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五次围剿红军派多少兵力讨伐长征后的共军。红军东西南北分别是什么将领攻打,兵力多少

您好,分享的企鹅
红军长征时如何突破三道封锁线?
甘肃组工网
红军突破第三道封锁线的地点之一——宜章渡口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分别由瑞金县的田心、梅坑地区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10月16日,中央红军各部队在雩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17日,按照中革军委颁布的《野战军渡河计划》,分别从雩都、花桥、潭头圩(龙石嘴)、赖公庙、大坪心(龙山门)、峡山圩(孟口)等十个渡口南渡雩都河(即贡水)。雩都河畔,人山人海。数以万计的男女老幼伫立在各个渡口,为红军送行。老乡们一面跟着红军走,一面将鸡蛋、糯米团等往战士的口袋里装。他们,舍不得红军走啊!当时担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团长的杨得志,后来回忆起过雩都河时的情景时说:以往,部队的指战员们听说要上前线,不用动员也会“嗷嗷”地叫起来。但这次出发,气氛却截然不同。虽然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是要撤离根据地;谁也不知道要进行一次跨越十一个省的万里长征;谁也不知道此一去什么时候才能转回来,但那种难分难舍的离别之情,总是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赶到于〔雩〕都河边为我们送行的群众中,除了满脸稚气,不懂事的小孩子跑来跑去,大人们的脸上都挂着愁容,有的还在暗暗地流泪。老表们拉着我们的手,重复着一句极简单的话:“盼着你们早回来,盼着你们早回来呀!”连我们十分熟悉的高亢奔放的江西山歌,此时此地也好像变得苍凉低沉了。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些被安排在老乡家里治疗的重伤员和重病号也来了。他们步履艰难地行走在人群之间,看来是想寻找自己的部队和战友,诉诉自己的衷肠。…………深夜,秋风吹动着残枝败叶,吹动着一泻千里的于〔雩〕都河,吹动着身着单衣的指战员们。寒气很重了,我们回首眺望对岸举着灯笼、火把为红军送行的群众,心里不禁有股暖融融的感觉。[1]就这样,在茫茫的夜色掩护下,千军万马,离开了生活、战斗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告别了送别的亲人,踏上了万里长征之路。19、20日,中央红军主力先后到达国民党南路军阵地前的仁风圩(街)、双芫(园)、牛岭、长洛、桂林江等地区,完成了突围准备。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先后派凯丰、刘少奇、陈云为红九、红八、红五军团中央代表,以加强对这些部队的领导。这时,国民党南路军陈济棠部为配合北路军、东路军对中央苏区的进攻,在赣州以东,沿桃江(即信丰河)向南,经大埠、王母渡,折向东南,经韩坊、新田等地,构成了第一道封锁线,阻止中央红军进入广东。其第四师驻赣州、南康,第二师驻信丰、王母渡,第一师主力驻古陂、新田、重石、版石等地,独立第三师驻韶关、乐昌、连县、南雄等地,第二独立旅驻安远。根据上述敌情,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由王母渡、韩坊、金鸡、新田地段突破粤军的封锁,向湘南前进。具体部署是:红一军团为左路,攻歼新田、金鸡之敌,向安西、铁石口方向发展;红三军团为右路,攻歼韩坊之敌,占领古陂,向坪石、大塘方向发展;红九军团随红一军团后跟进,掩护左翼安全;红八军团随红三军团后跟进,掩护右翼安全;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居中,红五军团担任后卫,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前进。同时,中革军委还电令赣南军区地方武装积极配合野战军的突围战役。红军在突围前,曾将要经过的地点通知了陈济棠,声明只借道而行,保证不进入广东腹地。陈济棠是地方实力派,号称“南天王”,与蒋介石集团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他既害怕红军入粤,也害怕蒋介石随红军入粤。早在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五次“围剿”中,身为国民党南路军总司令的陈济棠,在南方战线上与红军作战时就比较消极,并且开始与红军作试探性的接触。1934年7月,陈济棠曾秘密派人到苏区接洽,表示愿意经过谈判来协调双方的关系。9月底,中革军委主席朱德亲自致信陈济棠,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揭露蒋介石卖国内战的罪行,并表示愿就停止内战、恢复贸易、代购军火和建立抗日反蒋统一战线等问题与粤军举行秘密谈判。10月5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派潘健行(潘汉年)、何长工为代表,同陈济棠的代表在寻邬进行会谈。双方经过反复协商,达成了就地停战、互通情报、解除封锁、互相通商和必要时可互相借道等五项协议。当红军西征时,陈济棠基本上执行了上述协议,让开大路20公里,在他的防区内没有对红军进行堵截。这为红军通过第一、第二道封锁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陈济棠接到红军通知后,未来得及使前沿部队了解其意图。因此,10月21日,红军各军团开始突围后,双方战斗仍相当激烈。直到粤军在得到陈济棠的示意后,才稍事抵抗,防守一番,从重石、新田、古陂、韩坊全线撤退,向安远、信丰、南康集中,让出了中间大道,红军主力随即向信丰东南地域前进。24日晚,各路先头部队开始西渡桃江,抢占河西要点,掩护主力渡河。25日,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和红军其他部队从信丰南北先后渡过桃江,突破了由粤军防守的第一道封锁线,继续向西前进。在此期间,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牺牲,张宗逊继任师长。中央红军突破粤军第一道封锁线后,国民党军并未弄清红军的战略意图。有的判断“朱、毛出去是少数”,大部留在中央苏区;有的认为“朱、毛出去是主力”,留在苏区的是少数;还有的分析红军可能声东击西,“故意弄一部分向西,而大部留下向东边”发展。因此,蒋介石举棋不定,一面令“围剿”中央苏区的北路军主力集结待命,一面电令南路军和西路军火速调兵,在湘粤边境组成第二道封锁线,阻止红军西进。这时,国民党南路军已把其主力撤至大庾、南雄、安远等地,取守势,以防红军进入广东。西路军何键部队正处于分散“清剿”状态,湘中、湘南仅有一些地方部队防守。国民党中央军还远在赣江以东的兴国、古龙冈、石城等地,短期难以赶到湘南和粤北地区。据此,10月25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决定乘敌军尚未弄清红军意图之际,沿赣粤和湘粤边界,迅速向湖南的汝城和广东边境的城口方向前进。当晚,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的指挥下,仍以两个军团在左,两个军团在右,军委两个纵队居中;一个军团在后的甬道式的部署西进。几个主力兵团主要起保卫军委两个纵队的作用,用主力来保卫“大搬家”,抬“轿子”。8万多人中,军委两个纵队就占了1万多人,每个军团又有自己的后勤部,携带大批物资,多达1000多副担子。十几门山炮拆卸开来,一个炮筒就得四个人抬;还有各种机器、纸张等“坛坛罐罐”,十分累赘。就这样,一支有上千名挑夫组成的运输队伍拥挤在崇山峻岭的羊肠小道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行动十分迟缓,有时一天只走10至15公里。这种大搬家式的转移,使主力红军变成了中央机关的掩护队,严重地影响了红军的机动能力,极大地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当中央红军迫近湘南时,蒋介石“追剿”红军的主力周浑元、吴奇伟两个纵队还远在湘赣边地区,汝城只有地方部队2个团和新调来的第六十二师1个旅,第六十二师主力尚在桂东;仁化地区仅粤军1个旅,其主力仍在粤赣边地区。这时,中央红军如能抓住敌军兵力尚未集中、协同比较困难的有利时机,集中兵力,创造战机,打一两个歼灭性的胜仗是有可能的。但是博古、李德等急于夺路西进,采取了避战的方针,使红军不仅对可以消灭的敌人据点没有夺取的计划,而且对于前进道路上能够消灭的敌人,也采取避战方针。11月5日,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监视汝城之敌,主力分三路纵队,由汝城、城口之间通过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红三、红八军团为右纵队,由汝城至大坪间通过,向百丈岭、文明司前进;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及红五军团为中纵队,由新桥经界头、九峰山向九峰圩前进;红一军团第二师和红九军团等部为左纵队,由城口、思村向岭子头前进。5日,中央红军各纵队继续西进,至8日,通过第二道封锁线,进入湘南地域。至此,中革军委鉴于红军主力转移已无密可保,才正式向下通知说,中央红军这次进行转移,是为了到湘西去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在那里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2]针对中央红军继续西进的情况,蒋介石迅速在粤汉铁路湘粤边湖南境内的郴县、良田、宜章、乐昌间,设立了第三道封锁线。该线敌军兵力空虚,九峰圩仅有粤军1个团,并无堡垒;乐昌也只有粤军2个团;汝城、宜章间无正规部队,只有民团;宜章以北亦只有湘军的1个团,但该地区公路发达,交通方便,利于兵力机动。11月7日11时,红三军团领导人彭德怀、杨尚昆以万万火急电,向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提出突破宜章、乐昌、郴县间敌第三道封锁线的行动方针的报告。该报告认为:红军进入湘南,湘军处于存亡关头,必与蒋介石协同动作对我;粤军疑蒋入粤,目前对我无与蒋介石南北夹击企图。因此,“我应迅速坚决突破宜、乐、郴间封锁。”[3]同日16时,朱德致电彭德怀、杨尚昆等,决定中央红军于宜章以北的良田及宜章东南的坪石间突破敌第三道封锁线,以红三军团为右路军,从宜章以北通过;军委两个纵队和红五、红八军团随后跟进;红一军团为左路军,从宜章以南通过,红九军团随后跟进。遵照中革军委的决定,红三军团立即作了部署。9日,红五师第十四团攻占章桥市。10日,红五师迫近郴县,切断郴宜大道;红六师以第十六团为先锋,冒着大雨向宜章城前进,在距宜章城15公里的白石渡,打垮了民团200多人的拦阻,乘胜追至宜章城下。此时,群众纷纷前来欢迎红军,300多名筑路工人自动组织起来,帮助红军挖坑道、扎梯子,准备第二天攻城。守军见此情状,半夜弃城逃跑。11日拂晓,宜章城城门大开,群众结队欢迎红军进城。红六师攻取宜章后,中革军委要求红三军团在良田、两湾洞、宜章地域,掩护其他部队西进,保证中央红军全部通过封锁线。据此,红四、红五师在万会桥、良田、两路司地域,向郴县加强侦察警戒,掩护中央红军右侧安全,等待红一军团主力;红六师在宜章、罗家观地域,等待红一军团第十五师到来。14日,国民党军第十五师由郴县南进,第八纵队随后跟进,第六十二师经文明司向良田前进。红三军团为保证两条西进道路安全,掩护兄弟部队通过第三道封锁线,派出得力部队抗击郴县南进及东面文明司之敌。正当右路军向宜章前进的同时,红一军团奉中革军委命令向九峰山、乐昌方向进军,并派出一支部队控制距粤汉铁路约十多公里的九峰山制高点,以防备粤敌占领乐昌,从而威胁到军委两个纵队的安全通过。红四团接受任务后,迅速抢占了九峰山,并派出部队攻击九峰山南侧的茶岭。经过一天的激战,红四团牵制了九峰圩的粤军,从而掩护军委两个纵队和红九军团等后续部队从九峰山以北安全通过。随后,红一军团越过大王山,占领了宜章县的小镇白石渡。由于红三军团和红一军团分别占领了国民党军第三道封锁线的重要支撑点宜章城和白石渡,使全军较顺利地通过了粤汉铁路线。至15日,中央红军从郴县、良田、宜昌、乐昌之间全部通过第三道封锁线,进入湘南地区。在突破国民党军第二、第三道封锁线过程中,红三军团广大指战员,英勇善战,勇往直前,受到中革军委的表彰。11月11日,中革军委曾致电各军团首长,赞扬“三军团首长彭、杨同志及三军团全体指战员在突破汝城及宜、郴两封锁线时之英勇与模范的战斗动作”[4]。红军进入湘南后,进行了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成立宜章县苏维埃政府,建立赤卫队,释放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的革命者和无辜的群众,把没收土豪劣绅的财物分给穷苦群众。红军的行动,鼓舞了湘南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他们主动为红军送粮、带路、照顾伤病员,还有四五百名穷苦的青壮年自愿参加了红军。特别是茶园、黄茅、桃花垅等地的地下党员和贫苦农民,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照料红军留下的几百名伤病员。这些伤病员痊愈后,同当地的红军游击队一起,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中央红军在通过国民党军第三道封锁线时,蒋介石已判明红军西进的战略企图,于11月12日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原“围剿”中央苏区的西路军和北路军中薛岳、周浑元两部共16个师77个团,专事“追剿”中央红军主力;令陈济棠部4个师北进粤湘桂边进行截击;令广西(桂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副总司令白崇禧以5个师控制灌阳、兴安、全州至黄沙河一线;令贵州省“剿共”总指挥王家烈派有力部队到湘黔边堵截,企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13日,何键发布了“追剿”计划,将所属部队编为五路“追剿”军,刘建绪任第一路军司令,其主力集结于黄沙河附近,与桂军协同,堵击红军西进,并以一部兵力沿湘江碉堡线布防;薛岳任第二路军司令,其主力集结于零陵附近地区,与第一、第三路军联系,堵截红军北进和西进;周浑元任第三路军司令,继续向道县前进,而后与第一、第二路军及桂军联络,截击红军;李云杰任第四路军司令,与第三路军联络,经嘉禾向宁远及其以南地区尾追红军;李韫珩(李抱冰)任第五路军司令,与第四路军及粤军联络,经临武、水口(今江华)、永明(今江永),尾追红军,并以航空兵实施侦察和轰炸。国民党五路“追剿”军和粤、桂军虽有25个师的兵力,但他们之间矛盾重重,各有打算。其中何键的湘军行动比较积极;蒋介石的嫡系薛岳、周浑元两部虽然装备好,战斗力比较强,而何键却对其指挥不灵。粤、桂两军则在其边境防堵,只求自保。湘南地区,共产党的影响较大,群众基础较好,国民党军力量不强,已属于无堡垒地域,便于红军机动作战。毛泽东曾建议,乘各路敌军正在调动之际,薛、周两部尚未靠拢之时,组织力量进行反击,来一个回马枪,寻歼敌一路或一部,以扭转战局,变被动为主动。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也建议:“以三军团迅速向湘潭、宁乡、益阳挺进,威胁长沙,在灵活机动中抓住战机消灭敌军小股,迫使蒋军改变部署,阻击、牵制敌人;同时我中央率领其他兵团,进占溆浦、辰溪、沅陵一带,迅速发动群众创造战场,创造根据地,粉碎敌军进攻。否则,将被迫经过湘桂边之西延山脉,同桂军作战,其后果是不利的。”[5]但是,博古、李德“根本忘记了红军的战略转变将遇到敌人严重的反对,忘记了红军在长途运动中,将要同所有追堵截击的敌人作许多艰苦的决斗,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6],他们拒绝了毛泽东、彭德怀的建议,一味向西退却,消极避战,以致丧失了红军在湘南歼敌的良机,为后来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造成了被动。注:[1]《杨得志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120~122页。[2]李聚奎:《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红军长征?回忆史料》(1),第113~114页。[3]转引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史编委会编:《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史》,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5页。[4]《中革军委关于表扬红三军团首长及全体指战员的命令》,《红军长征?文献》,第125页。[5]《彭德怀自述》,第193页。[6]《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遵义会议文献》,第18~19页。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两车着火被毁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大秦网官方微信,更懂城市更懂你
陕西地界最全娱乐消息全知道
打造陕西最有影响力的美食平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yqionglli]
热门搜索:
target="_blank"<a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a
target="_blank"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白崇禧未堵截红军 防止蒋介石“一石二鸟”|蒋介石| 红军_凤凰卫视
白崇禧未堵截红军 防止蒋介石“一石二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1934年10月,江西传出红军主力撤出瑞金的消息,曾经连续四次成功击退国民党围剿的中央红军,却在地五次反围剿中遭遇滑铁卢,这支1927年由中国共产党建立起来的红色武装陷入了自成立以来最危险的
红军四渡赤水赢得战略主动 黔系势力被瓦解 解说:日,渡过赤水河的红军进入云南扎西,这片狭窄地带,因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又被称作&鸡鸣三省&,收到情报的蒋介石马上任命滇军领袖龙云出任剿匪军第二路军总司令,同时还将已进贵阳的薛岳部四个师中央军归入龙云的指挥范畴。 杨维真:龙云在云南的治理其实是相当有基础的,所以蒋介石对于龙云对云南印象很深刻。 解说:上个世纪30年代,是龙云统治云南的鼎盛时代,而云南的鸦片贸易也发展到空前绝后的地步,大理三月街以鸦片贸易最为繁盛,是云土产区的中心地带,这里的鸦片由滇军护送,一路从大理送至,通过鸦片贸易,云南王龙云不仅大发横财,而且通过当时的法国殖民地越南购买了不少外国先进武器,使滇军的战斗力已不逊于蒋介石的中央军。 周军:龙云的心态跟王家烈包括跟刘湘跟西南军阀都是一个心态,又怕红军又怕蒋介石。 解说:刚刚上任总司令的龙云马上开始部署围剿红军的作战方略,冰鞋派出大将孙渡带领滇军一半的兵力向毕节进发,在龙云看来,红军进至扎西,无非是想向北或向西渡过长江,而四川的刘湘已经调集重兵把守长江沿线,明显要把红军压迫进入云南,此时如果不派兵把红军推回四川,那么自己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王家烈。 杨维真:龙云很清楚认知到红军对云南的一个威胁,所以云南采用的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我不要等你进来,我先在外面把你解决掉。 解说:日,川军将金沙江至长江一线前往四川的道路彻底封死,与此同时,滇军孙渡的部队也在红军西进云南的道路上筑起工事,而在扎西的难免,则有龙云的重兵把守,决战的态势即将形成之时,在扎西短暂停留的中央红军却突然掉头向东,打着&赤化云贵川,打回遵义去&的口号,走起了回头路。 黄先荣:毛泽东有个观点叫&择弱的打&,他的军事思想他比较了周围的军阀,广西很强,云南也很强,云南的兵不多但是很精,四川兵足,贵州就是人又少钱又少,加上双枪兵,所以它相对是弱的,到3月1日为止,红军已经控制了北起桐梓南到乌江的黔北大片地区,而二渡赤水后的遵义役也成为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以来最大的一场胜利,毛泽东运动歼敌的战法让蒋介石损兵折将。 3月2日,如坐针毡的蒋介石亲自飞赴重庆督战,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年的西南之行,&四川王&刘湘心中明白,蒋介石踏出飞机的那一刻将是自己失去对四川控制权的开始。 刘维开:蒋先生他就是先派这一个参谋团进到四川,就是协助等于是说我协助你刘湘来处理一些相关的事情,而这个参谋团负责贺国光根本就是刘湘的同学,所以让刘湘没有什么戒心,进而他在四川成立一个峨眉军官训练团,就开始训练也是训练&剿共&,刘湘就担任副团长,实际上就是调川军把四川的这个军事力量大概逐渐逐渐能够掌控了。 杨维真:当时其实刘湘也有防中央,以往的传言中央会跟着红军进到四川,现在被证实了,他不但进来,他还颠覆你,改变整个四川西南的面貌。 解说:在全力&剿共&的同时,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并没有忘记国门外虎视眈眈的日本皇军,此次他借&剿共&的契机重新进入西南,心中已在思量未来抗日的部署。 杨天石:蒋介石最初想到抗日就必须迁都,蒋介石在追缴红军的过程里边,到了云南,到了贵州,到了四川,他就觉得重庆、四川可以作为中国战时的复兴基地,他说战争爆发以后,沿海是守不住的,我将要从沿海后退,一直退到四川,把四川作为抗日的根据地,然后等待盟国的援助,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解说:前线战事胶着,另一项来自红军最高层的整编也在进行中,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附近的苟坝召开会议,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军事三人团&正式成立,然而此时,新三人团面临的局势日趋紧迫,北面川军和中央军已经进入遵义,东面湘军一个师也在向遵义赶来,难免吴奇伟纵队的主力正在向北压缩空间,可供中央红军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要想跳出包围圈,红军必须在长江上游寻找新的突破口,毛泽东将眼光锁定了云南境内的金沙江。 黄先荣:金沙江是谁的地盘,就是云南的地盘,它就想法设法把滇军调出来。 解说:3月24日,蒋介石从重庆坐飞机来到贵阳,下塌在贵阳六广门外的绥靖公署内,亲自指挥围剿红军的军事部署,三渡赤水后,蒋介石判读红军准备向西过金沙江,然而当他命令周浑元追击时,这个习惯多看一步的黄埔军校校长突然意识到,他此时的对手毛泽东虚虚实实的战法中有一种叫做&回马枪&的招式,3月的最后一天,中央红军南渡乌江踏上通往贵阳的大道,此时中央军绝大多数部队仍在乌江以北一带活动,而身处贵阳的蒋介石身边已无多少兵力可用。 杨维真:他们(红军)一看国民党的部队大部分调到北边来围剿它们,南边的军力是空虚的,所以就有一支部队,绕到南边准备威胁贵阳,所以当时蒋身边已经没有部队了,所以急令孙渡带着滇军来救援。 解说:自从2月,龙云派孙渡带领滇军前往贵阳&剿共&以来,孙渡便一直以各种理由延缓部队的前进速度,并尽量避免与红军发生正面接触,然而当孙渡接到蒋介石的电令后,这位在黔北一直处于消极怠工状态的滇军将领突然变得积极起来。 周军:孙渡就带着队伍开跑,滇军这个部队训练比较严格,它完全是日本军阀这一套,日本浇灌教出来这一套,体罚非常严重的,军棍教育非常厉害,它这个兵逼着你跑步,跑不动,路上就把你毙了,统治非常残酷,所以它这个部队也比较能打仗,跑步,特别滇西滇东山区出来的人跑步比较行,结果很快,比朱毛的预计还要快一点,就跑到镇西位,跑到贵阳。 解说:孙渡的积极给身在贵阳的蒋介石吃了一颗定心丸,却惹恼了滇军的最高统帅龙云,虽然龙云连发了几封电报要求孙渡不要东进,否则云南边境的防卫将出现缺口,但是此时急于在最高统帅面前表功的孙渡却没有停下脚步,4月3日,进入贵阳的孙渡见到了蒋介石,在获得一番褒奖和5万大洋的赏赐后,蒋介石给孙渡布置了下一步的行动任务,带领滇军继续向东,阻击准备东篡的中央红军,对于毛泽东而言,红军逼进贵阳只是他调出滇军的一步棋,兵临城下的红军却并非攻城,而是绕过贵阳向西南方向急进,跳出了即将形成的包围圈,再一次令蒋介石扼腕长叹。 陈淑琬:四渡赤水,为毛泽东赢得了战略主动,也使红军彻底将湘江之战以来的40万国民党追兵抛在身后,1935年5月,在贵州执政3年的王家烈被蒋介石带回了南京,贵州这个一直军阀割据的省份收归国民政府直辖,黔系势力被彻底瓦解,虽然在贵州的四个多月时间里,蒋介石没有完成他&一箭双雕&的计划,但是他心中认定沿着当年太平天国西征路线进军的中央红军一定会重蹈石达开的覆辙,因为在红军前方的道路上,还有一道看似无法逾越的天堑在等待着它们,那就是大渡河。 1935年春,进攻至川滇黔三角地带的红军先是佯攻贵阳,后又进逼昆明,几番声东击西成功将龙云主力调离滇西,5月,趁国民党大军回防的空档,红军用7条小船在7日之内运载了2万多部队及骡马渡过湍急的金沙江,消息传到贵阳,蒋介石勃然大怒,在他看来,从江西败走的红军相比当年落败的太平军更为窘迫,但半年多来,几十万国民党大军追缴,红军却屡次跳出包围圈,实在让蒋介石咽不下这口恶气,说到底,占据天时地利的蒋介石唯独缺少的就是&人和&,想到此,他无心再在贵阳滞留,协同多名干将匆匆飞赴昆明,他要亲自会一会传说中的&云南王&龙云。 解说:日,蒋介石的专机飞抵昆明上空,透过舷窗,广袤的精耕良田井然有序的街道映入眼帘,蒋介石对龙云治理下的云南刮目相看。 杨维真:这个是蒋跟龙云第一次的见面,民国以来,等于是国家领袖第一次到昆明,所以昆明非常盛大的去欢迎,这一次蒋介石在昆明待了十几天,他们几乎天天见面,也有长时间的会谈,甚至还一度蒋就拉着龙云坐飞机,视察整个&剿共&的情况,所以双方的关系蛮好的,所以这等于蒋跟龙云私人关系建立的一个起点。 解说:自辛亥革命以来,云南军阀一直都有称霸西南的野心,先是唐继尧出兵贵州,其后在蒋桂战争中滇军出兵伐桂,扩张野心昭然若揭,龙云能够坐上&云南王&的宝座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行伍出身的他深知军纪严明的重要,因此龙云手下的滇军尽是精兵强将。 蒋介石很清楚龙云不是王家烈,对付云南的策略也绝不同于贵州。 杨维真:所以后来任命龙云为滇黔绥靖公署主任,等于说让他统管云南和贵州,另外蒋介石也要薛岳好好的跟龙云相处,后来薛岳主动的向龙云示好,甚至两个人还结拜兄弟,所以拉近了中央跟云南的关系。在这方面蒋是很用心的,透过各种的方式,私人关系,给权力给钱去收拢云南。 解说:成功拉拢了龙云的蒋介石开始在昆明部署围歼红军的新计划,挥师北上的红军一路挺进四川腹地,这里汉彝杂居,地形险峻,水流湍急的大渡河浪高数丈,蒋介石认定红军进入此等绝地,必无翻身的可能,因此调集20万大军投入大渡河会战,企图凭借天险南攻北堵,围歼红军。但事实却不如人愿,毛泽东不是石达开,红军在此地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人和&的优势,再次瓦解了国民党大军构筑的坚固防线。 杨维真:朱德在滇军任职多年,他本身又是四川人,云贵一代的地形跟风土人情其实他很熟悉的,那另外像刘伯承、贺龙,他们其实也都是出身地方的军人,红军到了西南,其实还蛮如鱼得水的,拿盐去换他们的枪,也吸收了一些少数民族,所以它就很顺利地走过这一段,并没有像蒋介石预期的可以在大渡河这一带把共军给歼灭掉。 解说:5月25日,红军先遣队强渡大渡河,夺取泸定桥,并进而掌控了川康要道,势如破竹的中央红军乘胜追击,翻越雪山与张国焘、徐向前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川北愗功会师。 杨维真:因为张国焘跟毛泽东路线之争,所以并没有会合,后来还是双方各走各的,毛就率着红军的主力继续往北进发,后来打听到陕北有刘志丹这样一个力量,所以往陕北进发了。 解说:蒋介石洞悉红军向西北进军的意图后,紧急调大军深入甘陕,特别调遣自己十分倚重的国军王牌师胡宗南的第一师打头阵,国民党部署在川甘边界的堵截兵力高达60万。 杨维真:后来他(蒋介石)就在成立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己担任司令,后来把张学良调过去担任副司令,其实他还继续在追追剿共军,只是不再动用西南的部队,所以到了西北以后,他用的就是东北军,西北军,还有中央军。 解说:此时,蒋介石目光紧盯着中国西部,铲除心腹大患指日可待,然而另一边,占据了东北军老家的日军已在华北蠢蠢欲动,民间不断高涨的抗日声浪,一发不可收拾。 王丰:从1927一直到1937,先有中原大战,然后接着又小规模的军阀之间的战争,或者军阀跟中央之间的战争,还有就是中央跟中共之间的战争,所以这个10年过程当中日本人看到中国的四分五裂,看到中国的国共内讧跟内战,它认为要遂行侵略中国这个是最好的时机。 杨天石:从1935年开始,共产国际有一个号召,就是要团结各国的力量,来反对法西斯,所以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有一个宣言叫&八一宣言&,那么蒋介石看到中共这个表示以后,马上就派了一个人叫邓文仪,到莫斯科去找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谈判,这以后就有了潘汉年和国民党之间的多次谈判。也就是说,蒋介石一方面用军事消灭苏区,同时也在和共产党通过谈判的方式想解决这个矛盾。 解说:谈判还未见分晓,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国民党内部会出现一股力量,与自己渐行渐远,日,两广事变爆发,陈济棠、李宗仁在广州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抗日,反对蒋介石,他们派人联络各地武装力量,其中包括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西北军统领杨虎城。 杨天石:蒋介石不是完全对张、杨的不稳定不是完全没有警觉,但是蒋介石还是相信他对张、杨的控制力,所以还是冒险到西安去了,蒋介石跟张学良讲,说现在到了最后五分钟,因为中国红军经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原来红军有30万人,到达陕北的时候只有两万多了,蒋介石是想坚持最后五分钟,把中共消灭了,然后去抗日,还是&攘外必先安内&,而张、杨呢是要求立即马上就停止内战,立即抗日,最后呢蒋介石不听,那么张、杨就发动兵谏,就是强迫蒋介石停止内战。 杨维真:如果西安事变没有爆发的话,我觉得蒋介石是准备寻求最后的一个解决。 解说: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正式结束了历时12个月跨越11个省的漫漫征途。 刘维开:最后到达陕北这个部队,它的作战能力其实非常强的,因为一个部队能够转战这么长的距离,一路上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能够到(陕北),这个作战能力非常强,而且它对于共产党的向心力是强的,所以这部分人成为后来中共能够发展的核心力量。 杨维真:从国民党来看,蒋介石并不认为他的追剿是失败的,因为很重要的是他拿下了贵州,而且也跟云南跟其他地方军人建立相当的一个关系,中央的力量第一次能够进入到西南是因为&剿共&,他认为这是他很大一个收获。 陈淑琬: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晚年在口述自传中谈及长征这段历史,他认为&与其说是没有包围成功而被中共突围,不如说是我们放水&,&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政治战略,我们随共军进入云贵川使中国达成真正的统一&,近年来也不断有学者以史料佐证,当年长征路上真正的&放水者&不是蒋介石,而是西南军阀。 历史会因立场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解读,但真相却只有一个,1936年12月,突然爆发的西安事变确实让打了近10年的国共两党暂时放下武器,经过艰难的谈判,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和新四军,与国民党军一起站到了抵御外侮的最前线,此后的8年间,中国成为远东最大的反法西斯战场,牵制住日本绝大多数兵力,使苏联免去被日德两面夹击之苦,并加速了其在欧洲战场的胜利,进而最终实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历史却和蒋介石开了一个玩笑,他万万没有想到,当年陕北苏区残存下来的红色火种最终会成燎原之势燃遍中国,而败走麦城的蒋介石从此没能再踏足中国大陆一步,直至生命的终结。
[责任编辑:王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播放数:418679
播放数:1736261
播放数:1594986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高级将领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