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钢加固施工质量碳纤维加固控制要点点有哪些

粘钢加固梁柱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粘钢加固梁柱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
节点是两种构件连接的公共部分及相邻区域。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节点是关键的部位之一,一旦发生震害影响较大。因而,研究节点抗震性能和及时对节点补强加固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5个足尺梁柱中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较全面地分析比较了非抗震梁柱中节点、抗震梁柱中节点和粘钢加固非抗震梁柱中节点的滞回曲线形状、屈服荷载、极限荷载、曲率变化、塑性铰转动能力、刚度变化及破坏特征等抗震性能的差异。通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了粘钢加固法应用于加固梁柱中节点的可行性。结合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本文还分析了影响粘钢加固梁柱中节点抗剪承载力的因素,从而推出了粘钢加固梁柱中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由于在试验中使用了光纤光栅传感器这一较为新型的测试方法,本文还通过比较光纤光栅传感器与电阻应变片所测的应变值,得出了其应用于土木工程检测上的可行性。
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
1.对比研究了三种梁柱中节点(非抗震非加固节点、抗震节点、非抗震加固节点)的抗震性能。
2.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光栅的布拉格波长变化与应变的关系,探讨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用于土木工程检测的可行性及实现途径。
3.推导了适合于粘钢加固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公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3【分类号】:TU317【目录】:
第一章 绪论8-12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8-9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1.3.1 国外研究现状9-10
1.3.2 国内研究现状10-11
1.4 本文的主要任务和目的11-12
第二章 试验方案介绍12-25
2.1 试验目的12
2.2 试件的设计及制作12-21
2.2.1 试件的尺寸和配筋12-15
2.2.2 试件的加固方法15-17
2.2.2.1 粘钢加固的工艺要求15-16
2.2.2.2 粘钢加固的方法16-17
2.2.3 试件的电阻应变片布置方式17-18
2.2.4 试件的光栅传感器布置方式18-20
2.2.5 试件的加载方式20-21
2.3 试件所用材料的特性及参数21-22
2.3.1 混凝土的实测强度21
2.3.2 钢筋的实测强度21
2.3.3 钢板及角钢的实测强度21-22
2.3.4 粘结剂的实测抗剪强度22
2.3.5 实测构件的尺寸22
2.4 试验的装置及仪表布置22-25
2.4.1 试验装置22-23
2.4.2 试验设备及型号23-24
2.4.3 试验的仪表布置24
2.4.4 试验量测内容24-25
第三章 试验结果分析25-51
3.1 节点区裂缝开展情况及破坏特性比较25-29
3.1.1 节点J1-1、J1-225-26
3.1.2 节点J4-126-27
3.1.3 节点J2-1、J2-227-29
3.2 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伸性及节点的吸能和耗能比较29-43
3.2.1 滞回曲线30-31
3.2.2 滞回曲线的骨架曲线31-39
3.2.3 延性分析39-41
3.2.4 节点的吸能耗能能力比较41-43
3.3 节点的曲率变化、塑性铰转动能力比较43-45
3.4 节点区钢筋应力变化、节点的整体刚度比较45-51
3.4.1 钢筋应力变化比较45-49
3.4.2 节点核心区整体刚度比较49-51
第四章 粘钢加固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分析51-60
4.1 节点核心区受力机理51-52
4.2 粘钢加固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理论分析52-57
4.2.1 粘钢加固梁柱中节点的失效方式分析52-53
4.2.2 粘钢加固梁柱中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53-57
4.3 粘钢加固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理论值与实测值比较57-59
4.4 粘钢加固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推荐公式存在的问题59-60
第五章 光纤光栅传感器在试验中的应用60-75
5.1 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状况60-61
5.2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61-64
5.2.1 光纤的基本构造、原理61-62
5.2.2 布拉格光栅的基本构造62
5.2.3 布拉格光栅的制作62-63
5.2.4 布拉格光栅的传感原理63
5.2.5 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的基本构造63-64
5.3 光纤光栅传感器与电阻应变片比较64-70
5.3.1 光栅传感器在测钢筋应变中的应用64-65
5.3.2 光栅传感器在测混凝土应变中的应用65-68
5.3.3 光栅传感器在测加固钢板应变中的应用68-70
5.4 光纤光栅传感器应用于土木工程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70-73
5.5 结论73-75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5-77
6.1 全文总结75
6.2 研究展望75-77
参考文献77-80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0-8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丛中,李思明;[J];辽宁高职学报;1999年02期
刘兵义,王梅;[J];煤炭工程;2002年07期
李如斌;[J];建筑技术;2003年06期
林莉;[J];山西建筑;2004年23期
周军文,徐吉恩,杨勇,张维明;[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李文盛,卢哲安;[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康健,王伟东;[J];山西建筑;2003年09期
欧新新,张文华,王纪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贺学军,周朝阳;[J];建筑技术;2002年12期
王振洲,黄宗启,梁秀普,王平然,李鹤胜,江榜成;[J];全面腐蚀控制;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鲁显金;杨少辉;李永刚;;[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陈新鹏;贾晓夏;;[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欧新新;张文华;王纪锋;金崇正;;[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王天稳;贺敏旭;刘利珍;;[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年卷)[C];2002年
陈伯望;沈蒲生;;[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陶礼斌;;[A];第三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陈伯望;;[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吴佳雄;姜英波;;[A];第八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卜小兵;张绍武;吴建伟;;[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卢亦焱;高作平;王兵;万雄卫;;[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年卷)[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晨光;[N];中华建筑报;2004年
汤耀垣;[N];科技日报;2000年
江镇海;[N];中国建材报;2005年
鲁扬 袁学进 李红;[N];中华建筑报;2004年
朱宏;[N];晋中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瑛;[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胡成;[D];东南大学;2006年
段成晓;[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樊玲;[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韩云燕;[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邝艳华;[D];新疆大学;2010年
郭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刘艳军;[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黄小奎;[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闫晓敏;[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李文盛;[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王二磊;[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李鹏;[D];武汉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登录龙源账号
1.点击网站首页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帐号充值
2.可选50.100或500的充值金额,充值后按篇按本计费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文章或杂志的电子版
4.购买后文章可打印,杂志可在个人中心的订阅/零买找到
5.登陆后可阅读免费专区的精彩内容
浅析粘钢加固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摘要】本文对粘钢加固工艺施工技术进行了闸述。 介绍了粘钢加固施工的技术要点,并对该工艺的技术标准进行了探讨,总结了结构粘钢加固的优点,指出粘钢加固作为一种质量可靠、操作简便的加固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关键词】粘钢加固,施工工艺,构造措施1 工程概况某工程位于站南广场附近,-0.400层楼板增加了装修垫层,并且局部使用功能发生了改变,经设计人员核算,框架梁需要进行结构加固补强。(剩余2323字)
( &&&欢迎:,,)
畅销排行榜
邮箱/用户名
还没有龙源账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纤维加固控制要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