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三纳公司大同市央企分公司经理收入地址在哪里

环保组织状告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等三家企业污染大气 三家企业均有央企背景
编辑:Hannah
[导读]就中石油吉化的环境违法问题,环保部在通报2015年前两个月新环保法执行情况时曾公开披露:“吉林省吉林市环保局对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行为按日连续处罚78万元。”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齐大山分公司(以下简称鞍钢齐大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吉化)、连云港碱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连云港碱业)被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以公益诉讼方式告上法庭。
代理三个案件的自然之友公益律师马荣真今日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这三家企业超标排放持续一年以上,且多次受到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截至诉讼之日,三家企业仍未完成环保合规整改,数据仍未稳定达标。
马荣真说,自然之友近日分别向辽宁省鞍山市、吉林省吉林市、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法院提交了三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材料。她说,相关法院已与自然之友进行沟通。
据介绍,自然之友请求三家法院判令被告停止超标排放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损害,消除所有不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危害,并支付大气环境治理费用及原告的诉讼成本费用。
中石油吉化被行政处罚十次
就中石油吉化的环境违法问题,环保部在通报2015年前两个月新环保法执行情况时曾公开披露:&吉林省吉林市环保局对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行为按日连续处罚78万元。&
事实上,这只是中石油吉化环境违法的一个记录。据自然之友介绍,去年1月至今年8月初,根据国控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及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中石油吉化动力一厂长期向大气超标排放污染物,包括烟尘、二氧化硫、氧化物。
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间,吉林市环保局针对中石油吉化超标排放先后做出过10次行政处罚决定,其中包括8次按日连续处罚,全部罚款金额总计高达人民币651万元。
&截至本案起诉时,该厂7号烟道排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仍然处于超标状态。&自然之友表示,日,在环保部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中,中石油吉化被列为严重超标排放废气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
连云港碱业超标排放多次被罚
据自然之友介绍,连云港碱业于今年2月18日成立。值得注意的是,这家企业也有央企背景,&其前身为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公司连云港碱厂。&自2014年12月至今,连云港碱业锅炉烟气废气排口的氮氧化物在线监测数据长期持续超标;连云港市环保局2015年第一季度、2015年第二季度国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中显示,连云港碱业烟气排口氮氧化物排放超标。
自然之友说,连云港碱业多次因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受到连云港市环保局的行政处罚。&据了解,该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环保设施的改造,但其作为国家重点控制的废气排放污染源,截至2016年7月底,氮氧化物排放的在线监测数据仍未达标。&马荣真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鞍钢齐大山被26次行政处罚
齐大山分公司是央企鞍钢集团的下属企业,相比前两家企业,其环境违法更是典型。
据自然之友介绍,从去年1月起到今年8月,根据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数据、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以及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齐大山分公司一号锅炉、二号锅炉长期超标排放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自然之友称,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针对鞍钢齐大山的超标排放行为,鞍山市环保局先后做出26次行政处罚决定,其中包括7次按日连续处罚,全部罚款金额总计人民币585万元。
三家企业均有央企背景
自然之友透露,这三家企业均为国家重点监控排放废气企业。不仅如此,三家企业均有央企背景。鞍钢齐大山、中石油吉化是央企下属企业,连云港碱业前身是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连云港碱厂。但就是这样的企业却屡屡违法长期超标排放。
自然之友认为,三家企业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和危害,及时改正违法排污行为,主动履行环境保护义务,落实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主体责任。并应依法承担环境侵权的法律责任。
据《法制日报》记者了解,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由环保组织所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以水污染为主,涉及大气污染的并不多。其难点在于,大气污染证据难固定,且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不好确定。但是,事实上,近一两年来,大气污染的危害后果日益显现,特别是北方冬季采暖季节,企业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直接加重了雾霾污染。
自然之友起诉的三家企业中的两家位于北方,因此,这三起案件更值得关注。本报也将持续关注三起案件的最新进展。
您觉得这篇文章: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Hannah]
吉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未经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发表,已经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来电或来函与吉和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解决。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长春羿尧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备号-2 吉B-2-4- E-mail:有央企二级公司砍去了三分之二 国资委督促压缩层级“瘦身”_第一财经
有央企二级公司砍去了三分之二 国资委督促压缩层级“瘦身”
第一财经祝嫣然 16:13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央企业产业分布过广、企业层级过多等结构性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降层级是今年央企改革的发力点之一,央企层级多、机构臃肿,会降低企业的决策效率,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风险。
记者了解到,国资委正在加速推进央企降层级相关工作,而多家央企已经采取行动压缩层级、瘦身健体,并取得初步成效。
有的央企&19代同堂&
近期国资委公布的上半年国有企业改革进展情况通报显示,今年会加快中央企业瘦身健体,在全面清查的基础上大力压缩管理层级,精简业务链条,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步伐,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努力推动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重要行业集中。
今年5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为央企压缩管理层级明确了任务量和时间表,力争在3年内使多数央企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层减至3&4层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5月20日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表示,央企深化改革瘦身健体,要力争在三年之内使央企布局结构明显的优化,主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张喜武强调,通过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层级和法人单位,剥离辅业、突出主业,是解决计划经济留存的办企业大而全、小而全、产业链条过长、分布布局过广的问题。
李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管理层级目前中央企业最多的有九级。央企法人单位目前是41000多家,法人层级个别企业达到了两位数,甚至有的央企能实现&19代同堂&。央企下属子公司,不仅按业务划分,还对应区域行政机构划分行政层级,导致企业层次多、机构臃肿。
李锦表示,层级太多、机构分散,会降低企业效率和增加运营成本。由于层级过多,央企需要增加管理机构与人员,以确保对下属部门与企业的有效控制,从而造成了央企管理部门的庞大与臃肿。层级的增加,导致央企决策链条延长,既造成决策效率下降,企业难以对市场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运营的成本。
多家央企探索降层级新路径
记者了解到,国资委正在加速推进央企降层级,而多家央企已经采取行动压缩层级、瘦身健体,并取得初步成效。
根据国资委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压减企业管理层级系统推动,对中央企业所属法人单位和管理层级进行了全面摸底清查,明确了5家企业作为压减工作的重点企业,对面上企业也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
国家电网目前已经取消所有区域公司管理层级,按照&两级法人、三级管理&的目标,进一步取消区域公司法人层级,推动子公司模式的县公司改制为分公司,将公司法人层级减少至&国网公司-省公司&两级。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将企业产权层级减少了4级。中国电子表示,为避免战略管控管不住甚至&够不着&,中国电子下大力气压缩企业产权层级和管理层级,已通过&要约+吸收合并&这一港股市场的&重大无先例&方式创造性地实现长城科技退市,并正通过长城科技所属相关企业系列资本运作实现原六级企业冠捷科技变为二级企业,从而使集团公司产权层级由11级减少至7级,实际管理层级逐步控制在4级。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探索出了压缩层级的&四条法则&。中国通号从2013年起,采取&新的控、旧的并、长的压、弱的退&四种改革手段瘦身健体,实现了管理层级压缩到三级、法人层级限制到四级的目标,有效减少了管理成本、控制了管理风险。
&新的控&就是严控新设子企业,从源头避免法人层级增多。&旧的并&就是存量企业按照业务板块合并,实现扁平化管理。中国通号已将21家二级子分公司重组整合为7家二级集团。&长的压&就是管理层级三级以下、法人层级四级以下的一律压减。&弱的退&,就是针对长期亏损企业、监管缺乏控制力的参股企业以及不符合战略方向的企业,及时清理退出。
李锦表示,央企改革正在加速,央企层面的改革已经显示出从外部重组整合转向内外共同发力的趋势。下一步应努力减少内部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去行政化,逐步改变政企不分的局面、实现政企分开。解决央企&过长&、&过宽&的问题,向主业集中做优做强。
编辑:汪时锋李克强:央企子公司孙公司三四万家 要瘦身健体
关键字:&李克强博鳌论坛央企央企子公司瘦身健体亚投行
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见企业家代表、专家和媒体界领军人物,他再次谈到了内地的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强调政府已经严令彻查,对非法犯罪者,依法严惩,确保民众尤其是儿童的健康。
继批示要彻查内地非法经营疫苗案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论坛公开场合再次主动谈到中国出现问题疫苗事件,强调政府该管的必须管住。&
李克强在博鳌论坛发表演讲
李克强:“特别是侵害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行为,要依法管。在中国一些地方,出现了疫苗事件。我们已经严令彻查,对违法犯罪者坚决依法惩处,对相关责任者严肃处理。确保人民,尤其是儿童的健康,事实上也给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的人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而对于外企最为关注的中国国有企业垄断问题,李克强回应,要进一步破除垄断,让民营企业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自身也会采取进一步改革举措。&
李克强:“现在中央的所属企业100多家,但是子公司孙子公司三四万家,有很多股权都搞不清楚了,所以我们要瘦身健体。”
对于中国建立亚投行,是否要另起炉灶的关切,李克强说亚投行的设立不是另搞一套规则和标准,而是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来进行。他强调,中国坚定维护WTO贸易体制。&
凤凰卫视胡玲 陈琦海南博鳌报道
来源:凤凰卫视
责任编辑:王杨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央企做大≠什么都干-第三次国企改革前沿-中美嘉伦管理咨询公司
免费咨询电话:010-
热门搜索词:企业改制,辅业改制,国企转型,混合所有制,集体企业改制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央企做大≠什么都干
发布时间:&&&来源:&&&浏览次数:15
最近,中央企业产业间整合开始启动。率先试水的8家央企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中航工业旗下年收入近200亿元的非主业板块&&房地产业务全部划转至保利集团。这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央企以做强做优做大为目标,但不等于&面面俱到&&什么都干&,关键还是主业。
近几年,央企跨界发展的新闻不断。钢厂去养猪、化工企业涉足金融、军工企业开商场、拥有自有土地的央企更是纷纷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尽管国资委三令五申要专注主业,但央企投资分散、&大而全&的问题仍很突出。有的企业&处处开花&,国民经济96个大类中涉足70多个;有的企业下设数百个法人单位,业务交叉混杂,内部同质化竞争严重。更有不少企业,始终对&聚焦主业&不以为然,认为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只要能够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入哪个行业应根据市场变化自主判断,不必一一划定具体的产业领域。
为什么强调央企要专注主业?这是央企特殊使命所决定的。有&国家队&之称的央企,承担着在关键领域发挥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参与全球竞争的职责。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央企要在国防、能源、交通、粮食、信息、生态这些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实现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在重大基础设施、重要资源以及公共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控制力明显增强;在重大装备、信息通信、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节能环保等行业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带动力更加凸显。不管自己的主业定位,什么赚钱就一窝蜂去搞什么,哪块市场热就直奔哪儿,显然与国家发展央企的初衷不符。
&多而不专&&主业不主&也影响着央企锻造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发展,央企在国内基本做到行业前三甲。然而这还远远不够,作为&国家队&的代表,企业究竟行不行,要到国际市场上去掂一掂。从这个角度看,央企的主业还不够强,从市场份额、盈利能力到核心技术、品牌价值,能称得上第一的不多。原本就存在差距,再不集中力量精耕核心业务,只会离国际一流企业越来越远。何况,那些在主业之外到处投资的企业,虽然一度赚了点钱,但最终形成稳定利润源的极少,其中不少项目反倒成了&出血点&。去产能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部分过剩产能、僵尸企业,恰恰是前几年一些企业盲目投资导致的。
有人认为,既然强调央企要做强做优做大,&做大&不可能只围着主业转,就是要多元投资。这是一种误解。做强做优做大,是从国有经济、国有资本总体上强调的。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通过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集中。剥离非主业、清理非优势业务,才能把资源和力量向关键领域、重要行业集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做大&也不只看规模,追求的是强而优的&大&。眼下,不少央企已经具备相当大的体量,存在的问题是不强不优。主业之外的低效业务,往往是拖后腿的板块。聚焦主业,让该退的退出、该集中的集中,方能真正做强做优做大。
关键词:产业整合,央企改革,聚焦主业
日,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以...
黑龙江辰能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辰能集团...
关注中美嘉伦第三批21家公司开始股改 深市首次有央企进入_焦点透视_财经纵横_新浪网
第三批21家公司开始股改 深市首次有央企进入
.cn 日&00:35 北京娱乐信报
  信报讯 (记者 焦菁 仇兆燕) 沪深两市第三批21家股改公司名单昨晚亮相,其中20家公布了方案,剩余一家武钢股份的方案将在今晚公布。本次深市首次有央企亮相,同时,中小企业板的东信和平也披露了方案。
  21家公司包括13家沪市和8家深市公司,从全部方案来看,送股依然是主流方式。13家沪市公司都为送股对价,非流通股股东平均每10股送流通股股东2.76股。深市有7家公司采
用单纯送股方案,1家公司采用权证加公积金转增股本后非流通股股东转送方式。8家公司平均对价水平约为10送3。
  在承诺事项方面,绝大部分公司的非流通股东在法定承诺外均做出了相应承诺事项以及稳定股价措施。
  与前两批股改公司相比,本批深市公司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3家央企或央企下属企业控制的上市公司进入股改程序,他们是滨海、新兴铸管、北方国际,这也是深交所股改以来首批央企或央企下属企业。
  令人遗憾的是,本批20家公司仍然没有特殊公司露面,含B股、H股以及ST公司不在本批股改公司之列。因为股权结构的复杂性,含B股和H股的蓝筹公司迟迟不能进入股改程序,本批股改名单的亮相,意味着这些特殊公司股改方案的露面最快也要到“十一”长假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网页共约篇。
【】【】【】【】【
】【】【】【】
 相关链接
(25日22:46)
(25日22:20)
(25日21:39)
(25日21:38)
(25日21:36)
(25日21:29)
(25日21:24)
(25日21:20)
 焦菁 仇兆燕其他文章
 北京娱乐信报其他文章
电话:010-4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公司在哪里交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