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比余额宝的金融法律规制更好的金融?

客服电话:7
欢迎访问87金融汇互联网金融超市!&
热门产品&Hot
最新专题&New
理财知识&Hot
(内测中...)
余额宝和定期宝哪个好,对比就知道!
余额宝和定期宝哪个好,这是很多用户都喜欢对比的事情。但是87金融汇研究员指出,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这2款不同的理财产品,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从对接的产品来说,一个是货币基金,一个是债券类理财型基金产品,严格意义上来说,2种本质不同的理财产品,没有可比性。但是从他们的名字和收益率方面,所有的用户又喜欢来对比,总感觉都是宝宝产品。那么针对这种情况,87金融汇理财研究员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对比,通过对比让大家对定期宝和余额宝有更多的认识。
1,对接的理财产品
余额宝:天弘基金的货币基金产品
定期宝:多只理财型债券基金产品。
2,购买门槛方面
余额宝:1分钱起
定期宝:100元起
3,购买渠道方便性方面
余额宝:支付宝及各大银行卡网银购买
定期宝:通过基金公司官网绑定的各大银行卡购买
4,风险性方面
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风险等级较低
定期宝:纯债券型基金,风险等级较低
5,流动性方面
余额宝:可以随时支取,T+0到帐,且资金可直接在网站消费
定期宝:有一定的债券基金封闭期,封闭期不能进行赎回。
6,收益对比
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稳定在4%-7%之间
定期宝:部分债券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达6%-9%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看到,余额宝和定期宝,没有绝对意义的好坏优劣之分,只有不同程度的满足各种理财需求的人群之别。如果你的资金可以不要求很高的流动性,且追求更高的收益,那么87金融汇理财师推荐你可以购买定期宝。反之,则可以考虑购买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类宝宝产品,享受流动性的便捷。余额宝和定期宝哪个好,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本文关键词:,
、、、、、搜索、对比、、预约、购买
“宝宝”对比
自助理财应用
理财新模式&&&
学理财,涨姿势
(工作时间 9:00-18:00)
扫描关注微信
扫描关注微博一个外行对金融的调查:银行要活下去,必须感谢余额宝
文/天马来行空
余额宝那么小,银行怎么会恐慌不已仿佛遇到末日了呢?
我曾经天真的以为,既得利益集团厌恶余额宝,只不过是恐惧市场化竞争的本能反应罢了!余额宝们成为银行眼中钉,只不过是在竞争中获得了一定优势,过去理财产品的销售主渠道是银行的柜台,现在被互联网分走一大块。这样的竞争对我国金融体制影响是有意义的,它给雾霾弥漫的整个金融环境吹来了一股新风。
为此,我特意查阅了一些数据。我发现,2010年,工行各类理财产品累计销售额超过9万亿元!到2013年,这数字几乎腰斩一半。银行理财在下滑,互联网理财在上升。自然,银行会跳脚痛骂余额宝们抢了市场!旧银行是害怕竞争的。我国的银行一直处于垄断状态,靠利率垄断生存,同样是存款,他们给老百姓一个价位(利率),给金融机构一个价位(利率)。以1年期存款(2014年)为例,银行只需要以3.25%的利率从老百姓那里&买入&存款,一转手再以5%的利率&卖给&其他银行,就能轻松赚到1.75%的利差。这套把戏美其名曰同业拆借(利率双规制)。理财产品大致也是这种赚利差思路。现在,有了竞争,利差越来越小趋近于0,这种发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银行恐慌了,给对手扣上"投机倒把、扰乱国家金融安全"等等帽子,意图予以&取缔&。实在是太下流了。这种下流不仅在于"扣帽子"本身,更在于市场经济都走了那么多年,有人血管里竟然还流淌着文革思维的余毒。
这种从骨髓里散发出来的恐慌,仅仅用害怕竞争来解释,怕还不够充分吧。
这个问题困扰着我。要判断市场问题,可以从参与主体各方利益的立场出发。毫无疑问,在互联网金融的舆论中,传统银行好像才是苦主,是受影响最大的弱势群体。那么,我们来看看,银行究竟有多&苦&?
要知道,在中国,最赚钱的绝不是实体企业,而是银行。而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不是美国,而是中国的工商银行。截至2013年三季度,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总利润是1.7249万亿元,而其中16家银行的利润就占了9183.8亿元,近乎所有上市公司的53.24%!平均一家银行500多亿,纯利润哪。
这样的赚钱能力和赚钱比例,国内最大的电信制造商华为能比得上?牛逼哄哄的中国移动电信联通能比得上?如日中天名声在外的TAB谁能比得上?
银行里面最赚钱的是中国工商银行。根据工行2013半年年报,该行月实现净利润1384.7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大幅增长12.4%,平均一天赚钱7.69亿,资产总额达18.7万亿(折合3万亿美金),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赚钱银行地位。
有人冲进电视屏幕上指责余额宝是吸血鬼,但实际上中国的银行靠着垄断维持世界最大的存款贷款利率差,它们收入平均有80%来自贷款收入,对比美国的银行80%收入都来自中间业务,还好意思说别人吸血鬼?
你们的日子真不好过了吗!?让你们拔出一根毛送给用户,跟余额宝死磕,干不干?为什么不敢干呢?
带着这个问题,天马做了一点调查,调查后发现的情况令我打了冷战。下面是从知情人士处得到的信息汇总:
深喉说,过去,银行销售理财,基本靠坑蒙拐骗,还不保本,现在这套伎俩玩不转了。一般来说,货币基金被看作现金等价物。尽管货币基金合约一般都不会保证本金的安全,但是大多数货币市场基金投资品种在各类基金中风险最低,所以,在事实上,货币基金在现实中极少发生本金的亏损。但是,在中国却变了味,变成了炒股,各类理财成了坑名拐骗的手段。
天马说,这个容易理解,我家隔壁有个老大妈,前些年,在银行推荐下,拿出自己棺材板买了50万,结果一年后,亏掉18万,舍不得割肉赎回,至今还没有回本。
深喉说问:你知道为什么老大妈买基金会赔了钱呢?天马回答,基金操作不当投资失误。
错,这是一个天大的谎言。因为银行理财产品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银行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益输送,黑掉了用户的利益。每家银行都管理着数十支至上百支理财产品。据有关统计,大多数银行理财每年所做的投资交易95%以上为内部交易,即让自家管理的这些理财产品互相交易,实现利益输送,进而操纵投资业绩。表面上看来,有的基金赚钱有的赔钱,但是,赔钱的永远是老百姓。
余额宝抢走了银行销售的市场份额,加重了银行系统风险,银行自然又恨又怒。银行自己做的理财产品,故意弄的五花八门,少的几十种,多的上百种,好比庞氏骗局,通过滚动发行产品接续资金以兑付上一期产品,是否能兑付用户本金及收益,与投资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完全没有关系,完全取决于银行不断销售的能力。一旦遭遇大范围的流动性危机,比如现在抢走他们所有理财用户,银行理财就会立马资金链断裂,爆发系统性风险。
过去,银行只要打开门就有中国大妈拿着钱送上门。现在,没了。从宏观上看,全国的理财产品销售的黄金岁月已经过去了,银行忽悠后续资金变得越来越难,现在,互联网又挑战银行的销售能力,真是祸不单行雪上加霜啊。
银行内心深处充满了焦虑,让银行焦虑的岂止是余额宝们抢了市场这么简单。余额宝们砸碎了银行现行体系黑洞,砸碎的是绑在用户身上的锁链,砸开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道理很简单,因为腐朽中国的银行系统已经腐朽的不能再腐朽了。中国金融系统必须要拿起手术刀,给自己做大手术,当然,这都是逼出来的。
天马说,用户没了,银行自然恨得牙根痒痒怪叫连连,现在市场上的批判的言论也逐渐多起来了。
深喉说,那些奇谈怪论还用说?江湖忽悠罢了。有人说,大家取钱买余额宝,取走了7-8000亿,银行存款一定下降了,会影响国家金融安全。简直是造谣污蔑啊。要知道,无论活期还是基金,不管多少亿,最终都是都存放在银行中,对银行而言,不过是换了个科目,好比从右口袋换成了左口袋。银行的资金没有巨量增加,也没有巨量逃跑,所以根本没有影响到金融安全。
天马问,不是还有人发警告嘛,余额宝卖的多了,活期少了,影响流动性!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深喉说:丢,你怎么不说工行影响流动性!根据工行财报,2013年半年累计发行理财产品2.81万亿元。余额宝一年发行估计7000亿。推算起来的话,一年下来,余额宝大概相当于工行1/8的规模。你怎么不说工行影响经济安全?
天马问,余额宝收益率高,银行存款利率上去了,是不是必然会提高贷款利率,进而增加实体企业经营成本?
深喉说,这种问题纯属装神弄鬼。理财产品不光余额宝销售,银行自己卖的更多。自己卖的时候怎么没有人说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呢?再者说了,就算你的贷款利率调高了,企业也可以用脚投票的,银行有的是,不独你一家。更何况,中国99%以上的都是中小企业,20%的高利贷他们都能接受,还怕你这点调高(其实中小企业基本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天马问,大企业可能会怕啊,保不齐银行里的皇亲国戚会告御状,要求央行提高基准贷款利率。
深喉说,这样一来,就把大企业弄伤弄残了,经济上不去,岂不是违背18大改革主旨形同自杀?再者说了,大企业跟银行本来就是睡一张床的,大家自己人不会故意找别扭。本质上来说,现在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只是理财产品的销售的一个新渠道,而不是新开的银行,更不是什么所谓的互联网央行。
互联网基金销路比银行渠道好,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他们舍得还利于民,余额宝只收0.63%的管理费,6%以上的利率都归还用户,几乎相当于成本销售。这就是你们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吧,薄利多销,不赚钱都敢干。其实,这不能怪马云、马化腾或者李彦宏,要怪,银行就怪自己不开眼吧,实在是银行自己太烂,不能远谋。第二,要知道,用户投奔阿里、腾讯、百度,不仅仅是因为收益率高,还因为TAB们拿自己信誉做背书。可以想象,余额宝、理财通、百度百发等要是让用户赔了本,那马云不会身败名裂,马化腾不会股价跌停,李彦宏不得让人骂死?换句话说,换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来卖,谁认呢。
我忽然想起肖容说过的,判断&余额宝商业模式&究竟有没有价值,有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是否符合用户利益,是否维护公众利益。人心都有一杆秤,那些站在相反立场上维护银行利益的,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的,才是真正需要&被改革&、&被取缔&的。
又问:如果银行要反扑的话,会不会联合起来打压余额宝的收益率呢,比方说从6-7%之间打压到4-5%?
深喉人士沉思了一下说,银行的好日子过的太久了太舒服了,以至于成为腐败和没落的温床,这是政府所不能容忍的。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到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正是要在银行业引入竞争机制,让这些肥胖浮肿腐朽不堪猪头人去洗洗澡,健健身,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今天早晨打开手机,看了下理财的收益。从7日年化收益率来看,各&宝&收益率如下:
百度百发6.295%,腾讯理财通6.227%,阿里余额宝,6.1360%,网易现金宝6.099%。人均6%以上,收益都比银行存款强,都比银行理财产品高。
耳边忽然响起&走进新时代&的旋律。原本0.35%利率的活期存款,可以变成6%,原本几千几万元的小钱,经互联网转一圈汇聚后,就变成了6%左右大额存单。从互联网角度来看,这是不是一种新型的团购,这是不是众筹理念的金融版?不管是什么,我觉得,能给我带来真正利益的,就是好东西,我就欢迎它,反之,一定会唾弃和鄙视。
于是,天马忽然思路开朗起来。时代毕竟变了。传统的银行思维是无利不起早存款放贷两头盘剥,互联网思维是不怕赚钱少不赚钱都干。传统的思维是我出政策我说了算,互联网思维是用户利益至上。传统的思维是论资排辈层层审批人人负责,互联网思维是快速反应结果导向谁能干谁负责。传统思维是从上到下大权独揽猫腻太多,互联网是自下而上平等共享协作。两相对比,太不一样了。新经济崛起,新模式兴起,固守老一套的思维也该刷新刷新了。
我觉得这不是坏事,这是好事。在新时代面前,传统银行还是有机会的,并非死路一条。我的一个朋友说,如果银行能到达6%,就把余额宝里的钱全转过去。我问:即使银行给6%,其实也不如阿里腾讯百度给的高啊,这么做原因是什么?答曰,银行信用高,安全。我问,如果余额宝被打压下来跟银行利息一样高呢?答复,那我不看好银行了。
调查结束之后,我深深感觉,中国金融监管当局无疑是具有先见之明的,竞争可以促进改革,改革也需要竞争。要知道余额宝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奋斗,背后还有腾讯、百度、网易等等这样的典型&新经济代表&。中国金融业的未来的发展,应该是打破利率垄断,实现行业开放。余额宝们的最大意义,就是还利于民的用户至上思维,这是他们对整个中国金融业改革开辟的新的方向。银行要活下去,必须感谢余额宝。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钱存银行还是余额宝好?余额宝的优势是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金融 余额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