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钱就不出事了吗?敛财专家渠道

徐冉:不要让“朋友圈”成为敛财渠道
  这两天,不少玩微信朋友圈的人被“主要看气质”的接龙游戏所影响,参与该游戏方式有两种,要么接龙发自己照片继续游戏,要么向让你中招的微信好友发一个5.21元的红包。有的网友通过该游戏日入几百元,有的则是巧妙秀自拍!也有人吐槽:“一个接龙游戏在加入红包后就不那么纯粹了,总觉得有的人是在借游戏敛财!”(12月6日中国日报网)
  曾几何时,腾讯QQ似乎是最大的社交聊天软件,现如今微信仿佛取而代之。随着微信使用人数的上升,我们的“朋友圈”也在悄无声息的壮大。朋友圈内真假朋友并存,每天被各种内容刷屏,广告也好,心灵鸡汤也罢,这些都还算能接受,然而,还会有陷阱等待着你。近日的“主要看气质”配以自己的照片便是一个“钓鱼”游戏,无论是点赞还是评论,那么对不起,你已经上当了。除非你是一个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人,不然就要发红包,或者继续将游戏进行下去,这样就会有一个接一个的“鱼儿”上钩。
  笔者不清楚开发微信这款软件的人最初的用意是什么,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交流感情的平台,还是为广大微商提供一个发布广告的途径?笔者认为,无论是出于哪一种目的,现如今朋友圈都需要加以规范。只有规范的朋友圈才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朋友圈”,才能起到交流感情,传播正能量的作用。社会需要正能量,而不是充斥着铜臭味,充斥着乌烟瘴气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天朗气清的社会。
  对于微信朋友圈的规范治理需要多方努力。首先,政府作为国家机器,有社会服务功能,因而有义务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针对微信朋友圈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出台相关管理法规、办法,从法律方面将其纳入管理范围,进行有效约束。其次,微信开发商应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以及行业规范。对微信平台进行有效监管和清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对于恶意或有特别用意的传播内容要加以限制。最后,广大用户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屏蔽、抵制不良广告或有敛财目的的游戏。
  发红包,抢红包本是一个你情我愿的事情,请不要以任何理由去要红包。让朋友圈成为真正的朋友圈,不要让它成为敛财的渠道,让我们还能做朋友。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冉
(作者:徐冉&&编辑:蓝镭)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荆楚网(cnhubeigw)、最武汉(zuiwuhan01)官方微信。传销、庞氏骗局——这就是中晋疯狂敛财的真相
1919年,一个叫查尔斯&庞兹的美国投机商,宣称发现了一桩购买欧洲某种邮政票据的赚钱生意,只要把钱投资给他,90天之内就可以获得40%的回报。他不断地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一年左右就吸引了4万投资者,敛财1500万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得了的巨资。
1920年8月,庞兹因为资金链破裂而锒铛入狱。后来,人们将这个故事称为&庞氏骗局&,公认其为20世纪最经典的骗局。
&庞氏骗局&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在随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类似的&庞氏骗局&在世界各地层出不穷。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诈骗案制造者,前纳斯达克主席麦道夫正是&庞氏骗局&的集大成者,他花费长达20年时间,诈骗金额超过600亿美元。国内臭名昭着的各种&传销&组织,其实也是&庞氏骗局&的翻版。
这些骗局的形式虽然五花八门,但都具有自&老祖宗&庞兹身上沿袭的一脉相承的共性特征:以低风险,高回报为诱饵,搭建金字塔型投资者结构,采用&借新还旧&的资金腾挪术不断滚雪球,膨胀到一定程度后资金链断裂,真相大白。
如今,在P2P大潮下,中华大地上各路牛鬼蛇神蠢蠢欲动,&庞氏骗局&披上新的外衣又再次卷土重来。这一次,他们的来势更凶猛,危害也远比此前的&传销&更为恶劣。
继e租宝、金鹿之后,又一家大型理财平台轰然倒地。上海警方于近日对因涉嫌非法吸储和集资诈骗的&中晋系&相关联公司进行查处,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出境时被公安在机场截获,其余20余名组织核心成员也被全部抓获。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月,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突破340亿元,总人次超13万,60岁以上投资人就超过2万。彭博称未偿债务可能至少达到40亿元人民币。
随着媒体的不断深挖,中晋的行骗手段也渐渐大白于天下。从目前曝光的内容来看,50%的高收益,金字塔式的合伙人层级,卷入亲友和家属,借新还旧&&活脱脱一个P2P版的&庞氏骗局&.
承诺50%收益率的&疯狂合同&
财经采访到的中晋一名前员工称,自己&2015年底离职的原因是公司业务太忙了,每天要工作到凌晨。&
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多,当天财务还没结束,就有客户经理来排第二天的号,特别夸张。火爆局面一直持续到4月初中晋资产被查前。
另一名在中晋资产短暂工作过的员工表示,中晋资产有一种永久合同,承诺年化50%的收益率,但无法赎回本金。
比如投资人投100万元,这100万本金就拿不回来了,但是接下来每年都能拿到50万的利息,2年就可以回本。这么夸张的合同,居然有很多人上百万地买。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援引多位&中晋合伙人&投资者,&中晋合伙人&在产品设计上期限极短,甚至短至2~3个月,承诺收益率水平差距较大,大致在8%~16%,但加上高额的返利实际收益可达20%以上。
一位投资者称,其购买的&中晋合伙人&承诺利息才9%,在同类金融产品中是&挺靠谱&的。
&很多客户都是员工家属&
除了收益率的吸引力外,中晋资产以丰厚提成做条件,鼓励所有员工给公司招揽理财客户。压力和奖励的双重刺激下,部分员工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亲友,因此中晋很多客户都是员工家属。
据悉,正式员工一般每月到手工资约7000元,员工每拉80万元理财资金,每月的工资可增加3500元,为此很多员工拉上亲戚朋友一起投资,&拉300~400万理财的员工很多,就可以月入2万了。&
亦有一些投资者透露,&中晋系&投资产品年化收益率高低不等,加上客户经理给的返点,更有&吸引力&,比如&100万送5万&、&10万3个月当场返9000&等,有些还&送张5000的黄金券&.
&金字塔&合伙人模式圈钱
媒体报道,中晋主要通过其&独特&的合伙人模式圈钱。中晋的合伙人种类繁多,包括一般合伙人、高级合伙人、明星合伙人、超级合伙人、战略合伙人,以及永久合伙人。其中,高级、永久、超级合伙人各自的出资规模分别都是1亿元。
中晋官网此前披露的一则&中晋一期基金50亿完成募集&公告显示,&截至日,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人民币,超计划筹资 2.6亿元。通过合伙制股权基金模式,中晋一期,以非公开的方式向具有风险识别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募集,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非上市公司可转债,之后通过被投资项目资产证券化实现在二级市场退出,为投资人实现投资目的。&
上海警方公布的信息显示,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通过网上宣传、线下推广等方式,利用虚假业务、关联交易、虚增业绩等手段骗取投资人信任,并以&中晋合伙人计划& 的名义,变相承诺高额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众大肆非法吸收资金。
据东方早报报道,中晋公司层级主要分8层。4月5日当天,大部分三级及三级以上员工都被带走。
投资标的包括洗浴中心、游艇等&看上去很奇怪的项目&
财经援引一位资深理财研究员表示,他于2015年9月曾去中晋资产调研,与该公司有过多次接触。
中晋资产的销售渠道由两个部门分担,一个是机构销售部,一个是直销。前者负责与拥有大量高净值客户的金融机构对接,后者以业务员&撒网式&的展业为主。
从中晋资金投向看,金融、航空、餐饮、娱乐、黄金多个领域都有涉及。该研究员称,中晋有明显的&自融&嫌疑,投资的标的还包括洗浴中心、游艇等&看上去很奇怪的项目&
卖力吸金背后,母公司投资巨亏
澎湃新闻援引中晋一名内部员工称,中晋如此卖力吸引资金入场,是由于之前港股投资失败,或与需要资金回笼有关。
去年年底,中晋资产管理公司的母公司国太控股大举买入创新投资(01217.HK)和趋势(08171.HK)两只港股,持股比例分别为19.97%和27.68%.按目前的股价,国太控股在创新投资上亏损20%,而国太控股2月1日出售中国趋势时亏损47.14%.
根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晋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2013年2月,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
国太投资官网称,该公司旗下拥有3家上市公司,是100多家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集团共设有七大事业部,分别投资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金融、批发零售、商业服务、信息技术等领域。
警方:之前中晋资金链断裂 借新还旧 存在较多虚假项目
不过相比之前&因到期无法兑付&原因而导致的风波不同,中晋资产则是直接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一位投资者称,&就算事故是6日出来的,但是我们6日的利息如期到账。&每日经济新闻也援引一位投资者称,其在&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每天都会打利息,网站上就能查到。
此前,&中晋系&有客户经理自曝提成达30%,加上约10%的承诺利息,意味着投资项目资金成本至少为40%左右。
警方表示,之前中晋出现资金链断裂,借新还旧,存在较多虚假项目,目前正在依法追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责任。
来源:华而街见闻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fromgeek_com;合作及投稿请联系:
关键词阅读:
添加到收藏
/uploadfile/424.jpg
/uploadfile/141.jpg
/uploadfile/965.jpg
/uploadfile/411.jpg
极客赞助商
9月23日, 嗷嗷待&捕&的阳澄湖大闸蟹正式开捞,天猫超市与托盘供应商易果生鲜携手三家
9月23日上午,2016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收官当日,5号馆的芯盾(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由LayaBox主办,香蕉日爆联合主办的LayaWorld成都站与9月21日在成都十分咖啡圆满落幕,本
由LayaBox主办,香蕉日爆联合主办的LayaWorld成都站与9月21日在成都十分咖啡圆满落幕,本
由LayaBox主办,香蕉日爆联合主办的LayaWorld成都站与9月21日在成都十分咖啡圆满落幕,本
易观主办的“2016易观A10数据创新峰会”将于-28日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举行。
--日,第33届广州特许连锁加盟展览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2015年,大量的资本涌入虚拟现实领域,为VR的飞速发展蓄力;2016年,经过时间的积累和技术
9月22日,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指导下,由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联合博
9月21日,LayaWorld游戏高峰论坛成都站华丽开启,现场近300名成都地区游戏行业同仁共聚一庞氏骗局不断,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钱这么危险!
在网贷行业成交量再创新高的情况下,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也随之走高。今天,有统计数据显示,P2P网贷行业今年累计成交量突破万亿元,是去年同等时间区间累计成交量的2.68倍。
  我国P2P网贷行业呈现出一些与国外明显不同的特点:
  1、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泛;
  2、市场交易规模巨大,远超其他国家更为成熟的P2P网贷市场;
  3、平台创始人大多在经营平台以前从事各种非正规金融业务或经营实体企业;
  4、大量平台成为模仿银行业务的信用中介或存在自融现象;
  5、互联网或金融科技多数平台业务更多依靠传统非正规金融的线下模式,并且由于客户质量低以及征信信息缺乏,P2P网贷成了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正是这些所谓的“中国特色”,使我们的网贷平台运营存在着很多风险,归结起来,主要有这三种:
  一是流动性风险。
  简单说,流动性风险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平台自融出现问题,资金周转失灵。实质就是P2P网络借贷平台没有办法及时以合理价位获得充足资金支付到期债务。
  二是借款违约风险。
  其中尤其需考虑的是P2P网络借贷问题平台的出现,将会导致一些融资项目出现违约。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合理的计量模型,则有助于确定P2P网络借贷平台上的借款违约风险溢价,从而促进P2P网络借贷平台健康发展。
  三是操作风险。
  由于平台数据获取主要是基于业务的交易数据,形成维度单一,再加上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刷信用”、“改评价”等行为,使得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风险控制在操作中存在风险“有偏”隐患;
  这三种风险更多是由于平台建设不完善导致,不过真正爆发问题的平台则更多集中于诈骗模式的平台,骗局往往有这么几种模式:
  一是简单自融模式,大多采取高息、拆标的手法,利用投资者的逐利心理进行融资。
  二是多平台自融自担保模式。
  三是短期诈骗,多利用投资者赚快钱的心理。
  四是“庞氏”骗局。
  具体是怎么是操作的呢?跟大家说下面这几个典型骗局,就明白了!
  骗局一:高额年化收益做诱饵
  由于目前民间投资渠道狭窄,银行利息又很低,很多P2P网贷往往以高额年化收益为诱饵,令投资者心动不已。
  “目前P2P平台年化收益率一般在10%~15%,也有P2P平台给出20%,甚至是30%的年化收益率。”
郑峰谈到行行贷南昌分公司给出的年化收益率,根据投资期限不同,基本在8%至14%。
  这是很多伪P2P网贷平台惯用伎俩,很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的投资人容易被高额年化收益所诱惑,忽略了年化利率越高,违约可能性越大。
  骗局二:前期准时付利息或红利
  目前众多的P2P网贷平台普遍都存在提现困难,借款逾期的现象。与此对应的是,银率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7月全国累计新增P2P问题平台62家。而新增问题平台中,失联36家、跑路3家,二者合计占比高达62.9%。而提现困难、终止运营的平台分别为19家、4家。
  很多失联的P2P网贷平台老板,一开始为取得投资者的信任,会按照协议准时付利息或红利给投资者,比如P2P平台行行贷在老板跑路前,也按时支付利息给投资者。
  “平台用这种‘小甜头’的方式,让投资者们放松心理戒备,从而对投资者实现放长线钓大鱼。”郑峰指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投资者吃下受骗“定心丸”。
  骗局三:发布虚假投资项目“秒标”
  所谓P2P网贷平台,一般是网贷公司提供平台,借贷双方自由竞价,撮合成交。“你有钱,他要钱,我搭个台来撮合”,这就是对P2P网贷平台最通俗的描述。
  按理P2P网贷平台的收益,应该来自“撮合”的佣金,但是现在一些P2P网贷平台的收益不在于此,而是虚构一些热门标的(投资项目),一上线就被“秒抢”,行业话叫“秒标”,忽悠很多投资者进行投资,然后骗取投资人资金,用于自己融资与敛财,进行经营其他项目。
  “秒标”都是跑路平台自编自导的骗术,以“秒标”的火热和紧迫性给投资者造成项目很有投资价值、收益高、客户多的错觉。
  “其实很多都是平台自己造的假标,或者是自己发标自己投,这是一种骗术。”,跑路平台为招揽人气,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故意发放众多短期项目“秒标”,制造假象骗取更多的投资者上当受骗。
  骗局四:拆东补西制造赚钱假象
  庞氏骗局其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郑峰介绍,收益并不是通过公司的业务来赚钱,而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
  “e租宝”就是这种玩法,而此次出事的行行贷,其董事长跑路也有此类迹象,主要是由于温州与台州兑付很凶,导致资金链断裂。
  “这种手法,通常是在短时间内,投资者能获得回报,但随着更多人加入,资金流入不足,最下线的投资者便会蒙受金钱损失。”这样的网贷平台幕后老板,把钱用在了别处,比如还银行的欠债,投资股票,满足自己的生活消费等,承诺给投资者的利益都是用后来投资者的钱去返还前期投资者的利息和本金,拆东墙补西墙,一旦资金链断了,最后只能跑路。
  中国的金融行业貌似一直走不出一个怪圈,那就是玩着玩着就主动或被动地玩成了借新还旧的庞氏游戏。
  轰轰烈烈地开了4000多家网贷平台,现在已经轰轰烈烈地倒掉了一半。倒掉的平台小部分是因为诈骗,大部分是因为资金池没玩好。
  为什么我们的金融行业总是每几年就来一次大崩盘呢?
  第一,
宏观上看,我们的金融行业还处在青春期之前
  大家知道,在美国有几十万家中小银行,而中国的银行数量目前也就一千多家。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法律、人才、监管等软性条件都不够成熟,金融从业者和金融消费者也处在初级水平。所以民间金融就经常进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第二,
机构目光短浅,为了眼前的虚假繁荣而恶性竞争
  理财市场是很容易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尤其是众多门外汉参与其中的时候。利率补贴,红包,加息券,各种羊毛一块上,搜索竞价火力全开,各种协会开会领奖,所有这些运营成本一路高涨,貌似一片红火,实际上都在大量亏钱,而最终亏的是谁的钱答案不言自明。
  第三,
金融基础设施的落后,让金融交易成本奇高
  这里的金融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司法环境,征信设施,监管体系。
  所谓好是司法体系就是违法必究,但现实情况是,N多涉嫌诈骗的平台老板并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其他进入者也就没有受到相应的警示,违法成本太低。
  相对于平台老板的违法成本低,还有一个就是借款人的违约成本低,征信设施的不完善让开发优质债权资产变的很难,或者说识别优质资产需要摊销劣质资产的成本,让整体的交易成本高企,好人坏人都要承受高的融资成本。
  监管体系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总是隔三差五放出一些不真不假的消息,然后是市场各种解读,最后大部分不了了之。
  第四,
金融从业者的不成熟,利率给的再高也是垃圾资产
  说句得罪人的话,很多平台老板对金融的理解都不透彻就进入了这个行业,太多的门外汉冒险家进入的互联网金融行业。
  金融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是决定社会财富要进入哪些生产领域,而金融的具体工作是风险定价,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风险定价,什么样的资产配资什么样的利率,通俗的说也就是风控。
  金融是一个高大上的行业,参与者水平不够,导致风险定价机制失灵,注定卖出的资产和其收益不能匹配,出资者遭受损失已经注定。
  第五,
金融消费者的不合格,钱多人傻速来
  这里的不合格主要是指对风险的认识不到位。
  一边是激进的民间企业家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另一边患有“理财饥渴症”的用户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方便操作的投资标的。
  这个投资标的利率竟然是银行存款的10倍以上,而且大多数平台承诺保本保息。简直就是一个百年不遇的投资机会。殊不知所有的“保本保息”都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出借风险没有了,但是平台风险更可怕,不出问题则已,一出问题就是血本无归。
  这种“影子银行”的操作手法早已超出了借贷的范畴,风险不是由于刚兑而变小,反而是由于刚兑而变大,投资者却无法认清这个事实。
  第六,
资金池,都想玩但是都玩不起
  国内的平台除了拍拍贷、借贷宝、支付宝借条这几家能归为真正的网络借贷中介平台之外,其他平台几乎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影子银行”,而银行的本质就是“资金池”。
  资金池的特点就是外在表象无法判断内在的盈亏。“资金池”和“庞氏骗局”这两个概念的界限非常模糊。
  可以这样说,银行是合法的资金池,极端点,也可以说银行是合法的庞氏骗局,虽然现在银行业利润还非常高,但即使银行出现大量坏账也不会影响游戏的进行,因为总有人存款,呆坏帐大于利润也不影响体系的运转。
  没有强监管,资金池几乎100%会成为旁氏游戏,民间机构借助P2P的概念玩起的资金池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玩的不好的,已经暴雷、失联、清盘、甚至牢狱之灾,玩的好的,风投、评级、资金聚集、成为明日之星。但需要悲观的是,不要看排名靠前的平台风生水起,规模越大风险越大是金融的一个属性,将来大平台爆大雷基本也是可以预期的。
  可以这样说,国内大部分民间金融玩家,潜意识中玩金融就是玩资金池,先把钱忽悠进来,整个机器转动起来,有进有出,嫣然一个成功的大企业,至于运营成本,从池子里舀一瓢就够了,但是舀着舀着,发现池子里的水大部分被运营成本舀干了,哪一天资金端一收紧,立马嗝屁。
  第七,
金融创新,我们总是高估它
  互联网科技不仅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事实上所有事物的本质都是无法改变的。纵观金融危机的根源都是来自于给了太多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太多的贷款和向大量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吸收太多的资金。这恰恰就是所谓这一百年来金融创新一直在做的核心,绝大部分金融创新很大程度上就是想挣脱监管。
  近10年以来,国内P2P产业的所谓创新,都和“金融脱媒”无关,本质上都是绕过了监管,圆了一把民间资本开银行的梦想,殊不知,开银行需要多高的水准,以及要冒多大的风险。总是保守的金融机构能活下来,也总是最保守的投资者最后能保证正收益。对于监管层的启示就是,一个新的金融业态出现之后,以保守的眼光进行观察,看清本质,归口监管之后再从国家层面鼓励发展也不迟。
  对于一种金融创新来说,不能因为包容创新就采取自由放任的监管态度;相反也不能因为出现问题就“一棍子打死”,而是应该在更加良性的基础环境支撑和外部监管约束下,使其从“躁动、叛逆且偶尔有恶行的青少年”,转变为“成熟、理性、有益社会且自身可持续的中青年”。
  来源: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综合中国江西网-信息日报、上海证券报报道。本文不代表《财经》立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强敛财专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