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打锦州的朝乐团唱志愿军战歌独立三团的烈士们他们在哪

一条信息让志愿军烈士后代找到亲人_网易河北
一条信息让志愿军烈士后代找到亲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6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虽然知道哥哥牺牲在朝鲜战场,却一直不知埋骨何处。靠着朋友圈转发的一条微信,他找到了哥哥的安葬之地。“如果不知道哥哥埋骨何方,我无颜面对地下的父母呀!”听到消息后,老人哽咽难言。
对于沧县杜林乡三合村91岁老人刘世远来说,昨天是无比激动的一天。6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虽然知道哥哥牺牲在朝鲜战场,却一直不知埋骨何处。靠着朋友圈转发的一条微信,他找到了哥哥的安葬之地。“如果不知道哥哥埋骨何方,我无颜面对地下的父母呀!”听到消息后,老人哽咽难言。在我市,因为这条微信,15名志愿军烈士的后代在几天内找到了他们亲人的安葬地,而此前,他们已为此寻找了60多年!辗转六十五年,一夕得知真相2月4日早晨7:16,范恒在微信群“运河之子”里转发了一条微信,内容是“志愿军烈士后代在朝鲜安州开城志愿军烈士陵园扫墓期间,发现以下志愿军烈士安葬地……以上烈士的陵墓,如有知情者或家人看到此信息请与我们联系,可告知烈士家属详细墓址及照片,便于亲属自费前往扫墓。如没条件前往,我们将提供烈士安葬地现场照片,视频给亲属……”范恒@了朋友伊蓝,并留言:“里面的张沐荣,你也许知道。”8:05,伊蓝回信了:“哦!那是我叔叔,和我父亲是一个爷爷的,就是在朝鲜牺牲的,老家没有他的墓碑,原来在朝鲜找到了,我们还以为找不着了,我马上联系,谢谢!”10:03,伊蓝上传了一张她亲友保存的烈士证明原始资料,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烈士张沐荣的信息,与微信中烈士张沐荣的信息完全吻合!可以断定,伊蓝家要找的亲人,就是微信里的烈士张沐荣。伊蓝的叔叔拿起了电话,拨通了微信中的联系电话:“张沐荣是我的叔伯弟弟,大家都知道他牺牲在朝鲜战场了,但一直没有找到尸骨。您是徐忠珍吗?您那里有我弟弟的下落是吗……”徐忠珍的回答是肯定的。她答允,马上帮助查找,并即刻发过去。半个小时后,伊蓝家人接到了亲人的墓址照片和视频。那一刻,全家人百感交集:寻找了65年的亲人尸骨,竟然不到一个小时就找到了下落!28位烈士后代寻亲心愿得偿伊蓝一家想不到的是,2月4日——9日仅仅4天,沧州16个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后代家庭像他们一样,找到了亲人的下落。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像伊蓝家一样,寻找了半个多世纪,就在感到希望越来越渺茫时,却一夜之间得到了亲人安葬地的讯息,真可谓喜出望外!感受这喜讯的,还有志愿军后代寻找墓园的志愿者们。徐忠珍就是其中之一。她的爷爷祖籍泊头,也是一名志愿军,最后血洒朝鲜战场。她从3年前开始寻找爷爷遗骸的下落,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任何线索。“虽然我至今没找到爷爷的下落,但每接一个电话,我都能感受到大家的心情。虽然我们素昧平生,但身为志愿军后代,我们的心是相通的,这也增强了我继续寻找爷爷遗骸的信心。”徐忠珍说,志愿军后代们在网上有一个“志愿军后代寻先烈墓园”QQ群,祖籍东光的杜粮存是群管理员,对情况更熟悉。记者于是又辗转联系到杜粮存。“作为志愿军的后代,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是一样的。亲人已经离我们而去,对我们而言,哪怕知道了亲人们埋在哪里,我们能隔空点上一炷香、烧上一点纸,也是一种安慰。”杜粮存每当说到志愿军烈士,就不由自主地激动。首次公开沧州籍志愿军烈士安葬地杜粮存说,早在2012年,全国就有志愿军后代在做这件事。开始是个人行为,2014年,烈士后代康明建了个“志愿军后代寻先烈墓园”QQ群,全国各地很多志愿军烈士后代加入进来。因为战争和历史的原因,志愿军烈士牺牲后就埋葬在异国他乡。很多烈士后人不清楚安葬地,苦寻多年依然没有结果。烈士后代们都很清楚这件事,如果有人去朝鲜、韩国扫墓,在为自己亲人祭扫的同时,也一定会拍下墓园里其他烈士的墓地照片和视频。回国后,他们按照省份进行分类,之后再细分到各市,以此来寻找烈士后代。“这是我们首次公开沧州志愿军烈士的安葬地。”杜粮存说,此前,他们得到过一批沧州志愿军烈士墓地的信息,共有20多名,通过各种渠道也已找到。这一次获得朝鲜安州开城志愿军烈士陵园的烈士墓地情况后,他们决定借助新的传播方式——微信。“我们也没想到,30名烈士,除了王福来、王连贵、张治国等15位烈士的后代还没有联系上,其他16名烈士的后代这么快就找到了!”杜粮存强调,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为烈士的后代搭建一个寻找亲人安葬地的平台。寻亲记因为他们,苦寻60多年亲人墓地的行动有了结果;因为他们,志愿军后代的寻亲活动少走了很多弯路。他们在寻找亲人安葬地的过程中相识,共同的经历让其中的一些人结成志愿者团队,在自己寻亲的同时,也在帮助别人。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康明、谷子地、徐忠珍、杜粮存、李海、蔡克辉……他们每个人背后以及每个人的烈士先辈身上,都有很多故事,足以感天动地。让我们走近他们,聆听他们,感受寻亲背后的诸多故事。父辈托付 开始辗转寻亲1947年,东光县大单镇西芦塘村31岁的杜月朝穿上军装,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他转战全国,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后来又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一员,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不知道,此后漫长的岁月中,家人一直在苦苦寻找他——开始找他这个人,后来知道他牺牲在朝鲜,开始寻找他的墓。杜粮存是杜月朝的侄子,他说自己之所以要寻找大伯,是因为忘不了父亲临终时的嘱托。“父亲一直念念不忘,临终时还在念叨。我们家有个小包袱,里面装着大伯的衣物和军旅生涯的奖章和证明,其中包括革命烈士牺牲证明书。父亲生前说,咱家什么都可以没,不能没这个包袱!”杜粮存说,父亲去世后,这个小包袱就成了他家的文物,也更坚定了他寻找大伯墓地的信念。寻找之路并不一帆风顺,好在,他现在已经得到了大伯安葬地的信息。“在烈士后代中,这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他说。咫尺天涯 遥祭以慰相思杜粮存还讲了群主康明的寻亲故事。康明今年60多岁,他的父亲当时是一名团长,牺牲在老秃山,埋葬在152墓地。152墓地地处三八线北,是最敏感地带。康明想去扫墓拜祭,都因各种原因无法实现。最近的一次,他曾站在韩国的瞭望台上,看父亲的墓地。奈何咫尺天涯,相望却无法拜祭,只能遥祭一番,以慰相思。还有很多人,寻亲多年依然杳无音讯,比如徐忠珍。在寻找亲人的过程中,他们中的很多人几乎精通了抗美援朝的历史,多次去朝鲜和韩国,有的甚至学会了韩语。杜粮存的伯父杜月朝是24军74师220团1连的战士,说起74师的战斗历程,杜粮存可谓如数家珍。当记者称赞他对这段历史如此熟悉时,他却连连摆手:“我不行,我们这的志愿者了解得比我可细多了。他们能说清每次战斗战役都是哪支部队打的,有的甚至连哪位烈士牺牲在哪儿安葬在哪儿都说得上来,那才是真的如数家珍!”不计成本付出只为寻亲“我们这么做,完全出于一名烈士后代的良心。这个活动是纯公益性质的,大家付出了很多,目的也很简单,我们只是想让烈士后代们的寻亲之路更顺畅些,仅此而已。”这是他们特别强调的一点。在杜粮存传给记者的烈士墓地资料中,记者发现,烈士曹长其的籍贯一栏有“曹长共”三个字,其他的烈士都没有,就想去掉这三个字。杜粮存坚决反对:“不能去!这是原始信息!说不定靠这三个字,就能找到亲人呢!”杜粮存说,可别小看这些信息,这可是他们花了很大精力弄出来的。每个烈士的信息从国外的陵园抄来后,还要和相关史料反复核实、查找,尤其是烈士的姓名,他们务求准确。“有些志愿者都60多岁了,戴着花镜在电脑上核对这些信息,有的视力都模糊了,还在做。”他说,为了这件事,大家不计成本地付出,很多人让他感动。曾写过十三封家信刘世忠 籍贯:河北沧县王祥庄公社(现杜林回族乡)三合村。番号:第四野战军39军117师351团3营7连。说起哥哥刘世忠,91岁的刘世远早已老泪纵横。每年一到过年,他就想念哥哥,印象中,哥哥还是那个长相俊美、身着军装的帅小伙。70多年过去了,亲人终于有了着落。老人回忆说,哥哥是家中老大,还有三个弟弟。作为长子的他,干活力气很大。就是因为家里贫穷,1941年,18岁的哥哥去丹东投奔亲戚,到煤矿上干苦力赚钱。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那时的部队番号,老人记得很清楚,“第四野战军39军117师351团3营7连”。从1946年到1950年10月,刘世忠共往家写过13封信,最后一封说要去朝鲜战场,也是第一批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之后就杳无音信。1951年,老人给哥哥所在的部队和解放军政治部写过信,回信说刘世忠已经牺牲,但尸骨在哪里,无人知晓。老人回忆说,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家中每年春节都会收到一封慰问信,上面写着哥哥的名字,到了80年代,就再也没有接到过慰问信。直到现在,得知哥哥忠魂埋于朝鲜烈士陵园,老人哭了整整一夜。“哥哥终于找到了,他是为国捐躯,是俺家的光荣。”说着,老人拭了拭眼角的泪水,他希望有生之年,能有机会去看看哥哥的坟墓,了了一辈子的心愿。牺牲后随身物品寄回卢有恒 籍贯:河北省泊头四营乡鲁屯村。番号:65军195师。经过一番寻找,我们找到了卢有恒烈士的弟弟卢有智。老人已经80岁高龄,正卧床养病。得知哥哥的下落,老人的眼里泛起了泪花。哥哥少小离家,11岁就去沈阳工厂学铸造。14岁参军,一直在南方战斗。自从当了兵,在部队识了字,就一个月给家寄一封信,有时候还拍了照片一并寄过来。老人说,哥哥的照片他家都细心保管,哥哥曾在信中说,1950年去朝鲜,之后就音信全无。1951年,他们家接到了一张光荣证,上面写着哥哥牺牲的情况,在哪牺牲、掩埋都写得很清楚。另外,还有一块手表,说是哥哥的随身物品。1963年闹洪水,冲塌了房屋,所有物件都找不到了,只保留下了抚恤金领取证和革命烈士家属优待证。亲人尚未联系上的15位烈士名单志愿军后代在朝鲜安州开城志愿军烈士陵园扫墓期间,发现部分沧州市志愿军烈士也安葬在这里。“志愿军后代寻墓园”通过微信公布烈士名单后,已有15位烈士后代与他们取得了联系。目前仍有15位烈士没有找到后代家属。现公布名单如下:1、刘培华,籍贯:河北沧州南河头乡中丁。番号:不详。出生日期:1927年。2、刘君,籍贯: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卧佛堂镇屯庄。番号:65军195师584团。出生日期:1926年。备注:1949年4月参加革命。3、王福来,籍贯: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城关公社沙王本村。番号:505团。出生日期:1929年。牺牲日期:1950年。4、刘连德,籍贯:河北沧州海兴县东王文庄。番号:不详。出生日期:1930年6月。5、李文成,籍贯:河北沧州黄骅市常郭乡前尚。番号:65军194师581团3营8连。出生日期:1929年。牺牲日期:1951年5月。6、周克信,籍贯:河北沧州任丘天门口。番号:65军193师炮兵团。出生日期:1926年。牺牲日期:1953年5月。7、王茂林,籍贯: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仁村乡前沙洼村。番号:65军193师炮兵团一连。出生日期:1930年。牺牲日期:1953年5月。8、苏金生,籍贯: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清州镇罗家店。番号:不详。出生日期:1925年8月。9、张保龙,籍贯:河北省沧州市献县西城乡禁西。番号:不详。出生日期:1922年5月。10、刘德明,籍贯:河北黄骅羊二庄乡前街。番号:炮8师。出生日期:1926年。11、王连贵,籍贯:河北省东光镇北街。番号:38军。出生日期:1930年4月。牺牲日期:1950年。安州烈士陵园。12、黄永生,籍贯:河北省河间市龙华店乡石庄。番号:141师421团3营7连。出生日期:1918年。牺牲日期:日。备注:1945年8月革命党员,连长。13、张治国,籍贯:河北省交河。番号:1军7师21团1连。出生日期:1927年11月。备注:1949年5月参加革命。14、刘玉章,籍贯:河北省郝村东李。番号:64军第190师炮团4连。出生日期:日。牺牲日期:1950年。15、郎广起,籍贯:河北省献县郎中村。番号:哈铁机务段(志愿军铁道兵)。出生日期:1930年 安州烈士陵园。以上烈士信息,如有知情者或者家人看到,请与“志愿军后代寻先烈墓园”联系,他们可告知烈士家属详细墓址及照片,便于亲属自费前往扫墓。如没条件去朝鲜,他们将提供烈士安葬地现场照片、视频给亲属。QQ号:微信:芙蓉开花微信号:XV。本报记者 杨金丽 齐斐斐
本文来源:沧州日报
责任编辑:HEB204
加载更多新闻
阅读下一篇
5月15日上午,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河北省贯彻落实意见。朝鲜开城志愿军墓埋两万烈士 只有三个有姓有名
来源:凤凰卫视日 11:12
核心提示:这里安葬的两万多志愿军烈士,大多是在三八线以南作战时牺牲的,朝鲜战争停战后,这些烈士的遗体被交回北方……松岳山志愿军烈士陵园里,有名有姓的烈士墓只有三座。凤凰卫视4月12日《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  郑浩:日,437名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由韩国坡州起运至中国,入驻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而更多的战士们,可能将永远地长眠在了异国他乡,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先后轮流赴朝作战,其中有十几万英雄儿女牺牲在了战场,如今参加过那场战争的小战士们,都已经是耄耋之年。跟随着他们远赴朝鲜寻访墓地的脚步,我们再次回到了那段历史中。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飞机已经离开北京前往平壤,由北京到平壤的飞行距离是954公里。  解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六十周年的这个夏天,八位老兵一位烈士家属,以及他们的儿女坐上了从北京飞往平壤的飞机。  李代相(原志愿军47军139师战士):我是一个孤儿啊,朝鲜人民朝鲜的父老乡亲,特别是一些阿爸基、阿妈妮知道我是个孤儿的时候,都把我当孩子看待。  解说:60年前李代相还只是一名,17岁的小战士,他所在的部队本是驻守长沙,突然接到北上入朝参战的命令,战士们都没有来得及向亲人道别。  李代相:部队路过东北到安东,要经过东北这一路老兵的这个家乡门口,这个老兵的思想确实在讨论抗美援朝的时候,都表态要放弃这个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个思想。但是真正到了家门口,往家里往家门口一看,那一个个都掉眼泪。掉眼泪啊,我那个连长他也是东北兵,他就讲啊!我比你们年纪还大,我的父母比你们的(父母)年纪还大,我这一去抗美援朝说不定我也回不来了。但是现在的国情军情都不允许我们,去看自己的家。我们只有去抗美援朝,顾全国家放弃小家,将来打败了敌人我们回来再看自己的家也不晚。他讲这个道理啊!还真的说服了大家,倒别说是这个道理呀。  解说:带着这样朴素的理想,从1950年到1953年间,共有290万中国青年响应祖国召唤,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当中有10多万人殒命于这场战争,再也未能和家人团聚。被支援军司令彭德怀盛赞为“万岁军”的第38军,1953年7月撤出朝鲜时,当初跨过鸭绿江的四万五千多战士,折损近半,其中6772人长眠异国。李代相所在的47军情况也与之类似。  李代相:我这次回去就是要回去看看,我的老战友,看看和我们并肩作战的朝鲜人民军,看看全力支援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朝鲜的父老乡亲们。看看我们曾经爬过的趟过,睡过的朝鲜那些山山水水。  解说:朝鲜的青山绿水已经在眼前,老兵却越来越沉默,六十年后故地重游。他们想要拥抱的不仅是这三千里江山,还有那山水间静眠了六十年的老战友。当初十多万志愿军烈士,迁回国安葬的只有不到三万人,其余都魂留他乡。在老兵们的心目中,此次访朝最重要的行程,就是祭奠英灵。  平壤的友谊塔象征着中朝两国军人,并肩作战的深厚情谊。塔内常年展示着十本志愿军烈士名册,其中收录了22710名志愿军烈士的名字。  老兵: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册。  管理员:在名册里有180名团级以上领导的名字,128名特等功勋,和一等功勋的名字。  解说:老兵们都迫不及待地打开名册,希望找到自己熟悉的名字。  王仁山(原志愿军后勤部汽车连长):刘兴文苗族的,我们一个代表团回来了,回国了苗族就是他。我们回国观礼代表团1951年。  记者:第二次赴朝之后呢?  王仁山:第二次赴朝以后,他大概是几个月两三个月听说他就牺牲了。  乐克超(原志愿军三兵团作战科长):这都是这个有名单的,能够找到的,有史实的。好多人找不到啊!很难过啊!  解说:桧仓郡志愿军烈士陵园,是朝鲜现存志愿军烈士陵园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知名度也最高的一座。陵园位于志愿军司令部旧址旁,群山怀抱满目苍翠。陵园里的山道石阶共240级,象征当时统计参战的240万志愿军战士,这里安葬了134位烈士,除3位无名烈士外,每一做坟冢前都立有有石碑,而所有的墓旁都种有一株当年从中国移植来的,东北黑松。这里还长眠着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这位入朝作战仅仅34天的志愿军战士,牺牲时刚满28岁。苍松翠柏下老兵们在毛岸英的半身像前,举行了简短的祭奠仪式,向这位他们从未谋面的占有,献上鲜花洒下热酒。  辛旗(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虽然你们的忠骨客葬他乡,但祖国和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过你们,今天我们来看你们,献上一束鲜花,敬上几住香花,点上几颗香烟,工伤几杯薄酒。下面请团长代表全团向烈士。  黄子奇(原志愿军铁道兵9师27团干部):今天我们来了,我们代表祖国人民来了,代表全体志愿军的老战友们来了,代表你们的亲人来了,来祭奠你们看望你们。  解说:战友的眼泪,亲人的呼唤都已融进着巍巍青山之间,追寻那已逝去六十年的英魂。  刘忠庆(志愿军烈士刘尽恩之子):老妈啊你还记不记得,我父亲啥样啊我爹。  吴雅芹(志愿军烈士刘尽恩之妻):记得。  刘忠庆:都啥样啊,我没看着过你告诉我。  吴雅芹:个比你大,比你高点,我琢磨说你大耳朵大鼻子随你爸,你爸上嘴唇高,眼睛不太大手脚比你大,他手也大脚也大。  解说:刘忠庆的父亲名叫刘尽恩,生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150师449团3营的副指导员,从政府颁发的烈士证上,刘忠庆知道父亲是1951年2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中牺牲的。而父亲的尸骨却至今下落不明。  刘忠庆:我现在手里头,我父亲一张照片什么都没有,小的时候我总站在门口,往那个镇上往我们家去的大道的西边,我总在那望着,小的时候。我不敢跟大人说,我总望,过来个穿黄衣服的,我常常想这个是不是就是我父亲呢。妈你现在你想他吗?  吴雅芹:那我咋不想呢!我到现在我还在盼呢,现在不一定就没了,不一定那个牺牲。我就这么寻思着,像做梦似的。  刘忠庆:还盼着呢!  解说:刘忠庆的母亲吴雅芹,如今已年过九旬,六十年来她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支撑起整个家一辈子一晃而过,他还记得最后一次看见丈夫,是部队开拔奔赴朝鲜的前夕,那是一个冬天他和公公去延吉探望丈夫,因为天太冷就没有带上还从未见过父亲的刘忠庆。  吴雅芹:你爹说你别抱了,报到这地方是冷,我说我寻思抱来给你看看,你没看见过。  刘忠庆:那你没说让他回来吗?  吴雅芹:咋不说啊。  刘忠庆:他咋说呀!他咋不回来呢!  吴雅芹,我坐跟前了他就说啥呢,我坐跟前我就哭,说我呀你别着急,革命成功了我就回家了。  刘忠庆:我父亲牺牲的时候,我的爷爷奶奶都已经60多岁了,等待我上小学初中的时候,他们都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我们家那时候就是家里一粒米都没有,最开始有点粮食,然后要蒸一点饭。赶到后来就是吃菜吃糠,用那个菜叶子煮粥放点糠,我母亲都是吃稀的,把干的捞给两个老人。  解说:刘忠庆心疼母亲,母亲的青春母亲的坚韧,让他每每想起都唏嘘不已,他想尽快找到父亲的遗骨,以报亲恩。  刘忠庆:随着自己越来越老去,这种感觉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而且越来越有那种时不我待那种感觉,我就常想作为人子,如果这一生不能找到父亲牺牲在哪,埋在哪不能把他背回家,让他魂归故里我就枉为人子啊!  这张草图是根据那个抗美援朝的资料,手绘的这么一张表示这50军,特别是150师在第四次战役当中的经过,我现在判定老爷子就应该是牺牲在这一带了。  解说:但要实现这个心愿,却那么艰难。日,朝鲜战争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成立了烈士陵园修建委员会,在朝鲜建起了八处志愿军中心烈士陵园,分别位于桧仓、云山、价川、长津湖、开城、上甘岭、金城,以及新安州,有人估算,除去这八大陵园朝鲜还修建了62处志愿军墓地,共有243个烈士合葬墓。而这些墓地单坟则少,合葬者多。有名有姓的墓碑少,无名烈士的墓碑多,不少志愿军烈士家属千辛万苦来到朝鲜,也只能遥摆亲灵。  曹家麟(原志愿军67军战士):入朝之后每个战士的衣服上,都要写上姓名,都要写上部别也写上血型。但我们的战士大部分是炮伤,或者是飞机轰炸的伤,不是说真正面对面的枪伤,几乎比例是不大的。所以这样的话,有时候往往这衣服它没了,这个尸体你搞不清楚他是谁。还有的时候是临时埋葬了,埋的很浅经过雨季之后,有的就腐烂了。有时候你这衣服上,所提供的烈士的信息几乎是没有了。  解说:战争让很多家庭破碎,10余万留在朝鲜的烈士背后,是10余万个难以圆梦的家,吉林长春的刘家如此,陕西西安的康家,也有一样的伤痛。  康明(志愿军烈士康致中之子):小时候我家有一盒子照片,就是我爸的照片,我有时候没事干小孩儿,我就翻着玩,我就拿照片问我妈“这是谁呀”,其实那时候好像也懵懵懂懂也知道,那就是我爸。但是我故意问一下,我妈就是好像在那儿就很伤心,就掉泪就哭了。  解说:康明的父亲康致中生前是志愿军第1军7师19团的团长,日,在夏季反击战役第三阶段的战斗中牺牲,但是四年后康家得到通知,康致中的遗骸将不会运回祖国。  康明:我爷爷不知道等了多长时间,一直等到1957年不停的问着问着问着,1957年以后那个师政治部,又来了一封信,信里面第二页这样写,致中同志仍然在朝鲜安葬,安葬在江原道铁原朔字152坟墓1号。  解说:相比毫无头绪的刘忠庆,康明要青云一些,他知道父亲牺牲在朝鲜,葬在江原道铁原郡,父亲本铺朝鲜前也见过年幼的康明,还留下了一张全家福。成年后康明为寻访父亲的战友四处奔走,希望能拼凑出父亲完整的形象,一位父亲的战友告诉他,父亲在坑道里指挥作战时,遭美军飞机轰炸坑道大幅塌陷,最终被困身亡。  康明:因为我爸在这个牺牲前一个月,因为我是四月四号的生日嘛,就是刚好是两岁,我爸说让我妈把明明的照片给我寄过来,后来那封信上我爸写,说是照片收到了,我把它插到地图上,我每天都能看到他。  解说:2010年康明的母亲高亚梅去世,母亲身前希望将自己的骨灰撒在黄海上,这样可以遥望丈夫英灵安息的地方,然后康明仍旧期待可以将父亲的骸骨带回家,倘若父母能够合葬双双入土为安,是他人生最大的愿望。  康明:我爷爷死的时候,包括我大伯死的时候,还有我同辈一个叔叔死的时候,他们在世的时候都说过,你将来争取一定要把你爸找到,弄回来。我爷爷的爷爷,我太爷我老太爷,我老老太爷都在一块儿埋着。  解说:朝鲜虽不遥远但是父亲安葬的铁原郡靠近三八线,不是一个说去就能去的地方,康明苦苦思索着,如何才能离父亲近一些,再近一些。从桧桧仓郡出发,一路向北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就到了平安南道的边界,平安南道与平安北道,以清川江为界,而晴川江大桥曾经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重要的运输通道之一。在战争年代,负责交通运输线的志愿军铁道兵,为了保证后续军力补给畅通,日夜奋战伤亡重大。  黄子奇:这个你都预计不到,随时随地可能来遇到空袭,所以你刚刚修好了一个桥墩,马上第二天又炸掉了,所以那是很残酷的。所以在1951年,整个这一年的过程中,那是最残酷的时候。  金永德(朝鲜战争亲历者):当时为了保护这座大桥,很多志愿军牺牲了,江水都染红了,志愿军拼死保护大桥的情形,至今仍然难以忘记。  解说:清川江大桥上密密麻麻的弹坑,唤醒了老兵们的回忆。当年联合国军为了切断志愿军的前线供给,制定了空中“绞杀战”计划,意图从空中摧毁志愿军的后方运输线,他们在十个月共投入1700多架飞机,在朝鲜北部运输线上,倾倒了多多万吨炸弹。  黄子奇:尽管它是一座桥,可一旦炸塌以后整个铁路运输就断了,尤其是朝鲜它就这么一条干线,桥断了以后物资运不过去,前头再怎么着也没办法。  解说:安州还是志愿军铁道兵部队指挥所的驻扎地,战争结束后朝鲜政府在附近的山上,修建了这座陵园,集中安葬在北方各地牺牲的志愿军铁道兵列式。陵园占地两万多平方米,共有12坐单人墓和7座合葬墓,安葬烈士1100多名。陵园里巍峨矗立的纪念碑,如同通往天空的轨道,遥遥望向战士们曾为之浴血奋战的清川江。  鸭绿江水缓缓流淌,一江之隔岸这边是中国,岸那边是朝鲜。将上本来有两座桥,连接中朝边镜,一为铁路桥一为公路桥,朝鲜战争期间这两座桥是中国支援朝鲜前线的交通大动脉,日至14日,美军飞机连番轰炸鸭绿江,江上的公路桥被拦腰炸断,朝鲜一侧的钢梁落入水中,只留下中国一侧的四孔残桥保留至今。人们称为“断桥”。  刘忠庆:我第一眼看到断桥的时候,我的心情特别激动,我知道这个断桥就曾经是我父亲走过去,走向战场的断桥。  解说:如今的断桥游人如织,那些翘首凝望鸭绿江彼岸的人们,不知有多少像刘忠庆一样,心理揣着一份农的化不开的思念。刘忠庆第一次到断桥,是在1994年5月,他听说平壤的友谊塔里,有10本志愿军烈士的牺牲名册,他想去看一看,希望能看到父亲的名字。朝鲜的一切都让他觉得那样亲切,途经妙香山时他甚至还偷偷藏起了一把泥土,他想把这沾染了志愿军气息的泥土,带会家陪伴那医生都在等待丈夫的母亲。只是刘忠庆参加的教师旅行团,没有安排去友谊塔的行程。  刘忠庆:经我一再的恳求,他们表示要研究,一直等到我们都要离开朝鲜的前一天的晚上,导游才通知我名菜在你们离开平壤之前,临时加一项根据你的要求,到平壤友谊塔去祭扫。这个时候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也非常感谢。当时我就问导游我可不可以去买一束花,然后她说呢带花是可以的,但是你不能出去买,我可以给你弄我负责。然后第二天早晨果然这个朝鲜的导游姓金,小金导游给我带来一枝花,然后我同去的同伴,几个女老师她们就主动地用餐桌上的,餐巾纸扎了十几多白花,我呢在稿纸上写了一句话。这句话我记得是,“生身恩泽重,报国忠义长”长子刘忠庆拜祭,1994年5月。  解说:然后事情仍有波折,友谊塔里的名册,只有两本列这团以上干部,和一级以上英雄的名册,可供游人翻看,这两本名册上没有父亲的名字,刘忠庆提出要翻阅另外八本没有被展出的烈士名册。  刘忠庆:但她说这需要一定级别的人,才能可以看,而且需要一定部门去批准你才能看,翻译过来以后后来我就非常激动,我说我的父亲命都留在你朝鲜的土上,那么现在他的儿子来了,要看看他的名册这个资格还不够吗?还要什么部门去批准呢?然后他们忽然之间翻译,导游之间又说了半天,后来好像是有点默许了,然后导游说走,就把我领到又返回到那个塔里面,这个团26个人,一起走进去了。一起帮我忙,我同学就老阎挺大一声喊,喊我的名字。“刘忠庆找到了”后来他就这么喊,然后过来一看那写着,刘尽恩吉林双阳,小功一次副指导员,哪个哪个部队。然后我和阎富裕我们几个抱头痛苦。所有在场的人都哭了,包括导游包括友谊塔里面的管理员,那个小姑娘痛哭流涕。  康明:这条黄线是三八线,这条白线是军事缓冲区,就是双方任何人不能进入。第二条白线是巡逻线,就是三八线的巡逻线。当时我父亲的我爸牺牲的地点,在啥地方呢。  解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康明打开了一扇门,过去的十年间他埋头于卫星地图,希望飞速发展的高科技可以让他看一看父亲的墓地。  康明:有了地图这个软件以后,我就发现在卫星地图上,几乎能看见一颗小树,一个房子一颗树都能看见。当时我就突然想,我说能够看见房子树,为啥就不能看见一个坟墓呢!对吧!我就让政委给我画了一张,他们当时打仗的地图。就让他把我父亲牺牲的那个阵地,那个指挥所的地图给我画出来。凭他记忆印象中画出来,他就给我讲解边讲解便画,临津江在什么地方对吧!有一条驿谷川河跟临津江交汇处,南边就是军事分界线,以后叫三八线。  解说:拿着亲历者画的图,康明在卫星意图上一一比对,三八线往北临津江与驿河川河交界的三角河套地区,就是父亲的牺牲地19团指挥所,当年由于战事紧张,加之朝鲜多山多河,交通困难烈士尸骨无法搬运,很多牺牲的烈士都是就地安葬。康明还在网络上不停地搜索,有关志愿军第19团的消息,希望可以找到更多父亲的战友,知道更多有关父亲的信息。  康明:当时有一个志愿军战士来信说,他说康团长从坑道里,挖出来以后他亲自盖上白布,白单子。他亲自台当时台的时候,还要求必须是共产党员,他亲自从坑道里边抬过来以后,抬过那个驿谷川河以后,在一条公路的旁边他就放在哪里。所以说因为我父亲那个照片的话,从那个朝鲜寄回来的照片,有一个是木牌子,上面写的是康致中烈士之墓。这个木牌子这个墓就是他们第一次临时安葬的墓。  解说:依据这封来信,康明判断父亲康致中的墓是朝鲜战争停战后,才从牺牲地迁移至江原道铁原朔宁地区的,他受理还有父亲另一位战友送给他的照片,那是1958年志愿军回国之前,战友们前往祭拜时拍摄的。  康明:我说你去过陵园,你肯定我爸他们这些烈士是怎么安葬的,他们坟墓是什么样子,怎么排的。他说当时我们修了一个纪念亭,这个是咱们国内的技术工程人员专门按照规定的图纸,修得非常的漂亮。  解说:按照这位老战士的说法,19团包括康致中在内五位团级干部,被安葬在陵园的第一排,陵园背靠甘水峰中有六角形的纪念亭,康明紧紧抓住这些来之不易的线索,在地图上不懈的寻找。  康明:那就是在北边偏东,就是咱们手表一点的那个方向,找到一个疑似陵园的墓地,为什么说它是疑似陵园墓地呢,这个地方就说是它好像是明显地用石头,砌成一个长方形的方块。长方向而且周围也长了很多那个灌木,一些数目。低矮的小树木,长度是44米,宽度是33米。它的方向是对着11点方向。把这个地图缩小以后,它的方向是对着中国鸭绿江,就他们这个志愿军出国打仗的地方。在它这个正中央的北边,有一个明显的我感觉可以看出是六边形的一个白色的一个不清晰的地貌,当时我就分析,它可能是那个陵园亭子的一个地基。  解说:这会不会就是当年埋葬父亲的152墓地,隔海相望朝鲜半岛既熟悉又陌生,康明知道铁原郡接近三八线,属于军事禁区,要想亲身前往寻找父亲的墓地,可能性微乎其微。望着卫星图康明想到了去韩国的连川市,哪里有一个瞭望台,正前方就是临津江,沿江水向北眺望或许能看到父亲的牺牲地。  康明:我为了寻找我父亲的墓,寻找了这么多年对吧!假如我能看见父亲的牺牲地,对我心里面也是一生中,也是个最大的安慰了吧!我找不到我也没办法。我找不到我也没办法,但是我看到我父亲牺牲的地方了,也就行了吧!如果我能把我父亲牺牲的地方,把那个照片拍回来,我交给我娃,交给我康家的子孙后代,大家都记住这就是我们康家的先人,康致中当年为了国家捐躯的地方。  解说:在平康郡的上甲里志愿军烈士陵园,有一位87岁的朝鲜人民军老战士,名叫金成浩,战争结束后他自愿在这里为志愿军守墓,这一守就是六十年。老人不懂中文,但却可以准确地念出墓碑上每一位志愿军烈士的名字。  金成浩(原朝鲜人民游击队分队队长):将为朝中友谊积极做出努力,不忘历史,为烈士英魂尽义务。并向中国同志,和中国人民转达问候。  解说:上甘岭爆发了整个朝鲜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43天的时间里,志愿军坚守在只有3。7平方公里的五圣山上甘岭阵地上,受到190余万发炮弹,5000余枚炸弹的轰击。  李代相:16辆坦克,上百门大炮,6架飞机还是在天空,所以进行得最激烈的时候烟都冲天几十丈高,十几米外看不清人。那松树这么粗的松树,炮弹专到松树上爆炸。我亲眼看到那个松树炸断死以后,像一个巨大的伞一样掉落下来。有的松树炮弹钻进去连根拔起来,松树倒了。那好多同志在这个时候,就是尸骨无存啊!  乐克超:美军的阵地和这个志愿军的阵地,堑壕与堑壕50米。  李代相:五圣山阵地一个山头,不但没有了这个树木,而且把这个山头的岩石,都炸低了两米。在五圣山上我们拿回来一根木头,那个木头上面就有敌人的炮弹皮子几十块。  我们自己牺牲来不及埋了,就放在我们战壕的后面,这是最好的安置了。炮弹爆炸落到死尸上,照样是尸骨无存,就是这么着来不及埋。停战之后志愿军整个就来了一个大寻找,各部队都派人到前线去找尸体,找战友去。凡是找着的都集中埋起来了。  解说:六十年流光,当初被炮火烧焦的阵地,如今已是绵绵青山,由于邻近三八线距离非军事区仅一步之遥,上甘岭一代至今不向公众开放,老兵们或得特许才得以祭扫附近的两个陵园。这里葬着上甘岭战役,和其后的金城反击战役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在金城志愿军烈士陵园里,一位朝鲜人民军老战士默默等候在一旁,直到志愿军老兵们祭拜完毕,方才走上前来。  谢谢,非常感谢。战友见到你真是高兴。  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烈士们敬礼。  我们生前在一个战壕里战斗。  解说:团员里身为烈士遗属的杨春果,是第一次踏入朝鲜,她此行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够完成母亲临终的心愿,去看一看各个杨春增的墓。杨春果从小听着哥哥的故事长大,因为他的哥哥杨春增是获得朝鲜“共和国英雄”称号的十二位志愿军之一,他的英雄事迹被家乡父老广为传唱。那是日,在金城座首洞战斗中,杨春增率领一个班坚守541号阵地,从拂晓激战至当天下午,连续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歼敌百余名,最后弹尽粮绝杨春增又拿起手雷,冲向敌人壮烈牺牲。  像黄继光的母亲一样,杨春增的母亲也受到了部队和政府极高的礼遇。家乡沙河还在市中心建起了一座杨春增烈士陵园,只是再高的荣耀也无法弥补失子的伤痛。杨春果明白母亲一直念念不忘,想为爱子扫墓让他的魂能够回家。  杨春果(志愿军烈士杨春增之妹):从心理讲,她跟我说她说我没有一刻不想你哥哥的,我一看到你就想起来,他是怎么受罪的啊!走的时候肘这儿都露着棉花,我给他缝缝,这不就走了。  解说:母亲知道去世也未能圆梦,经过中朝双方的共同努力,参加此次访朝团的杨春果,终于在金化郡的志愿军烈士陵园找到了,哥哥的墓地。  杨春果:哥啊我的哥啊,咱娘在的时候最惦记着你,你是家里老大你受罪最苦,咱娘活了79岁,临终时候咱娘说我谁也不惦记,你们都过得挺好我就惦记你大哥,你大哥从小受罪又不在家,你有了机会了一定去朝鲜给他的坟上撒把土,撒把咱脚下的土给他烧张纸,叫他好好去不再受罪。哥这个愿望我实现了,我把家乡的土拿来了,有了家乡的土放在你的坟上,让你闻闻咱家乡土的香味。  解说:杨春果带来一把家乡的泥土,一半撒向哥哥,一半撒向哥哥的战友们,这些六十年前为国捐躯的烈士,终于等来了亲人的问候。  杨春果:你放心吧,哥哥,你闻闻咱家乡的土香味,咱妈妈临终的遗愿。  辛旗:朝鲜的绿水有灵,每一朵翻腾的浪花,都呼唤着志愿军英雄的名字,朝鲜的青山有知,每一座肃穆的山峦都镌刻着,志愿军将是的业绩,朝鲜人民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你们的陵墓,你们的亲人时时刻刻惦念着你们。  解说:开城松岳山烈士陵园,是访朝团此次祭扫的最后一战,这里毗邻板门店,据说天气好的时候,站在山顶向南眺望,还可以看到首尔的山。这里安葬的两万多志愿军烈士,大多是在三八线以南作战时牺牲的,朝鲜战争停战后,这些烈士的遗体被交回北方。朝鲜在松岳山修此陵园,共建10个大型墓穴,而每一个墓穴中都长眠着数千位无名的志愿军将士。松岳山志愿军烈士陵园里,有名有姓的烈士墓只有三座,其中一座正是李代相的战友,第47军139师侦查排长姚庆祥。  李代相:你死得很光荣啊。  解说:姚庆祥的牺牲,记录了朝鲜停战谈判的艰难过程,日,交战双方在开城的板门店,开启停战谈判。然而开城的枪声仍然会从暗中响起,姚庆祥就是为了保卫开城的和平中立区,被联合国军方面的部队残害。  李代相:他是被敌人的特务,派武装特务杀害的。当时我们抓住这一点没有放,美国人最后不得不低头认输,最后是按照中国的习俗,穿着中国的白大褂,披麻戴孝给姚庆祥磕头。  曾经有一位老将军,经历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将军,跟我说过一句话,他们有祖国,他们不是孤魂野鬼。  辛旗:应用的烈士们,你们将青春的热血撒在了美丽的朝鲜土地上,用年轻的生命捍卫了正义与和平,祖国人民正在享受你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你们的伟大精神与青山同在,你们的丰功伟绩与日月同辉。  郑浩:在寻访中,一位老战士说,你们长眠在美丽的巢穴土地上,永远也不能回家了,我们年事已高,可能再来看望你们的机会已经很少了,但是我们的子女,我们的后代不会忘记你们的,28日当天韩国国防部称,韩国将继续把新挖掘的,中国军人遗骸归还中方。青山处处埋忠骨,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终于魂归故里。  6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那些用鲜血染红,盛开在朝鲜大地上的金蓬莱花的烈士们,他们的英明将永垂史册。——习近平
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志愿军第九兵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