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了贫困户贷款可以去银行贷款吗

贫困户具体有什么补助,能否小额贷款_百度知道&&&新闻热线:021-
金融“贷”扶贫困户
原标题:金融“贷”扶贫困户
一个“钱”字,捆住了多少贫困户发展生产的手脚!
对我省很多贫困户来说,这个难题正在迎刃而解:只要有合适的产业项目,无需抵押、担保,就能向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申请最高5万元的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并获贴息支持。今年截至7月31日,23个试点县的12380户贫困户,成功申请3.52亿元小额信用贷款。
金融“贷”动贫困户的湖南做法,已被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吸纳,形成全国性指导意见。
7月下旬,记者来到率先试点、最有代表性的麻阳苗族自治县调查。
贷款瞄准贫困对象,“漫灌”变“滴灌”
在兰村乡望远村的几座山头,现在成了该村海田种植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益生科技”合办的金融扶贫产业示范园。密密麻麻的藤架下,栽满了红心A猴桃,并套种了西瓜。1组村民周贵良正在地里开心地采摘西瓜。
周贵良的开心,缘于他由贫困户变身股东。今年春节前,他拿着贷款证,来到麻阳农商银行兰村支行,当天就领到4万元贷款。今年来,该村已有34户贫困户,从当地农商银行贷款140万元,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按一年每万元股本不低于800元的标准分红;过两年,A猴桃进入丰果期,分红还不止这些”,村党支部书记周尚海说,“还有20多户贫困户申请贷款入股。”
贫困户贷款为何变得这么容易?这得益于省扶贫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省联社”)于2014年11月在麻阳等23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启动的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试点。
省联社主任李勤告诉记者,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针对贫困户“量身定做”,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核心内容包括:“一授”,即评级授信。只要无不良记录、有劳动能力,即使再穷,每个贫困户都可获得1-5万元的授信额度,并由当地发放贷款证。“两免”,就是免抵押、免担保,凭贷款证就可申请贷款。“三优惠”,即:利率优惠(按基准利率放贷,比同类贷款利率优惠50%);期限优惠(根据产业发展周期确定还贷期限,最长达5年);贴息优惠(前3年由扶贫部门贴息)。
市场机制联结产业项目,“输血”变“造血”
贫困户贷款后,发展产业项目才有“钱”景。
麻阳此前有过探索。2013年,县扶贫办以15万元扶贫专项资金作为担保金,石羊哨乡谭公冲村68个贫困户从当地贷款105万元,种植238亩中药材。一年下来,户均增收1万元,65户贫困户归还贷款,但仍有3户不愿还款,形成8万元不良贷款。加上贴息,15万元担保金所剩无几。
“政府部门不能作为担保主体,不能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行为,否则不可持续。”该县扶贫办主任向杰说,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才能形成合力。
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提出,“资金跟着扶贫对象走、扶贫对象跟着能人走、扶贫对象和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能人”,就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如何让“能人”乐意带着扶贫对象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贷款时,各试点县给予提高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等优惠。
从事蛋鸡养殖的麻阳蓝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率先响应。公司所在的兰村乡大坳村、泥溪垅村,青山绿水掩盖不住深度贫困:两个村共225户贫困户,劳力不足、资源缺乏。今年,23户贫困户从当地农商银行贷款75万元,加上两个村21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委托蓝凤凰公司养殖蛋鸡,按比例分成。其中,210万元委托养殖的利润,由225户贫困户平分;贷款“入伙”的23户贫困户,另外还享受贷款委托养殖的利润分成。大坳村7组贫困户焦铁钢告诉记者,他贷款5万元“入伙”,两次分成后,一年可得六七千元,加上在公司做事,年收入可达2万元。
财政资金构建“防火墙”,“惜贷”变“乐贷”
贫困户贷款,无抵押、无担保,出现不良贷款怎么办?
在省扶贫办支持下,23个试点县均建立300万元以上的风险补偿金。麻阳明确,如果出现不良贷款,由风险补偿金补偿75%,银行承担余下的25%。同时,麻阳农商银行将基层信贷员不良贷款容忍度,由2%提高到5%。
财政资金构建不良贷款“防火墙”,银行由“惜贷”变为“乐贷”。麻阳农商银行董事长杨文德说,今年来,该行已向2239户贫困户发放5570万元贷款。此前10年间,麻阳的贫困户累计贷款不到500万元,而且利息偏高。
省扶贫办、省联社及时总结麻阳等23个试点县的经验,最近将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到53个县(市、区)。省联社理事长张志军说,开展金融产业扶贫,不仅是履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治责任,也是农信社扩大客户基础、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环节。全省农信社系统将把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促进全面小康的贷款品牌来抓。今年内,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评级面要达到100%,有效授信比例达到85%,力争投放贷款15亿元以上。
金融“贷”动贫困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越走越宽广。
两手发力扶真贫
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通过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两手发力,瞄准最需要资金的贫困户,帮助他们扫除奔小康的“拦路虎”,堪称我省精准扶贫的一大创举。
贫困户只有发展产业项目,才能“内生造血”,但普遍面临资金、技术、市场等困难。由于多种原因,我省扶贫工作重点县存贷比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让金融“活水”更好浇灌贫困地区,还大有文章可做。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通过周密、巧妙的制度设计,以贷款贴息、风险补偿金等政策引导,“小钱”变“大钱”,让有限的财政扶贫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既帮扶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又提高了龙头企业等“能人”带动贫困户的积极性,还解除了银行放贷的后顾之忧,激发了参与扶贫的市场主体各方活力,形成了精准扶贫的合力。
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成功探索表明:只要真正做到精准到户、到项目、到资金、到产业、到举措、到效果,两手发力扶真贫,精准脱贫也就水到渠成了。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金融“贷”扶贫困户
日 06:54 来源:湖南日报
原标题:金融“贷”扶贫困户
一个“钱”字,捆住了多少贫困户发展生产的手脚!
对我省很多贫困户来说,这个难题正在迎刃而解:只要有合适的产业项目,无需抵押、担保,就能向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申请最高5万元的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并获贴息支持。今年截至7月31日,23个试点县的12380户贫困户,成功申请3.52亿元小额信用贷款。
金融“贷”动贫困户的湖南做法,已被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吸纳,形成全国性指导意见。
7月下旬,记者来到率先试点、最有代表性的麻阳苗族自治县调查。
贷款瞄准贫困对象,“漫灌”变“滴灌”
在兰村乡望远村的几座山头,现在成了该村海田种植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益生科技”合办的金融扶贫产业示范园。密密麻麻的藤架下,栽满了红心A猴桃,并套种了西瓜。1组村民周贵良正在地里开心地采摘西瓜。
周贵良的开心,缘于他由贫困户变身股东。今年春节前,他拿着贷款证,来到麻阳农商银行兰村支行,当天就领到4万元贷款。今年来,该村已有34户贫困户,从当地农商银行贷款140万元,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按一年每万元股本不低于800元的标准分红;过两年,A猴桃进入丰果期,分红还不止这些”,村党支部书记周尚海说,“还有20多户贫困户申请贷款入股。”
贫困户贷款为何变得这么容易?这得益于省扶贫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省联社”)于2014年11月在麻阳等23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启动的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试点。
省联社主任李勤告诉记者,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针对贫困户“量身定做”,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核心内容包括:“一授”,即评级授信。只要无不良记录、有劳动能力,即使再穷,每个贫困户都可获得1-5万元的授信额度,并由当地发放贷款证。“两免”,就是免抵押、免担保,凭贷款证就可申请贷款。“三优惠”,即:利率优惠(按基准利率放贷,比同类贷款利率优惠50%);期限优惠(根据产业发展周期确定还贷期限,最长达5年);贴息优惠(前3年由扶贫部门贴息)。
市场机制联结产业项目,“输血”变“造血”
贫困户贷款后,发展产业项目才有“钱”景。
麻阳此前有过探索。2013年,县扶贫办以15万元扶贫专项资金作为担保金,石羊哨乡谭公冲村68个贫困户从当地贷款105万元,种植238亩中药材。一年下来,户均增收1万元,65户贫困户归还贷款,但仍有3户不愿还款,形成8万元不良贷款。加上贴息,15万元担保金所剩无几。
“政府部门不能作为担保主体,不能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行为,否则不可持续。”该县扶贫办主任向杰说,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才能形成合力。
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提出,“资金跟着扶贫对象走、扶贫对象跟着能人走、扶贫对象和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能人”,就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如何让“能人”乐意带着扶贫对象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贷款时,各试点县给予提高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等优惠。
从事蛋鸡养殖的麻阳蓝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率先响应。公司所在的兰村乡大坳村、泥溪垅村,青山绿水掩盖不住深度贫困:两个村共225户贫困户,劳力不足、资源缺乏。今年,23户贫困户从当地农商银行贷款75万元,加上两个村21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委托蓝凤凰公司养殖蛋鸡,按比例分成。其中,210万元委托养殖的利润,由225户贫困户平分;贷款“入伙”的23户贫困户,另外还享受贷款委托养殖的利润分成。大坳村7组贫困户焦铁钢告诉记者,他贷款5万元“入伙”,两次分成后,一年可得六七千元,加上在公司做事,年收入可达2万元。
财政资金构建“防火墙”,“惜贷”变“乐贷”
贫困户贷款,无抵押、无担保,出现不良贷款怎么办?
在省扶贫办支持下,23个试点县均建立300万元以上的风险补偿金。麻阳明确,如果出现不良贷款,由风险补偿金补偿75%,银行承担余下的25%。同时,麻阳农商银行将基层信贷员不良贷款容忍度,由2%提高到5%。
财政资金构建不良贷款“防火墙”,银行由“惜贷”变为“乐贷”。麻阳农商银行董事长杨文德说,今年来,该行已向2239户贫困户发放5570万元贷款。此前10年间,麻阳的贫困户累计贷款不到500万元,而且利息偏高。
省扶贫办、省联社及时总结麻阳等23个试点县的经验,最近将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到53个县(市、区)。省联社理事长张志军说,开展金融产业扶贫,不仅是履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治责任,也是农信社扩大客户基础、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环节。全省农信社系统将把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促进全面小康的贷款品牌来抓。今年内,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评级面要达到100%,有效授信比例达到85%,力争投放贷款15亿元以上。
金融“贷”动贫困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越走越宽广。
两手发力扶真贫
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通过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两手发力,瞄准最需要资金的贫困户,帮助他们扫除奔小康的“拦路虎”,堪称我省精准扶贫的一大创举。
贫困户只有发展产业项目,才能“内生造血”,但普遍面临资金、技术、市场等困难。由于多种原因,我省扶贫工作重点县存贷比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让金融“活水”更好浇灌贫困地区,还大有文章可做。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通过周密、巧妙的制度设计,以贷款贴息、风险补偿金等政策引导,“小钱”变“大钱”,让有限的财政扶贫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既帮扶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又提高了龙头企业等“能人”带动贫困户的积极性,还解除了银行放贷的后顾之忧,激发了参与扶贫的市场主体各方活力,形成了精准扶贫的合力。
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成功探索表明:只要真正做到精准到户、到项目、到资金、到产业、到举措、到效果,两手发力扶真贫,精准脱贫也就水到渠成了。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贫困户也能贷到款|贷款|抵押_凤凰资讯
贫困户也能贷到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据了解,像李兴远这样的金融协理员,屏南县有500多名。乡金融协理员主要由三农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构成,村金融协理员主要聘用村主干。“摆脱贫困要持续扶持,需要两三年贷款的帮助。以前,扶贫资金就像撒胡椒面,每家贫困户都能分到一点,但针对性不强。”胡小青说。现在,有了扶贫小额信贷促进会,依托金融协理员,根据贫困户所从事的不同产业,发放相应的贷款。针对具体的贫困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分步骤分类来扶贫,提高扶贫的精准性。目前,屏南县小额贷款促进会的本金为700多万元,贷款额度为4800多万元。7年来,
原标题:贫困户也能贷到款14日,屏南县甘棠乡浙洋村村民张希平走进菇房,打开灯,看着架子上的菌包,兴奋地对记者说:“香菇马上就可以采收了,滑子菇下月就可上市。”在2009年前,张希平还只是一个替别人开车的货车司机,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一家5口人挤在一间旧房里。他瞄上当地的特色食用菌产业,想通过食用菌栽培改变现状,可手头1万多元的积蓄只够建菇房,搭架子等,购买种苗、木屑、棉籽壳等生产材料的钱还没有着落。张希平想去银行贷款,但没有财产抵押,也没有人替他担保。他好几天闷在家里,感到无助。这时,村支书李兴远登门了,问他是否想贷款。“谁愿意把钱贷给我这样的贫困户?”张希平将信将疑。屏南县扶贫办主任胡小青告诉记者,2007年,该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扶贫小额贷款促进会,将省级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等存入合作的农信社等金融机构,作为风险保证金,并为贫困户提供无抵押贷款担保服务。2009年,张希平如愿以偿,获得了当地信用社的5000元贷款。他用这笔钱购买了食用菌栽培材料,第一年栽培了6000多个菌包,当年就赚了1万多元。第二年,他将规模扩大为1万多个菌包,并再次申请贷款,这次他的贷款额度为1万元。今年,他栽培了5万多个菌包,投入资金10多万元,贷款额度增至5万元,成为村里的食用菌栽培大户。张希平年收入可达五六万元,在村里属于中上水准。去年,他用栽培食用菌赚来的钱盖起了三层半小洋楼。村支书李兴远说,村里有40多户村民通过促进会申请了小额贷款,额度根据村民的综合能力来审查,负责审查的就是他,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小额贷款促进会的村级金融协理员。因为他熟悉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因此促进会聘请他当村里的金融协理员。据了解,像李兴远这样的金融协理员,屏南县有500多名。乡金融协理员主要由三农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构成,村金融协理员主要聘用村主干。“摆脱贫困要持续扶持,需要两三年贷款的帮助。以前,扶贫资金就像撒胡椒面,每家贫困户都能分到一点,但针对性不强。”胡小青说。现在,有了扶贫小额信贷促进会,依托金融协理员,根据贫困户所从事的不同产业,发放相应的贷款。针对具体的贫困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分步骤分类来扶贫,提高扶贫的精准性。目前,屏南县小额贷款促进会的本金为700多万元,贷款额度为4800多万元。7年来,促进会共受理了7000多笔小额贷款,贷款总额为2亿元。据了解,屏南县有1500多户贫困户获得了贷款,实现了脱贫致富。截至目前,该县未出现一例违约贷款。2008年,屏南的做法被中国人民银行列为《2008年中国农村金融报告》的典型案例;2010年,在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交流会上被作为典型经验进行交流。据省农业厅扶贫开发处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已在11个县开展扶贫小额信贷试点。今年9月,省里还特意出台了《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推广屏南的做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47022
播放数:175875
播放数:379992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股票/基金&
贫困户可获贴息贷款
作者:柳德新 钟永红
  本报11月4日讯(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钟永红 唐造时)我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主体的金融产业扶贫工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省联社”)、省扶贫办近日联合出台《关于开展金融产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规定,凡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经评级授信后可分别获得1至5万元小额信用贷款,并可获贴息支持。  省联社、省扶贫办提出,力争贫困地区法人行社(农信社、农商行、农合行)每年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当年当地市(州)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新增贷款高于当地市(州)上年同期水平;以县(市、区)扶贫办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为依据,以贫困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为标准,公开规范评级授信,使1-5万元以内授(用)信贫困农户每年持续增长。同时,积极发展农业产业链金融,推广“公司+贫困农户”、“公司+合作社+贫困农户”、“合作社+贫困农户”等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通过自身信用或产业订单为联结的贫困农户进行担保,扩大贫困农户授(用)信额度。  《意见》明确,小额信用贷款对象主要面向参与产业扶贫项目或自主选择较好的小型生产经营项目、新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对带动贫困农户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也可享受贷款。贫困农户贷款贴息,资金额度由各县(市、区)在本地区对贫困农户产业扶持资金标准(自治州不突破2000元/人,其他市、县元/人)上浮10%的范围内自行确定,但不超过贷款合同约定的利息总额。  据悉,省扶贫办将支持有条件的重点县建立300万元以上的风险补偿金,省联社适度提高金融扶贫中不良贷款容忍度。
(责任编辑:HN666)
11/04 06:0211/04 00:3911/03 10:5011/01 16:1211/01 02:0310/31 11:3210/31 05:4810/31 01:37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崇阳“草根银行”化解贫困户贷款难 -咸宁日报
第02版:综合新闻
“输血”扶贫向“造血”脱贫转变
崇阳“草根银行”化解贫困户贷款难
&&本报讯&记者王凡、通讯员胡成尧报道:“如果不是‘草根银行’申贷简单、放款快速,这猪栏恐怕建不起来。”10月28日,崇阳县油市村村民殷建国,边給猪舍消毒边乐呵呵地说。&&作为当地的贫困户,殷建国一家年收入只2000多元,生活窘迫。“想饲养些生猪,捞点生计”,因无力购买仔猪,一家人一筹莫展,“向银行借,去哪里找担保?且手续繁多”。&&如何帮助像殷建国一样的贫困户脱贫?县扶贫办主任赵明星分析认为,贫困户在生产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资金和市场难题,撬动金融杠杆建立“草根银行”尤为必要。&&9月,崇阳第一个扶贫互助社试点落户白霓镇油市村,步康生态扶贫互助社挂牌成立。互助社由政府注入一定资金铺底,农民自愿入股,采取“生产互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性项目,达到扶贫资金一次投入,农民持续受益的效果。&&殷建国当即入社,并向社里贷款5000元,随即圈地养猪。眼下生猪行情见涨,按照每头生猪售价1500元计算,年底25头猪出栏,将至少有3万多元的毛收入,“将本还给互助社,还有大笔盈余”。&&“对于一个贫困农户甚至一个贫困村来说,只要在资金周转上稍拉一把,就会圆致富梦!”目前,步康扶贫互助社成立资金有480万元,会员有35名。&&互助社理事长李德军介绍,扶贫互助社是村民身边的“草根银行”,为会员解决生产发展中启动资金缺乏的困难,然后以资金为纽带,把农民定期组织起来,开展家禽养殖、销售、苗木、蔬菜种植、技术交流及咨询等服务。&&“互助社借款快,周转灵活,利息低,很受我们农民欢迎。”村民赞叹,“我们现在嫌借款少,希望能借更多钱,做更多的事!”&&由“输血”式到“造血”式帮扶,该县将加强与商业银行对接,给带动贫困户发展的互助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高额度担保,力争实现贫困对象应贷尽贷。并将统筹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加大扶贫贴息力度,力争实现贫困村扶贫互助社全覆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贫困户贷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