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军七九师二三七一军一师一团三营营九连

国民革命军第77军来龙去脉
我的图书馆
国民革命军第77军来龙去脉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七军
1937年8月以原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第一三二师改编而成,冯治安任军长:该军辖第三十七师,师长原为冯治安,冯升任军长后,刘自珍接任师长,1938年2月张凌云接任师长职;第一三二师,师长原为赵登禹,1937年7月赵在北平南苑同日军战斗时殉国,8月王长海继任师长职:第一七九师,1937年9月以第三十七师独立第二十五旅、第一三二师独立第二十八旅与第二十九军特务旅一部编成。何基沣任师长:1938年6月因何抗战负伤.吉星文代理师长&12月何又回任师长.&&&&&&1940年5月冯升任集团军总司令后仍兼军长职.1943年9月免冯军长职,何基沣任军长.该军辖第三十七、第一三二、第一七九师和骑兵第九师.1940年骑兵第九师改为暂编第五十三师,改隶第五十九军:该军先后参加随枣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和枣宜、豫南、第二次长沙、鄂西、豫中及豫西鄂北等会战.第三十七师,师长张凌云.1939年1月张升任副军长,吉星文代理师长,1941年4月实任.第一三二师,师长王长海.第一七九师,师长由吉星文代理.1939年1月何基沣任师长职.1943年9月何升任军长,许长林接任师长,该师于1945年6月裁撤.&&&1946年5月由第七十七军整编成整编第七十七师,军长何基沣改任师长。11月何基沣调升,王长海接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三十七旅,旅长吉星文;整编第一三二旅。旅长王长海,1946年11月王长海升任师长后,由过家芳接任旅长。&&&第七十七军军长王长海,该军辖第三十七师,师长吉星文、1948年1月李宝善接任师长,第一三二师,师长过家芳。该军于日起义。残部逃往徐州,编入第115军.
该军前身是西北军部。1930年9月中旬,张学良率东北军主力入关,为蒋介石赢的中原大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同年10月,冯玉祥部在中原大战失败后,宋哲元率残部退入陕西,被张学良改编为第29军,下辖第37师、第38师。1933年上半年,该军在参加长城抗战后调至北平、冀中和察哈尔省,收编了原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大量部队,将其所辖部队先后扩编为第37师、第38师、第132师、第143师和骑兵第9师。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进行整编时,将第29军第37师、第132师和师部特务旅合编组成 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九。不久,又以第59军第37师、第132师扩编为第77军。任军长,任副军长,封裔忠任参谋长。下辖:第37师,冯治安兼任师长;第132师,任师长。该军组成后隶属第1集团军。
1938年上半年,该军参加徐州会战后,新建第179师拨归该军,任师长。此时,该军下辖第37师、第132师、第179师。5月至11月,该军又先后参加了豫鲁皖边战役和武汉会战。同年12月,该军隶属第33集团军时,冯治安任集团军副总司令兼该军军长,、张凌云任副军长。
1939年春,新建骑兵第9师拨归该军。此时,该军下辖:第37师,任师长;第132师,任师长;第179师,何基沣兼任师长;骑兵第9师,任师长。
1940年春,骑兵第9师改隶第59军后,该军下辖第37、第132、第179师。同年5月至1943年2月,该军先后参加了枣宜会战、豫南会战、第2次长沙会战和鄂西会战等。
1943年9月,冯治安免去兼军长,何基沣继任军长,陈继淹、刘自珍、李宝善任副军长。下辖第37、第132、第179师编制不变。同年底,该军在参加常德会战后,调驻湖北远安、峡口地区休整。
1945年春,第179师被裁减后,该军辖第37师、第132师。3月,参加了豫西鄂北会战。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军由鄂西调至徐州台尔庄,隶属第3绥靖区。
1946年春,何基沣升任绥靖区副总司令官,由王长海继任军长。同年3月,国民党军进行整编时该军改编为整编第77师,王长海任师长,。原第37师改编为整编第37旅,刘自珍任旅长;原第132师改编为整编第132旅,过家芳任旅长。该师整编后隶属第3绥靖区,主要担任徐州外围守备和附近地区作战任务。在国民党军向山东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后,该师在苏北和鲁南战场上,先后参加了台枣路战斗、鲁南战役、鲁张战役和津浦路战役等。
1948年9月,该整编师恢复第77军番号,王长海任军长,许长林任副军长,李延昭参谋长。下辖第37师、第132师。主要担任徐州东北贾汪、台儿庄地区的防御任务。同年11月18日,该军在徐蚌会战中,军直和第132师、第37师第111团、第109团1个营等部队,在第3绥靖区副司令长官何基沣、张克侠等人率领下,在其防区内举行战场起义,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编。残部逃往徐州,编入第115军。
军长(1896年—1954年), 河北省故城县东辛庄村人。自幼贫苦,少年从军,投身于冯玉祥将军麾下。历任国民革命军29军37师师长、国民革命军77军军长、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等职。1937年日本侵略军在北平卢沟桥悍然发动了举世震惊的“七七事变”,时任国民革命军29军37师师长、兼河北省政府主席的冯治安,毅然指挥其37师,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战斗,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的帷幕。1949年随国民党去台湾,任“中枢战略顾问”等职。1954年因脑溢血在台北病逝。
日,冯玉祥五原誓师,响应北伐,冯治安任国民联军第五师师长,奉命援陕解西安之围,在孙良诚指挥下,奋勇战斗,11月27日解西安之围。
日,冯治安升任第十四军军长,移驻河南确山 信阳。1929年北伐结束后,冯治安进入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任第一师师长。正值冯玉祥 阎锡山反对蒋介石的中原大战爆发,冯治安部先在郑州以南的平汉线上作战,后调去增援张维岳部。在新乡一带被包围,被迫向蒋军缴械。中原大战后,西北军的残部接受张学良的改编为陆军第,由宋哲元出任军长,冯治安任第三十七师师长,驻地晋南。“九一八”战争后以日本侵略军为演习的攻击目标,坚持刻苦训练。[2]
1933年1月,日军侵占山海关,2月又进攻热河。第二十九军奉命到河北的通州、三河、蓟县、玉田一带布防。3月初,日军继续攻击我长城各要塞。第二十九军编为第三路军,以张自忠为前敌总指挥,冯治安为副总指挥,星夜奔赴喜峰口、罗文峪一带迎击敌军。当急行军到达喜峰口南的三屯营时,日军已抢先占领了喜峰口外的山头。冯治安派一〇九旅旅长赵登禹率领大刀队袭击罗文峪,大败日军。喜峰口各山头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者多次,血战3昼夜,敌我相持不下。11日午后,冯治安和张自忠、秦德纯等商讨作战部署时,冯治安主张抽调两个团绕道出关,夜袭日军阵地,乃决定当天黑夜行动,从赵登禹旅和王治邦旅挑选500名英勇善战的官兵,组成敢死队,从潘家口、董家口攀越无人的险峻山区,抄袭日军侧背,以夜袭、近战,突然冲入敌阵。官兵奋勇砍杀,发挥了大刀队的威力,歼灭日军步兵两个联队、骑兵1个大队,破坏其野炮18门,坦克多辆。日军始终未能越过二十九军扼守的长城各关口。[3]敌之增援部队又被二十九军阻击,伤亡惨重。此后日军多次反扑,终未得逞,至16日被迫退去。喜峰口的胜利,得到全国各界人民的赞誉,冯治安等二十九军的高级将领,获得南京国民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4月,二十九军奉令退守平东,日军乃占领冀东22县及察东北数县。
1936年,冯治安任第三十七师师长兼河北省主席,派何基沣旅驻西苑、八宝山、卢沟桥和长辛店一带,刘自珍旅驻北平城内,以防日军和汉奸的袭击。是年冬,何基沣旅击溃匪部的窜拢,1937年2月又剿灭了企图西窜的的宁雨时的冀东“民团”3000余人,并活捉3个日本人。[4]
在日本策划“华北自治”阴谋之际,地方性军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宋哲元任委员长。日本特务机关,将29军及冀察政权首领们作了分类,计有“亲日派”、“知日派”、“抗日派”三类。冯治安不但被划为“抗日派”,还单独加戴“顽固抗日派”的帽子。日军经常制造挑衅事件。1936年6月,日军开始不断向二十九军官兵挑衅,进而由虚弹演习变为实弹演习,昼间演习变为昼夜演习,多次进入二十九军步哨线百米以内,见二十九军严守阵地乃撤回。一次,日军全营出动。其散兵线冲入二十九军步哨线,其侧翼数骑,也侵入二十九军步哨线。步哨长和哨兵加以阻拦,几乎动武。日军乃借口军马跑到我方,要丰台守军撤走。师长冯治安和旅长何基沣,命令张营作好工事,严阵以待。日军混合营于9月18日猛攻丰台。张营与日军展开激战。冯治安令戴守义从西苑率一、三营跑步到丰台,包围敌左右翼,日军见势危乃撤回原阵地。日军随即要求张营撤回西苑,改由冀北保安司令石友三的陈光然一个营接防。日军借此增兵丰台,并煽动汉奸在丰台与卢沟桥中间的大井村买地,妄图建飞机场及营房。宛平专员王冷斋及代县长洪大中,发动爱国农民,誓死抵制,粉碎了日军的阴谋。[2]
此时三十七师分驻西苑、丰台、卢沟桥、长辛店、保定、北平、八宝山。日,日军要求通过卢沟桥东端的宛平城到长辛店演习。二十九军不许通过,双方相持十几小时,至晚退去。7日,日军外出演习,枪炮配备弹药,情况异常。冯治安从保定赶回北平,与何基沣议定,部队准备应战。7日,日军白天演习到宛平城外,占领了城外的沙岗。冯治安下令吉星文团长:养兵干日,用兵一时。现在正是报效国家的时候。卢沟桥为平津咽喉,必须确实固守,不许敌人前进一步,不许放弃一寸国土。守宛平卢沟桥的是三十七师一一〇旅二一九团第三营。营长金振中令十一连防守铁桥东端及以北的龙王庙一带;十二连在城西南角至南河岔一带;九连在城内;十连为预备队,位于卢沟桥以西大王庙内;重迫击炮连在铁桥西端,任务是歼灭日军战车及密集队伍;轻迫击炮连在东门内,支援各部队;重机枪连在城内东南角及东北角,以便支援前方。全营官兵吃饭前都高呼"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口号,以激励士气。[2]
日夜10时许,从日军演习地方发出一阵枪声后,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驻军第二一九团第三营拒绝,日方即调动驻丰台日军第三大队包围了宛平城。当地驻军向冯治安请示办法,冯当即指示:“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寸土都不许退,可采取武力自卫及断然处置。国家存亡在此一举,设若冲突,卢沟桥即是你们的坟墓!”8日凌晨4时50分,正当中日双方代表在宛平城里谈判时,日军突然炮轰宛平城,二十九军当即自卫还击。当天击退日军三次进攻,用鲜血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日军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七七事变发生后,二十九军猛烈还击。8日10时,日军攻城顿挫,即以猛烈炮火掩护步兵转攻铁路桥。经过激烈战斗,日军占领了铁桥东段及龙王庙。下午2时,牟田口来信,要二十九军西撤10华里。金振中在来信上批示:"我军决心与城桥共存亡。"8日晚5时,日军炮轰宛平和卢沟桥三小时,金振中受伤。冯治安与秦德纯、张自忠等紧急会议,冯积极主战,获得全体的赞同。8日下午,宋哲元从乐陵电令先消灭当面之敌。当晚下反攻命令,午夜,三十七师一一零旅从长辛店调来第二营,与第三营配合,首先截断日军的后路,并组织夜袭龙王庙和铁路桥上的日本侵略军,大获全胜,坚守了阵地。当时日军兵力单薄,害怕被歼,立即派人疏通,答应撤兵,因而全面反攻命令没有执行。冯治安、张自忠、秦德纯当天又致电南京何应钦,除报告反击日军战况外,还表明决心:“彼方要求须我方撤出卢沟桥城外,方免事态扩大。但我以国家领土主权所关,未便轻易放弃,现仍在对峙中。倘对方一再压迫,为正当防卫计,不得不与之竭力周旋。”冯下令北平各城门紧闭,派兵扼守,各重要路口都堆积沙包,随时准备消灭入侵之敌。
至10日,双方谈谈打打,打打谈谈,日军不断增兵,中方军民死伤严重。10日上午,中日双方在北平秦德纯宅会商,我方到会的有秦德纯、冯治安、何基沣、冀北保安旅长程希贤,绥署参谋周思靖,宛平代理县长洪大中。日方有樱井、中岛、笠井、斋藤。冯治安指斥日军实未撤军,而且夜袭宛平。日方应迅速撤军,否则,一切后果由日方负责。斋藤说是为了寻找日军尸体。冯反问,找死尸哪里用很多队伍?还留许多机枪何意?斋膝说为了防我袭击。秦德纯说,这事好办,我们替你寻找死尸。樱井竟要求撤换我方有关军政官员,还要向日军赔礼道歉。何基沣忽地跳起来,掏出手枪向桌上猛拍,愤怒指斥:"卢沟桥事件完全是日本有预谋、有步骤的侵略行动,每次都是日方先开火,是明目张胆的侵略行动。日方应向我们赔礼道歉,撤退军队,并保证以后永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否则,只有全部消灭你们。"洪大中说:"你们一方面和谈,一方面却天天把关东军调来平、津、丰台,目的何在?"到此,日方人员借口去打电话,偷偷地溜走了。
这时,日军由榆关、大沽、古北口等处向平津集中。但是,日本侵略者提出所谓“就地解决”和“不扩大方针”的缓兵之计,愚弄和欺骗了二十九军的某些高级将领,贻误了战机,致使全军没有主动出击,陷入被动挨打,坐待日军调集优势兵力对北平城实行包围,直到日军发动全面攻击时,才仓促应战,虽曾在廊坊、丰台等地一度获胜,随即又被日军击退。7月28日,日军出动飞机轰炸南苑,继以坦克和炮兵配合进攻,二十九军伤亡惨重,副军长佟麟阁和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指挥作战中英勇牺牲。同一天日军又攻占了清河镇等地。蒋介石电令宋哲元二十九军移驻保定。平津防务,交张自忠负责。宋于当晚偕同冯治安、秦德纯由西直门经三家店至长辛店,转赴保定。&[2]
7月30日,宋哲元在保定致电蒋介石,托病请假,并荐冯治安代理第二十九军军长,获准。冯即率二十九军开往唐官屯、马厂一带集结,军部移驻河间,担任津浦线上的防务。8月中旬,第二十九军扩编为,宋哲元任总司令,冯治安任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和第七十七军军长。9月初,日本侵略军向津浦北段发动进攻,第七十七军在冯治安的直接指挥下,以阵地战配合游击战打击敌人,三十七师的第二十五旅,在静海县周围阻击日军,其中第六五七团与日军激战5昼夜,在争夺阵地中四出四进,全团2400多人只剩下700多人退到县城以南,利用青纱帐作掩护,开展游击战争;第一一一旅向闸口和流河镇的敌军发动猛烈进攻,夺取了日军两个重要阵地,痛击日本侵略军。第一三二师的官兵组织大刀队,夜袭日本侵略军。9月中旬宋哲元请假赴泰山休养,由冯治安代理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指挥部队与日军苦战约1个月,以重大的牺牲阻止日军南进。10月中旬,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撤至大名,冯治安被任命为第十九军团军团长。10月下旬,宋哲元回到大名总司令部,调动主力部队进攻邢台,冯对宋的指挥不满,托病请假前往开封疗养。直到1938年3月,宋调任第一战区副总司令长官,第一集团军的番号撤销,冯才回部队,率第十九军团在黄河北岸开展抗日战争。十九军团调徐州与五十九军并肩作战,位于孙连仲第二集团军的左翼,在台儿庄会战中重创矶谷师团及坂垣师团。冯治安奉授三等云麾勋章及海陆军一等勋章。[1]
一七九师师长何基沣伤愈后,隐居山寺,有遁入空门之念头,冯治安深表同情,派刚从延安回来的原一七九师参谋处长连玉岗(中共党员)去看望何,鼓励何访问延安,向学习救国救民及练兵之道。在中共党组织安排之下,何顺利抵达延安,并受到毛择东、刘少奇、朱总司令等中共首长的热烈欢迎,进行了亲切交谈。何后回到七十七军,向冯治安作了详细汇报。冯治安对于八路军生气勃勃的精神及军事教育、群众工作,深表钦敬和羡慕,支持何用八路军的先进办法改造七十七军,并希望吸收一部分八路军人才,使七十七军也成为蓬蓬勃勃的队伍,以扩大影响,发展实力。他委派何兼任七十七军教育处长,首先把七十七军的军事训练团和军官教导团改造好,为全军培养优秀骨干。
日至4月3日,冯治安部在临城枣庄地区迎击日军。4月下旬冯率部防守淮河北岸。5月,日军向冯部猛烈进攻,冯部退至苏皖边界。5月18日,冯部随孙连仲经灵璧、泗县、定远、六安到达潢川。徐州于5月19日失守。冯部从潢川经商城、金家寨到流波布防。这个山镇已被日军飞机炸成瓦砾堆。七十七军军部来到后,几乎天天有日本飞机来轰炸扫射。8月,七十七军在豫鄂边大别山新县以南布防,由于日军沿平汉线向武汉前进,又奉命经七里坪、花园向钟祥西进。在花园西,遇上汉奸刘桂棠的骑兵,被七十七军击退。日本飞机正在云梦、安陆、应城轰炸。冬初,七十七军到达钟祥一带布防。10月25日武汉失守。
何基沣负责的七十七军军训团1938年春在后方新安县,6月移驻信阳。延安派来共产党员邱晓亭(邱静山)、萧林、赵玉之、张天标、崔济民等36人,分别在军训团各大队、各中队任职,成立了共产党地下组织七十七军工作委员会。邱任工委书记。军训团的课程有《》、《》、《》、《》等。干部和学员的思想觉悟大大提高,军部的进步官兵,也能读到延安的小册子。信阳书摊上,也可以买到进步书报。6月,竹沟镇八路军办事处处长彭雪枫派李荫南(连玉岗)向何基沣联系给八路军补充武器的事。冯治安批准此事,派朱大鹏往确山县竹沟镇八路军办事处送去捷克式七九新步枪200支,子弹50箱及大批药品。在鄂西,抗日战争处于相持状态,部队驻地较稳定。在汉水两岸及鄂西山区各地,冯治安一直重视时事学习,订有《中央日报》、《大公报》、《新华日报》和八路军的一份刊物,还有英文《泰晤士报》。从重庆寄到鄂西的报刊,太不及时,为了及时听取各方面消息,包括延安、南京(汪伪)的消息,1939年春,冯治安托人从香港买来一部美造直流电收音机,每晚有专人负责收听、记录、复写,一直到日本投降才结束。[2]
1938年9月,何基沣向冯治安申述,只有国、共合作抗日,才可以得到全国人民的赞助,也是保全实力的途径。为了便于和友军新四军联系,建议成立"七七抗敌工作团"。冯很赞赏这一意见,令何基沣放手去干。何委派共产党员朱大鹏为"七七抗敌工作团"团长,责成过家芳团长由军训团供给经费和弹药,在豫鄂交界的桐柏山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团员都是全副武装。工作团迅速发展到600多人。工作团与中共中原军区取得联系,并由中原军区统一领导。10月,武汉、广州先后沦陷。张自忠、冯治安痛感国难日重,两人发誓,从此戒纸烟,抗战不胜利决不吸烟。冯治安为了保持部队的年青化,也吸收了许多军校毕业生和陆大毕业生。年底一些军校毕业生向冯治安告密说,邱晓亭、萧林、赵玉之等36个共产党员把持了军训团。军训团已经“赤化"。冯治安怕事情宣扬出去,立即责成何基洋迅速妥善处理。何基沣把告密人都升迁出去,排除了军训团内的反对因素。
1938年12月,冯治安任第三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1940年,冯治安升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从1939年到1943年,每当日军无暇进攻鄂西时,蒋介石就密令冯治安部进攻远安、当阳及汉水两岸的新四军。冯治安密示何基洋师长:1、不作蒋家的牺牲品;2、搞好和友军的团结;3、要适时写战报应付老头子(指蒋介石)。何基沣每次都派部队到日军占领区游击一周,并和新四军紧密联系,或送些武器弹药、药品去,回来写假战报搪塞过去。1942年冬,冯治安把何基沣治军从严,军事训练结合实战,战勤准备适应实战,纪律优良,考核成绩优于蒋嫡系部队的情况,呈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接着又为何基沣一七九师连续出击,屡次战胜日军,上缴战利品,向六战区请功,申请提升何基沣为七十七军军长。1943年9月,国防部免去冯治安七十七军军长的兼职,副军长何基沣升七十七军军长,仍兼一七九师师长。何推荐过家芳升一七九师副师长,仍兼五三七团团长。
1945年夏,冯治安要去重庆述职,从南漳沐浴村出发,沿途视察了南漳、远安、当阳各地的部队。到了巴东,办事处主任报告,日军以优势兵力猛攻五十九军及七十七军全线阵地,日军配有飞机坦克及炮兵,两军官兵已浴血激战一昼夜。冯乃从巴东经兴山回部队,沿途接到军事失利消息。五十九军一名团长在激战中牺牲,两军营、连、排长牺牲很多,士兵伤亡更多。日军已占领南漳县城及总部所在地沐浴。日军所到之处,实行烧光、杀光、抢光,横尸遍野,遍地瓦砾。南漳沐浴及日军所占其他各城镇乡村,全被夷为平地。天气炎热,到处是腐尸;冯治安下令两军全线出击,一定要夺回失地。冯兼程回防,在保康县境沮水右岸马良坪以东山村,遇到总部各处室及冯的家属。两军经过猛烈反击,已经夺回原阵地,到处在清扫战场。南漳一带的房屋已全被日军烧毁,总部即分布驻扎在马良坪镇以西沮水右岸各山村。冯和家属住一个大户内院,前边客厅两端各一间屋。冯治安此时兼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和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从1939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他率第三十三集团军一直坚持防守着鄂西、江北地区。[2]
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当日,蒋介石令冯治安部"清剿"花园与安陆之间的新四军游击队。冯密示七十七军何基沣军长避免作战,保存实力,搞好友军关系。何基沣命令过家芳师长率领一三二师游而不击,打空枪,放空炮,写假战报,向上交差。冯治安率领总部从马良坪东进,人们所熟悉的南漳城已是遍地瓦砾,在汉水东岸宜城县的方家集,吊祭了张自忠将军及为国捐躯的将士。在隋县城西,冯视察了日军弃守的隋县外围野战地堡群,随后进入隋县城内。时该部正在接收日军的城门岗哨。隋县城内除冯住的原日军旅团部房屋较完整,其余地方是野草丛密的荒凉瓦砾堆。
不久,冯与家属到平汉线花园站上车,到汉口四明银行三十三集团军办事处住下。办事处长是少将高级参谋尹心田,担任过冯玉祥将军抗日同盟军团长。然后冯从汉口乘客机去重庆。途中,客机遇上大风,从铜梁转来重庆,晚上才到大厦饭店。次日冯治安移住罗田湾美国空军招待所。冯从重庆回河南后,即去信阳视察部队,向军长、师长指示,一定要避免和八路军、新四军接触,要保存实力,还要应付好老头子(指蒋介石)。此后,何基沣、张克侠、吴化文、孙良诚、张岚峰、郝鹏举、刘汝明、曹福林等人,互相串连,准备组成以冯治安为首的反对内战的反战大同盟。他们多数人都说,只要冯仰之干,我们都跟着干。后来因意见不一致,冯不表态,事情落空。在重庆时,蒋介石当面告诉冯治安到徐州接受日本投降。可是,当冯到了徐州时,陈大庆早已在徐州受降完毕,劫收净光。陈大庆不但抢劫抗战胜利果实,抢光所有日伪物资,而且,凡为敌伪做过事的家属财产,也成为劫收范围,民怨沸腾,人心不安。冯对战犯以外的、民愤不大的日本人,尽遣返回国。第三十三集团军开到徐州接受日本投降落空,面临的只是内战第一线。冯治安愤怒地大骂骗他到徐州来送死,全军官兵感到置于内战前线是蒋介石消灭杂牌军队的阴谋诡计。为了全军之计,冯采取消极避战的态度,在徐州略事布置,就带着家属到上海常熟路(善钟路)善钟里私邸过春节。随从人员住底层,冯和沈丽英(沈随之)、家庭教师雷淑华及4个孩子住二楼,老友过之瀚全家住三楼。笔者和一排手枪兵,住在善钟里里边。[2]
春节过后,冯返徐州,专车经过蚌埠时,副总司令李文田带着乐队及许多人在车站上欢迎。专车到徐州,冯选定长期的住址,在徐州公园对门老商会南邻的一座小楼里,由一排手枪队警卫。此时,冯的三十三集团军改称第三"绥靖"区,冯为司令官,副司令官有地下共产党员张克侠及李文田,参谋长陈继淹,下辖仍是五十九军和七十七军。司令部先设于贾汪老矿。冯住于煤矿医院内,不久移住新矿内。新矿及老矿都有石围墙,墙上有昼夜通电的电网。冯与军长何基沣、刘振三议定,对于"剿共"的命令,采取避战、观战、迟进、应付,当面交代的办法,公文、电报只作应付的参考,不要打真仗。他把上海常熟路善钟里那楼房让给原配夫人解氏及其子女居住,另在愚园路买了楼房,经常和从配夫人沈随之母子住愚园路,很少去徐州或贾汪。
1947年夏季,冯治安在蒋介石的压力下,放弃了避战方针,下令翟紫封师长,率领三十八师开往费县前线,钻进解放军布置的大口袋。解放军包围了城内三十八师主力,消灭了城外三十八师余部,在费县以南布下了打援的部队,然后全力攻费县。五十九军对于冯把三十八师派去送死是抱怨的。为此,当翟紫封呼救时,冯即派吉星文率三十七师驰援费县。三十七师遇到解放军埋伏,副师长张席卿及刘建勋团长阵亡,三十七师几乎全军覆灭。费县城解放后,三十八师师长翟紫封被俘,后被国民党的轰炸机炸死,三十七师师长吉星文年青力壮,赤足只身逃回贾汪。三十七师副师长杨干三被俘后冒充伙夫,也逃了回来,升了师长。冯遭此严重损失,精神上受到重大打击,在全军追悼会上只是痛哭流涕,以发泄难言之苦。
自三十八师覆灭后,冯将司令部从贾汪新矿迁进徐州都天庙,在贾汪设指挥所,令何基沣副司令官负责贾汪指挥所工作,全权指挥五十九军及七十七军。不久,在苍山以西向城一带,解放军包围了快速纵队第二十六师马励武部。冯电告何:"剿总命令我们增援二十六师,请按咱预定的决议妥善行动。"何说:"我明白。"何赶往一三二师,悄悄对过师长说:"你务必接受三十七师的教训,要机动灵活,把完成任务的战报要写好上报。"过率一三二师每天以行军30华里的速度前进;到半路二十六师已全部被歼。冯见二十六师配备最现代化的坦克部队也被歼灭,就将一三二师调任徐州城防,并推荐副司令官张克侠担任徐州城防司令。笔者曾随冯巡视徐州周围城防,并未见有什么防御工事。张克侠叫参谋处把徐州城防工事及兵力部署、重要地形、地物,绘制详图,派人送往解放区,也送给冯和"剿总"各一份。冯让何自己买了个好收音机,冯也到何家听共产党的广播。自从二十六师被歼灭后,冯完全听从何的避战原则,而且补充了兵员及装备。冯早就知道张克侠是共产党员、并和共产党不断来往,冯不声不响地诚意掩护。他知道部下有一些共产党员,但他从不过问。[2]
1948年10月底,冯接连召集团长以上干部会,不外是稳定军心,要听从指挥。张克侠到冯处密谈,何基沣在电话上和冯交谈,要冯到贾汪去,都是为了争取冯一同起义。1948年10月蒋介石令第三"绥靖"区家属全部迁江南作人质。冯的家属也去了上海。凡没有参加起义人员,都盲从了命令,只有决定起义的人有明确的认识。11月7日晚,张克侠上楼与冯密谈,这时何从贾汪来电话和张说,要张去贾汪。11月8日,何基沣、张克侠、孟绍濂、过家芳等已领导第三"绥靖"区部队在贾汪起义。并己把台儿庄至韩庄的百里运河防线让解放军通过,截断了黄伯韬兵团的退路。当时他们对于冯治安则严守秘密。
11月9日天刚亮,冯就叫吕凯带上行李,回到冯的住所,谁也没送行,谁也未阻挡。9日晚上,冯到了徐州东南的飞机场。杜聿明刚下飞机和众多的将领一一握手,他是来接替刘峙"剿总"司令的。无人理睬冯。随后冯登上客机,飞往南京,住秦德纯处。次日冯治安先去何应钦家,后又到总统府参军长孙连仲家,还去了俞济时、宋子文家。10日晚上,冯治安由秦德纯陪同晋见蒋介石,几十分钟后冯和秦一同出来。冯似乎流过泪,但心情好像不沉重了。1948年底,第三"绥靖"区既已撤销,冯回上海愚园路,任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之职,随从人员也在这警备司令部军需处领饷。冯治安仍然日夜担心追究军队起义的责任,茶饭无心,胡须老长,不外出,也无客来访。有一夜冯宅官兵通宵打麻将。天刚亮,人声噪杂,说是二楼冯卧室外大沙发上的虎皮褥子被人偷走了,人们指点着说,小偷是从北邻跨到二楼凉台上进屋偷走的。冯治安一人瞅着大沙发出神,然后一言不发扭头进了卧室。此事后,冯怕有刺客,叫王德仲副官秘密找房子,未成。不久,冯治安即带着全家飞往台湾。 任“中枢战略顾问”等职。[5]
日(59岁诞辰),突发脑溢血逝世。逝世后被追赠为陆军。
1933年他率部参加长城喜峰口抗战,与日寇多次血战,据说一夜之间用大刀砍杀日寇5000人。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前,何基沣旅长向冯治安(师长)报告敌情后,冯星夜赶抵驻地布置了应战准备。他下令说:此地为平津咽喉,华北锁钥,至关重要,务必固守,不准日军一兵一卒进入,不准放弃一寸国土。他命令驻宛平的吉星文团长:一旦日寇挑衅就坚决反击,为维护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可采取武力自卫断然处置,设若冲突,卢沟桥即是你们的坟墓。吉星文团在冯治安、何基沣指挥下,打响了神圣的全民族抗战第一枪。中共中央对冯治安坚决抗战给予了高度评价,在通电中说:“我们应该赞扬和拥护冯治安部的英勇抗战。”这是党和人民对他抗日爱国热情的肯定。
抗日战争期间,冯治安与中国共产党和新四军保持了较好的统战关系。何基沣秘密访问延安后向他报告了此行经过,并建议他仿照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治军方法,他既未同意,亦未将何出卖。后来从延安来了许多共产党员秘密进入该部,说他一无所知也不见得,不过他基本上采取开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他还暗中批准何基沣将一些枪支弹药赠送给新四军第四师和第五师。这些情况陈毅都是知道的。但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冯治安的基本立场是保存实力,为此他巧妙地周旋于各种政治力量之间。他曾对人说:“冯玉祥下台是过于亲共,宋哲元垮掉是抗日太突出,张自忠阵亡是反蒋太卖力。”他认为自己的高明之处是既对蒋介石不满并保持若即若离,但又不公开反蒋;既和共产党搞统战,又不显得太“红”;既抗日,又保住了部队实力。[1]
八年抗战,冯治安大部时间在鄂西北与日寇周旋,艰难拼杀,官阶升到33集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冯治安奉调徐州,任第三绥靖区长官,被推上内战前线。1948年底淮海战役刚打响,冯治安最亲密的助手、多年的拜把兄弟、后来成为秘密共产党员的何基沣将军,会同张克侠将军,策动起义成功,拉走了大部人马,冯治安一下成了光杆司令,遭到蒋介石的痛斥和国民党将领们的责骂,大有皆曰可杀之势,冯遂身败名裂。后来他随蒋去台,郁郁苟活,于1954年突患脑溢血病逝,终年58岁。
张凌云副军长(1895~1946),字步衢,今项城市新桥镇刘营村人。
&&&&清末,其父张连山为抗粮抗款,打死衙役一人,被捕入狱。为此,倾家荡产。后迁居现址刘营村当佃户,生活困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春荒严重,人自相食,张连山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将13岁的张凌云送给张埝村的张子荣为义子。张凌云在义父家的药铺里辛勤劳动,长大成人。
&&&&&一日,他看到药铺中挂着“济世活人”的招牌,自言自语地说:“在这个年头,开个小药铺,当个医生,能救活几个人呢?我不如当兵,用枪杆子和热血去救活更多的人!”于是,在他19岁时,投到冯玉祥部当兵。
&&&&在部队里,他除白天参加紧张的操练外,还在夜间苦练杀敌本领。因他作战勇敢,屡建战功,由班长、排长、连长,升任冯玉祥司令部的手枪营(即警卫营)营长,后又升任第2团团长、第8混成旅旅长。1925年(民国14年)12月,率部在天津杨庄车站同奉系军队交战,时值烟雾弥漫,寒风刺骨,他身先士卒,连冲破奉军两道防线,使部队迅速占领了天津。在这次战斗中,张凌云三处负伤,住院医治月余出院。他在医院写了《病榻吟》一诗:“戎马生涯乃宜人,浴血奋战廊房门。彩花三挂不知痛,笑指奉军惊落魂。”
&&&&1926年(民国15年)1月,冯玉祥部控制了热河、察哈尔、直隶、北京、天津、绥远、甘肃等地区。这时,张凌云的部队驻守京畿。3月18日,京师发生镇压学生的武装行动,凌云得知后,急派一个警卫营跑步到总统府门前保护游行示威的学生和群众。
&&&&1927年(民国16年)张凌云部奉调去豫东剿匪。当时,史万成匪部固守商城,曹福林旅屡攻不下,由第八混成旅接防后,在张凌云指挥下,经两天激战,攻破城池,匪部溃逃。他遂晋升第6师师长兼南阳镇守使。
&&&&1936年(民国25年),张凌云在陆军29军(宋哲元部)任骑兵司令,兼独立25旅旅长驻守北京南苑、西苑。抗日初期,其部在靖海与日军接火,他以一个旅浴血奋战,阻击20余天。1938年(民国27年),凌云任77军副军长兼37师师长,部队在兖州战役中,全师荣获国民党中央军委嘉奖。之后,部队移防老河口,在随枣战役中击溃日军一部。
&&&&1942年(民国31年),张凌云任59军副军长兼安徽省怀太师管区司令。后其部过项时,司令部驻在老城东街。当张凌云得悉新桥的乡亲熊兆祥兄弟,为争地边兴讼时,立即派警卫员到县司法处抽回诉状,并邀请双方在司令部设宴解和。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怀太师管区撤销,张凌云奉调回南京图中,行至安徽桐城不远的新安渡,不幸遭当地土匪袭击遇害,时年52岁。
封裔忠参谋长:广西容县杨梅镇红珠村民国时期国民党中将国民党军令部次长、汤恩伯第二十军团、第二十四集团军参谋长、五战区参谋长、国防部作战部参谋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作战部参谋长,后不详。
军长(),河北藁城人。1933年春,赴喜峰口抗击日军,以战功升为第110旅旅长。卢沟桥事变前夕,率部驻守卢沟桥一带,多次挫败日军。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直接指挥驻军抵抗。以机智顽强的作战赢得时人赞誉,成为一代抗日名将。1938年春秘密赴,1939年1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11月,同一起率领国民党第七十七军和第五十九军共两万余人在贾汪、台儿庄驻地起义,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日,毛泽东、朱德向在淮海战役中举行起义的军第3绥靖区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发出贺电,祝贺他们起义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四军军长、南京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兼水利局局长,水利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等职。是第一、二、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80年病逝于。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向华北侵略。 宋哲元部二十九军负责喜峰口带的防务。日,何基沣率所部赶到喜峰口面对强敌压境,何基沣为激励官兵士气与入侵日军展开浴血奋战。11日晨,何基沣与援军针对日军怕近战,夜战的弱点。制定了出其不意的迂回战术。当日深夜中国官兵手持大刀,趁日军熟睡之机,突入其营地猛砍猛杀,并将日军的和辎重,粮秣烧尽。这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队抗击日军的首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不久,何基沣因功晋升为一一O旅旅长。 日,在冀察政务委员会举行的招待日军驻北平部队连长以上军官的宴会上,狂妄的日本军官始而舞蹈、唱歌,继而舞刀,炫耀“武士道”精神。应邀出席的二十九军在北平的团以上军官个个义愤填膺,争相出场与日军一决高下。何基沣也按捺不住满腔激愤,纵身跳上一张桌子唱了一支《黄族歌》,二十九军军官们斗志昂扬,有力地震慑了日本侵略者。
日晚10时,驻丰台的日军借口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一名士兵失踪,蛮横地要求进入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严正拒绝,日军向宛平的中国驻军发起攻击。第二一九团部奋起还击,经过数次拉锯战,终于打退了敌人。日军包围宛平城,于8日黎明即亲临前沿阵地指挥,并向所部官兵发出了与卢沟桥共存亡的命令。战斗开始不久,平汉线铁路桥及其附近龙王庙曾被敌人攻占。8日下午何基沣亲率突击队从长辛店以北及八宝山以南一齐向敌人发起反攻,并与敌人展开白刃战,终于打退了敌人,夺回了铁路桥及龙王庙等地。当日军诡称和谈以待援军时,何基沣受命与日军谈判。会上,日方代表樱井等公然提出要中方撤出宛平县城、撤换有关军政指挥官,并向日方赔礼道歉的无理要求。何基沣听了拍案而起,拔出手枪往桌上一拍,樱井等人面面相觑再不敢开口。
日,日军后续部队到达,日军攻占北平。二十九军余部撤至一带。
1937年8月初,何基沣升任77军179师师长率部沿津浦线边打边撤,阻滞了日军的推进。11月上旬,率部退守大名府,与大举围攻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何基沣亲临,将士们视死如归,与敌人血战三天两夜,终因弹尽援绝而失守。何基沣悲愤已极,在被部下强拽上马撤到后,拔枪自戕,不惜一死以谢天下。当时何基沣左胸中弹,倒在血泊中,幸得部属及时抢救方得脱险。[1]
1938年,离军养伤期间,认真思考探索救国之路,经地下党员连玉岗的介绍,对中共及八路军有较深刻的认识。终于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当时经中共地下党员李萨南介绍,何基沣了解了八路军和解放区的真实情况,并阅读了斯诺的《西行漫记》,产生了到“共区”去看看的念头。何后在武汉经朋友的介绍,他会见了西北军的故旧,当时已是共产党员的赖亚力,并通过赖亚力的协助于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周恩来,然后由周的安排于同年2月秘密到达延安。到达当晚,毛泽东去探望何基沣,赞扬了他抗日的功绩。何基沣向毛泽东详述了喜峰口、卢沟桥、大名府等各次战役,还应毛泽东的邀请在抗大作了一次报告。在延安一个月零五天的时间里,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多次和何基沣交谈,使他深受教益,感到自己终于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开延安前夕,他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其中写道:“我是国民党军队里的旧军人。过去,我总认为只要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人人廉洁奉公,的国家就会富强起来。现在懂得,没有共产党中国无望。我恳求收下我这个新战士。”当时,党中央决定他回到国民党军队去工作。1939年1月,何基沣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实现了由一名爱国军人到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并被党中央派遗返加国民党军队开展工作。
从1939年算起,何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到1949年中共建国时党龄本已达十年。当时周恩来曾对何说过一句话:“基沣,过去的事,就让它作为党的一个秘密吧。”,所以何直至去世也不敢暴露其卧底身份。[2]
何基沣入党后为中共派遣打入国民党方军队中从事兵运的卧底,在新四军向鄂、豫、皖等地的发展和建立大别山根据地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何基沣在党的领导下,将这支旧军队引导到抗日救国进步的道路上来。1948年淮海战役时任国民党军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的何基沣,和张克侠一起率率第59军全部,第77军大部共两万多人于11月8日清晨在贾汪、台儿庄地区临阵投向中共一方,正式揭开了淮海战役(徐蚌会战)的帷幕。
新中国成立后,何基沣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了全部的精力。此后,何基沣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军军长、南京警备司令部司令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水利部副部长、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农业部副部长等职。曾被选为人大代表,被邀为中国政协委员、常委。
起义后,何基沣任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三十四军军长,率部参加渡江战役,直捣南京,为解放全中国立下新功。1955年,何基沣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新中国成立后,何基沣卸下戎装,先后担任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等职,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对他说:“基沣同志,过去的事,就让它作为党的一个秘密吧。” 从此,严格执行总理指示,保守秘密,从来不炫耀自己,就连他的子女都不太清楚他是1939年入党的老党员。
日病逝于北京。何基沣的骨灰则按照遗愿,一半洒在卢沟桥畔,一半洒在淮海战场上。[3]
抗战胜利后,何基沣率部驻徐州。蒋介石接到军统密报:“何部进攻解放军不力。”蒋介石不满,用明升暗降的办法,免去何基沣七十七军军长职务,改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实际削去他的兵权。
日,华东野战军派杨斯德潜入离徐州50多公里的前线指挥所,向何基沣传达了起义的指示:“战场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入国共决战的关键时刻。目前时机成熟,党中央命你在11月8日我军发起进攻之际,率第三绥靖区官兵就地举行起义。”这时离起义只剩20天时间。
何基沣听了传达,兴奋异常。11月8日,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七十七军和五十九军23000余人在何基沣、张克侠两位将军的策动下,于贾旺、台儿庄防区宣告起义。何、张两将军和其他将领率所部退出两地战场,并联名通电全国。
蒋介石接到前方报告,气得火冒三丈,暴跳如雷。
何基沣、张克侠的起义,撕开了国民党军防线的一道大口子,从根本上打乱了蒋介石的部署,一时间乱了阵脚。徐州惶恐,南京震惊,美国哀叹。何、张的成功起义,为我军胜利进行淮海战役奠定了基础,是全国内战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它开创了大兵团起义之先河。
起义后,何基沣任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三十四军军长,率部参加了渡江战役,直捣南京,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新功。1955年,何基沣将军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在二十九军,何基沣不是多了不起的将领,卢沟桥事变中三十七师属浪得虚名,在整个事变中的战果并不及三十八师,何基沣却占了这个便宜,升为师长.观他指挥的一系列战事,宛平由吉星文防守,在谈判过程中时战时停,何指挥丰台反攻无功;大名之战表现出其为师长难孚人望.不要小看柴建瑞,团河之战可能就是他这个旅打的,现在的资料说是王长海旅我看不确,因为王旅接替的是八宝山阵地,也是重要方向,似不会先调南苑,一三二师真正先调南苑的应是没有作战任务的柴建瑞旅,柴在团河作战努力未得升迁,在大名不服何的指挥.有资料称何在徐州会战前归队,但这次会战七十七军表现极平常,冯在一个旅团日军面前丢盔弃甲自顾逃命,只有吉星文旅长表现尚可,未闻何有何表现,实与卢沟桥名师英雄形象不符;武汉会战前一七九师一度被撤销编制,何为副军长办军事教育.归三十三集团军后重任师长,指挥能力仍一般.有人称何在军中张将军不会殉国,毫无道理,因为黄维纲还在军中呢,何远较黄为差.何四三年九月升为军长,主要是靠了与冯治安的关系,不是因为有多了不起的战功.升军长后打了一仗,克侠称此战无丰功伟烈可言.事实上张自忠殉国后三十三集团军已很少打大仗和硬仗,七十七军更是平常,击毙一个日军副旅团长,何称为张自忠报了仇.但日军一个小小的副旅团长就能抵我们总司令的命吗?足见何之善于宣传,属沽名钓誉类型,这点张克侠日记中也有记载.陈继淹称何窃人之妻喝兵之血虽太过了,但何在本集团的资望确实一般,他还任过七十七军军长,但贾汪台儿庄起义时连七十七军都只能影响一部分;何还想与起义后的五十九军共组一军,他任军长,当即遭到五十九军将领的反对.用起义的五十九军副参谋长顾相贞的话说,何这人很怪,即不孚众望之意.他对冯治安的态度咱不说了,何在重庆受审,张总并未努力挽救于他,这导致了他对张总的不满,以至于六0年与戈定远结为一伙攻击张将军.当年七月九日,秦德纯本已于日军达成停火协议,他却要与冯密谋偷袭丰台,这违反停火协议,易使中方承担扩大事变的责任.张将军劝说取消了此议,下令”只准抵抗,不准出击”,这符合事变处置常规,无可指责.反观何,十日晚连东辛店等地都守不住,不思检讨,多年后反借政党宣传之力攻击污蔑张将军,人品缺失.其后人又与戈定远后人为保持不实之作的完整性与政协文史出版社对簿十年,无知之至.这种人不配与张将军相提并论.
抗战英雄王长海军长()
生于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山东平原人,号子容。行伍出身。陆军检阅使署团、第二集团军军官学校高级班毕业。
1916年入北洋陆军第16混成旅第2团1营当兵。
1921年8月混16旅扩编为第11师,升任第22旅43团排长。
1922年4月升任第25混成旅第1团连长。
1924年10月升任第11师21旅营长。
1926年3月调任第3师9旅营长。9月调任第4路骑兵团第1营营长。
1927年6月升任第4方面军骑兵团团长。
1928年9月第4方面军缩编为暂编第9师,任骑兵团团长。
1929年1月暂9师改称第28师,仍任骑兵团团长。6月第28师扩编为第11军,升任第24师副师长兼第71旅旅长。
日所部接受中央收编,任东北边防军第3军11师1旅1团上校团长。6月1日,第1团改称第37师109旅217团,任上校团长。
1933年6月第109旅扩编为第132师,升任第109旅(旅辖两团)少将旅长。
日叙任陆军步兵上校。
1937年8月升任第132师(师辖两旅)少将师长。9月22日晋任。
1946年4月第132师整编为第132旅(旅辖两团),任旅长。11月升任整编第77师(辖第37旅、第132旅)中将师长。
日晋任。同月整77师恢复第77军(辖第37师、第132师)番号,任军长。12月升任第2兵团副司令官。
1949年2月调任国防部参议。
日病逝台湾台北
十月二十五日,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冯治安部整编七十七师向鲁南发起进攻,并
占领峄县以东的傅山口地区。山东野战军决定以主力一纵(三个旅)、鲁南十师
(三个团)发起反击。蒋军整编七十七师共37、132 两个旅,师长王长海,该部多
次遭我打击,战斗力不强。傅山口反击战总指挥一纵司令员兼政委叶飞决心:一纵
队从敌两个旅的结合部,正面突破。鲁南十师以一个团在侧翼助攻,两个团担任主
攻方向二梯队,待主力突破敌第一道防线时,加入敌防御体系纵深战斗。傅山口反
击战于十月二十七日打响,经三天激战,歼敌2000余人,余部逃往峄县、枣庄地区。
傅山口反击战是鲁南十师在组建过程中打得第一仗,部队士气很高,战士们打得非
常勇敢,受到一纵首长表扬。
陈继淹副军长(1898- ) 字。阜平县人。1920年,入陕西,陈在陕西督军署任参谋,此后跟随冯玉祥入河南、进北京,由冯选入南苑军官高级教导团,后来入了。冯说他“人很聪明,很知道是非,对于抗战很努力。”1929年1月,为削弱各地方实力派兵力,成立了编遣委员会。2月27日任命为第二编遣区办事处主任,陈继淹为该处总务局局长。后,加入的,1933年8月任张北县长。1935年9月,宋哲元任平津卫戍司令,派陈继淹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后任北平市局长。1937年卢沟桥事件发生后,北平宣布临时戒严,并成立北平及四郊临时戒严司令部,由任司令,、、、陈继淹等四人为副司令。日,任。后任77军副军长、第三十三集团军参谋长、第三司令部参谋长。1948年、率59军、77军大部起义,陈继淹拒绝参加起义,与冯治安、、率残部南撤,1949年10月,与许长林一起被解放军俘虏。
忆张荩忱将军陈继淹同我二十多年患难相共的张将军,为了国家民族的生存,为了神圣抗战之胜利,在鄂西襄河东岸宜城县境的南瓜店,在敌人重重包围中喋血搏斗,歼灭许多敌寇,终于重伤殉国!在抗战史上以战区某翼兵团总司令兼集团军总司令,位膺封疆的统兵大将,在第一线上血战殉国者,将军实为空前的唯一人物!这种临难不苟见危受命志决身坚成仁取义的伟大精神,真可以惊天地而泣鬼神!这种大智大仁大勇的气概,实在是中国军人的模范,中华民族的光荣!在我与张将军过从中,到现在留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很多,最深刻的几件事情,时常引起我悲痛的回忆。记得“七·七”事变发生之后,7月28日北平南苑血战,佟副军长麟阁,赵师长登禹两位将军殉国之后,宋公明轩为了整个战略计,决定移军保定。同时将我个人也解除北平戒丨严司令和**局长职务,随军同行。将军受命留平维持。在离别的一刹那间,将军满眼热泪,痛苦地对我说:“仰之弟同你,都是抗日英雄,我为何……”说到这里,他黯然泪落,接着说:“你们先去,我最大限度在此维持10天,到保定时再见吧!”当我俩分手时,将军所受的刺激,是无法形容的。在将军乔装离平赴津,辗转到南京受命回军之后,抚伤问疾,严申纪律,尽夜不息,为时仅两个月,则率部到徐州,隶属第五战区。初战淮河,继援临沂。而临沂一战,将敌酋板垣所部杀伤殆尽,激发了全国胜利的信心。4月间我奉命赴临沂慰劳将军,相见悲喜交集,将军沉痛地对我说道:“多年患难的弟兄们,为国家牺牲了,这心里的难过,比油煎还狠!长官远道慰劳能不惭愧!但相信我领导他们走的是光明大道,虽死犹荣!军人报国,此其实也!谨请转禀长官,幸释远怀!”闻之使我肃然起敬。入夜后,敌人的炮火断续地射击。我俩在一张铺着地图的铺上,作终夜畅谈,他问我说:“我们受了国家多年的培养,值此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存亡的关头,我们只有三条路:第一是逃,第二是当和尚,第三是死。但是一、二两条路,不是我们应当走的。那么只有走第三条路以死报国了!我的心愿如此,你以为怎么样?”我当时对他悲怆慷慨的言语,无限地钦佩。我说:“目标选的再好没有,只是当死再死。鸿毛泰山,全在时间与事实的选择。目前责任事大,生死事小。”我劝他珍重。当时他认为语重情长,得到不少安慰。在距敌六百公尺的红土岗,欢聚了两天一夜,徐州情势紧急之后,我回郑复命。沿途我回想他的豪语,担心的不是怕他死,而是怕他早死,给予国家的损失太大了!武汉会战的末期,将军受命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冯仰之军团长副之,辖七七、五九两军,后来转移荆门。我随宋明轩将军经湘至桂林。将军和冯将军派员约我,又托徐维烈先生亲临相邀,我乃由桂抵防。11月初,晤于荆门象山书院。别来已五个月,相见悲喜交集。将军殷殷以整军御敌相咨询,每论武汉转进,国军损失,军官的少责任心,唏嘘顿足,彻夜不眠,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任何人也受感动。民国28年7月,委座召见将军,将军约我同行。进遏委座,应对恳切,丹心流露于言表。委座引作股肱指为同志,即命返防,移军当阳,遏制敌人乘“***”纪念西犯宜昌的企图。将军和我乘民政船东下,在观音滩遇礁,船只倾斜未沉。将军倾覆餐间内,我力行拔出。乘客争抢救生工具,吾等谈笑自若,不知大祸之将至,皆固视死生于度外者久矣。事后,相视而笑,至宜昌登岸。途中遇卜者,将军询之曰:“你能知我何日死否?”卜者诧异答曰:“人皆问富贵,君何自杀?”将军曰:“我乐死耳!请批之。”返旅舍后,我笑问将军曰:“求时与?求事与?”将军笑而置之。 斯年冬,大本营下达冬季出击命令,将军率部渡襄河与敌血战,歼敌逾万。敌反攻时,以战车冲将军的司令部,炮片破屋,不为所动,造房屋塌,始率幕僚移至张家集。敌终未得逞,开襄河胜利之先声。
民国29年1月,将军慰劳七七军,将军与冯副总司令商讨抗战大计,以“统一思想健全干部”为主要着眼点。三日聚晤,未尝见他好好地睡觉。当时冬季攻击,官兵单衣赤足,处雪地中,与敌拼死;入夜则卧稻草以御寒。景况十分惨淡,将军素与士兵同甘苦,目击心伤,他说:“若无改善办法,只好个人早点死,以谢官兵!”他这样的呼声,一直念念不忘地喊到死。 4月间,我因事同何师长基沣有重庆之行,向将军辞行。将军在办公室内,亲自为我设塌,作长夜谈。他说:“敌人连续炮火,一冬未停,到天暖时定有向我发动激烈攻势的企图。希望你往返的时间不要过两个月!”我马上说:“事毕一定早回,请你休息吧!”他说:“这个年月,见一次少一次,总是在一起多谈谈好!”又谈到远在绵阳养病的宋明轩将军。他说:“近接电报,病势沉重,倘有不测,我更不愿再生!”第二天,当我上汽车的时候,他骑白马来送我,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盼你早去早归,昨晚谈的话,千万请你注意。若是来晚了,也许不能相见!”我向将军郑重地行了军礼,共祝珍重。登车后,举首回顾,他还在擎着右臂,摇动不已。那种依恋的情态,使我几乎掉下泪来!5月中旬,我料理宋将军丧事完毕,回到重庆之后,听到将军壮烈殉国的消息。读将军遗嘱,使我涕泅滂沱!拜将军遗榇,使我痛哭失声!不能偿者,将军厚望;不能见者,将军音容!三军失帅,国失元勋! 啊!将军,你安眠吧!你殉国后,我们承继你的遗志,和你英勇牺牲的精神,曾在鄂西会战歼敌巨万,并将你殉国之时的对头——横山旅团长击毙,虏获尸体,致祭灵前,以慰你在天之灵。豫南会战克服南阳,鄂北会战克服襄樊。你的家属的安全,子弟的工作求学,冯将军和我们,都尽心尽力设法办理。于今抗战胜利,国军凯旋在胜利后的今天,纪念你殉国六周年的时候,当你在天之灵看见这全国飘扬的国旗,无数纪念你的民众,你该含笑暝目了吧! 而且,我们将永远继承你的伟大的精神,我们将永远继承你的遗志,踏着你的血迹,奋斗前进!奋斗前进!日张将军所部歼敌数目和鄂西会战中击毙横山武彦之事存有争议尚待考证,作者原文记叙如此——白金手指注
许长林副军长字寿山,1895年生于直隶静海一个贫苦农民之家,自幼父母双亡,在法国人的教堂当童仆,14岁时投入的部队。因手脚勤快又有一定文化,很受冯玉祥器重,曾两次入模范连集训,后又两次入军官教导团学习。后任第16混成旅4团1营排长。
  1920年,冯玉祥入陕西,设立11师残废军人工厂厂长。后来入高教团,改任许长林为厂长。 1922年冯任河南督军,许任督署参谋处参谋。年末,冯调任陆军检阅使,许任检阅使署副官。1924年任副团长,隶石友三部,南口大战失败后,石友三部被晋军改编,林任副旅长。1926年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师,组建国民联军,石、许等人脱离晋军,重归冯部,参加了西安解围的战斗。日 国民联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许任第1方面军()第5军(石友三)第9师师长。1928年秋,石部驻防地区。编遣会议后,1929年1月第5军缩编为陆军第二十四师,石任师长,辖三个步兵旅,许任24师71旅旅长,1929年5月,韩复榘、石友三发动叛冯投蒋的“甘棠西进”。石友三在河南叛冯时,石友三将不愿跟他走的、许长林、3个旅长和部分团长,以调动为名,骗入一节头等卧车内,加派卫队监视,从南阳押至郑州,宣布解甲削职。1930年之后,他加入的29军,任团长,驻防冀东。日授少将军衔。七七事变时任第29军37师副师长,驻守北平。事变后率部南下,一路参与了一系列抗日战役。1939年1月,任59军180师师长。1945年1月任77军179师师长,1948年8月任77军副军长。11月,、率59军、77军大部起义,许长林拒绝参加起义,与、、率残部南撤,1949年10月,与陈继淹一起被解放军俘虏,日,被特赦,1969年12月病亡,终年74岁。
李宝善副军长第77军第37师少将师长&(第一批获赦人员共33名,国民党人员共30人)
观看央视电视连续剧《利剑》,其中有反面形象李宝善,一个破坏和阻挠兵变的国民党顽固分子。其原型是我的一个远亲,河北省满城县石井村人,也叫这个名字。不过,李宝善成了特务,而且被枪毙,是编导者的即兴创造吧。
石井是满城县西一个用鲜血书写过不屈和无畏的大村,日寇直到投降,对付石井村的碉堡也没有排上用场,成为半拉子工程。该村是全国著名的地道战三个典型之一,涌现出肖德顺、李全子等边区战斗英雄和革命烈士。那是我姥姥门儿,我小时候拜年,要到东头、西头两个姥姥家。母亲姓李,我的亲姥爷三十来岁就去世了。姥姥改嫁到东头孟家,母亲和她的大娘关系不错,那就是我西头的姥姥。母亲到了孟家也很受欢迎,但她的李姓始终未改,所以我后来填表中,母亲和孟姓舅舅让人不解。母亲曾提到过李家出了一个国民党将军,名字就叫李宝善。论辈份,李宝善是我母亲的伯伯。但在“以阶级斗争为主”的年代,这样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躲还躲不及呢,谁还有心刨根问底呢?
我喜欢历史知识,也很愿意看那些呈现历史的影视。过去看故事片《佩剑将军》,没有联想到李宝善。读过《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李宝善算不上名将,好像属于不显山露水的人,不记得有关他的具体描述。《利剑》里用的是真名,但和历史事实有差异,因为电视剧里的他又成了180师长,成了阴险的特务,结局是被杀。李宝善是1895年生,保定军校6期步科毕业生,长期在西北军任职,1937年9月任77军37师参谋长,1939年任77军少将参谋长,1943年下半年成为77军副军长,1948年1月为77军37师师长,有的说是副军长兼师长,和过家芳任职一样。他的卒年,很长时间在网上查不到,后来才知道是1973年病故。网上的帖子,曾有人排出国民党正面战场十大名师,37师赫然位居榜首。
小时候,我曾听到过不少关于李宝善的传说故事。“七七事变”前,他作为西北军,据说驻扎在北平一带,回家奔丧宴请乡亲们,骑马在村口改为步行,但不等办完事,即因军令,速回部队去打鬼子。有的说淮海战役时,李宝善坚持“一臣不保二国”,拒绝投降,在即将踏上飞机逃跑时,已谴散、枪毙身边一些人,而唯一可靠的警卫员却亮明中共地下党身份,李宝善在警卫员的枪口下成了战俘,成了罪恶滔天的战犯。这是编剧们多好的素材啊。据说在“文革”中,李宝善在石井村放羊,向喜欢听故事的小孩讲过用大刀杀鬼子的悲壮,还底气十足地哼起“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有时他对七跑八散的山羊感到无奈,自言指挥过千军万马,怎么鼓捣不了几十只四条腿的?当造反派要揪斗他时,他称自己属北京直管,斗与不斗,周总理说了算。后来,村里来了辆吉普车,来人一见李宝善即行标准军礼,原来是他当年那个警卫员,李宝善就被接走了……
现在才知道,这是真假混杂的故事。“七七事变”前,李宝善所在的29军驻守北平和保定地区,其中37师一部驻守泸沟桥一带,李宝善回家奔丧和接令速回应有可能。北平的南苑守军死伤5000多人,其中有29军副军长、北平南苑驻地指挥官、我们的高阳老乡佟麟阁,和132师师长赵登禹等壮烈殉国。李宝善部队一直作为国军的杂牌,他的升迁是缓慢的。按说,保定军校生也是受蒋介石重用的,委员长也是保定军校毕业的嘛,所谓蒋介石“八大金刚”中,就有六位保定军校毕业的,即陈诚、顾祝同、刘峙、张治中、钱大钧、陈继承,其中顾祝同就与李宝善同期毕业的。李却是淮海战役中贾汪起义的顽固者,是和77军军长王长海日率5000余人逃走的;日在今河南省永城市陈官屯被俘,并没有飞机和警卫员的传奇。李宝善作为1959年我国第一批特赦的战犯,30名国民党战犯中有17名将军,知名度高的王耀武、杜聿明、陈长捷、宋希濂、邱行湘、刘化南等,当时李宝善年过花甲,回老家是真,毕竟抗战后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南方度过,接他的是否为当年的警卫员,只是添枝加叶的民间创作吧。
《利剑》是艺术创作,其中不少的密林中接头镜头表现了编剧的无知,我不敢恭维。吴克峰是我军吴实、张克侠、何基沣这三名著名的卧底英雄的综合,各取一字,其中“峰”是“沣”的音字。王寒梅等成电视剧情感佐料了。王长海变成了王海,原132师长过家芳是地下党,在电视剧中是“郭家芳”,马淮安是否为冯治安的原型不得而知。
李宝善所在的77军属于西北军残存的血脉。由冯玉祥一手打造的西北军北伐时曾达到过40多万人,其中保定籍将军不可小视:西北军“老五虎将”中就有定州的鹿忠麟和清苑的刘郁芳;“新五虎将”中有雄县的孙连仲;“十三太保”中有高阳的佟麟阁,高阳的孙岳更是当过北伐军第一军总司令。西北军随着1930年中原大战的结束,宣告了一个强大军事集团的瓦解。后来的29军被公认为是西北军残存改编的,1933年3月的喜峰口大刀神威,37师长冯治安、38师长张自忠和团长王长海都是抗日名将,麦新由此创作的《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至今让我们缅怀当年的勇士们。西北军残存部队在抗战中被缩编五次,从抗战初期14万人到淮海解放,已经不到3万人。作为西北军的“残存”,59军、77军在抗战中可圈可点,出了不少民族英雄,李宝善一直在“西北军”,他没像保定市博野的张荫梧和清苑的刘郁芳以及韩复榘、孙良诚、孙殿英、庞炳勋那样当汉奸,也没有像董振堂、赵博生、吉鸿昌、高树勋等流芳千古,也应该算出生入死吧。你看看,自卢沟桥事变,先后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豫西鄂北会战,鬼子的枪弹是不长眼的啊。没有记载过抗日英勇,也没有记载过他的屠杀人民。我常常回味电视连续剧《亮剑》中八路军骑兵连长,即使独臂一人仍旧高喊的“骑兵连,进攻”声,实际上,国军中也有可歌可泣的勇士,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出身就是土匪。
李宝善的“顽固不化”,全体现在对待起义的态度上。他和冯治安、王长海、刘振三同被划为一类,既和共产党没有深仇大恨,也对国民党怨言颇多。这样“顽固”的将军,在西北军中是少见的。印象中的西北军,因为找靠山,出现反复的是见怪不怪,比如郝鹏举背冯投蒋、背蒋投伪、投共又叛变,石友三之类的小人比比皆是。当时第六绥请区的两个副司令张克侠与何基沣都是地下党,李宝善不如他的阜平老乡59军副长孟绍濂,孟将军是积极参与组织起义的。我以为李宝善是一个符合古代标准的军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很多的盲从就是不识时务了。名将粟裕评论贾汪起义道:如果起义再晚四小时,放走黄百韬兵团,那淮海战役的结果就可能不一样了。贾汪地区国民党59军两个师、77军一个半师2。3万人起义,为解放军开放了一个80多公里的大口子,我军可以直捣徐州,拦腰斩断黄百韬的退路,完全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部署,最终歼灭黄第七兵团四个军10万余人。
书籍和网上关于李宝善的信息少之又少,倒有一则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在抗战后期办西北军子弟学校的,名叫自忠中学,1943年3月创建,李宝善为董事、干训班教育长。这所学校不能与西南联大相提并论,但在抗战时期,也是随部队转移,当时教抗日歌曲,文化学习是开放的,直到1948年贾汪起义,绝大多数师生投奔解放区、参加了革命,不少教师本来就是地下党。
刘自珍副军长()中将。号智庵,河北天津人。第1期骑兵科肄业、特别班第1期毕业。1924年10月任国民第1军卫队旅参谋处长,1927年4月任第2集团军铁甲车司令,1928年10月任第2集团军暂编第4师军官队长,1929年1月改任第23师高参兼军官编遣处主任,2月保送陆大学习,9月离校任铁甲车司令,1930年10月返回陆大学习,1931年10月陆大毕业后任第38师111旅少将旅长,1933年参加,抗战爆发后兼任北平城防队指挥,在北平抗战,1937年9月任第29军37师中将师长,1940年3月任参谋长,1942年5月任第77军副军长,1945年10月任第3办公厅主任,1948年2月任第3绥靖区干训团中将教育长,11月8日在中参加。日在上海病逝。
吉星文师长 一九0八年,四月十四日生于河南扶沟县。& · 一九二三年,受族叔吉沸鸿的影响,中止县立中举的学业,以十五岁之龄投笔从戎。& · 一九二五年,升任为季鸣钟旅工兵营排长。& · 一九二八年,升任营长。& · 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三年之间,驻防华北,因功晋升为二一九团团长。& · 一九三六年,参加中央军校高级班受训。& ·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发生卢沟桥事件,与日军对峙二十余日,震惊中外。& · 一九四六年,改任陆军七十七师三十七旅旅长。& · 一九四九年,随国民政府撤退来台,调任东南长官公署少将高参及国防部高参。& · 一九五0年,担任第五十军战斗团长。& · 一九五五年,调升澎湖防卫部副司令官。& · 一九五七年,国防大学联战系结训,获蒋总统召见嘉勉。& · 一九五八年,晋升为陆军中将,派充金门防卫部副司令官。八月二十三曰,因中共炮轰金门,不幸受伤,后因流血过多而死,享年五十一岁。& · 一九五九年,三月二十日获总统令表扬,并入祀忠烈祠。&
1908年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字绍武,乳名黑星,在家中排行第三。  说到吉星文,首先还得从他本家族叔吉鸿昌谈起。1913年吉鸿昌投军入冯玉祥部队,之后逐步升任为冯军的著名将领。吉鸿昌升迁后不忘家乡,先后出钱为地方修水利、办学校,深得地方人民爱戴。1922年,吉鸿昌回老家扶沟县吕潭镇探亲,地方欢迎场面十分隆重。少年吉星文看到叔叔的荣耀和光彩,敬慕之情油然而生,从此立志学习叔叔为国效命。就在那一年冬天,吉星文在吉鸿昌的引荐下,在灵宝县文地镇投到冯玉祥部宋哲元旅当了一名骑兵。由于他自小练武,身材伟硕,再加上勤奋好学,很快就得到长官的偏爱与提拔。1926年,吉星文被提任为连长。  吉星文与士兵们同甘共苦,穿草鞋,吃干粮,常常靠一块大头菜、几个冷馒头充饥,就是连续跋涉上千里,他也从不觉得辛苦。他的士兵,每人背一把鬼头刀,惯于肉搏和夜战。一次,部队在甘、宁道上行军,一个星期没有东西吃,士兵们连累带饿病倒了一半。吉星文却忘了累饿,亲自照顾他们,安慰他们,鼓励他们。偶尔兄弟们寻到些野生食物,他总是先煮给患病的士兵吃,然后再分给大家享用,自己却吃得很少。士兵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上。由于他的照顾,吉星文所在连的士兵,除了病死两个外,其余的都到达了目的地。  1932年3月,已经升为营长的吉星文率部参加了长城要塞喜峰口对日作战。这次作战是中国军队自九一八后以弱势装备击败强劲敌人的第一次,战果丰硕,震惊中外。喜峰口作战的指挥官是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九旅旅长赵登禹,打硬仗的是第二一七团团长王长海。3月11日夜,吉星文营奉命绕袭敌后,配合第二一七团作战。吉星文部绕过日军右翼,在凌晨4时先后攻占了王冢、瓦房等村,将正在村中宿营的日军全部歼灭,并缴获小口径炮多门、机枪十多挺,取得了一次完全彻底的胜利。  喜峰口战斗之后,政府奖励有功人员:赵登禹升任第一三二师师长,王长海升任第一○九旅旅长,吉星文升任第二一七团团长。当时,吉星文不过24岁。此次立大功使年轻剽悍、英勇善战的吉星文获得了“抗日英雄”的荣誉,他的名字开始经常出现在平津的各大报纸上。1934年元旦,第二十九军在北平阅兵,吉星文被推举为阅兵总指挥,因他军容严整、声音宏亮、指挥有方,博得了中外人士的一致赞誉。  1936年5月,吉星文被调到南京中央军校高级班学习,主要是学习研究以日军为假想敌的山地战、平原战攻守战术。吉星文学习刻苦认真,弄不懂的问题就虚心求教师长。他文化水平较低,上课时有些字不认识,心里很急,军校教育长张治中特指示两位教官为他“开小灶”补习国文。在南京学习期间,蒋介石曾两次在黄埔路官邸接见吉星文,并给予奖励,以示器重。在南京的一年里,吉星文曾应邀去孝陵卫中国童子军集训营、中央大学、中央教导总队等十余个单位作报告,介绍自己在长城抗战中杀敌取胜的经过,颇受大家的欢迎。在南京期间,吉星文曾陪同妻子沈嘉斌去妇幼养济院,看望了父母死于日寇铁蹄下的战争孤儿,并为他们捐款。  1937年5月,吉星文学业期满,临离开南京前夕,市民代表10人偕同河南在宁同乡会人士于龙门酒家设宴为他饯行,鼓励他多杀日寇,为家乡和国人争光。吉星文十分感动。1937年6月,吉星文率第二一九团奉命驻守北平(即北京)宛平县城。宛平县是北平通往内地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日,日军诡称在军事演习时有一士兵失踪,无理向中方要人,声称要到宛平县城搜查。面对日军的无理要求,吉星文当即拒绝。随后,日军向第二一九团防守宛平县城的卢沟桥阵地发起军事进攻。吉星文立即向冯治安副军长请示,冯当即表示:“为维护国家主权,寸土不能让,可采取武力自卫。”  于是,吉星文严正拒绝了日军限令于当晚7时前投降的通牒,并下令官兵:“坚守阵地,坚决回击,坚持抗战到底。”他鼓励部下:“卢沟桥就是我们光荣的坟墓,守土有责,我们决不放弃阵地!”在吉星文的指挥下,部队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日军在卢沟桥遭到阻击后,竟然派兵杀害了宛平县附近平汉铁路桥上的国民党守桥官兵,并占领了铁路桥桥头堡。吉星文非常痛心,决心与日军决一死战。因为铁路桥是宛平县的“咽喉”,该桥一旦失守,整个平津局势将动荡不安。在这民族危急的关头,吉星文提出,铁路桥坚决不能丢。7月8日晚,吉星文进行了精心安排:(一)将日军要进宛平县城搜查的事,交给王冷斋专员应付;(二)宛平县城防务由姜团副负责;(三)自己带人悄悄出城,直奔第三营营长金振中部,召集连以上军官商议。他分析形势,鼓舞士气,决定组织敢死队夺回桥头堡。在他的号召下,官兵抗日情绪十分高涨,当场报名参加敢死队的就有300多人。吉星文亲自挑选出150名精干人员,编成5个组。敢死队每人带步枪1支、手榴弹2枚、大刀1把,随时准备出击。  8日夜,吉星文率领敢死队用绳梯爬出城外,沿永定河两岸向铁路桥靠近。深夜12时,突击队秘密接近铁路桥,出其不意,两头夹击,一阵大刀猛砍,将日军一个中队几乎全歼在铁路桥上,一举夺回了桥头堡。在指挥战斗时,吉星文头部被弹片击伤。他略事包扎,便又立即召集各营、连干部进行战斗部署。日军吃了亏,疯狂向中方阵地炮击,企图再次夺回桥头堡。由于第二一九团的坚决抵抗,日军的阴谋未能得逞。第二天,北平、天津各大报纸纷纷用特大号标题刊登了第二一九团官兵奋勇杀敌的事迹及吉星文的戎装照片。从此,吉星文成了名噪一时的民族英雄。  从11日起,日军用大炮猛烈轰击宛平县城及附近一带,吉星文指挥城内居民向城外安全地带疏散。当日军的迫击炮弹落在发放赈粮的人群周围时,吉星文大喊:“赶快散开!隐蔽!”他与百姓同生死、共命运。正因为此,日军对吉星文恨之入骨。他们提出所谓“停战谈判”的条件之一,就是撤换卢沟桥守军,并指名道姓要“接替吉团防务”。这当然遭到了我方的断然拒绝。  当时,吉星文还给军政部长何应钦写信,表示决心:“星文等只有抱定牺牲到底之决心,荷枪实弹,誓与宛城共存亡,决不以寸土让人。”由于南京政府的妥协,7月26日下午,吉星文奉命将卢沟桥防务移交给地方保安部队。就在第二一九团撤离的数小时后,卢沟桥失守。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第二一九团誓死保卫卢沟桥的壮举,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吉星文也从此英名远播,作为抗日英雄,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颂。戏剧大师田汉曾专门写了话剧《保卫卢沟桥》,在各地上演,其中的吉星文团长,是用真名实姓展现在舞台上的。当人们在剧中看到北平学生跪在吉星文面前,痛哭失声地要他保卫卢沟桥时,大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吉星文也因此更加名震华夏。之后不久,吉星文晋升为第一○九旅旅长。  1938年5月初,吉星文奉命开往安徽宿县,急进涡河,占领赵家集、芦沟集,迎战蒙城以北进犯的日军第九机械化师团。到宿县后,虽然吉星文旅连夜急行军,但仍赶不上敌机械化部队的进度,日军先占领了那两个集镇。为完成阻击日军的任务,吉星文将全旅及配属的一个团分成两路投入战斗,并亲自指挥一路进攻赵家集,利用地形迅速接近敌人,将敌人死死缠住。这次战斗使日军未能快速推进,为在徐州附近的中国数十万大军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整个抗战期间,吉星文由于作战勇敢,先后被国民党政府授予胜利、光华、云麾、干城、忠勤等勋章,也曾受到蒋介石的亲自接见。但他毕竟不是黄埔出身和蒋介石的嫡系,再加上其族叔吉鸿昌因为“通共”被蒋介石杀害,蒋介石迟迟不愿委任他更高的职务,所以他在抗战中一直没有受到重用,长期以来只能在权力中枢的外围打转。为此,吉星文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但也无可奈何。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改编,吉星文改任第七十七师的少将旅长。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吉星文于1947年10月进入南京孝陵卫陆军大学第八期学习。在南京街头,身材魁梧的吉星文仍时常被市民认出来,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称他为“抗日名将”。1948年七七事变11周年之际,吉星文获邀来到南京中央大学大礼堂作报告,回忆当年空前惨烈的卢沟桥保卫战,控诉日寇的侵华战争罪行。  1948年4月结业后,吉星文奉命率部到山东沂蒙山区“戡乱”。淮海战役中,他的部队被解放军击溃,吉星文头部中弹负伤,被送下了战场。1949年,吉星文全家9人追随蒋介石去了台湾。  吉星文虽然在大陆与解放军的作战连连失败,但蒋介石在赴台后因急需一大批军事人才,他终于被蒋介石委以重任,先后出任第五十军军官战斗团团长、“澎湖防卫部队”副司令长官。  1957年,吉星文进入“国防大学”深造后,晋升为陆军中将,调赴金门,任“金门防卫部队”副司令长官,成为司令官胡涟的副手。1958年,为了支援中东人民进行反美斗争和摸清美台1954年签定的“共同防御条约”的真正底牌,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做出了炮击金门的战略决策。日下午17时30分,随着一声令下,解放军459门大炮将成千上万发炮弹倾泻在大小金门岛上。  此时,胡涟为了给前来金门视察的台湾国民党“国防部长”俞大维接风洗尘,正准备在“金门防卫司令部”所在地太武山麓的翠谷水上餐厅举行一个盛大的晚宴。吉星文等4人先去餐厅查看,走到中途即遇到炮击,吉星文在逃往防空洞的途中被炮弹击成重伤。在被救回设在坑道内的战地医院后,军医立即为他做了手术,取出了身上的弹片。由于伤情比较稳定,医生认为他没有生命危险。不料,有一小块弹片尚未取出,3天后伤口感染恶化,吉星文终于不治身亡。  随后,胡涟派专机把吉星文的遗体运送到澎湖埋葬。当初,吉星文任“澎湖防卫部队”副司令长官时,澎湖公园军人公墓落成,他在主持祭墓时曾对另一位副司令开玩笑说:“我们当中,不知谁将先躺在这里?”孰料,还是他自己捷足先登了。  在“八二三”炮战中,与吉星文一起身亡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还有两位副司令长官赵家骧和章杰。胡涟因为被俞大维叫住而没有先去水上餐厅,侥幸未被炸死。一年后,台湾国民党当局公布了他们的死讯:  “……在这次猝然炮战中,金门防卫司令部的3位副司令官,陆军中将吉星文、赵家骧和空军少将章杰,因襄助司令官部署防务,不辞辛劳奔走策划指挥作战,在某地因身先士卒不幸先后阵亡。”  与此同时,蒋介石明令对吉星文等人进行褒扬,并追授吉星文为陆军二级上将,入祀“忠烈祠”。
骑兵第九师简史国民政府时期共出现过二次骑兵第九师的番号:壹、张德顺所部(1937年8月——1940年5月)贰、李荣春所部(1940年10月——1946年2月)壹、张德顺所部(1937年8月——1940年5月)一、部队沿革1937年8月由察哈尔骑兵编成骑兵第九师,师长张德顺。1939年7月骑兵第3军军长郑大章率领投靠日伪,骑兵第九师部队拨隶第77军。1940年5月撤消番号,骑兵第9师一部拨补第180师,另补新兵并该师原有部分编为暂编第53师,仍以原师长张德顺为师长。二、隶属关系:骑兵第3军(1937年8月——1939年7月)第77军(1939年7月——1940年5月)三、序列沿革:四、主官简历:张德顺,原为冯系将领。1927年任第2集团军骑兵师第1旅旅长,1929年任骑兵第1师师长。1937年任第1骑兵旅旅长、参加平津地区抗战,1938年1月任骑兵第9师师长、参加徐州会战,日晋升少将。1940年5月任暂编第五十三师师长。贰、李荣春所部(1940年10月——1946年2月)一、部队沿革该师原由绥东骑兵司令部所属4个团于1940年10月与骑兵第12旅2个团合编成骑兵第9师,李荣春任师长。1941年5月又将骑兵第14旅并入该师,以张占魁为师长。1943年6月施建康接任师长。1945年4月白海风继任师长。1946年2月,因士兵严重缺额与骑兵第7师一起被缩编为新编第2旅,旅长张士智。不久又改为骑兵第2旅,旅长白海风。1949年12月在四川接受和平改编。二、隶属关系:骑兵第3军(1941年1月——1945年10月)第1战区(1945年10月——1946年2月)西北行营(1946年2月——1948年春)第5兵团(1948年春——1949年12月)三、序列沿革:四、主官简历:李荣春张占魁施建康白海风&白海风,黄埔1期步科,内蒙古卓盟喀喇沁右旗人施建康,黄埔6期骑兵科,浙江建德人张德顺师长自徐州大战后归第二十七军团,所部在每次战役中多担任截断敌人交通补给的任务,贡献不可忽视.张将军殉国后,骑九师也因战马损失过多变为步兵师,张德顺将军最后回老家了,在山东省宁津县保店镇张宅东村。张将军一子一女。三个孙子,长孙张华坤,重长孙张天亮。张将军在老家应该是气死的,因为文革时期村里的人把家里老坟上的汉白玉碑给砸了。张将军的儿子是因为偷听敌台叫共产党给枪毙的当时也就三十多岁,后来平反,想知道张德顺师长的下落,因为先父在5月16日目睹张自忠将军殉国而身负三伤突围后,5月17日早晨被张德顺师长派出的侦探救回师部,首先沉痛的向张师长汇报了总司令壮烈殉国的情况。后来被文史资料张师长回忆张自忠将军的一段话证实——大意是说,在南瓜店附近碰到一个手枪营的士兵,大哭着向他汇报了总司令牺牲的经过云云。现在总算知道了,张师长的结局比被枪毙的李文田、陈继淹也好不到那里,更惨的是连儿子都被枪毙了。
淮海战役中第一个战场起义是在贾汪、台儿庄一线驻防的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何基沣、张克侠起义,而第一支起义的部队是驻守运河大桥的是国民党军第三绥区77军37师111团3营,营长王世江。
&&&王世江,山东乐陵县人,193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直到起义时他潜伏国民党军营已达十年之久。& &&1936年,29军到乐陵县招考学员,读过两年私塾和三年小学的王世江应招从戎,半年后被提升为班长。1937年7月7日,王世江跟随旅长何基沣参加了拉开全国抗战序幕的战斗。同年9月底,何基沣旅撤至河北改编为179师,王世江在师部手枪连当班长,一次日军包围了师部,王世江所在手枪连掩护师长何基沣安全突围,王世江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伤愈回部队时,何基沣已从延安回来并成为中共特殊党员,他随后在部队中陆续安插了很多中共地下党员。王世江就是经中党地下工委书记邱晓亭介绍秘密入中国共产党的。他的任务是给何基沣当通讯员,担任党与何基沣之间的联络工作;另一地下党员李明远被派给何基沣当卫士。1943年初,何基沣提升王世江为536团3营副营长。抗战胜利后王世江随部队开到徐州,并与新四军五师师长李先念派来联络何基沣的地下党同志取得联系。1946年,何基沣提升王世江为少校营长,并将王世江的第三营留在运河北岸,一来是为了方便与我军联系,再则也便于我军渡过运河。负责贾汪起义联络的中共党员杨斯德就是在王世江的掩护下,多次通过其防区与何张联系起义事宜的。
&&&&那么王世江又是因何提前起义的呢?
淮海战役打响后,11月7日,华野十纵队司令员宋时轮,为了掌握战场情况,在战斗打响前亲自到最前沿侦察敌情,他与政委刘培善一起带着警卫员,乘坐一辆吉普车,趁着夜色,先于大部队向南开去,一直开到运河北岸。当他们刚打开地图,正要核对地形地貌时,忽然几声枪响,一群国民党兵蜂拥而至,团团围住吉普车,并用枪口对着车上的人说“缴枪不杀,抓活的”。宋时轮和刘培善一楞,心想坏了钻到敌人窝里来了。透过朦胧的夜色一看,原来他们的吉普车已经开到运河边的一座桥前。
这时,奉命守桥的国民党军111团3营营长王世江,听到桥北的枪声和骚动急忙赶快来到跟前,问道:“你们到底来这干什么?”宋时轮的警卫员说:“我们都是侦察兵。”王世江微微一笑,心想:“侦察敌情还要坐吉普车?”口中却说:“既然是这样,请诸位到鄙人的营部详谈。”到了营部,王世江向宋时轮等人盘问:“你们到底干什么来了?”宋时轮大声说:“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纵队司令宋时轮,这位是政委刘培善,我们到这里,就是为了招降你们。”王世江听说是宋司令、刘政委亲临,不由又惊又喜,立刻立正敬礼,说:“我是国军第59军111团3营王世江,请长官作训示。”宋时轮说:“我部已完成对运河桥的进攻准备,到了预定时间,就要发起攻击,大炮一响,玉石俱焚,你们后悔也来不及了。希望你们立即撤出桥头工事,为我们的大部队南下让开道路。”这时王世江又一个敬礼,说:“报告司令员、报告政委,我是中共地下党员王世江,是受党组织派遣到敌人内部做策反工作的,从现在开始我的一切行动听司令员、政委指挥。”
宋时轮:“好,我命令你立即起义,率部开过运河,由我另派部队接防。”
王世江立刻下令,全营集合,起义部队于当夜一点钟左右全部撤出运河桥,让开道路,为包围歼灭黄百韬兵团赢得了时间。
若干年后,宋时轮提及此事,还十分庆幸说:“多亏碰到王世江同志,不然,我们就可能在淮海战役中就'光荣’了。”
精心策划的贾汪起义
&&1948年11月9日下午,一封急电从淮海战场传到西柏坡。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一手拿着电报,一手端着茶缸,走到周恩来副主席的办公室,高兴地说:“恩来啊,贾汪的何、张二将军起义成功了,晚上得弄点酒喝喝啦!” 
1948年11月6日,华野各路大军挥师南下,淮海战役打响。11月9日,防守在徐州东北韩庄、台儿庄、贾汪一线国民党第三绥区59军、77军3个半师,2.3万余名官兵在何基沣、张克侠两位将军率领下在徐州东北贾汪地区运河前线举行战场起义。
第三绥区部队的起义及时让开了国民党在徐州东北的运河防线,徐州北方门户洞开,使国民党徐州“剿总”失去了东北运河屏障,华野山东兵团各部得以顺利迅速地通过运河防线,及时切断了黄百韬兵团撤向徐州的退路,切断了国民党徐州“剿总”同黄百韬兵团的联系,为包围黄百韬兵团赢得了时间。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将军战后曾说过:“只要我们在贾汪多呆4小时,我们的战机就丢失了。”
&&&何基沣,抗日名将,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陆军大学,1923年和张克侠同时进入冯玉祥的西北军。抗日战争时期,他是国民党中坚决主张团结抗日,反对内战的军人之一。1933年,喜峰口长城抗战时,任副旅长的何基沣率部大败日军。1937年7月7日,日军向芦沟桥中国守军进攻,他亲临前线指挥部队反击日军的挑衅,打响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击毙日军指挥官松游少将,致使田代中将剖腹自杀,日军伤亡惨重。在坚守河北大名府战斗中,时任179师师长的何基沣率军浴血奋战,终因孤军无援,寡不敌众,致使大名府失守。壮志未酬的何基沣痛心疾首,含泪写下“马革裹尸去,不演风波亭”的诗句后拔枪自射,幸亏身边的警卫员机灵,快步冲过去用力一推,使两枪均未击中要害。这一事件一时震惊国民政府朝野。何基沣到武汉养伤期间,见到了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在周恩来的热情邀请下,1938年春,他秘密到达延安考察学习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张闻天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交谈和鼓励。1939年何基沣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以特殊党员的身份,长期潜伏在国民党军内部。
张克侠,&1923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参加了冯玉祥的部队。次年1月,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张克侠冲破重重险阻南下广州,并担任孙中山大本营军政部少校科员兼陆军讲武堂教育副官及军士队队长等职。1925年北伐开始,张克侠任营长。不久冯玉祥部队也誓师北伐,张克侠离开广东回到了西北军。1927年春,他远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又就读于陆军大学第十期。1929年,已领国军上将衔的张克侠加入共产党,成为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中共特别党员。张克侠奉命到任第59军参谋长时,叶剑英是党确定的他的联系人。抗战中,他先后担任集团军参谋长、副总司令等职,转战山东、河南一带抗日。从1929年入党到1948年公开起义,张克侠潜伏敌营整整20年。
1946年夏,因冯玉祥出国考察,张克侠作为冯玉祥的连襟,专程从徐州到南京送行,通过在冯玉祥身边工作的共产党员王冶秋与周恩来取得联系并商定会面,地点选择在冯公馆附近一个偏僻的公园外面。这次会面是在行驶的汽车里进行,周恩来说:“我们不但在战场上狠狠回击他们,也要从敌人内部打击顽固派。要争取策动高级将领大部队起义,这样,可以造成更大的声势,瓦解敌人的士气。”
&&&&1946年秋,何基沣回北平料理父亲的丧事,当时在北平和国民党谈判的中共领导人叶剑英得知后,跟军调部徐冰一道去何家吊唁,传达了同样的指示。
当时何基沣、张克侠都不知道对方真正的政治身份,也不知道对方都接到了党的秘密指示,但是两人心照不宣,在率军起义的问题上很快达成共识“不谋而合”。
张克侠长期在国民党第59军任职,又担任着徐州市区守备指挥官和城防司令两个职务。何基沣长期在国民党第77军任职,善于带兵打仗。二人就此作了分工:张主要活动在徐州市区,了解整个徐州敌人的活动情况,兼做第三绥靖区司令冯治安的起义工作。何基沣主要活动在前线部队,以第77军为基点。
张克侠、何基沣到华东后,中共中央即将他们的组织关系转到了中共华东局。1948年周恩来密电华东局,对开展第三绥区起义的工作作出指示。10月,华东局派出华野第13纵政治联络部长兼民运部长杨斯德和李连成、孙秉超3同志向何基沣、张克侠分头传达了陈毅司令员的指示并通过地下党组织作了11月8日起义的布置。
其实早在抗战胜利以后,张克侠一直在国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军1师1团1营1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