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念法十小咒的功德利益益分别是什么意思

【功德】-什么是功德 - 弘善佛教网
当前位置: >
【功德】-什么是功德
发表时间:
作者:未知
(佛教解释)
  功德,汉语词汇。
  拼音:gōng d&
  指功业与;泛指、诵经、、等善事。
  语出《&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1) [charitgood deeds and merits]功业与德行。
  功德无量。
  武父子亡( w&)
  (2) 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苏武传》
  (3) 多泛指念佛、诵经、布施等。
  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
  1、功业与德行。
  ①《礼记&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②元&张宪《咸淳师相》诗:&谀言佞语颂功德,边事军声听寂寥。&
  ③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铃阁宣劳,海上着安攘之绩;兰闱申儆,闺中宏静好之音。功德贤均,内外恩并。&
  ④《金缕曲&周总理逝世周年感赋》:&雪侮霜欺香益烈,功德长留天地,却身与云飞无际。&
  ⑤晋道恒《释驳论》:&是以知三尊为,自修己之功德耳。&
  2. 语。
  《义章&十功德义三门分别》:&功谓功能,能破,能得,能度众生,名之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云功德。&
  3. 多泛指念佛、诵经、布施、放生等事。
  ①《&循吏传&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佛图,有何功德!&
  ②《》第六十回:&寨内扬起长幡,请附近寺院上山做功德,追荐晁天王。&
  ③《红楼梦》第八八回:&老太太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
  4. 指做好事、有益的事。
  ①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空同子功德我者厚矣!&
  ②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六朝》:&功德词林,故自匪浅。&
  不等同于利益
  功德不等同于利益,不能将功德视同财物一般。
  《》第十品:较量布施功德缘品,这个标题也可看出,功德不是及所缘的,利益、钱、物是果报,在第十品中也说得分明,经中原文有&功德&&福利&&果&&报&这些词,仔细看的话,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功德不是福利,不是果报,是什么?是善行!是布施、修寺、造像、抄经、放生等善行!标题的意思就是说:分别考量布施功德所缘的福利。
  功德的含义很广,在此经第十品中,是布施行为的褒奖语,好比说:某人收复了失地,就称为中兴之功,功劳不是奖励官职、财物等,功德也类似,功德不是获得的福利、善报,功德能缘起福利、善报。
  与的区别
  净空法师于1996年4月美国达拉斯佛教会在《大意》中讲到:
  福德是可以自己与他人受用享受的,比如金钱、房屋等;而功德是自受用的,修持是可以让福德转化为功德。断恶是因,得到福德是缘,获得福报是果,有大福德自然有大的福报,但是不管怎么大也脱离不了。而功德不一样,功德是可以帮助勇猛修持的自身脱离六道,来到一真法界乃至极乐所必须的,简单的说,就是功德大就是功夫得大力,功夫成片,果报自然稀有殊胜。
  【功德】《佛学大词典》
  梵语guna。音译作惧曩、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达摩(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N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梵gun!a -sa^gara),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梵gun!a -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功德林等多种名称。[维摩义记卷一(慧远)、仁王经疏卷上一(吉藏)](参阅&利益&)
  【功德】《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术语)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义章九曰:&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天台仁王经疏上曰:&施物名功,归已曰德。&胜N经宝窟上本曰:&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功德】《佛学常见辞汇》
  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又世人诵经布施供养等,都叫功德。
  【功德】《》
  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建立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
&&-&&紫虚居士
&&-&&海涛法师
&&-&&正如法师
&&-&&海涛法师
&&-&&索达吉堪布
&&-&&仁焕法师
&&-&&明一居士
&&-&&张家提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
&&-&&法清法师
&&-&&如本法师
&&-&&索达吉堪布
&&-&&方海权
&&-&&益西彭措堪布
&&-&&达真堪布
&&-&&果硕仁波切
&&-&&普光居士
&&-&&达真堪布
&&-&&莲池大师
&&-&&宣化上人
&&-&&会本法师
&&-&&净慧法师
&&-&&(唐)释宝思惟 译
&&-&&太虚大师
&&-&&真圆法师
&&-&&海涛法师
&&-&&索达吉堪布
&&-&&东宝?仲巴仁波切
&&-&&海涛法师
&&-&&印光大师
&&-&&达摩祖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印光大师
&&-&&海涛法师
&&-&&宣化上人
&&-&&观辉居士
&&-&&弘赞在
&&-&&玛欣德尊者
&&-&&嘎玛仁波切
&&-&&海涛法师
&&-&&广化法师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
&&-&&帕奥禅师
&&-&&如本法师
&&-&&海涛法师
&&-&&明华居士
&&-&&海涛法师
&&-&&蜀益大师
&&-&&邓来送
&&-&&海涛法师
&&-&&达真堪布
&&-&&索达吉堪布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仁焕法师
&&-&&昂江扎西仁波切
&&-&&多识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宣化上人
&&-&&海涛法师
&&-&&慈诚罗珠堪布
&&-&&比丘 祥云
&&-&&东宝?仲巴仁波切
&&-&&海涛法师
&&-&&李文涂
&&-&&海涛法师
&&-&&吴立民
&&-&&海涛法师
&&-&&传喜法师
&&-&&宣化上人
&&-&&净界法师
&&-&&仁胤ㄊ
&&-&&大安法师
&&-&&唐巧奥萨堪布
&&-&&宽见法师
&&-&&达真堪布
&&-&&净空法师
&&-&&丹真绒布仁波切
&&-&&嘎玛仁波切
&&-&&李炳南
&&-&&印顺法师
&&-&&海涛法师
&&-&&智随法师
&&-&&洛桑陀美仁波切
&&-&&元音老人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传喜法师
&&-&&索达吉堪布
&&-&&海涛法师
&&-&&净界法师
&&-&&真禅法师
&&-&&寂静法师
&&-&&净界法师
&&-&&索达吉堪布
&&-&&正慈法师
&&-&&明证法师
&&-&&海涛法师
&&-&&仁清法师
&&-&&仁达法师
&&-&&李炳南
&&-&&索达吉堪布
&&-&&丹增嘉措仁波切
&&-&&本焕法师
&&-&&海涛法师
&&-&&海涛法师
&&-&&梭巴仁波切
&&-&&明一法师
&&-&&宣化上人
&&-&&玛欣德尊者
&&-&&达真堪布
&&-&&益西彭措堪布
&&-&&宣化上人
&&-&&海涛法师
&&-&&咏给明珠多杰仁波切
&&-&&果硕仁波切
&&-&&仁清法师
&&-&&圣严法师
&&-&&夏坝仁波切
&&-&&传喜法师
&&-&&海涛法师
&&-&&徐醒民
&&-&&如本法师
&&-&&黄念祖
&&-&&印光大师
&&-&&慈诚罗珠堪布
&&-&&学诚法师
&&-&&海涛法师
&&-&&圣空法师
&&-&&达真堪布
&&-&&仁清法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仁清法师
&&-&&索达吉堪布
&&-&&智敏上师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
&&-&&索达吉堪布
&&-&&常福法师
&&-&&仁焕法师
&&-&&索达吉堪布
&&-&&达真堪布
&&-&&宣化上人
&&-&&圣严法师
&&-&&传喜法师
&&-&&李炳南
&&-&&达真堪布
&&-&&净宗法师
&&-&&索达吉堪布
&&-&&寂静法师
&&-&&范古农
&&-&&海涛法师
&&-&&许止净
&&-&&海涛法师
&&-&&净界法师
&&-&&仁焕法师
&&-&&仁清法师
&&-&&李炳南
&&-&&宗舜法师
&&-&&印光大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大安法师
&&-&&学诚法师
&&-&&印光大师
&&-&&仁达法师
&&-&&传喜法师
&&-&&印光大师
&&-&&达真堪布
&&-&&净空法师
&&-&&提云般若
&&-&&传喜法师
&&-&&祈竹仁波切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
&&-&&智渡法师
&&-&&开愿法师
&&-&&达真堪布
&&-&&传喜法师
&&-&&慈诚罗珠堪布
&&-&&太桥旦曾堪布
&&-&&海涛法师
&&-&&格桑扎西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海涛法师
&&-&&达真堪布
&&-&&净空法师
&&-&&索达吉堪布
&&-&&如本法师
&&-&&索达吉堪布
&&-&&大寂尼师
&&-&&李炳南
&&-&&净宗法师
&&-&&善导大师
&&-&&大安法师
&&-&&净慧长老
&&-&&达真堪布
&&-&&索达吉堪布
&&-&&嘎玛仁波切
&&-&&达真堪布
&&-&&希阿荣博堪布
&&-&&阿宗白洛仁波切
&&-&&达真堪布
&&-&&慈成加参仁波切
&&-&&仁焕法师
&&-&&晋美彭措法王
&&-&&钟茂森
&&-&&妙华法师
&&-&&黄念祖
&&-&&印光大师
&&-&&海涛法师
&&-&&宽运法师
&&-&&索达吉堪布
&&-&&黄念祖
&&-&&如本法师
&&-&&益西彭措堪布
&&-&&如本法师
&&-&&大安法师
&&-&&达真堪布
&&-&&玛欣德尊者
&&-&&洛桑陀美仁波切
&&-&&慧净法师
&&-&&海涛法师
&&-&&圆因法师
&&-&&传喜法师
&&-&&索达吉堪布
&&-&&贝诺法王
&&-&&净界法师
&&-&&洛桑陀美仁波切
&&-&&达真堪布
&&-&&阿宗白洛仁波切
&&-&&印光大师
&&-&&索达吉堪布
&&-&&达真堪布
&&-&&宽见法师
&&-&&传喜法师
&&-&&宽运法师
&&-&&宣化上人
&&-&&希阿荣博堪布
&&-&&道证法师
&&-&&传喜法师
&&-&&信愿法师
&&-&&智渡法师
&&-&&益西彭措堪布
&&-&&达照法师
&&-&&达真堪布
&&-&&德兰根迥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宣化上人
&&-&&圆因法师
&&-&&张慈田
&&-&&索达吉堪布
&&-&&净慧法师
&&-&&智随法师
&&-&&玛欣德尊者
&&-&&达真堪布
&&-&&敦珠法王
&&-&&洛桑陀美仁波切
&&-&&印光大师
&&-&&惟觉法师
&&-&&达真堪布
&&-&&净界法师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善导大师
&&-&&张秉全
&&-&&达真堪布
&&-&&宣化上人
&&-&&达真堪布
&&-&&索达吉堪布
&&-&&达真堪布
&&-&&传喜法师
&&-&&仁胤ㄊ
&&-&&太虚大师
&&-&&大安法师
&&-&&仁焕法师
&&-&&多识仁波切
&&-&&净界法师
&&-&&李向平
&&-&&智随法师
&&-&&宣化上人
&&-&&如本法师
&&-&&宣化上人
&&-&&妙祥法师
&&-&&达真堪布
&&-&&首愚法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达真堪布
&&-&&如本法师
&&-&&虚云法师
&&-&&圣一法师
&&-&&达真堪布
&&-&&大安法师
&&-&&印光大师
&&-&&净宗法师
&&-&&玛欣德尊者
&&-&&唐玄奘
&&-&&太桥旦曾堪布
&&-&&明证法师
&&-&&仁焕法师
&&-&&索达吉堪布
&&-&&宽运法师
&&-&&海云继梦
&&-&&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洛桑陀美仁波切
&&-&&昌臻法师
&&-&&虚云法师
&&-&&李向平
&&-&&明证法师
&&-&&宣化上人
&&-&&海涛法师
&&-&&印光大师
&&-&&大安法师
&&-&&达真堪布
&&-&&昌臻法师
&&-&&白云禅师
&&-&&海涛法师
&&-&&信愿法师
&&-&&玛欣德尊者
&&-&&远凡法师
&&-&&达真堪布
&&-&&海涛法师
&&-&&达真堪布
&&-&&法藏法师
&&-&&许止净
&&-&&宗萨钦哲仁波切
&&-&&宣化上人
&&-&&圣严法师
&&-&&宣化上人
&&-&&许智铭
&&-&&索达吉堪布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开愿法师
&&-&&圣一法师
&&-&&松赞干布
&&-&&道证法师
&&-&&文珠法师
&&-&&传喜法师
&&-&&李炳南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
&&-&&印光大师
&&-&&净界法师
&&-&&李炳南
&&-&&仁清法师
&&-&&益西彭措堪布
&&-&&达真堪布
&&-&&净慧法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宣化上人
&&-&&海涛法师
&&-&&印光大师
&&-&&索达吉堪布
&&-&&益西彭措堪布
&&-&&仁达法师
&&-&&大安法师
&&-&&印光大师
&&-&&索达吉堪布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净界法师
&&-&&如本法师
&&-&&东宝?仲巴仁波切
&&-&&李炳南
&&-&&法增法师
&&-&&海涛法师
&&-&&宽运法师
&&-&&如本法师
&&-&&明证法师
&&-&&信愿法师
&&-&&净界法师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净界法师
&&-&&白云禅师
&&-&&如本法师
&&-&&净界法师
&&-&&传喜法师
&&-&&达真堪布
&&-&&普巴扎西仁波切
&&-&&贝诺法王
&&-&&达真堪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洛桑陀美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普巴扎西仁波切
&&-&&如本法师
&&-&&印光大师
&&-&&南怀瑾
&&-&&达真堪布
&&-&&黄念祖
&&-&&慧光法师
&&-&&传喜法师
&&-&&嘎玛仁波切
&&-&&如瑞法师
&&-&&大安法师
&&-&&圣严法师
&&-&&如本法师
&&-&&大安法师
&&-&&达真堪布
&&-&&宣化上人
&&-&&索达吉堪布
&&-&&李木源
&&-&&格花堪布
&&-&&达真堪布
&&-&&海涛法师
&&-&&印光大师
&&-&&净空法师
&&-&&昌臻法师
&&-&&达真堪布
&&-&&宣化上人
&&-&&如本法师
&&-&&虚云法师
&&-&&慧光法师
&&-&&索达吉堪布
&&-&&传喜法师
&&-&&印光大师
&&-&&索达吉堪布
&&-&&宽运法师
&&-&&达真堪布
&&-&&大安法师
&&-&&玛欣德尊者
&&-&&索达吉堪布
&&-&&印光大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达真堪布
&&-&&体慧法师
&&-&&索达吉堪布
&&-&&正如法师
&&-&&慈成加参仁波切
&&-&&慈诚罗珠堪布
&&-&&普巴扎西仁波切
&&-&&宣化上人
&&-&&帕奥禅师
&&-&&见悲青增格西
&&-&&传喜法师
&&-&&净界法师
&&-&&达照法师
&&-&&开愿法师
&&-&&宣化上人
&&-&&圣旭法师
&&-&&海云继梦
&&-&&索达吉堪布
&&-&&广超法师
&&-&&宣化上人
&&-&&普巴扎西仁波切
&&-&&传喜法师
&&-&&帕奥禅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李向平
&&-&&传喜法师
&&-&&憨山大师
&&-&&宗舜法师
&&-&&海涛法师
&&-&&传喜法师
&&-&&梭巴仁波切
&&-&&传喜法师
&&-&&索达吉堪布
&&-&&惟觉法师
&&-&&索达吉堪布
&&-&&传喜法师
&&-&&达真堪布
&&-&&开愿法师
&&-&&玛欣德尊者
&&-&&多识仁波切
&&-&&仁焕法师
&&-&&索达吉堪布
&&-&&达真堪布
&&-&&正果法师
&&-&&圣旭法师
&&-&&证严法师
&&-&&净界法师
&&-&&仁焕法师
&&-&&体慧法师
&&-&&海涛法师
&&-&&海涛法师
&&-&&慧净法师
&&-&&宣化上人
&&-&&达真堪布
&&-&&宣化上人
&&-&&智海法师
&&-&&达真堪布
&&-&&印光大师
&&-&&海涛法师
&&-&&证严法师
&&-&&圣严法师
&&-&&大安法师
&&-&&如本法师
&&-&&印光大师
&&-&&仁焕法师
&&-&&印光大师
&&-&&学诚法师
&&-&&印光大师
&&-&&济群法师
&&-&&传喜法师
&&-&&达真堪布
&&-&&宽运法师
&&-&&达真堪布
&&-&&慈法法师
&&-&&智随法师
&&-&&慈诚罗珠堪布
&&-&&佛使比库
&&-&&慈诚罗珠堪布
&&-&&果卿居士
&&-&&如本法师
&&-&&宗萨钦哲仁波切
&&-&&如本法师
&&-&&妙祥法师
&&-&&黄念祖
&&-&&索达吉堪布
&&-&&南怀瑾
&&-&&南怀瑾
&&-&&宣化上人
&&-&&如本法师
&&-&&黄念祖
&&-&&益西彭措堪布
&&-&&仁清法师
&&-&&传喜法师
&&-&&惜福法师
&&-&&星云大师
&&-&&净界法师
&&-&&传喜法师
&&-&&索达吉堪布
&&-&&净界法师
&&-&&如本法师
&&-&&索达吉堪布
&&-&&圣严法师
&&-&&嘉扬彭措仁波切
&&-&&妙境法师
&&-&&大安法师
&&-&&如本法师
&&-&&噶玛天津仁波切
&&-&&太虚大师
&&-&&仁焕法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达真堪布
&&-&&益西彭措堪布
&&-&&德兰根迥仁波切
&&-&&达真堪布
&&-&&海涛法师
&&-&&达真堪布
&&-&&宽运法师
&&-&&海涛法师
&&-&&远凡法师
&&-&&达真堪布
&&-&&法增法师
&&-&&李向平
&&-&&宣化上人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
&&-&&智空禅师
&&-&&超定法师
&&-&&印光大师
&&-&&惟觉法师
&&-&&净界法师
&&-&&大安法师
&&-&&宣化上人
&&-&&海涛法师
&&-&&噶玛天津仁波切
&&-&&宣化上人
&&-&&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文珠法师
&&-&&净界法师
&&-&&益西降措上师
&&-&&宽运法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海涛法师
&&-&&文珠法师
&&-&&传喜法师
&&-&&圣严法师
&&-&&昆丘嘉真堪布
&&-&&达真堪布
&&-&&雪歌仁波切
&&-&&如本法师
&&-&&噶玛天津仁波切
&&-&&宣化上人
&&-&&宽运法师
&&-&&印光大师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海涛法师
&&-&&印光大师
&&-&&仁清法师
&&-&&刘先和
&&-&&宣化上人
&&-&&净界法师
&&-&&索达吉堪布
&&-&&传喜法师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
&&-&&宽运法师
&&-&&虚云法师
&&-&&卡塔仁波切
&&-&&圣严法师
&&-&&仁清法师
&&-&&智海法师
&&-&&明一法师
&&-&&索达吉堪布
&&-&&达真堪布
&&-&&普巴扎西仁波切
&&-&&净界法师
&&-&&济群法师
&&-&&传喜法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宣化上人
&&-&&明证法师
&&-&&传喜法师
&&-&&洛桑陀美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印光大师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
&&-&&海涛法师
&&-&&达真堪布
&&-&&宣化上人
&&-&&索达吉堪布
&&-&&大安法师
&&-&&如本法师
&&-&&传喜法师
&&-&&玛欣德尊者
&&-&&如本法师
&&-&&虚云法师
&&-&&智随法师
&&-&&达真堪布
&&-&&净界法师
&&-&&净宗法师
&&-&&星云大师
&&-&&济群法师
&&-&&演培法师
&&-&&德兰根迥仁波切
&&-&&明华居士
&&-&&宣化上人
&&-&&帕奥禅师
&&-&&净界法师
&&-&&索达吉堪布
&&-&&钟茂森
&&-&&证严法师
&&-&&宣化上人
&&-&&印光大师
&&-&&惟贤法师
&&-&&索达吉堪布
&&-&&玛欣德尊者
&&-&&跃志法师
&&-&&圣旭法师
&&-&&益西彭措堪布
&&-&&海涛法师
&&-&&传喜法师
&&-&&净界法师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
&&-&&净界法师
&&-&&海涛法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宽运法师
&&-&&印光大师
&&-&&圣旭法师
&&-&&如本法师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
&&-&&刘先和
&&-&&索达吉堪布
&&-&&圣严法师
&&-&&印光大师
&&-&&体慧法师
&&-&&昌臻法师
&&-&&仁清法师
&&-&&蒋贡康楚仁波切
&&-&&索达吉堪布
&&-&&达真堪布
&&-&&索达吉堪布
&&-&&普巴扎西仁波切
&&-&&净慧法师
&&-&&宣化上人
&&-&&慈成加参仁波切
&&-&&妙境法师
&&-&&证严法师
&&-&&达真堪布
&&-&&憨山大师
&&-&&传喜法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吉美衮桑滇贞仁波切
&&-&&南怀瑾
&&-&&大安法师
&&-&&法闻法师
&&-&&学诚法师
&&-&&明证法师
&&-&&月悟法师
&&-&&印光大师
&&-&&智海法师
&&-&&海涛法师
&&-&&证严法师
&&-&&法闻法师
&&-&&慈成加参仁波切
&&-&&学诚法师
&&-&&大安法师
&&-&&如本法师
&&-&&希阿荣博堪布
&&-&&达真堪布
&&-&&净界法师
&&-&&索达吉堪布
&&-&&宣化上人
&&-&&净界法师
&&-&&大安法师
&&-&&达真堪布
&&-&&钟茂森
&&-&&昌臻法师
&&-&&海云继梦
&&-&&宣化上人
&&-&&传喜法师
&&-&&圣严法师
&&-&&黄念祖
&&-&&李向平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慈舟法师
&&-&&传喜法师
&&-&&达真堪布
&&-&&海涛法师
&&-&&嘉措喇嘛
&&-&&宣化上人
&&-&&昌臻法师
&&-&&道证法师
&&-&&信愿法师
&&-&&星云大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乘宗法师
&&-&&阿旺札巴格西
&&-&&海涛法师
&&-&&能弘法师
&&-&&达真堪布
&&-&&蒋央索朗旺修仁波切
&&-&&净界法师
&&-&&傅味琴
&&-&&信愿法师
&&-&&傅味琴
&&-&&信愿法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月悟法师
&&-&&阿格旺波尊者
&&-&&道证法师
&&-&&信愿法师
&&-&&达真堪布
&&-&&仁海法师
&&-&&济群法师
&&-&&寂静法师
&&-&&傅味琴
&&-&&传喜法师
&&-&&大安法师
&&-&&道证法师
&&-&&乘宗法师
&&-&&传喜法师
&&-&&李向平
&&-&&项运良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弘善法德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Copyrights reserved&&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联系方式:中国?广东?汕头&&联系电话:2&&联系人:黄易&&邮箱:admin@gming.org&&联系QQ:&&工信部ICP备案号:&&两种十念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两种十念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十念法怎么修有什么目的和功效_百度知道【佛法】分别功德论所论佛说十念法(10-4)
分别功德论所论佛说十念法---.一、为利根者说(10-4)念戒─次念戒者,其义云何?从五戒、十戒、二百五十至五百戒,皆以禁制身口捡诸邪非,敛御六情断诸欲念,中表清净乃应戒性。昔有二比丘共至佛所,路经广泽顿乏浆水。时有小池汪水,众虫满中。一比丘深思禁律,以无犯为首:「若饮此水,杀生甚多。我宁全戒殒命,没无以恨。」于是命终即生天上。一比丘自念:「宜当饮水全命,可至佛所。焉知死后当生何趣?」即饮虫水,害虫大多。虽得见佛,去教甚远,啼泣向佛自云:「同伴命终。」佛指上天曰:「汝识此天不?此是汝伴。以全戒功即生天上,今来在此。卿虽见我,去我大远。彼虽丧命,常在我所。卿今来见我者,正可覩我肉形耳,岂识至真妙戒乎?」以是言之,持戒不犯,所愿者得。十念中戒在前,六度言之施在前。所以前却不等者,十念戒者声闻家戒也,弟子法以捡身为先,是以在前。大士法以惠施为重。何者?夫大士者,生天人中心存济益,济益之要非施不救。夫众生存命者以衣食为先,故以财施先救其形,然后以法摄御其神,故大士以施为先。夫戒有二:有俗戒、有道戒。五戒、十善为俗戒,三三昧(空、无相、无愿)为道戒。二百五十戒至五百戒亦是俗戒,四谛妙慧(苦集灭道)为道戒也。但行安戒不出三界,以慧御戒使成无漏乃合道戒。声闻家戒,喻若膝上花,动则解散。大士戒者,喻若头插花,行止不动。何者?小乘捡形,动则越仪。大士领心,不拘外轨也。大小范异故,以形心为殊,内外虽殊,俱至涅盘,故曰念戒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五种功德正行十念》开示第三集:正行日课
&同生极乐立誓文及正行日课建议
华首放光寺同生极乐立誓顶礼仪轨
一心顶礼宏扬净乐土。释迦如来。千百亿化身。遍法界诸佛。
一心顶礼常寂光净土。阿弥陀如来。清净妙法身。遍法界诸佛。
一心顶礼实报庄严土。阿弥陀如来。微尘相海身。遍法界诸佛。
一心顶礼方便圣居土。阿弥陀如来。解脱相严身。遍法界诸佛。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阿弥陀如来。大乘根界身。遍法界诸佛。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阿弥陀如来。十方化往身。遍法界诸佛。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教行理三经。极依正宣扬。遍法界尊法。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观世音菩萨。万亿紫金身。遍法界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大势至菩萨。无边光炽身。遍法界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清净大海众。满分二严身。遍法界圣众。
顶礼西天东土历代祖师。
顶礼当山守衣入定摩诃迦叶尊者
顶礼天下弘宗演教诸大善知识。
顶礼初祖庐山东林远公大师。
顶礼二祖长安光明导公大师。
顶礼三祖南岳般舟远公大师。
顶礼四祖五台竹林照公大师。
顶礼五祖新定乌龙康公大师。
顶礼六祖杭州永明寿公大师。
顶礼七祖杭州昭庆常公大师。
顶礼八祖杭州云栖宏公大师。
顶礼九祖北天目灵峰旭公大师。
顶礼十祖虞山普仁策公大师。
顶礼十一祖杭州梵天贤公大师。
顶礼十二祖红螺资福醒公大师。
顶礼十三祖苏州灵岩圣量印公大师。
华首放光寺同生极乐立誓缘起文
佛历三零三七年。岁次己丑。六月廿三日。迦叶尊者垂视之处。鸡足山华首放光寺光明堂。西方三圣像前。慈法法师及四众弟子共同学习《安乐集》。至毕竟安心处。欢喜踊跃。愿以天亲菩萨之往生论偈为毕生誓愿。成就五种功德。相互策励。唯佛是念。乘佛愿力。安住不退。以期现生出此五浊。只欲疾成自利利他。契会不二。见证佛性。明晓实相。入正法眼藏。并祈我等及有缘。此愿不舍。一切时中导引其前。最后刹那。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蒙佛授记。得大方便。乘无碍力。提醒同志。勿忘本誓。同归安养。是为立誓缘起。
四众弟子于五方静室共集
立誓文(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我(某甲)及有缘。今于佛前立誓: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观彼世界相& 胜过三界道& 究竟如虚空& 广大无边际
正道大慈悲& 出世善根生& 净光明满足& 如镜日月轮
备诸珍宝性& 具足妙庄严& 无垢光焰炽& 明净曜世间
宝性功德草& 柔软左右旋& 触者生胜乐& 过迦旃邻陀
宝华千万种& 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 交错光乱转
宫殿诸楼阁& 观十方无碍& 杂树异光色& 宝栏遍围绕
无量宝交络& 罗网遍虚空& 种种铃发响& 宣吐妙法音
雨华衣庄严& 无量香普熏& 佛慧明净日& 除世痴暗冥
梵声悟深远& 微妙闻十方& 正觉阿弥陀& 法王善住持
如来净华众& 正觉华化生& 爱乐佛法味& 禅三昧为食
永离身心恼& 受乐常无间& 大乘善根界& 等无讥嫌名
女人及根缺& 二乘种不生& 众生所愿乐& 一切能满足
是故愿生彼& 阿弥陀佛国& 无量大宝王& 微妙净华台
相好光一寻& 色像超群生& 如来微妙声& 梵响闻十方
同地水火风& 虚空无分别& 天人不动众& 清净智海生
如须弥山王& 胜妙无过者& 天人丈夫众& 恭敬绕瞻仰
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安乐国清净& 常转无垢轮& 化佛菩萨日& 如须弥住持
无垢庄严光& 一念及一时& 普照诸佛会& 利益诸群生
雨天乐华衣& 妙香等供养& 赞诸佛功德& 无有分别心
何等世间无& 佛法功德宝& 我愿皆往生& 示佛法如佛
我作论说偈& 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五种功德正行十念
十念法者,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唯长唯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如此十气,连续不断。意在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故。十念法简单易行,古德多赞,为令现代繁忙众生修行方便,正念串习无间心,无后心,得往生之决定心智,引导正行相续,得无疑虑,入五种功德,特提倡此法为立誓者每日必行之功课。
每日择时。面西合掌。诵: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愿入弥陀界& 归依合掌礼
身业礼拜: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十念:南无阿弥陀佛
&口业赞叹:
梵声悟深远& 微妙闻十方
正觉阿弥陀& 法王善住持
&十念:南无阿弥陀佛
意业作愿:
如佛无碍智& 通达靡不遍
愿我功德力& 等此最胜尊
&十念:南无阿弥陀佛
智业观察:
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十念:南无阿弥陀佛
&方便智业回向:
何等世界无& 佛法功德宝
我愿皆往生& 示佛法如佛
&十念:南无阿弥陀佛
恭敬作意:
十方恒河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礼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阿弥陀佛。世尊。如对目前。蒙佛摄受。愿生彼国。得生彼国。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能破一切无明。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如是赞叹阿弥陀佛。依彼光明智相修行故。皆得休息。无复苦恼。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是一心专念。以佛愿为己命。毕竟往生安乐国土。共入弥陀愿海。
弥陀佛国能所感 西方极乐难思议
一切庄严皆说法 无心领纳自然知
无量菩萨为同学 性海如来尽是师
欻尔腾空游法界 须臾授记号无为
正念观彼西方依正二报。皆一切众生性所本具。特借弥陀大愿显发。非是新得。一切众生究竟往生。如是专念观察彼妙庄严。得到彼处。受用种种法味乐。
心常作愿。回向为首。信顺弥陀平等回施。顿出无始轮回。至毕竟安乐处。成就大悲。如是不舍一切苦恼众生。乘无碍力。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示应化身。提醒同志。同归安养。以本愿力回向故。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
备注:每日可五门全修,每门十气或两气皆可;每日亦可择一门专修十气;每日修法次数不限。
我们在法则上应该思维自己有没有这个次序?就是对一个法则有比较方便的作为与认知过程。我们每天都在做事情与想事情,若没有法的思维,肯定会有很多其他想法,不念佛就念业,这是正常的。
关于十念法的正行内容,我们做了一个功课,每天几分钟即可做完。这样无论出家在家,都可以随时依此而行念佛,不失为正行的一个方法。这个功课里有两部分,一是必行,包括每种修行的对应偈子与十念;二是选行,对应的观察思维文字,若有意乐可以读,熟悉了或者知道怎么做了也可不读。下面我来读一读。
“依五种功德正行十念法。”这是择十念法,随顺佛的五种功德——从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五个方面立个简单功课。“每日择时,面西合掌,恭敬作意:十方恒河沙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威神功德。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作这样一个观察。“道俗时众等,各发无上心,愿入弥陀界,归依合掌礼。”这是把心静下来,发这个愿,念善导大师这四句话。
第一门:身业礼拜。“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然后念十气南无阿弥陀佛。你说五念门我修不了,我只修一门行不行?行!身业礼拜,“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念十口气,结束了,没问题。门门圆满,门门得入。
第二门:口业赞叹。“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然后念佛号,十口气。你若就修第二门也行,用赞佛功德来修持。
第三门:意业作愿。“如佛无碍智,通达靡不遍,愿我功德力,等此最胜尊。”然后念十口气南无阿弥陀佛。你说我就依作愿门来念佛,也可以。
第四门:智业观察。“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然后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十口气念,可以了。
第五门:方便智业回向。“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然后十口气南无阿弥陀佛。一个修行过程圆满了。
最后念:“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思观内容都是摘一段经典文字。只做一门可以,五门都做也就是四五二十句偈子,随口就会背。玄清师建议能不能用龙树菩萨那个偈子来做礼拜门:身业礼拜:“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应时即现身,是故我顶礼。”然后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正行是让我们每日有个毕生的法则守护,至少提示自己的正念、正行。因为稍不注意就滑到业力中去了,所以每天要有个相续作为。复杂了不好搞;现在人心力、承受力或者意乐分中,以简单明快来相续。所以我们把以前读过的一些文字放在一栏里作为选读,意识不清晰了可以读读,有很好的提示。这个时代人要有喜欢的东西,又不要复杂,越简洁越好。可以依这个简洁功课来维护誓愿,相互策励。依简单明了的法则,真正立誓愿,这是不可思议的福德因缘!现在有多少人还在法外徘徊?多少人口中念佛心里在搞其他东西?我们立誓,真心念佛,缘佛成佛是必然!这是因果法。缘业力呢?结果也可想而知。
缘佛成佛这么明快。我听到人在下面交谈,百分之八十还不是缘佛;可能是习惯或业习需要,没问题,但要警觉自己——缘什么一定成什么!大家知道因果法,缘起就是因,是种子。世尊成佛也从缘起。《妙法莲华经》中讲: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没有缘起的种子,你怎么成佛?若是平时不注意缘起,就被无明业感所驱使,你的果报是什么?立誓就是建立清晰、明了、坚固的缘起,而不是徘徊、犹豫不定的缘起;那样一生在徘徊中过去,业报成熟谁来承担?只有自身承担,别无代替者!菩萨们,我们学佛,要对自己负责任!要不然一迈出殿堂,又开始缘其他东西,要警觉!
立誓是确定缘起——把自己的缘起、生命主题确定下来。一生归向确立,下面就是正行。怎么来维护、表达、成熟誓愿?在除疑、生信、安心情况下才立誓,立誓后若还随着业力游荡就可惜了。所以希望大家有个正行方式。我当时写这个文字,希望择一门修也行。比如有人缺乏慈悲心,没有回向利益他人之心,以第五门回向门行十念法。每天串习,七天、十四天、二十一天,看看自己心理会有变化。我遇到一个居士,嗔心比较强。我建议他背诵个东西。他说背这个有没有用?我说一定有用,但要坚持。他开始感到枯燥、没意思、很无聊,因为不与业习感知契合;慢慢会背了,它就成为自己的思想意识了,再泛习气或者思维模式时,它就起大部分作用了,人就变化了。我遇见许多整理文字的人,一段时间以后,他的思维模式变了,语言结构也变了,就是串习力!
四力中,串习力很重要的!当然发心、对境、因缘都很重要。比如说境界,我们念阿弥陀佛,靠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对我们的呼唤——此界世尊遣我们往生,彼国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往生——这样一个境界,我们怎么办?念阿弥陀佛,顺应诸佛誓愿与教诲,成就往生大利,也就是安心,也就是满足清净平和,下面是串习。我们讲了三个一念,串习力是相续一念,即是誓愿。这个誓愿怎么在正行中或者行为中表达?五种念门与五种功德中我们择一种修十念法,不需要长篇大论,一样可以得到不可思议之利益,就是串习力、境界力、缘力、心力相续造成的事实。若不认真实践,相续或誓愿会散坏在无明业中。串习力有作意,有支持自己誓愿力的行为或者警觉。
为什么推荐十念法?这与时代有很大关系。昨天一个老人家过来,他念了二十多年的佛,千里迢迢到这里,反复就说一个问题:我这样怎么能往生?这是个缘起,他就念这个。我说不念这个不行吗?你怎么缘就怎么起作用啊!缘自己业力就会造成业力的迷茫与徘徊,缘佛功德呢?为了这个作用,鼓励大家以五种功德修某一念门,缘起特别重要!心念一动念这个缘起对我们起决定性作用,对境是辅助作用,称为内因外缘。内因是心力,若是内因忽略就麻烦了。要是明白自己举心动念就是因、就是缘,特别方便。在礼拜佛等五种功德门中,对境是佛、佛果、佛功德;我们内因要有愿望、意乐,内因外缘则易相应、契合、成熟。
一旦我们回到原有生活状态中,修行方式越简洁直白,越能达到对缘起的深刻认识,越有意义。要是随着安心、立誓、正行这个方法去做,人人必得往生。要是不随这个,业力趋向必然是自己所缘产生之事实。假设用五种功德作为对境,作为自心相应法则,每天做一次、两次、三次……尤其起床后、睡觉前或者做大事前,都做一次,最多用五分钟宝贵时间,我们这一生,至少这一天有个清晰保证。睡觉前做一门,可以好好睡一觉。要认真做!若不认真,还是缘的问题。恭敬修、无间修、长时修、毕命修,谁来修?
我们作这个意来警觉自己,果报就清晰。本来没有迷失业,也没有警觉业,我们警觉就清晰自己,不警觉就迷失,这是自身的缘起法。若以誓愿来导自己正行,这个誓愿可以明确我们行为的根本依止。你自己习惯很多,但要有一个根本依止,就是不可动摇的依止,也就是生活的主线——你这个主线、生活主题不能改变。我们立这个誓,这个根本依止一变,就造业去了。我们造业还造业,但是有个主线,会往这儿回归。说心心回向也好,念念从此中走出也好,都是我们不可思议的利益。
要是我们随着迷茫业无明业飘荡,正行会丢失。立誓是给我们树立一个根本依止、生活主题、大原则。这个原则不违背,人生就变得简洁,其他都为主题服务。你每天有妄想或者什么作为,这没人管,每个人生命都是这么延续下来。但怎么使生命有个清晰主题?恶缘或违缘来了,我不会迷失方向;乃至临命终时,我会喜悦面对舍报。你要真正看清极乐世界,舍报时是最欢喜之时,丢弃无始以来的沉重嘛!老子说吾之大患为有此身。我们这个身体很粗重,若看不清,不要说阎王老子找我们算账了,哪怕平时来一点违缘,你的主题也可能迷失;来点不顺心、烦恼、情绪,就会什么业都敢造,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那太可怜了,太可惜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佛的功德利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