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坑战中国打死日本部队打死人有多少人数

前言    在六十多年前那场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中,我们中华儿女不畏强敌,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尽管国力相差悬殊,但我们中国军队依然让不可一世的日本“皇军”付出了沉重代价。经过了血与火的八年全面抗战,终于坚持到了日本宣布战败投降的那一天。  在对那场战争的研究当中,中国在八年(如果从1931年算起是十四年)抗战中究竟消灭了多少日军,又有多少日本将军被中国军队击毙是历史研究者们广泛关注并引起强烈争论的问题。因为这直接涉及到对中国抗战功绩与地位的评价。关于后一个问题,即侵华日军将帅毙命问题。从军队退休的历史研究员张子申、薛春德两位先生于1990年出版了《毙命中国的百名日军将领》一书,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该问题的专著。其后二位先生又于1994年出版了《走向神社的哀歌——日军毙命录》、2005年出版了《历史的耻辱柱——侵华日军将帅毙命全纪录》。2009年1月,又出版了最新版《历史的耻辱柱——171名侵华日军将帅毙命全纪录》一书。在上述几本书中,张、薛二先生对侵华日军将帅毙命情况进行了详尽叙述。  但是,笔者在对张、薛二先生所著的上述几部书进行通读之后却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二位先生似乎没有区分清楚历史纪录与历史故事之间的区别。这几部书都带着强烈的仇恨感情去描写在华毙命的日军将帅,将他们每个人作恶多端的行为以及最后的下场描写的淋漓尽致。但这些故事大多没有事实依据,也没有给出具体的资料出处。在这几部书中,关于历史事实方面的错误非常之多,有些错误是非常荒唐可笑的。说的难听一点,简直可说是胡编乱造!  随便举几个例子好了。在书中(指最新版的《历史的耻辱柱——171名侵华日军将帅毙命全纪录》。以下简称《毙命全纪录》)毙命将军编号第39的小笠原数夫中将,书中称他16岁初中毕业后,去陆军士官学校“航空兵科”报考,考官问他问什么要学航空,他说在飞机上可以看清袭击的目标,可以有的放矢。考官听了很高兴决定录取他。这段描写瞎编的也有点太离谱了。小笠原数夫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是在1904年,要知道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是在1903年底,小笠原进陆士学习的时候,飞机还没发明呢!小笠原数夫实际上是从陆军熊本幼年学校毕业后,再转入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学习的,参加过日俄战争。他到中佐之后才转入航空兵。更别说陆军士官学校根本就没有什么“航空兵科”,陆军飞行员们都是在各个航空队培养出来的。这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日本军制的无知。再比如第62号、据称是被伤兵刺杀的冈本德三少将。据书中描写冈本德三在诺门坎受战伤后被送往齐齐哈尔医院治疗,在医院中对几个伤兵吹嘘自己的收藏的很多珍宝,还骂伤兵是臭苦力,理应孝敬上等人。结果一个叫奥田的伤兵被惹急了便跳起来把冈本刺死了。我们再来看看《日本陆海军总合事典》中记载的真实的冈本之死:他确实是被刺死的,但刺死他的根本不是什么叫奥田的伤兵,而是和他同在医院治疗的米冈米吉大佐。米冈米吉陆士比冈本高一期,陆大两人同期。当时他因患有严重精神病在医院治疗,碰到冈本后突然发病将他杀害。真不知道《毙命全纪录》中对冈本之死绘声绘色的描写是从哪找的资料?作者是在写历史纪录还是写童话故事?  这样例子在书中数不胜数。还有说什么在缅甸国境因空难而死的下田宣力中将是被八路武工队打死的,死在太平洋美军手里的大桥彦四郎少将是被国民党军打死的,在朝鲜镇海湾要塞司令官任上病死的大津和郎中将是被浙江镇海“抗日武装”击毙的等等。还有像据称是被大刀会劈死的森秀树、被抗联“少年连”击毙的日野武雄、被傅作义部击毙的水川伊夫……在所有的日文史料中都查无其人。令人感到惊异的是书中对以上这些人还都有详细的语言行动及毙命情况的描写,让人实在佩服该书作者写故事的想象力。  不仅《毙命全纪录》一书,国内出版的很多“专业”历史著作都有基本的常识性错误。如把日军的元帅当成是最高军衔(实际上元帅只不过是个荣誉称号,授了元帅军衔还是大将),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授予“下士官”军衔(实际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授的是少尉军衔,这明显是没有理解日语中“士官”的意思)等等低级错误。让人实在是怀疑那些“专家”“教授”们的水平。更何况国内这些历史著作基本上就是在互相抄袭,找几篇文章一拼凑就是一篇新文章,以讹传讹。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对于历史的态度真的比日本人更好些吗?难道因为日本人曾是我们的仇敌,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撰写”历史吗?国内史学界的这种治学态度,实在是令人叹息!  书归正传,本文的写作目的,便是从日文资料角度回答中国抗战究竟打死了几个日本将军这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我手头的三本日文工具书:《陆海军将官人事总览》(外山操编著,芙蓉书房1981年版)、《日本陆军将官人名辞典》(福川秀树编著,芙蓉书房2001年版)、《日本陆海军总合事典》(秦郁彦编著,东京大学出版会2005年第二版)以及一些日文网络资料作为写作基础,对于日军将官的毙命情况进行详细考证。同时在我的研究中还发现了很多从未被中国资料提及但日文资料却有确凿证据死于中国抗战的日本将军。我将在本文中对这些毙命于中国抗战的日本将军逐个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大家能够感兴趣并予以支持!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首先给大家提供一份大名单。这份名单是有来自日文史料的确凿证据证明在年被中国军队击毙的将军名册。需要说明的是,这份名单是被中国军队击毙的将军名册,而不是像《毙命全纪录》收录的是在中国境内死亡的将军。目前这份名单只包括在地面战斗中阵亡的陆军将官,而因空战、空难(如小笠原数夫、大西洋、塚田攻等)毙命的将官将放在后面加以甄别。还有几位在侵华战争中毙命的海军将官,也放在后面加以研究。  名单中“陆士”指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期别。“陆大”指陆军大学校毕业期别,无则表示非陆大毕业生。军衔当中的“追少”指追晋陆军少将(即阵亡时为大佐),“追中”指追晋陆军中将(即阵亡时为少将)。
  日本陆军将官被中国军队击毙名录    姓名
时间 陆士 陆大 军衔  林大八
1932年3月 16
追少  饭塚朝吉 1934年3月 18 26 追少  加纳治雄 1937年1月 21
追少  仓永辰治 1937年8月 23 34 追少  藤井重郎 1937年8月 16
追少  大生檀城 1937年9月 21
追少  平岩栋一 1937年9月 25 33 追少  井泽新
1937年12月 16
追少  仪我诚也 1938年1月 21 30 追少  清水喜代美 1938年1月 24
追少  杵村久藏 1938年8月 25 32 追少  田中圣道 1938年8月 23
追少  饭塚国五郎 1938年9月 22
追少  石田金藏 1938年9月 19
追少  田中省三郎 1939年1月 22
追少  渡边广太郎 1939年2月 24
追少  饭野贤十 1939年3月 23 32 追少  千叶小太郎 1939年4月 21
追少  山田喜藏 1939年5月 25 32 追少  田路朝一 1939年6月 19 29 追中  河村秀男 1939年7月 26 32 追少  沼田德重 1939年8月 19 27 中将  岛村英次郎 1939年9月 24
追少  山田喜藏 1939年9月 25 32 追少  和田孝次 1939年9月 22
追少  横山顺
1939年11月 24
追少  阿部规秀 1939年11月 19
中将  小林一男 1939年12月 22
追少  中村正雄 1939年12月 25 32 追中  井上官一 1940年1月 29 36 追少  木谷资俊 1940年3月 21
追中  佐藤谦
1940年3月 23
追少  神崎哲次郎 1940年5月 26
追少  小林秋夫 1940年7月 28
追少  青村常次郎 1940年9月 22
追少  饭田泰次郎 1940年11月 24 33 追中  平山清治 1941年1月 23
追少  上田胜
1941年5月 24
追少  河村干一 1941年5月 24
追少  木神德雄 1941年11月 25
追少  山县业一 1941年12月 22 33 追中  八木清一郎 1942年4月 26
追少  酒井直次 1942年5月 23 32 中将  副岛太郎 1942年5月 30 38 追少  佐藤春雄 1942年6月 25
追少  高羽麻二 1942年7月 16
追少  谷弘
1942年11月 23
追少  浅野克己 1943年5月 32 43 追少  藤井滝人 1943年5月 35 45 追少  横山明
1943年6月 34 42 追少  黑川邦辅 1943年6月 32 42 追少  仁科馨
1943年6月 26
追少  中畑护一 1943年11月 27
追少  布上照一 1943年11月 27
追少  田川润一郎 1944年1月 23
追少  三泽金夫 1944年3月 26
追少  大桥熊雄 1944年4月 29 39 追中  下川义忠 1944年4月 21
追中  关谷顺
1944年5月 29
追少  森龙之辅 1944年5月 18
追少  重藤三治 1944年6月 29
追少  奈良文吉郎 1944年6月 27
追少  木村千代太 1944年6月 25
追中  横山武彦 1944年6月 25
追中  后藤十郎 1944年7月 28
追少  佐治直影 1944年7月 30
追少  和尔基隆 1944年7月 27
追少  水上源藏 1944年8月 23
追中  藏重康美 1944年8月 26
追少  志摩源吉 1944年8月 23
追中  楠野丰重 1944年9月 28
追少  大田荒辅 1944年9月 26
追少  铃木真雄 1944年12月 36 48 追少  岛村矩康 1945年1月 36 43 追少  与野山寿 1945年2月 24
追少  十时和彦 1945年4月 26
追少  吉川资
1945年5月 24
追中  贺谷与吉 1945年6月 33
追少  关根久太郎 1945年7月 29 40 追中  岩田哲三 1945年7月 23
追少  山崎周一郎 1945年7月 29
  这个表粘的有点不太清楚,大家凑合着看吧。击毙时间后面第一个数字是陆士期别,第二个数字是陆大期别。如只有一个数字就是非陆大毕业生。
  mdfsk1276兄,非常感谢你的支持!
  刚感谢完就给删了?看来天涯是个和谐社会
  都是顺溜若的祸。
  姓名 时间 陆士 陆大 军衔    林大八---这个是顺溜打死的    加纳治雄---这个是三营长打死的    仓永辰治 ---这个是陈大累打死的    藤井重郎 ----这个是江大牙打死的    大生檀城 -----这个是李云龙大刀砍死的,当时他正坐在飞机上在6千米高的空中,但是没能逃脱李云龙的大嫂    平岩栋一……一下所有日军将佐都是被新四军八路军打死的  国民党连日本兵都没见到过一个  不会删了8
  追认少将似乎不能算吧,因为打死的时候还只是大佐嘛。
  Lancer2兄,追认少将还是要算的,不管怎么说人家死后还是成了将军。山本五十六那个元帅头衔不也是追认的吗?说来可怜,如果把追晋少将的人去了,那这份名单也剩不下多少人了
  以上这个名单是我翻阅了整本《日本陆军将官人名辞典》后整理出来的。由于该书记录了日军几乎全部陆军将官的详细生卒年月日,所以比较可靠。其中也排除了很多国内广泛流传而日文史料却证明没有死于抗战的将军。如据称被八路军伏击战地参观团时击毙的服部直臣(实际于1947年死亡),被一个马夫打死的伪满军政最高顾问楠本实隆(实际活到70年代才去世)等等。当然这个名单可能还有遗漏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这个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应该多刹刹对历史人云亦云、胡说八道的歪风。
  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考证最详尽的是子乔吧,  [近代风云]中国抗战击毙日军将领考——兼评国共战绩(最新最全版)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17455.shtml  建议LZ拿来作参考
  注:《日本陆军将官人名辞典》收录的名单并非百分百正确.  子乔所参考的日本文献:  《陆海军将官人事总览》、《日本陆海军总合事典》、《日本陆军将官辞典》、《日本海军将官辞典》  日本网站“軍人データベース サクラタロウDB”(http://purunus.main.jp/index.php)。  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http://www.jacar.go.jp/index.html  虽然子乔兄不是科班出身,但还是花了很多心血的,LZ不妨参考一下
  苏涂涂兄,我就是看了子乔兄的文章才起了写这篇文章的念头的。子乔兄主要靠的是日文网络资料,他手头并没有那几本日文工具书。我这个名单是在子乔兄考证的基础上再加以甄别增删得来的,我将在后边像写陆军大将简历一样对每个将领的情况加以详细叙述,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支持lfnb1988兄的帖子,顺带贴一份我整理的相关死亡名单,不过不全,有的名字后面还打了问号,有待核对,权当给lfnb1988兄加油之用吧:)    林
步兵第7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32/03/01 上海
战死  饭塚朝吉
士18步、陆大26 步兵第63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34/03/10 吉林
战死  田中毅一? 福冈
士21航、陆大27 飞行第5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35/07/15
坠死  细木
士25步、陆大33 通州特务机关长
追晋陆步大佐 37/07/29
战死  仓永辰治
士23步、陆大34 步兵第6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37/08/29 上海
战死  大生壇哉
第??联队长
陆军炮兵大佐 37/09/11 上海
战死  仪峨诚也
士21步、陆大30 天津特务机关长
追晋陆军少将 38/01/24  杵村久藏
士25步、陆大32 第20师团参谋长
追晋陆军少将 38/08/02  饭塚国五郎 群马
步兵第101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38/09/03
德安 战死  清水喜代美
追晋陆军少将 38/10/01 山西
战死  渡
士17步、陆大25 第11师团长
密山  饭野贤十
士23步、陆大32 步兵第103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39/03/22 江西
战死  山田喜藏
士25步、陆大32 步兵第33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39/05/12
战死  酒井美喜雄 爱知
步兵第72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39/09/15
自杀  阿部规秀
独立混成第2旅团长
战死  内藤正一
士18骑、陆大30 第11师团长
殉职  小林一男
骑兵第14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39/12/21
战死  中村正雄
士25步、陆大32 步兵第21旅团长
追晋陆军中将 39/12/25 广西南宁 战死
  竟然说内容过长……郁闷,继续贴    木谷资俊
野战重炮兵第2旅团长
追晋陆军中将 40/03/20  冈本德三
士25步、陆大35 第23师团参谋长
40/01/24  前田
士19炮、陆大32 第35师团长
40/05/23 中国北部  藤堂高英
士23步、陆大30 独立混成第14旅团长
追晋陆军中将 40/06/03 江西  井上官一
士29步、陆大36 参谋本部附员
追晋陆军少将 40/10/16 中国中部  饭田泰次郎 千叶
士24步、陆大33 第35步兵团长
追晋陆军中将 40/11/28 河南  石本寅三? 兵库
士23骑、陆大34 第55师团长
41/03/13  上田
步兵第27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41/05/13 山西
战死  大津和郎
士23工、陆大32 镇海湾要塞司令官
追晋陆军中将 41/08/10  楠山秀吉
和歌山 士27步、陆大39 独立混成第17旅团长
追晋陆军中将 41/12/03 中国北部 殉职  山县业一
士22步、陆大33 步兵第20旅团长
追晋陆军中将 41/12/25  副岛太郎
士30步、陆大38 步兵第90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42/05/21 辽宁锦州  酒井直次
士23步、陆大32 第15师团长
战死  河原利明
鹿儿岛 士24航、陆大34 南方航空输送司令官
追晋陆军中将 42/10/14 南中国海 坠死  塚田
士19步、陆大26 第11军司令官
追晋陆军大将 42/12/18
殉职  下田宣力
追晋陆军中将 43/01/26
殉职  仁科
步兵第235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43/06/01
战死  阿部平辅? 宫城
第41师团长
战死  赤松友次郎?宫城
野战重炮兵第4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43/07/22
战死  中园盛孝
鹿儿岛 士24航、陆大34 第3飞行师团长
43/09/09 广东
战死  布上照一
步兵第109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43/11/23 湖南常德 战死  中畑护一
步兵第6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43/11/25 湖南常德 战死  森本义一? 京都
士19步、陆大28 第14军司令部附员
殉职  松本喜六
追晋陆军少将 44/03/05
  再续……    关
原六? 新泻
士22步、陆大35 第44师团长
44/04/13  大桥熊雄
士29步、陆大39 北支那方面军特务部长 追晋陆军中将 44/04/14  下川义忠
第10野战补充队长
追晋陆军中将 44/04/19 湖北应城  关谷
步兵第91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44/05/?
战死  木村千代太 佐贺
步兵第59旅团长
追晋陆军中将 44/06/11 河南
战死  横山武彦
步兵第62旅团长
追晋陆军中将 44/06/11 浙江
战死  小金泽福次郎 群马 士26工
独立工兵第7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44/06/19
战死  和尔基隆
步兵第120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44/07/21 湖南衡阳 战死  大桥彦四郎 厉木
步兵第18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44/07/25
战死  森玉德光
白城子教导飞行团长
追晋陆军中将 44/07/25
战死  佐治直影
第39师团参谋长
追晋陆军少将 44/07/27 湖北
战死  志摩源吉
步兵第57旅团长
追晋陆军中将 44/08/07
战死  服部晓太郎 兵库
士24工、陆大35 教育总监部附员
44/08/12  藏重康美
步兵第148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44/08/13 云南腾越 战死  楠野丰重
步兵第148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44/09/08 云南芒市 战死  安尾正纲? 鸟取
独立步兵第13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44/09/12
战死  铃木辰之助?东京
步兵第33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44/10/23
战死  与野山
第34军兵器部长
追晋陆军少将 45/02/09
战死  十时和彦? 熊本
步兵第105联队长
追晋陆军少将 45/04/08
战死  吉川
步兵第53旅团长
追晋陆军中将 45/05/07
战死  佐野忠义
士23炮、陆大34 支那派遣军司令部附员 陆军中将
  1.林大八(-) 山形县人 陆军少佐林秀芳(陆士旧3期)长子。曾毕业于陆军东京地方幼年学校、中央幼年学校。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步兵科,同年11月1日授予步兵少尉军衔,任近卫步兵第4联队附,参加日俄战争。历任步兵第67联队附,赴沙俄莫斯科留学,参谋本部出仕,神户大谷塾蒙古语学习,参谋本部附(驻哈尔滨),驻赤塔,关东都督府陆军部附(驻买卖城),浦盐派遣军司令部附(驻伊尔库茨克),陆军兵器本厂附(新闻班),西伯利亚出差,北部沿岸州派遣队司令部附,步兵第3联队附,步兵第3联队大队长,吉林督军张作相顾问,第1师团司令部附,步兵第7联队长。日在上海作战中被击毙。曾获三级金鵄勋章。
   我看到某个地方说,共军打死的日本将军,略少于国军打死的。  从这个层面上看,共军抗战的功绩挺大的,也大约打死20万日军
  这个林大八是十四年抗战中被中国军队打死的第一个日本将军。林大八的祖父是山形县庄内藩士,父亲林秀芳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曾任日本陆军少佐。虽然这位林大八在陆士的成绩不怎么样,也没有考上陆军大学校。可他特别好学,自己花钱去沙俄留学,还自学蒙古语。最终成了一名无师自通的“俄国通”。他的军事生涯大多在西伯利亚和满洲渡过,当过张作霖拜把子兄弟张作相的军事顾问。看在他如此好学的份上,他的晋升在无天组(非陆大毕业生)中算是快的。1931年8月林大八晋升为步兵大佐,此时陆士同期的冈村宁次、永田铁山他们已经当了四年大佐快换上少将肩章了。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日本称“第一次上海事变”)爆发,日本急调战斗力强的金泽第9师团去增援苦战的海军陆战队。林大八便带着步兵第7联队(有名的“豺狼参谋”辻政信此时是他手下的一名中队长)跟十九路军拼命去了。3月1日在进攻江湾镇韩家塘的战斗中,林大八中弹身亡。日本人瞧不起的中国军队居然打死了他们的一个联队长,这震撼了整个日本陆军。林大八死后被追晋为陆军少将,吹吹打打地把他包装了成个“军神”。  林大八战死的时候,他二儿子林八郎正在东京陆军中央幼年学校学习。父亲的战死对林八郎的影响极大。1935年他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林家祖孙三代都在陆军士官学校学习过,这也是不多见的。毕业后分配到东京步兵第1联队,这里是个皇道派集中的地方,年轻的林八郎少尉在前辈军官的影响下也成了个铁杆皇道派。后来的226兵变中,参加叛乱的林八郎少尉是所有军官中最年轻的。他跟着栗原安秀中尉一起带着部队袭击了首相冈田启介的官邸,结果没杀死冈田却错杀了首相秘书松尾传藏大佐。叛乱被镇压后,林八郎少尉被判处死刑枪毙。军神的儿子居然作为国贼被处决,这真是绝大的讽刺。  林大八的大舅子青柳胜敏大尉也挺有名。他当过蒙古亲王巴布扎布的顾问,1916年搞了一次失败的“满洲独立运动”,想趁中国内乱把满蒙独立出去。结果最后失败连巴布扎布自己都送了命。
  林大八次子林八郎少尉(日本1989年电影《226》剧照)
  终于看到更新了:)  建议楼主在介绍阵亡人员的时候,是否考虑增加一项此人是具体哪支部队击毙的这一信息?比如击毙林大八的是第19军第61师第121旅。
  林大八之墓
  刚刚授予少尉军衔的林八郎(中)和同期生二人合影
  作者:lemanhb 回复日期: 11:40:59 
    终于看到更新了:)    建议楼主在介绍阵亡人员的时候,是否考虑增加一项此人是具体哪支部队击毙的这一信息?比如击毙林大八的是第19军第61师第121旅。    ————————————————————————————  谢谢!由于这次研究是以那几本日文史料为主,所以可能无法详细准确地考证出具体哪只部队击毙这个问题,尤其是共军击毙的。因此还是希望知情的朋友多提供这样的信息
  显然非常少
  2.饭塚朝吉(-) 群马县人。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8期步兵科,翌年6月26日授予步兵少尉军衔。日毕业于陆军大学校第26期,毕业后分配在陆军士官学校任教官。日累升至步兵大佐,任近卫师团司令部附(法政大学军事教官),日任步兵第63联队长(第10师团)。日在吉林土龙山被谢文东民众抗日武装击毙,追晋陆军少将。曾获三级金鵄勋章。
  支持严谨的研究态度
鄙视没有专业精神和最基本治学素养和训练的职业文痞们
  只有美国的资料最真实
  饭塚朝吉死时,谢文东部的番号是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
  建国50多年后,才有超出政治的治学,可悲,可喜!
  作者:lemanhb 回复日期: 18:48:33 
    饭塚朝吉死时,谢文东部的番号是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     ————————————————————————————    到1936年秋天谢文东部才改编为东北抗联第八军,此前一直打的是民众救国军旗号。
  TND的日本战死的再靖国神社 还有史可查  我们战死的却不知在哪
  复查了一下,lfnb1988说的对,抗联第八军是日成立的,之前一直使用的是东北民众救国军。
  侵华战争中第二个毙命的将军饭塚朝吉,是被谢文东的民众抗日军打死的。这个饭塚朝吉跟上面那个自学成才的林大八不一样,他可是肚子上挂着天宝钱的陆大精英出身。他1914年陆大26期毕业,与山胁正隆、安藤利吉、塚田攻还有河本大作这些名人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过的。可惜这位饭塚中尉的成绩有点太次了,毕业时在同期62名学员中排名倒数第五,这就注定了他毕业分配时去不了陆军中央机关。饭塚朝吉从陆大毕业后的十几年是怎么混的还不太清楚,这反而正说明了他混的不怎么样,但很辛苦是肯定的。陆士18期毕业的这些人,只要是有陆军大学校学历的基本上都在1929年或1930年当上了大佐。山下奉文比他陆大晚上了两期,但因为是军刀组毕业日晋升为大佐。和他陆大同期的藤江惠辅(后来的陆军大将)不是军刀组也在1929年晋升大佐。就连考陆大考了三次才考上也不是军刀组的佐佐木到一和阿南惟几也在30年当上了大佐。而饭塚直到31年的8月1日才和陆士比他晚两期的下村定、木村兵太郎等人一起晋升大佐。而且当上大佐之后还不是去当联队长,而是“配属”在法政大学。也就是给那些大学生们当军训教官。直到九一八事变爆发,一直不得志的饭塚朝吉才被提拔起来当了步兵第63联队长,跟着广濑寿助中将(陆大21期)为师团长的姬路第十师团杀奔满洲。在镇压反抗日本武装移民政策的依兰县土龙山大暴动时,这位戴着天宝钱徽章的饭塚大佐被民众抗日武装击毙。和两年前林大八大佐被击毙一样,饭塚大佐的战死同样震撼了日本陆军。要知道这回战死不仅仅是一个陆大出身的大佐联队长,而且打死他的还不是中国正规军,而是被日本人称为“匪贼”的民众抗日武装。可以说从这时开始,日本人才把东北抗联及其他抗日武装看成是真正的对手。饭塚朝吉被击毙后,第10师团便被调回国休整,而师团长广濑中将也在几个月后被转入了预备役。  饭塚朝吉在世时也许为自己的仕途不顺而苦恼过,但他有一点可以聊以自慰:在陆士18期毕业的同期同学中,他是第一批晋升为陆军少将的人,只不过是战死“特晋”而已!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死在中国抗日战场上的日本将军只有林大八和饭塚朝吉这两个人。1932年被辽西民团打死的古贺传太郎,死亡是中佐,阵亡之后被追晋为大佐。他死后也没有成为将军,因此《毙命全纪录》将其收录并称其被追晋为少将是错误的。据称是1932年12月被庄河大刀会劈死的森秀树,在日本将官资料中查无其人。有可能是伪满陆军少将,而非日本陆军少将。《毙命全纪录》称1935年12月病死的第16师团长渋谷伊之彦中将是被“抗日武装”击成重伤然后毙命的,但书中并没有说明是哪只“抗日武装”击毙的,也没有说明击毙的具体情况。从日文资料看,渋谷伊之彦中将属于病死应该没什么问题。这几个人我以后还会再具体说。  接下来便是七七事变之后被击毙的将军了,第一个是七七事变53天之后阵亡的步兵第6联队长仓永辰治大佐。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上面给出的表中时间有错误,加纳治雄是37年10月被击毙的。还有几个10月被击毙的将军都写成了1月。大家按照我下面写的顺序看即可。  
  楼主说话也请端正姿态哦!  —————————————————————————————  但是,笔者在对张、薛二先生所著的上述几部书进行通读之后却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二位先生似乎没有区分清楚历史纪录与历史故事之间的区别。这几部书都带着强烈的仇恨感情去描写在华毙命的日军将帅,将他们每个人作恶多端的行为以及最后的下场描写的淋漓尽致。但这些故事大多没有事实依据,也没有给出具体的资料出处。在这几部书中,关于历史事实方面的错误非常之多,有些错误是非常荒唐可笑的。说的难听一点,简直可说是胡编乱造!  —————————————————————————————  您的治史态度,就是这般的愤青语言?!  打压 指责他人并不能证明自己的正确。  据我所知,二位老者的著作,大概是国内较早的记述侵华日军在华毙命将领的书。尽管其中有不少的讹误,也属正常,好像也没有因此而贻害大众吧?  日本人出的那几本工具书就是您的金科玉律?就是权威公正的?  以此来否定他人的研究成果恐是不妥吧?  日本人出的书您就佩服的如此这般?  二战中日本人照样也是夸大自己的胜利战果,淡化缩小自己的损失,他们就是公正的么?
       作者:三羊开泰 回复日期: 15:49:15 
    楼主说话也请端正姿态哦!    —————————————————————————————    但是,笔者在对张、薛二先生所著的上述几部书进行通读之后却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二位先生似乎没有区分清楚历史纪录与历史故事之间的区别。这几部书都带着强烈的仇恨感情去描写在华毙命的日军将帅,将他们每个人作恶多端的行为以及最后的下场描写的淋漓尽致。但这些故事大多没有事实依据,也没有给出具体的资料出处。在这几部书中,关于历史事实方面的错误非常之多,有些错误是非常荒唐可笑的。说的难听一点,简直可说是胡编乱造!    —————————————————————————————    您的治史态度,就是这般的愤青语言?!    打压 指责他人并不能证明自己的正确。    据我所知,二位老者的著作,大概是国内较早的记述侵华日军在华毙命将领的书。尽管其中有不少的讹误,也属正常,好像也没有因此而贻害大众吧?    日本人出的那几本工具书就是您的金科玉律?就是权威公正的?    以此来否定他人的研究成果恐是不妥吧?    日本人出的书您就佩服的如此这般?    二战中日本人照样也是夸大自己的胜利战果,淡化缩小自己的损失,他们就是公正的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对于战死的任何一个人都要记录在案.听在日本居住的导游讲.日本东京的靖国神社里有所有为日本战死的人的姓名包括为日本死的外国人.  日本对于每一次战斗的伤亡人数都要统计的.  所以不懂不要装懂.
  作者:三羊开泰 回复日期: 15:49:15     ————————————————————————————    我的语言是“愤青”语言?呵呵,真有意思  您大概没有看清我写的东西吧?张、薛二位先生最早出版有关侵华日军将帅毙命情况的书是在1990年,最新版的《毙命全纪录》是在今年1月份刚刚出版的。这十九年来,书中的错误该有的还是有。书中充斥着根本就经不住推敲的耸人听闻的故事。不要忘了这部书的分类是“侵华事件—史料—日本”!如此不尊重历史,这叫“也属正常”?作为国内唯一一本关于这个问题的专著,这叫“也没有贻害大众”?  日文史料不值得相信?那您告诉我从哪查日本将领的情况?《日本陆军将官辞典》记载了几乎所有日本将官的详细生卒年月日,试问国内有哪本历史著作能做到这点?在国内,只要是研究抗战史的人都会去研究日本史料。告诉您,日本人的著作,哪怕是右翼的著作,也不会像中国的历史出版物一样瞎编出根本没有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表达一下自己对于治学不严谨的愤怒就成愤青了?那您爱上哪上哪去吧,不爱看别来看。我相信这个帖子怎么样大家自有公论的。
  我们国家已经建国50年了.许多数字都是虚的.是不敢拿出来滴.
       作者:lfnb1988 回复日期: 16:21:35 
    作者:三羊开泰 回复日期: 15:49:15         ————————————————————————————        我的语言是“愤青”语言?呵呵,真有意思    您大概没有看清我写的东西吧?张、薛二位先生最早出版有关侵华日军将帅毙命情况的书是在1990年,最新版的《毙命全纪录》是在今年1月份刚刚出版的。这十九年来,书中的错误该有的还是有。书中充斥着根本就经不住推敲的耸人听闻的故事。不要忘了这部书的分类是“侵华事件—史料—日本”!如此不尊重历史,这叫“也属正常”?作为国内唯一一本关于这个问题的专著,这叫“也没有贻害大众”?    日文史料不值得相信?那您告诉我从哪查日本将领的情况?《日本陆军将官辞典》记载了几乎所有日本将官的详细生卒年月日,试问国内有哪本历史著作能做到这点?在国内,只要是研究抗战史的人都会去研究日本史料。告诉您,日本人的著作,哪怕是右翼的著作,也不会像中国的历史出版物一样瞎编出根本没有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表达一下自己对于治学不严谨的愤怒就成愤青了?那您爱上哪上哪去吧,不爱看别来看。我相信这个帖子怎么样大家自有公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顶一下。  不过楼主也要大度点。三羊开泰能看你的文章并提出意见,也是很难得的。当然说人家是愤青是不对的。  宽容点!中国缺少的就是宽容。      
  张老是位怎样的人,不妨先请楼主阅读一下这段文字,不太长  ----------------------------------------------------------  北京军区司令部张子申 五十三岁再出征         www.XINHUANET.com  日 10:21:58  来源:解放军报        
本是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北京军区司令部退休干部、原编研室研究员张子申却重新披挂出征。15年的呕心沥血,这位老军人先后出版了《杨成武军事文选》、《战将与统帅》、《晋察冀抗日斗争》、《历史的耻辱柱》等30本书籍;撰写了210篇研究文章;担任编剧、制片人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黄土岭1939》和《大渡桥横铁索寒》,先后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飞天奖、解放军文艺奖和金星奖。日,张子申同志被北京军区司令部表彰为先进退休干部标兵。        
“两战两捷”,艺术成果叠出     
1991年,张子申退休了。长期研究我军战史的经历,让他心中有一个愿望: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我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历史。     
他把第一个突破点瞄准了“黄土岭”:抗日战争中,我军在涞源黄土岭击毙日寇“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他要策划一部电视剧,再现这段历史,向抗战胜利50周年献礼。     
选题得到中宣部首肯,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各方面一致推举他编写剧本。张子申虽然长期从事文字工作,但对编剧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     
“再难也不当逃兵!”张子申没有退缩,他找来许多军事题材影视剧本,研究别人怎样描写战争,怎样谋篇布局和展开故事。一边写一边征求八一电影制片厂专家意见,五个来回后,剧本上报中央“重大历史题材办公室”审查,一次通过。         
张子申在中央档案馆发现,史书上记载的与杨成武政委一同指挥夺取泸定桥的红四团团长王开湘实际上姓“黄”。由于黄开湘到陕北即病逝且无子女,后人由于福建方言“黄王”不分,才造成错讹。为了这件事,他多次找有关部门,终于恢复了史实。     
为了完成《历史的耻辱柱》一书,十几年间,他自费到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几百个战场遗址调查访问,还委托友人到日本图书馆查索资料。这部38万字的书中,描写了甲午战争以来侵华日军160名将帅的毙命过程。军事科学院军事专家刘庭华教授撰文说:“这项重大课题填补了抗战史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老骥伏枥,呕心沥血志千里     
《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总导演舒崇福说到张子申,一连用了“七个非常”:为人非常正直,工作非常敬业,责任心非常强,对历史研究非常深,脉络非常清晰,对电视剧非常专业,艺术追求非常高。     
在泸定桥拍摄“夺桥”一场戏时,为确保质量和效果,张子申在拆掉桥板的101米铁索上来回走了许多次,不顾间隔30公分的铁链在大风中晃动摇摆,亲自在铁索上反复爬行为演员作示范,差一点掉进水深浪急的大渡河里。     
在大凉山深处拍摄时,他得了急性中毒性痢疾,高烧40度,8天时间体重由120斤骤降到90多斤,出现严重脱水。不能上现场,他就把每晚看样片的地点改在自己的宿舍,躺在床上审查。医生劝他:“再这样下去,会累死的!”张子申却一点也不后悔:“人的生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生命存在的价值。” 丁建军  ----------------------------------------------------  你写你的文字,发表你的看法,都很正常,但不要学会尊重理解和宽容他人。     
  你写你的文字,发表你的看法,都很正常,但不要学会尊重理解和宽容他人。  ----------------------------------------------------------  对不起!多打了个“不”字。
  作者:三羊开泰 回复日期: 16:50:19     ——————————————————————————    理解和宽容是需要的,但我们要就事论事。对于张子申、薛春德二位先生的工作,我是尊重的。但我不得不指出《毙命全纪录》在史实问题上的严重失实,这种错误有很多并且稍微一用心就能分辨出来。我还是要说,作为历史工作者,张、薛二位先生并未用认真科学的态度来写《毙命全纪录》一书。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二位先生,国内史学界的风气一直就是如此,这误导了许多国内普通读者。  我并非专业研究历史的人,只不过手头有几本日文资料,再加上对那段历史有些兴趣才做了这个工作。希望大家多提意见。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因为日本曾是我们的仇敌就随意去“撰写”历史。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找来《毙命全纪录》这本书看一看,相信大家都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3.仓永辰治(-) 佐贺县人。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3期步兵科,同年12月26日授予步兵少尉军衔。日毕业于陆军大学校第34期,分配在陆军运输部任职。日任陆军步兵学校教官,日累升为步兵大佐,日任步兵第6联队长。日在上海蕴藻浜作战时战死,追晋陆军少将。曾获三级金鵄勋章。
  这贴要顶,张子申、薛春德明显属于爱国过了头,连山本五十六都能算到国军帐下,这可信度么......
  期待下文。
  仓永辰治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第一个被击毙的日本将军。他是率领步兵第6联队在上海吴淞口登陆后第六天,在蕴藻浜激烈的战斗中被中国军队击毙的。这个名古屋步兵第6联队是我中华的死敌之一,他属于第3师团下辖部队。早在1928年日本山东出兵时就来到济南屠杀过中国人民。1934年-1936年又调到满洲镇压过抗日联军。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之后,这个联队来到中国先后打了淞沪会战、南京攻略战。其后一直到1945年在安徽芜湖战败投降,这支部队一直没有离开中国。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浙江作战、常德作战再到1944年的豫湘桂大陆打通作战,步兵第6联队几乎一场不落地参加了日军在华的所有大战役。就在仓永辰治战死的六年多后,联队长中畑护一大佐也在常德倒在了中国军队的枪口下。
  3.藤井重郎(-) 福岛县人 生于若松市 农民盐谷孙右卫门第六子 商人藤井定吉养子。先后毕业于仙台陆军幼年学校,陆军中央幼年学校。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步兵科,同年11月1日授予步兵少尉军衔,任步兵第32联队附,参加日俄战争。后历任步兵65联队附、中队长,独立守备第2大队附,步兵第4联队中队长,步兵61联队附、大队长,步兵第44联队附,松本联队区司令部员。1930年8月晋升为步兵大佐大佐,转入预备役。九一八事变后来到中国东北历任大同学院学监,靖安游击队副司令,靖安军司令官。1933年3月授予满洲国陆军少将军衔。后任热河支队长,日在热河指挥对抗日武装进行“讨伐”时战死,追晋日本陆军少将、满洲国军中将。长子陆军兽医大尉藤井毅,第三子陆军大尉藤井信(陆士57期,战死)。
  这个有个错误,藤井重郎死在仓永辰治之前。因此藤井重郎应该在前,仓永在后编号为4.
  这个藤井重郎《毙命全纪录》一书未收录,在国内的史料中也没有人提及。是我在《日本陆军将官辞典》一书中发现的,在《日本陆海军总合事典》中也有该人的详细资料。藤井重郎陆士16期毕业,晋升为大佐后便转入预备役。九一八事变后来到中国东北,加入伪满军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37年任伪满军热河支队长对热河的“匪贼”(抗日武装)讨伐进行作战指导时战死。死后日本、伪满两国军衔各长一级。被追晋为日本少将、伪满中将。这个人应该可以确认。但目前我还不知道击毙他的抗日武装是八路军还是热河当地的民众抗日武装?从日文资料来看应该不是国民党军击毙的。当时热河属于伪满洲国领土,关于1937年8月在热河击毙藤井重郎的抗日武装是哪只部队这个问题,希望知情的朋友提供信息,谢谢!
  支持楼主.搞历史一定要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光凭一腔热血是搞不好历史的.记得南京大屠杀也是在我们改革开放80年代才披露并进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的.  尤其是对中日战争的历史研究.一定要在有说服力.别老搞什么地道站\地雷战\麻雀战之类的令人反感的研究.就像前段的顺溜.CCTV的编导脑袋进水了.这令人恶心.  为什么日本有人不承认南京大屠杀,他们强调的杀的战斗人员.因为我们的电影电视都是老人\妇女\小孩都是杀鬼子的.他们说是你们全民皆兵啊.  支持楼主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历史应该要真实,不应参杂个人的感情因素。支持楼主!
  5.大生檀城(-) 东京都人。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炮兵科,同年12月25日授予炮兵少尉军衔。日任野战重炮兵第4联队长(关东军、第4师团),同年9月11日在北满佳木斯驻屯时战死。追晋陆军少将。    大生檀城在中文史料中亦无人提及。日本1981年出版的《陆军将官人事总览》中也没有关于此人的资料。我是在2001年出版的《日本陆军将官辞典》中发现他的。此人具体履历不详,我们只知道他在当上野炮兵第4联队长四天之后就战死了。战死时他的上级部队是大阪第四师团(师团长松井命中将)。他是在佳木斯驻屯时战死的,第四师团不久之后就被调到华北参加作战,因此很容易让人把大生檀城的战死看成是东北抗联的功绩。1937年东北抗联的斗争虽然遭到很大打击,但在北满的抗联第三路军还有不小的势力。打死一个野炮兵联队长大生檀城是有可能的。当然由于日文资料语焉不详,我们目前还无法断定此人的阵亡情况如何。但既然日文资料认定此人为“战死”,那么把击毙他算作是中国人民抗战的功绩是完全没问题的。希望对东北抗联历史有研究的朋友提供有关信息。
  6.平岩栋一(-) 爱知县人。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5期步兵科,同年12月23日授予步兵少尉军衔。日毕业于陆军大学校第33期,分配在陆军士官学校任职。日任第10师团(北支那派遣军、第2军)大佐参谋长,率部沿津浦线向河北沧县发动攻势。日指挥作战时战死。追晋陆军少将。    平岩栋一《毙命全纪录》一书未收,但在国内其他资料有提及。他是陆大33期毕业生,这个33期生死在中国战场的可不少。1937年通州事件时被击毙的特务机关长细木繁中佐,40年在河南被击毙的步兵集团长饭田泰次郎少将,还有那个41年在安徽被击毙的旅团长山县业一少将都是这期的。同前面的饭塚朝吉一样,平岩栋一在陆大的成绩相当差,同期66人中排倒数第7名。上面那三位同样在中国战场挂掉的都比他学习好。他是在辅佐姬路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中将(陆大27期)在华北进行侵略作战时战死的,因此基本可算作国府军战绩。
  楼主做的工作太有意义了,不顶不行啊!虽然我能做的也就只有顶了。
  战死时他的上级部队是大阪第四师团(师团长松井命中将)。  —————————————————————————————  大阪第四师团好像在二战中非常有名啊。日军中一支以战斗力差而闻名的另类部队,号称“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日本历史学家关幸辅在文章《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中,曾详细描述了第四师团的各种佚事。有很多笑料。1937年,因驻华日军兵力吃紧,日军大本营将第四师团调到中国东北,划归关东军序列。
  理解和宽容是需要的,但我们要就事论事。对于张子申、薛春德二位先生的工作,我是尊重的。但我不得不指出《毙命全纪录》在史实问题上的严重失实,这种错误有很多并且稍微一用心就能分辨出来。我还是要说,作为历史工作者,张、薛二位先生并未用认真科学的态度来写《毙命全纪录》一书。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二位先生,国内史学界的风气一直就是如此,这误导了许多国内普通读者。    我并非专业研究历史的人,只不过手头有几本日文资料,再加上对那段历史有些兴趣才做了这个工作。希望大家多提意见。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因为日本曾是我们的仇敌就随意去“撰写”历史。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找来《毙命全纪录》这本书看一看,相信大家都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  楼主如此说,就是一个不错的治学态度,当然欢迎喽!  之所以跟帖,也是基于您的某些刻薄的语句而发。  张薛的书,也是参考了大量的日文资料的,看看书后的参考书籍就知道了,好像也不是在凭空臆造的。  楼主的帖子作为一家之说,依据日文资料给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无可厚非。但因此而鄙薄国内的研究著述,似亦不可取。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几十年来,对于抗战的杀敌战果,国共双方应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大和拔高。近年来的研究趋向于客观和回归理性,进一步走近历史的真相。  楼主的帖子能够在这里发表,应该说也是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的结果。只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lfnb1988兄,根据野炮兵第4联队史的说法,大生檀城是在攻略山西大同时中炮身亡的。
  关于藤井重郎的死,根据高乃恒所写《伪满靖安军始末》一文中是这样说的:“伪靖安军步兵第1团某连中士班长×××,平时寡言少语,做事认真,深得日本人连长信任,但他将爱国之心暗藏心底。1937年8月的一天,正当藤井司令视察阵地时,来到他班阵地,早已激起民族仇恨的他,见良机已到,毅然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乘其不注意,以机枪向其连发数弹毙命,并趁随行人员只顾凑前救护藤井的瞬间,他果断端机枪跑下山奔赴我抗日军阵地。当伪满军军官反应过来时,早已不见其踪影,只得胡乱向山下开枪了事;军军官气急败坏之余,命日军小队长迫田武夫用机枪扫射一通。”
  作者:三羊开泰 回复日期: 15:49:15    
    楼主说话也请端正姿态哦!    —————————————————————————————    但是,笔者在对张、薛二先生所著的上述几部书进行通读之后却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二位先生似乎没有区分清楚历史纪录与历史故事之间的区别。这几部书都带着强烈的仇恨感情去描写在华毙命的日军将帅,将他们每个人作恶多端的行为以及最后的下场描写的淋漓尽致。但这些故事大多没有事实依据,也没有给出具体的资料出处。在这几部书中,关于历史事实方面的错误非常之多,有些错误是非常荒唐可笑的。说的难听一点,简直可说是胡编乱造!    —————————————————————————————    您的治史态度,就是这般的愤青语言?!    打压 指责他人并不能证明自己的正确。    据我所知,二位老者的著作,大概是国内较早的记述侵华日军在华毙命将领的书。尽管其中有不少的讹误,也属正常,好像也没有因此而贻害大众吧?    日本人出的那几本工具书就是您的金科玉律?就是权威公正的?    以此来否定他人的研究成果恐是不妥吧?    日本人出的书您就佩服的如此这般?    二战中日本人照样也是夸大自己的胜利战果,淡化缩小自己的损失,他们就是公正的么?      历史资料是严谨科学的,如果里面写的都是些戏说之类的东西难道不可笑么?
  作者:三羊开泰 回复日期: 09:12:4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薛二位先生的书,让我感到最大的失误在于用写历史故事的方式来写历史纪实。其中大量的人物心理、语言行动的描写明显是通过想象得来的。既然是通过想象得来的,必然就会有很多讹误,经不住推敲的。尽管该书一版再版,但其中很多明显的错误依然没有改过来。希望您能平心静气地把我的帖子看完,我在文中也会指出《毙命全纪录》一书中的错误。相信最后您会有新的看法的。
  依辞典人物体例来看,文字表述当然要求准确、规范,不能夹杂作者的个人感情色彩,但这样一来,就显得严谨有余而生动不足。那么,《毙命全纪录》类书籍,有一些细节的描述,就显得丰富和具体。比如,读者既能了解该人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毙命的,也希望进一步知晓该人是被何方或以什么方式毙命的。  两种体例应该是互为补充才是。当然,主要史实应当做到准确无误。
  作者:lemanhb 回复日期: 09:29:59 
    lfnb1988兄,根据野炮兵第4联队史的说法,大生檀城是在攻略山西大同时中炮身亡的。    —————————————————————————————    谢谢!我刚看了子乔兄的文章,据春秋战国网友“紫钗恨”说,大生檀城是在大同聚乐堡战死的,见《东京兵团》、《野炮兵第四联队并关连诸部队史》。看来此人不能算作东北抗联的战绩,呵呵
  作者:lemanhb 回复日期: 09:36:37 
    关于藤井重郎的死,根据高乃恒所写《伪满靖安军始末》一文中是这样说的:“伪靖安军步兵第1团某连中士班长×××,平时寡言少语,做事认真,深得日本人连长信任,但他将爱国之心暗藏心底。1937年8月的一天,正当藤井司令视察阵地时,来到他班阵地,早已激起民族仇恨的他,见良机已到,毅然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乘其不注意,以机枪向其连发数弹毙命,并趁随行人员只顾凑前救护藤井的瞬间,他果断端机枪跑下山奔赴我抗日军阵地。当伪满军军官反应过来时,早已不见其踪影,只得胡乱向山下开枪了事;军军官气急败坏之余,命日军小队长迫田武夫用机枪扫射一通。”    —————————————————————————————    谢谢您提供的资料!
  楼主的帖子自当继续关注下去,有争论才有交流。修正讹误,以正视听。我没有疑义。楼主的几处补遗,彰显研究水准!
  只有那个阿部规秀是正儿八经的中将,所以黄土岭战役才会那么有名。
  7.加纳治雄(-) 东京都人 陆军文官三桥淳次子 加纳家养子。先后毕业于陆军中央幼年学校预科、陆军中央幼年学校。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步兵科,同年12月25日授予步兵少尉军衔。历任步兵第34联队附,名古屋地方幼年学校生徒监,中央幼年学校生徒队附,中央幼年学校副官,步兵第34联队大队副官、中队长,陆士副官,关东军副官,步兵第18联队附,冈崎师范军事教官,步兵第3联队大队长,步兵第3联队附,第1师团副官,(日晋升步兵大佐)第1师团司令部附,步兵第1联队留守队长,步兵第101联队长(上海派遣军、第101师团、第101旅团)。日战死于上海,追晋陆军少将。曾获三级金鵄勋章。长子陆军中尉加纳敬隆(陆士58期)。
  这个战死在上海的步兵第101联队长加纳治雄的经历可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无天组”奋斗史。日本陆海军都是相当重视学历的,军人在军校的学习成绩跟随一生,基本上只要在军校里学不好就只能平平庸庸地过一辈子了。日本陆军比较变态的一点是如果没有上过陆军大学校的话就只能一辈子在基层混,再怎么努力也甭想进中央机关。加纳治雄从进幼年学校起成绩就一直还不错,陆士毕业时在同期400多人中成绩也是名列前茅,还当过步兵第34联队的旗手(当时他的联队长就是后来在上海被尹奉吉炸死的那个白川义则大将)。看来好像挺符合考陆大的条件的,但不知道是他一到关键时刻就发挥失常还是怎么回事,总之他混到了30岁也没有考上陆大(日本陆大规定学员必须是在作战部队呆满三年的并且在30岁以下的中尉大尉,只能考三次)。这辈子看来就这样了。  兵变后第1师团被调往满洲,加纳治雄奉命留在东京看家。不到一年之后侵华战争爆发,由东京留守第1师团组成新部队第101师团,加纳治雄被任命为第101联队大佐联队长,率部在上海登陆与中国军队激战。这个杂牌部队第101联队在上海会战中损失惨重,不仅联队长加纳治雄去见了天照大神,连他手下的三个大队长(营长)也阵亡了两个(高见少佐、卯野少佐),还有一个重伤(川崎少佐),小队长一级的军官几乎全部阵亡或负伤。  继任加纳当第101联队长的是他的陆士一期后辈饭塚国五郎大佐。不到一年之后,饭塚大佐也在武汉倒在了中国军队的枪口下。
  8.井泽新(-) 广岛县人。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工兵科,同年11月1日授予工兵少尉军衔。日任工兵第2联队(中支那方面军、第10军、第18师团)大佐联队长,同年12月24日战死于南京,追晋陆军少将。  
  再顶一下
  井泽新在所有的中文资料和大部分日文资料中均不见记载,同样是我在《日本陆军将官辞典》中新发现的(见该书第58页)。令我感到惊异的是他居然是在南京陷落11天后战死于南京的!由于资料缺乏,他战死的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他阵亡的意义非同寻常,在已经陷入侵略军铁蹄的绝望的南京,居然还有一个日军大佐因与中国军队作战而毙命!个人猜测,他有可能是在前面跟着久留米第18师团打淞沪会战和南京攻略战时负了伤或得了病,在南京陷落之后死亡的(但那样就成了战病死)。当然或许可能是死于残留中国军民的抵抗?个人不敢轻易下结论,还请知情的朋友提供线索。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在中国首都沦陷、人民遭到残酷屠杀的时候,有一个叫井泽新的大佐联队长死在了南京。这毫无疑问应该算到中国抗战的功绩里。
  先记号,然后仔细看
  抗日!
  杀.......................................日本  灭.......................................日本
  好看了!  帖子的这种结构——辞典条目+考证细节文字,无疑使读者对此有了较为清晰、具体的印象。
  其实,楼主应明白什么是& 政治任务& 就行了.  政治立场要坚定啊& 不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真又如何,假又如何?     广告假得很啊,大家还不是每天都看?!  
  历史是严谨的不能靠自己爱好来‘戏说’!‘戏说’历史只能是自取其辱。
  王亚樵暗杀的算不算啊?
  太好了~一晚上不见,朋友们都来了,谢谢大家
  这帖子不到一周便突破了万人点击率,当初那个陆军大将的帖子用了近两个月呢~呵呵
  作者:哥是神 回复日期: 13:34:24 
    王亚樵暗杀的算不算啊?    ————————————————————————————    您说的是不是被炸死在虹口的白川义则大将?那个是朝鲜志士暗杀的,我这里讨论的是战场击毙或是战病死的
86深感钦佩
  作者:mdfsk1276 回复日期: 23:32:10 
    姓名 时间 陆士 陆大 军衔      林大八---这个是顺溜打死的      加纳治雄---这个是三营长打死的      仓永辰治 ---这个是陈大累打死的      藤井重郎 ----这个是江大牙打死的      大生檀城 -----这个是李云龙大刀砍死的,当时他正坐在飞机上在6千米高的空中,但是没能逃脱李云龙的大嫂      平岩栋一……一下所有日军将佐都是被新四军八路军打死的    国民党连日本兵都没见到过一个    不会删了8  +++  说的好,国民党反动派什么时候打过日本人,连日本人的影子都没见到就溜的远远的,那几百万的鬼子不全是“中流砥柱”先生一个人消灭的吗,连原子弹都没有这位先生威力大,呵呵
  作者:王挥戈之徒 回复日期: 14:40:07 
  老冰风范    ——————————————————————————    可不敢当,怎敢和老冰相比
既然是史料就要严谨.你要戏说 是可以的.但要打上史料的幌子.那就是无耻了. &刘文才水牢&充分反映这一点. 再说.以前有多大功劳.并不代表说话{写书}的可信度.例如.文革中很多将帅.文豪都是可耻的. 连沉默都没有.别说都是被逼的吧
既然是史料就要严谨.你要戏说 是可以的.但要打上史料的幌子.那就是无耻了. &刘文才水牢&充分反映这一点. 再说.以前有多大功劳.并不代表说话{写书}的可信度.例如.文革中很多将帅.文豪都是可耻的. 连沉默都没有.别说都是被逼的说假话整别人的吧  
  水川伊夫是佩中将衔的日本地质专家,严格来说不算将军,授将衔是为了方便他勘测我国矿产资源从事间谍活动,他确实死在了中国,好像是被董其武部下击毙的
  认真学习中,不过楼主也不要忘了,你的那个陆军大将的帖子还未完成,我可是天天去看的,期待更新。  中国人,尤其是大陆作者写的有关日本侵华或者是太平洋战争的书籍根本就没法看,感觉他们不是在进行历史研究,而是宣传仇恨,每篇都充斥着主观意念,文革式的思维和用词,令人恶心不已。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渠县打死驻港部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