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人 短视频手拿重武器偷袭特工。一个也没回去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  ——日常生活中最有用的另類書籍夥計,不管你做得再好,你都不會是專業的,我們並不屬於那個群體。本書適用於狗仔、偵探、保鏢、調查記者以及任何需要得知真相的人和這些人的目標,同時也適用於個人隱私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人士。換句話說,即所有人。警告:請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自己負責。不要做任何與人民為敵的事情,與人民為敵就是與國家為敵!Read&Me您現在看到的是一本有關於情報工作的書籍,書中除簡要介紹了一些與情報工作有關的事情外,詳細的介紹了部分實用且會被普通人用到的情報搜集和反情報搜集的方法,足以將其稱之為“手冊”。如果您想知道的僅僅是如何獲取某些情報或者如可應對他人對你的情報搜集,請直接閱讀本書的對應部分,不過只知道那一點點對於情報工作而言不夠的。提到情報工作,一般人很快就會想到間諜,說到間諜,又會立刻想到007。的確,現在只要聽說過情報或者間諜一詞的人沒有不知道詹姆斯·邦德的——那個最風光、最帥且又最失敗的間諜。為什麼說邦德失敗?從電影的角度講007系列影片的確非常優秀,而且很賣座。但是對於情報人員以及對情報工作有基礎瞭解的人來說,那部動作電影的確有點過於誇張了。其實真正的間諜並非那樣工作,而且情報工作中也不僅僅只有間諜。本書的第一部分能讓大家較為專業的瞭解什麼是情報工作以及間諜與特工的差別,從中可以找到我將此書的名稱定為“特工手冊”而不是“間諜手冊”的原因。按照通常書店的銷售習慣,本書通常會被歸類為軍事書籍,因為正規情報工作的服務對象主要就是軍事和政治。其實生活中的情報搜集也非常常見,只是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而已。比如新聞機構的暗訪調查、商業上的市場資訊搜集、學校佈置的社會調查以及所謂的“狗仔”偷拍都是情報搜集。隨之而來的就是反情報搜集的問題,不管你是不是在意,總會有人想找到你的或與你有關的事情,不論你是否想讓他人知道這些。都說矛與盾是並存的,那麼在這時你是否有一面能拿得起的堅固盾牌就是個問題。這就是你閱讀或學習本書的意義。至於本書的專業性,其實封面上已經寫得很清楚了——“我們不屬於那個群體”,這裏不再多說,本書第二章作了詳細解釋。至於我是不是相關的專業人士,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任何在職或退役的情報人員都不會公開提及他們的工作細節或方法。對於情報工作,其實我並不鼓勵主動的去四處搜集情報,那樣做的結果只能是把這個社會搞的烏煙瘴氣。但是做為這個社會中的一員,很多事情都是無法避免的,總會有你想要知道而別人又不想讓你瞭解的真相,同樣你也需要保護自己的隱私和其他的什麼不受他人侵犯和侵害,這時你就需要掌握相應的技能。必須時刻強調的一個事情,那就是法律的問題。法律上並沒有限制與搜集情報有關的行為,但是搜集情報的方式和內容很可能會觸犯法律。本書仲介紹的方法通常情況下是可以滿足“知道”的目的,如果涉及到舉證,那麼請確定你在搜集情報的過程中沒有觸犯法律。非法獲取的證據是不會被接受的,並且還將成為你違法行為的證據。對於調查的過程和內容,切記不可威脅或危害他人的生命、精神或財產。本書內容中可能觸及法律的部分都注明了相關法律法規,寫這些部分只是為了滿足你的好奇心。至於國家安全,那通常不會在我們的能力範圍之內,如果在,那麼你就沒有必要看這本書了。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多麼高明,如果你觸犯法律,那麼必然會有一大群專業的情報人員對付你。安全人員嗎?不,員警對付你足夠了。本書第一章部分內容參考於一本譯名為《終極間諜》的相關書籍,這裏也推薦一下這本書。《終極間諜》一書中包含了大量的間諜裝備圖片和相關介紹,對於瞭解情報工作中所用的工具以及其使用方法會有所幫助。不過該書並沒有講解如何搜集情報或者怎樣應對情報搜集,但是作為一本資料圖冊還是非常有價值的。目錄第一章&淺談情報工作1&認識情報工作2&特工&間諜——為情報機構工作的人3&普通人的特工生涯4&菜鳥的天空第二章&特工素質1&體質要求2&工作意識3&基本技能第三章&情報搜集技能1&跟蹤2&監視與監聽3&潛入4&套取5&線人的發展與利用6&網路與媒體7&情報分析第四章&安全與反情報搜集技能1&身份偽裝2&基礎安全3&反情報搜集4&處理突發事件第五章&行動指導1&行動計畫2&裝備採購3&團隊協作第一章&淺談情報工作任何人都不可能把自己不了解的事情辦好,對於情報工作來說更是如此。大部分的人對於真正意義上的情報工作與特工的認識都存在著一定的誤區。只有正確認識情報工作,才能成功的進行情報搜集或者反情報搜集。什麼又是情報搜集?本章內容會對這些問題一一做出解答。不過說實話,寫著一部分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但是還得寫。1&認識情報工作所謂情報工作,簡單的講就是為了某種目的進行的資訊搜集以及資訊處理(分析)的工作。搜集資訊的目的通常是為了在政治、軍事、商業等方面取得優勢,也就是使己方更容易或更有效的達到目的。另外,由於在多數情況下,情報搜集工作是相互進行的,即在A搜集B的情報時,B也通常在搜集A的情報。這時為了使情報搜集工作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即從中獲取更大的優勢,那麼就需要盡可能的保護好己方的相關資訊,並盡可能的干擾甚至阻止對方的情報搜集。也就是說,反情報搜集也是情報工作的工作內容。情報工作的存在是因為競爭或衝突。只要競爭或衝突存在,不論那是現實的還是潛在的,主動的或是被動的,單方面的或者多方面的,往往就會有對情報工作的需要。對於情報工作而言,工作的主體或者說工作的目的是獲得對方資訊和保護己方資訊。而謀殺或者是暗殺的情況,在情報工作中確實會出現,甚至可能是經常出現(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時期或情況下)。不過需要明確的是,情報工作的目的僅僅是搜集與保護資訊,殺人在對應的情況下確實是工作需要,但是僅僅是作為一種手段,一種獲得資訊或是保護資訊的手段。或者某些政客或政府有某些政治需要時,也會派遣情報人員去執行除掉某些人一類的情報工作範疇以外的工作。這主要是因為情報機構做這種事情是最合適的,只有他們可以在不在大範圍內造成什麼影響的情況下完成這種任務(影響是必須要有的,不然這種殺戮也就失去了意義,殺雞要給猴看)。說到情報工作所能帶來的優勢,通常都是決定性的,擁有情報優勢的一方總能贏得對應的勝利。縱觀歷史,造成重大影響的事件都是在情報工作的支持下完成的,日本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海戰、諾曼第登陸、9·11恐怖襲擊等等這些事件若是離開了情報工作就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正是由於情報工作的重要性,每個國家都會組建專門的情報機構,並投入大量資源維持其運轉。國家中負責情報工作的單位或部門被稱之為情報機構。因為情報機構搜集到的情報經常直接關係到所屬國的國家安全,且情報工作本身也負責阻擾對方的情報搜集工作,所以有時情報機構也被稱之為安全機構。世界上比較著名的情報機構有美國FBI(聯邦調查局)、CIA(中央情報局),英國MI5、MI6,以及前蘇聯的KGB(克格勃)和俄羅斯的聯邦安全局等等,這些機構所做的工作對世界局勢和歷史造成了重大的影響。除了國家級別的情報機構,還有商業性質的情報機構。商業情報機構的工作與國家情報機構的工作大體相同,只不過商業情報機構是為雇傭他們的公司工作而不是國家政府。商業情報機構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是某些公司的一個專屬部門。此外,調查機構或者偵探事務所也屬於情報機構,雖然在人們的認識上以及其本身的規模上看似有很大差別,但是實際中他們所作的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方法其實是一樣的。此外,員警等系統的某些特定工作其實也屬情報工作。當然,這裏不包括日常所見的巡邏執勤、戶口管理和治安等工作,而是指刑偵、緝毒、反黑等方面的工作。負責這些工作的警員都屬於專門的部門或者警種。在正規情報機構內部有著明確的分工和複雜的組織體系,根據主要工作內容大體分為行動部、科技部、情報部和行政管理部。其中行動部負責搜集人力情報和進行間諜工作,具體不用多說,邦德所作的就是情報機構所作的,與此同時行動部還負責招募和訓練間諜。科技部負責研製和提供情報搜集所需的技術和設備,同時負責對於信號情報的搜集。情報部的工作是制定工作目標,並對其他部門搜集到的情報進行分析,以及安排後續的計畫。行政管理部的主要職能是負責情報機構的後勤(對於情報工作),以及情報機構的保衛、人員的培訓和醫療等。情報機構收集到的情報大體分為人力情報和技術情報。人力情報是指情報人員通過類如監視、監聽、竊取等直接由人完成情報搜集的方法,或者靠間諜(這裏不是指普通人理解的間諜,後面會講到)獲得的情報。技術情報指通過現代技術手段竊聽目標的通訊,侵入對方網路竊取資訊,靠飛行器監視目標行動等方法獲得的情報。現在的技術情報還包括從一些公開的情報源收集資訊,例如新聞媒體和網站等。對於情報工作的工作方式,其實並不像多數電影中那麼風光。現實中情報工作的工作方式永遠是低調的,沒人知道他們在做什麼,沒人知道他們是誰,甚至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這是因為情報機構的一線工作大部分都是見不得人的,他們想要瞭解的正是目標要極力保護的,他們想要完成的正是目標最不期望的,因此大張旗鼓的進行工作顯然什麼都做不到。情報工作的低調的另一個原因是由於情報工作的風險性。之前已經說過,在情報工作中除掉某些人是作為獲得資訊或者保護資訊的手段,因此如果一個情報人員大張旗鼓的進行工作,那麼他的對手完全有理由採取這種手段。況且情報機構還經常會為了某些目的執行一些比如暗殺、顛覆政府、走私軍火毒品之類的非情報工作,這些違法行為一旦被發現不但會使派出的情報人員喪命或被捕,也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試想如果哪個情報機構的人員像007那樣工作,到處是爆炸和屍體,該如何收場?如果可以收場,那麼發動戰爭顯然更直接。在現實中如果情報人員不夠低調而暴露了身份,那麼“敵方”人數會是電影中的幾十倍,且都不是電影中的白癡,一旦身份暴露就基本上死定了。所以說邦德其實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電影中的英雄人物,而不是一個貼合實際的情報人員。除非發生了某些事故,不然人們對於知道的往往只是有一座樓在某個特定的地方。2&特工&間諜——為情報機構工作的人很多人都把根情報工作或者安全工作有關系的人統稱為“間諜”,其實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由於這種錯誤的認識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所以這裏對於從事情報工作的人作詳細介紹。如果給從事情報工作的人一個統一的稱號,那麼只能勉強用“情報人員”來命名。因為情報工作所涉及到的領域十分廣闊,所用技術相當龐雜,同樣在情報機構工作的人卻做著完全不同的工作。具體的分工與工作內容如下(基於國家級別的情報機構)。間諜:間諜通常指被一國情報機構招募來從事秘密情報搜集工作的另一國公民,他們不是情報機構的正式成員。這是對於“間諜”這個稱呼最為標準的解釋,需要注意的是英文中確切指間諜的單詞是Agent(代理人)而不是Spy。至於為什麼限定是“另一國公民”,其實很簡單,賊偷東西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而對於保安就要容易得多。情報機構派出的人員往往很難直接接觸到所要獲得的情報。不會有哪個單位,會讓剛剛任職的新人接觸到非常核心的資訊,或者說這樣的人很少能夠直接獲得相應的職位。相比之下發展一個合適的人間諜會容易得多。間諜的價值就在於其本身所能接觸到的或者知道的情報,只要這些人被發展成為間諜,那麼這樣獲取情報的方式就要比派一個己方人員潛入竊取簡單得多也快的多。況且有些重要的情報可能並不現實存在,也就是說偷也偷不到,只有相關的人員才能掌握,這也是間諜的重要性。由此也可以看出,007其實並不是間諜。毫無疑問間諜是情報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在正規情報工作中,多數的和相對很重的情報都是通過間諜獲得的。美國在9·11事件中損失慘重,據稱其原因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美國喲的情報機構忽視了對於恐怖組織的間諜發和操作工作,這樣美國政府在此事件之前就沒有獲得將要遭受打擊的情報,因而無法進行有效的防範。發展間諜的條件或者說某人同意成為間諜的理由基本可歸為四大類,分別是:金錢收買、思想拉攏、訛詐脅迫、滿足虛榮,總結一下就是為了獲得額外的利益或者保護現有的利益。具體的方法會在情報搜集一章仲介紹。另外說明一點,情報機構的正式成員並不是絕對不會成為間諜。在某些具備條件的情況下,情報機構也會派出內部的人員充當間諜,即臥底間諜。佈置和使用臥底間諜的優勢是,這些人相比於招募的普通間諜會更專業,並且己方人員會比即時招募的人員更可靠,還不會提出過多的要求。雖然使用臥底間諜會有這樣的優勢,但是情報工作中的臥底間諜仍屬少數。這是因為由於前面提到的原因,臥底間諜的使用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並且在開始的很長時間內臥底間諜並不能夠提供什麼情報。如果想要更形象地理解這個問題,各位可以回想一下無間道的情節,梁朝偉和劉德華在作為混混和普通巡警的時候,他們並不能夠向他們的所屬組織提供什麼具備已經價值的情報。情報官員:情報官員又稱特工幹部,是直接掌控一名或多名間諜的情報人員,屬情報機構的正式成員,根據需要排遣到不同地區。實際上情報官員就是常人固有觀念中從本國派出的“間諜”,雖然稱之為官員,偶爾也會獨立進行情報搜集工作,不過更多的是招募和使用情報員——也就是標準意義上的間諜。情報官員大多以使館官員的身份作掩護,享受外交豁免權。不過這樣很可能限制情報官員的活動範圍,所以更多情報官員會以其他的一些身份掩護開展工作,但是沒有外交豁免權。關於掩護身份的方法會在安全技能一章作介紹。這裏再說一說007,就邦德的身份而言他也屬於情報官員,不過電影中並不經常看到邦德利用間諜獲取情報。這正像上面所說的,情報官員有時也獨立執行情報搜集任務,以及必要時以軍事手段解決問題(從情報官員訓練的方面講完全沒有問題),只不過沒有邦德那樣火爆,電影畢竟是電影。同時在007系列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邦德是如何掩護身份的,沒有哪個情報官員會在額頭寫上“情報人員”進入他國領土,除非他叛變。影片中的邦德每次都會有一個合適的身份以及配套的證件出動(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不然就是以非常規方式潛入。交通:也可以叫做仲介情報員,負責情報的傳遞,避免間諜與情報官員或其他情報人員與情報機構的直接接觸,以降低被對方發現的可能性。在情報工作中,尤其是明確了對方會採取反情報搜集手段的情況下,情報人員之間的直接見面是很危險的。雖然情報工作中基本不會有口頭的情報傳遞(只交接物品或檔),但是相互之間的見面仍然有可能引起“敵人”的注意,進而增加身份暴露的可能性。因此為了保護雙方的身份,必要的情報或命令的實體傳遞通常由第三方負責,也就是所謂“交通”。交通通常是情報機構在專項情報搜集計畫前提前發展的非關鍵間諜(僅僅為情報傳遞),原因與情報官員通常不直接搜集情報一樣,新來的人總是首先受到懷疑。技術監聽人員:技術監聽人員是情報機構的科技部中唯一設計到情報搜集的人員,專職負責搜集技術情報。在搜集人力情報的同時,對技術情報的搜集也必不可少。相比於人力情報,技術情報的獲得更快捷、更方便,但是諸如檔一類的情報是無法通過技術手段獲得的,所以儘管技術情報的分量越來越重,仍無法完全取代人力情報工作。技術監聽人員的具體工作包括:監聽對方(不一定是敵方)的通信,包括電話、傳真、互聯網等;進入對方網路系統進行監視;利用衛星等高空飛行器監視堤防活動;在公開的媒體搜集有價值情報等。情報分析員:每個情報端點(間諜或者技術監聽人員)提供的情報可能並不完整,無法直接作為決策者的參考因素,因而需要由情報分析人員對其進行整理。情報分析員將多方面搜集來的關於相同事物的情報匯總,分析並證實情報的準確性,然後整合所有的可靠情報構建事物的細節。相比於在一線工作的間諜和情報官員,情報分析員的工作看起來不怎麼吸引別人的眼球,但是如果沒有他們的工作,情報搜集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科研製造人員:在情報搜集工作中經常需要一些特殊功能的、精巧的、高精度的工具,而在市場的貨架上通常找不到這些工具,所以情報機構的科技部有專門的人員負責設計製造情報搜集工作中所需的工具和設備。科研製造人員的重要性不必多說,如果邦德哪一次出任務時兩手空空騎三輪車去,那它就不用回來了,也回不來了。以上是主要的也是常見的情報工作職務,但是有些時候會因為現實情況出現一些特殊身份的情報人員,比如“雙重間諜”、“變節者”等。雙重間諜:雙重間諜是指那些背叛了原來為之工作的情報機構轉而為其他情報機構服務,同時又使原來的情報機構相信他忠誠的間諜。他們這樣做可能是出於個人利益,也可能是被捕之後為了活命。雙重間諜對於原情報機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因為他們能夠被新的情報機構利用向原來的機構傳送假情報。“鼴鼠”一詞實質上也指雙重間諜,只是其含義中明確了所指的人是在己方情報機構內部工作又為其他情報機構服務。變節者:變節者是指背叛自己工作的情報機關,轉而為外國情報機關提供情報的情報官員。一些變節者是出於信仰原因,也有一些是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變節者與雙重間諜的差別是變節者的叛變行為發生以後隨即脫離原情報機構,而雙重間諜叛變後會盡可能的留在原情報機構。從情報工作的角度講,只要條件准許,情報機構會鼓勵那些有意叛變到己方一邊的人留在原情報機構做雙重間諜,除非那些人的叛變意圖已經被察覺或者生命已經受到威脅,因為這樣往往能獲得更多的情報。破壞者&暗殺者情報機構在需要執行某些超出情報搜集和反搜集的工作時,需要由專門的破壞者或是暗殺者完成這些工作。由專門的人完成這些工作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如果由相應計畫中涉及到情報搜集的人員去做這些工作,那麼他們的身份就很容易報漏。如果進行搜集情報的人員身份報漏,所造成的影響至少是要撤回全部人員,計畫和在計畫上的投入隨之泡湯。如果有人為此被捕,那麼還會有計畫曝光造成的不良影響等問題。因此,像暗殺和破壞這類的任務都是派遣專門的人去完成。一般而言這些人是情報機構中受過專門訓練的小角色,他們有能力和技術完成任務,但是一旦他們出現問題,也不會對所屬情報機構造成什麼損失或影響。在某些時候,情報機構在執行這些任務的時候甚至連自己的小角色都謹慎使用,而改為使用雇傭兵性質的殺手一類的人來為情報機構完成相應的工作。講到這裏大家應該都很明白,間諜就是間諜,並不包括其他的情報人員。情報工作只有間諜也是遠遠不夠的。不過spy一詞倒是可以用來代指那些屬於情報機構行動部的人員。spy翻譯成中文是指特工人員、探員、偵探、間諜、秘密偵察他人行動者或者動詞偵察。由於“間諜”在情報工作中是一個具體的工作,且在正規情報工作中用agent表示間諜,所以spy的準確翻譯應該是特工人員,其含義包括了攻與守的兩個方面,以後看到“spy”就不要再大喊“間諜”了。3&普通人的特工生涯——菜鳥的天空對於情報工作,多數人都認為那是情報機構的事情,跟自己沒什麼太大的關係。跟自己有點聯繫的,可能也只不過是自己喜歡看看動作電影,比如007、諜中諜什麼的。的確,我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不是官方情報機構、商業情報機構或者非正式情報機構的成員,多數人也不身處於有間諜發展價值的重要職位。但是這並不說明我們與情報工作毫無關係,其實情報工作與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其實你就是特工,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其實也沒什麼不能夠被接受的,因為情報工作所涉及到的技能和方法非常廣泛,涵蓋了多個領域,所以你身邊的很多事情以及你要做的事情都可能在情報工作的範圍內,你可以說那其實是某某某技能,但是同時,那也是情報工作的技能之一,而且你需要。最基本的,雖然員警和相關政府機構在努力的降低犯罪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成為犯罪目標的概率是0。那麼在可能遭到犯罪侵害的情況下,你就需要想辦法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或者什麼事發生了,你要盡可能減輕後果並脫身,這其實就是安全工作的內容,也就是情報工作的一部分。或者從另一個方面講,犯罪分子如果要對你實施有效的某種犯罪行為(尤其是預謀針對你的),它就必須進行情報搜集,畢竟在光天化日下搶劫不是那麼容易,乞丐也沒有什麼好搶劫的。這時你與犯罪分子就處情報工作的對抗之中。即便犯罪分子的犯罪對象不是針對於某一個人也仍然是這樣,忽視了某些東西就會導致你被盯上或進入伏擊圈,之後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如果你是犯罪分子的針對犯罪目標(這些犯罪行為往往更是更高級、有預謀且能對你造成更大侵害的),那麼情報工作的對抗就會更為激烈和直接。在這樣的對抗中,誰都有可能成為獵人或獵物,而且這一身份可能在下一秒就發生轉換。不過如果你對情報工作一無所知,那麼很遺憾,你連作為一個獵物的資格都沒有。在雙方能力完全不對等的情況下,如果發什麼,弱勢的一方只不過就是待宰的羔羊,通常那就是你。在其他的競爭中,你同樣需要情報支持以取得優勢和勝利。下麵不打算繼續寫那些麻煩的廢話了,既然你能來看這本書,那麼你必然是知道在生活中對情報工作的需要。其實每個人都是特工,都曾在過去的某個時候試圖進行過情報搜集,也會在將來遇到需要情報搜集的情況。然而,這些需要所引起的具體行為往往都是出於個人的本能,也許那樣的做法在某些時候能夠達到目的,但是相比於正規情報工作的方法的效率和成功率,普通人的那些本能行為根本不值得一提。而如果涉及到反情報工作或者說是安全工作,那麼普通人的本能基本就不起任何作用了,除非他有過相關的經歷,或者是他有情報工作的思維天賦。如果你什麼都不懂得,那麼你在情報工作的天空中就只能算是一只菜鳥。事實上,絕大多數人在情報工作中都是菜鳥,但是對於他們很多事情還是要做,所以普通人的情報工作是一個菜鳥的天空。如果你想要飛的更高更遠,你就需要一些比較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第二章&特工素質每個人都可以是特工,每個人其實都是特工,即使沒有接受過任何培訓的人也是如此。對於像人這樣的智慧生物,即使沒有明確的情報需要也會受好奇心的驅使進行正面的或者隱蔽的情報搜集。但是由於個體之間的差異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目的,換句話說就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情報工作方面做得很優秀。個人的基礎素質往往會影響到你的任務,這個影響並不是熟練的掌握任務所需技能就能夠解決的。正規情報機構對特工的個人素質有著很高的要求,因為那直接關係到任務的成敗以至於己方人員的生命安全。在正規情報工作中個人素質是完成任務的基礎,所以正規特工從選拔到培訓都十分注重個人的基礎素質和相關的培養。這一點,對於要做情報工作的普通人也是一樣的。但是對於生活中的情報搜集,並沒有多麼嚴格的要求,因為很多根本沒有情報工作概念的人仍在本能的做著情報工作。不過如果想做的儘量專業,那麼對個人基本素質的提高就必不可少。但是不可能讓所有人都達到專業人員或者天才的水準,在這個層次上也沒有這樣的要求,所以在某些方面不滿足需要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特工素質的要求大體分為體質和意識兩部分,這其中所涉及到的專案對於普通人沒有什麼硬性的要求。體質的相關能力部分應該儘量的達到一個較高的標準,意識方面則需要你盡可能的接受而不是記憶。在最後的部分,我把一些基礎技能也寫在了特工素質這一部分裏。其實業不能算作是素質要求,但同樣是基礎的基礎。其中的很多部分都非常有用,你一定會用到(包括在非情報工作事件中)。1&體質要求體質對於生活中的情報工作而言是最不重要的卻又是最基礎的,畢竟植物人不可能爬起來做情報工作。對於體質的最基本要求是能夠獨立到書店買這本書回家(按現在的情況,省了這些了),直接的說就是特工最基本應該是一個健全的人,一方面是因為涉及到很多技能的應用,同時也考慮到在公共場所出現時的受關注程度。1.1&體型體形方面,在健全的基礎上特工的體型不應過高或者過胖,也就是說不應過於有特點。這個因素通常不是個人可以左右的,但是在通常情況下這個因素會左右情報工作的結果。明顯的辨認特徵會很容易被別人關注,無論是情報搜集還是在安全工作中都是如此,當你被發現後局勢會變得對你很不利。假設你的身高是&2.05米,那麼在平均身高1.75米的人群中必然很容易被發現,如果去跟蹤某個人,被發現是毫無疑問的。比較理想的體形是看上去很普通,跟商業街的行人沒什麼差別。由此延伸,長的過於有特點也不太適合做情報工作,明星出門帶墨鏡主要就是怕被狗仔盯上,帥哥靚妹總會引人多看幾眼,長的太嚇人的人上街也是很麻煩。不過這些除了後面一點外其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經過偽裝就不會有任何問題。1.2&感官作為一個特工,擁有正常的感官顯然非常重要,這裏的感官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不包括所謂的“第六感”。其中以視力和聽力為主。視力方面,最好是不低於正常視力,如果高於正常視力那更好。如果有低度近視或者遠視也沒有太大影響,但是最好配一副達到清晰標準的眼睛(配鏡時醫生會考慮到視力矯正而降低眼鏡的度數,除非有特殊要求)。如果需要戴眼鏡,那麼能用隱形眼鏡最好,普通的框架眼鏡可以作為你的辨識特徵,並且還需要你勞神保護。如果是高度近視或者其他眼中的視力問題,那麼很遺憾這不適合做情報工作,因為即通過配戴眼鏡能看到清晰的圖像,但是視野和看到物體的大小會有很大變化。加之此類嚴重的視力問題還會對眼鏡產生很強的依賴性,必須考慮你由於某種原因失去眼鏡就等於失去視力的問題。對於其他的視力問題,最好還是不要有,這些都會影響到你的辦事效率。不過話說回來,包括近視之類的問題在內,即使有,你也沒什麼辦法。聽力方面,要確保雙耳的聽力都正常,所謂正常不僅是要能聽得到和聽得清,還包括判定聲源位置的能力。長著兩只耳朵的動物之所以長了兩只耳朵,就是為了判定聲源的位置,通過聲波到達雙耳的時間差,大腦就能判定聲源的位置,這被稱為“雙耳效應”。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在做情報工作時主要由眼睛觀察,而人眼畢竟不能像變色龍那樣分別觀察不同的物體,即使那樣最多也只能觀察兩個目標,但是耳朵卻可以時刻對周圍進行全方位的感知,從而可以為視覺觀察提供保障。關於這一點,是可以通過訓練提高的,平時聽聲音的時候在意一些就可以達到目的。同時耳朵在局勢評估中也佔有主要位置,具體後面會提到。1.3&體力體力是完成任務的基礎保障,在情報搜集過程中可能要連續工作幾個小時,或者在安全工作中也可能需要把某個空間翻一個底朝天,所以足夠的體力是很必要的。體力方面的要求主要分為力量、爆發力、耐力三個部分,具體的標準其實就是正常人的標準,只是大部分的“正常人”都沒有達到正常的標準。現在的人普遍缺乏運動。在力量上,並不要求有多麼強健的肌肉,過於強壯顯然不符合1.1的要求。但是力量如果不夠就會影響到某些工作的品質。這裏先修正一個相關誤區,不要認為某個動作的穩定性是可以單獨練出來的,沒有足夠的肌肉的力量就不會有穩定的動作。職業士兵之所以聯繫俯臥撐,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提高瞄準時的穩定程度,把槍械換成相機也是一個道理。對於力量的基本要求,像俯臥撐、仰臥起坐、抱頭蹲起(小心頭暈)應該達到連做40次,引體向上10次,如果都能做2倍的數量會比較理想。爆發力方面,如果以短跑為標準百米至少要在15秒以內(非常寬鬆了)。耐力方面,如果以長跑為標準1000米不間斷應該在6分鐘以內。不過城市環境中不一定有機會需要長跑,所以不必對長時間奔跑做過多的要求,但是對於步行距離,應該保持能夠以標準速度即5km/h的速度連續性走2~3小時。上面所涉及到的這些數據並不全面,並且很可能不適用於女性。不過你還是要清楚體力的重要性,鍛煉總是有必要的。一般來說體力的要求對於城市上班族可能高一些,不過體能的提升相對比較簡單。對於體能的鍛煉,我能說的就是吃苦。如果不知道如何吃苦,你還是找個健身教練吧。不過情報工作不是軍事行動,也不用你吃太多的苦。1.4&韌帶這一點應該算是體力的附屬,因為體力的正規訓練都會涉及到韌帶,單獨拿出來是為了強調一下它的重要性。韌帶就是一般人理解的“筋”,作用是將骨骼連接在一起。一般人的韌帶由於基本不作劇烈運動會相對較短,所以在進行劇烈運動時就會限制肢體的活動,並且增加“抽筋”的概率。如果只練習體力而不對韌帶進行鍛煉,那麼結果就很可能是有勁使不出來。如果你腿部的力量足以在汽車上踢出一個坑但是絲毫沒有進行韌帶的鍛煉,那麼到了需要玩命跑的時候只能是越用力越抽筋。對於韌帶的鍛煉(至少包括雙腿),方法無非是“死抻”,包括縱向和橫向(自己去理解)。這裏疼痛肯定是免不了的,但是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通常不會造成有危害的損傷。1.5&協調性協調性對於特工的作用主要就是提高辦事效率,另外對於偽裝也有所幫助,協調性主要在於後天的鍛煉。協調性主要包括雙手控制、手眼協調和平衡感。雙手控制是指可以擺脫先天的左右手習慣的限制能用任意一支手做大部分的事情,也就是打破所謂“左撇子”和“右撇子”的限制(“左撇子”在人群中的概率是1/10,所以不指定是訓練左手)。這一點實際很重要,因為這樣可以儘量多的利用有利的形勢而不受這方面的影響,換個說法就是你可以不用為了使用你的主手而改變自己的姿態,甚至可以兩只手做兩件事。正規特種部隊在武器使用方面都有這樣的要求,為的是有效的利用掩護或者在負傷的情況下繼續作戰。對於這方面的訓練方法,可以在一段時間內不斷強調自己只使用另一支手做事,寫字除外(那實在比較困難,且大部分的“左撇子”也是用右手寫字,也包括用滑鼠,誰是“左撇子”看他用哪個手拿筷子通常就能知道了)。雙手都能用的另一個好處是在偽裝身份的時候又增加了一個偽裝點。手眼協調性起的作用是可以提高反應速度和精准度。這一點在需要接住某些東西或者投擲某些東西的時候會起很大作用。練習的結果也不只是提高了手的反應速度,身體總的反應速度和對物體運動軌跡的感覺也會隨之提高。這能夠讓你做到一些以往做不到的事情,其中一些的目的可能是就你自己的命。練習手眼協調可以從精准投擲和接住飛行物品開始,如果有能力達到雙手扔三個球的水準那是再好不過了(這也不見得有什麼用,能準確地接住或投擲一個物品其實就夠了)。平衡感在這裏起的作用並不是為了過獨木橋或者走鋼絲,依舊是增加身體的可控程度,平衡感較強的人才可以用某些特殊的姿勢來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也就是說身體的敏捷度與平衡感有關。例如在《諜中諜》中阿湯哥一次次從通風口垂降潛入的情形,如果沒有良好的平衡基礎那可能就真是一個Impossible&mission了。如果說這個比較特殊,那麼平時站立或走動時避開某個物體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如果不要求速度這也沒有什麼難度,但是在要求快速行動中避開某個突然出現的物體或穿過狹窄路徑的時候,你的平衡感不足就會導致你減速、摔倒或撞上。個人平衡感的強弱基本是天生決定的,但是想獲得某種程度的提高也不是不可能,通過不斷嘗試進入一個失去平衡的狀態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提高個人的平衡感。如果你經常做公車,你可以試試拋開扶手站立。或者在閉眼的時候盡可能長時間的單腿站立也能達到一定的訓練效果,不過這個訓練沒有上一個更有意義。2&工作意識體質是成為特工的基礎,但是能否成為一個優秀的特工由意識決定。所謂意識,就是指某種思維方式,最通俗地說就是“想法”,不過這要求是一種本能而不是一種記憶。由於情報工作的工作性質,很多常規的思維方式在情報工作中並不適用。如果工作意識缺乏或不正確,那麼就根本談不上某些手法的正確與否,自然也談不上什麼可靠的成功率了。正確的情報工作方法是建立在適合情報工作的意識之上。需要注意這些意識可能只適合於情報工作,所以通常不適用於個人的平凡生活。你需要明確的區分什麼是你的情報工作,什麼是你的普通生活,這兩者之間往往沒有什麼明確的界限,只是你要是不想活的太累的話你就要區分一些事情。2.1低調、保密與偽裝意識對於情報工作者而言,當然也包括我們這些非正規的特工,所要做的或者所要應對的都不能算作是什麼善事,所以保持低調的意識是重中之重。如果以高調姿態做事就根本談不上成功,也基本不可能成功。保持低調的重點是永遠不要炫耀自己和自己的任務,不論任何地點或者任何情況。或許很多人看完這本書後對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如何進行情報工作,這時宣稱自己是特工或者偵探一類的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炫耀自己的技能更是可以獲得無數羡慕的目光。可是要知道,你的所謂特工形象越明顯,別人對你的戒心就越強,你的知名度越高,偽裝工作就越是不好做。永遠不要試圖引起他人的注意,別妄想逞英雄,你也不是英雄!如果在情報搜集工作中你的目標也是一個同級別的特工(說對手更好理解),那麼你一旦被注意就基本等於行動失敗。低調所指的不炫耀還包括著裝、行為、位置等幾個方面。一個誇張的例子,白天在商業街裸奔就不是低調的表現。你要時刻確認自己在周圍的環境中顯得普通。保密意識是低調意識中很重要的部分。這個從屬關係是由於其本身的性質決定的,如果你做事足夠低調,那麼別人自然不會知道什麼。單獨拿出來講是要你重視這一點。對於保密意識,你所要考慮的是防止資訊的洩漏。首先是管好自己的嘴,然後是檢查是不是有什麼東西可能主動(呈現)或被動(被找到)的洩漏資訊。如果某人要對你採取什麼行動,那麼他就必須掌握關於你的資訊,否則他就什麼也做不了,這一點反過來對於你也是一樣。保密的重要性就在於它能夠避免你在涉及到你的行動開始時就處於不利地位。保密是確保自身安全的第一防線,因此保密工作也就成為了個人安全即反情報工作的重點,相關的技能被寫在第四章的基礎安全部分。但是首先,你要重視這個事情。偽裝意識是低調意識的延伸,也可以說是低調意識的一個切合實際的類型。兩者不同之處在於低調是不引起他人注意,而偽裝是用於對抗他人的關注,同樣是讓你顯得普通。在實際行動中即便你做事非常低調,也難免遭到有意或者無意的關注,或者在對抗性情報工作(雙方的情報搜集與反搜集)中你註定要被例行的關注,這時就要靠偽裝來繼續確保身份和個人的安全以及任務的繼續。並且還有一些特殊的時候你必須要一定程度的引起某些人的注意才能夠達到目的,這時你也需要偽裝才能達到目的。這裏說到的後一種情況中的做法並不與低調意識相衝突,偽裝可以讓你與所處環境相容,反之你什麼都不作卻會讓自己在環境中顯得特殊。本書在安全工作一章對於偽裝的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這裏還是只講解意識。在你做任何情報搜集工作的時候都需要偽裝,同樣在進行安全工作的時候也是如此,因為無論怎樣你都要以一個現實或虛擬的身份出現。偽裝的目的是使目標不被人發現和識別(辨認),具體到情報工作中就是不讓人辨認你的身份,或者通過你的物品辨認擬的身份或行為。說偽裝是為了不被別人看見是十分無知的,你我和其他人都是現實存在的實體,既然存在就不可能不被人看見。這也就是在低調意識的基礎上強調偽裝意識的原因。軍事上的偽裝也是一樣,不論是迷彩服還是裝備的偽裝漆都是為了使敵人無法辨認其是己方的軍事人員或設備。至於完全看不見的那種方式,也就是視覺隱形,由於沒有可用且實用的技術,所以暫時不去考慮。情報工作中的偽裝要點是讓自己看起來儘量在所處的環境中看起來比較正常。軍事上的偽裝是讓人或裝備看上去融入周圍的自然或人為環境,而情報工作中的偽裝就是讓相關人員融入周圍的人群。但是情報工作的偽裝不只是外觀上的偽裝,還包括身份資訊的偽裝等等,目的是即使在受到訊問這樣的糟糕情況時特工的個人身份以及任務仍然安全。在保持低調的情況下,你要確認自己有合適的偽裝能夠保持自身的低調狀態。2.2警惕與觀察意識警惕與觀察的意識在情報工作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要知道在情報工作中威脅或危險無處不在,它們可能來自你的目標或者把你當作目標的人,也可能是其他的什麼人或物。除了應對威脅,還要對周圍的變化做出及時的反應,不然也會錯過很多重要的情報。在進行任務時要時刻警惕周圍潛在的威脅和發生的變化,因為沒什麼事是不可能發生的。除非在基本安全的情況下(在情報工作中談不上基本安全,所謂基本安全也就是指不在任務中),否則至少每分鐘和在進入新環境時搜索一次所在環境,也就是進行全方位的視覺、聽覺等方面的感知,不過自然是要在低調和不影響偽裝的情況下。如果在兩次掃描期間感知到突然的變化(通常是聽覺),那就一定要在准許的情況下給予最大的關注。如果說為搜集情報而警惕,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但是說到在城市這種環境中警惕威脅,很多人並不明白。更確切的說很多人都不明白什麼是威脅,這就是絕大多數因為意外事故而傷亡的人的原因。什麼東西是威脅?威脅就是有可能對某人或某事物造成傷害的事情。現實中威脅無處不在,哪怕一根毫不起眼的筷子也能置人於死地。在評估物體威脅的時候主要參考下列要素:速度和運動軌跡、鋒利程度、結構強度、重量。對於評估人的威脅,那就要看這個或者群人的身份是否與你的兩個身份相克制。比如你偽裝成擺攤小販進行監視,突然看到城管執法人員出現……快跑吧夥計!或者出現了一個在計畫之外瞭解你真實身份的人,可能他或她不會認出你,但是最好還是回避一下。從情報工作的角度講,對於威脅的警惕更主要的是為了確保你不被獵物反咬一口。另一方面如果你捲入了某個事故,即使對人員及設備沒有造成危害,也必然會引起周圍人的關注,這大大增加了暴露身份和任務失敗的可能性。保持警惕的途徑就是觀察。不過觀察的目的不只是為了保持警惕,也為了獲取情報。即便是不考慮警惕的問題,你也要盡可能更多的觀察,你所觀察到的都可能對你有用,所以單獨的觀察意識也是你需要的。觀察意識的重點是要對觀察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也就是對人的觀察能力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包括視覺、聽覺、嗅覺等等。其中視覺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聽覺。對於視覺,不要認為在你視野中的物體你都能看見,如果那樣人類水準視角就接近了180度,但是你看著前方平伸雙臂試試看,你看到的雙手只是一個無法辨認的影像,換成別的東西你可能根本看不出那是什麼。人眼的視角很大,但是大腦能分辨的範圍卻很小,所以人的有效視野差不多只有很窄的幾十度,只有在這個範圍內的物體能夠被辨認細節。想一想自己看書的時候就明白了。認清了這一點,你就應該知道有效的觀察應該是重點關注一個區域,通過移動視線來完成一個大範圍的觀察。具體的方法在基礎技能中會有介紹。然後就是觀察的內容,明確要觀察的是什麼。如果說觀察的是物體,那麼作為特工你等於是一個瞎子,就像普通人到了犯罪現場基本找不出證據一樣。從觀察的角度講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由細節組成的,比如看到一輛汽車,一般人可能只注意他的主體外形和顏色(紅色轎車),但是通常不會在意它的品牌、型號和配置等等,這些就是細節。無論是活體、物體、還是事件都是由細節組成。只有掌握了足夠多的細節才能更好的辨認目標,掌握的越多識別得越快越準確。反之就等於你什麼都沒看見,常見的這種情況就是:大街上的——都是人。要想讓你的觀察迅速和有效,那麼你就要重視被觀察物的細節,找到與你的記錄(各種形式)匹配的細節你就識別了這個物體,或者你記錄了足夠的細節就是記錄了這個物體。普通人往往都不在意這一點,而本能的識別僅包括了最基本的細節,這通常無法滿足情報工作的需要。提到了細節就不得不提到標籤,標籤是為了顯示資訊而存在的標誌,包括品牌、型號、證件號碼等,也屬於一類細節。標籤在大部分情況下是細節中最容易辨識的,因為標籤通常會被設置在顯著的位置。還是以汽車舉例,汽車的品牌、車牌號碼等數據都會在車頭車尾標出,並且容易辨認和形容,這就是非常有利的辨認物體的條件。如果是完全依靠外形等細節辨認大眾和奧迪,對於不懂車的人是極為困難的。在觀察細節的時候,優先尋找標籤或能夠作為標籤的細節。關於視覺觀察,再說一點可能是重要也可能是無關緊要的一點,那就是你的觀察不一定是直接的。很多時候都可以借助一些能夠反射鏡象的物品觀察你個你當前姿態無法觀察的位置,也就是說你可以不用改變你的姿勢和位置。除了視覺的觀察,聽覺也很重要的觀察手段,這也是你需要重視的。在聽覺方面你需要注意不要把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某個聲音上,因為這樣其他位置的聲音就會被忽略。其實關注一個聲音並不需要過多的注意力,你完全可以用較少的注意力確認一個聲音的方位或者辨認一個你瞭解的聲音。這樣你就能夠通過聽覺大體的瞭解周圍全方位的狀況,這正是你需要做的。2.3記錄意識很多人都認為他們看到的、聽到的都能夠自然的被他們記下,然而到了需要他們講述這些的時候,只有少數一部分人能夠準確的復述他們的見聞,尤其是詢問他們的時間與時間發生的時間有很長間隔的時候。對於普通的生活,這樣的情況不會造成什麼問題。但是在情報工作中任何發生的事情都可能與你的工作有關,如果你沒有記下這些,那麼你很可能沒有機會再去獲得這些資訊,如果這是某個關鍵的資訊(你不一定在當時知道這一點),那麼你的工作就很難繼續進行。所以你需要有意識的記錄所發生的事情。有意識的紀錄,最基本的就是有明確意識的記憶。這看似沒有做出什麼改變,但是在之後的回憶結果上會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你們當中的一部分人掌握某種記憶方法的情況下(這個自己去找)。如果你採取用大腦進行記錄的方法,那麼在事後你最好把其中有價值的部分做一個實質性的備份,這即是為了保險起見,也通常是完成任務時所要提交的。更進一步,你應該找一些工具幫助你進行記錄。因為即使你接受過記憶訓練,記憶的結果也可能因為大量事件的發生、心理緊張、時間推移等因素變得不可靠,而通過工具包村的記錄則要可靠的多。這裏所說的工具可能是最基本的筆和筆記本,也可能是聲音採集或圖像採集工具。涉及到監視的任務通常由任務目標決定了你必須使用記錄設備,這就不用說了。在世紀的記錄中,用什麼工具並不重要,關鍵是你要在合適的時候使用他們進行記錄。還有,如果你以非現實的方式進行記錄,也就是通過大腦、文字或者語音的方式進行記錄,那麼你的記錄應該能在需要使用的時候證明什麼時間在什麼地點發生了什麼事和涉及到的人或物。而攝像、拍照、錄音等現實記錄方法,由於其本身已經是記錄原本的現實情況,因此會省去很多麻煩的事情。2.4懷疑和分析意識你要知道,呈現在你面前的和你找到的都並不一定都是真實的,你要學會懷疑和分析你所觀察到的一切。這裏並不是說你看到的和聽到的都不是真的,排除極少數產生錯覺的情況,你看到的、聽到的等等都是現實發生的。只是這些很可能是他人製造的假像,以此讓你或者其他什麼人被誤導,也就是對你或別的什麼人進行的欺騙。作為一個特工,懷疑意識是必須要具備的。而懷疑的對象,你要記住你周圍的一切都值得懷疑,除了明確的同盟者(如果有必要,這也是需要懷疑的)。你可以判定什麼對你是安全的什麼不是,但是在此之前,沒有什麼對你來說是安全的。懷疑一切是必須的,但是如果你無法處理你的懷疑,那麼你的思維能力將很快被全部佔用,屆時你就無法處理你所要做的事情了。因此,在懷疑的同時,你還要進行分析,得出被懷疑對象是否正常,只有不正常的事物才值得你持續的關注。具體的分析方法與情報分析的工作方法相同。不過配合你的懷疑意識進行的分析必須在第一時間快速的完成,而不是事後在屬於你的空間中分析記錄。這對你的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如果無法滿足就會出現與電腦記憶體不夠類似的狀況。在平時多做一些即時的分析,會有助於提高你的思維能力,提高工作時的辦事效率。2.5時間意識大部分的情報搜集工作都需要準確的時間尤其是在協同工作的情況下更是如此,還有一切必要的記錄也必須與相應的時間計入。準確的時間可以通過準確的手錶得到,但是優秀的時間意識並不是可以用手錶得到的。時間意識的重點就是時刻關注相關的時間,相關的時間可能是行動用時、行動時限、目標的出現時間等等。作為特工一方面需要掌握準確的時間,這可以通過經常觀察相對精准的計時器具獲得,這裏你要注意使用他們;另一方面要有良好的時間感,即使在沒有計時器具的情況下也可以對時間進行基本的估算;還有就是對於用時的估測能力,能基本估測自己或者他人行動的大概用時。時間意識的作用是讓你能在準確的時間出現在準確的地點,由此在情報工作中獲得優勢。反之,如果你出現在錯誤的時間,那麼你出現的地點也必然是錯誤的,這樣往往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另外補充一點,情報工作中所用的時間一般是24時制,這樣有助於簡化數據,並且在多數時候這都要比12時制更明確,你要在平時就習慣這一點。2.6痕跡意識痕跡在情報工作中有著很關鍵位置,一方面從痕跡中可以獲取必要的情報,另一反面也會因為痕跡而影響到特工的安全。由於痕跡也屬於要觀察的細節,因此這裏要說的痕跡意識是如何減少你所留下的痕跡。留下痕跡就會被人察覺,這顯然不符合特工的行動要求。你需要建立你的痕跡意識,時刻注意你留下的、將要留下的和別人留下的痕跡。不過想要完全不留痕跡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要是事實發生過的事情都會留下痕跡。但是很多痕跡是可以被消除的,同時不能被辨認的痕跡也沒有任何的價值。所以只留下少量不可辨認的痕跡等同於沒有留下痕跡。想要不留痕跡首先要知道你可能會留下什麼痕跡,留下痕跡的形式多種多樣,如果忽略了其中一點就可能被想要找到你的人察覺,接著就有可能找到你。留下痕跡的形式可以大體分為四類:接觸痕跡、使用痕跡、監視痕跡和遺留物。接觸痕跡是指通過某種形式的接觸而留下的痕跡,例如指紋手印、鞋印、刮痕等;使用痕跡是指在使用某些設備或服務時留下的數據或者單據,例如使用電腦的歷史記錄、超市的購物小票、發票等;監視痕跡是指在某些場所的錄影或錄音設備記錄中留下的痕跡,例如銀行等場所的錄影保安系統;遺留物是指掉落或遺棄在某場所的物品,例如包裝袋、紙片、衣物纖維、頭髮等。這些經常會被留下的痕跡都有可能使特工的行動暴露,看過諜中諜的朋友應該記得那次讓·雷諾因為掉下一把匕首而使行動暴露的場景。想要不留下痕跡最好的方法是不產生痕跡,畢竟消除痕跡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技術。關於痕跡意識首先應注意的就是儘量不產生痕跡。諸如指紋、指印(手不乾淨的時候)或者鞋印以及頭髮等等痕跡很容易就會被留下,消除這些痕跡必然費時費力,且在任務中可能不會有額外的時間來處理這些。但是通過簡單的方式,例如戴手套等方法或利用某些工具就可以完全避免留下痕跡。不過有些痕跡是必然會產生的,例如使用某些服務產生的票據和物品包裝等等,也包括由於不留意而產生的一些不該產生的痕跡。這些東西的產生是必然的又是無法避免的,這時就要想辦法消除這些痕跡,根據痕跡的類型選擇不同的清除方式,通常是擦掉或者帶走。還有一些痕跡是必然會留下的,比如進入某場所或者經過某地點的錄影記錄等等,也包括在某人記憶中留下的痕跡。這些痕跡可以證明你再生麼時候到了什麼地方,這對於行動安全是很大的威脅。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使這些必然留下的痕跡不被辨認。比如在錄影記錄中的你如果沒有面部正面或側面的影像,又沒有明顯的服裝特徵,那麼拍攝錄影帶的一方會知道“你”去過某地,但是不知道“你”是你。2.7欺騙意識情報工作中欺騙占了很大的比例,無論是情報搜集還是安全工作,很多部分都是在進行著無止境的欺騙。在這一行裏唯一應該真實的只有情報,不過這一點也很難得到保證。想要做的專業就必須學會編織謊言。如果你不想這麼做,那你還是離這個爾虞我詐的身份遠一點,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這樣那你需要做的事又怎麼完成呢?一流的特工就是一流的騙子,至少特工不會用真實身份去做任務。對於我們這些業餘特工,只要你在做任務就要記住一點——不說實話(當然不包括明確的同盟者)。情報工作的欺騙多種多樣,多數是製造假像對目標或對手進行錯誤引導。錯誤引導是欺騙的關鍵,你所要做的就是讓對手或目標的思維按照你所需要的方向延伸,自然這個方向與真相的方向相反。謊言應該是普通人最常用的欺騙手段。對於謊言,最重要的就是可信,否則謊言就是完全沒有意義的。那麼怎樣的謊言是可信的呢?只有合乎邏輯的謊言才可信,沒人會相信一個現在20歲的青年殺了甘迺迪,因為那時他還沒出生,也同樣沒人相信你在&日駕機撞了世貿大廈,除非這些人是活見鬼。謊言要與所關係到的事件發展相符合,較為完善的謊言其實是一個完整的虛構事件,即使需要你說的只是肯定或者否定,你也要準備出完善的前因後果,內容當然是假的。同樣,對於他人可能的謊言,在你沒有證據證明真偽的情況下也是根據邏輯進行判定。符合邏輯的話不一定是真的,但是不符合邏輯的話一定就是假話。如果面對的是一個掌握謊言技巧的人的謊言,唯一能揭穿他的謊言的就是證據,別無他法。對於撒謊這個行為,要注意的是絕對沒有退路,既不能改變已經說出的謊言也不能承認自己撒謊,任憑威逼利誘。如果在某次撒謊後自行否定原來的謊言且重新撒謊,那麼結果是你的撒謊對象會認為你的兩個謊言都不可信,進而認為你不可信。謊言本身就不是實話,如果說錯了就將錯就錯說下去,不過通常情況下謊言應該是預先準備的。對於承認自己撒謊,結果不會比“死扛”好。你不說其他人什麼都不知道,你說了其他人很快就會找到證據來證實你做的事(通常不是好事),接著就是對你進行處理。另外撒謊的確是一個需要膽量的事情,這是謊言欺騙中比較麻煩的部分,因為其他欺騙方法都是做出一個假像給人看,而不是厚顏無恥的說假話。如果對自己的膽量不放心就不要撒謊,先搞定自己的膽量在考慮這個問題。不過,假話說多了你也就會習慣了,並且你要相信,為了達到你的目的,進行欺騙是合理和必須的(自我欺騙?)。2.8心理素質在情報工作中需要應對各種各樣的威脅和壓力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就需要有足夠的膽量才能完成任務。注意這裏說的是膽量而不是勇氣或者信心,勇氣或者信心通常是針對於已知工作或事件而言,而膽量是針對已知的或者未知的。提高自己的膽量說難很難說簡單也簡單,關鍵還是在認識上。其實膽怯或者恐懼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正如羅斯福所說:“真正令人恐懼的是恐懼本身”,恐懼並不能解決你的問題它只會帶來更多的恐懼。大部分人之所以會有恐懼感完全是因為他們不相信許多應該相信的東西,同時又相信一些不該相信的事情。解決膽量問題的關鍵就在很多的信與不信上。首先是相信自己,這也是大部分人的問題。大部分的恐懼是因為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例如所謂“生存訓練營”中在3米高(居然有人說“3米高空”,笑話!)的地方跳過一個幾十釐米的缺口,很多人上去就腿軟。像這樣的恐懼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個動作在地面上誰都可以做到,唯一的變化就是位置提高了3米,但是這對於你的動作並沒有任何影響,畢竟不是綁上你的腿再讓你跳。如果你相信自己能跳過去那麼你肯定就能跳過去。其他事情也是一樣,只是因為不相信自己能做到而產生的恐懼無非是自己嚇唬自己。即使所面對的是從未做過又必須做的事情也沒關係,想想看那些事情都是有人做過的,別人是人你也是,那為什麼不能做?況且這種情況又是很極端的,通常你必須做的事情都是你會做的事情,你既然接受過相應的訓練或者掌握相應的技術,那就完全沒有害怕的理由。即使沒膽量,勇氣總該是有的。然後是相信技術,人類科技和你所掌握的技能能夠給你帶來足夠的安全。比如說蹦極這項運動似乎對個人膽量是一個巨大考驗,但是實際上蹦極的危險可以忽略不計。除了醫學上的恐高症患者以外完全沒有害怕的必要,經過精心設計的安全帶和高強度的蹦極繩索絕對不會讓你一頭紮入“萬丈深淵”。由此可以得出恐懼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無知,所以多學學各方面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說到相信技術就又牽扯到另一個問題,許多人還是太迷信,出了一些問題就又是鬼啊神啊命運什麼的,本質上還是自己嚇唬自己。如果這個世界真的有神有鬼,且這些神與鬼確實能幹預現實事件,那麼人類的戰爭為何從未停止過?或者為何像SARS這樣的傳染病沒有讓人類滅絕?有些事情還是不要信的好,不該信的別信,也沒有理由相信。最後就是對後果的擔心,有一部分的恐懼是由於對後果的擔心而產生的。其實這個問題前面已經說過了,“恐懼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他只能帶來更多的恐懼”。如果說因為擔心後果而產生恐懼不如說擔心後果本身就是恐懼得表現,事情的後果是需要考慮村的但是更重要的做好當前應該做的和能做的。除非你被注射了足夠的鎮靜劑躺在定時炸彈旁邊,那麼你就可以盡情恐懼了。對於心理素質,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冷靜,或者說是鎮定。在情報工作中如果你的情緒容易受到所發生事件的影響,比如容易變得興奮、憤怒、悲傷、緊張、驚嚇(與恐懼不完全相同)等等,那麼你相比於其他人就更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或者無法做出判斷,因為這些情緒將大大削弱你的思維能力。這對於任務以及你自身安全的影響大家都應該清楚,我就不多說了。要做到保持冷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忽視你周圍發生的事情。這並不是說停止觀察,而是要儘量的把自己沖周圍環境中剝離出來,也可以說是讓自己變得冷漠。這也許很困難,或者不可理解,但是這是成為特工所必須的,為了你的任務必須要做出正確的判斷,這也包括你最基本的任務——生存。如果你很難做到保持冷靜,那麼退一步講,你至少要能夠評估自己的心理狀態。你要在你的情緒受到影響時意識到這一點,儘快地想辦法消除這些影響,並且暫時不要做出判斷或者決定,甚至終止你正在做的事情。如果不這樣你的錯誤判斷或行為很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不過如果被驚呆了,那麼這個事情就很難處理,這個問題無法有效的預防,且進入這個狀態後你往往無法控制自己,這是最壞的情況。2.9體質提升不管你承認與否,通過意識可以提升,就好比單單通過更換顯示卡的驅動程式可以提高顯示效果一樣。這個意識與情報工作沒有太直接的關係,不過這裏還是要說一下。具體地說就是通過意識控制發揮一部分的個人潛力,之所以只是一部分是由於另一部分由激素控制,不再意識範圍之內。具體的方法很簡單但是又很難掌握,關鍵就是在某件事上下的決心,決心越強,能使用的個人潛力也就越多。這樣說可能很多人聽不明白,那麼以跑步為例,大部分人在參加賽跑時的成績都要好於自己的平時成績,就是因為這時的人對名次下了很大的決心,也就是對速度或耐力的決心。同樣,在追搶了自己錢包的小偷時或者逃命的時候跑的都比平時快。不過這一類的決心通常都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潛意識形成的,所以基本上沒有人把這種現象與提升體質聯繫起來。要掌握通過意識提升體制的關鍵就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決心,有些事情看起來並不會像人們所想的那樣關鍵,在這時能否拿出足夠的決心就能決定你發揮的情況。讓沒有受過特殊訓練的人站在平衡木上,即使他們盡最大努力保持平衡大部分人還是會掉下去。僅僅靠操作自己的肢體達到某個標準有時是很困難的,不過如果意識上有足夠的決心要穩定在平衡木上那麼結果就會有很大改觀。補充一點,平時所謂集中精力其實也是下決心的另一種方式,差別是沒有提及目的,故效果不會很理想。說到目的,請確定所需的決心指向正確的方向。在上面的例子中,重點是穩定而不是保持平衡,這也是很多人失敗的原因。想要在某些方面達到完全發揮以致超常的發揮,需要的是能夠讓旁人震撼的決心,是那種放出懾人目光的決心!如果想要成為精英,那就要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情況下拿出這樣的決心,你能嗎?2.10學習意識學習意識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畢竟這本書就只有十幾萬字,算下來其中的內容並不多,即使是對於情報工作這個專項。而在你的任務中你必然會經常遇到你現在不了解的事物,你的無知很可能直接導致你的失敗。所以,你要不斷地學習個方面的知識技能,讓自己盡可能的接近所謂“無所不能”的程度。至少你要保證在確定的任務中,你不會遇到什麼你不懂得的事情,即使是你在任務中需要顯得無知。對於學習的途徑,這是多方面的,比如書、電視、網路、人等等。要抓住一切機會學習你不知道得事物,隨時隨地。很多東西都能夠直接或間接的支持你的任務。如果你的愛好廣泛,那麼對於能獲得什麼我就不必多說了。學習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除了你的任務所需的專業技能以外,你所要做的只是嘗試去理解,理解了你就自然能夠記住,或者說學會了這些事情。更簡單的說,你只要帶著學習的意識去經歷某些事情,所得到的對於你來說差不多就足夠了。下麵簡單說說幾個常用的普通學習途徑。電腦遊戲可以說是非常好的學習途徑。不過要注意,雖然絕大多數的遊戲都能夠提高你某方面的能力,即便是WINDOWS中的掃雷也可以提高你的思維能力,但是這樣的遊戲不具備更多的學習和訓練價值,多數的網路遊戲也包括在內,他們大多都只是消耗你的金錢和時間。這裏建議你多玩玩單機的第一人稱射擊任務類的遊戲,也就是CS的形式下要你完成某些任務(CS任務版不包括在內!)。這些遊戲大多是軍事題材,並且是讓玩家以第一人稱視角出現在遊戲中,這對於鍛煉你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是大有幫助的。此外由於這些遊戲中的重點是完成任務而不是CS那樣單純的殺死對手,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你操作任務的能力,有助於你瞭解某些事物之間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此類遊戲的水準和你的情報工作技能水準是掛鉤的。即便是作為單純的殺戮遊戲,也是有意義的,因為這些遊戲中基本都設置了孤軍奮戰的情節,或者CS中經常出現對戰中剩下半條命的你面對多個敵人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你應對壓力和麵對恐懼的能力。但是這裏並不推薦CS,其真實度過於差勁,形式過於單一,就算是團隊配合,也比不上戰地系列,加之大部分人玩這個都局限於那個幾個白癡的PK地圖上。在另一方面,由於此類遊戲在不斷的追求真實感,因此其中出了追求視聽效果外多少都會有一些你能夠使用的方法出現在其中,或者是作為某類任務的模擬(大量的潛入任務)。不得不說電藝(EA&.cn)的遊戲作的很好,在這個方面也不例外。這裏推薦以下各個版本的榮譽勳章、戰地2(或者2142這個更先進的)、007(已知有夜火這個版本,效果不是特別好但是值得推薦)。此外一個叫做細胞分裂的系列也是很不做的遊戲。最後要說明的是,在你想要從這些遊戲中學習什麼的時候,集中點精力投入到遊戲當中,體會遊戲中環境的感覺,並且要思考怎樣能且優質的完成任務(重點)。再有,不要使用外掛、修改程式和秘笈。如果你不想花時間研究遊戲,那麼電影也是很好的學習途徑。某些類型的動作類影片(軍事、間諜、殺手等題材)中可以和上面講到的遊戲一樣交給你很多相關的技能,因為製片方也在盡可能的靠追求真實來吸引觀眾。不過於遊戲不同,電影只需要你觀看,而不需要你做。這對於觀察能力和記憶力好的人來說可以省很多時間,但是對於這兩方面能力不強的人很可能是看了也白看。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遊戲和電影(尤其是電影),你需要分析其內容的真實性和可用性,畢竟其中都有渲染和誇張的成分。相比之下遊戲的可信成分一般更多一些,不過你要清楚某些工作的現實操作並不只是點點滑鼠敲敲鍵盤那麼簡單。而對於電影,某些導演追求的只是視覺效果或者藝術性,甚至是喜劇性,這時其中的誇張和超現實的內容是否仍然對你有意義就需要考慮了。007系列的電影有些過於注重視覺效果和場面,其中的實際內容遠沒有諜中諜系列以及其他的間諜題材電影的內容多。總體講歐美比較新的間諜、賊和殺手類型的影片在品質上相對不錯,數量也很多,有時間可以找一些看看。港片在某一個時期中一直沒有什麼有價值的內容,不過近年來多少也有一些可看的片子,主要是間諜或臥底的操作方面,另外有一部叫“跟蹤”的片子似乎也值得看看。除了遊戲和電影,你還可以在社會中學習很多東西,或者說你應該去主動地學習關於這個社會的內容。情報工作的環境就是這個社會,你在這個環境中工作就要考慮到這個環境的情況以及將造成的影響。不過這一點也不一定有多麼的重要,因為對於你,你很可能只是在你日常生活的圈子裏進行一些工作,這時你只需瞭解你自己生活圈子裏的人和事物,並不會接觸到其他層面的人或事物,這一點你自己考慮。最後說的就是實質性的知識技能,在你需要做某個具體的事的時候你需要掌握具體的實際技能,這通常就需要書一類的教學資料甚至是培訓。對於這些,你首先要確定你需要什麼,之後就去找。在大型書店裏你能找到處理很多具體問題的方法,你也同樣可以在互聯網上搜集這些東西。同時,這本書本身也包含了很多要你瞭解的東西。即使是你不需要某些實際的技能,多看看書(含電子形式)也是有好處的,因為你不能預測你會遇到什麼,那麼你最好對你可能遇到的東西有所瞭解。最後強調一點,對於你所學到的東西,除非那是實際的且正規的專業知識,否則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提供給你參考的。這些東西很可能不正確或不適用,在你明確這一點前,不要盲目的相信和使用你學到的東西。3&基礎技能特工素質除了體質和意識以外,還包括一些基礎技能。這些技能在任何情報工作中一般都不產生直接效果但是又絕不可少。在學習具體的情報搜集方法前掌握這些技能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觀察方法在前面的情報工作意識中已經講過觀察的意識,同時也講了其他必要的情報工作意識。綜合起來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傳統的觀察方式並不適合於情報工作。我們已經知道人的有效視角相當有限,也知道情報工作需要觀察儘量多的細節,同時還要滿足低調和保護偽裝的要求,那麼就需要一種便捷可靠的視覺觀察方式——掃描式觀察。掃描式觀察是指只注意有效勢力範圍中的景象,通過視線的改變來觀察全景。這聽起來很普通也很簡單,不過通常人們在看景象的時候是直接注意全部的景象,前面已經說過這樣做在大部分的視野範圍內基本看不到什麼細節,而且由於分散了精力,原本該看到的細節也同樣看不到。而掃描式觀察是以人的有效觀察範圍為重點,把全景分成諾幹個條形部分逐一觀察。這樣做同樣可以得到全景的圖像,但是相比於直接觀察全景這可以獲得儘量多的細節而不是幾乎沒有,這也不會消耗更多的時間。在掃描式觀察中要注意用眼球改變視線方向而不是頭部,一方面因為眼球的轉動比頭部的轉動更快捷(學習過或者掌握快速閱讀的人應該清楚),另一方面是因為轉動頭部的動作過於暴露,不符合低調意識也不利於保持偽裝。掃描的路徑一般是縱向順序的逐行左右掃描,由於圖像不像文字那樣有閱讀方向,所以固定的掃描方向是不必要的。當然知識和技能要活學活用,很多的情況下並不需要進行全景的觀察,這時只需掃描必要的位置即對應特徵的所在位置就足夠了。比如你要在一群人當中找到一個特定的人,那麼只需掃面這群人面部所在的一行就足夠了,也就是用於辨認的細節的所在位置。如果出現物體的距離差距很大的時候,一般先掃描近處的景物,然後再掃描遠處的景物。如果是警戒觀察,那麼就可以增加重點區域的掃描密度。無聲行動如果不是為了配合某些特定的偽裝身份,特工的行動應儘量做到無聲,因為發出聲響不符合低調的工作意識。另一方面如果你自己發出了很大的聲響,那麼你發出的聲音就會掩蓋別人所發出的聲響,這也是極為不利的。行動發出的聲音最主要的就是腳步聲。腳步聲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為迄今為止好像還沒有哪個人可以獨立漂浮移動,所以你的腳或者鞋與地面的撞擊就無法避免,有撞擊就會有聲音,我們所能控制的是這個聲音的大小。既然可以控制,那麼這個聲音就是越小越好。當這個聲音小到一定程度以後,就會被環境噪音掩蓋,這時他人就無法察覺到什麼了。具體的做法是改變走路的方式,因為常人走路發出較大的聲音主要是由習慣的走路方式中的兩個動作發出的。這兩個動作分別是撞擊和摩擦,即落腳時腳或鞋的跟部與地面的撞擊以及落腳過程中腳或鞋的地步與地面之間的摩擦。下麵提供兩種走路方式以供應對不同方法。一種方法是滾動著地,即從鞋跟接觸地面的時候開始把中量向腳外側轉移,腳跟完全著地後在從外側把重量轉移到前腳掌的位置,身體的重量以弧線的形式滾動壓在腳的不同位置上。這樣的的走路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撞擊和摩擦,所以發出的聲音會在一個相當低的水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對於不同的鞋這個弧度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如果更換了鞋的時候需要重新找一下這個感覺(常見的鞋中跑步運動鞋一般較好用)。這種走路方式適用於各種平陸以及坡路,在冰面上這種走路方式也有助於減少打滑。另一種方法是前腳掌的切線著地,方法與上面類似,只是省去了腳跟以及腳側面的部分,重量每次從前腳掌外後側向內前側轉移。其實所謂的踮起腳尖走路就是這麼走,不過實際應用中這種方法只適用於上下樓梯的時候適用。在平陸上這種方式的效果與滾動著地的消音效果類似,但是如果不是穿高跟鞋的女士用這種方式走路必然會得到他人的額外關注。至於上下樓梯,只有這一種方式可用。另外這種方式對於不完全掌握上一種方式的人在不穿鞋或者穿拖鞋的時候會很適用,你的腳跟一般並不比鞋跟好用,可是什麼任務會不穿鞋或穿拖鞋?還是可能有的。無論採用哪一種方式,都要明確這都是腳上的細節功夫。如果你的動作過於誇張,那麼只會得到相反的效果。還有就是這兩種方式在使用中,也就是一步接一步走的時候,你的身體越平穩消音效果越好。當然,如果鞋底過硬或者有帶有金屬,這些技巧將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如果有必要,你可以改造自己的鞋。在腳步消音上只有消音的走路方式還不夠,如果不會選擇路線仍然會發出很多聲響,不然你可以踩一個可樂罐試一試,如果覺得聲音不夠大你可以再去找個地雷。在路線的選擇上首選是那些質地結實結構牢固的路線,因為質地鬆散的物體受壓會發生變形,結構不牢固的物體受壓可能會斷裂或者產生搖晃。這時發出的聲響要比一般的腳步聲還要大的多。如果沒有最合適的路線,那麼就按照材質的密度和結構強度依次選擇。另外對於軟的東西,以及踩上去會“放炮”的東西還是不要踩為好。對於路線的選擇,你還要注意的是不要讓自己摔倒或者撞到什麼東西,那樣你的身體和你的嘴都可能造成足夠引起注意並被辨別的聲音。除了腳步以外,其他東西也可能在行動中發出聲音,比如硬幣、鑰匙等都有可能發出聲音,服裝的摩擦尤其是防水面料的摩擦發出的聲音也是需要注意的。對於這些聲音,你可以在他們影響到你之前就不讓他們在發出聲音。鑰匙和硬幣一類的東西只要被固定,避免了相互撞擊和摩擦就不會發出聲音。軟質面料的服裝一般也不容易發出聲音。你的電子設備在靜音後同樣不會發出聲音。這些工作其實都很簡單,只要你稍加留意即可達到目的。此外,你還可以利用聲源掩蓋你的聲音(一般不是環境噪音,不夠響)。這種方法一般是在你要採取某些特殊行動而必然會發出較大聲響的時候,你可以讓你的聲音隨著環境中的聲音一併發出。只要環境聲音比你所發出的聲音更響且和你發出的聲音類似,你所發出的聲音就不會被注意。相關的場景可以在電影兵臨城下和偷天陷阱中明顯的看到。武力(這部分講多一點,因為你出生的時候不會附有說明書)從官方情報機構的角度講,情報工作不論是情報搜集工作還是安全工作的目的都不是製造屍體(當然不包括暗殺行動)。但是毫無疑問情報工作中威脅無處不在,特工為了保證生存的任務底線就必須要保有一定的武力,但是除非迫不得已特工是決不會使用武力。如果特工使用武力,那麼攻擊將是也必須是致命的,因為被迫使用武力的情況都屬於極端情況,極端情況就意味著自身安全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生活中的情報工作倒是不大會遇到所謂的“極端情況”,但是與官方情報工作相同的是在工作中處理事情的方法多數都是非正面的,你的對手一般不會發現你之後還請你坐下喝茶。有時你的對手也可能是被公認的“壞人”。即使脫離情報工作,那你也不能保證不會被某些惡棍堵到巷子裏搶劫或者其他的什麼,警方的治安力量再強也無法保證不會有“壞人”出現,所以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保護自己的方法很多,但是在應對進攻或者說是遭受進攻的時候唯一的合理選擇就是反擊。攻擊你的人在佔有優勢的情況下根本不會跟你合理談判,最多就是勸你投降,而投降造成的損失可能是超過准許限度的。例如遭到搶劫的時候如果只有百十塊錢,那麼就算自己倒楣,破財免災;但是如果面對失去巨額財產或者面臨受到暴力侵害的情況,投降所造成的損失是不能被接受的,這時你只能選擇反擊。如果你確實受到了侵害,也就是說他人正最對你進行侵害,你是有理由反擊的,你的公民權受到法律保護。如果他人侵犯你的人身自由、威脅你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就是違反法律,法律在這個時候賦予你反擊的權利,確切的說是正當防衛(不包括事後報復)。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通過法律條文,你應該明白正當防衛並不僅限於自衛,見義勇為也包括在其中。另外對於防衛過當的問題,你應該不至於能達到殺紅了眼連解除威脅以致投降的敵人繼續“反擊”吧?麼不成還要鞭屍要保持冷靜和鎮定,鎮定。對於反擊,你要知道那不一定有效的。俗話說狗急跳牆兔子急了也咬人,但是最後還是逃不過被宰掉。反擊的重點就是有效,有效才有意義。有點膽量的人在遭到侵害——也就是遭到進攻的時候都會進行反抗,但是沒有章法沒有重點的不產生效果的反抗只能歸類為掙扎。所謂有效的反擊就是要對敵人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如果不是你放倒你的敵人,那麼結果就是你被敵人放倒。有效的反擊就是在思想上想著往死裏打,實際中也是往死裏打。不要擔心事後的法律責任問題,前面已經講過了。更主要的,能對你發動進攻的人必然有一定的武力基礎,即使你盡全力反擊通常也只會得到打折的效果,如果再帶著顧慮那麼效果會更差。有效反擊需要這樣的意識,但是在有效反擊中真正起作用的還是有效的武力。下麵就開始講解如何有效的使用武力。在需要進行武力對抗時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靜,緊張或激動導致的腎上腺素分泌雖然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擁有更多的力量,但是在武力對抗中準確的判斷和快速的反應往往更重要,要做到這一點的前題就是冷靜。無論在進入對抗前的那一刻你多麼的憤怒或者害怕,在對抗開始的時候你必須把這一切都拋到腦後,因為在應對進攻的時候進攻的一方通常都有優勢——通常是力量,除非你曾受過相關的訓練或有強壯的身體,否則你有可能佔優勢的只有你的意識(自然是看過這部分之後)。然後要做的就是保持距離,不要和對手貼在一起打纏鬥,在這種母狗打架的方式中起關鍵作用的是力量,而力量往往不是你這一方的優勢(很簡單,如果你的力量明顯佔優勢,那你的敵人就沒有理由進攻)。只有在格鬥中才能體現意識的優勢。不過你的對手通常也瞭解這一點。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保護自己。人們都說進攻是最好的防禦,但是具體到某些方面不了解如何“挨打”仍然無法在對抗中佔有優勢,因為在你反擊的時候敵人的進攻也不會停止。如果不懂得防禦的話敵人的進攻對你造成的損傷通常會比你給你的敵人造成的損傷大,除非你受過抗擊打訓練或者足夠強壯。但是還是前面說的,這往往是你不具備的。學習在對抗中的防禦其實就是學會“挨打”,但是這不同於標準意義上的挨打,防彈衣和裝甲也不是設計給人打的,設計用來給人打的是靶子。明確這一點很重要,你不是靶子,即使是那你也是活靶子,因為在力量和身體強度不佔優勢的情況下被擊中的機會可能不會有第二次,尤其是對手持有武器的時候。你被擊中的話無論是那裏都意味著身體承受了打擊的力量,所以挨打的最好方法就是躲。躲閃的動作有很多,例如左右晃動或移動、側身、彎腰、後仰、退步等,具體使用哪一種動作要看你的敵人使用哪種方法攻擊你,根據不同的動作做出不同的反應。不過遭到相對而言的高手攻擊時對方可能使用假動作,這時要注意的。在激烈的對抗中,總會有某些時候敵人的攻擊可能無法躲開或者受到環境限制不能躲開,這時的選擇只有擋。但是擋也不能硬擋,硬擋跟被擊中沒有太大的差別。在學習擋的方式之前我先問一個問題,為什麼防彈頭盔是圓的?因為人的腦袋是圓的。不錯,防彈頭盔的形狀的確根人腦的形狀有關,但是同時也是為了偏轉子彈或彈片的彈道。格鬥的防禦中也是一樣,對手的攻擊力量可能不是你能承受的,即使你能夠承受,那也將大量消耗你的體力且會對你造成傷害。在可能的情況下要儘量偏轉對手的攻擊方向。偏轉對手的攻擊需要你產生一個力加在對手用於攻擊肢體或物體的運動方向側面,比如偏轉對手的直拳,就應該橫向打擊他的手或者胳膊。在偏轉攻擊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杠杆原理的影響,還是上面的例子,偏轉打擊的位置越靠外越好,因為根據杠杆原理動力比越長越省力,效果也就越好。如果你的對手使用某種你很難接觸的帶刃冷兵器一類的武器,那麼這時你的偏轉力作用在這些武器上就很可能使你受傷,這時就要看准敵人的手,因為手上是不會長有利刃的。但是實戰中還是會出現需要硬擋的情況,硬擋的結果與直接被擊中基本相同,但是如果你保護住了你的要害,就是降低的對手的傷害效果,也就是為你爭取了更多的機會。為了保護要害,那你就不得不丟卒保車,因為人的要害主要是軀幹和頭部,所以在需要硬擋的時候四肢就會作為棄子來應對敵人的力量。通常用來硬擋的通常是前臂,阻擋時移動到敵人肢體的運動路線上與軀幹貨頭部保持一定的距離,為保證阻擋的效果通常是同時使用前臂,垂直於身體前方,一般是保護頭部,這裏容易被打也需要重點保護。之所以用前臂,是因為前臂有足夠的靈活性和足夠的伸展距離用於緩衝敵人的力量。之所以不用手去進行硬擋是因為手的重要性遠大於前臂,而且手由多塊骨胳組成不利於承受比較大的衝擊,還有就是手在可能的受傷後恢復遠比前臂困難。硬擋通常不用手,不過在應對刺來(注意不是坎)的利刃的時候也別無選擇,因為利刃會直接刺入你的組織,唯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手阻擋。不過這裏不是以手擋刀,而是以手擋手,準確的抓住對方的手腕然後向相反的方向用力。但是要注意一旦抓住對方的手腕接下來一定要儘快改變身體的位置並採取某些措施,不然就會陷入力量對抗的場景,結果已經說過了。既然說到了硬擋,那就再額外說一點抗擊打的要領。在電影中大家可能看到過在身上打折木棍然後挨打的人毫髮無損的鏡頭,這樣的場景並不是電影的虛構,而是通過一種抗擊打的方法能得到的實際效果,也就是硬氣功。具體的抗擊打方法簡單說就是通過意識和氣息的調整使某部分的肌肉處於一種緊繃的狀態,通過緊繃的肌肉組織來抵抗打擊的力量以保護骨骼等其他組織。這個方法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很多人都無法掌握,因為不同人的意識對身體的影響能力不同。話說回來,成龍大哥在片子裏的一句話還是很正確的:“站著讓人打,真笨。”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調整身體狀態準備挨打,即便時間很短,也足夠你避開攻擊了。不過如果掌握了這個方法那就能同時提高個人的進攻能力,同樣的方法會在進攻中提供額外的力量。在防禦中除了需要應對敵人的打擊以外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需要應對,那就是你的某個部位被敵人抓住,當然這裏指的是已經被抓住,能躲開當然最好。敵人抓你的原因主要有三種:一種是你的敵人根本不會打或者出於某種目的,想要用力量制服你而不是打倒你;二是你的敵人(兩個或兩個以上)想要把你按住,然後暴打;三是你的敵人比較瞭解如何打鬥,想要給你造成關節或韌帶的損傷。無論你的敵人抓住你是出於什麼目的,被抓住的情況對於你都是十分不利的,因為在力量不佔有優勢的情況下掙脫是很困難的事情,而被牽制住只會讓局勢變得對你不利。因對被抓住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單純的掙脫雖然不大可能,但是完全可以通過某種方式讓你的敵人自行放手。怎樣才能讓敵人自動放手呢?你需要記住的是你的敵人不太可能同時抓住你全部的可活動肢體,除非遇到橄欖球的情況——被一群玩命的人一層一層的壓住,或者是你的對手掌握專業的擒拿技巧。即便是擒拿技巧,在你被完全按在地上或牆上之前你還是有機會的。既然在一般情況下你有可活動的肢體,那麼你就可以對你的敵人繼續進行攻擊(攻擊的方式後面會具體介紹),當你讓你的敵人感到疼痛或者將其制服,那麼敵人抓住你的手或者其他部分就必然會鬆開。應對被抓住的情況的重點是快速反擊,而快是重中之重,否則就是你先受傷或者被敵人抓牢。在這個過程中很可能需要用到一些失去支撐的動作(用腿),這時就要看個人的平衡能力了,摔是必然的,就看你能否完成攻擊動作。如果你的敵人確實擁有刀一類的鋒利物品,你除了防禦外還要給予格外的注意。持有這類武器的敵人無論是有意攻擊還是隨意會晤這些東西,都有可能對你造成傷害。所以你應該盡可能的剝奪敵人的武器。不過空手奪白刃的技術不好掌握,尤其是在沒有實踐的情況下。那麼你就應該在適當的時候抓住對對方的持械手的手腕或手臂(抓手就可能抓到刀刃上),然後用力將對方的手撞向某個物品比如牆或柱子,直至其武器脫手。如果沒有這個把握,那麼至少你要牽制住對手的持械手,然後通過其他的攻擊使對手喪失戰鬥能力。不論怎樣,這個行為都將限制你的活動能力,但是結果要比你挨刀子要好。總的講在需要和敵人接觸的防禦動作中,最好能引入某個物體來協助你防禦,例如硬擋的時候能找到一個物體來阻擋敵人的進攻肯定要比用肢體去擋好得多。至於使用什麼物體,沒有很明確的限制,只要是尺寸夠大,足夠結實,而且你能拿得動或者可以利用的物體都可以用作阻擋。大部分的正規武器都可以用來阻擋,但是臨時拿來用於攻擊的物品卻可能不具備攻與防的兩種功能,這一點需要注意一下,因為武器的受損等同於你受傷,武器也是很寶貴的。下麵開始講如何攻擊,從戰略角度講進攻的確是最好的防禦,因為單純的防禦只能是造成消耗,而且會始終的處於被動狀態。如果要改變被動的局面就必須主動出擊,但是只有主動出擊還是不夠的,因為這個年代沒有人會在有強有子彈的情況下跟你拼刺刀,所以要取得主動權還需要有取得戰果的能力。這裏能否進行有效的攻擊還取決於你的力量等因素,用錘子摧毀一輛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是不現實的,或者說我用BB槍不會把你打成怎麼樣,鍛煉身體很重要。要取得戰果就要向你的敵人進攻,讓你的敵人受傷就是取得戰果,當你給你的敵人造成了的損傷大於敵人給你造成的損傷時你就有了主動權。擁有了足夠的主動權時就表示你制服了你的敵人或者可以進行“停火”談判。現實中給你的敵人造成損傷其實很容易,隨便你怎麼打你的敵人都會有感覺。但是相比於你的敵人以標準武力形式給你造成的損傷,主動權基本不會在你這一邊。所以掌握如何攻擊,也就是如何打是很重要的事情。首先講直接攻擊,直接攻擊就是直接打,不需要怎麼解釋,只是為了和後面的反擊攻擊相區別。直接攻擊的重點就是打要害,首先打致命的地方,其次打最疼的地方。理由還是考慮到身體素質不佔優勢這一方面,如果不在短時間內結束戰鬥,結果只能是失敗。先前已經說過,這裏的武力只是用於應對他人的惡意攻擊,至於怎麼教訓人時採用什麼方法是你自己考慮的問題。人的要害主要集中於軀幹頭部,尤其是頭部。頭部的要害部位有眼睛、太陽穴、腦側、後腦以及鼻子。打眼睛的效果顯而易見,不但可以讓你的敵人感到非常疼痛,而且會造成暫時或永久性的實力損傷,使你的敵人直接失去戰鬥力。打擊太陽穴、腦側、後腦(正後偏下)可以通過振動造成敵人的腦部損傷,可以迅速降低敵人的人應速度以至於將其打昏。如果你遇到的情況已經賦予你可致命的正當防衛許可權,那麼你只需考慮上面的這些位置,尤其是用普通力量就能造成足夠傷害的眼睛。如果你不盡快的結束戰鬥,時間拖得越長你的生存概率就會越低。在攻擊不到這些地方的時候才考慮攻擊其他位置以創造攻擊這些位置的機會。對於鼻子,這個地方通常比較好打,但是效果僅僅是疼,用於跟你玩命的敵人沒有什麼效果,如果有效的話那麼側面打擊下巴就也是可以考慮的。軀幹方面,首要是打脖子。關於脖子,脖子的各個方向都是可以打擊的,正面有氣管和動脈,側面和後面可以打到頸椎。掐住喉結部位的氣管的動作被稱之為鎖喉,如果掐下去結果就是基本致命的(可以搶救)。以適當的力度打擊頸椎可以把人打昏,如果力量大到一定程度把頸椎打折或者扭轉使其錯位那就會造成癱瘓以至於死亡。在你有可致命的正當防衛權時,脖子也在首要打擊範圍之中。脊椎的結構強度相對比較大,常人認為打擊這裏不會有太大的效果,實際上脊椎不但是支撐人體的重要結構,也是傳遞人體神經信號的主要通道,如果斷裂或者錯位結果就是癱瘓,打擊脊椎最好是在腰部的位置施加足夠的力,只要造成損傷結果就會是足夠的。對於胸部的打擊通常不會有太明顯的效果,除非借助武器。但是如果打擊的位置是胸部的中線靠下的話結果就完全不同。在沒有武器的時候打擊腹部的效果只是疼痛,如果是在肌肉繃緊的情況下可能連疼都不會疼(除非用腿),不過畢竟這是個容易攻擊的位置。對於襠部,不用多說什麼了,結果非常疼,無論男女。另外對關節攻擊也會很有效,因為這可以在完全不危及他人生命的情況下使人快速失去戰鬥力(自己的命都不保的情況通常管不了那麼多了)。只是造成他人關節損傷並不只是抓住再扭轉那麼簡單,除了手指上的關節以外造成關節損傷需要很大的力量,除非現場的環境或者你可以卡住你敵人的肢體,例如抓牢對方手臂時可以用你的肩部向上頂敵人的肩關節。可攻擊的關節主要就是手指關節,手臂關節如果條件准許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對於腿部的關節,通常你不會有那麼大的力量。損傷的方式是使關節連接的兩個部位超過其最大活動範圍,以此造成關節的錯位和韌帶的拉傷。具體的方向要考慮到你用力時的活動空間,例如手指一定是向上扳,否則會被手掌擋住。下麵開始講具體的攻擊方法,胡亂用拳頭砸很難得到什麼攻擊效果。不過任何非常規方式在有效的時候都可以使用,比如牙咬、手抓等。不借助武器進行的攻擊主要是依靠動能造成傷害,因此動能越大造成的傷害也就越大。獲得更高動能的方法就是增加運動的速度,下麵每個部分都有強調這一點。拳擊(用拳攻擊,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群人 短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