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小区共驻共建机制制及发展战略

?特别关注?
建立合沪双城合作是安徽闯出崛起新路的战略之举
――“推进合肥-上海双城战略合作专家研讨会”述要
合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响应国家最近出台的一系列关涉安徽的战略部署,合肥市政协办公厅、市社科联(讲师团、社科院)于8月12日联合举办“推进合肥-上海双城战略合作专家研讨会”。合肥市政协、市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省市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  安徽省社科院原院长朱士群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后,省委、省政府提出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重大举措,中央连续出台一系列对安徽及合肥发展的利好政策,包括合芜蚌自主创新区的升级版、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的敲定、国家高铁干线路网八横八纵通道确立、国家级滨湖新区呼之欲出等等。可以说,合肥突破性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已然打开,合肥的战略定位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深化、拓展合肥―上海各项合作,其意义和价值更加凸显,也更为迫切。安徽在中部崛起中力争闯出新路,而实施合肥―上海战略合作的“新双城计”,作为闯出新路的一种探索和创新,不仅将能助推合肥在安徽闯出崛起新路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而且将能为跨域新型战略合作创造新经验。“新双城计”是加快安徽以及合肥发展的妙计,具备了实施的天时和地利,符合中央要求,符合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也完全符合省委、省政府新的重大决策精神。 “新双城计”不仅可以提高合肥市的综合竞争力,而且将有力提升安徽城市整体水平,撑起和壮大长三角城市群的安徽片,因而也是合肥市在领跑安徽于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闯出新天地,重构和优化合肥发展空间格局的一条妙计。建议合肥加紧筛选起步期的合作内容和合作路径,并把这些内容和路径项目化,分工落实到部门和团队,强化责任和问责机制,力争尽快启动和初见成效。要优选起步期的合作重点。合作重点可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也可以知难而进,先啃硬骨头。我主张由简而繁,以双城利益重叠面最大的、交集显著的地方做起,取得实质性进展。  安徽省政府参事程必定研究员认为,必须在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格局中打造合肥―上海双城关系升级版。今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把合肥都市圈纳入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以这一重大决策为标志,安徽以及中心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长三角城市群新阶段。合肥与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同一个综合体内,核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的联系将更为密切,对内对外都会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对内方面,将会在产业发展、要素流动、市场体系、科技教育、社会文化、生态保护、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形成高层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上海因素会更多地进入合肥,带动合肥市及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同时合肥因素会更多地进入上海,增加上海的要素供给和发展空间,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推进合肥与上海双城共同发展。对外方面,合肥因素和上海因素会形成合力,共同培育和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上海自贸区经验会在合肥复制,合肥成为上海对外贸易的战略腹地,上海将成为合肥的对外窗口,通过“一带一路”更多地走出去。更重要的是,在产业的高端环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会强化协同发展,努力占领全球更多的科学技术高地,提高合肥和上海及长三角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形成高水平的国际化发展格局。当前和未来,合肥和上海面临着共建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的战略任务。在上海发展历史中形成的合肥因素和在合肥历史中形成的上海因素,将会在新的发展时期得以传承,又会以新的方式在更多的领域得以新生。安徽省和合肥市应当力推合沪双城合作不断有新的实质性进展,共同打造双城关系升级版。  安徽省经济学会会长倪学鑫研究员认为,应以“四性”指向谋划合沪双城合作,即是在合作导向上,突出战略性;在合作内容上,强调互补性;在合作领域上,注重整体性;在合作方式上,注重制度性。合作的战略性导向,还包括对全球形势的把握。目前发达国家出现 “流动性泛滥背景之下的通货紧缩,债务膨胀背景之下的需求不足,技术进步背景之下的生产率增长停滞”,被称为全球经济走势中的三大悖论,这种表象反映的是全球经济发展遇到的新的深层次问题,引发新的矛盾,使全球经济进入不同以往的新阶段。上海未来要发展具有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的国际大城市,发展战略势必适应新形势加以调整。合肥是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实现良性互动的重要节点和通道,在国家“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将会日益显示承东启西的作用。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充分发掘合肥的这种战略地位的潜在价值,就显得意义重大。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上海与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之间的合作,要突破以往侧重于企业经济合作、微观层次经济合作的传统路径,摆脱简单的互通有无、单向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的范式,按照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合理化、社会发展同城化的要求,把合作拓展为两地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等多领域的整体性合作。按照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指向,必须推进“政府导向、市场运作”的体制机制创新,用新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支撑双城战略合作达到预期目标。  合肥市政协文史专家戴健认为,建立合肥―上海双城全面战略合作在合肥和上海两市各界共识度已然越来越高,从文化相通角度看,在合肥―上海双城全面战略合作中,要更多地融入历史文化元素。第一,双城合作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上海又名“申城”,与春申君有关。公元前248年,楚国令尹(相国)春申君黄歇离开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淮河沿岸(驻寿春,包括今长丰),请封于开发相对较晚的江东,苏州p上海一带遂得治理开发,他指挥疏浚的浦江也就有了“黄浦江”之名。春申君对江东吴地尤其是申地的开发,开启了上海地区的先秦文明。上海学者也认为,黄歇所开创的领地文化应为“海派文化”的源头。第二,历史文化是双城合作的有力支撑。清代初期庐州府合肥县、松江府上海县同属江南省。 1862年初,应上海绅商之请,合肥人李鸿章组建的淮军6000人开赴上海。中法战争爆发后,合肥人刘铭传奉诏赴台是从上海秘密出发的。随后几年,任上海道台的合肥人龚照瑗负责向台湾运送兵员和物资,全力支持首任巡抚刘铭传保卫和开发台湾。近现代时期,合肥与上海的名人对流和文化互通一直极其频繁活跃,留下许多“双城故事”。我们正编写《合肥―上海双城故事》,从不同侧面、以不同的故事,反映两地相通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以期助推两地人文相通与合作发展。  合肥市委党校副校长汪秀坤认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依靠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要依靠人才。上海是全国著名的人才高地,合肥是区域性人才高地。合肥在建立双城合作中要打造创新高地,前提是打造人才高地,关键是打造人才政策高地。从对接角度看,合肥目前有些政策与上海市以及周边城市现行的高层次人才政策相比仍有差距,如激励政策、住房补贴、人才经费投入等等。为此,合肥市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一是创新人才引进使用的体制机制。全面学习研究发达国家、先发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主要城市关于人才政策的先进做法,重点解决人才政策发展思路跟不上、用人机制不活、政策创新力度强度不够的问题。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对人才经费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市县(区)两级政府人才经费的投入比例,提高奖励标准,完善配套政策。三是完善人才配套体制机制。解决人才引进沟通协调不畅,人才工作抓手不强,人才服务中介积极性不高,人才管理人手不足等问题。  合肥学院陈江华教授认为,要着力拓宽科技创新合作路径。我国正在创建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则拥有上海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市近年来经济和科技发展为双方合作储备基础,因此合肥国家科学中心应差异化发展,可以在一些领域做基础研究,同时在一些领域做产业发展应用的研发。在创建过程中,双方不断深化合作机制体制创新,打破常规和现有机制体制障碍,发挥科技要素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机遇,两市可以采用多项保障措施在人力资源、资本、空间资源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共同建设。两市利用自身的丰富科技资源优势,共同积极主动争取国家级科学大项目,特别是国防领域的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不断整合和共享两市科技资源,积极引导一批基础科学和先进技术的成果借助资本市场进行研发和转化,逐步构建市场主导下的科技平台、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多维合作机制和模式。(执笔:王道才、宋木)欢迎光临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网站
您的位置: &
双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基本情况  1、自然概况  双城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嫩平原东部,松花江中游南岸。西北、北隔松花江与肇源、肇东两县相望;东北靠哈尔滨市;东、东南与阿城、五常县接壤;南、西以拉林河为界,与吉林省榆树、扶余县为邻。市区位于哈尔滨市区西南44公里处,市域面积3112.29平方公里,东西长85公里,辖9镇18乡,385个行政村。  2、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004年双城市市域总人口为80.5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36万人,人口密度为256.05人/平方公里。  双城镇区人口为18.1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3.59万人。双城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在黑龙江省县及市中名列前茅。2004年双城市域国内生产总值为126.5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为38.15亿元;第二产业总产值为43.06亿元;第三产总产值为45.35亿元;一、二、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为30.1:34:35.8。
  二、规划期限  依据城镇体系划编制办法,规划期限为年其中  近期:2005年DD2010年  远期:2011年DD2020年
  三、城镇发展与布局的综合条件分析评价  (一)有利因素   1、区位条件优越 双城位于黑龙江省南端,历来是联接内地和北部边疆地区的重要门户,是中国东北北部中心城市哈尔滨的近邻和强辐射区域,是形成中的哈尔滨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并可以继续强化与哈尔滨的对位同步发展关系。另为作为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哈尔滨市第二产业的承接地对双城市经济影响巨大。  2、土地资源丰富 双城全市呈平原地貌,无山,海拔高程120米-210米,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土质肥沃,多为黄粘土,其次为黑粘土,宜于种植旱田。市域内有林地及牧草地467881亩。  3、交通优势 双城处在京哈铁路线、京哈速公路和102国道并行构成的东北地区生产力布局一级轴线上,并贴近京哈、绥满两大交通干线和城市产业带“T”形布局结构的交接点,市内的交通网已初具规模,铁路保持了原有的状况,公路交通得到了大力的加强。  4、劳动力优势 双城市域人口2004年末总数为80.58万人,在哈尔滨所辖12县(市)中列第2位,人口密度为256.05人/平方公里,这样高密度的人口是与高垦殖率相联系的,双城实有耕地3374946亩。人均占有耕地4.19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5.34亩。双城市域的人口分布比较均衡,40.9%的人口分布于双城镇、兰棱镇、周家镇,五家镇和韩甸镇,非农业人口为173563人,现有满族人口17万人,有8个满族乡,1个满族锡伯族镇,满族、锡伯族保持着各自特有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情。  5、自然旅游资源 双城具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俗民风、轶事掌故、传统建筑都是具有相当价值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荟萃的人文、具有历史凝重感情和建筑文脉统一的建筑、繁华街市的风味食品,构成了双城发展旅游的重要人文资源。  6、地下油气资源丰富 在临江乡区域,发现了大量的地下石油资源,目前已打生产油井进300眼。  (二)制约因素   1、资源条件方面的制约因素。旅游资源虽然规模较大,但其存在无形多、有形少,破坏严重的局限性,历史文化价值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目前的旅游资源尚未形成,规模不够以吸引旅客。  2、经济基础方面的制约因素。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双城经济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推进缓慢,筹措能力弱,投入存在不足,就业压力大。  3、社会文化基础有待提高。双城历史文化沉积相对丰富,但缺乏完整性与鲜明性;双城教育体系从总体来看,中小学校办学规模偏小,投资效益、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文体设施的布局单一,缺乏广泛的群众性的文体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布局、综合功能、技术等方面都有待于提高。  4、基础设施有待提高。双城市域的交通受地形地貌的严格制约,水路、铁路都没有很大的发展伸缩性,只有着力发展公路建设;邮政业的发展水平、交通工具和指导思想都相对滞后;供电、供水业的综合功能不高;防洪工程的力度还需继续加大;环境保护的群众意识更有待于提高。  5、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双城地处内陆地区,经济相对于大城市来说也较落后,吸引外资能力、原材料加工能力都比较薄弱。
  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1、从工业化推进城镇化  要发挥后发优势推进市域工业化,一是要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多方引进较大规模、较高起点的高新技术工业项目。二是结合农业产业化,实施现代农业,要引导地方工业特别是乡镇工业,在产业领域上向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业转移集中,在地域空间布局上向城镇转移集中,在城镇规模中,要充分考虑,合理安排适宜工业化需求的工业功能分区和用地。  2、同步推进人口、产业和地域城镇化   双城市实行人口、产业、地域同步的城镇化推进策略,应重点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放宽户籍管理及工商等有关方面管理,吸引和鼓励本市农民和外来人口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尤其鼓励带资进城镇的创业者。  二是实行人才引进策略,采取优惠政策,吸引科技、管理等各类人才落户城镇,改善城镇人口结构,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充实城镇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力资源。  三是多方加强产业培育。特别是要着重解决大多数城镇缺乏立镇支柱产业问题,强化城镇、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经济基础,增强其内在动力机制。  四是规划开发双城市新区和发展较快的重点建制镇,改造所需要的创新空间和置换空间。对大多数小城镇在用地基本无规划、无标准情况下,形成的镇区要着重解决布局散、乱和用地超标问题,配合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其空间利用的有序性和集约化,在继续完善以公路为重点的市域基础设施网络的同时,逐步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城镇建成区内部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3、突出重点,分层次推进  近期的重点,一是把市域中心双城镇尽快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具有较完善城市功能和多方面带动作用的中等城市。二是对重点建制镇及部分具有显著现实或潜在优势和明确专业化职能方向的小城镇加强扶植引导,促其尽快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形成特色。要结合正在进行的撤乡并镇,对小城镇进行重新分类排队,区分出层次和类型,加强有计划性的规划、指导。  4、强化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在发展方面,围绕发展的问题,突出结构调整这个主题,强化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动力。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更新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充分调动多元发展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入以人为本、城市经营、可持续发展等新的城镇发展理念;从实际出发探索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途径。  在城镇建设方面,多方拓宽城镇建设筹融资渠道,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形成和强化城镇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5、镇区组合归并战略  规划对市域内乡镇按弱民族乡镇向强民族乡镇归并、弱乡镇向强乡镇归并的原则,将乡镇总数减至16个通过人口似的空间转移,来实现重点城镇的和一般城镇的发展。归并后的城镇行政区人口规模可以分成四个等级。人口规模30万一个、5-30万两个、1―5万十个、1万人以下三个。  (二)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1、人口规模预测  本次人口预测采用综合增长率法。
  2、城镇化水平预测  城镇发展条件是个综合系统,评价结果要反映各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选择“双等差级数法”,预测结果如下:  一级城镇DD1个,双城市  二级城镇DD2个,新兴镇、临江镇。  三级城镇DD4个,兰棱镇、周家镇、五家镇、韩甸镇、  四级城镇DD9个单城镇、青岭镇、乐群镇、团结镇、农丰镇,杏山镇、朝阳镇、万隆镇、希勤乡。  为了保证科学性,采用多种方法的综合,对结果进行科学的比较后,确定城镇化目标。方法包括时间趋势外推法,联合国法、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法,经验推算法,最后确定双城市域的非农化水平2020年为66.36%。  (三)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四)市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年双城市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见下表:
  (五)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  市域城镇体系发展采取“培育中心,扩展两翼,重点发展,形成特色”的发展战略。以双城为中心,以临江、新兴为副中心,周家、五家、兰棱、韩甸为重点的空间结构。  以建设双城市区为核心,以开拓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为重点,以副中心城市为骨干,以建制镇为基础,以交通网络为骨架,以市域资源,特色产业为依托,以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为支点,优化城镇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地域空间结构,通过相关的政策导向机制,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双城市总体规划
  一、基本情况  双城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属哈尔滨市行政管辖;西北、北部隔松花江与肇源、肇东两市相望;东北紧邻哈尔滨市;东、东南与阿城、五常市接壤;南、西部以拉林河为界与吉林省榆树、扶余两市为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25°41′~126°42′,北纬45°08′~45°43′。市域南北长65km,东西宽85km,全市土地面积3112km2。  市政府驻地双城镇,位于双城市域中部,东经126°18′,北纬45°21′,总面积168km2。京哈铁路、G102国道横穿腹地,其自然环境优越、交通发达、工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良好,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距省会哈尔滨市45km。
  二、规划区界定及建设用地发展方向确定  1、规划区界定  依据城市规划区界定原则和方法,确定双城市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包括双城镇、联兴乡、幸福乡、东官镇和新兴乡。城市规划区面积为537.66km2,具体范围请参照城市规划区界定图。  2、用地发展方向  双城市的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规划期内以向东、东南方向为主;远景向南、东南方向跳跃式发展,不宜向铁路和飞机场方向发展。  三、城市规模预测  1、人口规模预测
  2、用地规模预测  双城市现状城市建设用地,较1997年的1694hm2增长了358.01hm2,城市的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在逐年增长。  依据双城市城市用地的现状情况和发展趋势,并参照规划人口规模,确定双城市2020年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3.22m2。
  四、用地总体布局  至2020年,双城市城市建设用地由2004年末的增加到,人均用地103.22m2。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比例调整到17.34%,绿地百分比增加到17.36%,居住用地调整到32.28%,工业用地调整到14.05%。各项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人均用地面积详见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备注:2004年现状城市实际居住人口19.87万人,2020年规划城市实际居住人口30.00万人。
  五、各类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1、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的发展分四个重点:首先是老城区的旧城居住用地的改造,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大发展,城市的南部边缘向南拓展,以便为将来的城市用地向南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是新城区的居住用地的进一步完善,规划新城区利用较好的基础条件,进一步进行居住用地的科学规划建设。第三是铁北区的居住用地建设,为配合铁北区的工业区的开发建设,规划的铁北区的居住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建设,形成便于职工生活、配套设施完备的居住区。第四是为了城市的远期用地发展规划的城南区,此区为新开发区域,开发建设中要先规划后建设,以达到城南区科学合理的建设。  双城市现状有中小学校24所,其中小学13所,中学8所,职业中学3所,占地面积49.49hm2,大部分的中小学校位于老城区。规划结合城市规模的扩大,在城南区新规划3所小学校和1所中学校;在铁北区的居住用地范围内新规划1所小学校。现状的24所中小学校规划保留。  新建和改造住宅区的居住标准选用我国现代化住宅建设标准,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以不低于30m2/人为目标,居住用地人口毛密度以不高于300人/hm2为目标,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999.14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32.28%,人均居住用地面积33.30m2。  2、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双城市公共中心位于老城区的十字街,中心包含商业金融、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体育等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市民广场、绿地等用地。
  双城市的行政办公用地较多,分布比较零散,不够集中,但部分已经具有一定规模,规划对这部分行政办公用地予以保留。规划改变部分不合理的办公用地布局,与居住、工业混杂的办公用地。现状一些企业单位的行政办公用地予以保留。规划行政办公用地面积21.40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69%,人均行政办公用地面积0.71m2。  现状已形成的以十字街为中心的全市商贸金融中心,应进一步强化其功能。远期规划的城南区中心区域,规划形成双城市的商贸副中心。同时,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形成新的分区中心。另外,随着成片的新居住区的开发,应建立各级商业副中心和基层商服网点,形成完善的商业服务网络。规划商业金融业用地面积84.48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73%,人均商业金融业用地面积2.82m2。  在新城区规划形成文化中心,布置用于建设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设施的用地。规划本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原则,力争使双城市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规划文化娱乐用地面积7.55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24%,人均文化娱乐用地面积0.25m2。  规划保留现有体育场馆并适当扩大规模,同时规划各组团建设区级体育中心,满足居民的休闲健身需要。规划体育用地面积3.03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10%,人均体育用地面积0.10m2。  规划医疗卫生主要以大医院内部改造、提高医疗技术、增加医疗设备为原则,促进医疗机构的综合化、专业化发展。在各组团建设区级医疗卫生中心,并开辟基层卫生网点,加强社区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规划医疗卫生用地面积6.37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21%,人均医疗卫生用地面积0.21m2。  规划期内增加市区内教育科研设计用地的数量,加大高校引入和发展力度,在新城区形成双城市的科研教育中心。规划教育科研设计用地面积170.35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5.50%,人均教育科研设计用地面积5.69m2。  规划保留现状的宗教活动场所和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等的用地,并进行了用地的扩展。规划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303.27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9.79%,人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10.11m2。  3、工业用地  规划着重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适应双城市资源优势的轻工业;严格控制耗能多、污染大、占地多的工业项目的建设,对现有工业积极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并调整工业结构。  规划工业用地面积435.19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4.05%,人均工业用地面积14.51m2。  4、仓储用地  规划根据工业用地布局和对外交通的建设,采用集中布局建设仓储用地,主要仓储用的布局在新城区的铁路附近,铁北区的工业区内和开发区内。  规划仓储用地面积193.70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6.26%,人均仓储用地面积6.46m2。
  备注:2004年现状城市实际居住人口19.87万人,2020年规划城市实际居住人口30.00万人。
  六、 郊区规划  1、双城市郊区的定位  双城市距省会哈尔滨较近,其农业生产和城市经济职能具有哈尔滨卫星城的某些功能。因此,本次郊区规划的范围为双城市全市域,规划内容等也兼顾服务于双城市和哈尔滨的需要。  2、规划要点  (1)随着双城市市区的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将会建设更多的居民住宅,市区方便的市政公用设施、优越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商业服务氛围,势必对近郊区的村屯起到极大的吸引作用。规划选择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屯进行有重点的建设,对一些基础条件较差的村屯逐步实施搬迁至市区的政策。  (2)综合考虑市域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特点,加强市域生态农业建设,合理布局产业和城镇,并结合双城市和哈尔滨的需要建设城郊型农业基地。  (3)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切实保护耕地和高产良田,在河畔等生态系统的薄弱环节加强绿化和生态化建设。  (4)通过对双城市内的排水系统及护城河的改造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加强,逐步改善双城市区附近的水体环境,主要是净化三排干流域的水体环境。  (5)利用靠近哈尔滨市的市场优势和生产协作优势,结合产业发展计划和旅游规划,积极改良品种、优化种植、深度加工、大力开发多种农副产品和旅游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6)在郊区重点发展的村屯安排在城市发展中必须要建设的,对居民生活具有一定负面影响的工业生产项目。  (7)在近郊区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副食品、肉类和蔬菜等的种植和饲养基地。  (8)双城地处平原地区,规划加强郊区的防护林带的建设,以达到固土防风,涵养水源,创造良好的城市居住环境的目的。
  七、 近期建设规划  1、居住用地  在加大老城区旧城改造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新城区的配套设施建设,改善铁北区居民的居住条件。  2、工业用地  完善铁北区工业区的建设,同时对市内零散布局的工业企业进行初步的整理和搬迁。  3、公共设施  (1)商贸金融  规划新城区新建部分大型商业设施,同时对老城区商服业进行改造,以适应现代市民不同的购物需要。  (2)文化娱乐  在新城区建设文化中心、青少年宫,结合老年公寓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同时对老城区文化娱乐设施进行调整、充实。  (3)体育设施  完善现有的体育场馆,在新城区建设体育运动场馆,为居民提供体育运动场地。  4、绿地  重点提高城区绿化水平,提高城区环境质量,改善居民游憩环境,重点建设承旭公园、新城区水上公园等工程。  5、道路交通  近期对城市骨干路网进行调整,拓宽规划主干道达到规划红线,进一步加大老城区道路网的改造,改善老城区的交通状况。  6、基础设施  (1)给水工程  改造老城区给水管网,水源地的保护,建设净水厂等。  (2)排水工程  改造老城区的排水系统,完善新城区、铁北区的排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为7万m3/d。  (3)消防工程  新建标准型普通消防站1个,建消防水鹤5座。  (4)供热工程  改造城区现有的供热管网,建设热电厂,逐步敷设供热管网,进而实现双城市的整体集中供热。
  八、 远景轮廓规划  1、远景展望年限  规划确定双城市的城市远景轮廓规划展望年限为本次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之后的30年。  2、远景城市的主要功能定位  (1)规划远景强化双城市作为市域中心地的职能,大力发展以双城市市区为中心,辐射全市域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使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适应其市域政治中心的职能。  (2)随着双城市经济、文化等方面职能的加强,双城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信息中心将进一步巩固。  (3)双城市是黑龙江省的南大门,并且距离哈尔滨市区较近,随着哈尔滨市的快速发展,双城市将可能成为哈尔滨市的工业转移地,人口疏散地。  3、远景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规划确定双城市远景发展方向为南和东南,采用组团式跳跃发展为主,G102国道东南侧为远景发展腹地,原则上城市建设不向铁路方向发展。  4、 远景城市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  (1)人口规模  根据时间相关分析法得到2050年年市区实际居住人口为39.98万人;非农业人口为29.29万人。因此,规划远景双城市市区人口预测为实际居住人口为40万人;非农业人口为30万人。  (2)用地规模  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km2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0m2以内。  5、远景城市道路系统发展的主要框架  远景双城市的道路系统仍然采用方格网式的布局形式,本次规划期末的主干路向远景发展的南部延伸,形成远景发展中相应的主干路框架结构。  6、远景城市布局形式  规划确定双城市远景发展形成四大组团,分别为:规划期末形成的主城组团(包括老城区、新城区和城南区)、铁北区工业组团、开发区工业组团和南部的远景新城组团。组团间以铁路、干道和自然地物为界限,并且划定永久性生态绿地,尽可能多地营造城市与外围开敞空间联系的绿色走廊,形成一个绿色空间分隔、快速通道相联的组团状布局城市,使城市各类用地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和谐的绿色城市系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城共建心得体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