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兵的环保梦环保是做什么的

热门关键词: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一个环保老兵关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环保补贴的真心话!
&&来源:环保厅长日记&&&& 7:50:08&&我要投稿&&
:导读:雾霾笼罩,尽管行业内对燃煤电厂()是否推行意见不一,发改委、能源局、环保部已正式出台对超低排放机组的电价补贴政策。这篇文章首发于文件正式下发前,作者自称是一位老环保人,对环保圈里官员都非常了解,小编目测是一位在政府工作的资深人士。这篇文章的内容甚是犀利,句句点到要害:有哪些企业是在拗造型&刷绿&自己?超低排放和怎么拖了环保事业的后腿?总之,这是一篇透析环保行业,充满猛料,引发思考的文章。相关阅读:两个探险家乘坐热气球旅行,眼看就要撞到高山,需要丢弃一些东西来让气球升高一些才能躲过。于是两人就协商:各自作出一些贡献,丢掉自己的一堆东西,来挽救两人的性命。探险家A带了一堆昂贵而沉重的摄影器材,探险家B带了N块金砖,他俩都舍不得丢。于是讨价还价:A说:&你看我都丢掉了我的帽子、袜子、水壶等三样很重要的东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你只丢了一袋康师傅方便面。&然后B就不服气了,说:&我还丢了我的指甲刀、围巾,以及太阳镜,加起来已经是四样,超过你的三样了&&&于是两人就开始详细的计算双方是否达成了公平,以及评估再把鞋子等物件丢下去后,配合热气球的功率调到最大,借助高山旁边的瞬时气流,能否顺利逃生&&这几天,京津冀地区连日重雾霾,今天北京终于红色预警了,那里的人们纷纷热议着关于超低排放的事。而巴黎的蓝天下正在开着一场决定人类命运的大会,那里的人们都在讨论着怎么减少排放的事。等一下,这两个&排放&并不是一码事。在很多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搞环保的人们一说&emission(排放)&,往往都特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在他们看来,全球气候变化才是最大的环境问题。但是中国环保人说的排放,却反倒总是忽略掉二氧化碳的,一方面,是因为污染问题看起来更加紧迫;另一方面,从职能划分上来说,气候问题和节能减碳排基本上是归发改委在管。不过,虽然话题重点不同,探险家A和B的故事却在哪儿都在上演。国家之间谈的,行业之间玩的,还有专家之间搞的,经常都是这样一些深奥而华丽的鸡肋,还由此派生出一堆大忽悠,煞有介事的混淆着视听。舍本逐末,有的时候是认识能力问题,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一种举着牌坊谋私利的技巧。地产大腕的环保激情老夫有个小朋友这一段也在巴黎开着气候大会,据说是去采访,但也没见写出什么文章来,反倒是兴致勃勃地跟我报告说:去砸了场子。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地产界大腕,去气候大会上猛地刷了一下存在感,据说连他的私人助理都是办的国家代表团的入场证。大腕通过赞助官方的活动,大肆宣讲了一番自己的环保理念,以及他的房地产公司联合其他企业向世界做出的减排承诺。他们自然有很多有利于提高美誉度和房价的概念,比如低碳社区和节能建筑等等。这些当然也挺好,如同帽子袜子太阳镜丢下去之后一样能减轻热气球的重量。但是我那个小朋友不乐意了,直接问这位大腕:如何看待很多企业家来气候大会上凹造型&漂绿&自己?
投稿联系:陈小姐&&010-&&新闻投稿咨询QQ:
邮箱:(请将#换成@)
北极星电力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北极星电力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北极星电力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频道最新频道排行
新闻总排行招聘总排行
要闻市场评论项目
政策解读电力数据看电力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永不退休的环保“老兵”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本报记者孙媛■实习生阴英一位耄耋老人始终心系张家口的碧水蓝天,家中摆放的“环保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证书,是他一生奋斗的真实写照―――他就是倪保,一名以极大热情关注环保事业、永不退休的环保“老兵”。上世纪50年代,农民们开始大量种植玉米,玉米丰收后,秸秆往往是一把火烧个干净。这样看似省事,却造成了污染。“那时候一到冬季烧秸秆,哪儿都是黑烟滚滚的,就算戴了口罩也照样会呛得咳嗽,大家都很挠头。”谈到烧秸秆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倪保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在桥西环卫处工作的倪保意识到焚烧秸秆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跑遍了省内外多地,找厂家、学技术、引项目,在万全县高庙堡乡建起了一座饲草加工厂,机器将秸秆切碎,做成饲料。后来,机器进行了升级改造,可将秸秆加工成青饲料,这种饲料更加新鲜、有嚼劲,牲畜吃了后长得又壮又结实,当地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上。转眼青丝变白发,倪保退了休,仍不忘为他挚爱的环保事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他又将目光对准了秸秆的处理问题。“虽然一部分秸秆被加工成了饲料,减少了部分污染,但是牲畜的数量毕竟有限,不少秸秆还是不能被有效利用。”为了从源头上降低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他试想着通过种植杂交谷改变种植结构来解决秸秆困局。说干就干。倪保翻阅大量书籍,请教多位农业专家,渐渐掌握了杂交谷子的种植技术。为了推广种植,倪保联系杂交谷专家与自己一起到农村宣讲,让村民们逐步认识并接受杂交谷。“杂交谷一株可以长出30多个分支,亩产能够达到1500斤,产量上去了,但是秸秆数量降下来了,从根本上降低了秸秆焚烧的可能性。”回想起进村推广种植杂交谷时的情形,倪保难掩兴奋之情。“日,星期五,到丰胜庄、站石沟宣讲。日,星期日,选地、登记、宣讲。日,星期五,宣讲、发资料……”在老人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次走村入户,宣讲秸秆变饲料、杂交谷种植等知识的经历,就这样,倪保逐渐地成为了老乡们信任的“宣讲师”。如今,倪保在环保、教育等方面还在不断探索着,学习环保新知识,传播环保新观念,他用现身说法传递着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的生活理念。他坚信,自己在环保工作中仍大有可为,就像他的座右铭那样,做一名永不退休的环保“老兵”。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48小时点击排行
光明网版权所有您的位置:->
岳阳:88岁老兵朱再保的传奇环保路
发表时间:
编辑:徐小彬
湖南文明网
  题注:认识朱再保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凡人,也是一部传奇,他的坚韧、乐观,打破了“活不过五年”的预言,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环保让他开始了人生旅途的新征程。
  朱再保,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理事长。从部队退伍后,致力于环境教育与实践,40年来四处奔波,88岁高龄的朱老,总行程相当于走了13回“红军长征路”,开展了累积8000万人次的环保主题教育,几乎拿遍了全国环保类所有大奖,多次接受国家领导接见,是名副其实的“民间环保第一人”。7月8日,这位耄耋老人,又捧回了“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奖杯。
  认识朱再保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凡人,也是一部传奇,获奖实至名归。
  如果不是因病退伍,也许朱再保会成为部队里的将军。但他并不遗憾,环保让他开始了人生旅途的新征程。他自豪地说:“这是我的老兵新传!”
朱再保荣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现场& 图片来源:岳阳日报&
  传奇环保路&&
  1928年,朱再保出生于岳阳县一个贫苦人家。1951年参军抗美援朝。1958年,戴着朝鲜劳动党中央授予的“民族解放勋章”,朱再保回国。1966年,命运跟朱再保开了个危险的玩笑,因胃癌被摘除全部胃和横结肠,“医生预言最多活不过五年”,他的军旅报国梦,也随之打了折扣,不到40岁,部队将他安置到岳阳军分区终身离职休养。
  但从硝烟中走来、看淡生死的朱再保是个闲不住的人,“坐家里等死不是我们的性格!”他要替没从战场上下来的兄弟,更有意义地活着,“多活一天干一天”。他开始到处“找事做”。他的坚韧、乐观,打破了“活不过五年”的预言,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朱再保与环保的首次接触,是从清扫学生厕所开始的。他发现,军区附近的小学、中学里的老式厕所,不到中午粪便就积攒满坑。“这是影响几千个人的大事情,一点马虎不得”,他说干就干,趁学生们上课时间开始清扫,与学校老师、学生也逐渐熟悉起来。
  1978年,朱再保自荐为校外辅导员,包揽了更多的事:洗厕所、做卫生,为孩子们春游做保镖,给老师们买煤买粮,讲述革命战争故事,只要能干的他都干。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家普遍对“环保”还很陌生,朱再保从一则国家提出要在青少年中推行环保教育的新闻中得到启发,发挥自己校外辅导员的优势,在学校倡导环保教育。当地教育局长感慨“朱再保是难得的教育资源”,几年后,朱再保成为市区100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全市校外总辅导员。这一干,就是30多年。
  他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带动了200多万家长开展环保实践行动。2001年,朱再保创办了湖南省首家环保NGO——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70多家岳阳市中小学是其理事单位,也成为他普及环保知识的主阵地,各校校长、大队辅导员都被他发展为协会成员。“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中央有号召,我就有行动!”在关乎人类生存与民族兴衰的自然环境保护事业上,他坚定地认为自己负有“再参战”的责任。
  执着的环保布道者&&
  朱再保坚信这种责任,通过环境宣教,最终将传导给大众,汇成保护环境的行动合力,于是他成为了执着的环保布道者。
  他自费订阅10多种报纸杂志,购买上千册图书,刻苦学习,力求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硬是由一个科盲、环境盲变成了环保行家。
  30多年来,朱再保为城乡学校师生作了“人口、资源与环境”国情报告3000场,编写《宣传材料》上百个专题150万字,印刷600万份免费发放,供师生们参考。
  2009年“6.5”世界环境日期间,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筹资20万(其中朱再保捐2万元奖金),翻印《全民节能减排手册》50万册,发至全市每一所学校,覆盖85万学生家庭,拉动250万师生与家长,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践行低碳生活。
  2014年新《环保法》公布后,他自掏腰包3万元,翻印“新法”5.5万册,赠送到全市各学校、党政机关、社区组织及万家商户。他还与岳阳市教育局合作,在教育系统举办新环保法培训班,培训4000名教师。全年以宣传“新法”为主线,开展了14项主题行动。
  遇到好的环境宣教经验,他都及时翻印、宣传、实践。这种向小学生和家长发放资料的宣传方式,朱再保坚持了20多年。
  坚定的行动派&&
  他不仅创新环境宣教形式,强化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还以活动开展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和实践能力,推动全社会开展环境自治,改善环境质量。
  1985年4月,朱再保组织岳阳一中的学生分地理、动物、生态环境、水文气象等7个小组,首次对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为其2个月的考察。学生们撰写了70多篇考察报告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向洞庭湖周边3市10县的公众发出了《保护鹤类倡议书》,从这年冬天起,朱再保发起了至今全国唯一的“冬季爱鸟护鹤日”,32载无间断。这种颇为创新的考察形式,接连获湖南省和全国“创造杯”奖,也成为朱再保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
  为保护东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他首创我国湿地保护宣传,在环洞庭湖5县组织50万“湿地使者”开展了“护鸟、护鱼、护水、护一切生物”及“不网捕、不毒杀、不买卖、不食用洞庭候鸟”的“湿地四护四不”行动,两次发动使者捐粮40吨,救助受灾饿鸟等10多个系列,共100多个主题行动,实现了“平安湿地,人鸟和谐”。
  从1999年开始,朱再保发动全市百万青少年开展了“保护身边母亲湖”行动,在洞庭湖区幸福垸临长大堤一侧植防浪林1400亩,20万株,在百万市民唯一饮用水源地植护水林3000亩,45万株。两处林地每年吸收二氧化碳1.3万吨,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贡献。
  他倡导知行合一,家校互动,通过每一位学生带动各自家庭的方式,创建“绿色家庭”,倡导家庭节能减排;组建中小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劝导队”,利用假期,深入农贸市场,向摊贩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发动中心城区10万青少年坚持拾废品,至今累计回收废品两万多吨,创收350万元用于希望工程……
  朱再保成为岳阳乃至湖南省一张响亮的环保名片。
  2013年7月,湖南省环保厅厅长刘尧臣在给朱再保亲笔信中表示,希望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参与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朱老立即响应,很快成为保护湘江的第一个“绿色卫士”。2014年6月至8月中旬,86岁高龄的朱老独自一人,前往岳阳市百万市民的“大水缸”——铁山水库,调查污染状况。连续35天,他乘车加步行逾7000公里,实地拍摄了1400多幅照片,形成一份详实的调研报告,递交给省市两级相关部门,岳阳市委书记在批示中接受了他全部建议,并指示逐项整治。
  多年来,朱再保组织了300多项生态环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了环境教育系列化、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常态化。
  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但我们很难想象,承担如此众多活动的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除了学校的校长、辅导员是兼职会员外,专职人员竟只有朱老一人!他既是理事长,也身兼策划、协调、指挥和秘书数职,一个人活成了一支环保队伍!
  30多年来,他骑车、乘公交四处奔波,骑报废了10多辆自行车。
  88岁的他“每天睡3个小时”,劳动强度超过很多年轻人,每天超负荷、超强度的工作使他患上了胆结石、肾结石、支气管扩张,但他“恨不得一天作两天用”,怕“不干就来不及了”。
  协会缺少运转资金,他就垫钱或捐钱办公益。朱再保在公益事业上总是非常大方的,这些年倒贴的现金达30万元之多,其中有多次获奖的奖金22万元。而他对自己却是苛刻的,住的依旧是以前30多平米的小房子,每次出行都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不畏难的朱老也有心事,他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怕“老朱没了,协会就没了,怕交不出这个班”。协会之前也请过一位退休领导做会长,但没过朱老的考验关,他干脆自己做起了超龄理事长。“必须找个自愿来的,干实事的”,他透着急切又坚定地对记者说。(全文转自《中华环境》杂志 记者 刘建珍)
相关阅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3 传真:3
投稿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兵环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