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空调 四川专业课程设备和就业介绍

制冷与空调技术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介绍
制冷与空调专业2000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首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成为广东省示范性专业;2008年成为教育部重点培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被评为首批国建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龙头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制冷制造工艺、制冷工程设计与施工组织、制冷装置设计三个方面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制冷技术应用高技能人才。
培养特色:现有国家级精品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2014年成功申报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借助制冷产品齐全、训练功能实用、技术同步对接企业以及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的引领,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专业课程进行项目化设计,分解成任务,再按工作过程: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这种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极大的训练了学生的“写” 、“说”、“做”的综合能力,培养了方法能力,锻炼了社会能力,并最终带动了专业能力的提高。
课程设置:现代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制冷空调综合基础、制冷流体机械选配与维修、制冷设备电气与控制系统维修、冰箱家用空调汽车空调维修、冰箱空调检测与试验、中央空调工程设计(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方向)、制冷装置设计(产品设计方向)、制冷装置制造工艺(制造工艺方向)。
师资力量:制冷专业共有8名专业教师、4名专职实训管理员。其中:广东省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一名,教育部高职高专能源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名,高级技师8名,获得顺德区以上优秀教师称号4名,有5名教师来自企业并继续在企业兼任工程师,专任教师结构状况表如下:
设备资源: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为5028m2,累计共投入建设资金超过1311万元。其中569万元来自企业,占到50%以上。概括为“五个中心(省级空调冰箱热水机检测中心,省级热泵技术工程应用中心,美的商用制冷设备培训中心,空调热水机生产线新产品试制中心,制冷设备维修中心)、二类基础、一套仿真、一个生产车间、一个大营”共计27个实验实训室(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积淀规模优势。这些自行研制搭建实验、实训室节省费用并具有实用、先进、多功能、校企通用的特点,紧跟制冷产业工程应用技术,贴合企业员工培训、在校学生培养目标和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发挥了很好的高职示范作用和企业引领作用。
实训基地是佛山地区唯一具备制冷高级技师鉴定资质,属于广东省中职制冷培训基地,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广东省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
专业建设成果:
&O2000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首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O2005年成为广东省示范性专业;
&O2008年成为教育部重点培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O2010年被评为首批国建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龙头专业
&O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O国家精品课程2门;
&O编著20余部高职系列教材;
&O第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专业科研成果:
&O佛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O顺德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顺德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O获得专利授权30余项,其中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O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10篇;
&O横向、纵向科研课题经费每年都在100多万元;
&O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
CopyRight (C) 2008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版权所有当前位置:&&&&>&制冷及低温工程
门类/领域代码:08
门类/领域名称:工学
一级学科/领域代码:0807
一级学科/领域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二级学科代码:080705
二级学科名称:制冷及低温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介绍
制冷及低温工程是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下的二级学科。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主要是研究获得并保持低于环境温度的原理与方法,实现该条件所需要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低于环境温度的条件下工程应用。根据温度的不同,它又可划分为制冷工程和低温工程两个领域,前者涉及环境温度到120K温度范围的问题,后者涉及低于120K温度范围的问题(一般按温度范围划分为以下几个领域:120K以上,普冷;120~0.3K,低温;0.3K以下,极低温)。本学科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它的地位越显重要。本学科在机械、冶金、石油、化工、食品保存、人工环境、生物医学、低温超导以及航天技术等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制冷及低温工程硕士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具有坚实的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2、熟悉近代制冷与低温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动向;3、掌握制冷与低温领域中的测试、信息处理和分析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4、具有从事科研的能力;5、能解决制冷和低温工程领域理论或实践方面的问题并有新的见解;6、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7、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8、可胜任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或相应的科技管理工作。
制冷及低温工程就业方向
就业前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制冷及低温工程这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学科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门技术。目前制冷及低温工程已经应用到机械、冶金、石油、化工、食品保存、人工环境、生物医学、低温超导以及航天技术等诸多领域中。可以预见未来制冷及低温技术的应用范围还会不断扩大。这就给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的人才带来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和光明的发展前景。总而言之,本专业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硕士毕业生可在以下几个方向就业:1、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2、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从事高层次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制冷及低温工程相关职位
换热器高级工程师,低温及加注技术设计,低温及真空工程师,空调制冷工程师,暖通工程师,节能规划咨询师,液路工程师(数据来源:招聘网站)
相近二级学科
接收调剂院校
新增招生院校
到页<input type="button" value="GO" onclick="javascript:var p=document.getElementById('gotoPageNo375').if ( isNaN(p) || p2) alert( '错误的页码!' );else {p = parseInt(p);p = p-1;window.location='/kaoyan/z/1091/s-0-0-0-0-'+p;}"/>
最新院校对比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介绍 [代码550205]-跟谁学经验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例如“吉他”搜索吉安
>经验>教育学习>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介绍 [代码550205]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介绍 [代码550205][导读]:本文讲述了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基本信息及专业介绍,如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还包括开设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院校名单。方法/步骤11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基本信息2学历层次: 专科 专业名称: 制冷与空调技术 专业代码: 550205 所属门类: 材料与能源 所属学科: 能源类1、同一个专业不同大学其学习方向、开设课程等不尽相同,以下提供开设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的专业介绍,仅供参考。具体信息以学校网站公布为准。31 鲁东大学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介绍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制冷与空调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大型冷库、食品冷藏、保鲜等制冷系统、家用空调及商用中央空调的设计、施工、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及维修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流体流动与传热、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与压缩机、制冷与空调维修技术、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吸收式制冷机原理与设备等。41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介绍1、专业基本情况三年制大专专业,2004年创办,累计毕业186人,目前在校生200人。该专业2006年纳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2、专业核心课程机械基础、机械识图与制图、计算机辅助机械制图(AutoCAD)、制冷原理、空气调节技术、制冷设备维修技术、制冷控制技术、冷库及冷藏技术、中央空调运行管理、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市场营销、生产工艺与管理、现代企业管理、房屋结构、工程预算等。3、专业就业情况与岗位群该专业就业质量高,专业对口率高,连续两年就业率达到100%。2008届毕业生在格兰仕集团完成毕业实习后,有36%的学生被安排在企业的技术员、工艺员、质检员、试验员和主任助理等岗位就业。4、就业岗位群:空调生产企业的质检、工艺、基层管理、生产设备维护岗位;中央空调、冷库的安装、运行管理、维护,空调工程的预算、辅助设计岗位;空调、冷库和制冷设备等空调制冷行业的营销、销售代理、售后服务岗位;企业生产设备的机械和电气的运行管理、维护岗位。5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介绍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制冷空调行业,从事制冷空调产品设计、制造工艺、产品检验与试验、中央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冷库工程设计与运行维护等工作,具有良好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主干课程:制冷空调产品设计、制冷空调装置制造技术、冰箱空调检测与试验技术、中央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央空调运行管理、楼宇设备管理、车间管理、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冷库工程设计与运行管理、现代机械制图、AutoCAD高级绘图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制冷设备电气与控制技术。3、就业方向:家用制冷空调产品设计工程师、制造工艺师、产品检验与试验师、生产管理主管。中央空调与冷库设备制造工程师、工程设计师、工程施工监理师、设备运行管理师、销售工程师。61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介绍1、培养目标:制冷与空调专业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掌握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以制冷空调系统工程施工组织与运行维护管理技术为主,适应制冷空调行业的生产、施工、运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2、主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制图、CAD制图、机械基础、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压缩机、空气调节技术、制冷空调自动化、冷藏工艺设计、制冷空调预算与招投标、小型制冷装置检修等理论课和电工实训、钳工工具使用、系统原理图绘制、制冷压缩机拆装、小型制冷装置检修、工程预算、冷库设计、空调设计等强化技能的实践课。3、就业方向:制冷与空调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程师、制冷空调项目工程师、制冷空调设备营销工程师等岗位。4、更对院校的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介绍请进学校招生网站查询。71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指数:1、2013年本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900-1000人,其中男80%、女20%,2013年本专业高校招生男女比例为文科17%、理科79%、文理综合4%,近几年本专业的就业率分别为%)、0%)、%)。[以上数据来自/]81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相近专业:1、能源类、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农村能源与环境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工业热工控制技术、反应堆与加速器、节能工程技术。91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优势院校1、吉林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梧州职业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烟台职业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鲁东大学。101 开设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大学有:1、石家庄铁道大学 山西大学 鲁东大学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江汉大学 武汉商学院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烟台职业学院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梧州职业学院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END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相关经验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暖通空调分区
查看: 454|回复: 0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449帖子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更是高职院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的品牌。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与地区行业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走校企深度合作之路;充分利用学校与行业企业不同的资源与环境,借助行业的指导和企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优势,发挥各自的优势,把课堂拓展到企业,以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方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适用性更强,使学生更早地接触企业,了解专业,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我院与空调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双方深度融合,初步实现了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需求零距离;实训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技能零距离;彰显了专业特色。
一、重塑“菜单式”专业课程是专业特色的核心
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工学交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菜单式”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对合作企业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内容和内在能力要求的深度调研、分析,构建基于职业能力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和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教材体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教材(校本教材)的开发,专业课程体系中,突出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相融合,按生产过程组织教学,创新课程体系,围绕能力、素质要求,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同时,全方位引入企业文化,强化专业技能提升与企业文化的联系,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一)重塑以企业典型岗位能力为核心的特色课程体系。建立了校企合作双方人员参加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小组,根据合作企业典型岗位能力要求,围绕合作企业对学生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要求设置“菜单式”特色课程体系。我们在课程设置中,把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特征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成果以及本专业最前沿的信息及时引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来;根据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开设具有企业特色、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或专题讲座,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根据合作企业是生产空调制造企业的特点加强了机械加工、机械制图、焊接技术、制冷与空调设备等课程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比重;开设了WI()、ISO9000系列标准等专题讲座,形成了“天加班”的课程菜单。而“三菱重工空调班”则是在“天加空调班”的课程菜单的上,增设了“三菱重工多联机与维修”、“三菱重工E-solution 空调设计软件应用”、“维护PC技术软件的应用”等极具企业特色的专业技术课程。
(二)特色教材建设。我们根据合作企业不同的“订单”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编写专业特色课程教材。由专职教师和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亲自挂帅,组织教材编写小组,将企业新技术、新及技能标准引入教材中。形成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工学交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课程教材。开发出:“天加制冷、空调设备维修与运行管理”、“天加、生产操作规范”、“三菱重工多联机安装与维修”、“三菱重工E-solution 空调设计软件应用”、“维护PC技术软件的应用”等特色教材及与之配套的习题库、应用案例库、试题库、网络学习资源等。
(三)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根据“中级制冷工”、“制冷工操作证”、“”、“”、“维修电工”等行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为企业“订单”要求,把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将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资格考试内容有机融合。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毕业前具有相应的技能等级,“天加空调班”同学具备“中级制冷”、“制冷工操作证”等;“三菱重工空调班”同学具备“中级制冷工”、“制冷工操作证”及三菱空调自己的“多联机安装维修培训证书”。
(四)重塑以能力素质评价为导向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在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式过程中,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引入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标准,施行校内和企业共同考核的模式。形成了以岗位能力为出发点、以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来考核学生能力的准则,最终体现了考核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例如“天加空调班”的学生,某一门课程的总评成绩,不但包括校内的学习成绩,还要加入该生在天加公司顶岗实习期间的绩效考核成绩,引入“日常行为”、“6S”、“TMP”、“工作效率”、“工作态度”、“质量”、“成本控制”、“工艺”及“合理化建议”等评价,课程总评成绩为校内和企业成绩加权后的结果;形成了能力素质评价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体现了校企合作办学的特点。
二、打造专兼职教师一体教学团队是专业特色的关键
在我们合作办学的实践过程中,坚持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理念,重点打造一批技术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团队;专业专兼职教师团队由学院本专业教师和企业经验丰富的高级知识分子、某一领域的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各类专业人才组成,这样的团队对于学校而言有利于促进专业“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对于企业而言,培养的学生其职业能力就业岗位更为贴近。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骨干教师为一体的“专兼职”的优秀教学团队。
(一)“走出去”。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同时,学校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践或同步到企业做访问工作;教师在企业工作过程中,通过企业实践工作开展科研,既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又能更快更好地接触到最新的技术、产品或其他前沿的科技成果;同时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通过交流学习,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执教能力。在让专业教师具备一线工作经验,参与企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同时,选派骨干专职教师外出进修和学历提升促进专业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请进来”。兼职教师是专兼职教师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行业和合作企业为本专业提供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他们传授的课程实践性强、应用性强,授课时还与学生分享实际经验及行业的最新信息,并且带来了大量的区域人才需求信息,增强了学生就业学习的针对性;同时每年还定期给专职教师进行新技术培训,提升专职教师的技术水平。“天加制冷、空调设备维修与运行管理”、“天加风机盘管、空调箱生产操作规范”、“三菱重工多联机安装与维修”、“三菱重工E-solution空调设计软件应用”、“维护PC技术软件的应用”等相关专业特色课程基本都由企业技术人员来承担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通过校企双向介入、双向兼职、双向保障、双向互补实现了深度融合;借助知名企业的平台,使本专业的学生就业渠道、就业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同时充分利用合作办学实训基地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时间机动灵活的本专业的职业资格和技能的培训,满足企业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职业资格和技能的培训需求,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在校企融合教育模式下,必将会走出一条适合本专业地方发展的、培养区域行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特色之路。
8-1(商易宝)
8-2(英才网)
8-3(媒体广告)《制冷与空调技术》;课程标准;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目录;目录......................;《制冷与空调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制冷与空调技术【适用专业】;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制冷与空调技术是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本课程标准以制冷与空调技
《制冷与空调技术》
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
目录 .................................................................... 1 一、前言 ................................................................ 2 二、课程目标 ............................................................ 2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2 四、实施建议 ............................................................ 4
《制冷与空调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制冷与空调技术 【适用专业】
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制冷与空调技术是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中央空调运行管理、冷库运行管理等三个专门化方向共同的技术基本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的制冷与空调技术上岗考证的基本要求,并为后续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 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在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制冷与空调安全操作规程为主线,以各专门化方向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从典型安全操作技术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强化操作能力,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72学时。 二、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制冷与空调设备技术能力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取得职业技术证书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意识,为发展学生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会识别制冷安全操作的标识 2.能安全使用各种制冷工具
3.能按安装规程正确安装制冷设备和系统 4.能安全规范地对制冷系统进行操作与维护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设计思想。
2.应将本专业教学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通过典型的活动设计,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该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制冷与空调技术的认识。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二)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任务引领型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应选用典型的制冷与空调技术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识别制冷与空调设备,熟练使用制冷工具进行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全操作。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技术,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挂图、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部分设备的内部结构。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三)教学评价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制冷与空调技术》课程标准10等内容。 
 制冷与空调课程标准_电子/电路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制冷空调课程标准 制冷与空调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制冷与空调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制冷与空调技术》课程 教学标准 目一、课程名称 二、适用专业 三、必备基础知识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课程的地位 2、课程的作用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 六...  《制冷空调工程施工》课程标准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空调工程施工课件中等职业学校《制冷与空调技术》课程标准 《制冷空调工程施工》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制冷空调...  《制冷与空调设备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 编写专业: 编写负责人: 编写成员: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曾洪兵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一日 1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码 ...  《制冷与空调安全技术》课程标准 》 课程名称:制冷与空调安全技术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制冷与空调技术》 1、前言 、 1.1 课程的性质: . 课程的性质: 制冷...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教学方案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教学...学年制方案公共基础课程中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按新颁 发的课程标准...  龙源期刊网 .cn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评价 作者:赖杭中 胡游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下》2013 年第 03 期 【摘要】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  2016级《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工学_...六、毕业生质量标准 1.能力目标 (1)社会能力 1)...八、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岗位 工作过程 职业技能要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制冷与空调作业操作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