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抗日战争没有武林群侠传少林寺帮谁武林高手

当前位置: >
> 许世友:从少林寺走出的抗战将军>>正文
来源:百战网
许世友:从少林寺走出的抗战将军
[提要]许世友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重要官职。他是中国建国元勋两个出自少林寺中的一个。许世友与一般的将军不一样,因为他出自少林,因此除了会带兵打仗之外,许世友还是一个武林高手
  许世友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我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重要官职。他是我国建国元勋两个出自少林寺中的一个。许世友与一般的将军不一样,因为他出自少林,因此除了会带兵打仗之外,许世友还是一个武林高手。
  许世友将军1905年出生在河南新县,因父母养活不了那么多的孩子,于是才将其送进了少林寺做杂役,而他的法名叫&永祥&,进了少林寺后,他除了做杂役之外,还天天学拳练武。
  许世友高强
  在少林生涯中,许世友功底深厚,而且臂力过人,十八般武艺样样通晓。寺内3米多高的围墙,他只需要跑几步就可攀上,他蹿墙、越脊、飞檐走壁,轻来轻去也不会踩碎瓦片。
  许世友名字的由来
  早期许世友并不叫这一个名字,他早先的名字叫许释友或者许仕友。而现在这一个名字是毛主席亲自为他改的。毛主席在改他名字的时候说:&仕友&有封建色彩,也太狭窄了,做世界之友,岂不更好?于是他便改名为&世友&。
  许世友多次担任大刀敢死队长
  开国上将许世友,曾7次参加过敢死队,并且5次担任大刀敢死队队长。在战场上,不管许世友是什么职务,他的身边肯定会有一把大刀。许世友用自己手中的大刀屡立战功,因此也被称为了&大刀敢死队长&。
  许世友在少林寺所学的武艺完全用到了战场上,因为有着武术功底,让其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而他手中的大刀更是让敌人望而生畏。帖子主题:开国将军中的武林高手 少林寺中走出两位将军
共&8764&个阅读者&
军号:7507158 工分:3236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开国将军中的武林高手 少林寺中走出两位将军
文章提交者:Sa_Sa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其中有两位出自“少林”的:许世友上将和钱钧。有趣的是,这两位将军还曾在一个大军区共事过,许世友曾任员,钱钧曾任南京军区。更有趣的是,钱钧比许世友迟3年进少林寺。两个人一起在寺中待了5年,同一年出的寺门。当时寺里僧人云集,两个“菩萨”虽在一座寺庙里,却互不相识。直到长征到了延安,他们谈起往事,才知道原来彼此竟还是少林寺“兄弟”。两人不禁抚掌哈哈大笑。人称"猛张飞"——许世友提起新中国开国将军之一的许世友,大家都知道他是河南新县人,有一身响当当的武艺,在上常常身先士卒,抡起大刀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人称"猛张飞"。可是有谁知道,许将军的这一身武艺与虎胆是从哪里来的呢?许世友还有一个外号,叫做"少林将军",答案就在这里。不错,有的读者已经猜到了,许将军确实在少林寺待过,并且一待就是整整8年的时间。他在16岁下山以后参加革命时表现出来的过硬功夫与过人胆识,以及贯穿戎马生涯与生活始终的异常刚勇的作风,毫无疑问都是拜这段经历所赐。无独有偶,曾与许世友将军共事于南京军区的副司令员钱钧中将,也有5年在少林寺学武的经历。共和国的开国将军星河中,少林寺走出一位上将一位中将,关于他们习武的故事至今还在军队与民间流传。可以想见,与少林寺的特殊关系,影响他们的不止是体魄和意志,他们的整个生涯也被罩上了一层浓厚的传奇色彩。许世友1905年出生于新县,现在河南与湖北交界的大别山区,关于他为什么去少林寺,具体原因似已难弄清楚。一种说法是许世友家境贫困,兄妹7个,父母实在养活不了他们,就在逃荒的路上,把许世友送到了少林寺;另一种说法是,许世友的祖母生过一场大病,久治不愈,他的父母便求菩萨保佑,许愿如果老人病好就送孙子出家信佛。后来,老人病好了,世友就被送入了少林寺。第三种说法流传最广,说许世友受当地一个地主的儿子的欺负,两人打起来,许世友失手打死了他,就逃到少林寺里避祸。许世友进少林寺的时候才8岁,但穷人家的孩子自小就养成了勤奋的好习惯,又能吃苦,因此很招师父们喜欢。许世友的法名叫做永祥,他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师父们端茶倒水,铺床叠被,扫地抹桌,虽然有时事情干不好免不了受师父们责怪,但他依然十分快活,因为师父们天天都教他练习武功。许世友都练些什么功夫呢?平时,只要忙完了杂活,他就按照师父的安排站桩、摔棍、跑立砖、插沙、运气、打梅花桩等等。许世友练功十分刻苦,不怕流汗不怕流血,又因为是打小练习,因此长进很快,练就了过硬的功底。据说,他臂力过人,刀枪剑棍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在一同习武的人中相当出众,只要他不带练功用的"重身"沙袋,寺内数米高的围墙几步开外就能飞跑跃上;运足了气,三寸多厚的大方砖一掌就能击碎。与此同时,师父们经常给他讲"十三棍僧救唐王"、少林武僧抗倭等故事,使他自小就形成了义气豪爽的性格和匡扶正义的愿望。转眼间8年过去了,许世友觉得自己功夫学的已经可以了,也非常想回家与亲人团聚,就辞别师父与师兄弟们下山而去。临别时,很多人来送,许世友十分不舍,决定把名字永祥改为"释友",取一辈子做释家的好友之意。大概是后来嫌"释"字笔画太多,又改成了许世友。许世友在1926年参加了红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南征北战,屡立战功。29岁就当上了军长,解放后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少林功夫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他在红军生涯中就5次参加敢死队,打了很多硬仗,每次都是身先士卒,舞着一把大刀冲在最前面。如果没有真功夫,想毕没有人敢这样,即便敢,也未必能从血雨腥风中闯过来,许世友也是因此得了个"少林将军"的美誉。解放后,许世友的功夫虽然再难有用武之地,但他却坚持勤练不忘。据说,在他南京的家中摆满了刀枪剑棍等冷兵器,院子的大树上吊着沙袋,他也常常象战时一样,每每闻鸡起舞,活动拳脚。许世友一生,身体都很结实,象座黑铁塔。他于1985年秋去世,享年八十岁。许世友和钱钧钱钧弯矛吓退“造反派”钱钧将军原名钱运彬,河南光山县人。由于家里穷,6岁的时候,他就被送到地主家当了放牛娃,两年后,因为受不了东家的打骂虐待,他跟着一个过路的油漆匠偷偷跑了。可这个油漆匠性格十分暴躁,小钱钧一天到晚背着担子累死累活地跟着他走街串巷不说,干活稍有差池就要挨一顿揍。终于,到了11岁头上,钱钧再度"逃跑",这次他"逃"入了少林寺。钱钧与许世友是同龄人,进少林寺的时候比许世友晚了三年,也就是说,他们共同在少林寺内生活了5年。不过,由于当时寺内僧人较多,他们相互之间并未熟识。钱钧是1930年参加红军的,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两人碰面了闲聊,才发现原来是师出同"寺"的师兄弟。钱钧的功夫也不错,在少林寺的5年,他练就了一手"铁掌"功夫。发起功来,就如同一只锋利的大斧,遇木断木,遇石碎石。这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呢?据说,他进少林寺的第二天,值班和尚让他烧火,灶前竖着一根碗口粗的木桩,却不见劈柴刀。他就询问,值班和尚举起手说:“这就是刀。”说罢手起“刀”落,又撕又拧又劈,将木桩化为碎片。现在我们在电视电影里常见的辟砖功夫,想毕对钱将军来说一定是小儿科。不过,据说他的一身功夫很少为人所知。许世友将军在训练战士的时候,应大家的要求常常要表演那么一两下子,钱钧将军则不同,只有少数高级将领知道他会功夫。钱钧将军曾经说过,少林功夫久负盛名,大家都十分好奇,如果都来要求比试,不免会伤了同志。他说:"有武功的人,与不会武术的人是不一样的,有时你出手时并不想伤人,但往往事与愿违,一出手就误伤了人。"从这番话可以看出,钱将军相当温和谦虚,不过,有的时候却也例外。这里有一段流传颇广的故事:"大动乱"中的一天,钱钧将军乘车出行,途经南京中山门,被一群"造反派"拦下。"造反派"们手持铁长矛,欲检查军车,钱将军于是下车与他们理论,一名"造反派"就把长矛伸到钱钧胸前威胁。钱钧微微一笑,伸出左手握住长矛,"造反派"想收回,用力拉长矛却纹丝不动。钱将军又伸出右手,略一用力,铁矛已成弓形。"造反派"们一下子就被震住了,乖乖地给他们放行。
在少林寺不是当和尚许世友和钱钧将军都在少林寺里待了相当长的时间,不少人都认为,他们一定是做了和尚。事实其实并不是这样,许世友和钱钧都只是在少林寺做杂役,兼学武功,并没有受戒。据报载,新华社驻南京军区一位记者曾在许世友生前采访过他,专门问到了在少林寺的这段经历。记者问,你在少林寺当过和尚吗?许世友回答说:"没当过和尚,在少林寺打过杂役,也就相当于长工,因为我没有受戒。"在这里,提到了一个佛家的概念:受戒。我们知道,僧人们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练功、诵经、禅坐,这是为了什么呢?除了要用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力求达到"功到自然成"与"顿悟成佛"的境界外,具体地,在佛学上也要争取一种地位。受戒就是地位"升级"的仪式。佛门内最基本的学位有三种,第一种是沙弥,第二种是比丘,第三种是菩萨。刚进寺的人,不仅要从杂役做起,而且要将若干佛经背的滚瓜烂熟之后,才能接受沙弥戒,取得"沙弥"称号。也只有取得"沙弥"的称号,才算得上成为佛门的正式弟子。因此,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许世友并没有取得"沙弥"的称号,因此说自己并不算正式的和尚。不过,许世友和钱钧两位将军是从未忘记过在少林寺的这段经历的,一身好功夫和坚毅的品质是在这里养成的,这是他们一生中最宝贵财富的一部分。许世友常常给战士们讲述自己在少林寺练武的故事,钱钧则晨起必练少林功夫,风雨无阻。因此,虽说他们在少林寺不是当和尚,却也是不折不扣的少林弟子。“大刀敢死队长”——许世友开国上将许世友,曾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大刀敢死队队长。平时上阵杀敌,无论许世友是什么职务,他总是左手提着一把沉重的大刀,特别是当敌我胶着打不开局面时,许世友就会把帽檐往下一拉,带着敢死队就往前冲,常吓得敌人屁滚尿流。因此,在攻城拔寨的“肉搏战”中,许世友屡立奇功,人送绰号——“大刀敢死队长”。日,许世友生于河南信阳新县,自幼家贫。后来,许世友机缘巧合进入嵩山少林寺学艺。在少林寺的日子里,许世友勤学苦练,成就了一身硬功夫,特别是他喜欢的大刀。一次,一伙流寇窜到少林寺,形势危急之下,许世友一刀便结果了那个匪首,惊得其余流匪大喊:“天神下凡了!天神下凡了!”纷纷逃走。1926年,许世友怀着一腔报国为民的热血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忠肝义胆的“刀客”军旅生涯。许世友性格刚烈,充满勇猛无畏的“大刀精神”,能打硬仗、恶仗。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红军枪弹不足,大刀是最便当、最令敌胆寒的兵器,三国时期的关云长能过五关斩六将,就是因为青龙偃月刀!”1930年5月,已是红军团长的许世友亲率敢死队,攻打为祸一方的湖北新集大山寨地主武装。战斗中,敌人异常嚣张,凭借暗枪眼和地势向红军扫射,致使没有大炮的红军多次进攻受挫。这时,许世友想出用方桌加沾了水的棉被做土盾的方法,打头阵带领敢死队员突击。只见许世友一手持盾,一手提着鬼头大刀,“噌噌噌!”几下便跨上寨墙,守寨的团丁还没反应过来,许世友手起刀落。几个团丁就集体见了阎王。在敢死队的配合下,红军攻破寨门,但这时,许世友不慎被敌人的土枪打中,一下昏迷了。战士们在收尸的时候发现了他,并把他抬了回去。当时,战士们围着许世友失声痛哭,可没想到许世友一下子醒了,问道:“哭什么?”战士们说“我们以为你阵亡了。”许世友笑道:“只是美美地睡了一觉!”1931年春,蒋介石派亲信岳维峻率领号称“模范之师”的国民党34师围剿红军。面对34师的孤军深入,红军决定集中五个团的兵力,连夜突袭驻扎在双桥镇的岳维峻部,给对手来一个出其不意!许世友所在的二十八团承担了正面突击的重任,许世友决定再次举起敢死队的大旗,直捣火线最中心。战斗中,敌人不但占据有利地势,空中还有飞机掩护,子弹像雨点一样洒来。许世友带领敢死队一个弹坑一个弹坑地匍匐前进,当突到距敌工事100米时,许世友猛然跃起,大喊一声:“同志们!杀啊!”便带领战士们与敌拼刺刀。许世友疯狂地挥舞着大刀,顷刻间便结果了好几个敌人,战士们一看,士气更胜,最终活捉了岳维峻。1933年10月,许世友任红四军副军长兼25师师长,率部在四川抗击刘湘等川军对红四方面军的“六路围攻”。在长达四个月的防御战中,许世友身先士卒,常与敌人展开肉搏战,一把纯钢的大刀,竟砍得缺锋卷刃,最终取得胜利。红军突破嘉陵江的一次战斗中,身为军长的许世友亲率敢死队,手提一柄钢刀冲入敌阵,斩敌36人。事后,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叹道“军长参加敢死队,史无前例!”1935年8月下旬,国民党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师在甘南包座对长征中的红军右路军进行“堵剿”,许世友奉命率部与敌鏖战两天两夜,最后拼杀了4个小时的大刀,全歼胡宗南一个师,攻克甘南重镇包座,为红军北上打开了通道。抗日战争中,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面对鬼子的“武士刀”也毫无惧色。一次,许世友率部径直冲入敌阵,日军眼见大势已去,但一个鬼子军官不甘心,拔出佩刀,要和许世友“单挑”。结果,许世友连眼都没眨一下,单手提刀只一回合,便送那个军官见了天皇。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开国将军中的武林高手 少林寺中走出两位将军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46056 工分:59
左箭头-小图标
天神下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38904 工分:198
左箭头-小图标
兵王一双,只能带班排冲锋,领兵、指挥免了。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125030 工分:20640
左箭头-小图标
郑维山将军的功夫也不错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56160 工分:325
左箭头-小图标
红军中还有另外一位武当高手:就是电影《陈毅》中用烟袋敲陈毅脑壳的那位谭姓将军,武当派的。功夫也不在许之下。少林将军多呢,皮定钧也是呢,贴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331920 工分:8679
左箭头-小图标
道听途说 考证下再编 许什么出身自己查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1942 头衔:市井真小人 工分:1568025
/ 排名:100
左箭头-小图标
请大家不要以为老许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爱喝酒骂人的莽夫,你试想,一员战将,张国焘、毛泽东、邓小平都视他如珠如宝,委以重任,这是一个莽张飞能做到的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66636 工分:16905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转眼间8年过去了,许世友觉得自己功夫学的已经可以了,也非常想回家与亲人团聚,就辞别师父与师兄弟们下山而去。临别时,很多人来送,许世友十分不舍,决定把名字永祥改为"释友",取一辈子做释家的好友之意。大概是后来嫌"释"字笔画太多,又改成了许世友。徐将军的名字是毛主席给他改的,请查证后再发此文!此文部分缺乏真实!希望予以改正!4楼&
十分不好意思,打错字了!许仕友,毛泽东帮改成许世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41860 工分:31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转眼间8年过去了,许世友觉得自己功夫学的已经可以了,也非常想回家与亲人团聚,就辞别师父与师兄弟们下山而去。临别时,很多人来送,许世友十分不舍,决定把名字永祥改为"释友",取一辈子做释家的好友之意。大概是后来嫌"释"字笔画太多,又改成了许世友。徐将军的名字是毛主席给他改的,请查证后再发此文!此文部分缺乏真实!希望予以改正! 十分不好意思,打错字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41860 工分:31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转眼间8年过去了,许世友觉得自己功夫学的已经可以了,也非常想回家与亲人团聚,就辞别师父与师兄弟们下山而去。临别时,很多人来送,许世友十分不舍,决定把名字永祥改为"释友",取一辈子做释家的好友之意。大概是后来嫌"释"字笔画太多,又改成了许世友。徐将军的名字是毛主席给他改的,请查证后再发此文!此文部分缺乏真实!希望予以改正!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433561 工分:32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你在写武侠小说吗?鼎鼎大名的长江大侠解放后都没有确凿的战绩,何况许将军?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1条记录]&分页:
&对开国将军中的武林高手 少林寺中走出两位将军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开国将帅中的武林高手&少林寺中走出了哪两位?
  许世友上将和钱钧中将
-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其中有两位出自“少林”的开国将军:许世友上将和钱钧中将。有趣的是,这两位将军还曾在一个大军区共事过,许世友曾任南京军区司令员,钱钧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更有趣的是,钱钧比许世友迟3年进少林寺。两个人一起在寺中待了5年,同一年出的寺门。当时寺里僧人云集,两个“菩萨”虽在一座寺庙里,却互不相识。直到长征到了延安,他们谈起往事,才知道原来彼此竟还是少林寺“兄弟”。两人不禁抚掌哈哈大笑。
  许世友于1945年8月的自传材料中说:“我九岁(虚岁)开始到少林寺学武,主要的原因是没有饭吃,要找个地方吃饱饭。”“这些年中,我学会了十八般兵器,也学过飞檐走壁,我下了苦功夫。这让自己觉得了不起,称得起英雄好汉,将来要打尽人间不平事。”
  许世友将军1905年出生在河南新县,这里属于河南、湖北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区。因父母养活不了他们兄妹7人,才在逃荒的路上把他送进了少林寺做杂役,得法名“永祥”,每天学拳练武。
在少林生涯中,永祥功底深厚,臂力过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寺内3米多高的围墙,他跑几步就可攀上;9间9檩的千佛大殿,他手抓屋檐的椽头,一口气可顺转3圈;他蹿墙、越脊、飞檐走壁,轻来轻去不叫瓦碎;跳下时,他能在空中翻3个筋斗轻轻落地;只要运足气,他对着尺二见方、三寸来厚的大方砖,转身一掌,相距寸余,砖就碎裂……
  时光飞逝,就这样,几年过去了。救民于水火的共产党部队到了许世友的家乡,领导劳苦大众斗土豪、分田地。许世友听到这个消息,再也待不住了,含泪告别了朝夕相处的师父和师兄师弟,踏上了返乡的路程。
  许世友离开少林寺的时候,师父问他:“从今天起,你真的要还俗吗?”许世友回答说:“是少林寺给了弟子一条命,弟子会终生铭记的。今后,我虽然不做佛门弟子,也要当个释家的好友。”
  从此,他的名字就由“永祥”改为“释友”了!……后来,也许是“释友”太难写了,就改成了“仕友”,许世友的名字是毛泽东给改的。毛泽东曰:“仕友”有封建色彩,也太狭窄了,做世界之友,岂不更好?于是他便改名为“世友”。
  许世友的少林寺武功很高,战争年代,脸盆粗的松树,他一掌能把树皮“推掉”一大块。他纵马急驰,伸手扳着树枝,两腿一夹,一猫腰能把战马提离地面。夜里开会休息时,同事们要他“露一手”,他说自己藏起来谁也找不到。
当众人返回会议室,在亮堂堂的灯光下,搜遍四壁皆空的会议室而找不他时,他在会议桌下“嘿嘿”一笑,大家才发现他紧贴桌面的背面,藏在“桌肚里”。某年,苏联军事代表团访问南京,一苏军军官搬起鼓形石墩,其他军官夸他是“大力士”。许世友在同事的怂恿下,一时兴起,双手高举石狮绕场3圈,赢得雷鸣般掌声,然后稳稳当当地把石狮放到原来的石座上。苏军“大力士”面子上过不去,也去举那个石狮,可惜用尽力气,狮子纹丝不动。许世友还精通棍术、刀术、拳术和摔跤。他传授的刀术节奏快,灵活多变,完全突破了国民党部队拼刺刀时的进退节奏和攻防招数,所以,他的部队在肉搏战中屡占上风。某次,子弹打光,他率少数兵力冲入敌群,硬是拼了4个小时的大刀,把敌人逐出阵地。
  一旦打起仗来,许世友勇猛无畏,身先士卒。他常说:“人死如吹灯,杀头不过碗大的疤。”许世友曾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敢死队长。他曾7次负伤,每次都是自己硬用指头把伤口里的子弹抠出来,糊点南瓜瓤了事(当时缺医少药)。
  钱钧将军出生在河南光山县钱家湾一户贫农家里。6岁那年,他就被送到地主家里当了放牛娃。在牛背上转了两年,终因受不了东家的打骂,他又跑到一个过路的漆匠那里去讨口饭吃。漆匠生性暴躁,干活稍不如意就对他拳打脚踢。到11岁上,苦日子再也熬不下去了,一怒之下,钱钧到少林寺出家当了和尚。
  钱钧将军后来和朋友谈到这样一则趣事:进少林寺次日,值班和尚命其烧火。灶前立一木桩,约碗口粗。将军问:“劈柴刀在哪?”值班和尚举手曰:“这就是刀。”将军惊诧。旋见值班和尚用手拧木桩,一拧一片,一撕一片,如拧面团,如撕棉絮。顷刻,木桩化为纷纷碎片。自此将军练武不辍。钱钧在少林寺内生活5年,练就了一身武艺,特别以“铁掌”着称。他的“朱砂掌”发起功来,真像是一把钢铸的利斧。大块岩石,一掌下去,立刻碎裂。至于劈青砖,那简直像切豆腐一样,不在话下了。
  一千多年来,少林寺方丈堂前的东寮房门口,一直高高地悬挂着一块一二百公斤重的铁云排。每当全寺僧众集合做佛事,或集中传话,执事僧就敲响云排通知。钱钧曾用这块云排练习臂力,以摘下不发一声为标准进行练习。一连几年每天如此地练习,最后钱钧练到能单手摘挂,并且面不改色喘气如平常。今天,这块云排仍在原处高挂,天天都在发出响彻云霄的声音。
  1927年钱钧由董必武同志亲自介绍,宣誓入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从此,在鄂、豫、皖的崇山峻岭中,在雪山草地上,在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中,他那一身武艺,他那铁塔一样坚强的身骨,使他在战争中如虎添翼。即使遇到常人难以克服的困境时,也能化险为夷,获得胜利,有军中“常胜将军”之称。
  钱钧在少林寺练就了一身武功,但不论在军内军外,却很少显露。除了少数高级将领外,知道他熟谙武术的人并不多。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怕太显露了,引起了大家的好奇,都来要求比试,担心误伤了同志。他常说,“有武功的人,与不会武术的人是不一样的,有时你出手时并不想伤人,但往往事与愿违,一出手就误伤了人。过去,有时因对敌斗争的需要,我曾毫不留情地利用过功法,而在同志中间,有人邀我试拳、交手、掰腕子等等,在多数情况下,我都是装‘矮人’,甘拜下风,轻易不开手。当然有时候不使大家扫兴,或者兴之所至,也偶尔露一手。”那还是在武汉翻砂厂做工时,为干了一天累活的穷弟兄苦中作乐,钱钧下班后,身上汗渍未干,就往地上一躺,运足气,表演硬气功。他让三个壮汉合抱着站在自己肚子上,只听他“嗨”地一声,声到力发,三个大汉同时被掀倒在地。建国以后,钱钧还偶尔表演过“朱砂掌”。那是他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以后,一次,他到苏北去检查民兵工作。傍晚休息时,干部们都要求他表演“劈石头”。但苏北一马平川,一时间到哪儿去找合适的石头呢?最后,还是找来了一块压咸菜用的青石,这块石头少说也有二十来斤,光溜溜,湿漉漉,放在堂屋正中的桌子上。“钱司令果真能劈开它吗?”“肉手能劈碎岩石,我还从没见过!”在人们的窃窃私语声中,钱钧走到桌前,摆正石块,猛抬右手,一掌下去,只听“砰”地一声。青石顿成三瓣。劈裂的石渣,竟蹦出一丈多远!
  还有这样一则体现钱钧功夫的趣事:正在上海延安饭店参加会议的南京军区三位副司令张才千、王必成、陶勇结束了晨间散步后,正蹲在一起,小声地聊天。突然,“唉呀”一声惊叫——陶勇副司令员只觉得身子“唿”地一下,自己已被一只大手托住臀部,离地举了起来。蹲在一旁正低头抽烟说着话的两位副司令员,在惊叫声中,忽然发觉身边的陶勇将军不见了。急忙抬头一看,才从莫名的惊慌中定下神来,原来,悄悄来到他们中间,一手把陶勇托起的“大力士”不是别人,正是闻名已久的“铁掌将军”、年近七十的浙江省军区司令员钱钧。
  许世友将军和钱钧将军,因皆出自少林寺,性格又相近,所以感情甚笃。许世友将军晚年常去看望钱钧,两人耳朵均背,扯着嗓子交谈。你说东,他说西,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然俩将军则津津有味,乐此不疲。某日,许世友将军至钱钧处闲扯一个多小时,返回时问秘书:“钱司令说了些啥?”一时传为笑谈。
  钱钧将军晚年喜作画,被人称做“将军画家”。凡有人赞将军画,钱钧将军皆答之:“拿着黄牛当驴骑。”其风趣之性格可见一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林寺高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