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合适的什么工作好可以推荐一下吗?我在湖北十堰,真心想找份什么工作好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72|回复: 15
文史:陈明回忆录 十堰部分
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0 天[LV.1]初来乍到
& && && && && && &&&一、郧阳、十堰的行政沿革
& && &&&十堰位于郧阳地区的腹地,北横秦岭,南屏武当,东接伏牛山,西依大巴山,邻近神农架,濒临汉江水,可谓群山环绕,江水滔滔,林木葳蕤,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清朝中叶,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坝十处以便灌溉,这里由此得名十堰。
& && &&&1970年2月,我从工作了整整二十年的荆州调到十堰,任革委会副主任。这时的十堰,刚刚被省革委会批准为县级市,属郧阳地区管辖,在此之前是从郧县划出两个区一个公社组成的郧阳十堰办事处,面积1190.5平方公里,最初的任务主要是“在办好农业的前提下,相应搞好所在地工业建设的支援工作”。十堰办事处实际是一个过渡性质的办事机构,在讨论它的发展设想时,曾出现过设立工区性质的“郧阳红卫新区”的方案(据陈祖涛回忆,二汽当年进山建厂的初衷是远离城市),但省革委会、郧阳地区及十堰办事处经过反复讨论,最终选择定位还是设立十堰市。
& && &&&从行政区域上讲,是先有郧阳,后有十堰。我在十堰工作了五年半,在郧阳地区工作了两年半,加起来一共是八年。虽然我是先到十堰任职,后调郧阳工作,但要说清这八年间的事,还得先说说郧阳。
& && &&&郧阳的历史可上溯到明代,因流民大量涌入,统治阶级在此设郧阳府。清代沿袭旧制。民国初年,划归襄阳道,先后在郧阳设湖北省第十一、第八专署。1946年夏,中原部队打响解放战争第一枪,向西突围到鄂陕边区,在汉江以北建立豫鄂陕根据地,在汉江以南建立鄂西北根据地,一直坚持到1947年秋,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陈谢兵团作为品字形战略部署的另一翼奉命挺进豫西,其所属的四纵十二旅和西北民主联军十七师南下郧阳,在此建立鄂豫陕根据地,称鄂陕四专署。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解放区迅速扩大,1948年6月,陕南区党委、陕南行署、陕南军区在郧阳成立,行政区辖鄂陕两省周边四地区(此时郧阳、商洛已部分解放,安康、汉中待解放),鄂陕四专署改称陕南四专署,1949年春又改称两郧专署。1950年2月,郧阳从陕南行政区分出,归还湖北建制,才按习惯称呼更名为郧阳专署,辖郧县、郧西、均县、竹山、竹溪、房县六县。1952年底,为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到来,中央决定调整机构,紧缩编制,郧阳专署被撤销,所辖六县并入襄阳专署。1965年7月,为加强山区建设,郧阳专署分出重设。随后,这里被列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要基地。襄渝铁路开工,连接华中与西南的大动脉横穿而过;第二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二汽)和东风轮胎厂等一批三线企业在此兴建;黄龙滩水电站也相应上马。此后,又有了神农架林区和十堰市的设立与分出。
& && &&&郧阳是湖北省最贫困的地区。虽然土地面积(不包括神农架和十堰市)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看起来可谓土地资源多,但实际上绝大部分是山,难以利用,只有少部分是耕地,人称“八山一水一分田”。由于人均耕地少,加之生产条件差,灾害频繁,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总体上仍属自给不足;山区虽有丰富的资源,但限于自身力量和条件,工业不发达,无力扩大再生产或开发新的产业,沉睡的资源很多都没能转化为资本,地方财政十分拮据,城乡基础建设滞后,是个典型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郧阳的经济与省内多数地市相比,是相对落后的,全区工农业总产值抵不上发达地区的一个县。襄渝铁路的开工、二汽的修建、十堰市的设立、丹江水库的蓄水、黄龙电站的建设,给郧阳山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左”的影响,郧阳经济建设和发展还是受到一定的制约。基本建设投资也存在不足的问题。据1984年8月韩宁夫省长率省调查组对郧阳进行20多天调查的结果来看,郧阳地区从1965年恢复建制到1983年的19年里,省分配给郧阳的基建投资只占全省总额的1.3%,年平均仅2672万元。调查组在给省委的报告中认为“这个数是很小的,今后应考虑适当增加一点”。日,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十堰办事处,成立十堰市,其行政区域和隶属关系不变。
& && &&&日,湖北省革委会批准成立十堰市革委会。按照“军、干、群”的领导班子结构原则,郧阳军分区副司令员刘庆祥任市革委会主任,陈明、崔毓璠、李化伦、旋敏、孟令珍任副主任。5月15日,湖北省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批复,同意由刘庆祥、陈明、崔毓璠、李化伦、旋敏、于长江、常梦起组成十堰市核心小组,刘庆祥任组长,我和崔毓璠任副组长。但明确由刘庆祥和我负责市革委会和核心小组的全面工作。
& && &&&日,湖北省委批复,同意中共十堰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市委委员和十堰市委第一次全委会选出的市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市委书记刘庆祥;市委副书记陈明、崔毓璠;市委常委刘庆祥、陈明、崔毓璠、李化伦、陈哲甫、旋敏、沈毓珂、于长江、常梦起。
& && && &日,湖北省革委会决定将十堰市升格为省辖市。同年8月至1974年1月,湖北省委对十堰市委领导成员陆续进行了调整。二汽临时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饶斌任市委第一书记,我任市委第二书记,刘庆祥、沈毓珂任市委书记,王永禄、温瑞生任市委副书记,旋敏任市委秘书长。市委常委有(按任职时间先后排列):饶斌、陈明、刘庆祥、沈毓珂、旋敏、李化伦、程仲梅、温瑞生、王永禄。日,湖北省委决定由我任二汽现场领导小组副组长。日,湖北省委批复同意十堰市和二汽临时党委《关于市厂合一的请示报告》,要求十堰市和二汽合并后成立一个统一的党的领导机关,名称叫十堰市委;革委会也合并成一个机构,叫十堰市革委会。必要时,也可以叫二汽党委和二汽革委会。当年9月,省委宣布厂市合一的党政班子成员名单,随后就开始启用“十堰二汽”的称呼。此后至1982年的八年时间为厂市合一时期。1975年 8月20日,我调任郧阳地委第一书记,告别了工作了五年多的十堰。十堰设市后,体制曾几度变化,这有一个探索的过程。早期设为县级市,属郧阳地区管辖,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二汽等三线工程建设在此全面展开,客观上需要作出相应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市政配套建设,需要组织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社会事业也需要相应发展,农业生产基础需要调整。二是当时后勤及地方建材、劳力支援工作的量很大,市区地域面积很小,力量有限,承担建设和生活服务的任务很重,需要地区组织各县力量支援二汽和城市建设。后来升格为省辖市,也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二汽土建即将完工,建厂进入关键阶段;襄渝铁路已修出湖北,即将试通车。二是十堰城市建设和地方工业已有一定发展,改为省辖市,有利于省直接领导和迅速落实三线建设任务,也有利于市与二汽的联系协调。十堰这个地方,无论是办事处、地辖市时期,还是厂市合一及1982年前的省辖市时期,其独特的行政区划,致使其一直有一个特殊的领导体制。在军管时期,由武汉军区批准成立二汽建设总指挥部,对外称红卫厂建设总指挥部,后又改称红卫地区建设总指挥部,郧阳地区曾是它的第一分指挥部。十堰设市后,总指挥部决定对十堰市实行双重领导(军管时期的特殊体制),即十堰市既隶属郧阳地区领导,又隶属总指挥部领导。1972年底,湖北省委决定撤销总指挥部,各分指挥部也相应撤销。
& && &&&1973年十堰市升格为省辖市后,市委第一书记由二汽临时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饶斌兼任,刘庆祥任市委书记、市革委会主任。同年5月,省委决定成立中共建设二汽现场领导小组,组长是饶斌。
& && &&&1975年9月厂市合一后,“十堰二汽”党政第一把手先后由饶斌、黄正夏担任,此后名称、体制虽有所变动(1978年12月恢复“湖北省十堰市革命委员会”和“第二汽车制造厂革命委员会”的名称;1979撤销第二汽车制造厂革命委员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同年召开十堰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十堰市人民政府),但直到1982年实行政企分开前,实际都是厂市合一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 && &&&前期的二汽建设总指挥部和建设二汽现场领导小组,可以说带有临时性质,以后的“十堰二汽”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实际具有中央企业领导地方政府的试验性质,它有别于通常所说的政企(功能)合一,与大庆的体制也有所不同,与工区性质也不大一样。实际上,在厂市合一前后,二汽(1992年改名为东风汽车公司)除了没有检察、审判职能外,别的几乎差不多都有,地方没有的职能它也有。当时厂市合一的动机,我分析可能是为了加快二汽建设和有利于十堰市的建设。现在看来,把地方工作与企业建设统在一起,既增加了工作量,又分散了领导班子的精力,实际对厂、市都有不利之处。后来决定分开,不仅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 &&&1994年,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在分设21年后实行地市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总面积2.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6万,原市区范围此后称为城区。这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目前十堰的经济辐射影响力还不是很强,但我始终认为,十堰的经济产业结构需要面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在不放弃原有的龙头产业——汽车及汽配业的前提下,城市经济的结构应当多元化并举,经济辐射力要向周边延伸。随着市场经济的呼唤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现有的行政区域界线必然打破,十堰的未来应当定位为鄂豫渝陕四省市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
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0 天[LV.1]初来乍到
& && && && & 二、二汽的大规模建设
& && &&&遵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和二汽“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原则,日,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在十堰火炉沟召开了开工大会。二汽,既是国家“一五”计划和“三五”计划的大型重点工程项目,又是国家三线工程的大型重点项目,在我国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搞好二汽的建设和服务工作,无疑是十堰广大干部群众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庄严使命。从此,十堰这个古老、贫穷、偏僻的山乡小镇,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 &&&十堰办事处成立之际,正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夺权”引起全国动乱升级之时。由于二汽是国家刚投入兴建的三线建设大型重点项目,十堰办事处又是新机构,“全面夺权”虽然对二汽的建设和十堰的各项工作有一定干扰,但是影响不很大。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支持下,二汽和十堰办事处竭力顶住和排除“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保证了二汽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如:在“全面夺权”的影响下,二汽动工后三个月,少数人借口“二汽选址”问题,煽动大批职工陆续离开十堰,停工“闹革命”,致使基地建设被迫停顿。针对二汽选址的东(谷城)西(十堰)两个方案之争,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提出定址十堰。日,国家一机部向二汽传达周恩来总理指示:“二汽厂址可以确定在湖北省郧县十堰地区进行建设。”日,经国务院批准,红卫地区建设总指挥部(统一领导二汽、东风轮胎厂、襄渝铁路十堰段、黄龙滩水电厂等工程建设的机关)在十堰宣布成立,从而一举扭转了二汽停工局面,离开十堰的二汽职工及时返回建设现场,正式开始进行建设施工。1968年11月,东风轮胎厂在土门汤湾动工兴建。1969年2月,襄渝铁路十堰段工程全线开工。4月,黄龙滩水电厂工程开工。这几个国家大型重点工程的动工兴建,尤其是二汽东西布局横贯百余华里,一二十万干部、工人、铁道兵指战员、民兵、民工和其他建设者们从全国各地云集这里,以排山倒海之势,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修铁路、铺公路、盖厂房、建水库,使十堰这个昔日“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静谧之地,变成了一个车水马龙、龙腾虎跃的建设工地。
& && &&&肩负着各路建设大军繁重、艰巨的生活和后勤保障任务,十堰办事处在旋敏、孟令珍、王达旁等同志的领导下,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方面,他们狠抓了自身建设。到1968年底,主要行政职能机构基本建立起来,一部分企事业单位也先后成立,有了一套能够独当一面开展工作的组织机构和一支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另一方面,他们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指导方针,大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到了“工业占地不减产,农业发展不减速”。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二汽等工程建设征地和安排移民用地近万亩,约占十堰辖区全部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他们采取“占地还田”、兴修水利、提高单产等措施,使农业生产稳中有升。与此同时,他们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地为支援重点工程建设服务。除了组织民工修路架桥、投工投劳,直接参加三线建设之外,还大力发展了地材生产和第三产业。据统计,办事处共为二汽等建设大军提供木材、木柴(木炭)、青竹、砖瓦、砂石等数以千万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路建设大军对粮食、医药、食品、日用百货和蔬菜副食等物资的供应需要。通过从郧县移民等办法调进了近3000名从事服务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人员,缓解了十堰在这些方面的供求矛盾。这一切不仅有力地支援了二汽等工程的建设,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所改善,而且为十堰建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与郧阳地区积极配合共同支持二汽和三线建设。
& && &&&1969年4月份,二汽试制出第一辆2.5吨军用车样车;9月份又试制出第一辆EQ140载重汽车样车,并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施工。在此背景下,十堰市应运而生。
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0 天[LV.1]初来乍到
& && && & 三、十堰建市方针的确立
& && &&&来到十堰后,我深感任重道远,决心要紧紧地依靠党和人民群众,牢记毛主席“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教导,克难勇进,奋发图强,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十堰的各项事业办好。我和市委同志们考虑得最多的就是把十堰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和怎样建市的问题。带着这一重大课题,我和有关同志跑遍了全市8个公社和136个生产大队,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形成了一套基本的工作思路。
& && &&&建市初期的十堰,百端待举,百业待兴,各方面的条件都异常艰苦。大家穿的是粗布衣,吃的是大米掺杂粮,住的是“干打垒”、芦席棚,行的是“灰泥路”。当时流传甚广的“十大怪”(不分城里和城外、一条马路直通外、山沟里把楼房盖、工厂门外种白菜、红薯叶子当菜卖、打电话没有走路快、下雨打伞头朝外、汽车专往河里开、石头块子当煤卖、修个礼堂像螃蟹),十分鲜明生动地概括出了十堰的艰苦条件和农村化城市的特点。
& &&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建市,国家又没有多少资金投入,十堰不可能像其他老城市那样,把城乡截然分开来进行。在当时极“左”的形势下,也不能完全占用农民的土地搞城市建设。这样就必须解决好城乡结合、工农结合问题,正确处理好工农关系。二汽是国家三线建设大型重点工程,能够在十堰建设,是十堰的光荣和福分,十堰义不容辞地应当予以全力支持,搞好各方面的服务。同时,由于二汽等工程建设征用了大量土地,其中还有许多好田好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被占地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便迫在眉睫地摆在了面前,必须妥善地解决好这一问题。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按照这一基本思路,1972年市委研究确定了以下三条建市方针:一是十堰市是为二汽建设而建的,建市要围绕二汽建设考虑问题;二是现代化的工业要有现代化的农业相适应,要建设“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社会主义新型城市;三是按照毛主席“发展城市以中小为主”、“多搞小城镇”的指示,以及国家建委和省建委的要求,将近期人口控制在35万左右。日,国家建委主任谷牧在听取我对上述建市方针的汇报后表示赞同。他说:“这里大有可为。有工厂、有铁路、有电站、有环山公路,山上还可以建公园,将来是最美丽的城市。不能按老城市的观点建设,近代化的工业和近代化的农业相适应。”
& && &&&在上述建市方针的指导下,由十堰市委、郧阳地委、红卫地区建设总指挥部等单位领导组成的城市规划领导小组狠抓了城市规划工作。针对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十堰一方面抽调二汽、省建一局等驻市单位的人员,另一方面从武汉、北京等地规划设计部门聘请了一批专家,集中力量开展规划工作。设计最紧张阶段,规划设计人员多达100余人。市委对城市规划工作非常重视,我和刘庆祥等同志不仅经常到市规划办现场办公,而且同规划设计人员一道跋山涉水,踏勘定点,深入探讨设计思想,不断修订、完善设计方案。经过半年的努力,在综合原“沿河方案”和“靠山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日,十堰市革委会制定上报了《十堰市城市建设规划》。该规划包括市总体规划和中心区、花果、红庙、土门、茅箭等集镇的规划。其基本内容:1.城市布局。在二汽厂址及铁路路线已经选定和基本建成的情况下,结合自然和现状条件,遵照“少占农田、少占好地、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的方针,地方工业进沟沿山,按其性质分类集中。确定化工区在黄龙、大峡,皮革电机综合区在土门火炉沟,轻纺工业区在十堰附近。居民生活区和集镇适当分散,靠近厂区,依坡上山,相对集中,成街成坊,合理布局。集镇之间尽量保留原有菜地果园,路旁植树,形成绿带,点线结合,使城市连成一个有机整体。2.铁路在白浪、花果、十堰、黄龙设客站四处,在黄龙、白浪设货站两处。公路车站设在三堰,水运码头设在黄龙。3.仓库、货场分别设在铁路车站附近。粮面仓库分散布置在各生活服务中心。4.生活居住用地分为小区、集镇和全市性的三级。各项公共福利设施,均按三级配建。5.城市现有人口21万。遵照中央发展城市以中小为主的方针,拟将城市人口控制在45万人以内。6.城市道路。中心区规划成环形系统,各集镇规划成枝状系统。7.城市绿化。在市中心区,利用山头盆谷规划一个公园;各集镇利用山林各规划一个小型公园。在山上、河滨、宅旁、路侧普遍植树,逐步实现大地园林化。8.市政工程。给水源取自5个水库,并改建有5个水厂,供水量每天约有15.5万吨,可以满足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排水工程,规划雨、污水分流排放。工业污水,要求处理符合规定的才准排入河道,并在土门设置一个污水处理厂。可利用的部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结合农田灌溉加以利用。防洪工程主要加强茅塔河、百二河、马家河、岩洞沟和头堰等水库建设,提高容量,削减洪峰,结合修路整治局部河段河槽,筑堤防洪。同月,湖北省革委会批复同意此规划。此后,该规划虽经多次修订完善,但其基本思路和内容大体是一致的。十堰市城市建设突飞猛进,这一规划起到了基础性的指导作用。
& && &&&在编制城市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概算近期城市建设急需投资4710万元。主要项目有城市道路、公用事业建设和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省革委会虽然同意我们的规划,但财力也有限,要我们直接向国家计委和建委汇报,请他们审查批准规划,并拨给所需城市建设资金。市规划办主任张万祥率肖先铨等同志组成的汇报小组向国家建委、计委、一机部等部委作汇报。在国家建委副主任谢北一同志的主持下,国家计委、财政部、铁道部、燃化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商议,原则同意十堰市报送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所需城建经费,由他们同一机部、国家建委会签后连同十堰市的总体规划一起批下来。考虑到4710万元的数目不大,不需要单独下达,建议一机部垫支,每年由十堰市编报具体建设项目和预算,经国家建委审查同意后,随二汽年度拨款计划一并下达,但不计入二汽基建投资总额,以后可作为二汽建设投资外的单项经费由财政部核销。这次汇报会后,国家计委、建委正式批复同意了我们的城镇规划及投资概算。同时同意1972年先拨给城建经费600万元,以后再逐年陆续拨付。这批资金落实到位后,十堰的城市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为以后的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不仅从武汉规划设计院、中南勘察院、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给水排水设计院、湖北建工学院等单位引进了一批规划设计专业人才,后来成为十堰城市建设建筑设计技术骨干,而且聘请了湖北省建委郑志霄、武汉规划院张学魁、广州中山大学梁溥、北京建工学院张孝纪等一批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教授到十堰市帮助工作。他们为十堰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促进了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
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0 天[LV.1]初来乍到
& && && && && &四、十堰的蔬菜工作
& && &&&建市以前,十堰处于自给半自给的经济状态,虽然经过十堰办事处的努力,蔬菜等副食品生产有所发展,但是,蔬菜产量最高的年份不过100余万斤,对于二汽等近20万建设大军的需求来讲,不过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多大问题。“红薯叶子当白菜”仍是建市头两年的“一大怪”。于是,二汽等单位动用了大量车辆,从8个省、市调运蔬菜,但长途运菜的损耗很大,一车菜运到后常常剩不了半车好的,“青菜盘成了肉价钱”。由于菜少价高,有的工人长期吃咸菜,吃不上新鲜蔬菜,导致营养不良,影响了身体健康。
& && &&&面对这一困难,市核心小组提出,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打一场蔬菜翻身仗,一定要让建设者们尽快吃上十堰自己生产的新鲜、便宜的蔬菜。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并决定由我担任市蔬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当时,中央确定的农业方针是“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全国上下都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的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对每个农业生产单位都下达了粮食生产的硬指标。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根据十堰的实际制定正确的农业方针,以切实贯彻“城乡结合、工农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建市方针,既解决好服务二汽等大型企业的问题,又解决好农民的生活问题,都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而当时十堰农业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十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多地少,平地更少,建市时仅有耕地12万余亩。自从二汽等大型工程开始兴建后,这“半分田”的近一半被国家所征用。据统计资料表明,仅1970年至1975年,因国家建设征地,十堰市耕地面积共减少3.4241万亩,约占原有耕地的四分之一强,经过“占地还田”,农民人平也只有八九分地。一些征地最多的地方,如十堰、花果等公社,耕地绝大部分被征用。针对这种情形,有人编了这么一句顺口溜:“十堰地区出奇闻,没有土地当农民”。由于山区土质瘠薄,粮食产量也不高。我在十堰工作五年多时间里,粮食产量虽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特别是1973年达到4863万斤,平均亩产620斤,跨过《纲要》水平,但若与荆沙等平原地区相比,产量尚少三至四成。可见,单纯的“以粮为纲”只能解决十堰农民的生存问题,不能够解决发展问题。
& && &&&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十堰的实际,市委经过多次慎重研究,及时确定了“以粮为纲,粮菜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农业方针。这一方针是一个重大的变革性方针。它将种菜与种粮摆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打破了十堰农民自给自足的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将其引导到为城市服务的轨道上来。同时,它改变了农业的耕作方式和耕作条件,引进先进的耕作技术,促使纯粹性农业向城郊型农业转轨变型。这一方针的确立,为打好蔬菜生产翻身仗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无穷的动力。
& && &&&第一,狠抓蔬菜工作的网络建设。一是抓蔬菜工作领导网络的建设。从市到公社再到生产大队直至各生产队,党政主要负责人都亲自抓蔬菜。除市设立蔬菜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外,各公社均成立了蔬菜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亲任组长,并明确一名革委会副主任专抓蔬菜的生产和经营工作。市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始终将其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服务二汽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大事来抓。我和刘庆祥书记、崔毓璠副书记均亲自到蔬菜队蹲点,既搞调查研究指导面上工作,又深入蔬菜生产现场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市委常委会每半月听取一次蔬菜工作情况汇报,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安排部署任务,检查督促工作。市蔬菜领导小组特别是办公室的同志,基本上天天在菜地上班,具体抓每项蔬菜工作任务的落实。这样全市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各级领导上下联动,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抓蔬菜的局面。二是抓蔬菜生产网络的建设。1970年,全市共成立蔬菜生产队91个,有菜农人,菜地面积6685亩。1971年,蔬菜生产队达165个,有菜农人,菜地面积9737亩。1972年,蔬菜生产队达166个,有菜农人,菜地面积因工程建设占地减少至8428亩。此后两年,全市蔬菜队的人口和耕地基本保持在1972年的水平。到1975年蔬菜生产队达187个,有菜农人,菜地面积增至10126亩。也就是说,全市菜农占到了农村人口的近二分之一。三是抓蔬菜经营网络的建设。1970年6月,全市第一家国营菜场建成。该菜场设在市中心的五堰,故名“五堰菜场”。8月市蔬菜公司成立,系属市商业局领导的科级单位,其主要任务是既抓蔬菜购销,又抓菜场筹建。
& && &&&1972年8月,十堰先后建成了白浪、茅箭、土门、十堰、花果、黄龙、大峡7个蔬菜商店。这些商店由蔬菜公司和相关公社双重领导,公社负责行政管理和蔬菜生产,蔬菜公司侧重抓蔬菜供销及有关种植计划、蔬菜生产政策的落实。这7个蔬菜商店下面还设立了20多个蔬菜供应网点。同时在各公社配备了一名蔬菜产销联络员,负责上下联系,了解产供销情况,协助公社落实产供销计划,工资由市直接发放。到1975年,全市菜场达到23个,每个菜场都配备一名专职蔬菜产销联络员,经营网点星罗棋布,市民买菜十分方便。
& &&&第二,狠抓菜农耕作观念的转变。十堰农民祖祖辈辈以种粮为生,一下子改种蔬菜难以适应。在他们的思想中主要存在“四怕”:一怕转为蔬菜队后没粮吃,饿肚子;二怕没有种菜技术,减产减收;三怕种菜需要的肥料多,肥料跟不上去,产量提不高;四怕菜卖不出去,变不出钱,劳民伤财。特别是在当时千军万马搞建设的情况下,农民搞“砖瓦灰沙石”等地材或从事搬运、运输等副业生产,不仅挣钱快,而且相对于种菜来说既省时又省力。因此,在农村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中产生了“种菜不如种瓜,种瓜不如筛沙”、“地里干三天,不如外出加个班”的思想。针对农民的“四怕”心理和片面追求副业生产的状况,1970年,我在带领市蔬菜办的王荫旭等同志,到全市第一个转为蔬菜队的十堰公社五堰大队蹲点时就反复强调,种菜不但能够解决二汽等工人兄弟们的吃菜问题,而且也是我们这些城市农民解决生活出路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因为土地被国家大量征用后,农民靠种粮难以为生,而蔬菜产量高,经济价值大,只要解决好种植技术和相关政策问题,农民的生活就有了着落,并且会过得越来越好。副业生产尽管赚钱快,但随着二汽等建设任务的完成,市场需求量将会愈来愈少,它不是解决我们农民生活出路的根本途径。经过多次反复做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工作,逐步使他们认识和接受这些道理后,市委因势利导,采取逐步扩大种植面积的办法,分期分批地将粮食队转为蔬菜队,顺应了农民耕作观念的转变过程,收到了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效果。
& && &&&第三,大力推广先进的种菜技术。初转为蔬菜队时,菜农们不会种菜、不会管菜、不会收菜,有的甚至连菜种也分不清,更谈不上什么种菜技术,多是沿袭种粮的习惯——浅耕粗种、广种薄收,“黄瓜不搭架、豇豆地下爬、瓠子滚泥巴”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两手抓”的办法进行解决。一手是从上到下设立蔬菜技术服务机构。市设立蔬菜科学技术研究所,公社设立蔬菜技术推广站,大队设立蔬菜技术指导站,先后培训育苗、植保、种子技术员500多人,形成了一支科学种菜的技术队伍,适时地对菜农进行技术指导。另一手是先后从北京、四川、武汉、襄樊等先进菜区请来70多名蔬菜技术员,让他们下到蔬菜生产队具体指导蔬菜生产。广泛组织技术人员办样板点、示范块。在育苗、移栽等多个不同的生长期,针对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技术问题分别召开现场会,现场操作、示范,手把手地对菜农传授技术。每到一个季节,还把有关干部、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对各个蔬菜队逐个进行检查,一块地一块地进行验收。凡不符合科学种菜要求的,一律要求返工,直至达到统一技术标准为止。普遍推广了营养钵、温床育苗、深沟畦、合理密植、整枝搭架、间作套种等先进耕作技术。仅1971年,西葫芦、西红柿、黄瓜比往年提前一个月上市,大面积的麦茬地转为菜地的头一季就获得好收成。从全国13个省市引进的许多优良品种也在十堰开花结果。1972年,全市蔬菜品种达到120多个。在花果公社花果大队党支部书记邱发凯的带领下,花果大队成了亩产花菜5000多斤、西红柿8000多斤、大白菜1.5万斤的典型。1973年十堰公社五堰大队出现了亩产2.3万斤的蔬菜队,一亩地相当于过去五六亩地的产量。
& && &&&第四,狠抓政策保证,推进蔬菜工作的制度化。1970年5月初,市核心小组召开了为期两天的蔬菜生产会议。市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各公社,以及蔬菜队和部分粮食队负责同志共16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专题研究制定了发展蔬菜生产的有关政策。主要内容:解决蔬菜队的粮食供应,蔬菜销售和价格问题;加强技术指导,培训菜农的种菜技术;在排灌设备、生产运输、工具、化肥、菜种等方面向蔬菜队倾斜。这些政策较好地解决了菜农们的“四怕”问题,很好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市蔬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对蔬菜生产实行“五定”的试行办法(草稿)》,于日由市革委会批转下发全市征求意见。经过近两个月的讨论,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9月9日,市革委会对该办法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完善,正式下发执行。“五定”即给蔬菜队定面积、定品种、定产量、定任务、定口粮,将蔬菜生产直接同菜农的口粮挂起钩来,并制定了切实、具体的奖惩标准,奖优罚劣。“五定”政策的实施,无异于对蔬菜生产实行了目标管理,这种严明的管理制度,既保证了蔬菜生产的产量、品种和质量,又解除了菜农的后顾之忧,保证他们专心种菜,有效地促进了蔬菜生产的快速、健康发展。
& && &&&第五,狠抓经营管理,保证市场供应。蔬菜生产是以计划为主导进行管理的,而蔬菜购销则是按计划和市场的需要进行调控。每天送到菜场的数量和品种搭配都安排得很具体,力求花色品种多样化,确保天天都有新鲜蔬菜供应。每逢节假日还组织菜场职工送菜到工厂、学校、机关等单位和烈军属家。同时,注重抓蔬菜的加工腌制。全市每个菜场都建有加工厂,在蔬菜旺季时将余下的黄瓜、萝卜、白菜、芥菜、豇豆、大蒜等用瓦缸腌制,后来发展到修水泥池腌菜,每个池子能腌菜万斤以上,年均腌菜30万斤,真正做到了旺季不烂、淡季不淡。此外,还组织菜场生产绿豆芽、黄豆芽,加工豆制品等,增加了花色品种,丰富了市场供应。
& &&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十堰就打赢了这场蔬菜生产的翻身仗,我们也实现了让建设者们吃上十堰自产的、新鲜便宜的蔬菜的诺言。1970年,全市蔬菜总产量达3610万斤;1971年,全市蔬菜总产量达6000万斤;1972年,全市蔬菜总产量达7995万斤,基本实现了自给;1973年,全市蔬菜总产量达8818万斤,除满足市内需要外,首次支援武汉等外地蔬菜104万斤,受到国家商业部通报表彰。日,十堰市蔬菜工作受到国务院召开的蔬菜工作会议表彰;1月19日,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国务院办公厅以[1975]1号《参阅文件》,将国家农林部、商业部《关于发展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生产的报告》转发各地参照执行。该报告对十堰市抓蔬菜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2月7日,国家农林部、商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国务院[1975]1号“参阅文件”及7个典型经验的通知》。该通知总结推广了十堰市委《加强领导,端正路线,大干两年实现蔬菜自给》的典型经验;12月份,国家农林部、商业部在十堰联合召开全国三线工矿蔬菜工作座谈会,总结推广了十堰等地抓蔬菜工作的经验。十堰这个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偏远的新建城市,因为抓蔬菜而闻名全国。抓蔬菜,不仅彻底结束了十堰“红薯叶子当白菜”的时代,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援了二汽等大型工程的建设,解决了建设者们吃菜难的问题,而且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了十堰农民因占地而带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1970年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70元,1971年78元,1973年达81元,比1970年约上升12%。这组数字中,菜农的收入约比粮农的收入高出40%。
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0 天[LV.1]初来乍到
& && && && & 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占地还田”运动
& && &&&国家建设需要大量土地,农民也离不开土地,但随着工业和城市占地不断增加,使有限的耕地越来越少,农民在什么地方种地呢?市委对此响亮地提出了“占田改河,占地改坡”。为了鼓励干部群众改地造田的积极性,提出了“改的要比占的多”的口号,大力整治山、水、土,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占地还田”运动。l970年至1975年间,由于较好地坚持了“占地还田”的方针,在二汽等工程建设征地3万多亩和广种蔬菜的情况下,不仅确保了全市粮食总产量的稳定增长,而且还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早在十堰办事处时期,十堰就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扩大旱涝保收面积,提高粮食产量。l967年建成库容量为298万方的岩洞沟水库。1967年至1969年新建10万方以上库容量水库3座,新修塘堰132口,渠道284条183公里,增加旱涝保收耕地面积855亩。l968年,全办事处粮食总产量达4570.92万斤,比上年增加217.86万斤。仅1969年,在二汽职工和铁道兵指战员的协助下,十堰办事处新治耕地4000亩,植树造林2.7万亩,修建百万方以上水库两座。
& && && &建市后6年间,通过开展“占地还田”运动,全市共新增耕地l6927亩。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土石方工程620多万方,新修大小水库50余座,新修渠道近500条,长达400公里,蓄水量近5000万方,比建市前增加两倍多,超过了建国至建市时期水利建设规模的总和,使防汛抗旱能力大为增强,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连年丰收。1970年,国家建设征地1万多亩,当年改田造地7700亩,全市粮食总产量达4700万斤,比上年增长12.5%。197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4863万斤,平均亩产620斤,跨过《纲要》水平。197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4864万斤,按可比因素比,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 && &&&在大兴水利建设中,全市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白浪公社大坪大队劈开“猴子岩”,打通“幸福渠”的战斗。那是1971年春天,为了解决农田长期干旱的问题,大坪大队决定修一条水渠引水灌溉,但是被一座巉岩壁立、名叫“猴子岩”的石头山挡住了去路。全大队的干部群众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决心一定要劈开“猴子岩”。他们没有炸药就自己制造,没有铁丝就用葛条代替,没有测量仪就用板车轴加上十字线来测量;悬崖下不去,就用绳子拴住腰,从山顶上往下放,把人悬挂在岩石半腰一锤一锤地打炮眼。女共青团员莫本荣,丢下自己几个月大的吃奶婴儿坚持上岩战斗,胳膊被铁锤打伤了,肿得连衣服也脱不下,她只是简单地包扎了一下,又继续上工地。青年民兵杨成国在处理哑炮时不幸牺牲,他父亲杨清明将其掩埋后,第二天毅然决然地接替儿子上了工地。在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鼓舞下,他们终于劈开了“猴子岩”,打通了“幸福渠”,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连年丰收。
& && &&&在“占地还田”问题上,我们市委领导班子注重用足、用活政策,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形成了一个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红卫地区建设总指挥部对改地造田工作十分重视,多次发出专门文件,召开誓师大会,号召所有驻十堰单位积极投身到这一活动中。孔庆德、熊心乐、齐能尚、白洛、刘景修、饶斌、李东波等领导同志还经常深入支农第一线,亲自参加现场指挥,具体帮助落实十堰改田造地规划。日,十堰市革委会转发红卫地区建设总指挥部《关于占地还田,支援农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的指示》。《指示》要求驻市各单位:“一要统一规划,制定具体的还田计划;二要把这项工作同建厂计划有机结合起来;三要占地不减产;四要抢修农田水利设施;五要退还多占地。”转发这一文件,大大地拓展了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占地还田”运动的广度和深度。市委、市革委会又于3月28日至31日召开落实1970年农业生产措施和“占地还田”现场会,总结推广了柏林公社新光大队、省建一局木材厂和大峡工农联盟水库等单位工农携手改地造田的先进经验。4月至6月,二汽、襄渝铁路十堰段、省建一局、东风轮胎厂、黄龙滩水电厂等驻市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和铁道兵指战员,驾驶着推土机、铲运机等机械,协同全市干部群众一道改地造田5120亩。其中,河滩改田1070亩,荒山改梯田800亩,坡地改梯田450亩,旱地改水田2800亩,净增耕地2000多亩。并修建水渠42条,长4.6公里;电力排灌站12个。此后,二汽等驻市单位基本上每年都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类似的帮建活动,谱写出一曲曲军政军民团结、工农联盟的赞歌,为十堰市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1975年2月,二汽开展“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活动,共有1万多人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参加义务劳动,帮助十堰劈山造田240亩,植树25万株,生产两吨半越野车10辆。& & 与此同时,我们下力抓好农业机械化工作。1970年全市仅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91马力。其中拖拉机37台410马力,农用动力机械212台1581马力。这种状况与实际需要差距很大,引起了我们的重视,于是狠抓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到1972年,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达4675马力。其中拖拉机83台1128马力,农用动力机械398台3547马力。实际机耕地面积13134亩。1975年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达19171马力,比1970年增长近10倍。其中拖拉机404台5734马力,农用动力机械l332台13259马力,使农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推进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 && &&&在着力抓好蔬菜工作的同时,市领导班子还注意抓好肉、禽、蛋、奶、鱼等其他副食品的生产和供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地市场的需要,为保证城市副食品供应创造了条件。其中重点抓了猪、牛、羊等牲畜的发展工作。建市头三年,没有集体养猪。1973年开始发展集体养猪,1974年全市集体养猪场达700多个,生猪存栏近2.5万头,使生猪的总量比上年将近翻了一番。1975年末,全市生猪存栏62271头,其中集体养猪约占52%。同时,耕牛和役牛存栏14314头,羊存栏11521头。牛羊皮等产品还出口创汇。1970年,全市鲜鱼产量仅6200斤,到1975年达4.05万斤,增长了近7倍。
& && &&&十堰市土地总面积187万亩,除10万亩耕地外,绝大多数都是宜林山地。因此,市里一贯主张把十堰的林业和农业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做好林特生产这篇“大文章”。这样既可以发挥山地多的优势,又可以弥补耕地少的不足。我在全市性的会议上多次提出:林业问题,一个是造,一个是管;三分造,七分管。造就是要植树造林,搞好绿化。管就是要加强林业管理,预防和杜绝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山林火灾等事件的发生。1970年至1975年,全市共植树造林95172亩。其中以杉、松为主的用材林63116亩,经济林32056亩。生产和销售油茶子、五倍子、桐籽、木子、生漆、龙须草、核桃、板栗、茶叶以及苹果、柑橘、桃梨等土特产品数千万斤。在管理上,主要抓生产大队林场和护林组织建设。1975年,全市136个大队基本上都成立了林场和护林联防队,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的林特生产和林业管理工作。
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0 天[LV.1]初来乍到
& && && && && && &六、十堰初步奠定四省接壤地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 && &&&国家在十堰的三线建设突飞猛进,成效卓著,极大地推动了十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建市后的短短6年间,十堰就由一个贫困、偏僻的山区小镇,一跃成为鄂西北乃至鄂、豫、川、陕四省接壤地域400公里内的新兴中心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辐射功能。特别是在1975年,二汽两吨半越野车生产基地建成并批量投产,东风轮胎厂建成15万套轮胎配套生产能力和黄龙滩水电厂建成投产,与此相适应的城市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标志着十堰中心城市地位的初步确立。
& && & (一)坚持“三就四为”的方针,大力发展地方工业
& && &&&十堰的地方工业是在几家铁器社、木器社等手工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走的是一条艰难曲折之路。
& && &&&起初,市领导班子对十堰究竟要不要发展地方工业顾虑重重,认识很不一致,行动也较为迟缓,以至于在省工业厅编制的规划中竟然没有十堰市的名字。少数同志认为,十堰不必办地方工业,理由是十堰地域不大,山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有了二汽这样的大工业不宜再办地方工业,以免与二汽争土地而加重负担,只要办好农业、商业、饮食服务业就行了。我和大多数同志则认为,一定要发展地方工业。十堰作为因车而建的城市,当然要为二汽搞好服务。但是如果没有地方工业支撑,财政积累和劳动就业等问题就解决不了,社会的多方面需求也难以满足,很难设想这个城市还能生存下去,也就谈不上为二汽搞好服务了。总之,启动地方资源、发展地方工业将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条件,为大工业服务提供条件,为缩小三大差别提供条件。
& && &&&经过多次地反复争论,市委、市革委会一班人终于统一了思想,下定决心要上地方工业。可是,一无资金,二无人才,拿什么来搞工业建设呢?不少人在心里对此产生了畏难情绪。针对这一状况,我提出了“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要“争、闯、干”,不能“等、靠、要”;要敢于“白手起家”等几条原则。市委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三就四为”的工业方针(“三就”是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四为”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二汽大工业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工作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