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宜基粮油有限公司的高粱种子为什么世界上最贵的车,因为它的产量最高,质量

热门点击:
&&&&&&&&&&&
to see this playerurl=/UploadFiles/ width=235 height=175 loop=false play=true downloadable=false fullscreen=false displayNavigation=false displayDigits=true align=left dispPlaylist=none playlistThumbs=false贵州省遵义市宜基粮油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粮食及农副产品种植、收储、加工、物流、贸易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民营商贸公司,主营产品高粱、小麦、水稻加工,玉米,杂粮。& 2013年公司正在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实施&万亩千顷,签约农户&规模专业化农业订单式种植国酒茅台唯一指定专用有机高粱种子&红缨子&项目,为在粮食主产区建立优质原粮种植基地。明年咱也种高粱
&&&&耐旱、耐涝;抗倒伏、可机收;耐盐碱、耐瘠薄;稳产、畅销&&&&本期关注&&&&刘京宝&&&&博士,省农科院粮作所副所长、研究员,玉米栽培研究室主任,省著名玉米栽培专家。长期从事玉米以及高粱、绿豆、豇豆、豌豆、荞麦等小杂粮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工作。曾到法国农科院、美国马里兰大学、联合国开发署的印度国际半干旱研究所作高级访问学者。历任安阳县、原阳县政府科技副县长。同时担任省玉米良种补贴、玉米生产、秋粮生产专家组成员,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支撑行动项目组副组长、省农业保险领导小组成员、省农业厅“12316”科技平台咨询专家、省粮食科技特派员。&&&&通信地址:郑州市农业路1号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邮政编码:450002&&&&□本报记者丁先翠&&&&热线咨询&&&&哪能种高粱?销路咋解决?&&&&最近,记者不断接到读者关于高粱种植的热线电话,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个记录如下:&&&&宝丰县石桥镇农民张军咨询:我们当地是否适宜种植高粱?与同茬口作物比较,高粱种植有什么优势?&&&&新乡县小吉镇种粮大户姜伟求助:通过今年考察,我觉得种植高粱效益不错,但担心收获后卖难,能否推荐回收订单?&&&&贵州省宜基粮油有限公司求助:我公司明年打算在河南推广种植5万亩糯高粱,负责回收,不知道怎样与各地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建立联系?&&&&专家解答&&&&广适效益高畅销多订单&&&&针对这些问题,记者10月24日采访了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刘京宝从事农业研究多年,是高粱新品种豫粱7号、豫粱5号的选育专家。&&&&“高粱拥有非常良好的生长特性:一是耐涝。高粱生长结实期高1.5米~2米,所以一般的洪涝不会对其产生影响。二是耐旱,即使是在雨水不充足的季节,高粱也能生长,决不会颗粒无收。三是抗倒伏。这缘于高粱的秸秆纤维含量高,根系发达,这点是玉米生产尤其不能比的。四是可机收。高粱无包叶,穗位于秸秆顶端,易活秆干燥,可以用小麦收割机解决收获入仓的问题。不像玉米,尽管近几年不少地方采取机收,但由于自身含水量高,若收获期间连日阴雨,很容易发热霉变。另外,高粱还耐盐碱、耐瘠薄,丘陵洼地、土坡薄地都可长得不错。”开门见山,刘京宝说出了高粱与同茬口作物夏播玉米相比较具备的优点。&&&&刘京宝解释,高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不过好地更有利于高产。以近两年我省农民的高粱种植来看,可自留种的常规高粱亩产500~700斤,杂交高粱亩产1200斤以上,高水肥地块亩产可达1500斤;市场收购价为每斤1.7元~1.8元,订单收购价为每斤1.3元~1.4元。高粱所需的种子播量一般为一亩地一斤,售价在40元左右,与每亩种子播量4~5斤、每斤7~8元的玉米大致相当。他总结,“对于可浇、&&&&可排、土质肥沃的地块,高粱与玉米的种植效益相当或略高,但对于我省部分水肥条件差、干旱半干旱的丘陵和荒坡地带,比较效益一目了然。”&&&&“这两年我省的高粱种植面积扩大很多,今年已经达2000万亩,仍然供不应求。”刘京宝说,这首先和贵州、四川等省的不少酒厂进驻我省发展订单种植有关。同时,随着各地畜牧业的大力发展,饲草高粱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他建议:“随着高热、干旱、水灾、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频繁出现,不少生产条件一般、玉米年际单产变化较大的地区,不妨考虑改种高粱,以增加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对于农户关心的订单种植问题,刘京宝说,最近两年种植高粱还不会出现卖难问题,只是收购价格高低的问题。不过,为了保险稳定起见,尤其是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最好能事先与高粱收购商合同约定,由对方提供种子或自行购买指定品种、施用肥料农药的种类或剂量、收获籽粒需要达到何种标准等,以销定产,达到效益最大化。他强调,合同约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农民朋友一定要在签订时候看清款项,日后严格执行,切不可临时起意做出违法之事。&&&&本报记者约见了打来电话咨询的贵州省遵义市宜基粮油有限公司河南片区副总经理徐兴利。详谈后了解到,该公司是一家集粮食及农副产品种植、收储、加工、物流、贸易于一体的民营商贸公司,在河南主营高粱种植推广、采购和回收。因为是国内多家酒厂的原料指定供应单位,为了稳定、拓展公司的原料供应途径,从2013年开始在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实施“万亩千顷,签约农户”订单式种植项目。公司负责提供国酒茅台指定专用高粱种子“红缨子”种子,中期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后期负责原粮现金回收,可签订种植回收合同。&&&&有意与该公司合作发展高粱订单种植的,可与徐兴利联系。&&&&电话:。&&&&关于高粱的种植和管理,刘京宝给出了一些建议:“高粱秸秆丰富,吸地力,所以前茬作物是高粱的麦田一定要多施底肥,才能保证小麦营养供应充分。高粱秸秆糖分高,极易发生虫害,尤其是蚜虫和玉米螟,要注意防范。杂草是高粱生产的一大危害,它与高粱争水、争肥、争光、争地,造成高粱的产量和品质下降,深耕、旋耕、中耕、化学除草是防除杂草的有效方法。高粱耐药性差,对&&&&多数除草剂都较敏感,包括有机磷、乙草胺类品种均不能用于高粱田除草。所以除草剂一定要从正规的厂家购买,严格按照说明使用。”刘京宝强调,高粱籽粒没有包叶,容易遭遇鸟害,大面积种植可以起到有效的防御作用。&&&&“俗话说‘好酒出自红高粱’,做好了高粱的种植和管理工作,大丰收之后又何愁销路呢!”刘京宝感叹。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您的位置: &
川糯粱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期刊推荐万流归海见桑田---从华夏5000年农耕文明的大视野仰望毛泽东(兼复草桥关民).
  从华夏5000年农耕文明的大视野仰望毛泽东         --- 兼复草桥关民           一、道别高粱话沧桑         是的,在华北,在东北,在西北,大片的高粱地已经消失,高粱作为我国曾经被广泛种植的传统粮食作物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高粱是怎样退出历史舞台的呢?草桥关民发表的《高粱地基本消失是农村改革的成果之一》一文, 把高粱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归结于“包产到户、人们追求‘精致生活’,于是高粱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这种观点并不新鲜,它实质是“政治万能论”的翻版---只要坚持正确的私有化方向,高举个性解放的光辉旗帜,什么高粱谷子大白菜都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如果进一步溯源,还会发现这个观点渊源高贵,直接传承了“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的学说。         历史是怎样的真相呢?本文就以草桥关民所津津乐道的“高粱”为脉络,通过对华夏6000年农耕文明生态演变的描述,作出尽可能系统、完整、准确的回答。         据考古发现的炭化高粱种子和公元3世纪编著的《博物志》对高粱的记载,我们可以断言,中国大面积种植高粱的历史上溯至西周早期,延续止20世纪70年代初、中期。是什么原因让红高粱的“飒飒英姿”在中国的农耕文明史上占据了长达3000年的时间?而偏偏就是我们这一代有幸和它道别?           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高粱的产量并不象‘草桥关民’想象的那样,“个子高,产量就高”;与原产于中国的水稻、谷子,原产于西亚的小麦,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相比;原产于非洲的高粱在粮食作物中是除粟(谷子)以外单产潜力最低的作物。人们种植高粱绝不是“为了追求产量”。1985年,全世界种植高粱面积5019.1万公顷,总收获7745.2万吨,折算单产仅为不足103公斤/中国亩。中国的情况好于世界,1986年,中国共种植高粱187.55万公顷,总收获为538.4万吨,折算单产为191公斤/亩。而在此前一年的1985年,按照同样算法(略),中国的水稻为356.5公斤/亩,小麦为198公斤/亩、玉米为236.4公斤/亩,谷子为101公斤/亩。         除了产量,高粱的另一个先天不足是:难吃!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把它列为饲料用粮,这到不是因为高粱所含营养低,它的营养成分和玉米相近。原因是高粱种皮里含有大量的单宁,含量高达整个种子重量的1.5%。单宁就是生柿子所含的那种东西,它导致高粱味苦涩。单宁的另一个作用是易于和蛋白质结合,生成胶体,胶体极不易消化;这就是吃了高粱面窝头肚子容易发胀的原因。现在虽不吃高粱了,但很多的《生活小常识》之类的小册子都劝戒人们:不要吃生柿子,容易诱发胆结石。由于胶体沉淀,喝高粱面糊糊是不能动筷子的,稍有搅动面糊就会“泻”---胶体和水分分离;有经验的食客都是不停地转动饭碗,直接用嘴“呼噜呼噜”地喝。         高粱难吃还在于它和玉米、谷子相比,缺乏必要的谷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等氨基酸。“谷氨酸”顾名思义就是“谷子里的氨基酸”。这些谷氨酸有什么作用呢?味精的学名就叫“谷氨酸钠”。缺乏氨基酸的高粱丝毫没有玉米、小米的香适味觉。         关于高粱的难吃,我们甚至还可以引用东北、北京一带流传的一句“俏皮话”作为佐证:日本人吃高粱米---没有办法了。         就是这样一种既产量低又质量差的粮食在中国的农耕、餐桌、灶头活跃了3000多年。我们不禁要再一次追问:是什么原因支持它从非洲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又是什么原因迫使它依依不舍地离去?           从先民的聚落和“洼地”说起。         “走过一洼又一洼,洼洼地里好庄稼”         这是反映农村巨变、歌颂社会主义集体化的优秀现实主义剧作---《李双双》中丈夫孙喜旺的一句唱词,非常脍炙人口,中原一带家喻户晓。         我们注意到的是:这句唱词中连用了四个“洼”字。如果你对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北北部等诸多省份的中国北方农村有稍微的了解,你就会发现这个“洼”字的使用是极为广泛的,它渗透在农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所谓的“洼地”,有些超过2000人的较大村庄,甚至有“东洼”、“西洼”、“南洼”、“北洼”的情况。         村民们相互打招呼:         “去哪里?   “南洼割麦子”         显然,这里的“洼”是指某些特定的田地。         有时候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来了一个人问路:         “去七里营怎么走?   “一路向东,   “有多远?   “两洼地”         这里的“洼”又演变成了距离的度量单位。据笔者的经验和调查,1洼的距离约等于1公里。         能够演变成度量衡单位的事物,必定是与人们最为密切相关和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比如英尺foot(复数形式feet)就是一个男人脚丫子的长度;中国的“丈”原义就是一个男人身高的长度,故有“丈夫”之说;据说当时是按大禹的身高为标准确定的。当然,随着历史变迁,中国的“尺”发生了变化,使得10尺(1丈)的长度到今天和一个男人的身高已经大不相符了,但还是留下了“丈夫”这样的词汇。         可见,中国北方农民与“洼”的关系和对“洼”的认识程度,相当于英国女士和“男人脚丫子”的关系,那是“每天晚上都要碰一碰的”。         “洼”的度量衡化反映了“洼”普遍性,度量单位的大小反映了“洼”的规模----是以公里作为尺度的。         “洼”到底是什么呢?这里我给出“洼”的定义:“洼”是中国北方平原普遍存在的连片、季节性湿地。“洼”与聚落地、旱地、水源、气候等要素一起构成了传统中国农业的生态元。这种生态元亘贯了中国6000年农耕文明史,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才被新的生态元取代。所谓“生态元”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构成大生态的基本单元”。         河南古称“豫”,“豫”的字面意思就是“一个人牵了一头大象”。地质学、人类学、考古学揭示,在华夏祖先即将进入农耕文明的前夜,即7000---8000年以前左右,中原大地是一派水草丰沛、林木茂盛的景象;现活动于热带雨林的大象在中原一带尚有出没,其生态景观介于现在的东北丹顶鹤栖息地湿地与西双版纳雨林之间。         后来,由于气候的变迁,林木渐渐稀疏,湿地逐步演变为“季节性湿地”;所谓“季节性湿地”就是在降雨量大的季节或年份表面积水,在降雨量小的季节或年份积水退去,露出地面。就是在这个时期,华夏先民在这块土地上急剧繁衍起来了,中国农耕文明的曙光冉冉升起,一个个农耕聚落出现在辽阔的东亚内陆。         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变迁,相对于人类文明史来说是极其缓慢的,这就意味着在以千年为度量的时间段里,华夏的农耕文明必须与“季节性湿地”所构成的“生态元”结伴而行,若没有强大的力量介入,这种状态就依然缓缓延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是《诗经.卫风.氓》所描绘的、今京广铁路新乡---安阳沿线的大平原3000多年前的生态景观;这个“隰(xi)”就是低洼积水地。直到距今800年,京城汴梁虽早已不见了大象的踪影,但在京畿大型鳄鱼还时有活动(何新考)。可见前、后生态之稳定性。         聚落的基本形式是村子。北方先民们是怎样选择、安排他们的聚落呢?首先必须面对人类不是“两栖”动物的现实,选择能常年露出水面的高台地带作为聚落地;其次周围还要有相当面积的常年旱地用于耕种,用于种谷子。这部分旱地史称“桑田”、“桑榆之地”或“永业田”---这些都是从西周就有的称谓。         何谓“桑田”?棉花引入中国很晚,古称“木棉”。直到唐宋能够拥有一件出产于印度的“木棉袈裟”都是很不容易的,围绕着这种宝贝,经常有很多血雨腥风的传奇发生。中国古代的纺织品主要依赖于丝、麻,在村边旱地的田边地头栽种桑树是西周就已经非常普及了的传统和习惯。据说,这是轩辕黄帝的老婆---嫘祖,在此2000年前亲自倡导的。         何谓“永业”?故名思义,就是不动产。在征服或开发而形成一个聚落的早期,这种田地往往是参加战争和开发的聚落成员按人头可以分得的,并可以传之后代。这些田地官府造册登记、岁亩征赋。为了宣誓产权,居民常会在田地之间埋下石头或石灰坑作为界标;20世纪曾经活跃于中国政坛的“蒋中正介石”,其名、字皆源于此。         “榆”即榆树。榆树耐旱不耐涝,虽成材周期长,但主干发达,材质坚实,是典型的栋梁之才。在聚落附近栽种榆树表达了先民们对占有这份不动产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有所设想。         关于洼地在北方平原是不是大规模存在,我可以说一说北京,因为大家对北京相对了解的多一些,我单说我这里大家不知道。北京亚运村附近有一个地名叫“马甸”,首钢的新厂址叫“曹妃甸”,北京的经纬度是北纬40度/东经116度(N40/E116),正好处于这个整经纬度坐标点上的村子叫“下苇甸”,北京大年正月初一的老庙会叫“厂甸庙会”... ...以“甸”为后缀的地名,用北京话讲,那是“多了去了”。         这个“甸”就是大片的洼地。《礼记.周礼.地官.小司徒》载:“四丘为甸”,意思是:由四个高地围起来的那片洼地就是一甸。经史学家郑玄进一步注释为:“甸方八里”,意思是:一甸是八里见方。可见“甸”的度量比中原一带的“洼”要大。清代的北京地区仍沿用“甸”作为地名,反映了北京地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错地带,农业开发程度相比中原要低,人口密度小,聚落间距大的历史状况。50岁的老北京人都还记得海淀(也作海甸)区西北郊区大片的低洼积水。上面说到的“厂甸庙会”就有《竹枝词.厂甸正月》云:“雪晴满路是泥塘”;“下苇甸”之“芦苇”也是和低洼积水有明显联系的。           从洼地积水和“盐碱化”说起           和“桑田”相对,距离聚落较远的就是“洼地”,那里是不适合人类栖息的地方。由于地势低洼,往往秋季积水,在降雨量大的年份,甚至全年积水不退。如果有读者要把这些和“水草涟漪”“地球之肺”等浪漫的词汇连接起来,实际的情况一定会让你大失所望。和恒久湿地的生机昂然不同,与“季节性湿地”带来的是“盐碱化”,古文献称之为“斥卤”。         洼地“盐碱化”的生成机理   秋季,雨水从天而降,溶解了地表的可溶性盐分,从四面的台地涌来,将所有的可溶性盐分搬运到洼地,在洼地形成齐腰深的积水,水面上漂浮着从聚落冲来的生活垃圾死鸡烂鸭;由于没有河道排出,积水只能有两条出路:下渗和蒸发。蒸发的过程就是盐分的富积过程,下渗的过程就是盐分的储存过程;年复一年,洼地的浅层水盐分逐步累积。我们把以上的溶解---搬运---富积---储存---累积的过程称之为盐碱生成的“宏观机理”。         除了宏观机理,盐碱化的过程还有一个“微观机理”:初冬,来自西伯利亚的干燥风吹过洼地,在阳光辐射的帮助下,将表层土壤的水份带走,本来含盐量已经很大的地表水进一步浓缩,盐的白色晶体终于析出了。要命的是随着水分的蒸发,土壤打开它们的毛细管,源源不断地地将含盐浅层水“泵”到土壤表层进行补充;继续重复蒸发脱水、析出晶体、再次补充的过程;如此周而复始把晶体盐累积在土壤表层。整个洼地,在冰封来临之前完全变成了一个专业的“晒盐场”。盐层的堆积厚度可达10cm以上。         洼地、盐碱地的耕作价值与“桑田”不可同日而语   极度或高度盐碱化的土地,基本不适宜农业耕种,始终处于荒芜状态。那里通常只有很少量的几种杂草可以生存,最常见的是“莎草”(音“蓑草”)。对人类文明史有过一些了解的网友,往往会联想起茂盛的“尼罗河莎草”,古埃及人用它加工出了人类最早的植物书写材料---“莎草纸”(顺便说明:“莎草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蔡伦纸”,它的性质和桦树皮经过柔化加工可以作为书写材料相同)。尼罗河莎草高达1米至数米、亭亭玉立,在中国是可以当做“观赏植物”的,中国北方的莎草就没有这个幸运。在土壤、水源条件良好的环境下它可以长到30cm高,在高度盐碱化的土壤中,它的高度不超过10cm。其根茎可入药,药名“香附子”。         “呼啸的西北风掠过旷野洼地,稀疏低矮的莎草枯萎凋零,残败的枝叶被白色的盐层覆盖”---这就是初冬洼地的一派萧杀景象。         “春夏似火炕,秋季水汪汪,冬来白茫茫”,农民对洼地与盐碱化做出了最洗练的描述。         盐碱的肆虐虽严重制约了华夏农耕文明的进程,却在另一个方面给整个人类带来了惊喜。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和被称为“第五大发明”的豆腐,都直接起源于对盐碱的认识和利用。把土壤泛起的盐层用水溶解,过滤出清洁的液体,然后加温蒸发,不久就会析出晶体,这就是硝酸钾(俗称火硝),是配制火药的主要原料。剩余的液体称作卤水(以氯化钙为主的二价盐)是制作豆腐的沉淀剂。火药、豆腐在中国盐碱分布最广的黄河、淮河流域首先被发明出来,也许是上天为了怜悯华夏子孙们抗争盐碱的一次次失败所给予的安慰与补偿吧。(注:豆腐的发明者汉.淮南王刘安主要活动在淮河流域;火药配方的最早记录者唐.孙思邈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         洼地里几乎不存在轻度的盐碱化,洼地的可耕地大多处于中度以上的盐碱化状态。“可耕”也不过是勉强可以耕种,即便是“勉强”也必须找到一种顽强的作物。         谷子是华夏先民最早驯化的农业作物,它的野生种即使是在现在的大都市都随处可见---就是“狗尾巴草”。据说炎帝神农氏当时找来了很多种“狗尾巴草”试种,从中选拔出了谷子。在小麦、高粱、玉米传入中国之前,谷子和稷子全面承担着养育华夏北方子孙的任务,即使是后来它们也非常活跃,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还依然被作为主粮种植。但谷子的特点是“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涝”。它适应于山区坡地和黄土高原的水土条件,平原只能种植在“桑田”旱地,洼地不可种植。         于是,高粱走进了华夏农耕文明的视野。           从高粱的植物学、农学属性说起           高粱,原产于非洲,虽然中国也有野生高粱发现,但正统的农业史观点依然认为高粱是公元前10世纪(西周)以前通过埃及---印度的途径传入中国的。华夏先民为什么看中了高粱呢?这是由高粱的生物学、农学和洼地的土壤学属性决定的。         高粱非常耐干旱   这对于适应中国北方夏季的高温干旱是必要的。为了说明高粱的耐旱,这里我们引入一个简单的农学专用名词:蒸腾系数(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         蒸腾系数亦称需水量。高粱的蒸腾系数是320,也就是说高粱每生成1克干物质须消耗水分320克;谷子为250,而玉米为370,小麦为520,水稻为680。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和不同的水、气环境中,植物的蒸腾系数会随之改变,因涉及过于专业的知识,不宜深入讨论。         除了蒸腾系数,“植物形态学”也能说明高粱非常耐旱:高粱的地下根系极为发达,有利于吸收深层水分,在秋季狂风暴雨后常常会看到玉米倒伏,这种现象在高粱就很少见,这就是庞大根系的锚固作用。高粱的茎、叶光滑坚实,表层充满蜡质,有利于保护水分(高粱茎干光滑坚实的这个特点,使它担当了竹子、苇子、藤类的部分功能,成为“泛编织”材料。另外,高粱穗冠分枝很长,使它广泛被用于扎制扫帚、炊帚等。这些就是‘草桥关民’“精致生活选择论”的全部理论依据)。在干旱过度的情况下,高粱的叶片可以纵向向内卷曲,尽力减少暴露面积;如果干旱进一步扩大,高粱敏感的气孔会即时调节整个株体进入休眠状况,一旦遇水立即恢复生长发育。关于叶子卷曲,有很多网友通过电视报道,看到了重庆大旱玉米叶卷曲的景象,高粱的整片叶子可以比玉米叶卷得更结实。         高粱极耐水涝   特别是接近成熟期的高粱,由于气空发育完整,即使被水长期浸泡也不影响正常生长,而玉米当土壤水份超过85%时就不能正常生长,一旦被明水浸泡,玉米就会死亡。高粱、玉米的成熟期恰好就是洼地的积水期。“漂着盆子收高粱”是北方农村的一大景观。         这里我有一个家族故事讲给大家:这是我奶奶讲的。据说民国31年(1942年)秋天大雨不止。我奶奶的一个妯娌,就是我的一个本家奶奶,家里断粮已经多日。这一家春天刚丧了男人,留下20多岁的寡妇带着一个刚刚7、8个月的男孩“熬寡”。这一天大雨刚刚有点止住,看着饿得嗷嗷哭叫的孩子,奶水已经干涸了,想到北洼地还有一小块接近成熟的高粱,想收一点回来给孩子打“糊糊”吃。她背着孩子,借了我家的大盆就去了北洼。         “大盆”是北方一带家庭所能使用的最大陶盆,可盛水100斤左右。“漂着盆子收高粱”就是把大盆漂浮在水面上形成“盆舟”,人在齐腰深的水里推着盆前进,把用镰刀砍下来的高粱穗放在盆里---“以盆为舟”,这不能不说是北方农民无奈中的创举。         这天,一直到晚上,我的这位本家奶奶没有回来。第二天,人们找到洼地,她已经死了。是被驻扎在临近村庄的鬼子在村头炮楼上用枪打死的。孩子的身上没有枪伤,是子弹把大盆打了一个洞,沉“船”淹死的;她当时把孩子和高粱穗混装在“船”上。我们家族的一支和我家的大盆就这样完了。         高粱极耐盐碱   先说酸碱度,就是PH值。玉米适合生长的酸碱度为PH5-8;高粱为PH5-8.8。这个看上去差别似乎并不大,但在耐盐性方面高粱和玉米之间的差别就变得不可逾越。         高粱可以在含盐量高达5/1000的水环境中生长发育,5/1000是个什么概念呢?这是一个接近海水级别的概念。大连近海的含盐量为30/1000,远海的含盐量为31.3/1000。玉米在含盐量超过2/1000时就会枯死。           以上分析使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大面积种植高粱是由中国北方的农业生态决定的。这里没有选择,除了高粱,再找不出一种粮食作物能够在洼地种植;至少,中国的先民没有找到。按照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日照条件类比,很晚才传入的玉米比起谷子更是高粱的理想替代作物,但洼地的积水和盐碱是玉米的种植禁区。         怎样才能在中国北方的洼地种植谷子、玉米甚至水稻呢?         中国的先民屡屡向苍天发问、祈求;   苍天,没有回答。           二、斥卤生粱说轮回           从洼地开发的轮回说起         在中国历史上,洼地的开垦与耕种一直是处于周期性轮回状态的。伴随着战乱、灾荒的发生和止息,时而中断,时而荒废,时而又起。         当一个时期处于天下安定,人口增长的时代,洼地的一个开发周期就来临了。通常是以聚落或家族为单位和其他聚落、家族争夺开垦权,争夺激烈就械斗解决。即使官府出面仲裁,效果也往往不佳。这就是中国农村土地分布极不对称的原因,常常是一个村子的耕地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几里甚至十几里,而在另一个方向却被其他村子占领到村边。         在归属划定后,理论上讲,参与争夺的成员都享有平等的开垦权,但实际上经济能力低的家庭所能开垦的土地要比大户小许多。有没有牲口?有没有农器具?有没有种子播种?这些都会成为制约开垦能力的重要因素。一个是撅头刨,一个是3头骡子双铧犁,二者的效率是不可相比的。大户也会雇佣人力、畜力来开垦。         洼地即便被开垦出来也不意味着具有了“永业田”的意义。洼地的耕作风险很大,如果这年雨季前提,在高粱的幼、壮苗期洼地就开始积水,即使是高粱也照样会颗粒无收。洼地距离村子都较远,看护困难,成熟的庄稼被其他村子“盗收”的现象时有发生。当天灾人祸发生时,人们为了降低渡荒风险,通常会放弃洼地的耕种,“搁荒”久了就会被他人重新开垦。一些经济薄弱的小户,即便是生、老、病、死、婚、嫁的正常变故,也会以极低的代价将洼地转让他人,他们宁愿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村边的田里。土改分地时,我们这里是按5亩洼地顶1亩桑田来计算的,就这多数人还不愿要。相比较而言,经济雄厚的大户更喜欢整块的洼地:一是类似于保险业遵循的规律,大户可以通过“大数效应”来规避风险;二是适合大骡子大马的连片耕作。这些原因使洼地成为最容易被兼并的土地。         永业田里经常可以看到的坟岗、墓碑、柏树这些象征历史传承的标志在洼地是看不到的,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先人埋在将来很有可能不属于自己的水坑里浸泡。榆树也没有,有的就是柳树。柳树主干低矮不堪大才,但极耐水涝,插枝成林,冠枝发达、生长迅速。很容易让栽种者在3、5年内收获“把”“柄”“杆”“椽”等短效益材料,很适合洼地的积水和所有权不稳定的状况。是不是可以把洼地称作“柳田”呢?古文献未见有此说法,姑且作为笔者的“发明”吧。         每当大规模的战乱、自然灾害发生,整个洼地的开垦耕作就会完全停止,重新进入荒芜状态。洼地一经进入荒芜周期,其时间多以百年为单位。比如,以大家都知道的小岗村为例,1194-1855黄河南下夺淮,然后北归,在小岗附近形成了大片大片的无人洼地,仅燃灯寺一片就有近20万亩;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才再度进入开发周期。           从聚落的“繁殖”说起           以大的时间段作为考察对象,我们会发现,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跨度内,洼地开发在总体上陷于周期性的重复轮回,能够巩固下来的开发成果十分有限,能够延续的开发进程也非常缓慢。这些可以在地名的历史沿革与聚落的“繁殖”中窥见蛛丝马迹。         “村”是最常见的通用地名,是先民较早建立的一批聚落。在汉之前聚落连同它周围的“桑田”“洼地”一起被称作“野”,“野”反映了当时聚落稀疏、牧原寥廓的景象。         前面,笔者谈到了洼地的兼并,在兼并达到一定规模后,为了节省往来时间和庄稼看护,大户就会在洼地里或洼地边沿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段建造房屋、院子,住长工、养牲口、打晒庄稼、收晾粮食---形成是所谓的“庄院”。长工也要娶妻生子,庄主也会有失地的三亲六戚来投靠---这就是所谓的“庄户”。如果老天开眼能让他们在高地附近打出可饮用的“甜水”,一个新的“桑榆之地”就会渐渐形成。这类被“繁殖”出来的新聚落,一般都有一个通用地名---“庄”。         一个新聚落的诞生并不代表和这个聚落相关的洼地被改造成了“桑榆之地”。洼地是广大的,若把洼地比作大海,聚落与“桑榆之地”不过就象一座座岛屿;一个新聚落的出现,不过就是一个“无人岛”转化成了“有人岛”而已。         洼地依然还是洼地,洼地的本质是“积水”和“水机制”造成的“盐碱化”。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洼地就永远是洼地,人们就只能面对“海”一样的洼地不断感叹。         “庄”的形成是先民们靠民间力量对洼地自发开发的标志性成就,也是靠民间力量所能达到的最大成就。一个“庄”的诞生过程是十分曲折、漫长的。一方面,它需要诸如:有没有和平环境保证兼并达到规模?洼地里有没有象样的高地?高地上能不能打出甜水?等诸多苛刻条件;另一方面,它在形成之初的100---300年内处于极不稳定的状况,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庄户”成员大多都和“母聚落”保持有较为密切的经济(老屋、老宅地、老田地等)和宗法(家族、祠堂、祖坟、社团等)联系;一旦遭遇比如水灾过大新聚落高地被积水淹没,战乱期因庄户成员过少难以抵御匪盗,瘟疫造成人口锐减等情况;“庄”就会随时瓦解,成员返回“母聚落”---村。一般说来,一个“庄”能够作为稳定的聚落传衍需历经300---500年。         除了民间自发进行的开发,国家也会对洼地投入开发力量。在大规模的战争、自然灾害、瘟疫过去后,国家为了恢复经济,为了调整人口的失衡,会强制性或政策性移民。距我们最近的一次大规模移民---“洪桐移民”,据考证就有数百万的山地居民被驱赶到大平原安家落户。然而,数百万人对于广褒的大平原、对于大片的洼地只不过是“沧海一栗”耳!据“地方志”、“地名志”记载的史料,这些移民大多补充、并入了现成的聚落,他们只需和战后遗存的原居民共同复垦荒芜了的“桑榆之地”,并不会对洼地开发造成根本的改变。正是这种和原居民的混杂、同化才制造了“洪桐移民”被无限夸大的“野史”。         国家有时候会将退伍的军人,俘虏的敌人,收编的匪寇,管制的囚徒整编制开赴洼地垦荒,这就是所谓的“屯田”。和“庄”的产生过程类似,“屯田”也会产生新的聚落,由此产生的新聚落通用地名就是---“屯”。         “屯”和“庄”的产生记录了北方先民征服洼地的艰辛足迹。一次次的开荒、种地,一次次荒芜、湮没;一次次的再开荒、再种地,在无数次的重复轮回中才能有极少数的“庄”、“屯”存留、延续下来。步履何其缓慢?道路何其曲折?         笔者查阅了当地的《地方志》和《地名志》,发现在大清朝的270年历史中竟没有一个“庄”和“屯”产生,出现的几个新聚落都和洼地开发没有直接关系,有的涉及交通,有的是寺庙等宗教产物。所能查明历史的庄和屯均为明朝以前。是当地已没有荒地、洼地了吗?不是。直到1958年,“地方国营博爱农场”(就是***任副主任的“一机部干校”所在农场)还跨越县境、跨越丹河到距我们村子仅2公里的地方开垦了1000多亩的洼地,可见洼地之广。是当地的人口密度不够吗?不是。所处焦作地区一直是有信史以来北方平原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没有开发所必须的和平环境吗?不是。清王朝历时270年,其中就有连续的100多年号称“康乾盛世”。         是什么原因呢?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这里我们不惜再重复一次:洼地的本质是“积水”和“水机制”造成的“盐碱化”。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洼地就永远是洼地。先民们进行的所谓“开发”实际上就是“开荒种地的周期轮回”,根本不涉及洼地的本质。这种停留在最浅层意义上的开发,势必决定它的成果少而又少,进程慢而又慢,270年停留在原地踏步不仅是非常正常的结果,而且就是必然的结局。         那么,怎样才能把洼地彻底开发出来,使它成为万顷“桑田”、成为“永业”传世于万代子孙呢?方法很简单,历史上也不乏个别的成功先例: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邺令,不知是西门豹还是史起组织百姓凿沟渠,引漳之水溉邺之地,人民歌颂曰:“终古斥卤生稻粱”。“斥卤”就是盐碱,这里的“粱”不是高粱而是“低粱”---谷子;何止是谷子,只要引来活水连水稻都可以种植。         (注解:《史记&#183;河渠书》曾说:“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褚少孙所补《史记&#183;滑稽列传》说:“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吕氏春秋&#183;乐成篇》则说这个工程是魏襄王时邺令史起修建的。建成之后,“民大得其利,相与歌之曰:‘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漳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粱。’” )         他们总结的经验是:挖河、排涝、引水、洗盐碱!(灌溉的“溉”古义即为“洗涤”)         “洗盐碱”就是通过沟渠将洼地里的含盐积水排去,再引软水灌入,当水溶解了土壤里的盐碱后再排去,再灌入软水...通过反复排洗,土壤就会脱去盐碱。“洗盐碱”并不需要停止种植专门排洗,只要保证排水渠道畅通,积水就不会停留在洼地“晒盐”,地表水位也会下降数米,这时只要引水灌溉,软水、雨水下渗会将盐份带入深层。水分下渗的脱盐机制我们称之为“压盐”。一般说来,整个脱盐过程需要3年左右。田地脱盐后,如果排、灌系统遭到破坏,田地就会再度盐碱化,我们称之为“返盐”。           “挖河、排涝、引水、洗盐碱”说着简单做起难。         “涝”往哪里排?   往低处排。   哪里低?   大海。         哦,   小河往大河里排,大河往黄河里排,黄河往大海里排。   没有小河不能排,没有大河也不能排,挖了小河、大河还是不能排。   哦?   黄河河底比平原高你怎么排?         “谁来挖小河?谁来挖大河?谁来挖黄河?”         先民们屡屡向苍天发问、祈求;   苍天,没有回答。           三、万流归海见桑田         晋.葛洪在《神仙传.王远》里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王远路遇仙女麻姑,询问麻姑的年龄,麻姑回答:自成仙以来,已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了桑田,于是我们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典故来形容巨大的变化。我们不是神仙,自然没有麻姑的造化,但我们这一代人确实经历了一次“洼地变桑田”的巨变;这里没有“形容”,没有“比喻”,没有“夸张”;这是一代人确确实实的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历历在目。         1952年,朝鲜尚在热战之中,就在这一年的10月31日毛泽东说“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从此,每当冬季农闲,大河两岸人声鼎沸、红旗招展。在20多年里总共使用了7.7亿立方米的泥土和1400千万立方米的石头把黄河牢牢地夹在原地。在这之前它是年年决口,岁岁漫堤。7.7亿立方米!这相当于高1米厚1米的围墙绕赤道20圈,相当于修筑4条万里长城。         与此同时,“根治海河”、“修好淮河”两面拉开,使这两条水系的总排海能力扩大了4倍。从1949年的1.03万立方米/秒扩大到1976年的4.3万立方米/秒。         顿时,涛声止息,幅原千里的黄淮海大平原水落田出。在这个过程中全国总共有3亿多亩的低洼易涝土地露出了芬芳的土壤,仅此一项就是埃及所有耕地的10倍。“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华夏大地何时发生过如此剧烈的变化?         然后就是筑大坝筑水库、修河渠修堤堰、引黄灌溉、引淮灌溉.....         随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片大片的洼地得到了彻底的改造。靠积水、盐碱才神气奕奕的高粱渐渐远去。我记得我最后一次喝高粱糊涂是小学三年级,推算来应该是1972年。以后还喝过几次,不过不是在家里,是在生产队的“忆苦饭”上。         低产、难吃的高粱退伍了,取而代之的也不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谷子;是玉米、是水稻。水库碧波荡漾,河渠哗哗奔流,田头水泵轰鸣,靠耐干旱耐贫瘠而倍受喜欢的谷子也风采不再。(小米很香甜但产量太低还需要“歇年”---今年种了谷子的地,来年就不能再种谷子,否则容易“野化”)         黄河两岸第一次出现了大面积的水稻田,浓厚的黄河水哺育出了优质的“黄河大米”,最著名的当数“原阳大米”---这是由1958年兴建的“人民胜利渠”浇灌出来的;黄河母亲面对伟大的儿子毫不吝啬地淌出她金色的乳汁。         那个时代到底兴建了多少水利工程?大大小小多如牛毛,如果一一统计、一一介绍写成文字将汗牛充栋。但是有几个数字的对比可以让我们一览梗略:1949年全国可灌溉面积为2.4亿亩,其中多集中在江南水乡;1979年全国可灌溉面积为7.1亿亩,其中黄淮海平原地带占1.8亿亩。           说说“淠史杭”         说到农业水利工程,读者大多会想起“红旗渠”和古代的“都江堰”,不过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1958年---1976年中国有一个工程比“都江堰”更激越,比“红旗渠”更磅礴,它就是“淠史杭灌溉枢纽工程”         “淠史杭灌区”坐落在大别山麓,构架在山峦起伏的皖豫丘陵大地上,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山地人工灌溉工程。         到底有多大?灌区内包括有5座大型水库、23座中型水库、1043座小型水库、21万处塘坝、总库容86亿立方米,灌溉引水能力为年200亿立方米;大型河渠总延长2.5万公里,可通航河道总延长1100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023万亩,1979年完成灌溉面积800多万亩,80%属于高渠自流灌溉。         以上数字意味着什么?先说它的库容,86亿立方米,这个数字基本是1949年中国所有水库容量总和的2倍。三峡的防洪库容也只有221.5亿立方米,三峡的水是不能用于灌溉的,假如要把三峡的水通过沟渠网络用于灌溉,工程将扩大数倍。         再说它的面积1023万亩,著名的“都江堰”是平原灌区,经过2200多年历代王朝的扩建,到1950年它的灌溉面积只有288万亩,经扩建到1979年灌溉面积为1000万亩。另一处著名灌区“河套灌区”,1950年的灌溉面积是290万亩,经扩建到1979年灌溉面积为700万亩。可以这么说:在“都江堰”这些工程里,现代成分已经大大超过了古代成分。和“红旗渠”怎么比呢?“淠史杭”1天的水流量比“红旗渠”1年的水流量还大。         再和外国对比:         世界上最著名的尼罗河灌区,地处尼罗河三角洲,总面积为3000万中国亩,这是埃及的全部耕地,这里孕育了最古老的文明。它靠的是一年一度的尼罗河洪峰漫灌,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筑渠引阿斯旺高坝水灌溉。         美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因皮里尔”灌区,年引水量为3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为300万中国亩。始建于1901年,经过100多年的不断改造,目前还未找到理想的灌溉模式。           说说我家乡         数字是枯燥的,还是让我从一个“生态元”的变化说起。         我们村土地改革时期的人口是600人左右,拥有“桑田”旱地400亩,分布在村子周围。另有洼地1000亩。村子南面紧靠沁河,也有一些滩地,随主河道变化,面积很不确定。         沁河大堤自古就有,据老年人讲以前的堤豁口很多,一遇大水就会在村上游不远的地方漫堤,几乎每3--5年就会出现一次。1954---1957年,作为治理黄河的一部分对大堤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修。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只有1982年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峰,发生了一次漫堤。         村北不到1公里处,有一条季节河,平时涓涓细流,汛期奔腾咆哮,由于没有提防,洪水四溢,经常漫进村子,为了抵挡它和沁河上游漫堤的水害,清朝时期也许是民国早期,人们又在村边修了一道围堰,和沁河大堤组成半月形,村子就坐落在里面。1958年,刚刚建立人民公社,上、下游2个公社的农民为这条河修筑了提防,集体力量第一次在家乡的土地上得到了显现。从此这条河的水患得到了治理。         趟过这条河就是洼地。洼地很大,周边有十几个村子和这片洼地相关。属于我们村的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1.5公里         解放初期村子里有砖井4眼为饮用水,由于水层很浅,根本不需要什么辘轳,有时候人可以趴那直接用桶提水;村外有土井几眼靠人力杠杆汲水浇菜园用。还有2眼不知建于何年的水车大井,村民习惯称为“大洋井”,也称水车为“洋水车”,用牛拉水,水很小,也是用来浇园子的。这两个大井一直使用到1971年被机井取代。         以上是我村解放初期的基本人文、水文状况和所有水利设施。         1958年在“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推动下,开始了对洼地的改造,在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1.5公里的矩形地带,开挖3条南北走向,2条东西走向的排水河,群众称之为“小涝河”。“小涝河”是相对于县里组织的排涝干渠“大涝河”来说的,“大涝河”从洼地南端穿过,把“小涝河”排出的水带走,到下游进入沁河。“大涝河”每段由所在地段以大队为单位组织开挖,大队之间由公社协调,县里只负责规划组织、测量划线。大、小工程历时3年,正好是三年灾害时期。村史资料记载我村共开挖土方12万立方米,全村青壮劳力每人平均近千立方米。从此洼地变成了旱地。         据参加过“大涝河”会战的老干部回忆,寒冻腊月里打破冰凌茬下水挖泥,全线展开竞赛,进度快的插红旗,最慢的插黑旗。工程刚开始后,据说国家领导人刘少奇要来视察,省长吴芝圃亲自坐阵指挥,看工地人员太少,要求老人、妇女齐上阵。工地上拉着大标语“老人赛似老黄忠,妇女个个穆桂英”,还要把剧团里的行头借来穿上,还要化装,老年人化个大黄脸(黄忠),妇女化个大红脸(穆桂英)。几分诙谐,几分壮烈。         很难想象,假如没有人民公社,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工程怎么完成。         1969年,为了响应“农业学大寨”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号召,再次对整个工程进行改造,干渠源头筑坝引水,沿途加高河堤,建桥筑闸,变单一的排涝工程为排、引一体工程。工程完成后,洼地变成了良田。         这个时候不但高粱被玉米取代,而且具备了向水田演化的条件。1972年我父亲因为是右派,因为戴着眼镜;于是就很有学问,于是就受命带领7名社员试种水稻(突破生产队,以大队为单位)。父亲一时间热情焕发,什么“水稻育秧法”“波尔多液的配制与应用”等农技书籍堆满桌子、床头。最后改造出了70亩水田,全村人口每人每年可分得净米40斤。那个时候的政策鼓励创新,改造田3年不用交公粮。为了蓄水应急,还开挖了2亩大的水塘,鱼和莲藕混养,往日的洼地变成了江南水乡。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篇课文:         小河流过我门前,   我留小河玩一玩;   小河摇头不答应,   急急忙忙去浇田。         这确实是我们家乡的真实写照,村前河渠环绕,大地稻谷飘香。         前文里笔者说过:新聚落的出现,是人们开发洼地的标志性成就,本县在大清朝的270年历史中竟没有一个和农业开发有直接关系的新聚落出现。1949后情况怎样呢?         1958---1976年,仅在这个和我们村相关的大洼地里就有4个具有聚落性质的新据点出现,当然能不能稳定下来还要看历史的演变进程。         据点1:地方国营博爱农场分场(现存)   据点2:县苗木林场/种畜场(现存)   据点3:社办工厂/公社小农场(现为乡镇企业园区)   据点4:青年队/新农村示范点(后被政策性撤消,现被一个从无水山区迁移下来的小村子沿用)         以上4个聚落目前均正常存在,人口有增加趋势。这个指标佐证了那个时代农业开发规模及水平的异峰突起。         一个个类似于我老家的变化,一个个“生态元”的改变,使中国农业的大生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缓缓延续了6000年的华夏农耕文明,在1958---1976年间突然展开了翅膀,飞跃般地进入一个完全崭新的时代。期间,涌现出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谱写了多少惊天动地的篇章!         焦育禄,带领兰考人民战风沙斗盐碱,“贴上膏药扎上针,开沟排水冲卤灰”(注:“贴上膏药”,用黏土覆盖沙丘;“扎上针”种上柳树、泡桐和植被;“卤灰”,盐碱)         陈永贵,带领大寨人民劈山造田,使“沟坡变梯田,荒山变粮川”         ... ...   埃及有句谚语:“时间战胜一切,金字塔战胜时间”。时间是无限的,历史是不朽的;但总有一些人和事使历史显得渺小,使时间变得短促。毛泽东作为华夏5000年农耕文明最后的巨人,他伸出硕长的手臂穿越4000年、5000年的时空和大禹、神农相握;时间仿佛凝固在一瞬。作为中国工业文明的第一位巨人,他转过身来,把另一只手伸向未来,等待有出息的子孙;但愿不要漫长。                      补遗:和草桥关民说两个问题         1、看到电视上有一则广告:“精致生活,我选择三全凌水饺”,忽然产生了一个创意:是不是可以把你的理论称作为“水饺理论”呢?如果你觉得不雅,我们还可以商量更名为“三全凌理论”。         2、你向‘白垩纪’网友提出的问题“既然高粱退出是由水利条件改善造成的,为什么现在的水利条件比以前恶化了农民们不回头种高粱?”         我来回答你:先民选择高粱主要是因为它耐涝、耐盐碱。现在淮河、海河哗哗朝海里排水,黄河也不决口“跑”水,整个大平原看不到一汪明水,你凭什么要让农民重新选择高粱?赶明天你把淮河、海河堵了,把黄河大堤扒了,我保你明年就种高粱。         现在我要搞清楚的问题是,黄淮海大平原到底有多少以前种水稻的因为缺水,现在不得不退回去种玉米了?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报道。         现在我担心的是,黄淮海大平原到底有多少现在种玉米的,由于干旱面临着退回去种谷子的危险?还未见有这方面的报道。         你说的高粱问题大可不必担心。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顶一下
  这个是反对文章            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说明高粱地基本消失是农村改革的成果之一(兼复苏拉密先生)    [草桥关民] 于
12:19:22上贴        --------------------------------------------------------------------------------        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说明高粱地基本消失是农村改革的成果之一(兼复苏拉密先生)        我说过“高粱地基本消失是农村改革的成果之一”,主要论点是改革之后农民有了耕种和经营的自主权,收入渠道增多且收入增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许多生活用品的供应实现了工业化、市场化,只要有钱,就可以购买与城里人无异的消费品。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用品价能比角度看,农民可以不必依赖高粱这种果食低产难吃但桔杆用处很多的作物。        白垩纪先生和苏拉密先生对此不同意,他们提出高粱地基本消失是水利建设的成果。特别地,苏拉密先生还抄来了大量的高粱这种植物的资料,使这个问题表面上看去好像是一个学术问题。他特别问道,“请草桥关民进来看看这篇不是“看图说话”的文章。”经过我老人家袖吞灵文掐指一算,他这篇长文仍然是看图说话。        比如,他对于高粱地为什么消失没有给出什么干帮硬证,而是用说明文说了说高粱史话。这对于小朋友来说很有用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种过吃过高粱,更不知高粱史话,所以看到了高粱说明文才有了一些理性的认识。还有银蛇蜡象先生为了配合苏拉密先生看图说话的工程,还回贴说“希望有人能协助老苏弄成图文并茂!”更说明他们对高粱真的缺乏感性认识。苏拉密先生用教科书资料的真实代替了经济关系的真实,因而得到一片稚嫩的尖叫声。于是也博得了我老人家苍老的边咳边笑:苏拉密先生好像在唱歌---曲子很动听,但词句不通,也大有粉丝。曲子就是高粱史料,词句就是高粱地消失原因论证。似乎有个歌手正是这样,唱得腔调很花哨,嘴里听不清一个字,靠字幕我们才看到他唱的是:“哼吼哈哈,快使用三截棍!”        简单剖析一下苏拉密的长贴。他蒙了四个部分:一、道别高粱话沧桑,说了洼地,高粱的植物学、农学属性,这一部分无助于说明高粱消失的原因,只起到了给小朋友看图说话的作用—什么叫高粱?个奥--高,勒壹里里昂粮,高粱;二、斥卤生粱说轮回,说了村落,对高粱消失的原因来说仍然是离题太远;三,万流归海见桑田,说了水利建设,主要是怎么修水利,这一部分是曲线委婉侧面地论证了我老人家观点的无比正确;四,补遗,潦潦草草地答了我老人家许多问题中的一个问题,另一个还是他个人穿凿出来的,说明他无力回应我的提问。这四个部分,只是说明了高粱从哪里来,怎么延续至今,种植环境如何,没有给出高粱去留的必要解释。下面说说他错在哪里。        一,我老人家拔下一根汗毛,被苏拉密先生当作死牛犄角尖钻了大半天。苏拉密先生以为他驳了我的立论,其实大谬不然。我说高粱当家是因为它耐涝耐旱:“旱点涝点都能担待,当年就常常看到没膝的沥涝水里被淹没的大豆倒伏的谷子和七零八落的棒子,唯有红高粱威风凛凛更显精神。”在苏先生的贴子中他是承认这一点的,他说“高粱非常耐干旱”“极耐水涝”“极耐盐碱”,这算不上驳。他说“以上分析使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大面积种植高粱是由中国北方的农业生态决定的。”这一点也完全是高粱为什么成为当家作物的客观生长原因,但不是它对于农民生活需要的主要原因。因为尽管高粱好种养,也并非玉米不能生存。玉米不能替代高粱是因为它的食用不能替代高粱,胶质不足,比如高粱可以烙饼,而棒子只能蒸窝头。也因为桔杆两者差异很大。就地取材的农民生活要靠秫桔制作许多生活用品:从院墙、房顶的簿子(檩椽上面的铺垫物)、做饭的柴禾、囤篓筐盖等器物、炕上的席子等等,其他桔杆都无法替代秫桔,而只有在这些东西都有工业品替代的时候,秫桔才失去了用处。从供需关系上看,适宜生产是供应条件,适宜家用才是需求原因。没有需求的东西供应力再强也不会成为人们的选择。我说苏先生钻了死牛角,就是他只看到了种植条件的许可,而没有看到“作什么用”这个最重要的原因。        二,他讨论的方法用的是赵本山小品里的忽悠术。由于他片面地强调种植条件,忽视了人的需求,所以在死角尖里出不来,怎么脱身?忽悠来了。        在他谈到水利问题以后,围绕论题应该引出的问题是:高粱耐旱耐盐碱沥涝,当然会在没有旱涝盐碱之后会更适宜生长,农民会更多地种它。从这里可以引出一条高粱定律:“广谱自然条件生长的物种在苛刻环境下独享生存权,其他物种难以匹敌,那么在富饶条件下该物种应该能够更加蓬勃地繁衍。”就是说沥涝作为苛刻条件,是高粱胜过其他作物的关键,但高粱同时是在种植条件更好的时候,它应该长得更好,因而应该是种得更多的,那么为什么条件好了高粱反而基本消失了?我给出的原因是人民现在收入水平提高之后,有能力有意愿吃更可口的东西和用更实用的物品,因此高粱失去了它具有多用性的优势。如果,人们现在依然是无余力购买各种日用工业品,还要用秫桔制造用品,那么高粱会照旧被人们种植。苏拉密先生看不到这一点,就把种植条件说成是唯一原因,还是解释不了为什么高粱会基本消失。他用大量的篇幅说的是高粱是怎么来的,却说不清高粱是怎么没的。这正是范伟先生向赵本山提出的尖锐问题:“我不想知道我是怎么来的,我就想知道我是怎么没的。”用怎么来的代替怎么没的,是无证执业的心理诊所忽悠大夫拿手好戏。        三,自定情景,以点代面,以说代史。我提出高粱地基本消失是改革以后,除了多年巡查庄稼的亲眼所见之外,在贴子里我是用电视连续剧《敌后武工队》的青纱帐是玉米而不是高粱的事实引入的。还有,就是那几年要看粮食收购的账目,其中秋粮多是玉米,高粱很少。这个铁的事实,就算是统计数据也是支持的。        苏拉密先生说高粱地消失是什么时候?他以自身经历这个点的情况这样说:“随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片大片的洼地得到了彻底的改造。靠积水、盐碱才神气奕奕的高粱渐渐远去。我记得我最后一次喝高粱糊涂是小学三年级,推算来应该是1972年。以后还喝过几次,不过不是在家里,是在生产队的‘忆苦饭’上。”可见,苏先生还是个小朋友,推算出生于1963年左右,再容我老人家夜观天象,如果苏拉密真姓苏的话,他的名字应该是叫苏洪生。但是,1972年甚至更晚,全国的高粱地面积还是很不少的,并不因他个人的说法而基本消失。看数:“1980年高粱面积超过百万亩的省、市有10个,5年后减少为9个,10年后减少为8个,到1993年仅剩7个省、市。在全国粮食生产中,高粱面积和总产占1%。”        那么在此之前,种植面积是多少呢?“据统计,20世纪初叶(),播种面积曾占耕地总面积16%~26%,仅次于稻麦居第3位。面积最大的省份当时有辽宁和山东,均在3000万亩以上。其次是河北、吉林各在1000万亩以上。超过百万亩的省份有河南、山西、江苏、湖北和黑龙江。不足百万亩的省、区有新疆、湖南、四川、陕西、甘肃、云南和广东。其余省份属零星种植区。1918年是近代中国高粱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一年。当年种植面积为22103.5万亩,亩产73公斤。1952年全国高粱播种面积14078.7万亩,总产量11.1百万吨,平均亩产79公斤。1956年前全国高粱面积一直维持在12000万亩以上。”这说明,起码在1933年以前,超过百万亩以上的省有9个,比1980年还少一个。这说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农田改造肯定种植条件大为改观,但是为什么种高粱的省又增多了呢?如果按这个数据讲,岂不会得出生产条件越好种高粱越多的结论?那么苏拉密先生所说的改造田地高粱“渐渐远去”的结论不是被事实无情地戳穿了吗?可见,种植条件改善是可以扩大非高粱品种面积的耕种条件,但并非需求的决定条件,显然,后来高粱地基本消失另有原因,也就是我老人家给出的真理性原因。这就如同,一个人身高达1.95米,这只是他可以成为篮球队员的身体条件,而他真正成为篮球明星,显然是有更多的其他原因,否则,就会出现苏先生这样的笑话:凡是1.95米以上身高的人都是打篮球的。苏拉密先生靠对高粱生产特性的抄述代替高粱在政治经济生产环境下消失的真实原因,就成没有真实生活经历而一切靠推导度日人群的又一成员了。            四,苏拉密先生必须回到就地取材自给自足的史实中认识高粱久盛意义的正确立场上来。我老人家首贴讲农民种高粱是因为其用途多多,是许多日用生活制品的原料。鉴于小朋友们喜欢听讲教科书,那么我也给出一段抄来的资料:“综合利用高粱的籽粒、穗荛(花序)、穗颈、茎秆,是中国高粱栽培的传统习惯。高粱籽粒加工后即成为高粱米,在我国、朝鲜、原苏联、印度及非洲等地皆为食粮。食用方法主要是为炊饭或磨制成粉后再做成其他各种食品,比如面条、面鱼、面卷、煎饼、蒸糕、粘糕等。除食用外,高粱可制淀粉、制糖、酿酒和制酒精等。        中国是最早用高粱制蒸馏酒的国家。唐代诗人白居易佳句:“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传颂至今。中国高粱名酒的质量与风味当属上乘。贵州茅台酒,酒味成份复杂,酱香味浓郁。山西杏花村汾酒清香味美。泸州特曲醇香浓郁。四川宜宾五粮液浓香醇厚。四川绵竹剑南春芳香悠长。安徽毫县古井贡酒香如幽兰甘美醇和。江苏洋河大曲浓香醉人。贵州遵义董酒浓郁,芳香,柔软醇和。八大名酒享誉中外。用糖高粱制糖后的残渣和发稀以及高粱糠也可制酒精。用糖高粱茎秆熬制糖稀,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高粱糖稀成份:蔗糖82.09%,还原糖10.51%,总糖量92.60%,水份6.9%。口味清甜佳美,是质量较好的赤砂糖。高粱茎秸中糖份最高可达19%,除食用与制糖外,也可酿酒。如50公斤Tx3197B高粱秆可酿白酒(50&#176;)12公斤。茎秆内含红色花青素,提取后可制做染料。非洲自古以来用它染制皮革及羊毛。高粱秆中含有0.3%的蜡质,浸出后可供做蜡纸、油墨和鞋油。高粱茎秆和叶片由许多薄壁/厚壁细胞组成,是很好的禾草类造纸原料,可制作文化用纸和草板纸。高粱茎秆与胶结合加压制成板材可代替木材制做家俱,美观耐用。在广大农村广泛用高粱秆做架材,编织席子、草帽、墩围等。高粱籽粒是重要饲料,尤其是北方如作马料。高粱茎叶还可青饲或青贮。青饲用的高粱多为分蘖茂盛、多汁、含糖高的类型,清香可口又易于乳酸发酵,十分适宜家畜饲用。其他用途也很多,如制醋,制饴糖,用颖壳提取高粱红色素,用穗序做笤扫、炊帚,穗柄(箭秆)串帘子。高粱全身是宝。”看这些课文多么好呀,胆小的蝙蝠、AI谁谁、激光原理等先生还不快快给我老人家叫好?        五,我老人家还提出了今后可能复种高粱也依然是改革发展的成果之一。这里也给出些资料:“尽管高粱具有综合利用价值,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意义,但是,总的来讲国内对高粱综合利用的研究尚存在不深、不透、不广,远不及其他作物。辽宁省农科院从高粱壳中提取生物色素,工艺简单,色素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化妆品、医药等添加剂,现已建厂批量生产。日本、意大利、俄罗斯、丹麦等国在高粱综合利用研究上有许多先进的可借鉴之处。如茎秆板材、造纸、制糖等均具备现代化工艺技术很值得学习。”这说明,高粱还有我们没有研究透的许多用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着它的实用价值足以产生相应的经济规模的时候,复种就会成为致富的新选。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其它粮品足够食用。哎,这就又回到了改革发展保障粮食生产充足的环境这个课题上来了,这又是对我老人家真理性解释的客观证明。        当然了,我老人家还是不忘记以前的承诺:有空了再从农民生活需求安排种什么的史实上说明高粱地为什么消失。这就不但打中了苏拉密的要害,也同时击中了言益行言则的命根子。  
    一个说毛泽东时代农田水利变好使高粱相对种植比例下降        一个说高粱消失是因为改革开放后人们不再需要高粱秸杆        各位自己看吧        不过,反对文章中用的数据都是绝对数据.而没有相对比例数字        我倾向于存疑         另,就俺在农村生活的经验,秸杆的作用没那么大.不知道是否和山区多木材有关系.不过我老家那里,山上的木材也基本是50-60年代人工种植的结果
  顶楼好文。马前卒自己写的?    那位草桥关民的分析不对路。举个例子:他说,如果高梁在苛刻条件下能生存,在富饶条件下应该更好生存。。。    这就错了。至少我知道,高梁在富饶条件下,似乎比苛刻条件下生存得还差。    所以,草桥关民应该是个坐在书斋里的文人,凭想象写文章。说起农业来也许头头是道,实际上可能是五谷不分的。
  从强国论坛转过来的
  高粱从来不是什么能赚钱的经济作物。    1930年代,家有三十亩地的小地主家里还吃不饱,能种小麦肯定不种高粱。种高粱肯定不是为了高粱的经济价值。
  呵呵 没人看    可惜了这文章
  BTW,我好像记得“西方文明史”一书上曾经提出。人类的灌溉活动才是形成盐碱地的主要原因,在缺乏水的土地,人工灌溉时间长了,必然形成盐碱地。
  楼上的,任何一个农民都要笑话这个“西方文明史”的。  在北方农村,降低盐碱地的盐碱含量就是通过灌溉,利用水溶解冲刷带走土壤中的盐碱成份,农村俗称“排碱”。与之配套的水利设施中最主要的就是用于排水的“排碱渠”,而此工程相对工程量浩大,个体的农户是无力完成。  和书斋知识分子想像的不同,人类的灌溉活动不是仅仅在缺水的地区用水浇地,灌溉农业中的灌溉概念是一个从蓄水到引水到排水的整个的系统工程,只有在高度组织化的经济体内可能实现。
  dcpengjin说的也不完全错    中东地区许多农田变成盐碱地,确实和人类有关系.    不过不是因为灌溉,而是因为灌溉工程的废弃.一旦废弃,有进水,无出水,很容易形成盐碱地.蒙古人就曾经干过类似的事情
    苏拉密和草桥关民似乎代表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两个极端,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如能开阔胸襟,完全可以共容。没有苏拉密所指出的毛时代的农业基础建设,改革开放不可能有像近三十年这样的成就,所以邓至死都敬畏毛,不敢贪毛之功。另外必须注意的是,近三十年坐享前三十年农业基础建设的成就的同时,却不加维护,指使许多工程朽坏退化,良田重新沙化和碱化,这是自由主义不得不反省的问题。反过来也一样,仅有集权时代的土地改良,并不能造成高粱退隐。以我个人的经历看,这一现象的发生,是前三十年基础建设和后三十年改革开放以及小麦、玉米品种改良、产量提高和大量使用化肥的共同结果。
  讨论得好。
  关键在于&草桥关民&的历年高梁种植面积的数据准确性.    他有时候用种植省的个数来代替种植亩数,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悬机.
  是“玄机”
  这里还有一个
  &草桥关民&说的才是本末到置  首先,他没有搞清楚种高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那就是在老百姓还不能保证吃饱的情况下种来充饥的,至于高梁还有一些“副作用”,那完全是老百姓懂得废物利用的缘故。所以,不是因为高梁的作用多才大量种,而是因为种得多了才用得广。  另外,只要考证一下高梁退出历史舞台的具体时间,(也就是高梁不再是北方主要农作物的时间),事情就大白了。这一点上,我更信苏拉密。  另:很反感草桥关民的“我老人家”口气,看不起年轻人咋的?BS
  马前卒:  你就是写了右而左的,很好的分析了西方经济学和重工业重要性的那个马前卒?如是,向你致意!
  顶一下
  提起来再看.
  一个讲供给,一个说需求。也许两边都要看更全面客观些?但也许,还需要更多的实证资料,困惑中。
  这篇文章的实质不单是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而是对中国农业革命的制度保障以及在此之上的工业化,城市化的乃至政治,文化上层结构的路径约束。毛的确是5000年来第一人,
  小右无语的好贴。
  老帖顶起来,发现左派的队伍终将越来越壮大,从来只见右派变为左派,却见不到左派成为右派的,哈哈!
  又见文蛤余孽的谬论。  苏拉密在乌有之乡吹嘘北朝鲜人人均380公斤的鲜鱼,人均220公斤的粮食,还有吃不完的无数的野味、山货,总之北朝鲜绝对没有任何饥荒。连他的同伙都跳出来说他的数据有问题。可就在同一个网站上,有一些够酿养的汉奸却大骂中国正夫对朝故意冷血见死不救,有意置北朝鲜于死地。在这帮够酿养的汉奸看来,中国正夫拒绝对朝鲜的无偿援助就是破坏中朝正常经贸往来,是站在美帝国主义一边对“伟大的”朝鲜人民泯蛀猪遗恭贺锅的无耻行为。  看到这里,我真想大吼三声:基座饿滚不是人,是人妖。  去tmd的死*人*妖吧。去TMD的jb乌有之乡吧。人不是这个活法。
        好贴顶起来!    无视个别小右唧唧歪歪!      
  发现左派的队伍终将越来越壮大,从来只见右派变为左派,却见不到左派成为右派的,哈哈!  
  喜欢楼主的文章。  
  好贴顶起来!
  赞一个
  顶一下
  好贴顶起来!  
  帮忙,把帖子顶起来。好东西,没人看,可惜了。
  真是奇葩啊。
  马一个  
  高粱营养确实不如小麦,大米,日本入侵时期,只许中国人吃高粱,大米他们自己吃。现在改善口感,有吃玉米、红薯、小米、糜子,可是很少听说吃高粱。
  码不了么?再来
  小编中国为何没有突破农耕文明?我答独尊儒术封闭了,愚民政策故意愚民,自废武功火药等,国防意识薄弱!如果历史上有人突破这三点的话,世界早就被统一了!怎么会战乱纷飞!
  踢一脚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最贵的香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