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导弹学院 朱艳教保营历史

武素珍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武素珍,1955年10月出生,山西临县人,大学学历,教授,中共党员,现任西京学院副院长。
武素珍履历
武素珍同志于1973年12月—1977年2月,作为知青下乡内蒙古乌达巴音赛农场;1977年2月-1981年2月,在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学习;1981年2月—2003年,在空军导弹学院理化教研室工作,先后任物理实验室主任、理化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主任;2001年—今,先后担任西京学院实验中心实验员、实验中心主任、实训处副处长、教务处处长、主管教学副院长、主管科研副院长。
武素珍教学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武素珍同志编著了《大学物理实验》教材;1991年、1993年内两次获空军导弹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6年获军队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
.西京学院[引用日期]您当前所在位置: > &>&&>&&>&正文
回眸导弹兵历史 展望强军梦目标
您已浏览完所有图片
中国空军网(武晓林、戴维)近日,“英雄营”老营长、空军原副参谋长陈辉亭,应北空导弹某部邀请,到基层部队为官兵讲述第一代地空导弹兵在十年机动作战中惊险曲折和惊心动魄的战斗历程。。全体官兵对老首长的授课反响热烈,围绕“回眸导弹兵历史,展望强军梦目标”展开大讨论。陈辉亭还围绕作战训练经验、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与部分官兵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并以个人名义向部队赠送《中国地空导弹部队作战实录》图书20册。
在参观该部指挥系统设施、训练成果展示及政治环境建设过程中,陈辉亭始终以“思想通则百事通,思想不通寸步难行”勉励官兵,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培养军人素质和战斗意志,强化部队敢较量、不服输的战斗精神,在平凡岗位上尽职尽责,以过硬素质践行强军目标。(摄影/武晓林 文/戴维)
主办:解放军报社空军分社
京ICP备号&公安网备号&&法律顾问:北京荣德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刊登的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空军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在空军导弹学院学习期间
1985年7月,空军导弹学院面向导弹部队军事和技术干部招生,我报名参加考试并以四科平均87分的成绩被指挥工程系录取,从此开始了我的军校学习生活。
空军导弹学院成立于1958年,位于陕西省三原县,是空军的一所工程技术和军事指挥相结合的综合性高等军事学院,担负着为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培养工程技术和军事指挥人才的任务,也是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
当时学院设有制导雷达工程、计算机工程、导弹工程和指挥工程4个系。
指挥工程系也称“4系”,共有两个学员队,即401和402队。401队为指挥干部班,402队为技术干部班。
我们401队共102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导弹部队排以上军事干部。当时职务最高的是营职,有来自在国土防空中多次击落台湾空军高空侦察机的“英雄营”营长,来自在广西轮战击伤越南“米格-21P”侦察机的副营长,也有来自参加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的基层部队指挥员,还有来自军区空军和空军高级指挥机关的参谋人员,我入学时是导弹四团机关副连职参谋。
在院校学习不分职务高低都是普通学员。大家虽然来自全国各地但很有亲切感,这也是地空导弹部队最独特的地方。
这种亲切感大概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空导弹部队是空军组建较晚的一个兵种,有共同的编制体制结构和专业特点,各岗位和专业间彼此熟悉和了解;二是后组建的部队都是由老部队分出来的,有“血缘”关系;三是军事和技术干部都出自同一个院校,都是同学或校友;四是重大任务或行动,兵种各部队往往在同一个基地或区域执行同样的任务,沟通交流机会多。久而久之,在部队内部形成了“导弹部队全国是一家”的传统和默契,不管认识不认识,到了有导弹部队的地方,只要打个电话通报一下就会受到热情接待,这一点让其它兵种部队很羡慕。
指挥工程系开设13门必修和9门选修课,以防空战役学、地空导弹部队战术、射击指挥及军事管理学、军事运筹学等为重点。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正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旧的经济体制受到冲击,新体制还没有建立,军队服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大局,“大仗打不起来”成为上下一致的认识,过去一直坚持的“常备不懈”和“立足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战略指导思想已不再提。
在没有新的战略指导思想之前,军队建设失去方向,经费保障也开始紧张,还有言传一些部队就要解散了,思想比较混乱。不得已,军队高层有人提出“适度戒备”。
在这样的思想下,部队一度出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局面,很多战备制度不再坚持,导弹营也被分成“甲类营”和“乙类营”。说是分类建设,实际是没钱养这样庞大的部队,只好用有限的经费来保重点。被确定为“乙类营”的部队,即使还在开展战备训练,也都处于低水平的维持状态。
“乙类营”的战勤人员被削减,也不再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兵器车辆也由每日“功能检查”变成双日检查或每周检查一次甚至封存。为解决生活问题,装备的车辆开始搞运输创收,大量导弹运输车用于“支援经济建设”到外找活干,不仅影响战备而且大量装备被毁坏;军心开始涣散,部队管理水平急剧下降,兵越来越难带。后来发展到部队开始办企业,日子确实好过一些,但却滋生了腐败,一些干部也因此断送了政治生命。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迷失方向的官兵开始混日子,有责任感的军人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大环境如此,个人又能做些什么呢?
中央高层已经看到这种现状,正在蕴酿着对军队进行一次重大改革。
1985年5月,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实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和贯彻我国政府减少军队员额一百万的战略决策,研究制定落实这一决策的措施和步骤。
会上,邓小平同志基于对国际形势和战争可能性的分析判断,提出要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要求军队要忍耐几年,等到我们的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换新装备,实现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6月上旬,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支持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的通知》,主要方针原则是:既要坚持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继承过去的好传统,又要不断探索现代条件下军队建设的新路子;实行精兵政策,减少数量,提高质量,重点放在改善武器装备和提高人的素质上,并实行科学编组,使人和武器装备更好地结合起来;既要使我军成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又要使我军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
《通知》要求军队要正确处理国防与军队的应急性建设同长远性、根本性建设的关系,坚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走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发展道路;要把握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特点,确立既适应国家建设需要又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军队建设目标;要坚持战斗力标准,注重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增强国防整体效能,不断提高军队建设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
同时邓小平同志在多种场合也再三告诫军队:大仗虽然一时打不起来,但国际事态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战争问题绝不能放松警惕,绝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因此,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绝不意味着“建和平军”、“当和平兵”。如果认为大仗一时打不起来,就麻痹松懈,那是十分危险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还是要随时准备打仗”,就军队应该履行的职能来讲,“永远是一个战斗队”的思想,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动摇不得!
邓小平同志这些话,表明中央军委很清楚当时军队的思想状态,也说的很透彻。
可以说,80年代中期,小平同志对军队体制改革的战略决策和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确立,是军队建设的一盏指路明灯,其意义如同90年代初期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对全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影响。
作为军人,每个人都很清楚部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国家和民族的捍卫者,“政治合格”是我军的基本要求和素质。在这样的条件下,军人只有识大体、顾大局才能不辱使命。
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是这只军队建设的灵魂和方向标。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部队的一切工作就有了方向,如同军中有主帅,官兵也就有了主心骨。
那段时间,全军上下都在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统一认识,军队“永远是一个战斗队”的思想越来越清晰。
很快,部队建设有了抓手,官兵有了明确目标,部队各项工作开始恢复和走上正轨。但部队真正停止办企业,还是到了1993年,江泽民主席说了一句话:“军队还是要吃皇粮”。
在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刚刚形成之际,一批有志的年轻军官很快就理解了党和军队建设的大方向,他们相信军队是为战争而存在,不管这场战争有多遥远,国家不可以没有军队,军队不能没有战斗力,战斗力必须依靠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思想敏锐的人,他们睿智,他们勇于在旋涡中搏击风浪,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有幸成为兵种最高军事院校指挥系学员,肩负着兵种部队未来的发展和建设,他们有责任通过知识的充实和眼界的开阔来为这支军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探索现代条件下军队建设的新路子、带兵新方法,以适应这样历史性的战略转变,也就自然的成为他们迫切的现实需求。
如饥似渴的学习,常常在一起讨论研究重点难点军事问题,关注世界军事发展和我军地空导弹部队建设的新思路成为我们全班一种风气。
1986年,学院为我们401队开办了《导弹学院学报》专刊,专门登载我们这批学员对新形势下部队建设和重点军事问题研究的学术文章,发至各学员队和空军地空导弹部队。
我在学报上发表了《军队还是要常备不懈》的文章,结合国际军事斗争形势和地空导弹部队现实情况,从多方面论述了“适度戒备”思想对部队建设的危害,共同交流和探讨,受到部队好评,也引起多方面重视。
正是这批人,后来成长为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建设的骨干力量,很多都成为师、团级军事指挥员。在我离开部队五年后,有两位同学已成长为某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和副参谋长,进入将军行列。这也是我们401队全班同学值得自豪的一份荣誉,我为他们也为地空导弹部队感到骄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一、引言/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
  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简称导弹学院(正师级),隶属于空军工程大学(正军级)。
  空军工程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全军五所综合大学之一,空军专业技术最高学府,是一所融工、理、文、管、法、军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是全国、全军重点大学。担负着为空军培养航空工程、地空导弹、电子信息等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指挥军官及培训外国留学生任务。
二、历史沿革/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
  组建时间:1958年9月。
  抽组单位:空军长春技术学校和保定第8航空予备学校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航空学校”
  驻地变化:1959年2月至5月由河北省保定市迁至陕西省三原县
  番号沿革:第十五航空学校 - 
  空军高级专科学校 -
  空军第四高级专科学校 -
  空军技术学院 -
  空军第二专科学校 -
  空军第二高射炮兵学校 -
  空军第二高射炮兵学院 -
  空军地空导弹学院 -
  空军导弹学院 -
  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 -
学院概况/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
  导弹学院组建于1958年,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设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年取得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设立军队指挥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取得军队指挥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军事运筹学2个全军重点学科。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武器系统运用工程、综合、指挥自动化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6个“十一五”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
  学院为正师级,编有训练部、政治部和院务部3个部,雷达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导弹工程系、发射工程系、装备总体系、防空指挥系6个系和1个接改装训练大队, 18个教研室(实验室)、17个学员队、1个教练营和1个通信勤务队。
  学院共设置各类、各层次专业67个。其中,博士研究生专业14个,硕士研究生专业22个,工程硕士专业5个,本科专业12个,大专(士官)专业4个,中专(士官)专业3个,任职教育专业7个。
  学院现有教员263名,其中高职112名,占教员总数的42.6%,中职115名,占教员总数的43.7%。在站博士后7名,博士37名。有博士生导师24名、硕士生导师92名,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2名,技术三级专家1名,专业技术少将1名,空军级专家9名,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75名。近年来,因教学、科研成绩突出获得空军以上奖励的有41人次,其中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者6人,银奖获得者28人。
  学院占地4084亩,建筑总面积18万平方米。有1个全军重点实验室、1个全军重点建设实验室和2个空军重点建设实验室,以及电子对抗、指挥自动化等5个空军高技术研究中心。共拥有各类实验中心、实验室27个,教学仪器设备7000余台(套),军事共同科目和战术、技术训练场地11个,图书馆藏书45万册。现有地空导弹武器装备9套,目标指示雷达5部,营指挥自动化系统2套。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04:16:01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空军导弹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