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要生小牛犊工作室了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6.1后备母牛的饲养管理;后备母牛包括犊牛、育成牛和妊娠青年母牛;后备母牛的培育在鲜奶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仅次于;犊牛是指由出生到6月龄的牛,这个时期犊牛经历了从;初生犊牛的护理;犊牛由母体产出后应立即做好如下工作:即消除犊牛口;(1)清除口腔和鼻孔内的粘液犊牛自母体产出后应立;(2)断脐在清除犊牛口腔及鼻孔粘液以后,如其脐带;(3)擦干被毛断脐后,应尽快
6 .1后备母牛的饲养管理
后备母牛包括犊牛、育成牛和妊娠青年母牛。后备母牛正处于快速的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它的培育正确与否,对奶牛体型的形成、采食粗饲料的能力,以及到成年期的产奶和繁殖性能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后备母牛的培育在鲜奶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仅次于饲料,位居第二。一头后备母牛从出生到24月龄产犊所需费用为人民币元,占鲜奶总成本的15%~20%,如若初次产犊年龄超过24月龄,每延迟一个月,生产费用增加500~600元,同时初次产犊时的体重及体高与产奶量密切相关,可见后备牛的科学饲养的重要。 6.1.1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是指由出生到6月龄的牛,这个时期犊牛经历了从母体子宫环境到体外自然环境、由靠母乳生存到靠采食植物性为主的饲料生存、由反刍前到反刍的巨大生理环境的转变,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低,易患病。犊牛处于器官系统的发育时期,可塑性大,良好的培养条件可为其将来的高生产性能打下基础,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可造成生长发育受阻,影响终生的生产性能。 初生犊牛的护理 犊牛由母体产出后应立即做好如下工作:即消除犊牛口腔和鼻孔内的粘液,剪断脐带,擦干被毛,饲喂初乳。 (1)清除口腔和鼻孔内的粘液
犊牛自母体产出后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及鼻孔内的粘液,以免妨碍犊牛的正常呼吸和将粘液吸入气管及肺内。如犊牛产出时已将粘液吸入而造成呼吸困难时,可两人合作,握住两后肢,倒提犊牛,拍打其背部,使粘液排出。如犊牛产出时已无呼吸,但尚有心跳,可在清除其口腔及鼻孔粘液后将犊牛在地面摆成仰卧姿势,头侧转,按每6~8次按压与放松犊牛胸部进行人工呼吸,直至犊牛能自主呼吸为主。 (2)断脐
在清除犊牛口腔及鼻孔粘液以后,如其脐带尚未自然扯断,应进行人工断脐。方法是在距离犊牛腹部8~10cm处,两手卡紧脐带,往复揉搓2~3min,然后在揉搓处的远端用消毒过的剪刀将脐带剪断,挤出脐带中粘液,并将脐带的残部放入5%的碘酊中浸泡1~2min。 (3)擦干被毛
断脐后,应尽快擦干犊牛身上的被毛,以免犊牛受凉,尤其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更应如此。也可让母牛自己舔干犊牛身上的被毛,其优点是刺激犊牛呼吸,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母牛子宫收缩,及早排出胎衣,缺点是会造成母牛恋仔,导致挤奶困难。 (4)喂初乳
初乳是母牛产犊后3~5d所分泌的乳,与常奶相比初乳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因此对新生犊牛具有特殊意义,根据规定的时间和喂量正确饲喂初乳,对保证新生犊牛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初乳的特点
初乳色深黄而粘稠,并有特殊气味。与常奶相比,初乳干物质含量高,尤为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是常奶的几倍至十几倍,见表6-1。另外,初乳酸度高,含有镁盐、溶菌酶和K-抗原凝集素。初乳的这些特点,对于初生犊牛是非常重要的。 初乳对新生犊牛的重要意义
A.由于母牛胎盘的特殊结构,母体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不能在胎儿时期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因而新生犊牛免疫能力较弱。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犊牛可通过吃初乳来获得免疫能力。
B.初乳中含有大量镁盐,镁盐具有轻泻作用,有利于犊牛胎便的排出。 C.初生犊牛皱胃不能分泌胃酸,因而细菌易于繁殖,而初乳酸度较高,有杀菌作用。
D.初乳中有溶菌酶和K-抗原凝集素,也有杀菌作用。
初乳的饲喂时间
犊牛在出生时肠壁的通透性强,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直接通过肠壁以未被消化的状态吸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犊牛肠壁的通透性下降,导致以未被消化状态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减小,且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浓度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研究表明,出生最初几个小时的犊牛,对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最高,平均达20%(范围为6%~45%),而后急速下降,生后24h无法吸收完整的抗体。犊牛应在出生后lh内吃到初乳,而且越早越好。
初乳所含的各类抗体,能在特定环境下为犊牛提供抵抗各种疾病的免疫力,初乳中抗体的类别取决于母牛所接触过的致病微生物或疫苗,即在某一牛场出生并成长的母牛,其所产初乳是保护这一牛场所出生犊牛的理想初乳;与之相反,产犊前不久从另一牛场购进的母牛其初乳中所含抗体的免疫力与本厂母牛有所不同。同理,购买或迁移出生后6~8周的犊牛,其受到感染的危险性较高,因为这些犊牛没有获得抵抗新环境中抗原的特异抗体。
初乳的喂量及饲喂方法
第一次初乳的喂量应为1.5~2.0kg,不能太多,以免引起消化紊乱,以后可随犊牛食欲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出生的当天(生后24h内)饲喂三四次初乳,一般初乳日喂量为犊牛体重的8%。而后每天饲喂3次,连续饲喂4d,5d以后,犊牛可以逐渐转喂正常牛奶。
初乳哺喂的方法可采用装有橡胶奶嘴的奶壶或奶桶饲喂。犊牛惯于抬头伸颈吮吸母牛的乳头,是其生物本能的反映,因此以奶壶哺喂初生犊牛较为适宜。目前,奶牛场限于设备条件多用奶桶喂给初乳。欲使犊牛生后习惯从桶里吮奶,常需进行调教。最简单的调教方法是将洗净的中、食指蘸些奶,让犊牛吮吸,然后逐渐将手指放入装有牛奶的桶内,使犊牛在吮吸手指的同时吮取桶内的初乳,经三四次训练以后,犊牛即可习惯桶饮,但瘦弱的犊牛需有较长的时间和耐心的调教。喂奶设备每次使用后应清洗干净,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细菌的生长以及疾病传播的危险。
挤出的初乳应立即哺喂犊牛,如奶温下降,需经水浴加温至38~39℃再喂,饲喂过凉的初乳是造成犊牛下痢的重要原因。相反,如奶温过高,则易因过度刺激而发生口炎、胃肠炎等或犊牛拒食。初乳切勿明火直接加热,以免温度过高发生凝固。同时,多余的初乳可放入干净的带盖容器内,并保存在低温环境中。在每次哺喂初乳之后1~2h,应给犊牛饮温开水(35~38℃)一次。
(5)特殊情况的处理
犊牛出生后如其母亲死亡或母牛患乳房炎,使犊牛无法吃到其母亲的初乳,可用其他产犊时间基本相同健康母牛的初乳。如果没有产犊时间基本相同的母牛,也可用常奶代替,但必须在每千克常奶中加人维生素A2000IU,60mg土霉素或金霉素,并在第一次喂奶后灌服50ml液体石蜡或蓖麻油,也可混于奶中饲喂,以促使胎便排出。5~7d后停喂维生素A,抗生素减半直到20日龄左右。
犊牛饲养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哺育方法和断奶。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对犊牛进行哺育,何时断奶,怎样断奶是犊牛饲养的核心。
(1)犊牛的哺育方法
犊牛出生后的4~5d饲喂初乳,初乳期后饲喂常奶,常奶的哺育一般有两种方法:即犊牛随母牛自然哺乳和人工哺乳。乳用犊牛一般采用人工哺乳方法。人工哺乳既可人为地控制犊牛的哺乳量,又可较精确地记录母牛的产奶量,同时可避免母子之间传染病的相互传播。人工哺乳又可分为全乳充裕哺育法、全乳限量哺育法和脱脂哺乳法等。
全乳充裕哺育法
采用常奶哺育犊牛,不限量,任其自由饮用,以不引起下痢为度。
采用此法哺育犊牛的优点是犊牛生长速度快,其缺点是奶量消耗大,成本高,因而此法多用于小牛肉的生产,在后备牛培育中已极少采用。 全乳限量哺育法
采用常奶哺乳犊牛,但对喂奶量进行控制,并让犊牛尽早采食固体饲料。此法既可保证犊牛有一定的增重速度,又可降低培育成本,促进犊牛瘤胃的发育,为以后提高生产性能打下基础。喂奶量的限制程度视固体饲料的质量和犊牛饲养管理水平而定,目前乳用后备牛的培育多采用此法。
脱脂乳哺育法
脱脂乳哺育法以脱脂乳哺育犊牛,脱脂乳来源于黄油生产的副产品。此法较常奶哺育成本低,多用于从事黄油生产的牧场。
因脱脂乳的能量含量较常奶低,因而脱脂乳哺育法的喂奶量要比常奶大,并应在脱脂乳中添加脂溶性维生素。从常奶到脱脂乳要有一个过渡阶段,一般在21日龄前喂初乳和常奶,以后逐渐减少常奶喂量,增加脱脂乳喂量,在35~40日龄时过渡到全脱脂乳。 犊牛的哺乳期和哺乳量
传统上犊牛哺乳期为6个月,喂奶量为800~1000kg,随着人们对犊牛消化生理认识的深入,为了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使得哺乳期不断缩短,喂奶量不断降低。由于哺乳期的长短和喂奶量的多少与养牛者培育犊牛的技术水平、犊牛的培育条件及饲料条件密切相关,因而目前全世界犊牛培育的哺乳期和喂奶量差别很大,短者2~4周,长者20周以上;喂量少者10kg之多,多者几百千克到1 000kg,很难定出统一的标准。一般的原则为:初乳期为4~7d,饲喂初乳,日喂量为体重的8%~10%,日喂3次。初乳期过后,转为常奶饲喂,日喂量为犊牛体重的10%左右,日喂2次。目前,大多哺乳期为2个月左右,哺乳量约300kg。比较先进的奶牛场,哺乳期45~60d,哺乳量为200~250kg 。并注意定时、定温、定量。初乳期过后开始训练犊牛采食固体饲料,根据采食情况逐渐降低犊牛喂奶量,当犊牛精饲料的采食量达到1~1.5kg时即可断奶。 犊牛的喂奶方法
奶温应在38~40℃,并定时、定量,喂奶速度一定要慢,每次喂奶时间应在1min以上,以避免喂奶过快而造成部分乳汁流入瘤网胃,引起消化不良。
(2)独笼(栏)圈养
犊牛出生后应及时放入保育栏内,每牛一栏隔离管理,15日龄出产房后转入犊牛舍犊牛栏中集中管理。犊牛栏应定期洗刷消毒,勤换垫料,保持干燥,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并注意保温。
目前,国外多采用户外犊牛栏培育犊牛。户外犊牛栏多建于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户外犊牛栏由轻质板材组装而成,可随意拆装移动。每头犊牛单独一栏,栏与栏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见第八章。
(3)植物性何料的饲喂
犊牛生后一周即可训练采食干草,生后10d左右训练采食精料。训练犊牛采食精饲料时,可用大麦、豆饼等精料磨成细粉,并加入少量鱼粉、骨粉和食盐拌匀。每天15~25g,用开水冲成糊粥,混人牛奶中饮喂或抹在犊牛口腔处,教其采食,几天后即可将精料拌成干湿状放在奶桶内或饲槽里让犊牛自由舔食。少喂多餐,做到卫生、新鲜,喂量逐渐增加,至一月龄时每天可采食1kg左右甚至更多。刚开始训练犊牛吃干草时,可在犊牛栏的草架上添加一些柔软优质的干草让犊牛自由舔食,为了让犊牛尽快习惯采食干草,也可在干草上洒些食盐水。喂量逐渐增加,但在犊牛没能采食1kg混合精料以前,干草喂量应适当控制,以免影响混合精料的采食。青贮饲料由于酸度大,过早饲喂青贮饲料将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的正常建立。同时,青贮饲料蛋白含量低,水分含量较高,过早饲喂也会影响犊牛营养的摄入。所以,犊牛一般从4月龄开始训练采食青贮,但在一岁以内青贮料的喂量不能超过日粮干物质的1/3。
在早期训练采食植物性饲料的情况下,6~8周龄的犊牛前胃发育已达到了相当程度,见表6-2,这时即可断奶。为了使犊牛能够适应断奶后的饲养条件,断奶前两周应逐渐增加精、粗饲料的喂量,减少奶量的供应。每天喂奶的次数可由3次改为两次,而后再改为一次。在临断奶时,还可喂给掺水牛奶,先按1:1喂给掺温水的牛奶,以后逐渐增加掺水量,最后全部用温水来代替牛奶。
(4)早期断奶
传统乳用犊牛培育的哺乳期为180d,哺乳量为800~1000kg。鲜奶用量多,犊牛培育成本高,虽在哺乳期犊牛日增重较高,但消化系统得不到锻炼,瘤胃发育晚且慢,对其以后的生产性能并无益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犊牛消化系统发育的规律,发明了早期断奶方法,、即人为缩短犊牛的哺乳期,减少犊牛的哺乳量,既降低了犊牛的培育成本,又使犊牛的消化系统尽早得到锻炼,提高了犊牛的培育质量,为以后高生产性能的发挥打下基础,其哺乳时间和哺乳量视牛场犊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和早期断奶犊牛饲料条件而定。
早期断奶的概念
目前,国外犊牛早期断奶的哺乳期大多控制在3~6周,以4周居多,也有喂完7d初乳就进行断奶的报道。英国、美国一般主张哺乳期为4周(日本多为5~6周),哺乳量控制在100kg以内。例如,英国的做法是:犊牛生后最初几天喂饲初乳,一周后改喂常奶,并开始训练犊牛采食开食料,任其自由采食,同时提供优质的干草,当犊牛每天能吃到1kg左右的开食料时就可断奶。这时犊牛约为一月龄,全哺乳期共消耗鲜奶96kg。 代乳品和开食料
犊牛早期断奶成败的关键之一就是代乳品和开食料的配制技术。
代乳品:代乳品是模拟牛奶的特性所制作的商品饲料,用水冲调后可代替部分或全部鲜奶饲喂犊牛,所以又称人工奶粉。代乳品在日本也称为人工乳(美国称为milk
replacer或replacer,而英国则称为milk subtitute或milk replacement)。代乳品是一种以乳业副产品(如脱脂乳、乳清蛋白浓缩物、干乳清等)为主的一种粉末状商品饲料。使用代乳品的目的除节约鲜奶,降低培育费外,尚有补充全奶某些营养成分不足的特点,使用它代替鲜奶饲喂犊牛在经济上比较合算,特别是在小牛肉生产中使用较为普遍。
代乳品的蛋白质含量一般要求达20%以上,可用于代乳品的蛋白质原料主要为乳蛋白。此外,也可使用少量的大豆蛋白浓缩物、大豆蛋白分离物、动物血浆、全血蛋白以及经加工的小麦面筋等。犊牛从出生至3周龄对非乳蛋白质消化率很低,3周龄以后才可逐渐采用一些非乳蛋白质进行替代。
代乳品至少应含有10%~12%的脂肪,一般商业代乳品脂肪含量达18%~20%。典型的代乳品中所含的脂肪为均质化及乳化的动物油脂。植物油脂由于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犊牛的消化率比较低。
犊牛能有效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只有乳糖和葡萄糖或右旋糖,淀粉和蔗糖由于犊牛消化率低,一般不宜用作代乳品,否则犊牛会腹泻。代乳品甲的粗纤维含量应低于0.25%。此外,代乳品还应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抗生素如土霉素、金霉素、新霉素以促进犊牛的生长,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尤其在大规模集约化饲养,或从不同牛场收购的犊牛集中在一起饲养,以及在应激情况下。一般每kg代乳品可添加200g土霉素和400g新霉素,喂用14d后再换成抗球虫药。表6-3为几种商品代乳品的原料配方。
代乳品在饲喂时,按产品标签推荐的比例(代乳品与温水的常用比例为1.1:8.9),用35~40℃的温水调均。混合后的代乳品,应保持均匀的悬浮状态,不应有沉淀现象。代乳品的使用时期可以与全奶一样,在犊牛喂完初乳即可使用,每天等量喂给两次。但如果犊牛体质弱,则应先使用全奶,然后视犊牛健康情况逐渐用代乳品取代全奶。
开食料:犊牛开食料(calf starter或starte)是根据犊牛消化道及其酶类的发育规律所配制的,能够满足犊牛营养需要,适用于犊牛早期断奶所使用的一种特殊饲料。其特点是营养全价,易消化,适口性好。专用于犊牛断奶前后使用的混合精料。它的作用是促使犊牛由以吃奶或代乳品为主向完全采食植物性饲料过渡。犊牛开食料营养指标见表6-4。
开食料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矿物质等。此外,开食料一般也含有抗生素如新霉素,驱虫药如拉沙里菌素、莫能菌素以及益生菌等。通常,开食料中的谷物成分是经过碾压粗加工形成的粗糙颗粒,以利于促进瘤胃蠕动,可在开食料中加入5%左右的糖蜜,以改善适口性。
早期断奶方法
早期断奶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方法,主要的不同是哺乳期的长短和喂奶量的多少,根据目前我国奶牛生产的水平,采用两个月哺乳期,总喂奶量为 255~293kg的方法较为现实。其具体方法可参照表6-5。青贮、块根饲料,优质干草可任意采食。
犊牛从4~7日龄开始调教采食开食料和干草,常用的方法有,①在开食料中渗入糖蜜或其他适口性好的饲料;②可将开食料拌湿涂抹其嘴,或置少量在奶桶底,当犊牛舔食奶桶底部时,即可食入;③少喂勤添,以保持饲料新鲜;④限制犊牛喂奶量,每天喂奶量以不超过其体重10%为限。
供给充足清洁、新鲜的饮水,饮水对犊牛开食料的采食量影响很大,当犊牛饮水不足或不给犊牛饮水时,开食料的采食量不及1/3,日增重减少41%。
当犊牛连续3d采食1.0~1.5kg开食料即可断奶。在此之前要适当控制干草的喂量,以免影响开食料的采食量,但要保证日粮中所含的中性洗涤纤维不低于25%。
缩短哺乳期,减少哺乳量的犊牛,虽然头3个月体重增长较慢,但只要精心饲养,在断奶前调整好采食精料的能力,并在断奶后注意精料和青粗饲料的数量和品质,犊牛在早期受阻的体重在后期可得到补偿,不影响后备牛的配种月龄、繁殖以及投产后的产奶性能。
哺乳期犊牛的管理
(1)编号、称重、记录
犊牛出生后应称出生重,对犊牛进行编号,对其毛色花片、外貌特征(有条件时可对犊牛进行拍照)、出生日期、谱系等情况作详细记录。以便于管理和以后在育种工作中使 用。
在奶牛生产中,通常按出生年度序号进行编号,既便于识别,同时又能区分牛只年龄。序号一般于每年元月1日起,从001号(0位数的设置可根据牛群规模而定)开始编,在序号之前,冠以年度号。例如,2003年出生的第一头犊牛,即可编为03001号。 标记的方法有画花片、剪耳号、打耳标、烙号、剪毛及书写等数种,其中塑料耳标法是用一种不褪色的色笔将牛号写在塑料耳标上,然后用专用的耳标钳将其固定在牛耳朵的中央,标记清晰,目前国内广泛采用。
犊牛的培育是一项比较细致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与犊牛的生长发育、发病和死亡关系极大。对犊牛的环境、牛舍、牛体以及用具卫生等,均有比较严密的措施,以确保犊牛的健康成长。
喂奶用具(如奶壶和奶桶)每次用后都要严格进行清洗消毒,程序为冷水冲洗→碱性洗涤剂擦洗→温水漂洗干净→晾干→使用前用85℃以上热水或蒸气消毒。
饲料要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卫生。每次喂奶完毕,用干净毛巾将犊牛嘴缘的残留乳汁擦干净,并继续在颈枷上挟住约15min后再放开,以防止犊牛相互之间相互吮吸,造成舐敌癖。
犊牛舍应保持清洁干燥、空气流通。舍内二氧化碳、氨气聚积过多,会使犊牛肺小叶粘膜受刺激,引发呼吸道疾病。同时湿冷、冬季贼风、淋雨、营养不良亦是诱发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
(3)健康观察
平时对犊牛进行仔细观察,可及早发现有异常的犊牛、及时进行适当的处理,提高犊牛育成率。观察的内容包括:a.观察每头犊牛的被毛和眼神;b.每天两次观察犊牛的食欲以及粪便情况;c.检查有无体内、外寄生虫;d.注意是否有咳嗽或气喘;e.留意犊牛体温变化:正常犊牛的体温为38.5~39.2℃,当体温高达40.5℃以上即属异常;f.检查干草、水、盐以及添加剂的供应情况;g.检查饲料是否清洁卫生;h、通过体重测定和体尺测量检查犊牛生长发育情况;i.发现病犊应及时进行隔离,并要求每天观察4次以上。
(4)单栏露天培育
为了提高犊牛成活率,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在犊牛出生后常采用单栏露天培育,近年来国内一些先进的奶牛场也采用了这个办法。
在气候温和的地区或季节,犊牛生后3d即可饲养在室外犊牛栏内,进行单栏露天培育,见第八章。室外犊牛栏应保持干燥、卫生,勤换垫草。栏的后板应设一排气孔,冬天关,夏天开;或在后板与顶板之间设升降装置,夏天将顶板后部升起以便通风。犊牛在室外犊牛栏内饲养60~120d,断奶后即可转入育成牛舍。采用单栏露天培育,犊牛成活率高,增重快,还可促进其到育成期时提早发情。 (5)饮水 牛奶中虽含有较多的水分,但犊牛每天饮奶量有限,从奶中获得的水分不能满足正常代谢的需要。从一周龄开始,可用加有适量牛奶的35~37℃温开水诱其饮水,10~15日龄后可直接喂饮常温开水。一个月后由于采食植物性饲料量增加,饮水量越来越多,这时可在运动场内设置饮水池,任其自由饮用,但水温不宜低于15℃。冬季应喂给30℃左右的温水。
(6)刷拭 犊牛在舍内饲养,皮肤易被粪及尘土所粘附而形成皮垢,这样不仅降低了皮毛的保温与散热能力,使皮肤血液循环恶化,而且也易患病。为此,每天应给犊牛刷拭一两次。最好用毛刷刷拭,对皮肤软组织部位的粪尘结块,可先用水浸润,待软化后再用铁刷除去。对头部刷拭尽量不要用铁刷乱挠头顶和额部,否则容易从小养成顶撞的坏习惯。顶人恶癖一经养成很难矫正。 (7)运动
犊牛正处在长体格的时期,加强运动对增进体质和健康十分有利。生后8~10日龄的犊牛即可在运动场作短时间运动(0.5~lh),以后逐渐延长运动时间,至一月龄后可增至2~3h。如果犊牛出生在温暖的季节,开始运动的日龄还可再提前,但需根据气温的变化,酌情掌握每日运动时间。
为了便于成年后的管理,减少牛体相互受到伤害,犊牛在4~10日龄应去角,这时去角犊牛不易发生休克,食欲和生长也很少受到影响。常用的去角方法有: 苛性钠法
先剪去角基周围的被毛、在角基周围涂上一圈凡士林,然后手持苛性钠棒(一端用纸包裹)在角根上轻轻地擦磨、直至皮肤发滑及有微量血丝渗出为止。约15d后该处便结痴不再长角。利用苛性钠去角,原料来源容易,易于操作,但在操作时要防止操作者被烧伤。此外;还要防止苛性钠流到犊牛眼睛和面部。
电动去角是利用高温破坏角基细胞,达到不再长角的目的。先将电动去角器通电升温至480~540℃,然后用充分加热的去角器处理角基,每个角基根部处理5~10s,适用于3~5周龄的犊牛。 (9)剪除副乳头
乳房上有副乳头对清洗乳房不利,也是发生乳腺炎的原因之一。犊牛在哺乳期内应剪除副乳头,适宜的时间是2~6周龄。剪除方法是先将乳房周围部位和消毒,将副乳头轻轻拉向下方;用锐利的剪刀从乳房基部将其剪下,剪除后在伤口上涂以少量消炎药。如果在有蚊蝇季节,可涂以驱蝇剂。剪除副乳头时,切勿剪错。如果乳头过小,一时还辨认不清,可等到母犊年龄较大时再剪除。 (l0)预防疾病
犊牛期是牛发病率较高的时期,尤其是在生后的头几周。主要原因是犊牛抵抗力较差。此期的主要疾病是肺炎和下痢。 A.肺炎最直接的致病因素是环境温度的骤变,预防的办法是做好保温工作。 B.犊牛的下痢可分两种,其一为由于病原性微生物所造成的下痢,预防的办法主要是注意犊牛的哺乳卫生,哺乳用具要严格清洗消毒,犊牛栏也要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其二为营养性下痢,其预防办法为注意奶的喂量不要过多,温度不要过低,代乳品的品质要合乎要求、饲料的品质要好。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75后备母牛及牛犊的饲养管理等内容。 
 (0~3 月龄),此阶段是后备母牛中发病率、死亡率...母牛 产下第二胎牛犊,两次产犊之间的距离称为产犊...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乳牛健康, 产犊间隔能保持在...  增产增效情况 缩短后备母牛的饲养期,提高生产效益。与传统技术相比,能 使母牛产...病的防治工作;做好母牛的发情观察和配种记录;做好 母牛的难产及新生牛犊的护理...  日粮有一定的体积和干物质含量 后备母牛的饲养管理后备母牛包括犊牛、育成牛和妊娠青年母牛。 后备母牛的饲养管理 1)初生犊牛的护理 初生犊牛的护理犊牛由母体产出...  最好到运动 场活动,后备母牛和怀孕前期母牛最好采用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模式...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知道有关母牛分娩的一些基本常识。 四是初生牛犊的护理。小牛...  ②看粪便。牛犊粪便日渐增多,粪便比吃纯奶 时较粗...后备母牛各阶段的理想提高和体况 月龄 3 6 9 12...1 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 分娩前 7~10 天母牛的食欲...  不同生理阶段母牛饲养技术要点 一、配种母牛 1、饲养目标:提高母牛的受胎率。 2、技术要点 (1)青年后备母牛满 16-18 月龄或体重本地牛达到 300 kg、 杂交牛...  毛利润: 8 000(卖奶收入价)+1 150(公、母牛犊的平均 售价)-2 900(精...不同时期的日粮调配 标准如下表: 2.养好犊牛,加强后备母牛的管理 养好犊牛...  犊牛饲养管理一、喂初乳: 初乳是母牛产犊后一周内...也可直接掺水(2: 1)喂其它牛犊,充分利用初乳,降低...降低后备母牛培育成本。 日龄 日喂奶量(公斤) 喂奶...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犊牛饲养管理.ppt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4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普瑞纳犊牛断奶成本 牛奶喂量:100kg×3元/kg 300元 犊牛料:60kg×4元/kg 240元 总成本:300+240 540元
“您的犊牛断奶成本是多高”
犊牛料的特点 药物防止拉稀, 呼吸道疾病 促进瘤胃发育 加入“巴罗顿”免疫增强剂 疾病管理 健康的犊牛? 敏捷 眼睛炯炯有神 皮毛有光泽 两耳耸立 好奇心强的样子 犊牛死亡原因 饲养规模 管理水平 出生前、后的护理 初乳的饲喂时间、质量和饲喂量 开食料的使用与否 未满1岁的育成牛死亡率 :3~30% (平均 10%) 育成牛死亡的 75%是在出生后1月内! 犊牛死亡率 小于10%纯利润减少 20% 良好的饲养管理下死亡率可小于5%
造成犊牛死亡的疾病 肺炎
脐带炎 对犊牛的观察 测体温 正常体温: 38.5°c~39.5°c 测心跳次数 正常心跳次数 90次/分~110次/分
测呼吸次数 正常呼吸次数 20次/分~50次/分 观察粪便颜色、气味 稀软、淡黄色或灰色——哺乳量过高 黑硬——饮水不足 气泡——受凉 黏液——患胃肠炎 稀软、恶臭,混有黏液、血液——下痢 正常粪便——黄褐色,吃草后变干并呈盘状 正常排粪次数:1次~2次/天 管理状态与疾病 抵抗力 疾病 抵抗力 疾病 分娩舍的环境不良 初乳的饲喂 不良 去角管理 去角的方法 为了便于成年后的管理,减少牛体相互受到伤害。犊牛在10~40日龄应去角,这时去角犊牛不易发生休克,食欲和生长也很少受到影响。常用的去角方法有: 苛性钠法
先剪去角基周围的被毛,在角基周围涂上一圈凡土林,然后手持苛性钠棒 一端用纸包裹 在角根上轻轻地擦磨,直至皮肤发滑及有微量血丝渗出为上。约15d后该处便结痂不再长角。利用苛性钠去角,原料来源容易,易于操作,但在操作时要防止操作者被烧伤。此外,还要防止苛性钠流到犊牛眼睛和面部。 电动去角
电动去角是利用高温破坏角基细胞,达到不再长角的目的。先将电动去角器通电升温至480~540°C,然后用充分加热的去角器处理角基,每个角基根部处理5~10s,适用于3~5周龄的犊牛。
普瑞纳1116断奶后实证 用户评语:普瑞纳犊牛料就是好!!! 百年历史
世界品牌 农场主:张银喜 电话:1座机电话号码23
养殖规模:30头奶牛 地址: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 不量牛不知道 用今天的研究 设计明天的 普瑞纳程序 普瑞纳永远在您身边!
PURINA? and Checkerboard Design and CHOW? are licensed trademarks of Nestle Purina PetCare Company.
农标普瑞纳(内蒙古)饲料有限公饲 地址:包头市稀土开发区劳动路101号 邮编:014030 订货室:座机电话号码 牛号 出生日期 测量时间 日增重
白牛(公)
40kg 77kg 1.05kg 黑牛(母)
39kg 72kg 0.914kg 试验头数 2头 备注:按普瑞纳犊牛饲喂程序进行饲养 平均日增重 0.982kg 1116全天自由采食,约0.75kg/天。 效益分析 普通饲喂成本:牛奶6kg/头/天×3元/kg 18元/头/天。吃料0.5kg/头/天,约1.2元/头/天。合计:19.2元/头/天。
普瑞纳饲喂成本:牛奶 3.3kg/ 头/天×3元/kg 9.9元/头/天 饲喂1116:
0.75kg/头/天×4.5元/kg 3.375元/头/天。 合计:13.275元/头/天 30天成本节约:30天×(19.2元/头/天-13.275元/头/天) 177.75元/头。 初产月龄以24个月为标准每延迟1个月的经济后果 初产延迟的损失:饲料、产奶量、一生产犊数 效益性 早期分娩 24个月 分娩延迟
饲料浪费 后备牛费用增加 犊牛发育不良,体质虚弱,产奶量减少,易难产 初产月龄与效益 附加内容 剪除副乳头 乳房上有副乳头对清洗乳房不利,也是发生乳腺炎的原因之一。犊牛在哺乳期内应剪除副乳头,适宜的时间是2~6周龄。 剪除方法:是先将乳房周围部位洗净和消毒,将副乳头轻轻拉向下方,用锐利的剪刀从乳房基部将其剪下,剪除后在伤口上涂以少量消炎药。如果在有蚊蝇季节,可涂以驱蝇剂。剪除副乳头时,切勿剪错。如果乳头过小,一时还辨认不清,可等到母犊年龄较大时再剪除。
体重(胸围)与体高的测定 胸围尺测量处 体高尺测量处 *胸围可换算成体重,胸围相对应的体重值在胸围尺上已标出 重量和高度要去实际测量,不要目测 测试公式:体重 kg
胸围 m 2×斜长 m ×系数 体高:从腰角的最高点量起,标尺应该立在小母牛后腿侧,以确保体高尺上可移动横尺在测量时落在小母牛的十字部最高点并与地面平衡。 胸围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毛驴配母牛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