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江东漳州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寺庙

(佛教故事网)
(佛教故事网)
(佛教故事网)
第三方登录:当前位置:石雕石材知识
漳州的寺庙宗祠及桥梁等古代建筑
发布时间: 10:55
漳州的寺庙、宗祠及桥梁等古代建筑物,在群体布局、单体结构、建材运用上都有明显的特色,形成了本地风格。 &在建筑群体组合上,布局均衡严谨,整体宏伟流畅。唐宋的建筑南山寺、三平寺、漳州文庙、白礁慈济宫等,均沿着纵轴线布置主体建筑,两旁附属建筑物均衡摆布,衬托主体建筑,群体布局紧凑,整体规模宏伟。 &在建筑单体内部,土木结构体系完整,浑然一体。三平寺的塔殿,慈济宫的正殿,铜陵武庙的门楼太子亭等,斗拱相迭,蜘蛛网式的斗拱梁坊,与屋盖浑然一体,颇具特色。这种完整的土木结构体系,即抬梁式木构架、穿逗结构、杆栏结构三种形式,在地震较多的漳州地区还具有“晃而不散,摇而不倒”的抗震作用。 &在建筑用材上,石木土瓷运用奇巧。漳州古代建筑广泛利用本地资源丰富的花岗石材,既用于墙基、墙体、梁柱、门窗、地板,更用于装饰。南山寺的大石佛,慈济宫的蟠龙石柱,陈政墓前的石兽等石雕,还有江东桥每条重达200吨左右的石梁等,运用石材的高超水平,成为漳州建筑的一个特色。漳州还有不少体现石木土瓷建筑精华的古建筑。慈济宫就是一座融木结构、石刻、木雕、壁画、剪贴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宝库。铜陵武庙则以集古代建筑艺术和石雕、剪瓷雕、木雕于一炉而闻名。 &南山寺 在城区南隅丹霞山麓,唐开元年间(713年至741年)太傅陈邕所建。该寺坐南朝北,沿着中轴线由北而南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两旁有藏经殿、净业堂、陈太傅祠和修身净堂、法堂等建筑,结构紧凑,布局严谨。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宏伟庄严,古朴恢宏。大型石雕阿弥陀佛,雕刻技艺精湛。 &三平寺 在平和县文峰,唐宝历二年(826年)始建,占地3000平方米。殿堂因山而建,分前后两组。前组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僧房等,后组有祖殿、塔殿、斋堂等。大雄宝殿、祖殿建筑,皆单檐,歇山顶,琉璃瓦。塔殿为方形,殿顶斗拱相迭,蜘蛛网式的八角形木拱架,与屋盖浑然一体,颇具特色。殿堂画梁朱栋,飞檐翘角,金碧辉煌。屋背檐角飞龙镇兽,形象生动,神采飞扬,是驰名海内外的古寺。 &白礁慈济宫 在龙海县角美镇,系宋高宗为祀白礁民间名医吴?所敕建。主体建筑三进殿宇,依次为前殿、献台、正殿、天井、后殿。前殿为五门二层楼阁式,单檐歇山顶。天井有由上下双重须弥座构成的石砌献台,镌飞天乐伎、双狮戏球浮雕。正殿为重檐歇山顶,红色筒瓦单层宫殿式结构。台基比前殿高2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后殿又高于正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各殿顶斗拱施以朱漆,梁枋彩绘金描,飞檐高翘,重瓦覆盖。前殿门廊6根蟠龙石柱,富有民族特色。整座宫殿集宋代建筑艺术之大成,有“闽南故宫”之美誉。 &江东桥 又名通济桥、虎渡桥,位于漳州城东15公里的龙海县境,横跨九龙江北溪。宋嘉定七年(1214年)始建,石墩木架。嘉熙元年(1237年)遇火毁。翌年,乃改建为石梁桥,“长两千尺,宽二十尺,址高百尺,酾水十五道”,东西两端盖亭。石梁每条长22米至23米,宽1.15米至1.2米,厚1.3米至1.4米,重180吨至220吨。这是我国罕见的古石桥,是世界上最大的梁式石桥。历代屡毁屡建。1969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尚保存原桥墩5座,桥面2段,对古代桥梁建筑研究具有很高价值。 &铜陵关帝庙 位于东山县铜陵镇,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整个建筑玲珑剔透,布局小巧别致,石雕、木雕、剪瓷雕工艺精致,形象生动,风格独特,叹为观止。门楼太子亭为三开间木牌坊,以2支石柱为主体,以4支倾斜石柱加固,顶托纵横交错的拱斗和雕梁、木檩,层层叠叠,捧着一座宫殿式的大亭阁,结构合理。从明代至今数百年,历经台风和地震,岿然不动,具有古建筑科研价值。 &赵家堡 或称赵家城,位于漳浦县湖西乡,与附近清代军事城堡诒安堡、新城,形成“五里三城”。赵家堡建于硕高山下,城墙为生土建筑,基部石砌,高6米,厚4.3米,周长1082米,占地约139亩。赵宋王朝南逃后,其后裔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现存城堡比较完整。内城“完璧楼”取完璧归赵之意,方形,三层四合式,高15米。外层建府第五座并列,还有二重城、外城。汴派桥,取汴京风格之义。辑卿小院,暗示乃皇族聚居之地。聚佛宝塔,乃象征汴京铁塔。1988年2月,单士元、郑孝燮、罗哲文等先生考察后认为:“其布局立意处处犹似汴京之旧”。
Copyright &
福建泉州市九龙星石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福建省惠安县洛阳镇万安路807漳州朝圣之旅线路推荐 闽南寺庙文化留住“信仰”-闽南网
漳州朝圣之旅线路推荐 闽南寺庙文化留住“信仰”
来源:闽南网综合
  导读:漳州域内寺庙佛堂众多,经典如平和三平寺、南山寺、青礁慈济宫等都是著名寺庙,信众众多。如今,这些庙宇历经百年沧桑,仍然香火鼎盛,闻名遐迩,引来海内外信众&朝圣&。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一组漳州朝圣旅游路线,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漳州佛寺文化。
  龙文区佛光寺、扶摇关帝庙、瑞竹岩寺等朝圣旅游线路
  佛光寺内有一尊妙智法师的肉身像,于供奉寺中,接受信众瞻礼。116岁的高僧妙智和尚圆寂后,成就了福建唯一的&肉身舍利&。据称,舍利是世界之宝,肉身更是佛教的成就,在中国所存不多。像妙智和尚这样116岁高龄的更少。广东有3尊,但分别是在唐、宋、明三朝成就的,就算是在100年之后,如此高龄的更是稀世之宝。
  扶摇关帝文化旅游区位于九龙江北溪南岸,龙文区郭坑镇扶摇村口,旅游资源主要由南临九龙江的扶摇关帝庙和瑶山顶部的镇安寨,13座陶窑遗址等文物构成。扶摇关帝庙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清顺治十五年(1658)、清光绪十年(1884)两次重修,正殿有清光绪年间雕置的盘龙带八仙石柱,保存有明朝万历年间的御赐玉腰带。
  瑞竹岩寺依山傍水,东邻举世闻名虎渡(江东)古石桥,西接漳东雄关故垒万松关,面临九龙江西北两溪合流,漳厦高速公路、漳龙高速公路交汇,交通便利(新修公路可直达寺前),气势磅礴,景致峻秀。庙址前有唐、宋时种的铁树两株。庙左有石室,室外悬岩上刻有"海日江景"四大字,室内有石禅床,传系楚熙入定处。
  南山寺南背靠丹霞山,北面向九龙江,原名&报劬崇福禅寺&,是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太子太傅陈邕所建,至明朝才改称南山寺。寺内现存建筑群为清末重修,具有唐代的风格。
又是一年新生入学季,萌妹子身着迷彩服自成一道风景线,风光无限颜值爆表的校花学姐,
48小时点击排行榜更多公众号:gh_50ac897b33fb浙南林氏源流网(http://www.znls.net)是由浙南林氏源流研究爱好者群体倡议发起,立足浙南,辐射闽浙粤台地区,研究宣传浙南林氏历史、渊源、发展的网络新媒体。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林氏宗祠】漳州路下林氏家庙,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漳州江东古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