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槐花乡属哪个镇管

蓬溪县政务信息公开—关于解决槐花乡柴山沟村三湾堰塘清淤和加固建设项目资金的请示
当前位置: &&&
索 引 号:15-00051
所属分类: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槐花乡
发布日期:日
关 键 词:请示,批复,建议,决定,四川..
关于解决槐花乡柴山沟村三湾堰塘清淤和加固建设项目资金的请示
  槐府〔2015〕37号 签发人:冯 亮   槐花乡人民政府   关于解决槐花乡柴山沟村三湾堰塘清淤和加固建设项目资金的请示   县民宗局:   槐花乡辖10个行政村、一个街道社区,总人口11924人,3829户,耕地面积11064亩,其中田4687亩,幅员面积24.6平方公里,距县城18公里,与射洪县官升等乡镇相邻接壤,是一个纯农业型乡镇,经济较为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居住在我乡的有藏族、彝族、羌族、回族、土家族、壮族等11个少数民族成分,人口183人,是蓬溪县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之一。   由于槐花乡无骨干水利工程,十年九旱,又处在赤城湖水库左干渠最尾端,几乎无水可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全靠天蓄积,特别是少数民族居住相对集中的柴山沟村,有少数民族家庭39户,45人。该村山高沟夹,区域内无干流经过,积雨面小,蓄水设施缺乏,雨季雨水无法保蓄,仅有的一口三湾堰塘原蓄水为8.9万方,也由于该年久失修,淤塞严重,现蓄水只有4.5万方,无法满足该村及邻村1890亩耕地的用水需求。   为尽快改变少数民族居住相对集中的柴山沟村的用水困难,使之早日脱贫致富,经乡党委、乡人民政府集体研究,决定于2016年启动柴山沟村三湾堰塘的清淤和加固项目,预算总投资40.8万元。资金来源为乡财政安排10万元,该村群众投工投劳和集资5.8万元,资金缺口25万元。恳请县民宗局转报省民宗委解决建设资金缺口25万元为谢。   当否,请批复。   附件:《四川省蓬溪县槐花乡柴山沟村三湾堰塘清淤和加固项目建议书》   (联系人:冯亮 联系电话:)   槐花乡人民政府   日  四川省蓬溪县槐花乡   柴山沟村三湾堰塘清淤和加固项目建设   项   目   建   议   书   编报单位:蓬溪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蓬溪县槐花乡人民政府   日   四川省蓬溪县槐花乡   柴山沟村三湾堰塘清淤和加固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的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槐花乡位于县城西北18公里,属川中丘陵区,幅圆面积24.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米,以高丘低山地貌类型为主。全乡土壤以遂宁组红棕紫泥、蓬莱镇组棕紫泥和水稻土为主;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的特点,多年总降雨量910&&950毫米,多年平均气温17.1℃,相对湿度82%左右,年日照时数1471小时,无霜期达300天以上。全乡辖10个村,一个街道社区,8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924人,其中农业人口9745人,有耕地11064亩。乡内少数民族聚居相对集中的柴山沟村,距乡政府所在地4.5公里,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352户,总人口987人,其中农业人口975人,有少数民族39户,45人;全村耕地面积1216亩,其中田358亩,土848亩。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510元,比全乡平均人均收入7619元低3109元。该村农田水利条件极差,严重缺水的自然条件制约了全村社会和经济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申报依据:由于柴山沟村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全村约有39户农民家庭的男青年,因家境贫困无法在当地娶妻,他们通过自已的努力,在少数民族地区找到了自已的配偶,并落户该村,主要有有藏族、彝族、羌族、回族、土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9个,人口达45人。这些少数民族妇女婚迁而来,受教育少,文化程度低,掌握科技能力差,致富能力不强,大多数少数民族家庭都比较贫困,加之该村山高沟夹,区域内无干流经过,积雨面小,无骨干水利工程,蓄水设施缺乏,雨季雨水无法保蓄,三湾堰塘成为了当地抗旱救灾的重要设施和手段,但由于年久失修,堰塘淤塞严重,堰坎滑坡垮塌,渗漏严重,有时蓄水量不到正常的三分之一,人畜饮用水十分困难。   因此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彻底解决人畜饮用水问题,脱贫致富是他们的迫切期盼,该村群众曾经多次要求政府给予资金和技术扶持,但乡政府自身财力有限,只有从种养殖业入手,帮助少数民族家庭免费培训技术和服务,引导他们调整种养殖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现在水稻、玉米制种、海椒、青花椒、黄姜、原生态鹅等产业已初步形成,已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但非常脆弱,由于槐花属十年九旱的地区,一遇干旱就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人畜饮用水十分困难。旱片死角,严重缺水的问题是制约他们改变落后,脱贫致富的主要&瓶颈&和困难。   所以,依据省散杂居地区资金补助项目政策和少数民族家庭迫切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尽快脱贫致富的愿望,对柴山沟村水利等基础设施进行整治,有利于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达到维护民族团结,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目的。特向上级申报:蓬溪县槐花乡柴山沟村三湾堰塘清淤和加固项目。   (三)项目建设位置示意图:蓬溪县槐花乡少数民族散杂居区柴山沟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示意图   
  柴山沟村4、3社
  柴山沟村2、1社
  柴山沟村6、5社
  柴山沟村三湾堰塘
  柴山沟村
  8、7社
村 公 路     二、项目的初步方案   (一)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地点   1.项目建设内容:蓬溪县槐花柴山沟村三湾堰塘清淤和加固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蓬溪县槐花乡柴山沟村三湾堰塘   (二)项目建设规划   1.项目建设规模:对三湾塘堰淘淤2万方,新建堡坎120米。   2.项目设计方案:整治堰塘以淘淤和新建堡坎为重点。   (三)项目建设年度及进度安排:建设年度为2016年度,进度安排为日动工,2016年12月底竣工,建设工期6个月。   (四)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1.项目投资概算:整个项目工程计划投资45.8万元。   2.项目资金筹措方案:整个项目工程需投资45.8万元。乡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万元,柴山沟村农民群众筹资投劳(按一事一议方式)自筹资金5.8万元,申请省民宗委补助该工程项目资金25万元。   三、项目的效益分析   (一)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通过项目实施,可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农业生产和人畜饮用水问题,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稳定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工程实施后,能蓄水8.9万方,可解决300户1000人的饮水困难,恢复灌面580亩,改善灌面350亩,能极大地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将促进已初具规模的江苏麻鸭、水稻、玉米制种、海椒、青花椒、黄姜、原生态鹅等产业稳步发展,成为稳定的优质、高效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利用堰塘水资源,发展养鱼、江苏麻鸭、原生态鹅产业,年可增加收入80万元以上,少数民族家庭普遍年收入增加600元以上。   (二)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分析:通过项目实施,可保证该村和相邻村1890亩耕地的自流灌溉,彻底解决项目区人畜饮用水问题。同时,通过项目区优势产业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民和少数民族致富,对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促民安、保民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一项惠民、富民、安民的民心工程。   (三)项目市场风险分析:该项目的实施有上级的关心和支持,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高度重视,当地群众愿意筹资投劳积极参与的热情,乡农业服务中心有专门从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的专业人员,规划设计详细周密,监督严格,完全能够保证按时按质竣工。   (四)项目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该工程项目建设是对原水水利设施进行清淤和加固,不会造成生态不平衡,更不会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相反,通过堰塘淘淤,可有效拦蓄地表径流,减少对土壤的冲蚀,起到保持水土的效果。   四、项目建设的管理措施   (一)乡政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冯亮(槐花乡人民政府乡长)   副组长:王飞(槐花乡人大主席)、   成 员:邹永国(槐花乡水利员兼柴山沟村书记)、邓平章(柴山沟村村主任)、槐花乡柴山沟村8个社的社长和每个社推选的2&3名社员代表。   具体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协调工作,层层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将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资金筹措,项目实施的时间落实到人头,严格考核奖惩。   项目实施单位:蓬溪县槐花乡人民政府   组 长:冯亮(槐花乡人民政府乡长)   副组长:王飞(槐花乡人大主席)   技术负责人:邹永国(槐花乡农业服务中心水利员)   (二)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定项安排使用的办法,建立公开透明的群众监督机制,项目资金的兑付一律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封闭运行,确保项目资金全额用于规划项目建设。   (三)项目建设技术保障:乡人民政府采取公开、透明的招投标方式,选择资质合格、技术过硬、资金有保障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槐花乡蓬溪县槐花柴山沟村三湾堰塘   清淤和加固项目投资概算表   
投资额(万元)
三湾堰塘清淤和加固
一、机械淘淤
15元/m³
2、淤泥深度
二、堡坎混凝土C30浇筑
500元/m³
抄送:县财政局,存档。
蓬溪县槐花乡人民政府办公室 日印
蓬溪县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内容管理:蓬溪县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技术支持:蓬溪县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域名ICP备案编号:蜀ICP备号Processed in 0.06781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Enabled?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评论摘要(共 17 条,得分 1649 分,平均 97 分)
请选择考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蓬溪县常乐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