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贷是高利贷不是高利贷?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秒以后自动返回宜人贷年利率超民间借贷 催收不近人情遭吐槽 来源:[ 字号:大 中 小 ]深网金融曝光台:违规销售虚假宣传,买银行理财被坑了怎么办? 销售误导,条款暗藏猫腻,买保险遇纠纷怎么办?点击【】,深网金融帮你曝光他们!
D类客户已成宜人贷收入重要来源
有分析认为,宜人贷方面制定高额的贷款利率原因之一是为了控制风险,但同时宜人贷方面并未对D类客户占比做出控制,导致了风险上升。
宜人贷招股说明书显示,2013年全年,2.58亿元的成交额皆来源于A类客户;2014年全年平台共撮合了超过22亿元的借款,约86%来自A类客户,虽开始有了D类客户,但仅占0.3%。
然而仅仅过了1年多,D类客户已经成了宜人贷收入的重要来源。数据显示,二季度宜人贷向ABCD四个级别借款人发放的贷款占据宜人贷发放贷款的5.5%、3.8%、7.6%和83.1%。D类借款人发放贷款的比例较第一季度降低了0.9%,但仍然超过八成。
分析认为,准备上市是D类客户大量增长的关键原因之一。2013年宜人贷亏损约834万美元,2014年亏损约450万美元,2015年上半年已经盈利约1700万美元。
母公司输血也助力了宜人贷的扭亏为盈。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及2015年上半年,由宜信推荐获得的借款人占比分别为54.2%、48.1%和51.1%。根据报道,宜人贷会支付给宜信一定的推荐费,而宜信在全国拥有超过200家网点。
一个月内风险备用金增9.8%
宜人贷8月10日公布的未经审计的二季度财报显示,二季度宜人贷净利润、总净营收同比增长都超过了100%,但坏账率也较去年末攀升。
截至二季度末,宜人贷2015年促成的A、B、C、D借款的坏账率分别为4.5%、4.5%、5.7%和4.2%,较去年末的2.4%、1.3%、1.7%和1.4%大幅上升。
宜人贷方面昨日对新京报表示,宜人贷公布的是全周期累积坏账率。贷款时间越长,风险累积越长,是自然的现象。“我们对坏账的预期和华尔街的沟通是全周期坏账在8-10之间,目前实际是4-5左右,完全在我们的预期之内。实际上,随着公司不断强化信用风险评估和风控能力,包括接入更多反欺诈及用于信审的数据源和不断调整风险政策,公司的资产表现是不断提升的。”
D类借款人占比高、坏账率攀升,宜人贷的风险备用金也在不断提高。来自宜人贷托管银行广发银行的报告显示,截至日,宜人贷风险备用金专户余额约为人民币81664万元,跟6月相比增加了约7270万元,一月之内增加9.8%。
财经评论员水皮撰文称,宜人贷当然不是高利贷,但是从实际操作过程来看,贷出去的钱能够收回来就叫宜人贷;贷出去的钱如果收不回来了,那恐怕就成了“高利贷”了。
除了高额利率之外,政策收紧也是宜人贷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因素。银监会8月24日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借贷限额、资产证券化等条款都对宜人贷现行体系提出了挑战。
美国多家律所也注意到了宜人贷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Law Offices of Howard G. Smith 等律所近日宣布,由于宜人贷及其管理者涉嫌违反了美国联邦证券法,将代表宜人贷(NYSE:YRD)的投资者对该公司展开调查,Law Offices of Howard G. Smith的一份文件中声称,宜人贷向投资者误导了自身的经济状况,且在自身了解的情况下允许平台上存在欺诈(frad)行为,人为地提高了公司业绩。宜人贷在未来还会“宜人”吗?
(文中李先生为化名,按照五万元年化14.4%来算,年利息应为7200元,三年是21600元,上文李先生的“利息”包含了手续费)
宜人贷股价之“谜”
作为“P2P海外上市第一股”,宜人贷在纽交所因其股价暴涨暴跌的特性颇受媒体关注。最近的一次是或受P2P新规限额等政策影响,美国时间8月24日,宜人贷开盘即跌近20%,随后跌幅收窄至14%,但最终仍暴跌22.01%。
这不是市场第一次在政策收紧后抛售宜人贷。据新华社今年1月份报道监管部门启动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以来,宜人贷股价不断走低,在2月12日创下3.35美元/股的52周最低纪录,较10美元的发行价跌去约三分之二。
然而故事不止于此。自宜人贷公布其一季度财报之后,资本市场点燃了对宜人贷股票的关注。在这一阶段,宜人贷股价节节攀升,半年时间里,宜人贷的股价飙涨了150%以上。
媒体分析指出,宜人贷单一大股东Creditease Holding(Cayman)Limited可能对于股价起着重要影响。据格隆汇报道,截至日,宜人贷单一大股东Creditease Holding(Cayman)Limited控股了宜人贷85.5%的股权,唐宁通过控股Creditease Holding控制宜人贷,市场上最大的流通盘只有14.5%。(记者 宓迪)
编辑: 周涛
被外媒绑架的叶诗文 福原爱与国乒的情缘 最美女富豪身家过亿 幼狮锁喉咬死小象一幕 金沙江畔山村遭污染 揭秘运动员特供食品正如我们此前的预期,宜人贷(YRD.N)是个十倍股。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即使是去年喊出万亿市值的海虹控股(000503.SZ)的分析师火力全开都放不出这样的卫星,谁能想到,在国内各路P2P带着小姨子跑路了,监管政策全面趋近的,美帝原型 LendingClub(LC.N)跌出翔的背景下,背靠宜信,行业上市最快的宜人贷硬是创造出强劲的利润增长,自2016年2月起,半年内实现十倍涨幅的丰功伟绩...这K线走势,跪下,叫爸爸…
在美股,十倍股常见,但是狂拽炫酷吊炸天到这种地步的十倍股不常见...宜人贷硬是涨到观众意识模糊了,有哥们都说:还看什么基本面...这跟基本面有半毛钱关系...
8月16日还走出这么波澜壮阔的走势...历史新高全天振幅30%...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这城里人实在是太会玩了,我要回A股…还是来看看城里人怎么玩的...
一、基本面分析
在打开财报浏览了一遍之后,发现根本就不用往下看了...
日,宜人贷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称为中国P2P网贷行业上市第一股,本次发行75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每股ADS相当于公司2股普通股,定价10元/ADS,募资总额将为7500万美元。此前,宜人贷三次出海,两次铩羽而归...
问题来了,翻开2015年年报,截止日,宜人贷单一大股东Creditease Holding(Cayman)Limited控股了宜人贷85.5%的股权,唐宁通过控股Creditease Holding控制宜人贷,市场上最大的流通盘只有14.5%...
那这个14.5%是什么概念,宜人贷去年上市之后,股价一路下滑,最低下探3.35元,彼时市值仅剩下2亿美金左右,流通盘大概在3000万美金,也就是不到2亿人民币就可以把市场上所有流通盘都扫了,请注意,是所有...
再看一眼最新的机构持股:
前10大机构持股大概在4.48%,加上大股东的85.5%,那市场上真实流通的货也就10%左右,对于一个母公司实力强劲的金融公司,这一点点流通盘基本上就是指哪打哪...这种路子在我们大H股一地都是...这种现象我们一般称为:这个票货很干...
所以我从来不怀疑宜人贷的走势,坚信只有天空才是它的极限...
在这样的控盘面前,所有的基本面分析都是苍白的...
二、宜人贷模式
宜人贷说白了就是资金中介,用互联网的方式实现资金的供需流转,前端接受投资者资金,后端对接资产端(资金需求方),根据宜人贷自己的模型,经过数据分析后将贷款人分成A、B、C、D四类,贷款人质量依次递减,然后收取的交易费用(实际借贷成本)越高,下图是2016年Q2的各类数据梳理:
1.互联网金融做的肯定是银行看不上的边角料业务,例如中小型客户,个人信用有瑕疵的用户,就是因为这类用户无法在传统渠道获取低成本的资金,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在网络平台融资,所以D类用户最多,占比83.10%,是符合逻辑推演的,但是问题来了,D类用户年化39.5%的借款利率,他究竟要干什么才能覆盖这个资金成本?这也就是我P2P一生黑的原因,这种资金成本,无解的...
假设他真有本事逆天覆盖到这个资金成本,问题又来了,占比最高的D类贷款年化39.5%的借款利率问题又来了,最高人民法院去年给借贷利率划分了"两线三区":
a、借贷利率未超过24%的,属于"司法保护区",是受法律严格保护的;
b、借贷利率介于24%与36%之间的,属于"自然债务区",由借贷双方自由约定,法律只保护已发生的部分;
c、借贷利率高于36%的,则属于"无效区",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有权要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中国的互联网生态从来都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做了再说,有问题再改,快速做大体量倒逼监管,然后获得政策绿灯,但不管平台用怎样的业务逻辑来梳理,监管部门也不是傻的36%这条红线是绝对不可能有法理依据的,此例一开,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高利贷"合法化"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这条线不管你用什么手法来修饰,在中国这个"法制"国家是绝对不可能承认的,哪怕你是号称的交易费用...
D类贷款交易费率高达28.2%,是冲收入的神器没错,虽然数据好刷,但是钱放出去了,将来可是要收的...再说,业务的缺乏根本性的法理依据。
2.银行养这么多专业的尽调人员去放贷不是白养的,所以才会有客户歧视,优先服务大客户,这样最优效率,而贷款质量就决定了这个金融中介的生命,资金供给方永远都是不缺的...P2P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提供风险可控的资产端,多对多的模式必然是没有效率的,必须降低单个借款人的风险评价成本,正如lendingclub的发展离不开美国发达的征信系统,离不开FairIsaacCorp(FICO.N)的支持,一个准确的借款用户风险评价系统才是P2P活下去的根本。
那问题来了,国内的征信体系根本不存在,数据存在于各个体系中,各占山头的中国特色决定了很多数据是很难打通的,特别是bigbrother手里的数据,从逻辑上不存在通过征信降低风险评价成本,即使真的有些数据组个模型,这个风险评价的准确度有多高存在疑问,更核心的bug是,目前还未实施个人征信体系,绝大部分人是不不知道一个借款违约意味着什么?就跟去年,很多人都没理解融资的威力,结果一波收割,回到解放前...目前网贷公司都是非金融机构,无权连接中国征信中心,无法影响借款人信用记录情况...
中国市场这么大,以前地下的高利贷,地下钱庄,民间拆借,都是在解决银行这些正规军解决不了的高风险的人群的资金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家天天放水,中小企业主天天苦融资难,这是现有金融体系最高效方案下的黑洞,所以P2P才能野蛮生长,市场确实有需求,规模突飞猛进,但是,以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征信,清缴欠款),根本支持不了P2P业务的健康发展,所以很多都是在踩线的灰色地带运行,行业的政策、经营风险敞口还是存在的,就像去年4000点的时候,有人说是牛市的起点,但是后来呢?
嘴炮完看看数据,2016Q2的数据,A、B、C、D借款的坏账率分别为4.5%、4.5%、5.7%和4.2%,这个数据是不是很神奇...再看一次…从逻辑上讲,用户的分级是按照风险评级进行划分的,假设这个模型是有效的,那道理上A-D四类用户中,坏账率应该是依次递增,然而这个贷款占比最高,贷款利率最高,利润贡献最大的D类贷款居然是最低的...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而且这还不是一个季度的情况...
由于逻辑上不能自洽,真相只有一个,要么这个模型不科学需要调整(那现在的牌面上看到的所有数据都需要调整),要么...呵呵,你懂得...
3.宜人贷的模式中,整个资金流转都是银行托管的,也就是老板没办法带着小姨子跑路了,但是还是面对这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何为借款增信吸引资金,so,宜人贷憋在确认违约后,通过风险备用金进行赔付,按贷款余额7%计提现金准备,按8%计提会计准备。每个月末都会在官网披露广发托管的风险备付金的金额,7月底已经到了8.16亿,亲爱的借款人,看了之后是不是棒棒哒,信心满满哒~风险备付金的机制决定了,只要贷款规模继续上升,这个风险备付金根本不是问题...宜人贷上的借款周期支持12、18、24、36、48个月,周期长,D级借款是从14年才开始的,15年D级贷款从不到8百万增长到77亿,D类贷款的大考还没来,风险备付金就是个进项和出项的艺术,保持住进项的增速,问题啥都没有...
进项和出项的艺术,你懂得~
又到讲故事的时间了...
以前我们村里有个大户,小明,家里比较殷实,后来生了个孩子,小小明。时光流转,小小明要结婚了,总得有点事业吧,后来小明就给小小明开了个门面卖叉烧包,小小明以10块钱一个叉烧包进货,然后小明用15块买了,后来怕村里人说小小明靠老爸做生意不争气,小明就找了些七大姑八大姨去按15块向小明买叉烧包,后来发现叉烧包一个利润才5块太没效率了,换成40块的菠萝包,这效率杠杠的…这样看起来小小明的生意就很红火了,场面上也很好看,对于小明来讲,都是自家人,钱放自己兜里还是小小明兜里都是一样的,小小明也赚到钱了,出去混也倍有面子,挺好的,一家人过起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宜人贷只有10%的街货,只有天空才会是它的尽头,由于街货少,达不到交易所开期权的门槛,so,也没有put,大股东更不会借券出来给别人空自己这么搞笑,因为现在没货空,空也赚不到大钱(期权)…所以现在一众想做空的吃瓜群众也就只能默默的看他表演...但是日夜期待开期权啊…
但是,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只要开了期权,美帝对冲基金的套路可深了...那可是MuddyWater、Citron的主场啊…
又到赏画时间:
格隆汇声明:
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利益声明:
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该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加入格隆汇
投稿给格隆汇。投稿邮箱:
添加微服妹妹微信号:
guruclub_011
参加格隆汇三大线下活动:
汇说、汇路演、汇调研
直接添加格隆个人微信公众号:
广告投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新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宜人贷贷款批了贷了五万,要还八万?是高利贷吗?目前还了一期有点不想还了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宜人贷高利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