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人群 空间分布的社会是人们盼望的社会,但往往富裕人群 空间分布起来的人群更难管理。例如冲击党政机关、破坏公务人员执法、砸

社会调查研究
我的图书馆
社会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导论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信息社会。随着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感
到,只有对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有更深入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制定社会政策、进行社会管理、预测社会发展规律,才能解决由社会变迁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
这一要求的推动下,社会调查作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一种手段,逐渐在社会科学和各个工作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它已经成为研究社会现象的主要方法之一。
(三陪——弱势群体、医疗体制改革的失败——医患纠纷)
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
从历史上看,社会调查作为一种了解社会事实的活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它作为一套系统的社会研
究方法则与近代的社会科学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目前在我国,人们常常把“社会调查”与“社会调查研究”等同起来,两者可以混用。但在专业意义上,社会调查
与社会调查研究是有区别的。社会调查是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它也指人们了解社会事实的活动;而社会调查研究则是一种系统的社会研究方法,它也是人们认识社
会的科学活动。本书一般是将这两个概念区分开,仅在一些不会导致误解的情况下才不加以严格区分。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定义
社会调查研究是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
它包括两部分或两阶段的内容是社会调查和研究。社会调查是指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它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而研
究是指通过对事实资料的思维加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研究的目的在于说明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科学地解释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由此得出规律性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是:1、首先从客观存在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收集各种具体的经验材料(感性认识阶段);2、通过对材料的整理、加工,形成某种观点或
理论(理性认识阶段);3、依据这些观点和理论提出一些方针、政策、计划,用以指导各项实际工作(实践);4、在实践过程中检验这些方针、政策、理论、观
点是否正确(检验),同时再发现新问题和新的经验材料,这是又一个调查研究过程的开端。由此可见,社会调查研究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并且以科学的认识
论和方法论为指导。
社会调查研究是社会研究的一种类型和方式。社会研究泛指“任何有关一定社会生活现象的研究”。它既包括社会科学各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
学、人类学)的有关研究,也包括各个社会部门的研究。但是社会调查研究不是社会研究的唯一方式,因为对社会现象的研究还可以采用实验研究的方式。这些概念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是:1、直接在社会生活中系统地收集资料;2、利用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3、以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为目的;4、在实践中形成理论并检验理论。这几个特点将社会调查研究与其它认识活动和其它研究方式区分开来。
与日常观察和实地考察不同,社会调查研究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了解社会现实,并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科学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同于日
常生活或“拍脑袋”式的主观解释,它必须依据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必须以经验事实和逻辑法则为依据。调查研究也不是仅仅停留在经验层次、罗列各种资料,而是
要上升到理论层次或提供各种政策性建议。
与对个人的考察和侦察不同,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和说明个人情况或个别实践。尽管社会调查的领域、对象、内容是广泛多样的,“但它必须注意它是
限定于以分析社会现象为目的的。也就是说,以基于特定个人的属性(如收入、智能等)为目的所进行的调查不算是社会调查”。因为社会调查研究的结论必须要有
社会意义,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个人或个别事件的分析和解释上。(石市农村收入水平——槐底、西简良、河南人)
与社会研究的其它方式不同,社会调查研究是直接到社会现实中,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观察、访问和调查表格等方法来收集社会信息。而实验通常是在实验室中人为
地控制其它条件,然后实施某种影响(或刺激),通过观测这一影响因素所产生的反应和变化来研究人的行为或态度;文献研究则是仅仅依赖间接的、第二手资料对
社会现象作出分析,它无法像调查研究那样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当然,社会调查研究也要利用各种文献资料,如村史、个人档案等,但它不仅仅依赖文献,而更多
或更主要地依赖第一手资料。
例如,为了检验假设“匿名性增加反社会行为”,美国学者津巴德和另一位叫弗雷泽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实地实验。
他们根据不同社区环境中人们的匿名程度不同的特点,来变化实验的刺激。例如,在大城市中,由于人口众多,交往间接,因而人们很难被别人认出。但在一个小镇
上,由于人口较少,相互间交往很直接,因而很容易被人认出来。因而,在大城市更容易作出反社会行为。根据这种情况,应该有大城市中反社会行为比小城镇更多
的结论。为了检验这种自然环境中的失个性化假设,这两位研究者开了一辆旧汽车停靠在纽约大学校园附近的繁华街道上。同时,他们又在加利福尼亚的斯坦福大学
校园附近的街道上停靠了一辆相似的汽车。纽约街头的汽车在26小时之内被人卸走了蓄电池、水箱、空气过滤器、无线电天线、雨刷、四个轮盖、一副跨接线、一
盒汽车上光蜡、一个油箱和一个备用轮胎。与此同时,斯坦福大学校园附近的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当天下雨时,一个过路人还把汽车遮布拉低了些,以免汽车进
水。虽然偷窃汽车零件的小偷和拉低汽车布罩的学生完全不同,但从检验假设的观点来看,结论是相同的:越是不为人知,反社会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与传统的社会研究方法不同,社会调查方法是建立在经验观察和归纳法的基础之上的,它与形而上学相对立。长期以来,轻视经验、注重思辩与演绎的形而上学方法
一直是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人们在分析社会现象时,只知引经据典,而不注重实践检验(马克思资本家剥削工人、农民工)。直到10世纪,由于社会实践的迫切
需要,以及在列宁所称的“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冲击下,各门社会科学相继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与此同时,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开始得到发展,社会调
查便是其中之一。
科学是建立在实验法的基础上的。实验的基本思想是,客观世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通过对事物进行系统、精确的观察就能够发现事物的因果规律,并能够对理性认识或假说作出实际验证。
不过,在社会科学中,很难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里严格控制各种条件,并精确地观测研究对象的差异和变化,因而纯粹的实验法在社会研究中很难广泛采用,它
目前只适用于社会心理学、小群体研究、行为研究等少数领域。不过实验法的思想却是当代社会研究的知道思想之一。如政策研究中常用的“试点”或“试验区”的
方法,在社会研究设计中的“准实验”法以及资料分析的变量分析方法都直接来源于自然科学的实验。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社会调查方法也可以看作是实验法在社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研究人员实际上是以社会为“实验室”,直接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现象进行系
统的观察和量度,然后依据所得到的事实来形成理论或检验理论。由于社会调查方法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此它能取代传统的思辩方法。
当然,研究社会现象并不一定要通过实地调查去收集资料,如果现有的文献资料可以满足需要时,研究者可利用他人的调查资料从事研究。例如经济学和人口学的许
多研究都是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料。但是除少数领域外,社会领域中往往缺乏系统的资料,尤其是对不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很难依靠现有文献资料加以研究。
此外,对许多社会现象只有在现场才能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光凭统计数据或他人的调查资料是无法感受到现象产生的真实情景和气氛的。
由于上述原因,在现代的社会研究中,特别是在应用性研究中,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调查方法,这就使社会调查成为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
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
社会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方式,它既可以用于社会理论建设,也可用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理论与实践这两个领域,其主要作用可归结为四种:感知、描述、解释与预测。
(一)从感性认识入手来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
人们了解社会情况形成对社会认识有多种途径,如听取别人讲述、阅读报刊、网络查询,阅读书籍和调查报告,观看电视新闻等等。这些手段虽然都是必要的,但仅
仅依靠第二手材料来认识社会则是片面的,因为别人的经验不能代替个人的感知,书本知识不能代替个人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理性思维是第二性的;实践是第一性的,认识是第二性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必须首先从感性认识开始,毛泽
东提出了一句名言,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指出:“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
科学的认识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材料基础上的,而社会调查正是为了提供这种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只有收集到大量的经验事实,只有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实际情
况,才有可能建立科学的社会理论和社会政策。当然,在书本知识和理论文献中,也包含大量的事实材料,但是我们如何判断和检验其中哪些是真实可信的,哪些是
不可靠的或虚假的,最终还是要依靠实践和社会调查。(伽利略)
(二)客观描述社会现象的一般状况、过程和特点
任何人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都能观察到大量的经验事实,但是要对社会现象的一般状态做出准确可靠的判断则是极为困难的。这是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多样性。例
如,有的事实仅反映事物的表象、支流或偶然性,有的事实则反映事物的本质、主流或必然性;有的现象是独特的,有的则具有普遍性。社会调查研究不同于日常观
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它能够用系统的、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将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清楚、准确地描述出来。
举例来说,每个人都可以观察和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中哪一类人生活水平提高得更快,只
凭个人所接触的一些事例是无法说明的,而通过社会调查就能清楚地反映出各类人(如沿海的农民与内地的农民、国家机关的干部与企业干部、国有企业工人与乡镇
企业工人)的生活水平上升幅度。又如,近年来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的有些职工辞职到私营企业、合资企业或民办公司,那幺这种现象是在几个大城市才有呢,还是
普遍的呢?这些辞职人员有哪些特点?他们辞职的原因有哪些?这一现象的发展过程如何?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社会调查来回答。
社会调查不仅可以描述现象的数量状况,而且还可以说明现象的性质。例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出现了农民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流动。对此,有的研究人员根
据调查得出判断说:1985年以前,这种流动主要是季节性的、短期性的;农民一般是“离土不离乡”;而1985年以后,这种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长期性、
固定性的,许多农民“离土又离乡”,他们很难再返回原来的农业岗位。此外,农村的“流动大军”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一现象不再是一个局部性问
题,而成为一个影响整个社会的全局性问题。
总之,描述社会现象是要通过对大量事实材料的整理、分类使错综复杂、形式多样的现象条理化、清晰化。古语说:“格物致知”,就是这个道理。
(三)解释社会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社会调查研究的第三种作用是解释社会现象。描述仅仅是说明现象“是什幺(WHAT)”,而解释则是说明现象为什幺会产生、为什幺会发生变化,事物之间为什
幺会出现差异等等。(WHY)。解释是在“知其然”的基础上探求“其所以然”。换句话说,解释性调查研究可归结为四个字: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
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任何现象或事物的产生与变化都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并与其它现象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所谓研究就是要分析和概括出现象之间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排除那些偶然的、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揭示出社会现象的规律性。
举例来说,国外的学者在研究自杀现象时发现,“男人比女人的自杀率要高”,“富人比穷人自杀率要高”,“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的自杀率要高”……这些都是客
观存在的事实。那幺,如何解释这些事实呢?也就是说,为什幺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自杀率?导致自杀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幺呢?经过细致的调查和分析,他们指
出,尽管每个自杀的人都有其特殊的具体原因,但是群体之间自杀率的不同,其主要原因是社会整合(或社会一体化)程度不同。例如,穷人和妇女内部的人际关系
比男人和富人更紧密,因此前两类人自杀率较后两类人低。由这一例子可以看出,对现象的解释不像描述那样仅停留在经验层次,而是要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四)预测与控制社会现象的发展
如果我们的调查结论是符合实际的,那幺依据这种结论就可以预测现象的发展、变化,并能通过制定一些政策和计划,采取一定的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现象的发展、变化。
例如,德国政治学家R·米契尔(R·
Michels)通过对欧洲的一些政党和工会组织的调查研究,于1911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寡头政治是铁的规律”。这一理论指出,任何政治组织,
不管它的领导人是如何上来的,最终都会导致独裁统治,即任何组织的领导人总是趋向于采取专制手段长期保住自己的地位,并以自己推举的方式指定继承人。这一
结论可以解释西方社会各种政治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并能预测一个新政党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后的西方学者又进一步指出,如果采取某些较民主的选举程序,就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控制寡头政治的发展。
当然,这一理论也有可能是错的。任何理论都不是绝对真理,它们多不可能完全解释和预测客观现象,尤其是社会理论。此外,在社会领域中也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
样作出精确的预测,因为预测是根据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作的逻辑推论。由于社会现象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我们不可能把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完全调查清
楚,因此社会研究只能是尽可能找出主要的因素,然后基本上符合实际的解释和预测。这些解释和预测需要不断地修正和调整,对社会现象的控制也是如此。这一事
实说明,对社会的认识不可能一下子完成的。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社会调查研究作为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有着各种不同的具体目的。科研部门、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都要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这些调查都有自己特定的目的,尽管各自的具体目的的不同,但它们的最终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一) 建立科学的社会理论,指导社会实践
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任何社会活动都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理论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之上的,这种认识只有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
才能逐渐符合客观实际。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提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理论都是在作了大量调查研究之后才完成的。
此外,社会现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现象和新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因此,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和各部门的理论工作者都要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理论研究不能靠引证马列主义的一般原理或照搬国外的理论,而是要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状况,从中国社会的一般特点和特殊规律的分析中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
社会理论,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如果不对中国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或者在调查中忽视理论建设工作,那么我们对于中国社会的认识就依然是
恩格斯说:“无论对一切理论思维多幺轻视,可是没有理论思维,就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石油涨价与洗衣
粉缩水)。在这方面,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使指导思想发生了根
本转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尤其是对改革过程
中出现的新问题,由于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缺乏理论指导,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模糊性,产生了一些失误。目前,在改革的理论和指导思想上
还存在着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和回答。这一事实也表明,社会调查研究在认识社会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调查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它能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采取有效的社会措施,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可靠的依据。方针、政策、措施不是少数
人臆造出来的,而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调查研究产生的,它们必须以客观事实和现实需要为依据。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政策是以现实的东西,而不是以可能的
东西为依据的”。
所谓现实的东西,一是指政策要符合实际情况和客观发展规律。例如1958年大跃进期间在农村中倡办“公共食堂”,就不符合当时中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也
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二是指所制定的政策、措施要能够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例如,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干部、知识青年“下放劳动”、“上山下乡”
的政策,既无法解决他们的思想教育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青年的就业问题。这说明,政策应当具有客观性和适用性。这里顺便指出,任何社会调查研究都
是有针对性的,即它们都是以解答特定的理论问题或应用问题为目的。
如何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呢?毛泽东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幺?那幺,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确确实实调查
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调查首先是发现问题,然后是描述、分析和解释,最后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例如,要解决城市住房紧张的问
题,就要首先到实地去了解在住房现状或住房分配上存在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形成的,然后具体描述哪类人的住房条件差,哪种分配方式容易造成不合理的
现象等等。经过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就可以制定解决问题的政策和措施了。[有房无人住,有人无房住]
(三)在实践中检验政策、计划和理论
正如任何理论都不是绝对真理一样,任何政策和计划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即便是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出来的政策、计划也会有某些不足之处。此外,政策、计
划在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仍然要不断进行调查研究,检查政策、计划的执行情况,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修正和完
将实际的执行情况和变化情况反映上来有多种方式,如报表、口头汇报、下基层、“走马观花”等,但这些方式都不如系统的社会调查那样全面、可靠。所以,社会
调查常常是作为提供反馈信息、监测社会变化的一种手段。例如,许多国家的民意询查系统都定期提供社会舆论的变化情况。政府的统计部门也是通过社会调查来随
时反映各种社会活动的进展。
政策、计划实际上都是以某种理论为依据的,它们是理性认识的具体体现和应用。对政策的检查实际上也是对理性认识的检验,它可以发现认识上的失误或偏差,也可以验证原有的理论、观点是否正确。
以上我们概括了各种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从这些概括中可以看出:社会调查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可以说,社会调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并且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这样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一、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
科学研究(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是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研究者对客观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能带有个人的主观偏见或成见,更不能任意歪曲或虚构事实。
客观性的含义是:任何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任何研究者,不管他们属于哪个阶级、哪个党派,只要他们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客
观地观察事物,就能得到同样的事实和结论。例如,在自然科学中,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对光速的测量都是一致的。
不过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社会研究中观察事物的尺度和工具常常不是统一的或标准化的。例如,人们对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政治民主化程度等概念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因而不同的人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如有的人会认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有的人则认为目前民主化程度还是较低的。那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坚持客观性原则呢?首先,是应以事实为依据,让事
实和数据“说话”,而不能以权威或个人判断为依据。马克思说:“我们想把我们的全部叙述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并且竭力做到只是概括性地表明这些事实”。
事实是客观的、具体的,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例如,对于“政治民主化”来说,研究者应当首先弄清它的具体含义和表现形式,然后举出各个方面,各种表现形
式上的具体事实。由这些事实本身来证明政治民主化程度是高还是低。其次,应当逐渐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衡量尺度。例如在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已有了
一些统一的衡量指标。
除观察角度和衡量指标的影响外,社会研究的客观性更易于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例如,有的调查者受上级旨意或受个人思想框架的束缚,往往是带着已有的结论
去收集资料,他们对客观事实任意取舍,以迎合上级意图或“唯己所用”。还有的调查者只从书本知识或权威理论出发,带着“有色眼镜”去观察社会。
除此之外,研究的客观性还受个人的信仰、价值观念、地区局限、环境局限、观察失误或疏忽等方面的影响。总之造成个人观察偏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每个调
查人员都应对自己的调查结论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和估计,并尽可能消除各种主观因素的干扰。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主要是指研究及研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科学是建立在系统的经验观察和正确的逻辑推理之上的。科学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是全面的、具有内在逻辑联
系的,而不应当是个别的或偶然的。列宁指出:“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
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起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物都有它个别的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
幺,事实不仅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合,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幺事实就只能是
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
由客观事实到结论需要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例如,由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收入普遍比社会主义国家高这一事实,得出“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结论,就是一种推理错误,因为它没有考虑历史因素,换句话说,制度不是影响人均收入的唯一因素。
科学的理论或结论还必须能受实践的检验,这就是说,结论必须来自对客观世界的观察,而且是以明确的方式来表达的。例如,由已观察到的大量天鹅得出结论说:
“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一结论就是一个清楚的陈述;如果以后观察到一只黑天鹅,那幺,上述结论就会被完全推翻。与科学理论相比,一些哲学理论和宗教信条
是无法检验的,这是由于它们不是依据经验事实建立的,而且常常是以含糊的、模棱两可的语言叙述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调查研究中,许多人往往不自觉地采取非科学的方式方法。例如有些人不是系统地收集资料,而是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看到什幺算什幺;有些人只凭个别事实就
得出结论,导致以偏概全、以支流代替主流;有些调查结论不是清晰地反映事物的真实状况,而是含糊其辞,在概念上绕圈子。这些做法对于正确地认识社会是无益
的,甚至是有害的。毛泽东在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之后,第二年又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这里,“正确的调查”就是要采取科学的方
(三)系统性原则
科学的基本假定是,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为一定的因果规律性。也就是说,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有其必然原因。不仅
自然现象如此,社会现象也是如此。科学的目的就是找出这些必然的、普遍的因果联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科学是将作为整体的世界分解为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
各个要素,然后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分析其内在联系。
在社会研究中,科学家也是将社会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各个子系统,即各个组成部分或构成要素。例如,从社会的构成上看,社会是由人
口、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要素组成的;从社会活动上看,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心理等项活动;从社会组织形态上看,社会
包括国家、民族、阶级、社区、群体、组织(单位)、家庭、个人等层次。各个要素、各种活动、各个层次都是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和组
合就形成了社会系统的一定结构。
所谓系统性原则,并不是说要抽象地、笼统地分析一个包罗万象的整体,而是要将所研究的现象分解,然后对各种复杂的联系进行分析和综合。例如,要研究犯罪现
象,就要根据研究目的将研究范围限定为某一个或某几个层次(如国家、地区、群体、个人),将犯罪划分为各种类型(如经济犯罪、政治犯罪或暴力犯罪),区分
出各种犯罪动机或原因。在分析犯罪现象时,不能只注重个人原因,还要考虑社会原因,即罪犯的家庭、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另一方面,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虽然不是要解释某个人的行为,而是要说明普遍的、宏观的社会现象,但这种说明不能离开对个人和个别事例的分析。因此,社会研
究应当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偏向,在作具体分析时要考虑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在各种
联系中对现象或事件进行系统分析。
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综合。所谓综合,就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按照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然后从总体联系上把握
社会系统或子系统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运行方式、发展规律等等。从而完整地、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
(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历史上,人们对理论与实践或“思维与存在”的认识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古代唯理论哲学家轻视实践的作用。他们认为,理论是先天存在的绝对真理,是超乎感觉经
验之外的东西。在近代,这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受到机械唯物主义的批判。实证主义科学家认为,只有经验事实才是真实可靠的,而其它超越经验的东西实际上并不存
在,它们都是虚幻的,所谓理论只不过是对经验事实的概括,两者是等同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自于经验世界,但它又超越事物的各种表象,它是对事物本质
的抽象。“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成为多余的了”。
马克思还指出,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或认识客观存在,实际上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现代科学方法论又进一步说明了理论与经验的关系。波普指出,理论是人们根据经
验事实对现象所作的尝试性解释,这种解释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检验的目的不在于证实理论,而在于修正理论、发展理论。科学哲学家T·库恩(T·Kuln)
对此还作了进一步说明,他指出:之所以要不断在实践中修正理论,不仅是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可能完全反映事物的真实本质,而且还由于人们的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
在不断发展。
理论是具有累积性的,任何研究都是对前人或他人理论的补充或发展。因此,调查研究必须以现有的理论为指导。但是这种指导不能是带着“框框”去研究,而是以
现有理论作为参照系,以所调查到的事实材料来检验理论或发展新的理论。。任何理论如果不在实践中应用和检验,就会成为教条,就会在与其它理论的竞争中被淘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就要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防止“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偏向。“经验主义”是“开中药铺”式地罗列现象,而不作任何理论分析;教条主义是以一些空洞的原理或信条来解释现象。
毛泽东对这两种倾向都作过批评。他指出:“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做调查。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在当前的社会调查研究中,这两种倾向依然存在,而且有新的表现形式。例如,有些调查报告充斥着大量的统计数字或实例,而很少对资料进行定性分析;有的虽然
也提出了一些概括性的结论,但是这些概括或者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或者是只针对一些琐碎的现象;还有些研究报告中充斥着大量的新名词,它们依据某种国
外理论或经典理论发出种种抽象的议论,而具体的事实只是随意拈来作为点缀。这些都不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当然,在理论研究中,应当允许理论超出经验事实,因为理论是对经验的抽象和概括,它高于经验。但是应当注意,这样建立的新理论只是未经验证的假说,它需要
在实践中进行系统的检验;如果只是胡乱抽出个别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或者把它当作定论,则是极其错误的。
二、调查研究的工作准则
在我国,由于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的多年提倡,调查研究已成为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在实践中,调查研究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并遵循一定的
工作准则。这些准则是对调查研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态度、工作作风和专业素养的要求与规范,他们对于提高调研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提高社会调查的科学性和
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中国的客观现实出发,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
调查研究虽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但它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也就是说,它不是为调查而调查或为兴趣而调查,而是为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而调查。调查必须针对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根据客观实际来提出政策性建议。
毛泽东说:“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同样,在调查研究中,如果不针对中国的
现实问题,如果不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政策性建议,也会犯错误。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都是与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历史传统有关的,要解决这些
问题,就必须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国情。
我国社会学家李景汉说,社会调查是“以系统的、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民族精神的特点、旧有的道德观念、社会组织构造的特殊性,以求认清中国的本来面目。一
方面由以往的历史下手研究,一方面在现在的社会里,尤其是农村的社会,入手调查。把中华民族固有的优点、美德、长处寻找出来,明确地认识他们,设法保存,
设法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把中华民族的缺点、恶习、短处也寻找出来,有不清楚的认识,然后设法阻碍其发展,设法根本的铲除”。这短话虽然是60年前讲
的,但它对当前的社会调查也仍然适用。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仅是指要尊重客观事实,要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它的另一层含义是,要敢于坚持真理,要具有“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我国20
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的一些调查研究就未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它们助长了“浮夸风”和“说假话”的风气,使政策的制定脱离实际,违反了客观规律。
但即使在这一时期,也仍有许多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真理,坚持科学的态度。如彭德怀同志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反对“左倾”、“冒进”的政策,在受到
错误处理后,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并继续做调查研究,继续为人民鼓与呼。
又如,我国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在20世纪末50年代极力提倡“控制人口、计划生育”,但他的主张不仅未被采纳,他本人反而被当作“中国的马尔萨斯”,受到
批判和围攻。在这种处境下,他表现出一个科学工作者所应具有的坚持真理、无私无畏的精神,他说:“我虽年近80,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迎战,
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为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他在公开声明中,还对一位国家领导人表示歉意,他说:“这次遇到了学术问题,我没有接受他
的真心诚意的劝告,心中万分不愉快,因为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得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希望我这位朋友仍虚怀若谷,不要把
我的拒绝检讨视同抗命,则幸甚。”他的这种坚持真理和“不唯上”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社会调查工作者应当学习的。
(三)采取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调查研究是一项严密细致的科学工作,它要求调研人员在事实的收集、记录、整理、分析上都必须采取认真、严谨的态度。在实地调查时,要认真做调查记录,系统
地收集材料,反复核对事实,而不能粗枝大叶,敷衍了事,更不能由于图省事而编造材料。在整理、分析资料时要采取严谨的科学方法和程序。应当意识到,社会调
查的材料“失真”或数据失实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国传统的求知方式不注重发展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因此人们对待事实、数据往往缺乏认
真、严谨的态度。中国在近代的科技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不讲求精确地量度与分析事物有关的。
李景汉曾举出一些例子说明中国传统求知方式的模糊性和非精确性,例如,“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地理教科书都笼统地说中国的人口是四万
万”(地大物博)。又如,中国的土地面积,“即以各省耕地面积一项而论,向来就没有一副清楚可靠的数目,并且前后报告的数目,或不同来源估计的数目就极其
矛盾。有的省份耕地面积竟高出全省面积总数的一倍或两被”。他接着评论说,“中国的土地不是橡皮做成的,可以缩其长短。天下之马马乎乎,孰有过于此者?”
“如此,而期望成为最近代之富强国家,岂非缘木求鱼,岂非梦想?我们岂能怪他人说我们的长短,岂能不自己惭愧!”可见,不讲认真,马马乎乎,含糊其辞,因
循敷衍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大敌,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大敌。
除以上几方面外,调查研究人员还应努力做到:
1、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坚持群众路线。
2、尊重被调查者的权益,不能损害他们的利益和名誉。
3、在调查中要不畏艰苦、不怕麻烦,要有刻苦、勤奋的作风。
4、采取谦虚、谨慎的态度,与被调查者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
5、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调查能力,努力扩充知识结构。
总之,社会调查研究同其它实际工作一样,具有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每一个从事调研工作的人都应当遵守这些准则和规范,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调查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反映与说明了任何科学研究(包括社会调查)所应具备的主要性质。而调查研究的工作准则是对调研人员的具体要求。前者是从认识论的角度,
而后者是从实践的角度所制定的规范,但两者又具有一定的联系,即它们都是为了科学地]客观地认识社会。
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
社会调查研究既是一项科学活动,也是一种研究社会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由不同层次的方法组成的一套方法体系,即最高层次的方法论,中间层次的基本方式和低层次的具体方法(见图1-2)。
&&&&&&&&&&&&&&&&图1-2 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图
调查研究的方法论是人们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一般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它提供了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任何调查都要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但方法论与理论一样都是人们认识的产物,它也是不断发展的。
基本方式也称研究方式,它表明贯穿于调查研究全过程的程序、步骤与操作方式,它说明研究者是通过何种具体途径得出研究结论的。基本方式可以从各种角度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在具体操作上都具有与其它类型不同的特点。
具体方法是在调查研究的某一阶段中使用的方法、技术、工具等,如在收集资料阶段使用的访问法,在分析资料阶段使用的统计分析法以及资料整理方法、计算机技术等。
每一项研究都是在一定的方法论指导下,采取一定的调查研究方式,并使用某些具体方法。这三个层次的方法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在调查研究中缺一不可。没
有方法论的指导,调查结果就只能停留在日常观察的水平;不掌握正确的调查研究方式,就无法系统地、有步骤地、有条理地进行研究;不会使用具体的方法和技
术,就无法收集到所需要的资料或无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西方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不同观点
方法论是对“如何看待和认识社会现象”,“如何获得客观、可靠的事实”,“如何分析和解释事实”,“如何检验社会理论”等问题的认识。19世纪以来,随着
社会研究的广泛开展,人们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其中,西方学者孔德、杜尔克姆、韦伯等人对社会科学方法论作出了较大贡献。在方法论问题上,西方社
会科学家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认识,它们可归结为实证主义方法论与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对立。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些主要观点。
(一)关于社会规律性
自然科学的基本假设是,任何现象都有其内在规律性。许多社会科学家在研究社会现象时也采用了这一观点。
但有些人文主义者否认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如德国学者狄尔泰(年)认为,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因为人们的行为不同于物体运动,人有自
由意志,因此无法对人的行为作出预测。此外,社会历史事件都是独特的,非重复的,因而无规律可循。
针对上述观点,实证主义者、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年)反驳说,社会科学不是研究个别人和个别事件 ,而是研究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是在各种社会力量作用下产生的客观事实,它们是受一定的社会规律支配的。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年)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综合,他指出,社会现象都是与人的行动和人的主观动机有关的,它们与自然现象有区别。但是人
们的行为是理智的、有目的的,这种理性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对社会行为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动机的分析,就可以发现社会现象的规律性。韦伯的上述观点目
前为多数西方社会学家所接受。
(二)如何认识社会现象
在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上,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所侧重的角度、方法和观点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为:[1]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对立;[2]整体认识与个体认识的对立;[3]客观检验与主观判断的对立。
实证主义者主张在宏观层次通过对大量样本的调查和统计来研究社会现象。例如,杜尔克姆强调说,社会现象表现为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行动,它们的规律性只能通
过统计分析来发现。而人文主义者主张在微观层次上通过实地调查来直接了解具体的社会生活状况。他们认为,统计分析所得到的“社会事实”忽略了具体个人的具
体行动,因而无法完全反映真实的社会现象。
与上述观点相联系
,实证主义者认为,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是要说明社会整体的特征,如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地理条件等。是这些因素而不是个人特征决定了
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与变化。人文主义者认为,社会是由个人所构成的,任何社会现象都可以还原为人的活动,因此,不了解人的行为动机和价值观念就无法认识
社会现象。这两种观点也称为整体主义方法论和个体主义方法论。
在检验真理的标准上,实证主义者主张以经验检验为客观标准。他们认为,研究者在收集社会事实时应坚持自然科学的“价值中立”的原则,这样就能得到客观的事
实和理论认识,并能对理论作出客观检验。而人文主义者指出,在社会科学中,不带个人价值与偏见的研究是很难做到的,研究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阶级地
位等等都会对他的认识有影响。此外,不同的研究者在观察角度、指导思想以及所使用的概念和方法上都有所不同,因此,他们所得到的社会事实和理论认识不可避
免地带有主观性或阶级性,对这种“真理”,没有一个客观的检验标准,只能依靠主观判断。
(三)如何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
解释是对现象“为什么会产生或为什么会变化”所做的说明。那么,如何说明,采取何种分析方法进行说明?在这两个问题上,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表现为:
[1]客观解释与主观解释的对立;[2]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对立;[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对立。
实证主义者主张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像自然科学那样客观说明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外部原因。例如,苹果下落可由地球引力的作用来解释。同样,
工农子弟的升学率比知识分子子弟的升学率低这一事实可由家庭环境、父母文化水平等原因来解释。依据这种客观的因果解释就可以对现象进行预测。
而人文主义者则认为,除外部原因外,影响社会现象的因素还有内在原因。例如,一个人能否考入大学还取决于他的智力,刻苦程度和升学欲望。与自然科学不同,
人的内在动机是无法观察到的,它们只能在具体的场合、条件和情景中通过主观理解法才能加以说明。主观理解法的特点是,研究者要设身处地地体验被调查者的处
境,由此来理解他为什么采取这一行为而不是采取另一种行为。这种说明只适用于特定场合,它能揭示某一现象的个性和特殊性。
在分析方法上,实证主义者强调静态分析和数量分析。在他们看来,社会结构和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只要剖开社会的横断面,通过对大量样
本的调查和数量分析就可以了解各种联系。而人文主义者则强调动态分析和定性分析。这是与他们所主张的主观理解法相一致的。他们认为,只有在事件和行为的自
然历史过程中进行主观理解,才能判定事物的性质,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
上述两种方法论观点都包含着正确和错误的成分,它们都片面强调某种认识角度而忽视了其他角度。实际上,社会现象是多样化、多层面的,这就需要从多种角度加
以研究。此外,对于不同的问题,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方法也是不同的。例如,对于“为什么不同国家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这一问题,就需要通过宏观研究,并
用整体特征——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历史条件等作出客观解释;而对于“为什么有些人赞成而有些人反对某种社会制度”则要通过微观研究对具体的
个人动机进行主观理解。尽管这两种研究的侧重点和分析方法不同,但它们都有助于认识“社会制度”这一现象。
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论观点似乎反映出自然科学方法与人文科学方法的对立。但在实际的社会研究中,这两种方法并非是不可调和的,它们常常是相互补充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提供了将这两者以及各种对立面统一起来的理论依据。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学说。在分析和认识社会方面,它所提供的指导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一)普遍联系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这种内在联系是必然的、普遍的,因此,社会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
谓社会规律并不是指个人行为的规律性,而是指由许多社会成员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列宁写道:“社会规律只能表现为平均的、社会的、普遍的规律性,至
于个别的偏差情况则会相互抵消”。
但是另一方面,从表象上看,具体现象之间的联系又是个别的、偶然的、有条件的。人们只能通过对大量现象的分析才能透过表象抓住本质,从而发现必然的、普遍
的联系。此外,现象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仅有纵向的历史联系,还有横向的结构联系;不仅有数量的联系,还有性质的联系;不仅有客观因素之
间的联系,还有主、客观因素的联系;在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则更加多样化,如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集体之间、集体与国家、组织与制度、组织与环境之间的联
系等等。对具体现象的分析要根据各种不同的联系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不能只强调某种方法而排斥其他的方法。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的或的灵魂,就是具体情
况具体分析。
(二)历史的、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是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它认为,社会现象是在历史过程中产生、运动和发展的。因此,只有把社会现象放在一定的历史过程中才能准确地作
出说明和解释。恩格斯说,在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精神活动时,“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
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在认识社会现象时,不仅要了解事物的现状,还要考察它的来龙去脉或历史演变,并对它的
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也就是说,要对现象进行动态分析。
但是,运动和发展不是绝对的,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稳定性,否则人们就无法辨认出现象的类别和因果联系。动态与静态是相对而言的,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社会现象的两种表现形态。
(三)对立统一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事物或现象具有多重性、多面性,事物内部的各种性质、各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因此,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要采取
“一分为二”的观点,而不能只注重某一属性或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属性或其他方面。但是,分析又要有重点,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或主要矛盾,这样才能给事
物“定性”、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将这类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对于社会现象的各种性质,如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偶然性与必然性、主观性
与客观性以及具体与抽象、微观与宏观、整体与局部等等,马克思主义也都是采用这种“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
(四)质与量相结合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质量统一观为科学地分析社会现象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认为,质量与数量是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定,一个事物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内涵、特征
和表现形式,而数量则规定了事物的规模和程度。质与量也是对立统一的,质是量前提,只有同质的事物才可以进行数量的比较,但是数量的变化可以导致性质的变
化。通过对量变和质变的分析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差别和规律性。
例如,由工人到工程师的身份变化不是由于年龄和职务的上升,而是由于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提高,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揭示工人与工程师的本质区别以及身份变化的一般规律。这说明,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毛泽东指出:“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我们有许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
以上我们概述了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各种观点。这里还应指出,社会调查研究没有统一的方法论。研究者可以在各种方法和方法论之间进行选择。方法论的选择不仅取
决于研究者的哲学观点和理论观点,而且还取决于研究课题和研究目的。例如,研究社会心理现象(如恐惧、焦虑等),人们往往主要以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的某些基
本观点为方法论指导。而研究人口现象则往往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我国的社会调查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的,但在具体课题上还要以有关的学科理论和
观点为指导。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论和具体方法,研究结论都必须要经受科学和实践的检验。
社会调查简史
社会调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数千年古埃及和古中国的人口统计。但较系统的社会调查是从近代开始发展的。从历史发展过程看,迄今为止的社会调查可分为四大类:[1]行政统计调查;[2]社会问题调查;[3]民意调查和市场调查;[4]研究性调查。
行政统计调查主要指人口、资源统计等为国家管理服务的调查,它从17世纪开始发展,到18世纪末已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社会问题调查是与近代资本主义一同发展的,其目的在于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
民意调查和市场调查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它们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普及。
研究性调查则与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息息相关,其主要目的是探索社会规律,指导社会实践。
社会调查之所以在17世纪以后得到广泛开展,一方面是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近代科学的成熟。前者产生了对社会调查的迫切需要,后者为社会调查提供了科学方法。
一、近代社会调查(17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时期的调查多为实用性的行政统计调查和社会问题调查,这些调查首先是从几个最早进入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开始的。
17世纪下半叶,欧洲的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认识到,要想有效地进行社会管理或社会改良,就必须客观地、准确地了解社会经济状况,其中较著名的人物是英国的威廉·配第(1623——1687年)和法国的柯尔柏(1619——1683年)。
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1690年)一书中指出,对任何社会现象都应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说明并加以比较。在分析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时,他运用了统计
分析法、图表法和一系列统计指标。他被马克思称为“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柯尔柏曾长期担任法国的财政大臣,他也是当时法国政府的国内外政策的实际决策人。在当政期间,他倡导和主持了一系列大规模社会调查,如1664年的法国社
会概况调查,1665年的制造业调查以及不定期的人口状况调查。这些调查为以后的行政统计调查的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18世纪初到末期,随着人口统计学的建立和国家行政管理的完善,欧洲各国的行政统计调查盛行于世,并逐步制度化。英国和法国都于1801年开始了全国性的
人口普查,英国规定了每十年普查一次。其后,欧洲各国也先后仿效。此外,继法国1801年建立了国家统计局之后,各国的行政统计机构也陆续建立并完善。
19实际以来,社会问题,如犯罪调查、贫民调查、监狱调查、工业调查、城市调查、家计调查等也都得到广泛开展,这些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社会诊断”,找
出社会问题的症结,以便对症下药,加以治疗。可以说,早期的社会调查主要是为国家行政管理、为医治社会弊病、为社会改良服务的。
同期,在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在理性化和世俗化潮流的冲击下,社会调查也进入了社会政治领域。许多思想家为改革社会制度、为建立新型的社会体制和社会组
织,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验”。如傅立叶、圣西门、孔德等人制定了一些“理想”的计划,试图改造社会。但有意识地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创建新制度而进行
的调查研究则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的。
马克思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早年担任《莱茵报》编辑期间(年),有机会深入社会,采访调查,实地考察了农民的贫
困状况。他后来说,正是对摩塞尔地区农民状况的考察和对林木盗窃问题的研究,促使他从纯粹研究政治转而研究经济问题。在流亡英国期间,他在《资本论》的写
作过程中,收集了世界各国的统计资料、档案、文件,此外,他还通过对英国工厂和产业工人的考察、观察、访谈,收集到大量材料。在此基础上,他深入分析了资
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运行机制,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恩格斯早年利用在英国工厂的便利条件,曾长期深入工人住宅区进行实地调查,“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同他们谈谈他们的状况和疾苦,亲眼看看他们为反抗他们的
压迫者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从亲身的观察和亲身的交往中直接研究了英国的无产阶级”。他将调查报告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
在调查方法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运用观察、访问和文献法,但他们对一些先进的分析技术也极为关注。例如,马克思对凯特勒等人的社会统计方法给予高度评
价,他在《资本论》中运用凯特勒的“平均人”概念对产业工人进行了分析。恩格斯系统地研究了自然科学的方法论问题,写出了《自然辩证法》这一著名论著,他
还将这些观点运用于社会研究。在方法论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科学地研究社会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个主要人物是法籍比利时学者凯特勒(1796——1874)和英国学者布恩(1840——1916年)。他
们被称为“经验社会学之父”。凯特勒是著名的社会统计学家,他通过对犯罪、自杀、婚姻等现象的统计和研究,发现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他第一个将
数理统计引入社会研究,并提出了“平均人”的概念和变量分析的思想。在他看来,人的智力、道德、心理、行为倾向是可以精确测量的,通过这种测量就可以确定
出所有人(或一个民族)的“平均值”。由此他提出了“道德科学”的概念,意指经验社会科学。
布恩曾经是造船业企业家,后来投身于社会调查事业中。他从1886年开始,苦心奋斗18年,对英国伦敦的市民生活和社会概况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写成了
17卷本的《伦敦居民的生活和劳动》。他在调查研究中综合了社会调查的各种方法
,如参与观察、访问、问卷调查、统计分组法、图表法、综合指数法等,从而使社会调查方法系统地运用于对社会现状的精确描述。布恩的调查对后人有重大影响。
19世纪和20世纪初是社会调查飞速发展的时期,社会调查在各个国家、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开展。其中一些较著名的调查有:法国黎普莱的家庭调查、杜卡特列
的妓女调查,英国辛克莱的乡村调查、霍华德的监狱调查、夏特沃斯的纺织工人调查、德国恩格尔的家计调查以及美国20世纪初期的匹兹堡(钢铁中心)调查和春
田调查等。
上述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当时社会中的尖锐问题,如贫困、犯罪、工人生活等,但这些调查一般都缺乏理论指导,因此调查结果很难上升到理论高度。但无
论怎么说,这些调查对于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调查提供的丰富经验和详实的资料作基础,今后的理论研究和
社会改革也是很难深入的。
二、现代社会调查(20世纪初至今)
20世纪以来,经验社会调查开始与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密切结合。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的《自杀论》(1897年)标志着社会研究进入实证化阶段。杜尔克姆
创立了社会调查研究的实证程序,即研究假设——经验检验——理论结论。他还为如何利用统计分析构建社会理论提供了范例。
20世纪以来,美国的经验社会调查得到迅速发展,它直接促进了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尤其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情况来看更是如此。
早期的研究性调查是从美国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开始的。这一学派在布恩的影响下,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对美国的移民问题和城市中的贫民、种族、社区规划等
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如托马斯、兹纳涅茨基的《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1920年)和帕克等人的城市生态学研究。前者被誉为个案研究的范例,后者开创
了都市病态研究的领域。人类学家林德夫妇也将人类学的社区研究方法运用于对现代城镇的研究,他们在《中镇》(1929年)一书中刻画了美国中部城镇的市民
生活(包括谋职、成家、养子、闲暇、宗教和社会活动六个方面)。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为经济、政治需要,舆论调查和市场调查大行于世,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专门的民意调查机构,其中以美国1935年创办的“盖洛普民意
测验所”最为著名。民意调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费希尔1928年创立的抽样理论。此后,抽样调查逐渐在社会调查中占据重要地位。第二次大战中和第二次大战
后,美国社会学家斯托福等人在《美国士兵》(1948年)一书中创立了目前仍广泛应用的统计调查模式。在以拉扎斯菲尔德为首的哥伦比亚学派的努力下,社会
调查的多变量分析方法也得以成熟。
可以说,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是社会调查的数量化方法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些方法和技术来源于多个学科,如社会学、统计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
学、政治学、人口学等。现代调查方法与技术的进展表现为:1、抽样调查的广泛应用;2、问卷法和访问法的精密化;3、态度测量方法的精密化;4、社会计量
法,即人际关系测量方法的精密化;5、多变量统计分析和统计检验的普及;6、实验法和心理测验法的引入;7、内容分析方法的发展;8、结构式观察法的发
展;9、计算机及其他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10、研究程序的标准化;[11]综合运用以上调查方法和技术的情况增加。
但是,单纯的数量化方法在研究社会现象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以现场观察和主观观察为手段的实地调查方法
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如“现象学方法”和“民俗方法学”,前者试图通过主观理解和实地调查来揭示人们是如何在熟视无睹的生活世界里建立一种意识中的共同世
界,并在这种共同意识的假定下行动的;后者主张考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规则,通过对交往过程中的方式、姿势、语言、动作的细致观察与分析来理解真实的
社会行为。尽管这两种方法并未产生很大影响,但它们使社会研究人员意识到,在了解和认识社会现象方面,主观理解和现场观察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总之,随着经验资料的积累和对社会现象认识的深入,当代的社会调查已不仅仅是提供经验材料和统计数据,而是更多地、更直接地担负起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的功能。当然,要有效地发挥这些功能,这需要在调查研究方法上进一步发展、完善。
三、中国社会调查简史
我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进行人口调查,中国历代王朝都有一些专门机构(如户部)负责掌握户口人丁数、田亩数等。但对其他社会状况则缺乏系统的调查记录,只能从大量的史籍、游记和文学作品中窥见一斑。
在我国,较系统的社会调查是在20世纪初开始发展的。早期的社会调查大多在外籍学者和传教士的指导下进行,如最早记载的北平社会实进会所作的“北平305
名洋车夫生活状况调查”(1914——1915年)就是由美国传教士伯吉斯主持的。中国人主持的社会调查最早是清华大学教授陈达带领学生对北平海淀居民和
清华校工所做的生活状况调查(1923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学术界社会调查发展最快的时期,这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贫穷、落后的地位,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的压迫下,中国的
工业化发展十分缓慢,科学家和革命者们都在寻找救国之路。他们从了解中国国情入手,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
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调查涉及了各个领域,其中较著名的调查论著有:社会学家陈达的《社会调查的尝试》(1926年),李景汉的《北京无产阶级的生活》
(1929年)、《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年),陶孟和的《北平生活费用之分析》(1930年),严景耀的《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1934年),吴文藻的《中国社区研究计划的商榷》(1936年),经济学家陈翰笙的《中国地主和农民》(1936年)、《工业资本和中国农民》
(1939年)。
此外,在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领域的著名调查有:王同惠、费孝通的《花篮瑶社会组织的调查》(1934年),吴泽霖的《铲山黑苗生活调查》,费孝通的《江村
经济》(1938年)等。这一期间,我国还建立了专门从事社会调查研究的机构,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是陶孟和、李景汉主持的北京社会调查所(属于中华教育文化
基金会),陈翰笙主持的南京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学组(属国立中央研究院),陈达主持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所。据统计,到抗战前夕,全国平均每年完成的调查课
题近千项,这一事实也说明了社会调查研究在中国的飞速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在其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对中国社会调查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毛泽东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问题,对中国社会特别
是对当时的阶级状况和农村土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寻乌调查》(1930年)、《兴国调查》
(1930年)、《才溪乡调查》(1933年)等。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党中央于1941年作出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动员全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此
后,在张闻天等党政领导人的亲自带领下,对陕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写出了《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米脂县杨家沟调查》、《临固调查》、
《保德调查》等一大批调查报告,它们对于制定中国土地革命的政策和策略有重要影响和作用。
毛泽东在长期的调查实践中总结的“深入实地”、“召开座谈会”、“典型调查”、“解剖麻雀”等工作方法和调查,以及他所提倡的“事实求是”、“走群众路
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观点,在思想上,方法上为全党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指导,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调查的普及。
抗日战争期间,学术界的调查研究受到很大影响,但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西南地区仍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如陈达在云南几个县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进行了人口普查,费
孝通、张之毅对西南农村作了深入调查,并将调查报告合编为《乡土中国》一书,史国衡通过对工业企业和工人状况的调查写成了《昆厂劳工》(1943年)一
书。抗战胜利后到建国前夕,由于战乱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学术界的社会调查没有恢复到抗战前的水平。
建国以后,我国社会调查事业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建立了全国性的行政统计机构,从而改变了以往在基本国情调查上的落后状况。仅以人口调查为例,我国过去从未进
行过全国性的人口调查,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也只是调查了13个省。因此直到20世纪50年代前,谁也无法讲清中国的人口究竟是
多少。而解放以后,我国已成功地进行了五次全国人口普查(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此外,行政统计机构的建立还为
国家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提供了详细、全面的数据资料。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间,我国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的政策性调查研究得到广泛开展。一般来说,我国任何政策的制定,甚至任何部门的任何决策都是依据
调查研究提供的材料。例如,1955年农业合作化期间,在全国农村进行了大规模调查,毛泽东同志还为此次调查的汇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撰写了
100多篇按语。又如,1956年为制定工业发展计划、1958年为制定“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方针政策、1961年为纠正“左”倾冒进
错误都进行过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这些调查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也提供了失败的教训。它们说明,在调查研究中,如果不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那么调查结
论就会脱离实际,制定出的政策就会违反客观规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策性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了很大提高,学术性调查研究也开始恢复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
社会调查研究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各级政府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主持或协助下
,科学的社会调查研究工作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起来。此外,民意调查和市场调查也开始发展,社会问题调查则更为广泛,如对城市问题、农村发展问题、青少年问
题、老年人问题、独生子女问题、犯罪问题、物价问题、企业管理和职工积极性问题等等,都作了大量调查研究。
目前我国社会调查的特点是:
1、许多调查研究都是针对中国改革时期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调查课题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实际工作部门越来越多地与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加强联系;共同承担调查课题。
3、越来越多地采用先进的调查方法,调查报告的质量和水平在不断提高。
当然也应当看到,由于我国的社会调查起步较迟,因此在调查方法和技术上、在调查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上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由于我国过去在调查资料的
积累上,在对社会现象的规律性的认识上还很不够,因而许多调查只能停留在经验阶段,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但是我们相信,在社会改革潮流的推动下,在广大社
会调查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的社会调查必将得到飞速发展,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章 选择调查课题
两度获诺贝尔奖的巴丁博士认为:“决定一个研究是否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所选择的科研课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调查开始于对调查课题的选择。是社会调查的第一步。课题就是调查题目。
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 or research problem )指的是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社会调查的课题所涉及的常常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社会现象”或某种“社会问题”,但是调查课题通常比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更为具体、更为集中,也更为明确。
第一节 调查课题的类型
社会调查课题有很多种类型,其中任何一种社会调查课题类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调查方法、实施步骤、调查范围、工具手段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社会调查课题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根据社会调查课题的关注点或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把社会调查课题划分为理论性课题与应用性课题
理论性课题(Theoretical Problem),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课题。主要目标是增加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的理解,增加人们对社会事物的认识。
应用性课题(applied problem)是指那些侧重于了解、描述和探讨某种社会现实问题或者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课题。侧重于通过调查来解决实际问题。
对同一种社会现象,或者说同一种研究课题,往往既可以找到理论性课题,也可以找到应用性课题。
二、根据社会调查课题的来源不同,可以把社会调查课题划分为自选课题与委派课题
自选课题指的是研究者根据自己所从事的科研、教学或实际工作的需要,或者是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研究兴趣,并结合社会的某种需要,自己选定的课题。这里课题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研究者本人,因而研究者具有很多的主动性和决定性。
委派课题是那种由有关的机构、部门、单位或个人根据他们的某种需要所确定并委托或指派给研究者进行调查的课题。对研究者来说这类课题的确定基本上与他无关,或者说不存在选择的问题,他只需要按照这些机构、部门、单位或个人的要求去完成这一课题。
第二节 选题的重要性
“选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
一、决定了调查的方向
现实生活中的每一项社会调查,每一项具体的调查课题,可以说都是针对某一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某种特定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不同的调查课题涉及的领域不同,针对的现象或问题也不同。
二、体现调查的水平
调查课题的选择能体现研究的水平,因为在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既需要用到研究者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知识,又需要研究者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比较敏锐的洞察力、比较强的判断力,同时还需要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
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从选择到最终确定,是上述几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研究者在上述任何一个方面的欠缺或不足,都会在所选择和确立的问题上留下“痕迹”,都会直接影响到所选课题的水平或质量。
三、制约调查的过程
对于社会调查来说,调查课题的确立,又同时意味着社会调查的特定道路的确定,不同的调查课题,对所走道的的要求不同。
四、影响调查的质量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调查课题对于从事这一课题的研究这来说是否合适、是否可行。不合适,不可行的调查课题,从一开始就包含着调查成果质量不高的内在因素,包含着研究者难以克服的一些困难和障碍。
通常的问题是题目过大, 空泛,? 中国科研的一个缺点,好高务远, 大而空,翻开国外的杂志,小课题,总是想这要取得什么突破,结果国际不承认,
第三节 选题的标准
选好题、选准题,必须明确进行选题时应该依据的标准。
一、重要性
重要性(significance)是指调查课题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是一项研究问题在提高人们对社会现象、社会过程、社会规律的认识或理解方面或是在促进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管理、提出社会政策方面所具有的用途或用处。一个研究问题的价值既可以是理论方面的,也可以是实践方面的,或是理论与实践方面兼而有之的。
理论方面的意义或价值,主要体现在研究问题对一门学科的发展、对某种理论的形成或检验、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对社会现象的解释所能作出的贡献上。
实践方面的意义或价值,则主要体现在研究问题对现实社会生活所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能否进行科学的回答和能否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上。
在选择一项研究问题时,应该先问问自己:做这项研究问题有没有用处?有什么用处?有多大用处?越是有用处的问题越是好问题;用处越多的问题越是好问题;用处越大的问题越是好问题,因而越是值得去做的问题。
二、创造性
作为一项科学活动,必须能够在某些方面增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能够为人们了解、理解、熟悉和掌握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各种问题、各种规律提供新的东西,而不能总是在同一领域、同一范围、同一层次上重复别人的研究,重提已有的结论。
创造性也可以称做创新性或独特性,指的是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最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应该是那种全新的、前人从没有做过的问题,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属于“填补空白”的问题。但是要找到一个这样的问题也最为困难。因为无论在
哪个领域中,完全无人涉足的现象或问题已几乎不存在。对于大多数研究者来说,一项问题具有创造性,是指该问题在研究的思路、或研究的角度、依据的理论、研
究的对象、采用的方法、研究的内容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与前人有所不同,有自己独到的、新颖的地方。
当然,选择问题的这种与众不同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理论上或实践上的价值和需要,而不能单纯为不同而不同。
三、可行性
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项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主观限制指研究者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它包括研究者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操作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甚至还包括研究者的性别、年龄、语言、体力等等纯粹生理因素方面的限制。
客观限制是指进行一项研究时受到的外在环境或条件的限制。如研究时间不够,研究经费不足、有关文献资料不能取得所涉及的对象、单位和部门不能给予必要的支
持和合作、研究问题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法令、或者违反社会伦理道德,或者与被研究者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相违背等等,都是导致一项研究问题无法进行的客观障
一项不具备可行性的研究课题,无论其多么有价值,多么有新意,最多也只能是一项“伟大的空想”。
四、合适性
合适性指的是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个人特点主要包括研究者对该问题的兴趣、研究者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研究者与研究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程度,以及研究者所具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与该问题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等等。
可行性与合适性不同,可行性是关于这项研究“能不能做”的问题,而合适性则是关于这项研究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不是最好”的问题。可行的问题不一定是合适的问题,而合适的问题首先必须是可行的问题。
个人兴趣虽然不是影响问题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但我们却可以说他是帮助和促进研究者选择好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研究者应该首先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类似地,研究者对该问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也是影响到研究问题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可能的条件下,研究者应尽量选择与自己所熟悉的社会生活领域相关的研究问题,而不要选择自己比较陌生的领域中的问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相似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研究的进行,也有利于研究者对研究资料的分析和理解。比如,同样是研究青年人的婚姻恋爱问题,
作为大学生研究者来说,选择“目前大学生的婚姻观”这样的问题,可能比选择“目前青年工人的婚姻观”或“目前青年军人的婚姻观”等等问题更为合适。
以上是选择研究问题通常采用的四条标准,这四条标准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层次上的联系:
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独特性是在重要性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标准;可行性可以是问题选择中的决定性标准;合适性是在前三条标准基础上提出的更进一步的标准。
这四条标准层层深入,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将一个理想的研究问题,从最初众多不成熟的想法、思路和问题雏形中逐渐分离出来。
第四节 选题的途径和方法
所有的研究都是从某种具体的思想开始的,这些思想有时是规范的假设,有时是研究者个人的直觉,有时则仅仅只是偶然的思想火花。了解这些思想是怎样转化为具
体的、系统的研究计划的,对于社会研究者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先用例子来描述一种思想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这种思想转化为具体研究设计的过程。
一、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
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是各种社会调查课题最丰富、最经常的来源。
客观地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均可以作为研究问题。而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现研究问题的关键,是要善于观察、勤于思
考,要养成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心理、社会问题经常问“为什么”的习惯,这样可以使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从变化无穷的社会现象中,抽出值得
研究和探讨的研究问题来。
二、从个人经历中寻找
由于每个特定的人生经历为他观察现实世界、观察社会生活提供了一种特定视角,从这些各不相同的视角里所看到的世界并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各种体验、各种观察、各种感受,常常是众多合适的研究问题的最初来源。
三、从现有文献中寻找
一些学术著作和教科书的内容、报刊杂志的文章和标题以及学习笔记和谈话记录,尤其是各种社会科学的报刊杂志常常是产生研究问题的灵感、火花和想法的重要来源地。
有大量的社会科学期刊可供我们去发现和探索特定的研究问题,在国内目前最主要的社会科学期刊有:《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经济研究》、《政治
学研究》、《法学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教育研究》、《青年研究》等等。每年都会发表大量的与社会科学研究有关的论文和研究报告。这
些论文和研究报告代表着以前和现在的研究者对社会世界各个方面的探索成果,这些专门的社会科学期刊常常是研究者寻找研究问题的重要来源。
在这些大量的文献当中寻找合适的研究问题,需要的是另一种留心和思考,一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之一:
在阅读各种文献时,始终带着审视的、提问的、评论的眼光,不要过于“恭敬地”、“崇拜地”和盲目地接受书上、文章中所说的一切。由于眼光不同了,我们对同
样的文献、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材料的看法就会有所不同,就会产生一些新的疑问
,就会产生一些新的思索,就会迸发出一些新的火花。而从这些疑问、思索和火花中,往往就能够找到值得研究、也能够研究的问题。
方法之二:
要进行广泛的联想。我们可以从纵向与横向、形式与内容、对象与方法、时间与空间等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所阅读的文献展开广泛的联想,由此及
彼,换个角度观察,往往能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开启一些新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切实可行的新的研究问题来。
在实际生活中,一项研究问题的选定,常常是上述几个来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单单是哪一个来源的产物。比如,也许最先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引起了我
们的注意,使我们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某种好奇;同时,这一现象又使我们联想起自己生活经历中的某些感受、体会或认识,使我们对这一现象的产生、后果、这一现
象与其他现象的关系等有了一定的推测、判断或估计;而这种推测、判断或估计又使我们联想起自己曾经读过、看过、学习过的某些知识、理论或观点,并将自己的
判断与阅读过的结论进行比较,一旦比较出现了分歧,出现了差别,便会导致一个新的研究问题的诞生,用以检验“谁是谁非”,有时我们会在比较时发现,现有的
知识尚未涉及到我们所思考的问题,或没有专门地探讨我们所思考的问题,即现有的答案不足以回答我们的疑问,这也会导致一个新的研究问题的诞生,用以探索新
第五节 调查课题的明确化
就是选题是往往只选择某一个比较宽泛的或者是比较笼统得问题领域,甚至是某一类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而不是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调查课题。
课题的明确化(focus the problem),指的是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与明确的陈述,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
第六节 文献查阅与选题
一、文献查阅的作用
文献回顾与选择课题两者之间往往有着一定的交互作用和过程:
查阅文献帮助研究这一步一步地走向最终的调查课题。
文献可以提高丰富的、与调查任务有关的资料。在调查前查阅文献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任何调查研究都应当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性和重复研究,少走弯路。通过学习借鉴,就可以提出本次调查研究的角度和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研究中心和重点,抓住关键问题或前人未能解答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以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了解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方法,为提出研究假设和制定调研方案提供参考
从以往的研究中和理论文献中,可了解到这一课题有哪些理论和观点可作为指导,前人是采用何种方法研究这一课题的。通过这种了解就能确立本次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并能在多种理论和研究方法中进行选择,以便提出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案。
了解调查地区、调查对象的历史状况,为制定调研方案和调查提纲提供依据
通过查阅调查地区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材料,可了解到这一地区的特点和调查对象的社会历史背景。只有根据这些特点和历史背景,才能有效地制定调查方案,确定抽样方案,设计调查提纲或问卷。
了解和学习有关的政策、文件
这不仅有助于掌握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而且还有助于明确调查研究的关键问题和重点内容。例如,在调查区、县、市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的作用时,或在调查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时,都要查阅有关的政策、文件,从中可以发现各个时期的政策对于上述问题的历史和现状的影响。
不仅在准备阶段需要查阅文献,在调查阶段也需要查阅和收集文献资料。如收集家史、村史、厂史、个人日记、信件等资料,查阅统计资料、会议记录以及报刊、杂
志、书籍等等。在调查阶段收集文献资料的主要作用在于:利用文献资料来补充调查资料或与调查资料相互验证;文献资料不仅可以作为辅助的资料来源,它也可以
作为资料的主要来源。许多优秀的调查研究成果都是依靠历史文献和个人文献完成的。
二、查阅文献的方法
三项任务:一是查找相关的文献,二是对文献进行选择,三是实际阅读和分析文献。
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相关的著作,二是相关的论文,三是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档案材料。
利用图书馆和资料室的检索工具
研究人员可以首先查阅书刊目录、分类索引,找出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章、论文 、调查报告和书籍的题目。这些可供检索的目录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工具书目录。从百科全书、辞典、统计年鉴、出版年鉴的分类目录或“主题词”目录中能找到有关的条目或书名。
杂志目录。在与课题有关的专业刊物上,如《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调查与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新化文摘》等,每年或每月都有按主题划分的分类目录,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论文、调查报告等。
报刊目录。可利用中国人民大学资料所编发的复印报刊资料中的目录索引以及其他专业资料索引,可找到公开报刊或内部报刊上的有关文章。
如何选择查找到的文献:
1、根据文献的相似性来选择
2、根据发表的时间来选择
3、根据研究者在该领域中的学术影响以及是不是权威来选择。 &
第三章 调查设计
在调查课题确定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按照所确立的目标进行认真、周密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调查设计主要指对整个调查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方法。
第一节 调查目的
每一个调查都有其目的,目的是社会调查选择的指向,调查目的不同,社会调查的设计要求,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的选择,以及在具体操作程序上都有所不同。所以,应该研究调查的不同目的。社会调查可以分为三种,探索性调查,描述性调查和解释性调查。
一、探索性调查
主要目的是对研究者所感兴趣的问题或现象进行初步考察或了解。一般在三种情况下进行这种研究:一是当研究者本人对打算研究的问题或现象不大熟悉
二是研究者打算研究的问题或现象本身就鲜为人知,或很少有人涉及时
三是在进行一向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之前。
通常采用偶遇抽样或判断抽样等。
偶遇抽样又称作方便抽样或自然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现实情况,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为调查对象,或者仅仅选择那些离得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调查对象。
判断抽样又称作立意抽样或主观抽样,它是指研究者依据自己的主观分析和判断,来选择那些适合研究目的的个体作为调查对象。这种抽样方法所得到的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完全取决于研究者对总体的了解程度、及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除了对问题或现象进行初步了解外,也可以为更深入、更系统、更周密的研究提供指导和线索。
一项探索性调查所得到的各种结果和结论,都只是画有关某种现象或问题的“初步印象”,它难以对所有研究的现象或问题提供比较系统、比较肯定和比较满意的答案。探索性的调查结果,往往是新的、更为系统得,也更加专门的研究的一种背景或起点。
二、描述性调查
这种描述通常是要发现总体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所关注的焦点通常不在于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分布,而是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
更多的描述性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的。民意测验、市场调查、舆论调查、以及有关婚姻家庭、老年保障、生活方式、职业流动、社会心理等内容的描述性调查。
与探索性调查有较大差别。
应当注意:一是描述的准确性,就是对社会现象的分布状况、基本特征等,都要做出定量的和精确的描述和说明。二是描述的概括性,要求调查结果所描述的不应当
是个别的或片面的,而应当是能反映出总体及各个组成部分一般状况的普遍现象,或者说,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应能反映出总体的水平和趋势。
三、解释性调查
在了解全面状况的层次上,认识到现象“是什么”,状况“怎么洋”,还要问“为什么”。解释性调查在内容上不要求具有广泛性,不要求面面俱到,但是,它特别注重调查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它往往要求调查内容必须紧紧围绕所要验证的理论假设。
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分析单位
分析单位:一项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不同于调查对象)。即调查者进行调查与抽样的基本社会单位。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这些分析单位的基本特征汇集起来用以描述由它们组成的较大的集合体或解释某种社会现象。
分析单位的特点:首先,调查所收集的资料直接描述分析单位在中德每一个个体。
其次,将这些对个体的描述聚合起来,可以描述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群体,以及由这一群体所代表的更大的群体,或者用这种描述的聚合去解释某种社会现象。
要分析单位于调查对象和研究内容或主题进行区分。
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人群划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