 而在其显现之先,有一个无形无象的根据。因此,要 获得有形有象之万物的整体,其根据不能始于有形有 象中的某种形或象,而必须为无形无象者(凡有形者 皆有局限)。 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B、有=获得特定规定的事物;无=规定事物的本质或 概念。一个事物的存在,就在于其获得了某种规定。 被规定的物,是有形的;而所以规定此物者,则是无 形的。前者是万物,后者是概念或本质。 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C、有=事物之获得自身的规定;无=事物未获得自身 的规定。事物的存在总是具有某种性质或规定的存在, 而规定获得之先,则是无所规定的状态。比如,对于某 物,当我们说它存在,就是关于它我们已经有了规定; 不过,要完整地规定它,我们恰好要回到它一无所规定 的状态(当我们说“有某物但还不清楚是何物”时,其 实就是无的状态,无不是说无物,而是说物无规定) 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2)崇本举末? “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老子》52章注: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 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 “崇本以息末。”(57章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以无事取天下。”) ? “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用夫无形,故形以成焉。守母 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38章注: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 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 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 夫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崇本举末的意思就是事物之形与其概念(名)统 一;它要求无形本质,或道,不能离开有形之物,但 又不让有形物遮蔽了本质,或道,意即以有形的万物 作为无形本质(或道)的实现,这是本末之分的实质 所在。 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3)无即是道 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 寂然无体,不可为象。(《论语-释疑》) 道作为万物遵循的法则,是没有实在之体的、无形 无象的。 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4)以无为体 “故虽德盛业大而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虽贵, 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38章注)[按]任何具体物之存在,既以无为用,也以无为体。体和用 统一于“无”,体用是“无”的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这里, 王弼更强调无之为体。 [注]中国哲学史上“体用”范畴的第一次提出,体用统一不 同于本质与现象二分。 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5)道乃自然? 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 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无失其真;有 恩有为,则物不俱存。物不俱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地 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 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恩有己树,未 足任也。(《老子》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注) ? 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 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 故必失也。(《老子》29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注) 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自然亦即无为,意即让万物各如其自身之所是而展 现自身,或者说让其以实现自身的方式而得以展现;所 以排斥出自主观的故意之为,甚至包括所谓道德仁义之 为。 王弼以及老子自然无为观的存在论意义:人对于世 界的作为具有揭蔽与遮蔽双重作用。王弼“贵无论”的 如上论述,可以视为对此问题的一个回应,力争让人成 为揭蔽而非遮蔽的力量。 王弼圣人有情论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2、圣人有情论 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 之,弼与不同。以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 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 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 物者也。(《三国志?钟会传》裴松之注) 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注]圣人与一般人的差异是精神自觉的程度高(神明 茂),而在情欲上则与一般人相同(五情同);两者 结合在一起来说,一般人为物情、所束缚、所累,而 圣人则之情则“应物而无累于物。”→原因在于圣人 自觉按照人性中之本质来实现自身情欲,亦即自觉地 “性其情”,从而当喜则喜,当怒则怒,而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后来宋朝大程子《定性书》所论)。 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王弼得意忘象论3、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 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 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 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 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也??忘象者,乃得意也;忘言者,乃得象也。得意在 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注》) 何 晏 、 王 弼 以 无 为 本 的 玄 学 体 系[按]言=概念表达;象=观念图式/意象;意=心灵的 内容=道的体现。这里未说道或说真理、本质,故后 来王夫之有言、象、意、道关系的讨论。两层意思: [1]言、象、意具有一致性,必须通过言以把握象,通 过象以把握意; [2]言、象、意具有不一致性。言、象具有一定的局限, 局限而不能得其全,所以不能完全把握意,必须忘言 以得象,忘象以得意。【“可道可名,指事造形,非 其常也”(《老子》1章注);“名以定形”(25章 注),“有形则有分”(41章注),“分则失其极”】 简言之,王弼的观点是言可表意而言不尽意。 阮籍其人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 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 r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 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 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 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 《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透过不同 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借古讽今, 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 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 和辞赋。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 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A猴赋》。 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 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三国志?阮籍传》:“才藻艳逸,而惆怅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 官至步兵校尉”。裴松之注称:阮籍“登广武,观楚、 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据载,籍尝游苏门山,遇隐者,谈太古无为之道,论五帝三皇之 义,“苏门生萧然曾不经听。籍乃对之长啸,清韵响亮”,苏门生淡 然而笑。籍既降,苏门生亦啸,若鸾凤之音焉。于是,阮籍乃假苏门 先生之论以寄所怀。 作有《咏怀诗》、《通易论》《达庄论》、《大人先生传》等。后人 辑有《阮嗣宗集》。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嵇康其人嵇康(223-262),字叔夜,祖籍会稽。 幼散父,由母兄抚养成人。《三国志》谓:(嵇康) “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裴松之注引《嵇氏谱》曰: (康)“家世儒学,少有俊才,旷迈不群,高亮任性,不 修名誉,宽简有大量。学不师授,博洽多闻,长而好老庄 之业,恬静无欲。性好服食,尝采御上药。善属文论,弹 琴咏诗,自足于怀抱之中。以为神仙者,禀之自然,非积 学所致。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若安期、彭祖之伦, 可以善求而得也。”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阮嵇思想阮、嵇二氏之玄学是何、王思想的发展。 在王弼那里,有无关系的思辩为内圣外王政治哲学 之建构开辟了理论通道,故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于王弼 的思想体系中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阮、嵇二氏将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突出出来,成为 其体系之主干。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天 人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本体论与社会现象的关系问题 的特殊表现形式。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名教与自然的含义: ? 首先,从语义学角度看,名教乃名声与教化; ? 其次,从内容看,名教与自然指以正名定分为主 的封建礼教。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管子?山至数》曰: “昔者周人有天下,诸侯宾服,名教通于天下。”? 先秦时孔子提出“正名”,以规定人们的名位和应守的 职分。 ? 汉儒以封建道德等被立为名分进行教化,即“以名为 教”。此谓名教之所由来。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世说新语?德行》称: “王平子(澄)、胡毋彦国(辅之)诸人,皆以任放为 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 乃尔也。’”[按]将“任放”与名教联系起来,表明魏晋士子以回归人的 自然本性来认识与实践名教。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名教与自然的含义: ? 其三, 就理想而论,阮籍、嵇康本来所希望者乃 是名教与自然之和谐。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阮籍曰: 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昔者圣人之作 乐也,将以顺天地之体,成万物之性。故定天地八方 之音,以迎阴阳八风之声,均黄钟中和之律,开群生 万物之情气。故律吕协则阴阳和,音声适而万物类; 男女不易其所,君臣不犯其位;四海同其欢,九州一 其节。奏之圆丘而天神下,奏之方丘而地祗上。天地 合其德,则万物合其生,刑赏不用而民自安也。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圣人”所作之乐亦属名教范围。论者以和谐为 “至乐”境界,实即反映了名教与天地自然通而为 一的理念。 ?阮、嵇后期,又把名教与自然看作相互对立之两极。 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可以说是这种思想转变 的鲜明写照。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嵇康云: 今汝造音以乱声,作色以诡形,外易其貌,内隐 其情;怀欲以求多,诈伪以求名;君立而虐兴,臣设 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汝君子之礼法, 诚天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耳! [按]表示要超越名教而回归于自然。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 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 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 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通顺,故大 道无为;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是故言君子,则以 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 道为阙。(《释私论》)? 越名教而任自然亦即越名任心,其中的关键是心无措乎是 非,行不违乎道。它主张任情之自然而流淌,反对隐匿情 之实况而矫饰。 ? 提出的问题依然是道家的老问题:仁义道德与人心本然是 否同一 的问题的否定回答。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裴Q其人裴Q(267-300),疾世俗“尚虚无之理,故著《崇 有》二论以折之”,其立场与阮嵇对立。裴Q字逸民, 河东闻喜人。其父裴秀为晋开国元勋,封为巨鹿郡公。 裴Q在当时年少知名,“雅有远识”、“时人谓Q为 言谈之林薮”。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晋书?裴Q传》说: “Q深患时俗放荡、不尊儒术,何晏、阮籍素有高 名于世,口谈浮虚,不遵礼法,尸禄耽宠,仕不事事; 至王衍之徒,声誉太盛,位高势重,不以物务自婴,遂 相放效,风教陵迟,乃著崇有之论以释其蔽。”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裴Q其学?裴Q著作现仅存《崇有论》。 ?崇有论与贵无论相对,也是对贵无论的扬弃。 ?崇有认为“名教”本身就是本体,不在名教之外寻找 一个“自然”作为本体。因此,应该崇有而不是贵无。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1、《崇有论》1638字,第一段即开宗名义: 夫总混群本,宗极之道也。方以族异,庶类之品也。 形象著分,有生之体也。化感错综,理迹之原也。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2、提出贵无论对社会道德的危害: 遂薄综世之务,贱功烈之用,高浮游之业,卑经实 之贤。??是以立言借于虚无,谓之玄妙;处官不亲所 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廉操,谓之旷达。故砥砺之风, 弥以陵迟。放者因斯,或悖吉凶之礼,而忽容止之表, 渎弃长幼之序,混漫贵贱之级。其甚者至于裸裎,言笑 忘宜,以不惜为弘,士行又亏矣。 阮 籍 、 嵇 康 、 裴 Q 的 玄 学3、提出“自生论”论证崇有的正确: 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 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为已分,则虚无是有 之所谓遗者也。故养既化之有,非无用之所能全也; 理既有之众,非无为之所能循也。心非事也,而制事 必由于心,然不可以制事以非事,谓心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家思想的精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