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美元兑换人民币币要去那里换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0美元=605.3269人民币元 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更新时间: 15:40 外币换人民币的 看最新现钞买入价 根据当
大家还关注当前位置:
>>>按照1美元兑换人民币6.3元,阿姨有50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
按照1美元兑换人民币6.3元,阿姨有50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少美元?(保留两位小数)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793.65(美元);答:到银行可兑换793.65美元.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按照1美元兑换人民币6.3元,阿姨有50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主要考查你对&&认识人民币及简单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认识人民币及简单的计算
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人民币按质地分为: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有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1元=10角、1角=10分。 人民币纸币展示:硬币:
发现相似题
与“按照1美元兑换人民币6.3元,阿姨有50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240718880609693158901878216281当人们拿人民币去国内银行兑换美元,国内银行是怎么去和美国银行结算的呢?背后的流程是怎样的?
【xiangluca的回答(40票)】:
当人们拿人民币去国内兑换美元,国内银行是怎么去和美国银行结算的呢?这个问题仅仅适用于非强制结售汇的国家。
在天朝,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和实质上的固定汇率制度(嘤嘤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就是说,虽然有一个银行间市场存在,但因为央行在市场上的匿名参与,实质上可以认为,银行和你兑换的美元,来自于央行,也最终归集于央行。
举个例子,某某银行每一天的售汇和结汇头寸自己内部可以互相平,剩余的头寸可以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来交易,而整个外汇市场的头寸无法平息的时候,为了维护汇率稳定,央行通过匿名参与,悄悄拿走多余的美元,或者投放短缺的美元。
————————————————————————————
那么问题就来了:要是哪天央行手头的美元不够用了,或者人民币不够用了,它找谁结算?
首先,目前央行暂时不会出现美元不够用了的情况。原因很简单:
把美元卖给央行的人远远多于从央行买美元的人。因为天朝是超级顺差国(2013年贸易顺差为2597.5亿美元),出口企业手上有大把的美元想要和央行兑换。
其次,央行一定会人民币不够用。同样因为天朝是超级顺差国,想要拿美元找央行换人民币的人太多。那么央行应对人民币不够用,只有两种手段:
1,提高人民币的价格——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会对出口企业进而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有负面的影响,所以这种手段是需要谨慎采取的,
2,“印刷”更多的人民币——这会引发国内通货膨胀;
国内对于通胀的忍受力度也是有限的,所以“外汇占款”这种手段也不能无限制地使用。
于是,人民币升值和国内通胀之间,央行总处于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两难之中。这样,顺便就回答了题主关于汇率如何决定的问题,它是由外汇交易市场供需情况和央行对于国内经济的权衡中决定的,如果把央行也视作一个市场的参与者,那么也可以认为汇率完全是市场供需的结果(就是所谓“有管理的浮动”)。至于外汇市场的供需受什么影响,那主要是1)国际贸易需求和2)金融市场的抽风程度、以及3)美联储的抽风程度等共同决定的。
————————————————————————————————
如果题主想问的不只是美元和人民币的兑换,而涉及到你在银行的美元账户如何和国外银行的美元账户结算的问题,请参见:
关于外汇储备作为外国债务,如何看待的问题,可以参见我的回答:
【mudbear的回答(20票)】:
1.银行间的外汇交易是什么样的?
以一笔最简单的银行间即期外汇买卖询价交易为例:
Reuters Dealing 3000系统,A行的外汇交易员甲在终端机上向其他终端上的B行交易员发起对话,格式如下:
[Receiver Bank Code] * [Time Code]
Our terminal: [Initiator Code] Our user: [User Name]
# USD/YEN PLS (向分币种交易员专机发起对话请求)
# HIHI FRD
# WE SELL JPY 150MIO VAL 6 DEC 14 (我方日出售日元150mio)
# PLS (请报价)
》》》》》120.03 (对方报价)
# OK DONE PLS CFM(成交,请确认)
# TO CONFIRM AT 120.03 I SELL JPY 150MIO VAL 6 DEC 14(确认我方以1USD=120.03JPY的价格出售日元150mio,日交割)
# USD TO [My Bank] (我方确认,说明资金交割路径,至我行清算行)
# DO U AGREE
》》》》》TO CONFIRM 150MIO AGREED AT 120.03 I BUY JPY
》》》》》VAL 16DEC12
》》》》》JPY TO [My Bank] (对方确认,确认以1USD=120.03JPY的价格买入日元150mio,日交割,说明资金交割路径至清算行)
# TKS BIBI FRD
# END LOCAL
上述对话之后一笔外汇交易就成交了,真正的资金划拨是后台清算部门的工作,他们将根据交易员成交打出来的流水,在指定的日期将交易金额的外汇划入清算行。
在路透终端上每秒都有无数这样的交易在进行,而上述对话只是同一家银行的不同分行之间的交易,如果是不同的做市商例如HSBC和摩根大通进行交易,双方的报价构成了市场报价,也就是路透系统上显示的实时交易价格。由于外汇市场是24/7的,实时交易价格也是每分每秒都在蹦字儿,这就是汇率的市场价格。汇率的理论价格是另外一码事,影响因素包括利率、两国的通胀率、两国的政治、产业政策、经济周期等,而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除了内包理论价格以外,必然受到汇率管制因素的影响、可能受到交易双方当前头寸的影响、交易双方各自是否看好其中一个币种的经济前景等等。一般情况下,每天银行间交易的汇率波动范围不会太大。
2.我国的相关外汇管理规定
以下是2013年时我写过的答案,现在已经不适用了:
每天上午9点国家外汇局公布中间价,是银行对外外汇交易价格的指导价。外管局目前对银行对客结售汇美元挂牌价格有限制性规定,即当日卖出最高价与买入最低价之差不得超过外汇局公布的中间价的1%,其他币种不管。所以银行只要保持在这个幅度之内,价格自主决定。
现在适用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银行挂牌汇价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号文,
1.人行授权外汇交易中心每个工作日上午9:15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等各币种汇率中间价
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为: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3.人民币对欧元、港币和加拿大元汇率中间价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分别根据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午9:00国际外汇市场欧元、港币和加拿大元对美元汇率套算确定;
4.人民币对日元、英镑、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马来西亚林吉特和俄罗斯卢布汇率中间价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银行间外汇市场相应币种的直接交易做市商报价平均得出。
5.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下2%的幅度内浮动。
6.银行可基于市场需求和定价能力对客户自主挂牌人民币对各种货币汇价,现汇、现钞挂牌买卖价没有限制,根据市场供求自主定价。
对比以前的外汇管理规定和新的外汇管理规定,最明显的差异是:外汇管制从管制终端价格变成了管制银行间交易价格,并且允许的波幅扩大了很多。
以前中间价是固定的,同时限制了银行对客结售汇业务卖出价与买入价之间的价差,当日卖出最高价与买入最低价之差不得超过外汇局公布的中间价的1%,但是买入卖出差价幅度可以是不对称的。举例说明:
某日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的指导价是6.35,
假如这天某行手里特不缺美元,特不想要美元,不鼓励人们拿美元来换人民币,可以把美元买入价定得尽量低,比如6.3,那么这家银行在这一天日卖出美元的最高价格只能是6.3+6.35*1%=6.3635;
假如这天另一家银行特别缺美元,愿意高价收购,把美元买入价定在6.34,那么这家银行那么这家银行在这一天日卖出美元的最高价格只能是6.34+6.35*1%=6.4035
现在中间价是各家做市商报价加权计算得出的,银行跟银行之间的交易以中间价为参考,不超过上下2%的波幅即可。
3.银行是怎么确定对客结售汇价格的?
对小额客户和大额结售汇的报价方式是不一样的。
对小额客户,银行总行每天一开始营业就会根据中间价确定出当天的挂牌汇价,各分支网店都一样。但是在一天当中,每家银行的汇价管理方式不一样,有的是按照一定频率随市场行情调整,也有一整天都不变的。有人到柜台换汇就按当前的挂牌汇价兑换。
但是大额换汇都是逐笔询价、背对背平盘的,因为每家银行每天只持有一定量的外汇头寸,但不可能每个币种都备足(这样银行的汇率风险巨大)。
有大额客户需要兑换某个币种而银行没有那么多的时候,要到市场上或者跟央行买,多余的也可以卖出去给其他银行或者卖给央行。
举例来说,假如某贸易企业结算需要用日元兑换美元,日元总金额是150mio,银行会当即到交易平台发起询价,然后就会发生一开始说的交易员之间的对话……
好了现在银行知道了,我用这些日元兑换美元的成本是120.03,那么对客户的报价就是成本价加点,比如122.35
这中间的差价就是银行汇兑收入,属于中间业务收入的一种。
【chenshi的回答(8票)】:
业内人士怒答一发。
你拿人民币去银行买美元,比如去A银行吧。在A银行看来属于结售汇业务,里面涉及交易敞口归集、平盘、资金清算等方面的内容,分别说下:
1、敞口归集
你去A银行网点买入美元,你账上的美元多了,银行的美元就少了。对于A银行来讲,这算是美元的短头头寸。银行各个网点、网上银行等渠道每天会接到大量的结售汇交易,每个交易产生的美元的长头或者短头头寸会通过系统归集到交易室,实时更新。如果一段时间内长头寸和短头寸数量相近,交易员就省心了,happy的看着它们对冲。如果碰巧大家都跟你一样买美元,银行的美元短头寸越攒越多,交易员就出手平盘了。
平盘指的是银行通过交易把自己的美元长头寸或者短头寸搞掉。如上面例子,A银行的美元短头寸很大,交易员会从市场上买入一定数量的美元。这个市场就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唯一官方的美元人民币交易所。银行通过即期交易从交易对手,比如B银行买入了美元,在约定的日期B银行会把美元付过来,A银行等着资金清算就行了。
3、资金清算
交易时双方会约定好资金清算的账户。如果是双方之间直接清算,B银行的清算部门会给他家的美元账户行(比如C银行)发一个付款指令,没错就是通过大名鼎鼎的SWIFT发报文。C银行会根据指令把美元付给A银行的账户行(比如D银行),D银行收到C银行付过来的美元后,把这个钱记到A银行的账户里,A银行的清算部门一查帐,OK,看见钱了,就算B银行支付成功。(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有个好基友叫上海清算所,如果A银行和B银行都是上清所的会员,是通过上清所净额清算的,实际清算细节跟上面说的有所区别)
总结下,你从A银行买了美元,A银行美元少了,去市场上买回来。B银行卖给了A银行,支付是通过双方的美元账户(C银行、D银行)。A银行收到B银行付过来的美元,补上了先前卖给你的美元短头寸。
汇率的形成比较麻烦,别的答案说了挺多的,我就偷懒不写了。
【Ivony的回答(0票)】:
对于中国这种强制结汇的国家,非常简单,人民币都是找外管局换成美元的,所以汇率,基本上外管局说了算。
对了,外管局和央行是一家子。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现在是不是需要将人民币换成美元了?
股市暴跌,楼市高估,美国会不会来做空人民币?,那现在是不是需要卖房子并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换美元的问题在于,美元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什么时候抛才是最重要的。
所累,俺最近在想的都是啥时候把美元和日元换回来。
楼主讲的非常到位,可惜,中国目前一样也做不到。就和2008年模式如出一辙。洪水来了,不是疏导,而是筑坝,看来房地产毒瘤不除,经济转型根本无解。
转自草根智库一般而言,美元指数超过一百时,美元被称为强美元。测度美元强弱的指标是多元的。其中,黄金、石油、美元指数最具代表意义。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元在急剧地转强,并且这一趋势仍未完结,未来数年强美元趋势似乎已成定局。强美元下,全球商品价格被迫重置。强美元下,各个国家必须调整本国经济政策,做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的应对。中国没可能例外,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战略选择。美国战略思维就美国而言,强美元是基于主观和客观的必然选择。21世纪初十年,美国的政治经济仍然在继续沉沦,一部分美国人开始觉醒并试图有所改变。美国人试图解决内部的三个棘手问题。第一,美国国债问题。美国国债扩张已经突破美国宪法的底线,如果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措施,美国宪政基础将会因财政非理性扩张而坍塌。第二,美国分配问题。美国在苏联解体後,开始出现社会分配的历史性倒退。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迅速吞噬了战後的社会主义改造成果。美国社会分配急剧地向资本倾斜,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解决社会分配问题,一则是依靠财政改革,增加资产持有和资本利得的课税;二则是依靠金融,通过制造强美元,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国民福利,改善社会分配问题。第三,美国生产力问题。由于弱美元意味着实质通货膨胀高企,使得资本利得远远高于工业利润,导致制造业迅速退出美国本土,令美国生产力水准大幅度下降。强美元,将解决实质性通货膨胀,制造可控的通货紧缩,从而大幅度压缩资本利得,为重新工业化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强美元,可以迅速地、大幅度地提升美国生产力水准。同时,美国人也试图解决欧洲统一和中国崛起的现实压力。第一,极端严厉而统一的欧元区财政纪律,将会生产出一个极具自律能力的超级货币——欧元。一旦欧元被世界接受,不仅仅美元铸币税没有了,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也将随之消失。美国将重新沦为一个普通国家。第二,强大的制造业锻造出来的人民币,将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交换的可靠工具。人民币一旦被全世界接受,将成为自欧元之後,美元的另一严峻挑战。腹背受敌的美元,必须寻求根本性的突破。否则,美国将失去21世纪。无论是内部需求,还是外部压力,美国必须选择强美元。美国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国家,他们能够在战略上达成某种妥协和一致。显然,强美元,目前就是美国社会的一种共识。当然,信用虽然是一种意识形态,信用也需要经济基本面的支撑。美国在2008年後,最先、最彻底、最系统地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美国极大地压缩了资本收益水准,完成了新能源体系的重建,为再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美元转强,有着可靠的经济基础。他国战略选择面对强美元,大体有三种态度。第一,顺势而为,乘风破浪。日本做得最到家,主动贬值本币成全美元,借助日圆贬值迅速恢复中低端制造业,并利用人民币升值过程抢夺中国的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德国、英国、瑞士等金融强国,也是懂得顺势而为的国家,他们也在利用全球商品价格重置的过程迅速吸收全球资本,重新构建自己的经济体系和在全球的特殊经济地位。第二,继续鬼混,得过且过。一些老牌的欧洲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显然缺乏足够的战略敏感和清晰的战略思维,他们不敢大幅度贬值本币,也不敢放手财政制度改革,在激烈的全球调整中渐渐地处于劣势地位了。金砖国家,就更令人失望了,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始终纠结于既得利益而不能面对现实,对于已经发生了的历史变革反应迟钝,无辜地断送了已经出现了的良好发展势头。第三,逆流而上,拔得头筹。应该说,面对美元的世纪巨变,只有一个国家有能力正面应对挑战。那就是,拥有全球最大制造能力和占据全球最大市场份额的中国。中国应该逆流而上,拔得头筹。中国在2007年就提出了“去杠杆和调结构”,中国本应发生一场深刻的税政革命,极大地压缩资本利得,如果那样,人民币已经成为强势货币,已经在不经意中实现国际化了。然而,中国遇到了一个奇葩的管理层。他们似乎毫不在意中国人的未来,他们放弃了完成财政改革的历史机遇期,令中国为美国提供了强美元所需要的一切支援。中国输入了天量的通货,输出了天量的现货,人民币币值正在被有序地掏空。如果,中国拒绝吞下美欧日的通货膨胀,坚决地输出通货膨胀;那么,美国就必须加息以促成强美元(而绝无可能QE),欧洲就必须背负沉重的重组成本(也绝无可能QE),日本绝无可能贬 值日圆50%以抢夺中国市场。设想,中国减少现货出口(至少应该减少稀土等战略资源出口),而大幅度增加战略资源进口,进而大幅度实施战略性资源的股权购买;那么,今天,美欧日有机会享受通缩吗?美元、欧元、日圆会是怎样的一番天地呢?人民币难道会有贬值的压力吗?再深一步设想,如果中国大规模增持黄金、碳排放权、稀土等战略资源,人民币是否将变得更加坚挺而被全世界所有国家储备呢?继续往深处想,如果中国对国内西面的广阔区域实施马歇尔计划,在超过七亿人口的广阔区域大规模使用人民币,既可以完全释放过剩的产能,也可以获得所需的战略资源,北京将成为人民币债券中心,人民币也就自然国际化了。实在不理解,中国为什么要介意SDR?为什么要介意世界银行和IMF?为什么就是不能建立自己的主体性?强美元下,他国的战略选择,中国看到了些什么呢?没有别的,就是一个国家的主体性。主体性,就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独立性。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才存在利益本国国民的战略抉择。否则,是被战略选择的新型殖民地。中国错在哪里?面对强美元,中国管理层,选择了更强的人民币,以及超级房地产价格(逆强美元而上的商品价格)。理论上,强美元下,中国只能两选其一。要么,就让人民币贬值;要么,就让资产价格下降。如果,决定人民币超美元升值(约略升值15%),同时还让房地产成倍数上涨;那么,毋庸置疑,是在准备让人民币崩溃。因为,强美元的最後一跃,必须踩在一具伟大的尸体上。在中国,有一群奇怪的市场保救者,他们救美国、救欧洲、救股市、救房地产,他们的一切保救终将归于一种埋葬——埋葬人民币。在经济学上,不动产不断升值,仅有两种可能性发生。第一,是供应量稀缺;第二,是本币贬值预期。北上广深的房价疯涨,特别逆美元升值而疯涨,几乎毫无悬念是源于强烈的人民币贬值预期。以极高杠杆持有资产,以极高速度将资产价格膨胀,成为让一部分人暴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事实上,这三十年,人民币购买力一直处于加速贬值的状态。很多商品价格都上升了一百倍或以上。其中,由于1995年汇改和2005年汇改,扰乱了实质购买力与名义汇率的关系,出现了举世震惊的内贬外升的奇异景象。易言之,人民币汇率升值,完全背离了人民币实质购买力。由于过度生产和过度贸易,导致了非理性的外汇出超,压迫人民币非理性升值。如果,以人民币实质购买力评价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其实已经严重高估了(可以用AH股溢价做一个初步估算)。人民币汇率回归实质购买力,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北上广深的房价,已经与香港不遑多让了。要知道,香港是超级地租的超级样板,香港的房价意味着香港居民高达收入70%的广义税赋。很遗憾,中国正在重复香港的衰落之路。强美元之下,中国错在哪里?错在道路选择!弱人民币,就是掏空人民币币值,就是埋葬人民币一切备兑支付手段,就是不断削弱人民币实质购买力,就是要让人民币面对美元不战而败。中国的艰难抉择须知,强美元,所强者不是货币,而是重新做强美国国民经济。强美元的目的,是美国再工业化。美欧日都需要再工业化。那么,谁来让出工业化空间?换言之,谁必须在强美元中倒下?其实,国内外的利益集团已经给了中国答案。他们狂飙突进,将中国资本逼入不动产,再将不动产炒到高耸入云,最後中国开始见识这些利益集团胜利大逃亡。就如同南美、苏联、北非中东,在工业化的道路上翻车,陷入无边的革命和动荡。大国必须系统规划既定战略。没有清晰系统的既定战略,怎么可能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就宏观而言,必须明确基本的政策方向。人民币的战略支点,只能是中国正在持续进行的工业化,就是中国完成工业升级并覆盖全球的工业体系。为了完成工业化,中国就必须严厉限制资本向不动产转移。中国必须立刻进行完全彻底的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要进行税政革命。通过离境税、遗产税、赠予税建立第一道资产转移防线;通过房产税建立第二道资产持有防线;通过资本利得税建立第三道资产收益防线。通过系统安排,将资本利得压缩至工业平均利润之下,迫使资本重新回到工业领域,确保工业化升级顺利完成。就微观而言,仍然需要进行精准的操作。第一,大规模输入现货,大规模输出通货。支持在特定价位上稳定人民币汇率。同时,坚决实施税政改革,稳定人民币国内实质购买力。第二,通过果断的税政改革,实施对特定区域房地产价格的严厉打压,将不动产利润水准压缩到工业平均利润以下的水准。刺激资本重新流入制造业,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升级。不动产价格下跌,将有力地支持人民币流动性,将有力地支撑人民币实质购买力,将有力地支撑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第三,在必要的时候,一次性贬值人民币到一定水准,在此建立坚固稳定的汇率防线,严防死守24个月直到形势逆转。人民币贬值25%是财政可接受之极限,而超过7.8将极大增加财政压力,中国必须要有底线意识。同时,中国也不能且战且退,必须流出足够的战略防御纵深。若7.8,与港币1:1,有利于未来解决港币问题。第四,大路朝西,启动中国向西的经济振兴计划,大规模输出人民币通货(允许他们在京发行人民币债券),大规模输出过剩产能,大规模输入现货(优质资源和优质产权)。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困难,为人民币提供坚实的备兑支付手段。第五,启动水回圈治理规划和碳排放治理规划,在未来十年投入十万亿重整国土的国家预算,消化过剩产能和剩余劳动力。派几个“芝加哥男孩”,就能毁灭一国经济的时代,在中国应该也必须永远地结束了。————转自草根智库
16年一开年,人民币汇率连续下滑,开年7个工作日贬值超过1.3%。虽然总幅度并不是很大,但由于美联储加息、中国外汇储备减少5000亿美元、近期中国疲软的经济及12月外汇储备创记录大跌在市场上形成了比较强烈的贬值预期。虽然近期央妈出场救市,在离岸汇市通过中资银行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暴打空头,使得8日以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进入稳定回调,但最近在各家银行排队换美元的人仍然是一排排、一排排的,据说几家银行的网银系统都因此降速不少。简短而言,综合市场看法大趋势还是:近期企稳,但受经济调整和美元加息影响,贬值压力仍然比较大。辣么是不是一定要换美元呢?怎样才能更有效、更机智地换点美元呢?是不是一定要换 要是近几年有美元使用的刚需,还是应当根据需求的量备一些。这些刚需包括境外留学、海外置业、海外投资(如购买美元保险)、海外旅游、海淘等等,所以相信一线城市的朋友需求应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但大概换多少,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定,因为不考虑炒汇因素的话,美元和人民币低风险理财收益的差值大概在4-5%年之间。应换钞还是换汇 如果你不是现在就要带着美金出国的话,当然是换汇。因为现在的货币兑换政策就是鼓励换汇,以减少银行保存现钞的额外费用。在银行,买现汇和买现钞的价格一样的,但是在使用上却有较大的区别。一是现钞不能直接汇往境外。将来如果有汇往境外的用途,必须将现钞转成现汇,转换时银行会收取费用。二是如果将来要重新转换成人民币,现汇和现钞价格不一样,现汇的价格相对比较好。三是如果将来要提取成美元现金,现汇可1:1转成现钞,不受影响。我还要支付几年的美元保费,怎么交划算? 我有些朋友在去年或前几年在香港购买了以美元计价的养老型分红保险,面临着3-4年内每年要交一部分美元保费的需求。究竟怎么交才划算?我分享一下自己认为比较理想的规划:简单说,就是如果有富裕的资金,可以先兑换美元留待第3-4年缴费时使用,以充分利用升值预期。最近一年的保费,建议选择刷信用卡支付。刷卡的时候,注意选择双币信用卡,选用银联通道支付。这样,刷卡金额即时结成人民币,回境内后可以用人民币还款,不会占用自己每年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同时,国内大型银行的信用卡,在每年的出境高峰一般都有刷卡赠积分的活动(白金卡活动力度更大),去年就有境外刷满5笔10倍积分及额外奖励的活动,最终获赠的刷卡积分大概可以兑换两张往返深圳的机票,相当于可以免费香港游了。不过,千万别忘了查一下活动是否要提前注册!以上方法,土豪朋友请忽略。以上转自我个人的原创公众号财商一点点(CSYDD1001),主要是在朋友的鼓励下开设的面对非金融专业人士或者个人理财初级水平的朋友,提供一些建议。欢迎关注!利益相关:咖妈金融从业十五年有余,但条线有别,什么产品也不卖,故投资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来源,特此声明。
美金作为稳定的纸币,从2013年底到现在只有涨呢,不过银行没什么利息,但是很稳定可以作为稳定的资产储备。
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近期A股不正常暴跌,让我很没底,如果A股暴跌引发ZF资金面短缺,进而增加RMB流通至通胀,甚至经济动荡的话,对个人而言是不是要近期将持有的RMB换成美元保险一些呢?!我个人也没有得出结论,现在只能随时关注走势再做出决定吧...(PS:我是外行说的不准只是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担忧)
很可惜,目前银行存款的保险目前只能保证50W以内的存款,不是我小看各位土豪的家产,而是一般人手上的现金,也就这么多了,就打你手上有50W存款来算,美元涨十个点的汇率,你能换到手的美元相差多少呢?虽然我没算,但是明显没多少。不要扯蚊子腿也是肉啊什么的,我知道大家喜欢支付宝的原因,嗯。你换了美元又没地方花,存银行?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你看看外汇定期利息,跟人民币那点可怜的利息比还少的可怜。可能吧,你把钱拿在手里当人民币理财,指不定比你哪天把美元换回人民币换出来的人民币数额还多。不要忘记了,银行买入现汇和卖出现汇价格是有差价的。哪怕美元不涨不跌,你从银行买到美元再立刻卖出去都亏了一些。再换个思路,取现钞,咱不提我朝外汇管制里现钞提取数额的限制,现钞卖给银行简直是亏出新的高度啊,请自行银行网站查阅。其实可不可以换呢。可以的,只要你能把钱弄到美国去,就可以换,第一,钱都是在本国值钱,第二,离岸人民币汇率比大陆人民币汇率稍微高点,你想换回来的时候还好点。其实前阵子在哪看到一个新闻还是啥,说的一般家庭真的不需要外汇理财,这是真话,真不是骗你们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美元兑换多少人民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