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提.”的下一对应该是什么句子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简单来讲什么意思。请各位同修赐教。
在线时间78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简单来讲什么意思?
先讲一个公案:有人问法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法师答:“庭前柏子树(即是)。”这是一个禅宗公案,看似有些答非所问,实际上恰好相反,法师所回答,正是应对着提问,是正答,不是答非所问,不是搪塞,不是乱答,不是假充明白人。但是这句答语太深奥,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不明白?很多人不是大乘根性,也不具备大乘根性,因此对大乘实相不知道,听不懂而已。为什么听不懂?很多人都是按照世间的习惯来思维来理解,都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来思维来理解,而不是按照实相来思维来理解,因此听不懂,也不会清楚。
按照大乘佛法道理来讲,宇宙法界一合相(“一合相”是佛在《金刚经》里提出来的)。什么叫“一合相”?天地法界合起来都是一体,完全是一,叫一合相。说得明白些,就是天地人,世间万物,都是一,不是二,不是三,不是多。同理,祖师西来意,就是传佛大乘佛法,如如禅定心法,不立文字言说,以心传心,以心印心,直指人心,直至成佛,不走弯路。这个是佛法大法,不是小法。大法就是大乘佛法,道理很简单,但就是难信!为什么难信?说达摩祖师从印度西来东到中国干什么来了?意图是什么?一句“大门外那棵柏子树”就是禅宗成佛大法,怎么叫人能相信?但明白人都会知道,那棵柏子树,真的就是禅宗成佛大法!为什么?一般人按照世间习俗来思维来理解,柏子树和成佛有什么关系?而明白人就会清楚:天下法界一合相,柏子树就是佛,就是佛法!若不是,就不是“一合相”!若是一合相,佛和柏树没有区别!再看一个公案:当年佛要传禅宗大法,因为不立文字,要离言说,因此佛举起一朵花,向大家摆了摆,大家都是不知何意,如痴似傻,唯有大迦叶尊者明白了,因此微微一笑。佛言:“知我心者,大迦叶也。”故“佛祖拈花,迦叶一笑”从此诞生了。因此佛把禅宗大法传给大迦叶尊者,大迦叶尊者成为世间禅宗第一祖。为什么?那朵花,就是法界一合相,就是禅宗大法。若不是那花,随便拿起一个别的什么东西也可以,比如拿起一本书,一支笔等都可以,一合相故。
明白以上道理,就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会清楚“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什么意思了。若不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而说“一石一世界,一角(石头上有棱角)一菩提”也是可以的,道理是一样的。实相是万物一合相故。若会一合相,就会万法归一,就离一真法界不远矣!
请多念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826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224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简单来讲就是心外无物。
在线时间248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简单来讲就是心外无物。
是物外无心
在线时间248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简单来讲就是心外无物。
是物外无心
在线时间224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解缠人 发表于
是物外无心
这里的心是指本心。
在线时间248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这里的心是指本心。
到底是本还是心?本若即是心,你为啥不说本不论心,而说个本心呢?一个本心已是多心。
一花一世界,三花几世界?若一世界何必又来个一花?一树?
在线时间709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是物外无心
心通过物来显。还是有更深的含义?
在线时间248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心通过物来显。还是有更深的含义?
是心非物,是物非心,含义即是含义而不是含义个什么。
在线时间709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有心有物,见物见心。
在线时间224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解缠人 发表于
到底是本还是心?本若即是心,你为啥不说本不论心,而说个本心呢?一个本心已是多心。
一花一世界,三花 ...
仁者真是慈悲,云里雾里的风景甚好。
在线时间248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仁者真是慈悲,云里雾里的风景甚好。
兀兀腾腾即是惺惺寂寂,为啥是叠字嘞?
在线时间224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解缠人 发表于
兀兀腾腾即是惺惺寂寂,为啥是叠字嘞?
解缠人被缠在解中,不如改名缠人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虽然说一个众生与大千宇宙相比是渺小的,但是他所具备潜隐的佛性是无上的,是涵盖着大千宇宙中的一切智慧。
在线时间1316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44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这是打的一个比喻。菩提无处不在。
在线时间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不得不问一下。植物有菩提佛性和智慧吗?
这种解释是落因果的。小心吧
所有皆是佛性。无有余处。
在线时间78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句话有很深的大乘道理在内,也就是说,这句话是要具备大乘根性的人才可以理解的,非大乘根性之人,悟不出什么道理来。
明心见性之后,就会进入另一种状态和境界,这就是大乘境界。大乘境界是佛菩萨的境界,是涅槃的境界,是一真法界的境界。因此小乘声闻阿罗汉辟支佛,出了三界,住进了涅槃,也会进入这样的境界。因此佛在《大般涅槃经》里讲,“声闻住涅槃2万大劫,就会回小向大,缘觉(即辟支佛)住涅槃1万大劫,就会回小向大”(非原文)。“回小向大”就是从小乘处回头,趋向大乘修行。“趋向大乘”就是修大乘菩萨道,转行做大乘菩萨人。出三界后就转入另一个境界状态,会明白一真法界涅槃的道理。
能讲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样话的人,一定不是小乘人,而是大乘人。
能理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样话的人,一定是具备了大乘根性之人。若非具备大乘根性之人,他不能理解的。
因此这句话要从大乘境界解释。
大乘道理讲,法界“一合相”(《金刚经》就讲一合相),故云“一真法界”。“一合相”就是万法合一的意思,也就是佛法中讲的“万法归一”。归一后就成“一法”一合相,就成“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一”是真的,二,三,多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例如讲“佛和众生”,佛是一个,众生是另一个,这个不叫“一合相”,叫“二”,因此,此言是假的,不是真的,连这句话里讲的“佛”都不是真的,还和“众生”分别故。一合相是一真法界,佛和众生是一,众生和佛是一,没有分开,故讲“一切众生本来都是佛”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一合相:哪里有众生?都是佛嘛!大乘《法华经》讲,“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只有佛乘,没有大乘菩萨,(中乘缘觉)和小乘声闻的分别。何以故?最终大家都是要成佛,最终的结果都是成佛:声闻也成佛了,缘觉也成佛了,都成佛了,因此只有一佛乘。“一佛乘”就是万法归一,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一合相。这个是大乘道理,可能有些不好理解,慢慢悟吧。
若能明白以上道理,再来理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就不难!我们举个例子吧。
有人问“做么是祖师西来意”?即问,“禅宗祖师达摩大师从西方印度东来中国的意图是什么?”
答,“庭前柏子树”!若分别点讲,实际上达摩大师西来的意图是要在东方中国传大乘禅宗佛法。
这一问一答,看似答非所问,但实际上这个答语就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道理。若还有分别,还认为“禅宗是禅宗,柏树是柏树”,还认为“禅宗和柏树”是二不是一,就是分别,分别不是佛法,起码不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是了义法,是究竟法,是胜义法。佛法有云,“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也就是说,要依大乘佛法为准。什么是大乘道理?不分别不执著,万法归一一合相是大乘道理。禅宗大法和柏树不分别才是大乘道理。因此大乘道理是,大厅门口那个柏树就是大乘禅宗佛法,就是达摩大师的来意!何以故?法界一合相,一真法界里,一切的一切都是佛,都是佛法,没有其他分别。因为没有分别,都是佛法,因此柏树就是佛法,就是禅宗大法。不但柏树是佛法,即便是换个别的什么东西,也照样都是佛法,例如讲“问,做么是祖师西来意?答,楼后一顽石”,这样回答也是可以的。若真能悟透大乘不分别法,则世间的杀生法都是佛法,连世间最残酷的地狱众生,即使是一阐提,都是佛。注意这样理解,必须是明心见性之后才可以这样理解。若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定不要乱讲,否则就有谤法的嫌疑,也有误导别人的副作用。若还有分别,就不能明白:杀生明明是恶业,怎么会是佛法呢?
佛在《金刚经》上讲了两桩事情,我们可以参考。第一件事,“如来讲,一切法皆是佛法”(语出《金刚经》),杀生法是不是也包括在“一切法当中”?若包括,则杀生法也是佛法。第二桩事情,佛在《金刚经里》讲了“歌利王节节肢解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因地做菩萨时的前身)”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释迦牟尼佛在未成佛之前,作十地菩萨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个歌利王,一个国王,前来凌辱菩萨,菩萨不生气不记仇,不生嗔恨心。歌利王讲,我来把你大卸八块,节节肢解,看你生不生嗔恨心。结果命人把菩萨节节肢解,大卸八块。菩萨不但没有生嗔恨心,反而发愿说,这个人太愚痴太无知了,竟敢出佛身血,敢出菩萨身血,这还了得?太愚痴了,太无知了。我要发愿,等我得道成佛的时候,首先来度这样的愚痴之人,早离苦海。结果怎么样?佛成佛了,在鹿野苑初度五比丘,其中有一位叫乔陈如的,就是当年的这位歌利王。看看当年杀生之人,还是杀菩萨之人,竟然得度成佛!看看在大乘人眼里杀生法是不是也是佛法?注意,这话不可以乱讲,必须所讲不错才可以讲的,自然也不可以有歪想:既然杀人可以得度成佛,那我也去杀人。这可不行。杀人若杀到佛菩萨头上来,佛菩萨发愿度我们。若杀到非佛菩萨之人头上,他记仇报仇还来不及,哪有心思度我们成佛?因此不要乱讲,更不可以报有幻想,否则很容易造恶业,诽谤佛法,甚至误导别人走上歧途。自己若没有明心见性,没有具备大乘根性,没有弄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不要乱这样讲!大乘道理深奥,不可以随便乱讲的。
什么道理?大乘讲,法界一合相,法界指天下世界。这个“天下”,指的是包括宇宙中所有的物质世界,也包括宇宙中一切看不见的世界,如微观世界,精神世界等,都是法界。法界里是一,一切的一切,都是佛,都是佛性,都是佛法,这个就是“唯有一佛乘”。我们看树叶子没有佛性,但大乘人看树叶子也有佛性,石头都有佛性。有佛性,本来是佛,故大乘人看树叶子也是佛。否则若还看这个不是佛,看那个不是佛,那叫什么“一佛乘”?因此大乘佛法讲,佛性佛光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既然法界里到处都有佛性,那么讲“一叶一菩提”还有什么不对的呢?因此,有人问,“做么是祖师西来意?”回答,“庭前柏子树”,就正确啦!世间的柏树,也在法界里,法界一合相,全都是佛,全都是佛法,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回答呢?若不承认柏树就是佛法,就是禅宗法,就还是分别,还不是一合相,还不是一真法界。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自然也会明白“一花一世界”的道理。佛经讲,“一微尘里有一尊佛在转法轮”也是这个意思。我们说微尘很小,那是分别;我们说宇宙很大,也是分别。在一真法界里,是没有两元对立的,即没有大小,没有多少,没有长短,没有是非,没有对错等(对立)的说法的,一切平等,也就是说,一粒微尘,和一朵花同样大小,和宇宙同样大小,一秒钟和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一样长短,没有分别。因此,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也就无足为奇了,“一花一世界”。同理,一微尘一世界,也是这样的道理。
注意,以上说法,必须基于大乘道理才成立。否则,若不明白大乘道理,放弃不看可以,看破放下也就是了,千万不可以讲讽刺诽谤的话。诽谤了大乘佛法,有很大罪过的。不要误会,不要认为,“哦,你所讲的,就不要诽谤”。不是我这个人不可以诽谤,而是道理不可以诽谤。我这个人可以尽情的诽谤,点名骂我这个人没有问题,但不要涉及我所讲的内容,免得诽谤了大乘佛法,造下不可饶恕的罪过,不上算的。若哪位觉得我所讲不符合佛法道理,可以另外再讲一讲君的道理,但话里不要带有诽谤的意思出来。
请多念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187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就是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一片菩提叶就代表着一棵菩提树。从 ...
你好&&我挺喜欢你的文章 你有自己的公众号么 我可以关注 或添加你为微信好友可以么!我的是fl131488fl如果可以你可以直接添加我的!
Powered by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类似一花一世界的语句如题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