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问个技术性失业的问题,什么叫做抽管技术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62|回复: 2
山地车历史上最重要的专利技术:铝合金抽管
积分帖子主题E币 个
文字:CB-图帝
图片:来源于网络
USPTO专利号:5,117,708
产品名称:Answer Hyperlite车把(1990年)
发明人:Scott Boyer;Charles Teixeira
受让人:Answer/ Easton
申请日期:日
核准日期:日
1980年代后期,自行车管材的G&&M即将到来。
当时,山地车制造业广泛使用的材料为铬钼钢,其加工性好、强度大、刚性高、骑感舒适,而易生锈、重量大的缺点也同样明显。随着运动竞技愈发激烈,厂商开始研究用铝合金打造更轻的车架和附件。但相比铬钼钢,铝合金也有其局限性,如果要保证强度,就要把管壁做得很厚,这个问题成为了高级产品研发的瓶颈。
▲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车架应力图,红色为高应力区,蓝色为低应力区<font color="#ff年,Easton的自行车部门工程师Charles Teixeira正在进行铝合金管材的改进研发,他意识到,骑乘时,管材不同部位的应力有高低之分。以车把为例,我们可以将其看做一根杠杆,中间的把立连接处是支点,两边手握处是施力点。越靠两边,力矩越大,车把的应力也就越大,即高应力区,中间部位是低应力区。车架管材的情况也是一样,一般两端的焊接处是高应力区,中间部位是低应力区。如果在高应力区使用较厚的管材来保证强度,在低应力的部位使用较薄的管材降低重量,那么就可以取得重量和强度之间的平衡。
▲5,117,708号专利说明书的部分图例,右侧为不同部位的断面示意图
这项变径管材制造工艺也就是现在车友们所熟知的“抽管”,一般是使用抽管机、模具和芯棒将金属原料推挤成型材,这在铬钼钢管材上已经早有应用,但管壁的变化幅度还不能做得很大。
试制产品是1989年Answer与Easton合作生产的Taperlite车把,采用E9铝合金制造,重量约218g,中间外径25.4mm部分的管壁厚度为1.73mm,两边外径22.2mm部分厚度为2.2mm。
▲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抽管铝合金车把——Answer Hyperlite
1990年,Answer Hyperlite上市,这是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抽管铝合金车把。Hyperlite宽580mm,管壁厚度从中间的0.8mm过渡至两边的2mm。由于应用了改良的抽管工艺和EA70铝合金原料,仅有144g重量的Hyperlite,却比很多更重的车把要硬得多,Answer还对其提供无条件2年质保。而这个重量,在25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列入轻量范畴。
▲目前常用的两种抽管工艺,利用模具和芯棒对原料进行推挤
▲Spank 777车把生产线上的抽管机
▲常见抽管分类和变径部位剖面图
Hyperlite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Easton随即全面投入铝合金自行车部件的制造,包括车把、把立、坐管、前叉内管、车架管材等等,并在此后长期致力于改进变径管材制造工艺,以更精确地控制管壁,进而消除应力点,这项自有技术被命名为“Taperwall”,烙刻在不计其数的中高端车架和部件上。但在当时,Easton觉得铝合金抽管是一项公知的制造工艺,所以他们并没有去申请专利。倒是Answer积极申请专利,并和Easton一起成为专利受让人。
▲1994年的Yeti ARC,车架全部采用高品质的Easton管材
▲Easton和Taperwall也成为了高品质管材工艺的代名词
Answer和Easton的研究还提到,同样数量的材料,圆管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同管径成正比,增大车把直径,就可以大幅提高车把强度、抗扭刚性和把立接合摩擦力。这就是后来推出31.8mm和35mm车把标准的理论基础,也使得制造700mm、800mm宽度的车把成为了可能,改善了硬派山地车的操控性。
▲继31.8mm标准之后,Deda又于2012年推出了35mm口径车把和把立标准,更轻、更强,是自行车工业的永恒追求
25年过后,山地车行业已是千帆竞驶,Charles Teixeira的构想让变径管在金属和碳纤维部件上得到了广泛运用,当年划时代的铝合金抽管成为了自行车制造业中一项平常工艺。在它的基础上,还催生了液压成型和气压成型等新技术,变径金属管材被塑造成更复杂的形状,也使得许多自行车部件变得更轻、更强、更美观,普惠大众。
▲碳纤维车架和管材同样要运用变径技术,只不过将机械推挤金属改成了多层拼贴碳布
▲液压成型可以在抽管的基础上做出更为多变的造型,并利用特定的截面形状,来获得额外的强度或弹性
▲液压成型流程图,机械推挤变成了高压液体推挤
▲卜威等厂商掌握的气压成型技术则将铝合金塑形推向了新的起点
积分帖子主题E币 个
转载此贴我只想说 YETI雪人 和&&KINESIS卜威 两大品牌 本店均有售~
积分帖子主题E币 个
&&E滁靓号:226888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技术性贸易壁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