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戒毒办银行卡公安 实时预警系统系统会预警嘛

> 委员提案 > 正文
关于加强社区戒毒工作的建议
来源:中国湘潭县网 作者:法制组 时间: 17:59:04 
字体大小:
&&&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我县在全省属毒情一般县,但受国内外大环境影响,吸毒人员增势明显。截至2010年1月,我县吸毒登记在册人员为738人,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20%,其中,以传统毒品海洛因为主要吸食对象的人数占52%,吸食新型毒品(冰毒、摇头丸、K粉等)的人数占48%,呈上升趋势。多种类别的毒品日趋泛滥,吸毒人员的快速增多,涉毒案件的濒繁发生,已对我县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一、毒品的危害(一)严重危害吸毒人员身心健康。一是毒品严重损害吸毒人员的神经系统,导致情绪激动、暴躁多疑,甚至神经错乱。我县易俗河镇吸毒人员陈某,因长期吸食新型毒品冰毒麻古,导致神经错乱,将自家房屋点燃。二是通过吸毒人员交叉使用注射器和滥交性伴侣,容易导致艾滋病等多种疾病传播。我县发现的部分艾滋病患者就是因吸毒传染的。(二)严重危害家庭。“一人吸毒全家遭殃”。吸毒人员吸毒一旦成瘾,便难以戒除。一个吸毒成瘾者,一般一天要消耗上百元甚至上千元毒资,为了长期支付高昂的毒资,一个个家庭往往被弄得倾家荡产,亲戚朋友也跟着遭殃。如吸毒人员杨某,原系县电力局职工,吸毒10多年,把工作丢了,婚也离了,一个好端端的家庭被搞得支离破碎,其年迈的父母亲为了防止儿子通过盗抢筹措毒资,省吃俭用,有心脏病也舍不得花钱去看,60多岁还到外面去打零工赚钱,并四处借钱,只为帮助儿子戒除毒瘾。(三)诱发多种违法犯罪。吸毒群体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令人触目心惊的违法犯罪行为。2009年以来,我县公安机关共查获因毒品衍生的盗窃、抢劫、敲诈、卖淫等违法犯罪案件300余起,但对于特殊人员(患有严重疾病、残疾或吞食异物人员)吸贩毒现象,无法有力进行打击制裁,在我县有蔓延趋势,形势严峻。二、我县社区戒毒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禁毒工作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很多发达国家都采用过很多办法进行禁毒,但从来没有真正禁绝过毒品。是不是禁毒工作就真的没有希望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十年,毒品在中国得到了根治。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党和政府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进行禁毒工作。我国在2007年颁布的《禁毒法》中明确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社区戒毒被作为一项主要戒毒措施首次以立法的方式予以明确,要求政府、社会、家庭有机结合,教育、关爱、改造吸毒人员,让其真正远离毒品,回归社会。&&& 《禁毒法》颁布实施后,我县即对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日,县禁毒委牵头在易俗河镇政府召开了由各成员单位和社区负责人参加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座谈会;7月18日成立了湘潭县社区戒毒(康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8个社区成立了社区戒毒工作站,先后召开了座谈会和动员培训会议,与各社区签定了社区戒毒工作责任状,制定了社区戒毒工作的工作制度和《社区戒毒协议书》,投入了专项经费,统一制作了工作站牌、制度牌,印制了统一文书档案,明确了专人负责,开展了专题宣传活动,切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到目前为止,责令社区戒毒人员共25人。&&& 社区戒毒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的社区戒毒工作才刚刚起步,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效果并不明显。一是广大群众对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的危害认识不足,认为新型毒品不上瘾,导致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政府公务人员、私企老板、公司白领都吸食毒品。二是社区戒毒工作力度不大。目前我县只是在易俗河镇试点社区戒毒工作,但因为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培训不经常、资金配套不到位等原因,实践工作效果不佳。三是开展社区戒毒实际操作困难大。主要是:大部分吸毒人员居无定所,无固定职业,流动性大,行为隐蔽,容易失控漏管;配套法规制度不全,《禁毒法》相关的司法解释未出台,《强制戒毒办法》配套法规未制定,成瘾标准未明确,关于社区戒毒的具体执行规范也不明确,省禁毒委也是到2009年才出台了一个指导意见,没有具体实施的标准和措施,导致公安法制部门与禁毒部门在责令社区戒毒上的理解不同,造成针对吸食新型毒品人员的社区戒毒工作滞后;吸毒人员心理脱瘾难,戒毒后复吸现象屡有存在;吸毒人员融入社会难,不少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受到了社会歧视和家庭的冷漠,失去了重新振作的信心;有的吸毒人员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社区介绍的工作不愿做,宁愿呆在家里坐吃山空;推进工作难度大,社区戒毒(康复)治疗是一项全新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成功的模式和经验能够借鉴,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NextPage]三、几点建议&&& 禁毒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关系民族的兴旺发达,也关系到我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建议:(一)加强政府领导,分级落实责任,建立健全社区戒毒工作机制和禁毒经费保障机制&&& 一要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禁毒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工作。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指定有关基层组织,根据戒毒人员本人和家庭情况,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落实有针对性的社区戒毒措施。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卫生行政、民政等部门应当对社区戒毒工作提供指导和协助。”社区戒毒工作应由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建立由禁毒委员会组织协调指导、各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分管领导负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机制。公安、司法、卫生、民政、劳动保障、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社区具体实施。县委、县政府应抓紧社区戒毒的机构设置、人员资金配备和操作规程的落实到位。二要严格考评,强化责任落实。将各部门、单位相关工作纳入考核,落实责任,按照社区戒毒帮教工作要求,做好吸毒人员接茬衔接,落实谈话、谈心、尿检措施,设法帮助解决生活、就业困难。三要加强帮教工作。一方面由政府出资,向社会招聘专职帮教工作人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群众在帮教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组建一些可行性比较强的帮教组织。四是健全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按《禁毒法》要求,将禁毒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相应加大投入力度,实行专款专用;建立禁毒工作人员保障机制,适当给予社区戒毒工作人员补贴,稳定禁毒工作人员队伍;建立病残吸毒人员治疗保障机制,最大限度使他们得到医治康复;鼓励社会捐赠,设立帮教救助基金,对生活困难的吸毒人员进行救助。(二)大力提倡药物维持疗法&&& 用药物戒毒是一种替代综合脱毒治疗方法。实践证明,美沙酮是治疗阿片类成瘾效果最好的药物,该疗法有诸多好处,值得大力提倡。第一,避免静脉注射,有效地预防艾滋病毒等疾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第二,防止和减轻戒毒者对毒品的强烈觅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吸毒成瘾者为满足毒瘾而违法犯罪。第三,改善吸毒者的身体健康状况。第四,大大减少了戒毒经费开支。针对湘潭市只有一处药物维持治疗点,我县吸毒人员药物治疗非常不便的情况,建议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争取在我县设置一处或多处药物维持治疗点,加大推广力度。(三)为吸毒者提供就业机会&&& 吸毒人员无业可就、难以管理是造成复吸的一大因素。针对这一问题,乡镇人民政府、社区以及县劳动行政部门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应该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建议发改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认真研究,制定可行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一是要想方设法为吸毒者创造就业条件,树立生活的信心;二是要鼓励企业接纳吸毒人员就业;三是要开展对吸毒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四)突出宣传与管控重点,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广泛宣传。禁毒宣传教育要坚持“以社区为中心,增加覆盖面”为主要思路,通过各种途径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工会、共青团、妇联、广电、文化及全县各企业、社区、学校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和工作特点,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突出对学生、社会闲散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易涉毒人群及市场、居民区、娱乐场所、学校等重点区域的宣传教育。各禁毒委成员单位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切实扩大预防教育的覆盖面。二是狠抓对吸毒人员的管控。为了全面、准确掌握现有吸毒人员的情况,各乡镇要组织社区(村)切实开展人员排摸普查、重点区域管控、人户分离查找、基础台帐建设等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将现有吸毒人员的情况逐一核查。司法部门要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刑释和解教吸毒人员的接茬转介工作,确保符合社区戒毒(康复)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管控范畴。三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以乡镇、派出所、社区、社工“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进行量化,并严格督促落实;县禁毒委应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目标,与平安单位和无毒创建工作挂钩。&&& 铲除毒品生存的土壤,净化社会环境,帮助吸毒人员远离毒品,回归社会,工作任重而道远,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也需要全县人民共同关心,共同努力。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法律顾问 |
湖南湘潭县委、县政府主办 县委宣传部归口管理 县互联网宣传管理中心承办
Copyright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南湘潭县易俗河信访大楼四楼 邮编:411228 联系电话:8 电子邮件:社区戒毒工作中的警察事务是如何的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公安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各级公安机关不断改革和创新现有的警务工作机制和模式,社区警务是一种新的尝试。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于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警务模式必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警务理念指导下的社区戒毒模式也是我国创新戒毒工作的一种有效尝试。
一、社区警务理念及理论基础 
(一)社区警务定义
根据休斯敦警察局的定义是指存在于警方与社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其要旨是警察和社区居民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我国学者的定义是社区居民在警察带领、指导、支持下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方式,充分研究社区问题,开采社区资源,改造社区环境,强化自卫互助,以全面系统、长效维持社区公共安全的思想、活动和方式方法体系的统称。它的工作范围是以社区为主导,以社区为基本单位。
(二)社区警务的特点
社区警务是一种理念,不仅仅是社区和警务的简单叠加,更是研究如何以社区为阵地,警民有序互动共同解决社区治安防控问题的一种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依靠社会力量共同抑制犯罪,共同防范打击犯罪,努力实现向社会力量要战斗力的良好局面。社区警务是一种犯罪预防的机制,它是通过警方和社会力量之间的沟通和联合,来共同解决社区的犯罪问题,而不是单纯设立社区警务室,配备好社区民警,主要是让社区民警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社区民警起着指导和引导的作用,而不是替代社区工作者,是二者的和谐统一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倡导的是警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密切合作,携手共建社区的社会治安。社区警务的目标是增进公众对警务工作的理解和信心,从而赢得他们的支持与合作。
(三)社区警务的理论基础
问题导向警务,英文表述为Problem-OrientedPolicing,是有“问题导向警务之父”之称的威斯康星大学法学院教授HermanGoldstein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所谓问题导向警务是指警务工作战略性的转变,它把警务工作的最终结果作为其中心任务和主题,这种新的警务思维把警务工作中众多的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它强调重新定义警察和社区的关系。问题导向理论倡导密切的警察与社区合作推动问题的解决。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警察对某个社会问题的特征、范围和根源进行调查,与社区代表进行沟通,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减少和预防类似案件的重复发生。
(四)社区警务的实践基础
19世纪60到70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民权运动和反越战活动频繁发生,犯罪率上升,冲突、暴力和公众骚乱达到了高潮,在这种形势下,警察行政管理者意识到有必要审视和检讨警务工作的实质,于是警察的组织制度建设研究被提到了日程上来。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和实践,一种新的警务理念应运而生——社区警务。这种模式倡导主动出击预防犯罪、解决问题以及社区参与,它的理论起源于Heman的问题导向警务。1974年圣地亚哥警察局在其中的一个部门做了第一个验证社区警务理念的经验性研究工作,在这个研究性计划中,巡逻警察要学习掌握辖区的人口、地理分布和以往的报警记录来熟悉本辖区的情况。这个实验的宗旨在于以这种方式鼓励警察将社区成员纳入社区问题识别和问题解决的努力中。经过10个月的实验,警察得出了一个结论:保持和社区居民的紧密联系对增强警察巡逻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意义重大。
二、新形势下实行社区警务的意义
(一)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是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政府职能逐渐向社会管理和服务转移,社区成为新形势下政府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和前沿阵地。公安机关作为政府保驾护航的重要职能部门需要同步进行改革,改变过去传统的以打击侦破为主的被动型警务模式,使警务工作向社区靠拢,减少和预防社会犯罪。社区警务工作不仅是服务群众、保障安全的需要,而且还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手段。
(二)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是应对治安挑战的需要当前,我国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社会正处在人民内部矛盾突出、刑事案件高发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转轨导致出现新的利益冲突和新的治安问题。社区警务作为一种积极主动、标本兼治的警务模式,强调深入群众主动做好群众工作,有利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通过有效的防范手段来减少违法犯罪,从而扭转公安机关疲于奔命的被动局面,是应对当前治安挑战的必然选择。
(三)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是弥补警力不足的需要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仅仅靠警察控制犯罪是不可能的。因此,控制犯罪是全社会的重任。警察数量的增加和警用高科技设备的使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共治安中存在的问题,警力不足也不应该成为社会治安问题难以解决的借口,西方上世纪80年代和我国近几年的警务实践表明,只有改变警务工作的模式,才能达到治理环境的根本改变。
三、基于社区警务的社区戒毒工作
(一)社区禁毒
社区禁毒在国外被称为社区矫治,是区别于强制性戒毒措施的一个新的理念。社区戒毒就是指吸毒成瘾人员在社区的牵头、监管下,整合家庭、社区、公安以及卫生、民政等力量和资源,使吸毒人员在社区里实现戒毒。
(二)社区戒毒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戒毒形势严峻,社区戒毒作为一种多元化的社区警务模式,使戒毒工作更加人性化。戒毒专业化是当前戒毒工作的呼声,因此必须依靠戒毒社工的专业化知识,掌握戒毒对象的心理变化、规律转变阶段和周期。社区戒毒是防止吸毒者滋生,提高戒毒巩固率,减少乃至逐步消除毒害,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问题的有效形式。
(三)社区戒毒的依据
2008年实施的《禁毒法》,重构了我国以社区戒毒、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三大戒毒措施为主体的戒毒体系。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把禁毒工作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和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源头治理、以人为本、依法治理、严格管理、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工作方针,立足当前,长期治理,突出重点,多管齐下,不断创新禁毒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毒品问题治理体系,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坚决遏制毒品问题发展蔓延。公安部禁毒局预防教育处处长宋增良说,“应对毒品问题的一个基本着力点就是预防为主”。依据《禁毒法》和《意见》的要求,社区警务战略的理念正好契合了国家关于戒毒工作的总体战略要求,在我国目前毒情形势严重的情况下,社区戒毒不失为一种更加人性化切实可行的戒毒方式。社区警务中的问题导向警务模式在戒毒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社区警务模式下的戒毒方法
问题导向警务基础上的社区警务最著名的问题解决方法是由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警察局率先提出的四步工作法:浏览(SCAN)、分析(ANALYSIS)、反应(RESPONSE)和评估(ASSASEMENT)。浏览:四步工作法的第一环节,是警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获得信息源。这一步的目的就是通过信息源初步筛查出问题所在,找出警察和社区公众共同关注的反复发生的问题,摸索出问题发生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础。在社区戒毒的工作中,警察首先要浏览警综平台和社区工作档案,从中找出涉毒的嫌疑人。警综平台是公安部“金盾工程”和“十二五”公安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是高度整合公安机关各部门、各警种现有信息系统而成的综合性信息系统,而社区档案是社区工作者为涉毒人员建立的一人一档的详细记录。
分析:分析环节是指警察机关根据内部和外部获取的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根据浏览环节收集到的涉毒人员的人口和地理环境数据,基层警察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找出嫌疑人的重要特征和导致吸毒贩毒的根源,对下一步的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阶段,案情分析的重点是:判断涉毒案件的性质、情节,推断犯罪时间、地点、工具、手段;分析判断作案人的人身形象、职业、身份和生活习惯;试图分析出涉毒人的犯罪诱因,如地域原因、自身原因、外部原因和社会原因,等等。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手头现有的资源找出社区吸毒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反应:在这个环节警察要根据上述的分析和判断提出一个长期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这一环节既包括提出新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法案和条例,还包括与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团体的沟通和联合行动,同时还有如何利用现有的社会防控系统动员社区、传递信息等。这个环节是最后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在社区戒毒工作中,社区警察首先要根据《禁毒法》《禁毒条例》的具体要求,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制订出具体可行的制度。其次,抓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及时报到是警察抓好戒毒管控的基本措施。社区民警需要对当事人实行告知程序,督促其在规定时间内去指定地点报到。还要通过办案回访形式询问,如果发现未按时报到的要扣该办案民警的考评分。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按期报到纳入社区警务室、社区民警每月考评的范围。
评估:评估是对预期的解决方案效果的评估,评估的方法和手段必须客观,具体的评估方法包括问题解决之处对响应方案的预估;还包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集和问题相关的数据资料,通过数据来观察所确定的问题解决方式是否已达标,同时还要对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状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比对,以确定现有的相应方案是否得当和是否需要调整。社区警察要根据评估的结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反应的策略,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形成一个戒毒工作的良性循环。在具体的工作中首先要明确评估方法:在办案初期,召开由分管案件工作的领导、案件调查组、案件审理部门参加的案件评估会,掌握案件调查进展情况和主要问题,提出倾向性意见,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状况做出基本判断,明确下一步调查重点和方向初核后的案件需要立案的。其次要明确评估责任;分管案件领导、社区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参与案件常态评估。最后要明确评估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估事实和证据;要准确地概括出涉毒人员究竟犯了哪些错误,而每一条错误究竟错在什么地方,所认定的违法事实是否符合一般的社会认知和常理;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证据之间是否有矛盾、有矛盾是否能合理排除,涉毒人员交代、申辩的真实程度如何。
目前我国戒毒形势严峻,社区戒毒作为一种多元化的社区警务模式,使戒毒工作更加人性化。戒毒专业化是当前戒毒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依靠社区警察的指导和戒毒社工的专业化合作,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问题。
文章转自《现代交际 》2015年11月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安 实时预警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