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堵住财政涉农资金自查报告管理的漏洞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人民网评:惠民资金成“唐僧肉”?管理漏洞急需堵!
日08:44&&来源:
现实比剧作家更会讲故事,它让一个事物显得多面而复杂。以“惠民资金”为例,原本是国家专项支持基层、惠及群众的保障性资金,围绕着它,却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而这些往往被冠以某些形象的说法,令人唏嘘。如,惠民资金被称作“唐僧肉”,截留、克扣、蒙骗惠民资金的行为被称作“雁过拔毛”。惠民资金不惠民,值得深思。
近期,海南省白沙县就查处了一起骗取惠民专项资金的案件,三人在三年间持续作案92起,涉案金额高达120余万元。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白沙县的一些惠民专项资金对老百姓来说是生活的希望,尤其此案中被骗取的是医疗救助金,更被视为“救命钱”“保命钱”。惠民红利打折扣,除了依法惩治涉案人员外,堵住惠民资金管理、使用的漏洞,也更为急迫。
惠民资金是国家的民生举措,用到位,老百姓才有切实的获得感;不到位,老百姓就成了最大受害者。近些年,大批专项资金投放到农村农业领域,数额大、项目多,但监管并未同步跟上。从现实情况看,不少惠民资金被下了“黑手”,或被克扣截留、贪污挪用、侵占私分,或有些干部失职渎职、违规操作。据检察机关披露,自2013年至2015年5月间,共查办涉农和扶贫领域职务犯罪2.9万人,占同期检察机关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总人数的22%,呈现易发高发态势。惠民资金之所以出现“跑冒滴漏”,原因不外乎三个:干群信息不对称、发放流程不公开、权力监管有疏漏。
从这个意义上讲,惠民的钱要用在刀刃上,需要做到“丁是丁,卯是卯”,把钱发在阳光处、把权用得敞亮些。
国家惠民政策是什么、惠民专项资金有多少、惠民钱如何用,理应向老百姓讲清楚、说明白,信息对称是第一层启示。正如白沙县的某些被骗的群众,误以为嫌疑人吴某在办好事,其实已把绝大部分救助金据为己有。在一些地方,有些干部往往在落实惠民资金过程中,故意不向群众宣传政策,将原本政策规定的惠农资金说成是自己争取来的钱。这种情况下,获得惠民的钱变成了干部的“施舍”,不仅该有的实惠打了折扣,惠民资金也变了味、变了质。
凡是涉及资金使用,都应过程公开、标准公开、环节公开,应该建立一种普遍适用的制度,流程开放是第二层启示。从上级政府拨下来的资金,往往都是专款专用、标准固定、范围特定,不能随意发放,更不能随意扣留。如果这项工作不能在阳光下展开,一些审核资格和发放资金的干部容易动歪心思,甚至“监守自盗”。由此看,大数据可以让资金使用更精准,网络化可以让资金流向更开放,与其“上墙”不如“上网”,也是对资金使用流程公开、透明的可行性建议。
再好的信任也抵不过制度,包括基层“小微权力”在内的任何用权、为政行为都要被约束,监管权力是第三层启示。单一把关、监管乏力、审计缺位……白沙县骗取惠民资金案件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不是个案,在对基层干部的权力监管上,依旧存在偏松、偏软、偏弱的情况,才让不少人得以瞒天过海、恣意弄权。“腐败总是和监督缺位有关”,仅仅看好“账面文章”只是第一步,还要经常性地对专项资金做专项审计,让每一种职权都各安其位、让每一笔钱都花到好处。
“我知道什么是对的,可是我做的却是错的。”有些干部总是在做错事,岂止无心之举,甚至有意而为。“钱袋子”是保民生、稳基层的“钱袋子”,更在检验着基层干部能否有作为、真作为,也只有多管齐下才能让此类“鼠患”少一些、让群众获得感多一些。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检查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 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检查自查报告
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检查自查报告
来源:自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镇涉农资金管理工作,加强涉农资金的监管,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根据中共贵州省纪委《关于做好迎接全省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黔纪发〔2012〕号)文件精神,我镇及时对全镇范围内涉农资金来源、用途、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予以报告。
  一、镇情简介
  巴铃镇位于兴仁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距州府驻地兴义86公里,距省城贵阳260公里,东与贞丰县毗邻,南与安龙县接壤,西与本县民建乡、李关乡和东湖办事处相连,北靠大山乡。全镇国土面积20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辖15个行政村,3个社区,248个村民小组,54000多人口,主要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仡佬等9个民族。1998年巴铃被列为贵州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兴仁县的第一人口大镇,也是黔西南州的商贸重镇之一。
  二、自查情况
  (一)农村低保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严格按照城乡低保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各环节工作。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核&的程序,把低保资金发放到最困难群众的手里。2009年度发放城低保695855元,农低保1990920元。2010年度发放城低保624660元,农低保元。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情况
  2009年全镇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44646人,收缴参合金892520元,参合率95%,审核报销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除外),其中县外住院元,巴铃医院元;
  2009年全镇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43690人,收缴参合金873800元,参合率95.17%,审核报销2427698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除外),其中县外住院1405807元,巴铃医院1021891元。
  (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资金发放情况
  2009年共发放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927000元,其中兴仁八中初中贫困生520人,兴仁九中初中贫困生680人,每人750元,小学贫困学生54人,每人500元。
  2010年共发放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1360500元,其中7月发放,兴仁八中初中贫困生630人,每人750元,兴仁九中初中贫困生690人,每人750元,小学贫困生54人,每人500元;12月提标发放,兴仁八中初中贫困生630人,每人250元,兴仁九中初中贫困生690人,每人250元,小学贫困生54人,每人250元。
  (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开展情况
  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09年度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万元,解决农村危房户 户,2010年改造危房 户,涉及补助资金 万元。
  (五)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发放情况
  2009年退耕还林共发放补助资金元,2010年发放补助资金元。
  从自查的情况来看,2009年、2010年各类涉农资金均已拨付使用到位。我镇严格按照财经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资金都专款专用,没有发现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和投向、贪污挪用、虚报套取资金等问题,财务管理较为规范,能够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办事。目前镇政府对涉农资金管理的薄弱环节在于对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管。针对这一薄弱环节镇政府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坚决堵塞漏洞,防微杜渐,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重点把好涉农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制定出台管理措施,一是建立登记备案制度,要求各涉农部门把涉农专项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项目安排去向、实施单位等情况,在项目安排后的 15日内报镇纪委备案。二是建立公开制度,各涉农部门要在项目资金安排后 15日内,将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和项目安排,作为政务村务公开内容,在项目区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实行资金专户管理,设立专门账户,实行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四是实行项目规范化管理,项目实施程序依法执行,项目质量达到规定要求,项目实施完毕进行检查验收,建立健全项目,杜绝专项资金的&跑、冒、漏、滴&现象的发生,使涉农资金发挥更好的使用效益。
  三、资金管理使用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领导。我镇把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列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议程,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采取联席会议、现场办公等形式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加大对涉农资金的管理力度,规范支付程序,保证涉农资金专款专用。
  (二)坚持政务公开,便于群众监督。按照各级政务公开的有关要求,由各部门公开资金分配的详细情况(包括现金发放和实物分配情况)及资金拨付的过程和结果。
  (三)规范支付程序,完善。一是采用报账制日常管理方式,建立专户,专账管理,封闭运行。二是加强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凡涉及专项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均属监督检查对象。每季度镇纪委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进行抽查。
  (四)严肃政策纪律,查处违纪行为。镇纪委、财政所等部门加强对涉农资金使用情况的经常性检查督办,坚持处理事和处理人相结合、内部通报和公开曝光相结合、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相结合、行政处罚与刑事惩罚相结合,坚决查处挤占挪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通过涉农资金自查情况看,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金信息不对称、操作透明度不够。一是信息公开的&时间差&导致群众猜疑。上级下拨涉农资金经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布,群众知情快,但这些环节多、程序多,政策落实到基层、到群众则需要很长时间,容易引起基层和群众误解。二是公开的内容针对性不够。由于信息公开不规范,规划计划、分配方案、类别标准等基层、群众关心、关注重要事项,难以成为公开的规定内容。三是公开的形式单一,创新性不够。乡镇、村组村务公开、公开栏公开等常规公开,公开面较窄,或者没有在规定的地点全面公开,也让群众产生了一定的误解。
  (二)涉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涉及面广且繁杂。拨付渠道多,参与管理部门多,在管理上又未能形成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规范。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使用效益。
  (三)由于涉农资金的发放多数采取&一折通&的形式发放,基层财政所和基层信用社存在衔接协调不到位的情况。农户将涉农补贴专用存折丢失、销户后自行补办而不重新登记新账号,也导致补贴资金不能及时上折,给资金发放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结合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涉农资金的管理使用。
  1、加强乡镇财政体制建设
  根据当前乡镇财政的特点,转变职能,科学定位乡镇财政职能,由原来的抓收入转变为加强对支出的监管和跟踪,完善乡镇财政体制。
  2、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
  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使乡镇财政工作有章可循。
  资金发放上,上级财政要对乡镇给予一定的预拨资金,以解决兑付时间紧、任务重而带来的困难。整合资金性质相同的项目,形成大类项目,如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合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降低管理成本。
  3、创新公开形式,扩大社会监督
  要在深化现行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常规公开形式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涉农资金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形式。一是在乡镇、村一级推广点题公开的形式,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直接公开群众点题关心的问题。二是当前可以重点探索电子网络公开形式,建立完善的中央、省、州、县涉农资金公开网上平台。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页等,实现从中央到基层的自上而下的全过程公开,把资金安排、项目规划审批、政策规定等内容向社会公布,使涉农资金更加透明阳光,扩大社会和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有效规范主管部门权利动作,降低其工作的随意性,防止和减少暗箱操作、优亲厚友等问题的发生。
  4、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科学合理决策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的投放,对于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特别慎重,避免决策失误,盘活资源,突出重点进行监管,突出监管效果,有效打压基层找关系、跑项目的时间和空间,多给乡镇在项目资金上的自主权,减轻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对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减少运作成本,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安全。
下页更精彩:1
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检查自查报告相关推荐力促堵漏洞 拒浪费 补短板
市人大常委会三年开展5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监督
&&来源:海宁日报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如果说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市财政局对财政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是为了了解这笔钱“花的效果如何”;那么委托市审计局对财政专项资金开展审计监督,则是为了查一查这笔钱“花得对不对”。
  如果说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市财政局对财政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是为了了解这笔钱“花的效果如何”;那么委托市审计局对财政专项资金开展审计监督,则是为了查一查这笔钱“花得对不对”。  “前者属于结果导向,后者则是问题导向。”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邓灿阳说,自2013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选取1至2项关乎社会民生、颇受代表关注的市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开展审计监督,以期深入了解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政府及部门及时堵塞漏洞、杜绝浪费、补齐短板,真正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去年,上塘河(01省道以西段)完成了河道疏浚,按最终实际测算为准,共清理土方23万立方米。“我们在上塘河清淤工程的招投标环节就明确,工程量清单中的淤泥土方量为投标报价的估算工程量,不作为最终结算工程量,实际要按照第三方测量值为准,并在合同文书中加以明确,这样一来,计算方法更加科学,工程费用也不会出现较大偏差。”市水利局总工程师沈思阳说。  据了解,河道疏浚的工程费用主要以清理的土方量来计算,如果按照招投标环节中的估算工程量来计算,就会使河道整治专项资金产生浪费。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对河道整治专项资金开展审计监督,市审计局受委托对这笔资金开展审计后,发现“市级河道土方工程量确认不够科学”、“专项资金超过了工程实际投资需求”等6个问题,并提出了整改建议。  河道整治关乎“五水共治”。市水利局高度重视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并积极整改。沈思阳说,通过整改使这笔资金使用更加科学,此后整治的9条市级河道均采用了以结算工程量为准的工程费用结算方式。并且通过审计监督,还解决了工程转包、土方计算科学性等疑难问题,健全了河道清淤专项资金的使用制度。  据了解,三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市审计局,对市级河道、镇村河道整治,物业维修,绿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乡低保补助等5项专项资金开展审计,共计金额12.32亿元,发现问题22个。目前,相关部门已基本完成整改。
    人大及其常委会怎样开展委托审计监督?  在实际工作中,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财政监督需要多种监督形式的综合运用,委托审计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即由人大及其常委会,对那些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如:地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重大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情况等,委托审计机关进行单项审计,利用审计机关的专业优势,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财政监督的质量,人大及其常委会则根据审计机关提供的审计结果分别采取进一步的监督举措。
    市审计局如何开展审计监督?  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形象地把它比喻为政策落实的“督查员”,公共资金的“守护神”,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这既是对它的职责定位,也是公众的殷切期盼。2012年至2015年,市审计局共实施审计计划项目212个,查处问题资金63.72亿元,其中:违规金额25526万元、损失浪费7038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603703万元。在嘉兴市审计系统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连续6年获得第一名,并连续多年获全省县级审计机关考核优秀单位、全省内部审计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县级优胜单位,2014年获全国债务审计先进公务员集体。
     创新审计方法  率先开展政策制度审计  2013年在全省率先开展政策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绩效情况审计调查,共涉及9大方面30个事项审计,向市政府提交审计专报11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5人次,推动出台制度10多个。从2013年起,每年对我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进行跟踪审计,通过大量计算机数据比对分析、到企业实地调查核实等方式,及时为评价工作纠错纠偏。
     揭示政府性债务风险  促进财政存量资金盘活  2012年以来,每年将债务审计作为财政同级审计的重点内容,对市镇两级政府的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和风险状况进行审计,揭示了部分国有平台公司偿债压力明显增大、偿债来源缺乏稳定性、部分镇“两新”工程负债增长较快且存在一定风险隐患等问题,债务审计情况每年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同时,近几年持续关注财政存量资金的清理盘活,2015年突出了对财政专户结余结转资金、各单位长期挂账结存资金、重大完工工程结余资金三个方面的审计,共盘活财政资金51591万元。
     加强投资领域审计监督  推动项目工程管理规范  2012年至2015年,审计部门共完成1247个单位工程的造价审计,送审金额72.44亿元,净核减金额4.77亿元;完成竣工决算审计项目278个,送审投资额61.01亿元,核减投资额11587万元。同时,先后对政府投资项目竣工验收情况、招标代理情况、监理实施情况、设计情况、概算执行情况等专项进行了审计调查,开展了对百里长廊、鹃湖、环东山开发、城市有机更新等区块的征地拆迁资金使用情况审计。2015年5月起,抽调5名审计业务骨干,对浙大海宁国际校区建设项目重点环节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加强部门合作  坚持审深审透  自2012年开始,我市率先实施的“巡审联动”工作机制在嘉兴全市推广。2012年7月以来,审计先后移送涉农资金、工程领域、村级组织等领域的问题线索22起。审计局与市纪委先后实施对8个单位的联动审计项目,共移送重要案件线索6起,涉案人员达到13人。
     开展大数据分析  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完成了审计数据分析平台的开发,初步实现了对数据的关联查询。2013年上半年,利用数据分析系统重点筛查土地增值税和房产税的欠缴情况,审计期间发现并及时督促相关房地产企业缴纳土地增值税2147万元,5家企业补缴房产税及滞纳金66万元。2013年,“经济开发区收回土地定价分析”AO应用案例获得了嘉兴审计系统唯一的审计署优秀奖。
( 10:47:00)
( 10:49:00)
( 10:48:00)
( 10:47:00)
( 09:46:00)
( 09:41:00)
( 09:43:00)
( 09:42:00)
主办单位: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海宁市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建设管理
建议IE7.0 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涉农资金自查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