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石化工人艰苦创业精神的故事

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故事 如题,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故事 文章中的4位青年,分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自己谱写了一曲光荣的凯歌。他们将理想播种在了这片美丽的绿洲上,将青春洒在了这片广阔的地域。

  理想播种在绿洲――大学生在兵团创业的故事

  编辑:张力出处:兵团日报时间:

  近日,记者奔赴南北疆各团场,采访了在基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王永冬:广阔天地写青春

  1997年,从石河子大学植保专业毕业的王永冬,被分配到农一师三团二十一连,担任该连副连长兼技术员。

  5年后,日渐成熟的他被调到该团科技连任连长。科技连是三团最大的农业连队,有耕地1.8万亩。它是农一师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示范窗口,也是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在这里,王永冬的才干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精量播种、滴灌、机采棉,他大力推广新兴科学技术,使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团的前列。

  2003年,王永冬的哥哥从北疆来到三团欲承包土地,王永冬坚守有关规定,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哥哥谋取承包土地的好处。但连队五户职工家庭购买生产资料资金不足时,他拿出自己的6万元积蓄为他们垫付。

  有了这样有才干而又公正无私的带头人,连队自然很快发展起来。

  2006年6月,王永冬被农一师党委任命为三团副团长。上任的这一年,工作千头万绪,47公里的通团公路要修建;3900万元的机采棉及加工生产线要上马;2万平方米的园林小区要开工;3000万公斤棉花要检验、加工,还有近亿元的项目资金要研究、要申报、要接洽……这一切对王永冬来说都是从未接触过。但肩负的使命使他严肃认真而日夜不停地忙碌。

  他所分管的部门工作人员知道,白天找王副团长办事,就要去新建的机采棉加工生产线、工程招标会或者农副产品拍卖会上……

  春去秋来,日升日落。棉花加工厂的检修工作顺利通过验收,新增的机采棉生产线顺利投入生产使用,终于,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只要团里迅速发展,职工富裕起来,再苦再累我也心甘!”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王永冬赤诚为民的情怀。

  胡小平:播种知识心里甜

  胡小平是团场职工的女儿。1993年,她从石河子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农五师八十一团良繁站从事育种工作,如今是该站的副站长。

  4月20日,我们见到胡小平时,她正和职工交谈着。她个头不高,一身橄榄绿的军装上满是泥巴,头上围着一块头巾,一副地道的团场种田人的形象。

  1998年,团长张华东从一位从事科研的朋友那里带回一包棉种,说是从河北引进来的。张华东把这包棉种编号为“冀S”,并安排胡小平进行对比试验,希望这个棉种给团场的棉花生产带来质和量的突破。

  胡小平深知任务重大。为了早日培育出新的品种,她在实验地里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已定好的棉苗选了又选。待秋天测产时,籽棉单产达480多公斤,衣分率达到44%。

  这个品种是八十一团对比试验、扩大种植的第三个棉花品系,因而取名“81―3”。2000年,团里试种200亩“81―3”,结果单产普遍超过其它品种。为此,团里决定在全团范围推广“81―3”。

  2001年十连职工张岱茂种植81―3棉花,皮棉单产208公斤,创下当年北疆棉花单产第一的好成绩。

  往后几年里,胡小平又通过细致的观察、筛选、提纯复壮,选育出了一个具有高产、抗病、优质的81―3棉花新品系。该品系具有高抗枯萎病和黄萎病、结铃性强、纤维品质优等特点,同时又具有生育期适中、吐絮集中等特性,是抗病棉中难得的好品种。

  如今,八十一团的“81―3”棉花栽培面积超过6.3万亩,累计为团场创收7800万元。

  2006年,81―3棉花新品系被注册为“博陆早一号”。昌吉、奎屯、农八师和农七师等北疆植棉区纷纷向农五师新疆金博种业签订购买合同。如今,该品种推广面积已达200万亩。

  面对成功,胡小平并没有骄傲。如今,团里每年要引进200多个新棉种进行培育,其中90%以上的培育工作落在胡小平的身上。此外,她每年还要承担团里15个课题研究。忙,但她快乐着,因为知识和汗水,在绿洲田野里结出了累累硕果。

  郭义昌:水利工程展宏图

  四面是悬崖峭壁,深深的山谷中,潺潺的河水被一车车沙石缓缓拦截起来,一排绿军帐支在河堤上,数10台挖掘机、推土机和几十名工人正在忙碌着……这就是农七师古尔图河6级水电站的施工现场。

  4月的古尔图河水依然是寒风刺骨,正在施工的技术人员一边哈气暖手,一边操作着测量仪器。担任该?目副经理的郭义昌正在检查技术员的测量结果。

  听说我们要采访他,稳重、成熟的郭义昌还忽然觉得有点害羞。“稍等一会儿,我把这几个数据检查完。”郭义昌笑着对我们说。

  郭义昌不仅是该项目的副经理,也是农七师奎屯河管理处一分公司副经理。他在8年的时间里,就由一名施工技术员走向了公司的领导岗位,成为农七师奎管处最年轻的领导干部。

  “我从小就想做一名水利工程师,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填了塔里木大学农田水利系。”

  刚到古尔图水管所上班,就赶上紧张的防洪期,郭义昌加入到了全员防洪的队伍,紧张的防洪工作使他深深体会到水利工作的重要性。

  2002年4月,奎屯河14公里的防洪工程,要在仅有的13天停水期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加之4月的天气昼夜温差大,施工有诸多困难。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难倒郭义昌,他带领工人开着机器,连夜鏖战。在砼配比、设备等方面遇到技术上的问题时,郭义昌就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技术员、工人学习,经过连续5天的奋战,防洪工程提前完工。

  2003年,公司让郭义昌单独负责恰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由于地势复杂,施工难度很大。但为了能尽早施工,郭义昌带领5名技术员,每天在7公里的水库坝堤上往返10多次,测量放线,复核桩点数据,一张张图纸被他们用蓝红笔圈满了密密麻麻的记号。为了节省时间,郭义昌中午不回驻地,午餐常常是几口水,一个干馕就了事。

  2007年,郭义昌调任奎管处一分公司副经理一职。上任后,他狠抓工程的质量和工人的安全,制定出施工项目部、劳务队、班组长人员责任制度,按月进行检查考核,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操作及时排查。去年,他被农七师授予“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谭磊:志在绿洲的收获

  4月23日,我们来到农六师芳草湖农场四分场。

  现年25岁的谭磊戴着一副眼镜,坐在我们对面深思了一会儿,才打开了话匣子。

  2003年,作为第一批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来到兵团,从河南农业大学饲料营养与疾病防治专业毕业的谭磊,被分配到农六师芳草湖农场畜牧科。

  志愿生活结束后,应同学之邀,谭磊一度回到了内地。但沿海地区的经济,使谭磊的专业特长难以发挥。

  2006年1月,他又回到农六师芳草湖农场。在四分场防疫站当技术员。

  这年5月,四分场从澳大利亚引进13只优良的萨福克和陶赛克羊种,着手对全场的羊进行改良,谭磊成为这项工作的负责人之一。

  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是品种改良的两种主要方式。然而,全场养羊户都难以相信这样的方式能起到增收增效的作用,纷纷出现了抵制情绪,许多职工不愿意把母羊送往动物防疫站进行配种。

  为了改良工作顺利开展,谭磊找人挨家挨户去做工作。一年过后,职工们深信了改良的功效,改良后的小羊羔只需4个月就可出栏,并且出肉率达到65%,职工们乐了。

  随后,场里又让谭磊负责全场奶牛的冷配工作。担子重了,但他更加努力,经他手改良的牛、羊的成功率达到95%,在全场属第一。

  去年1月,谭磊被场党委任命为四分场动物防疫站站长。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全场的养殖户,他开设了动物门诊,24小时营业,这一举措深受养殖户的赞誉。1989年,沈阳市燃料公司24岁的装卸工刘新“不幸”下岗了。已成家的他为了生计,焊了一辆“倒骑驴”,在市场上卖菜、卖鱼、运送服装。两年后,他用攒下来的7000元钱,和妻子金秀衣开始做服装生意,不久又改行做水果生意,但折腾了几个月,也没有挣到钱。由于刘新是“烹饪能手”,金秀衣从小也跟母亲学会了做小咸菜大花卷,最后,他们商量决定开个小饭店。这样,刘新夫妇倾尽所有,在太原街开了家冷面馆。可是不到一年,他们不仅把投入的 7000元全赔了进去,还欠了不少外债。为了还债,刘新只好重操旧业,又蹬上三轮车,到处卖菜、卖鱼、卖西瓜&&但刘新并没有放弃重开饭店的念头,他一直在思考:别人能做,我为什么会亏?在送菜时,他开始煞费心思地和各类饭店老板拉近乎,套生意经。在逐渐的学习和积累中,刘新发现了一个规律:凡是有经营特点的饭店,生意都很好做,而经营不好的店,大部分没有特点,没有自己的主打产品特色!他决定重返太原街开饭店。刘新看好了太原街11号的房子。这是黑龙江一个老板开的饭店,他急着要回老家。刘新用父母留给他住的房子做抵押,把那个饭店兑了下来。之后,他东借西拼凑了3000元钱,雇了几个人,粉刷了墙壁,购置了4张餐桌,这家取名为林苑小冷面店的小食店一开张,便以实惠、干净、热情吸引了八方来客。有一天,刘新在太原街上走时,听到走在他前面的两个人说:“到林苑吃小土豆去。”刘新开的是冷面店,他们却说吃小土豆,这给了刘新很大启发。他知道了他的“小土豆”很受欢迎。第二天,刘新就把林苑冷面店改名为“小土豆”酱菜馆。小土豆是东北地区的一种特产,它个头比一般土豆小得多,而土豆的清香和营养价值却比大土豆高得 多。由于这个品种产量多,有很多人种植,细心的刘新慧眼识珠,立即瞄准了它。刘新四处走访考察,收集民间烹调小土豆技术,去粗取精,细心琢磨,便利用多种药材自行研究配制出了炖小土豆汁,并加进酱油、五花肉、香菜等进行炖制。“小土豆”这道菜既有东北大碗菜的特色,口感又绝对鲜美于东北大碗菜。一大碗“小土豆”10元钱,又加上两个大花卷2元钱,足够两个人美餐一顿。这道菜刚一问世就一炮打响,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常常出现客人站在店外等桌就餐的情景。后来,刘新以小土豆酱菜为龙头,选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为主料,突出色美味浓,盐香适口的特点,利用酱、炖、拌、炒等烹调方法,生产出了五大类150个品种小土豆酱菜系列的品种菜。“小土豆”迷住了所有顾客,出现了这样一句口头禅:“好吃吃不够,沈阳小土豆。”一时间,小土豆美食风靡沈城,生意火爆。不到两年时间,刘新赚下了逾百万资产。小土豆大品牌1995年,由于种植小土豆的利润太少,而小土豆成活率又比一般大土豆低,一些农民纷纷倒戈开始种植大土豆,刘新的饭店一下子缺了货源,面临停业的危险。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这时,亲朋好友劝刘新:“你已经挣了不少钱,干脆关店回家过好日子算了。”但刘新却不这么想,从打干上“小土豆”那天起,他就有一个梦想:把小土豆做大,让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刘新决定自己投资种植小土豆。他这一想法招来了包括妻子等所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他那样做太冒险了,万一种植失败,就会将辛辛苦苦挣下的家底全部赔进去。但刘新铁了心,他带上100万,来到铁岭等地投资种植小土豆,第一次种植失败了,赔进去了将近50万。但刘新没有就此罢休,他暂时放弃种植,与有关科研部门密切合作,研究小土豆的科学种植方 法。半年后,刘新在沈阳、铁岭等地投资100多万元,扶持小土豆的种植与发展。随后近半年的时间里,刘新天天呆在地里,观察小土豆生长情况。苍天不负有心人,这一次成功了。小土豆如雨后春笋般长出,当地的农民与刘新实现了双赢。刘新靠“小土豆”很快又赚到了大钱,两年下来,他已经积累了雄厚的资金。1996年,刘新花600万元买下位于太原街南端的一至四层大楼,投入400万元购置设备与装修,使别具一格的“沈阳小土豆美食”牌匾悬挂在太原街南端,成为沈阳城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线。然而,“小土豆”出了名,李鬼就来了。一时间,市内出现了十几家“小土豆”,为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与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刘新决定将自己耗尽心血创立的美食店申请国家商标注册。1997年,全国第一例以餐饮名称注册的商标证书,带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管理局的商标大印,从北京飞到了刘新身边,为小土豆酱菜美食城平添了无穷的辉煌和千倍的身价。1997年7月,沈阳市小土豆餐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为了使“小土豆”这一品牌经久不衰,刘新从选料、配科、加工等方面严把质量关,还[FS:PAGE]常常亲自下去考察。正是靠着这样一种诚信,“小土豆”逐渐名气大振,不仅在沈阳的生意日渐红火,日进斗金,省外的人士也纷纷云集沈阳,想学习“小土豆”的制作技术。刘新又在东北连开了几个分店,个个生意红火。做中国的“麦当劳”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刘新决定向连锁店式的现代化经营学习,让小土豆的风味飘向全国。刘新把在全国开连锁店的想法一提出来,就遭来了一片反对声,跟随刘新多年的师傅劝刘新:“小土豆系列是东北菜,南方人可是吃不惯,再说现在各地饭店多如牛毛,我们还是好好在东北打 市场,不要出去冒险了。”刘新的妻子也劝他:“我们已经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不要再出去闯荡了,万一赔了可怎么办?”可刘新下定决心去关内开拓处女地,把小土豆引进去。刘新带了100万,领着几个“精兵强将”首先来到了山东。刘新在济南市繁华地段买下一个饭店,经过一个多月的装修、装备,“小土豆”终于在山东亮相了。虽然在此之前刘新已在当地做了大量宣传,但当地居民根本不认“小土豆”,开业那天,饭店门前冷冷清清,一天下来,营业额还不到200元。刘新没有气馁,为了在泉城打开市场,他断然打出了:“沈阳小土豆落户山东,请泉城人民免费试吃三天”的牌子,免费品尝的牌子一挂出来,就引来了众多人前来“品尝”,这一尝就尝出了名堂。三天之后,很多山东人专门掏钱来店里吃小土豆。“沈阳小土豆”好吃的消息很快便在济南传开了,一些好奇的山东人纷纷专程来品尝沈阳的“小土豆”。一时间,“小土豆”又火爆泉城。在山东开分店取得成功后,短短的两年间,刘新运用他那精明的头脑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在省外又连续开了几家分店,而且个个红火,一时间找刘新要求合作的投资商众多。从1999年开始,沈阳市小土豆餐饮有限公司设在北京、天津、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深圳、江苏等地的分公司先后开张营业,如今在全国已发展131家连锁店。北到黑龙江,南到深圳经济特区,人们都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沈阳小土豆美食。然而,刘新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他又开始向更高的目标挺进。在沈阳小土豆连锁集团加盟店主会议上,刘新提出“做中国餐饮业麦当劳”的口号,看来他已下决心要把这一由夫妻店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转制为股份合作制经营,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最近更新: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投资创业: 48小时热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艰苦创业的成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