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好还是自己投广东汇融投资股份公司好

为什么?利和弊具体在哪里?
周源和张鼎的回答已经很好了,我再补充说一点:自筹资金和天使投资不对立。要区分的是,拿个人的钱,还是拿机构的钱。美国创业界通常称第一笔资金的来源为「3F」,即家人(Family)、朋友(Friends)或傻子(Fools)。说是傻子,当然是笑话,毕竟硅谷有大量这样的「傻子」存在,并且因为他们而得到数十年的蓬勃发展。他们投资的对象,按我的习惯说,叫「五零人士」——零团队、零产品、零用户、零市场占有率、零收入。换言之,当你什么都还没有的情况下,你要做一件事情,基本上很难让一个投资机构来给你出钱。因为既然是投资机构,那么它就有 LP(有限合伙人),机构的钱是从 LP 那里募集来的,LP 的钱也不能随便给人打水漂,他们需要投资机构要对钱的去处有交待、要对钱的使用有预期、要对未来的回报有计算。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天使投资人那么多、扮演的角色那么重要的原因,因为他们投的都是自己的钱,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即使像 Ron Conway 这样教父级的明星天使投资人,他也从不预估自己的回报——因为太难预估了,他不可能每一个投资案子都去仔细算计——所以他都是根据谁推荐的、谁可以跟着投(顺便评估)来进行投资,这样下来,他投资的 200 多个案子就有了一个大概的存活率。鉴于此,回到提问者的问题,当你想要找第一笔钱来启动,你要想明白,如果——1. 这个事情发展会比较慢,需要一两年才能起势;或者2. 这个市场规模有瓶颈,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很难再扩大;或者3. 这个生意能迅速挣到钱,很快回笼启动资金,但增长速度不会特别高;或者4. 任何人都帮不到你,并且任何人都不会明白你做的事情;或者5. 这个事情一时半会很难评估其价值,需要先运营一段时间后再看。那么,你很可能更需要理解你、信任你的个人来给你第一笔钱做启动资金。这个人,正如之前所言,可能是亲朋、可能是好友,也可能是某个有钱的老板,或者是某个投资机构的成员,或者是某个业内非常资深的人士。显然,后两者要比前三者对你更有帮助。毫无疑问,机构的力量是远远大过个人的,因此,当你需要快速增长、需要有大量的业内相关资源来嫁接或者扶助、需要能够给后续融资带来帮助时,你或许就应该考虑机构了。
我觉得此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br&&br&从大道理上讲,把一件事做成,需要依靠各种力量来推动,只有一枚助推器的火箭冲不出大气层。天使投资,包括 A 轮 B 轮的投资能解决创业团队本身解决不了的问题,两方都是关键的推动因素。&br&&br&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并不是简单资金上的合作,创业者找投资人是在寻找一个坚强的伙伴,天使阶段找的是帮助你起步的伙伴,扩张阶段寻找的是帮助你做大的伙伴。而投资人寻找的是各个领域的机会和能够挖掘机会的人,并帮助他们。&br&&br&论具体到资金上的好坏,我觉得自筹资金最大的问题,是可能错失天使的助力,想想他有可能去帮助你的竞争对手,你会失去很多资源拓展的机会;而创业者拿天使投资最大的隐患,则是在关键时刻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往后一退,拍屁股走人了。
我觉得此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从大道理上讲,把一件事做成,需要依靠各种力量来推动,只有一枚助推器的火箭冲不出大气层。天使投资,包括 A 轮 B 轮的投资能解决创业团队本身解决不了的问题,两方都是关键的推动因素。 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并不是简单资金…
周源和张鼎的回答已经很好了,我把他们说的内容展开来说吧。&br&&br&&p&无论是自筹创业的资金,还是去拿投资,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市场而定。如果你做的是生意,项目的流水也不错,想着自己能赚个几百、一千万,过点小日子就可以了,那么你完全不需要投资啊。我不觉得什么项目都合适去拿投资。如果你有更大多野心,要把一个事情快速做大、做强,那么你可以考虑去拿钱。我先说说为什么拿钱。&/p&&br&&p&1.创业的风险都是很高的,成功率非常低,如果前期你可以拿到投资人的钱,当创业失败时,无疑降低了你的损失。&/p&&br&&p&2.由于创业公司嘛,就几条枪,甚至连个产品都没有,如果有个有名气的机构进来,对你们来说肯定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这个相当于信用背书啊。当你想拉个大牛进入的时候,你就可以忽悠他们说,“你看哪个什么、什么机构都投了我们多少刀。别人又不是傻子,如果不看好我们这个团队和项目,凭什么投我们那么多钱啊。赶紧过来吧,我们给你多少股份,这个相当于好几十万啊。” 呵呵,当年我也干过这种事。&/p&&p&&br&3.在过去的年代,如果你不拿钱,慢慢发展可能还行。但是目前的创业生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公司都是依靠资本催熟的,像嘀嘀打车、快的打车,饿了么,美团等等,就是比谁更快,谁更有钱。其实,前期起步阶段,大家差得并不是太多,但是随着资本进来,立马就见分晓了。你的竞争对手就拼命地砸钱,把用户圈进来,做漂亮数据,拿更多的钱,再砸更多的钱。而你这些没拿到钱的企业,就等死,或者等着被它们收购吧。&/p&&p&&br&你可以说,这种玩法没什么新意,但是的确直接、简单,粗暴,有效。如果你处于一个这样的处境,赶紧拿钱,要三个月拿一轮。一年拿不到两轮投资是不及格的。&/p&&p&&br&4.钱和钱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有些投资机构,或者战略投资者的钱,特别有价值。这主要体现在投后的管理——增值服务上,能不能帮助你更好、更快的发展。比如说,你在创业的过程中,迷茫的时候,投资人可以给你一些点拨和启发,让你不要偏离了方向;帮你找人;帮你对接下一轮的融资;直接给你导入庞大的用户等等。&/p&&br&&p&在项目的启动阶段,这些增值服务非常可贵,可能就是因为你领先那么一点点,你离投资圈的顶级投资人更近一些,就让你抓住了某个机会,让自己的项目出现重大的突破。“不用多久,你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p&&p&&br&当然,也有蛮多投资人忽悠的成分多,很多投前的承诺只是为了吸引你进来,后面真正为你这个团队做的事情还是比较有限的。因为投资人也很忙,要做行业研究,每天要看大量的项目,跟进确定投资的目标等等,再说,他也不是只投资你一家。人的精力和时间就那么多,你叫他怎么分配得过来。所以,上面说的东西有用,但是主要还得靠团队自身。&/p&&p&&br&上面都是说拿投资人的钱有什么好处。下面说下拿投资的钱有什么弊端。&/p&&p&&br&1.拿钱的时候要注意,有些草根投资人,投了钱给你,你把项目搞砸了,没做起来,他要向你追债的。这根本都不是什么风险投资,这个是黑社会。所以,不要拿这种钱。也有些投资人太有干劲,严重干涉到公司的内部事务,无论大事,小事都指手画脚,到底是你在创业,还是他在创业啊。这种投资人的钱也不要拿。&/p&&p&&br&2.很多投资人都在各种场合吹自己多么善良、耿直,有理想和情怀——希望可以帮助创业者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说得比唱的好听。其实判断一个投资人怎么样,关键还是看他们的投资条款,有些机构的条款是非常恶心的。具体怎么恶心,我就不展开说了,你可以查看相关的资料。&/p&&p&&br&你可以请一个专业的律师,帮忙你看这些条款,确保你看懂了每一条条款背后的含义,有什么陷阱,你再做决策,你能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就和对方谈。&/p&&p&&br&如果你们的项目非常好,好几家大牌机构抢着投你,那么你在谈判条款的时候,就会有主动权,对方可以也会做出很多让步。如果你们的钱快花完了,团队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状态,你不得不选对方的时候,情况可能对你们就不是那么有利了。拿还是不拿,总要纠结一番。&/p&&p&&br&3.拿投资人的钱,别人也不是白给你的,他们会占你们的股份。融了几轮下来,可能创始团队占到的股份都不到一半了,可能会丧失对公司的主导权,处理不好的话,有些投资人可以把你从这团队清理出去。在国内互联网内也不是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所以,在投资人进入懂事会,关于企业主导权的事情,创业者要想清楚怎么设置对自己更加有利。&/p&&br&&p&4.其实拿了投资人的钱,压力也蛮大的。你得把这个项目做成功,如果失败了,以前在行业的积累、光环,就受到影响。&/p&&p&&br&5.最后说下,团队的目标和投资人的目标,不是时刻都一致。可能你非常有情怀,想把这个事情做得完美,服务好你心中的理想用户,赚不赚钱,上不上市没有关系。但是有些投资人不是这样想的,如果你不可以在短时间能做大,把数据做漂亮,又不考虑上市,那么他就没办法退出。他肯定很着急,因为基金也是有期限的,通常是7到9年。&/p&&br&&p&再说你拖得太久,项目又没太多的发展,从年收益率来看,对于投资人来说,这笔投资就不划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并购,并不是创始人的想法,而是投资人在背后做的决策,但是你又不得不服从。好像现在说这些有点扯淡了,等你把企业做到那个程度再说吧。&/p&
周源和张鼎的回答已经很好了,我把他们说的内容展开来说吧。 无论是自筹创业的资金,还是去拿投资,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市场而定。如果你做的是生意,项目的流水也不错,想着自己能赚个几百、一千万,过点小日子就可以了,那么你完全不需要投资啊。我不觉…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和知乎在一起人家说。女儿嫁接近点好。还是过省好。我觉得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你觉得好就是好。对吗_百度知道马云:超过我的一定在健康产业No.1--百度百家
马云:超过我的一定在健康产业No.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马云自己说,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里。
很多人对这段话肯定熟悉,甚至一度它都铺天盖地的无死角出现在你的视野里——
美国时间日上午,阿里巴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BABA。截至当天收盘,阿里巴巴股价暴涨25.89美元报93.89美元,较发行价68美元上涨38.07%,市值达 2314.39亿美元,超越Facebook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时至今日,史上最大一宗IPO的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经在2500亿美元上下浮动,随着国内业务的优化和海外业务的拓展,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看起来,作为中国最大市值的阿里巴巴创始人和董事长,马云已经无人可以超越。
但是马云自己说的一句话,震惊到了所有人——
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里。
一度,坊间盛传的闪亮标题是:马云说,未来能打败我和阿里巴巴的,一定是健康产业!有人会以为,健康产业是这么一下子火起来的。但冷静思考,这也是时势使然。在中国,健康水平恶化的现实,以及民众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度提升,正为民间蓬勃生长的健康管理和服务产业带来机遇。据相关统计资料,目前我国共有药品生产企业6000多家,每年1500多亿元的消费市场;保健品生产企业3000多家,每年超过500亿元的消费市场。目前我国年销售额也近600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中国保健品年销售额将达1200亿元人民币……这还只是九牛一毛,有预计2015年中国健康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业内人士认为,未来10年,中国健康产品的消费额将在目前的基础上以几何级增长,形成一个全球引人注目的拥有兆亿价值的市场。
太多关于健康产业的定义,眼花缭乱,要我做一个说人话的定义,健康产业就是跟人健康相关的产业。嫁接上互联网,那就是互联网健康产业。原来狭义的互联网健康产业范围仅仅是医药产销及医疗服务直接相关的活动产业。而广义的互联网健康产业范围可以按照起始链条和流程去囊括,包括产业上游的生态农业、水净化、空气净化和清洁能源,中游的绿色食品加工生产及其交易平台(生鲜电商)、绿色餐饮,下游的移动医疗、养老地产、临终关怀及殡葬服务等等,而辅助互联网健康产业整个链条的还有人寿保险、与健康相关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实际上,马云都开始自己颠覆自己了,人生到了马云这种段位和境界,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手里做到的已经不是输赢、对错、是非,或许更多的是使命、趋势、命数。马云用电商开拓了阿里巴巴和自己人生的黄金时代,但高低起落才是自然常态。马云想到了使命,看到了命数,他还是想把握趋势。这是人生赢家应有的智慧,更是有着奇异面相绝不寻常的“外星人”应有的思维,单单只是2014年,马云带领阿里在健康产业动作频频,从中可以窥探到他的互联网健康产业布局——
1、收购中信21世纪,卡位医药电商
2014年1月,阿里巴巴联手云锋基金,对中信21世纪进行总额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7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收购后者54.3%的股份。而今年10月21号,在香港上市的中信21世纪发布公告称,正式改名为“阿里健康”,并更改股票简称及公司网址。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凸显了阿里进军健康产业的决心。业内人士还表示,此举凸显了阿里进军健康产业的决心,不排除未来阿里基于该平台进行相关医药资产整合的可能,比如目前正在推进的“未来医院”计划。
2、勾兑海虹控股,图谋医保体系
除了医药电商、未来医院、药店O2O,阿里巴巴的野心在医保领域也有所谋划。2014年3月,医保控费概念股海虹控股发布公告,与支付宝 (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商务合作框架协议,就医疗福利管理领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双方拟通过合作本次战略合作,帮助双方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营效果、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及水平。不过,和阿里巴巴在其他领域描绘得近乎完整的蓝图相比,支付宝和海虹控股的合作一直是雾里看花。支付宝方面从未公开介绍过与海虹控股的合作构想,而海虹控股方面则多次表态称,双方的合作尚处框架协议阶段,具体合作内容尚不得而知。公开资料显示,海虹控股涉足专业化医疗费用管理,致力于通过建立高效、科学的医保审核体系避免医保资金浪费。目前已在十余个省/直辖市的二十多个地市就公司新业务的试点及推进签署了相关协议,公司的医院端产品也已在杭州部分二级、三级医院开始试运行。支付宝和海虹控股将如何在医保领域擦碰出火花,还不明朗。
3、全面启动药店O2O,跑马圈地医药零售
线下药房与天猫医药馆未来也正在打通,用户在线上下单后,线下药房可就近配送。截至2014年4月,支付宝已先后和海王星辰、国大药房、北中联大药房、江苏恒泰大药房、重庆和平大药房、甘肃德生堂大药房、河北新兴大药房、山东漱玉平民大药房、云南健之佳大药房、广东大参林大药房、上海华氏大药房、重庆桐君阁大药房等20余家国内主流连锁药店开展O2O合作。日,支付宝宣布与中软国际达成合作,双方在医药行业一起拓展移动支付业务。通过合作,支付宝钱包未来在全国将接入数十万家药房,为用户购药提供移动支付服务。支付宝方面透露,以后还会将药房的服务纳入整个“未来医院”计划之中,根据医药分离、电子处方等医改政策的推进,推出医药就近配送、慢性病定期送药等服务。
4、布局“未来医院”,改变就医模式
2014年5月,支付宝正式对外公布了 “未来医院”的计划。未来支付宝将对医疗机构开放其平台能力,包括账户体系、移动平台、支付及金融解决方案、云计算能力、大数据平台等,以帮助医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变得更加高效。支付宝还会在医院内提供免费Wi-Fi服务与室内导航等技术支持,引导用户到就诊、检查、缴费、取药等地点。据悉,这将是一项5-10年的长期规划。据悉,目前阿里已和全国主要城市的近50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如果进展顺利,年内将会有约50家“未来医院”正式服务各地患者。这50家“未来医院”将率先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昆明、重庆、郑州、温州、佛山、沈阳10个国内核心城市。
5、启动“药品安全计划”,剑指药厂和销售监管
2014年7月,基于中信21CN数据,阿里启动“药品安全计划”,使用手机淘宝、支付宝钱包客户端扫描全国市面上任意1盒药品包装上的条形码、药品监管码,就能获得该药品的真伪提示、用法、禁忌、生产批次、流通过程等信息。推出药品扫码服务的目的之一,显然是为医药电商化铺路。但阿里的医疗“野心”不限于此。按规划,阿里将形成综合的医药数据服务平台,药品流通、功能、消费者购买、用药行为等数据将被整合,最终构建健康数据库,“医药企业可根据消费者购买情况生产、储备药品;病人可向厂商定制药品;监管方可实现每瓶药的追踪验证。”
马云的健康产业布局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30年后他要让大部分药厂消失。他曾经说,“今后阿里想干的就是健康、快乐两个产业,如何让人更加健康,如何让人更加快乐?不是建更多的医院找更多的医生,更不是建更多的药厂,而是我们(投资)做对的话,30年以后应该是医生找不到工作了,医院越来越少了,药厂少了很多,这说明我们做对了。”
以阿里的财力和马云的野心,还有目前整个阿里巴巴的业务日见天花板,2015年马云会寻找更多更新的盈利点和投资机会,健康产业是理想的机会。阿里从电商切入,往上可以引导健康产业的上游生产,往下可以推动已有的移动医疗布局的加速演变,甚至介入老年健康和关怀项目。阿里巴巴和马云或许由此开启和引领第二个黄金时代。但最大的财力优势也可能变成最大的集团包袱,现有业务的加减乘除往往因为内部盘根错节的架构和利益,还有外部社会和政府需要阿里撑住电商平台,马云的健康产业可能受到的牵绊和干扰也会很多。说不定,马云最终无法革掉自己的命,被别人和别的公司用健康产业超越了,一语成谶。(本文是年度“健康产业”系列观察之一,后续敬请关注天方燕谈微信ID:tianfangyantan)
阅读:72044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2958
阅读:3970
阅读:11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你造么,KFC潮流风已然刮至了时尚圈啦!看来涉猎甚广的KFC也...
李老鼠说车
首席发言者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股权众筹“嫁接”新三板 打通个人投资者参与新三板渠道
东方IC 图
  “股权众筹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中学就是步入新四板和新三板,上了大学就到了中小板、创业板和主板市场。”关于企业的成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在多个场合表达了这一观点。姚余栋认为,股权众筹可以定位为五板或新五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延伸,将来可以直接对接新三板。
  有意思的是,在姚余栋讲这番话过后不到两个月,“新三板”与股权众筹就上演“合体”。据了解,数家股权众筹平台通过线上募集、线上领投两种形式正式推出“新三板”产品,打通个人投资者参与新三板投资的渠道。其中,深圳本土众筹机构众投邦于5月18日成功获得B轮5000万元融资,这是目前国内股权众筹领域最高的一笔融资。另外,5月21日,天使客股权众筹平台宣布成立新三板领投基金,以期让更多的GP(主投机构)参与到拟挂牌新三板项目的筛选和投资决策中。
  股权众筹是指融资方以出让一定比例股份的形式,面向多数投资者进行融资,而投资者通过出资入股公司,最终以股份变现或者分红的方式获得未来收益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模式。那么,股权众筹与P2P有何区别呢?上海百筹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筹金融”)CEO王启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提到,股权众筹与P2P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股权众筹资金流向的是真正的实体经济,P2P实际上是信贷。现今,国家实体经济下行,必须要通过“创业驱动”来促进经济发展,股权众筹能够促进大众创业。
  新玩法层出不穷
  股权众筹平台的定位大多为天使轮和Pre-A轮,项目过于早期,对于投资人来说,风险和退出是很大的问题。而新三板项目与创业项目相比,风险更小,收益更高
  在2015年春节过后,股权众筹因为相关政策出台迅速升温,包括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驻股权众筹行业,抢占市场。3月31日,京东高调推出金融股权众筹平台;同日平安旗下的股权众筹平台也正式宣告成立。而脱胎于阿里巴巴金融的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也于5月19日宣布,将筹备上线股权众筹平台——“蚂蚁达客”,为创业者提供股权众筹融资服务。
  据东方财经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4月底,全国众筹平台已经发展到149家,其中股权众筹平台62家。而国内创投数据机构IT桔子在2014年9月的统计显示,中国只有14家股权众筹平台,股权众筹平台在短短半年时间里,翻了几番。
  股权众筹平台呈雨后春笋之势。市场格局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未来,股权众筹会是巨头才能玩的事情吗?
  王启明表示,未来的市场不排除细分的趋势,可能也会出现企业合并的情况,但不一定在这个市场只有巨头才能生存下去。因为股权众筹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众筹平台只要有完善的产业链和相关机制,总会有市场。对于股权众筹平台来说,玩法不一样,生存空间也会不一样。新三板和股权众筹的结合,就可以看作是股权众筹平台的新玩法。
  首先,板块细分能够将众筹平台“分门别类”。姚余栋在3月7日的主题演讲中提到:“股权众筹应该根据企业成长的需求、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信息披露成本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是种子板块,比如我选择去创业,仅有一个商业计划书或者只有很少的钱,但是我可能有专利,那就登陆种子众筹,如果成长了,走出这个种子众筹,将进入第二个板块即天使众筹,如果企业做大,离新四板或者新三板近在咫尺,可能中间还需要B轮融资,这将进入成长众筹板块。”
  其次,产业链模式的不同也将区分不同的众筹平台。据了解,百筹金融旗下的“21天使”是国内首家推出“孵化式股权众筹”的股权众筹平台,王启明认为,从现实情况看,政策风险已经不再是困扰股权众筹平台的最大问题。为项目融资只是第一步,众筹平台要做的远不止于此。例如,在为项目融资之后,初创公司拿到了融资,但往往需要花费大量资源在用户获取和市场推广中,难免会形成“重营销轻运营”、“以筹养耗”等恶性循环,一旦资金链断裂,就很有可能迅速“枯死”,这一点在马太效应明显的互联网产业中尤其如此。另外,不是每一位创业者都具备相关能力,许多创业者在种子期通过众筹成功起跑,但却因为缺乏正确的发展策略,倒在了发展路上。为此,百筹金融提出“孵化式股权众筹”概念。
  百筹金融另一位负责人何勇表示,总体来说,“孵化式股权众筹”是在项目具体的筹资需求基础上,针对创业公司在种子期、创建期、生存期等不同阶段中所产生的融资、管理、培训、营销推广等需求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
  此外,是否作为第三方也将是区分股权众筹平台的标准之一。事实上,21天使股权众筹平台只作为中介平台,不会“下水”参与投资项目,但是对于京东、阿里旗下的股权众筹平台,自身将作为创投机构成立主投基金,亲自下场,自己掏钱。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投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各个股权众筹在盈利模式上也有所不同,对于京东来说,如果项目的募集金额超过1000万元,那么1000万元以下的部分,平台将按照5%收取服务费,1000万元以上的部分收取3%的服务费,服务费可以转化为股份。而天使汇则是固定获取1%的股份作为回报。在未来,盈利模式也可能更加多样化。实际上,新玩法远不止这么多。
  “挖金”能力是关键
  对于股权众筹平台来说,最缺的还是优质项目。那些好的创业项目,早已被主流PE和VC抢光。优质的拟挂牌新三板企业,也有私募机构在紧盯着
  东方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姚春潮指出,新三板投资不同于传统的A股投资,专业性强、机会大、风险也大、成长性重于流动性。需要引入PE(私募股权投资)思维和投行思维,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估值方法,“投靠”专业投资者不失为省心又省力的方式。
  就现在的新三板股权众筹而言,绝大多数平台利用“主投+跟投”以及“主投基金”模式让平台投资者可以参与投资,对已经上市或拟上市的新三板企业做新三板定增、新三板交易等相关业务。
  以众投邦“新三板主投基金”为例,主要投资于众筹平台项目,包括新三板上市、新三板定增、新三板交易、转板、并购、IPO项目等。展开业务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直接由新三板拟挂牌企业出让部分公司股权,投资者自行认购;二是股权众筹平台设立专门的新三板基金,由众筹平台作为领投,并汇集个人投资者的资金,以有限合伙企业的方式参与到项目中。
  非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金融产品,融资企业可能处于新兴行业,商业模式不确定,经营信息不透明,团队磨合不稳定,估值依据不多,这使得投前尽职调查和投后管理都极为复杂,对领投人的专业技术要求很高。
  王启明在谈到股权众筹平台的关键点时也谈到,“内容为王”的定律在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对众筹平台来说,项目就是内容。靠谱的项目和靠谱的创业者,众筹成功的几率和生存下来的概率都会大,也更容易吸引投资。那么如何寻找和甄别好的项目,平台也需要慧眼独具的专业投资人。
  在股权众筹刚成立时,坊间认为,创投机构和股权众筹可能将会对立,这样的言论在很多创投机构加盟股权众筹平台后烟消云散。不过,业界不少人士担心平台的专业投资人的“挖金”能力。一般来说,由于股权投资的退出周期长,经验教训反馈慢,所以一个职业投资人通常需要5-8年才能成长为明星领投人,总体来看,国内的领投人资源是稀缺的,天使和VC(风险投资)阶段的专业投资人群体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有些平台为了解决领投人短缺的问题,以平台自身作为领投人,主导项目的尽职调查、投资审核和投后管理,这实际上将众筹平台变成了GP,管理了一批单项目基金。
  对此,王启明认为,目前中国投资界的焦点往往集中在明星资本上,但许多中小型的投资机构同样具有非常优秀的“成绩单”。
  落地有困难
  除了信息披露不规范,缺乏征信体系,退出机制问题是目前股权众筹发展的一大难点
  股权众筹未来将成为中国拉动经济的一大重要力量,这一看法似乎没有什么悬念,但是,股权众筹模式在落地中国的过程中,也遭遇着许多中国式的“难题”。
  一方面,国内股权众筹平台的项目获融率实际并不高。据IT桔子发布的《互联网股权众筹盘点报告》显示,2011年到2014年间,国内21家股权众筹平台共发布项目超过49381个,但成功获得融资的项目只有333个,获融率仅为0.67%。
  另一方面,尽管国内投资热情高涨,但在退出方面,中国的绝大多数股权众筹平台尚未探索出清晰的路径。2015年第一季度,仅发生了三起顺利IPO的股权众筹成功项目。
  业内人士表示,股权众筹平台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可以成功实现退出。《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平台提供股权转让服务,虽有利于避免资金池的产生,但同时抑制投资者通过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等形式转让其持有的股权来盘活资产的合理需求。整体来看,股权众筹退出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通过创业者回购、寻找合适的接盘机构、“私募报价系统”转让、上新三板和创业板等。
  从京东股权众筹来看,主要有IPO退出、兼并收购退出和等待下一轮融资退出三种途径。王启明表示,目前21天使的退出机制主要是两种模式:并购和上市。现实情况下,很多创业公司并不能顺利上市,根据中国现行法规,未上市公司股权不能在公开市场交易,众筹股东想卖掉股权并不容易。在中国现行政策环境下,股权众筹退出机制仍存在瓶颈。
  另外,股权众筹的核心思想是降低投资门槛,让普通人也能够参加到一些“高富帅”才能玩的游戏当中,但事实来看,并不完全如此。王启明透露,目前京东股权众筹的最低门槛是30万元,百筹金融的最低门槛是20万元。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对合格投资者的要求会更高,其年收入远不止几十万,甚至要年收入上千万的门槛。但是,在某个项目中,会给普通投资者一些尝试机会,比如,5000元可以投资一个股权众筹的项目,这个名额是有限的,可能只有一个。
  何勇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表示,股权众筹总的来说,目标是普惠金融,但是现在仍处在尝试阶段,暂时还不能真正实现“普惠”。
  制度衔接是保障
  随着政策的逐步出台,在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推动下,股权众筹有望迎来发展的春天,股权众筹市场将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一环
  在业内人士看来,2015年注定是股权众筹全面爆发的一年。在2014之前,不单是“股权众筹”这个名词,“众筹”这个名词都很少有人听过,即使是现在,很多人仍然分不清股票和股权众筹的区别,股权众筹在中国绝对是一个新兴事物。
  王启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提到:“2014年公司招聘时,很多应聘者根本不知道股权众筹这个名词,有一个应征者竟然问,你们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股权众筹很复杂,如果解释不好,很有可能会被误以为是非法集资,所以我们一般做法就是扔给招聘者一本关于股权众筹的书,看完了再来。”
  业内人士表示,股权众筹首先于2012年出现在美国,属于舶来品,在操作上和非法集资有类似的地方,所以监管层态度模糊,2015年以前,这一块的监管基本是空白的,既不会惩罚但也绝对不会任其发展。但是在2015年以后,中央支持态度明显,这让“一行三会”看到了方向,支持股权众筹。总结来说,股权众筹的快速发展是由政策引爆的。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在第二天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李克强肯定众筹作为互联网时代创业的新渠道。
  2014年12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了《私募股权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虽然只是征求意见稿,但这是监管部门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布的首个规则。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两个月之后监管部门就对该办法进行修改,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试点,增强众筹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服务能力。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列为今年金融改革的内容之一。
  姚余栋表示,股权众筹一定要鼓励,从小的方面说,这是为了解决企业投融资问题,大的方面说,这关系到中国社会未来发展问题,股权众筹可以间接控制我们的宏观杠杆率水平。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比美国资本市场要大得多,所以股权众筹项目的额度也比美国大很多,例如,3月31日上线的京东众筹的首个项目“雷神”,众筹项目就高达1200万元。这中间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要把股权众筹真正发展起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行业,制度的衔接是真正的保障。
  姚余栋认为,在监管方面,应设置两个底线、一条红线。两个底线就是指平台不能搞资金池,不能做隐性担保或者任何担保。一条红线则是指在现有法律未修订的情形下,不能穿透目前《公司法》和《证券法》规定的股东人数200人的法律红线,穿透了就是非法集资,不能走向非法集资。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奚君羊表示,股权众筹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存在很多风险,从现实来看,创业项目成功率也比较低,下一步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据悉,《股权众筹管理办法》已在制定当中,且是针对公募股权众筹,将对项目规模、投资额度作出限制,对平台也将实行发牌照管理,一旦公募版股权众筹亮相,整个市场将会被颠覆。(卫容之 潘梦幻)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