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种83军是什么兵种

|||||||||||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据新华社电 军区,是中央军委派出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设有7个军区。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近日向新华社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七个军区的划分情况。“军区是根据国家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和战略战役方向、作战任务等设置的军事组织。”陈舟说,“它主要负责制定战区部队建设的规划计划,组织指挥战区内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实施联勤保障等,军区设有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分别领导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和装备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曾设有北京、内蒙古、沈阳、兰州、乌鲁木齐、济南、福州、成都、广州、南京、昆明、武汉、西藏等十余个军区。随着部队建设情况与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军区设置时有变动。1985年,我军裁减员额100万,如今的7个军区划分即在那时被基本确定。”陈舟说。
人民解放军现设有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7个军区,下辖陆军集团军、兵种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和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目前基本情况如下DD
军区 所辖区域 司令员 政委
沈阳军区 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3盟1市 常万全中将 黄献中中将北京军区 河北、山西,内蒙古(东部3盟1市除外)、北京、天津 房峰辉中将 符廷贵上将兰州军区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王国生中将 李长才中将济南军区 山东、河南 范长龙中将 刘冬冬上将南京军区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上海 赵克石中将 陈国令中将广州军区 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 章沁生中将 张阳中将成都军区 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李世明中将 张海阳中将  七大军区的划分
  军区,是中央军委派出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现设有七个军区。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近日向新华社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七个军区的划分情况。 &军区是根据国家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和战略战役方向、作战任务等设置的军事组织。&陈舟说,&它主要负责制定战区部队建设的规划计划,组织指挥战区内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实施联勤保障等,军区设有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分别领导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和装备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曾设有北京、内蒙古、沈阳、兰州、乌鲁木齐、济南、福州、成都、广州、南京、昆明、武汉、西藏等十余个军区。随着部队建设情况与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军区设置时有变动。1985年,我军裁减员额100万,如今的七大军区划分即在那时被基本确定。&陈舟说。
  人民解放军现设有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七个军区,下辖陆军集团军、兵种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和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具体划分情况如下:
  沈阳军区:领导和指挥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盟一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北京军区:领导和指挥河北、山西两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天津两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兰州军区:领导和指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济南军区:领导和指挥山东、河南两省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南京军区:领导和指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广州军区:领导和指挥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成都军区:领导和指挥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四省(区)和重庆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新华网)
  86裁军后24个陆军集团军,在98年裁了一次军,有28、63、67共3个集团军被裁撤,后来在03年又裁了一次军,有23、24、64个集团军被裁撤。
  现陆军全军共18个集团军:
  北京军区:27(石家庄)、38(保定)、65(张家口)集团军
  沈阳军区:16(长春)、39(辽阳)、40(锦州)集团军
  济南军区:20(开封)、26(潍坊)、54(新乡)集团军
  南京军区:1(湖州)、12(徐州)、31(厦门)集团军
  广州军区:41(柳州)、42(惠州)集团军
  成都军区:13(重庆)、14(昆明)集团军
  兰州军区:21(宝鸡)、47(西安)集团军
  其中:38、39、54集团军为满编重装甲类集团军;1、13、21、27集团军为甲类集团军;12、14、16、20、26、31、40、41、42、47、65为简编乙类集团军
  北京军区
  38集团军:驻地河北保定(甲类重装甲集团军)
  第6师(装甲师)
  第112师(机械化师)
  第113师(摩步师)
  第114师(摩步师)
  第151师(摩步师)
  炮兵旅
  防空导炮旅
  工兵旅
  防化团
  通讯团
  电子对抗分队
  陆军航空兵大队
  27集团军:驻地河北石家庄(甲类集团军)
  第79师(机械化师)
  第80师(摩步师)
  第81师(摩步师)
  炮兵旅
  工兵旅
  防化团
  24集团军:驻地河北承德(乙类简编集团军)
  第1师(装甲师)
  第70师(步兵师)
  第71师(步兵师)
  28集团军:驻地山西大同(乙类集团军)
  第82师(步兵师)
  第83师(步兵师)
  第84师(步兵师)
  第205师(步兵师)
  63 集团军:驻地山西太原(乙类简编集团军)
  第187师(摩步师)
  第188师(步兵师)
  65 集团军:驻地河北张家口(乙类简编集团军)
  第193师(步兵师)
  第194师(步兵师)
  沈阳军区
  39集团军:驻地辽宁营口(甲类满编重装甲集团军)
  第X师(装甲师)
  第115师(摩步师)
  第116师(混成师)
  第117师(机械化师)
  防空旅
  工兵旅
  防化团
  特种兵大队
  陆军航空兵大队
  16集团军:驻地吉林长春(乙类简编集团军)
  第32师(步兵师)
  第46师(步兵师)
  23集团军:驻地黑龙江哈尔滨(乙类集团军)
  第65师(步兵师)
  第66师(步兵师)
  第67师(步兵师)
  高炮旅
  地炮旅
  陆军航空兵大队
  40集团军:驻地辽宁锦州(乙类集团军)
  第X师(装甲师)
  第118师
  第119师
  第120师
  炮兵团
  工兵团
  防化团
  64集团军:驻地辽宁本溪(乙类集团军)
  第X师(装甲师)
  第190师(步兵师)
  第191师(步兵师)
  南京军区
  1集团军:驻地浙江杭州(甲类简编集团军)
  第1师(机械化师)
  第3师(摩步师)
  第7师(摩步师)
  导炮旅
  电子对抗分队
  12集团军:驻地江苏徐州(乙类集团军)
  第2师(装甲师)
  第36师(机械化师)
  31集团军:驻地福建厦门同安县(乙类集团军)
  第86师
  第91师
  第92师
  高炮旅
  地炮旅
  装甲旅
  济南军区
  54集团军:驻地河南新乡(甲类重装满编集团军)
  第127师(机械化师)
  第162师(机械化师)
  第130师(混成师)
  第X师(装甲师)
  防空导炮旅
  地炮旅
  特种兵大队
  电子对抗大队
  陆军航空兵大队
  20集团军:驻地河南开封(乙类全装集团军)
  第11师(装甲师)
  第58师(步兵师)
  第60师(机械化师)
  高炮旅(59师改)
  26集团军:驻地山东莱阳(乙类集团军)
  第8师(装甲师)
  第137 师(步兵师)
  第199师(摩步师)
  高炮旅
  67集团军:99年被撤编,主力199师编入26集团军
  广州军区
  41集团军:驻地广西柳州(乙类集团军)
  第121师(摩步师)
  第123师(步兵师)
  第164师(步兵师)
  高炮旅
  舟桥团
  42集团军:驻地广东惠州(乙类集团军)
  第124师(机械化师)
  第125师(步兵师)
  第126师(步兵师)
  导炮旅
  装甲旅
  舟桥团
  高炮团
  特种兵大队
  陆军航空兵大队
  兰州军区
  21集团军:驻地陕西宝鸡(甲类集团军)
  第4师(装甲师)
  第61师(步兵师)
  第62师(步兵师)
  第63师(机械化师)
  陆军航空兵大队
  47集团军:驻地陕西临潼(乙类集团军)
  第X师(装甲师)
  第139师(步兵师)
  第140师(步兵师)
  第141师(摩步师)
  成都军区
  13集团军:驻地重庆(甲类集团军)
  第37师
  第38 师
  第145 师 (机械化师)
  装甲旅
  陆军航空兵大队
  14集团军:驻地云南昆明(乙类集团军)
  第40师(步兵师)
  第41 师(步兵师)广州军区有42,41军,擅长丛林战,山地战,登陆战。
山头是根据地的俗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军是由大大小小的山头组成的,这和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颇有相似之处,其间分化组合,关系非常复杂。 下面我把我军各山头的形成情况作一简单介绍,希望能对爱好军史的朋友有所裨益。
山头的形成分三个时期,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一、红军时期
红军时期是我军的初创时期,大大小小的山头数不胜数,其中,除琼崖红军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以外,其他山头都逐渐合并,最后形成了四大山头: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陕北红军。其中大山头里面又有小山头。
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有三大主力军团:1军团、3军团、5军团。
先说5军团,该军团前身是国民党西北军26路军,1931年在宁都起义参加了红军。后来一、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会师后,该军团划归张国焘指挥,后来参加西路军,在甘肃被马家军全部消灭,该山头遂不存在。5军团出的最高级人物是当过副总理的姬鹏飞和副总长李达上将。
下面详细说说1、3军团。日,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建立了工农革命军一军一师,起义部队由武汉国民警卫团、安源矿工和萍、浏、澧的农军组成。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部上了井冈山,又收编了王佐袁文才的地方武装,这是毛泽东的最基本部队。罗荣桓元帅、谭政大将、宋任穷、张宗逊、陈士榘、陈伯钧、黄永胜上将都是参加过秋收起义的。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南昌起义残余部队,发动了湘南暴动后,也来到井冈山。这支部队出了朱德陈毅林彪三个元帅和粟裕黄克诚一个半大将,还出了6、7个上将。两支部队会合后成立了红4军,下辖3师8团,但只有两个团是主力,即秋收起义部队的31团和南昌起义部队的28团。后来红4军(28团为核心)、红6军(黄公略组建的江西地方部队)、红12军(31团为核心)扩编为红1军团。1928年7月,彭德怀发动平江起义,建立红5军,12月来到井冈山与朱毛会师。后来,红5军加上李灿的红8军(原5军5纵队加上程子华大冶兵暴部队组成)发展为红3军团,再后来,邓小平发动百色起义建立的红7军在张云逸大将带领下也加入了3军团。由于毛彭在井冈山时就心有芥蒂,影响了1、3两个军团之间也互有不满,3军团出身的王平上将在回忆录中就谈到过1军团对3军团的歧视。这件事影响很久远,直到59年庐山会议批彭德怀时,林彪还提出来过要彻底搞清1、3军团关系问题。长征后期,成立陕甘支队,3军团合并于1军团,番号从此取消。 后来中央红军又成立了 6、7、8、9、10军团,除10军团有方志敏山头的部队外,其他军团都是在上述山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另外还要说一点,中央本来曾决定将彭德怀的3军团扩编为红三方面军,但为彭德怀拒绝,他觉得部队太少,搭那么大的架子没意义,于是这个番号一直空缺。
红二方面军:二方面军实际上是到了长征即将结束时才成立的,开始时一直称为红2、6军团。
红2军团是贺龙的部队。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没有象刘伯承、叶剑英那样到苏联留学,而是回到老家湘鄂西拉队伍,建立了红4军,后与洪湖地区周逸群、段德昌、许光达的红6军合并,建立红2军团。这支队伍最多时曾达到三万人,但两任政治领导都起副作用,影响了部队的发展。先是邓中夏来贯彻立三路线,使部队遭到极大损失;后来的夏曦贯彻王明路线,更是乱杀一气,怀疑一切,弄的人人自危,6军出身的领导干部几乎被杀害殆尽,一度全军团只剩下三个半党员:贺龙、夏曦、关向应和卢冬生,军团也缩编为红3军。
红6军团原是中央红军系统的,前身是红3军团的红8军和湘鄂赣地方部队红18军。后来为了牵制敌人,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先期北上,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从湘赣地区赶到湘鄂西与2军团会合,一起活动。
由于任弼时党内地位高,两个军团会,得以解决夏曦问题,挽救了红2军团的命运。2、6军团与四方面军会师后,按中央指示,2、6军团加上罗炳辉的9军团(当时归属四方面军指挥,改称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的前身是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建立起来的鄂豫皖红军。最早部分是黄麻起义余部组成的第七军,后改称11军31师;商南起义部队为32师;六霍起义部队为33师。创始人吴光浩军长牺牲后,徐向前接任军长。后11军改称红1军,许继慎任军长。后来,1军与蔡申熙的15军(原3军团8军余部发展起来的)合并,改称红4军,旷继勋、徐向前先后任军长;同时,鄂豫皖又建立了一支新部队25军;不久,4军、25军合编为红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由于张国焘决策失误,队伍在鄂豫皖呆不住了,转移到了四川,在那里建立了川陕根据地,鼎盛时期有5个军,近10万人。但使它如此强大究竟是谁的功劳,至今没有明确的评价。一号人物张国焘先是叛变中共,后遭国民党唾弃,除了他在回忆录中自我标榜外,谁都恶心他,因此很少有人论及他的领导才能。二号人物陈昌浩精明强干,但政治上有张国焘做主,军事上有徐向前指挥,而他后来指挥西路军时遭到惨败,使他的水平究竟如何让人颇有疑问。前一段网上有一篇文章《红军中最大的冤案》,就是为陈昌浩抱屈,但该文章题目耸人听闻,内容华而不实,作者对党史军史了解不深,写作态度不够严肃。三号人物徐向前是有军事才能的,但他是张国焘一手提拔起来的,究竟有多少自主权也很难说,连他的夫人被张逮捕杀害他都无法阻拦。
一、四方面军长征中先联合又分裂,造成了两军的严重对立。本来四方面军人多势众,但先是张国焘南下战略失败,随后西路军失败,两个军全部损失,只有李先念率领一小股部队逃出,连总指挥徐向前都是要饭才回到陕北的,这使得张国焘底气大虚,从此双方攻守逆转。许世友等四方面军将领就是在红大上学时因为不满一方面军的歧视,才计划出逃回四川打游击的。
陕北红军:陕北红军从规模和影响上讲,不能与三大主力红军相提并论,但它在红军的存亡绝续上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说到陕北红军,不能不先提及鄂豫皖红军。当初鄂豫皖红军主力西征四川时,留下了一小股部队红25军,由沈泽民、徐海东、吴焕先率领,在当地打游击,后来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就是这支部队的。但这支部队在蒋介石的重兵围剿下很难继续立足,于是在沈泽民牺牲后,由中央派来的军长程子华和徐海东等人率领也开始长征,并最先到达陕北。到陕北后,他们发现那里有刘志丹的两块小根据地,于是两支部队合并,建立了红15军团,徐任军团长、程任政委、刘任副军团长。正宗的陕北红军其实是很弱小的,但这支小部队却出了个大人物高岗,此人曾一度被毛泽东作为接班人培养,地位和刘、周并列。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时,从出发时的八万人减少到八千人,1、3军团合并为1军团,于是15军团加入进来,组成了新的红一方面军。当时的15军团兵强马壮,但徐海东坚决服从中央指挥,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对中央帮助极大。因此毛泽东一直很感激徐海东,称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尽管他后来因伤病长期休养,没有工作,但55年授衔时仍排为第二大将。
二、 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原来的四大山头逐渐演变为五大山头。
三大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原红一方面军改编为第115师,红二方面军为第120师,红四方面军为第129师。
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下辖343旅,旅长陈光,为原1军团部队;344旅,旅长徐海东,为原15军团部队。平型关战役后,林彪受伤出国,这支部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聂荣臻率领,建立了晋察冀军区,成了一个新的山头,即以后著名的华北山头。“华北山头”这个词文革时曾很常用,杨余傅被打倒时开始批华北山头,一直批到九一三事件之后。晋察冀军区除了聂荣臻从115师带去的基本部队外,后来又加入了两股,一股是原东北军吕正操部建立的冀中军区,另一股是李运昌建立的冀热辽军区。第二部分主要是由罗荣桓、陈光率领的343旅,东出山东,建立了山东军区。第三部分是344旅部队,后一分为二,一部由杨得志率领建立了冀鲁豫军区,另一部由黄克诚率领建立了苏北军区,皖南事变后该部加入了新四军。
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治部主任关向应。下辖358旅,旅长张宗逊,为原2军团部队;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为原6军团部队。由于贺龙过于看重统一战线,该师不注重建立根据地,一直发展缓慢,是几支部队中最弱的,该师建立的晋绥军区与其他几大根据地相比要小的多。担任120师副师长是萧克一生最辉煌的时候,后来就不再得志了。八路军中另外两位副师长聂荣臻和徐向前后来都是元帅,萧克却只授了个上将军衔,这主要是因为二、四方面军会师时,萧克支持张国焘,被毛泽东视为叛徒。王树声尽管在一、四方面军会师时也坚决支持张国焘,但他本就是四方面军的人,各为其主,也不为过,毛泽东能原谅他,55年仍授他大将军衔。而萧克是毛在井冈山的老部下,因此不能容忍。
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治部主任张浩(林彪堂兄)。恢复政委制后,邓小平接替因病去职的张浩,担任政委。下辖385旅,旅长王宏坤,为原4军部队;386旅,旅长陈赓,为原31军部队。该师活动范围主要在晋冀鲁豫地区,以385旅为主建立了太行军区,386旅为主建立了太岳军区,还有陈再道的冀南军区,后来,115师的冀鲁豫军区也划归129师管辖。
原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既包括原中央红军留下的部队,如陈毅部、粟裕部;也包括原红25军留下的部队,如高敬亭部;还有谁也不属的小部队,如闽东的叶飞部。尽管它是个军,但级别只能与八路军的师平级。这又形成一个新的山头。不过,中央从八路军派出了大量部队加入新四军,使新四军的成分大为改变,后来,只有粟裕的一师和谭震林的六师是比较纯的新四军部队,其他几个师都是原来八路军的部队了。还有个特殊情况:李先念的新四军五师,虽然名义上属新四军序列,但它归中央直接领导,其实是个小山头。他的部队既不是由原南方游击队组成,也不是八路军部队南下,而是李先念从延安带一部分干部过去自己发展起来的。到抗战后建立了中原军区,更明确脱离了新四军领导。
三、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原来的五大山头格局不变,但地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东北:抗战胜利后,中央原准备派林彪到山东军区接管老部队,但半路上改派他即刻出关,和国民党抢占东北地盘。然后,山东军区的老部队(原343旅发展起来的)和新四军3师(原344旅发展起来的)从海路陆路分别进入东北,建立了东北根据地。随后建立了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但这支部队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红一方面军山头了,高级指挥员里四方面军的干部很多。程子华的冀察热辽部队原属晋察冀军区,但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部队隔断了两处的联系,该部队改隶东野指挥,即后来的13兵团,但该兵团被林彪视为异类,屡受排挤。
西北:彭德怀在党的“七大”后召开的华北工作会议上挨了一通批判后,不再让他上前线指挥作战了,只担任解放军的参谋长,协助毛朱。但他不甘寂寞,胡宗南进攻陕北后,再次向中央请缨,鉴于他的指挥才能,毛泽东把贺龙部队交给了他,(在此以前,贺龙已只管后勤供应工作了,野战部队由张宗逊负责。)组建了西北野战军。贺龙只负责晋绥军区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改为西北军区。军区和野战军分头管理,各战略区中只有西北地区一家有这种现象。
中原:抗战胜利后,原129师的晋冀豫区加上杨勇的冀鲁豫军区合并成立了晋冀鲁豫军区。1947年,按照中央战略部署,刘邓大军抢渡黄河,进军大别山,建立了大中原军区(与原李先念的小中原军区相区别),原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原李先念部改隶刘邓指挥。49年整编后二野有三个兵团,杨勇5兵团就是原冀鲁豫军区部队,陈赓的4兵团是原太岳军区部队(386旅),陈锡联的3兵团是原太行军区部队(385旅)。
华北:抗战胜利后,晋察冀和其他战略区一样分为两摊,主力部队组建为野战军,军区管地方部队和后勤供应。刘邓大军南下后,原晋冀鲁豫军区与晋察冀军区合并,建立了华北军区。1949年全军整编时,华北野战军未加入野战军序列,三个兵团直接受中央指挥。这三个兵团只有杨成武的20兵团是晋察冀的老部队,周士第的18兵团是原129师的太岳军区部队,杨得志的19兵团是原冀鲁豫军区部队。后来,18、19兵团都划归一野指挥。
华东:115师的部队进军东北后,原山东军区交给新四军,陈毅任司令兼新四军军长,原新四军的地盘建立华中军区暨野战军,中央原定由粟裕任司令,但他很谦虚,坚持由张鼎丞任军区司令,自己任副司令兼野战军司令。当时的华中军区只是战略上受陈毅指挥。同时,陈毅对山东军区的原八路军部队指挥也不顺利,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指挥员时有冲突,加上分兵造成的兵力不足,所以,解放战争初期华东战场形势并不乐观。鉴于此,中央决定华中山东合并为华东军区及华东野战军,这才摆脱了被动局面。
三大战役后,地域又发生变化。东北野战军改称四野,一直打到广东,建立了中南军区,辖豫鄂湘粤桂五省,解放后改称广州军区。华东野战军改称三野,华东军区辖苏浙皖闽赣沪六省市,解放后改称南京军区。中原野战军改称二野,解放大西南后,建立了西南军区,辖云贵川藏四省区,解放后改称成都军区。西北野战军改称一野,西北军区包括陕甘宁青新五省区,解放后改称兰州军区。华北野战军整编时已经撤消,华北军区辖京津冀晋蒙五省区市,解放后改称北京军区。东北野战军入关后,东北军区依然存在,辖黑吉辽三省,解放后改称沈阳军区。山东军区建国初期对华东军区呈半独立状态,后志愿军归国后,大部分留在山东军区,于是该军区彻底独立,解放后改称济南军区。
四方面军抗战以后基本上被分散,各部队都有,以后的地域性就不太明显;二方面军人数本来就少,又是由两部分合并而成的,地域性也不明显,西北地区六军团的人略多一些;比较明显的是广州军区、南京军区和北京军区。南京军区是新四军的地盘,北京军区是聂荣臻的地盘,而林彪九一三时想到广州另立中央更说明了问题。
毛泽东对待山头的态度是:承认山头、消灭山头。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就是为了消除山头。但山头的真正消除是八十年代以后的事了。
#p#分页标题#e#
军区是根据国家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和战略战役方向、作战任务等设置的军事组织,是中央军委派出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设有七个军区。它主要负责制定战区部队建设的规划计划,组织指挥战区内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实施联勤保障等,军区设有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分别领导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和装备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设有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七个军区,下辖陆军集团军、兵种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和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具体划分情况如下:
沈阳军区:领导和指挥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盟一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北京军区:领导和指挥河北、山西两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天津两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兰州军区:领导和指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济南军区:领导和指挥山东、河南两省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南京军区:领导和指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广州军区:领导和指挥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成都军区:领导和指挥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四省(区)和重庆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北京军区★
北京军区下辖5个集团军(24、27、38、63、65集团军),3个卫戍师(卫戍1师、卫戍2师、卫戍3师),3个武警机动师(武警81师、武警114师、武警187师),总兵力愈40万。
北京军区防区为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四省。各主力集团军资料如下:
第27军集团军
集团军下属第79机械化师(河北邢台),第80(河北鹿泉)、81摩托步兵师,炮兵旅、工兵团、防化团等,属于甲类集团军,第27集团军军部驻石家庄,军长邱金凯,属北京军区。有消息称,在96年的台海危机中,该军军的主力曾南下防属南京战区的两淮地区。由此推断第27集团军可能是北京军区的预备集团军。
第38军集团军
编制为五个师(坦克师、机械化师、摩步师、步兵师、炮兵师),三旅(导弹旅、高炮旅、工兵旅)和直升机大队,以及防化团、工兵团、通讯团、电子对抗分队等保障部队,编员8.6万人,属重装集团军,是全军战备值班部队中配备在主要方向的快速反应部队,2-7昼夜可抵达中国任何地方。
第24集团军
属于简编乙类集团军。军长为范长龙少将。第23军下属三个师,两个旅。即第70、71步兵师和第1装甲师,第72摩步旅和炮兵旅(河北万全)。军部驻河北承德。
第63集团军
属于乙类集团军,下属的第189师改制为山西省武警总队,军以下只有第187、188两个步兵师,其中只有187步兵师实现了摩托化。此集团军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等战斗力部队,师部设在(山西太原)。
第65集团军
属于乙类集团军,下属第193摩步师(河北宣化),第194摩步师(河北怀安),第205摩步旅(内蒙古集宁) 和装甲旅 。师部设在河北张家口。该集团军前身是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第一师。
★沈阳军区★
沈阳军区下辖4个集团军(16、23、39、40集团军),辽宁省军区191旅,2个武警机动师(武警117师、武警120师),总兵力愈43万。
沈阳军区防区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各主力集团军资料如下:
第39集团军
属满编军,武器配备优良,下辖四个师,即115摩步师,116混成师,117机械化师和第3装甲师(四平),以及装备“小羚羊”的陆军航空兵大队、特种兵大队、防空旅、工兵团、防化团等技术兵种,全军现有7万5千人。第39集团军现属沈阳军区,军部驻辽宁省营口市。
第16集团军
辖下原有三个师,其中一个师在八十年代被改为武警师维持国内稳定,主力第32师原属第11军,第11军撤编后并入第16军。八十年代大裁军时,第16集团军被列为简编军,属于乙类集团军,主要防务是中朝方向,防区内还有两个属于二炮的专门对付日本的东风战略导弹发射基地。第16集团军现属于沈阳军区,军部驻吉林省长春市。
第23集团军
第23集团军属沈阳军区,军部驻黑龙江省会哈尔滨。该军属于乙类集团军,主要任务是中俄方向的防御作战,下属第65、66、67步兵师,和独立防空炮兵旅、地炮旅,与其他乙类集团军不同的是,第23军有一个陆航直升机团,但该团直属总参陆航局。现任军长是粟裕之子粟戎生。
第40集团军
40军被编为简编集团军,只有下属的第118师保留甲类师编制。在新一轮裁军整编中,第40集团军将要进行大的改编,第119师将精编为第119机械化旅,第120师将被撤销番号,骨干编入武警编制,技术兵种在第4坦克师、地炮团、工兵团、防化团以外,还要组建防空导弹旅。第40集团军现属沈阳军区,军部驻锦州,担负扼守东北咽喉的重任。
★济南军区★
济南军区下辖3个集团军(20、26、54集团军),1个武警机动师(武警128师),总兵力愈25万。
济南军区防区为山东、河南两省。各主力集团军资料如下:
第54集团军
该军下瞎四个师,为七个重点集团军之一,是担任中央预备队的三个重点集团军之一。其中第162机械化师是"拳头师",属于第一批"快速反应部队"。54军还有中国军队规模最大的陆航大队。第54集团军现属济南军区,军部在河南新乡。
第20集团军
第20集团军现属乙类集团军。下属第58步兵师,第60机械化师,第11坦克师,独立高炮旅(第59师改制),独立地炮旅。在新一轮的旅团化整编精简中,主力第60师被整编为第60机械化旅,据说还要组建一个地空导弹旅。从编成看,属全装集团军,第20集团军属济南军区,军部驻河南省开封市。
第26集团军
第26集团军现属济南军区,军部驻山东莱阳,在编成上属于乙类集团军。第26集团军的主力,是原第46军撤编后并入第26军的第137师。在新一轮的裁军撤编中,同属济南军区的第67集团军撤销,67军的主力第199摩托步兵师将并入第26集团军。这样第26集团军的主力全是由其他军撤编后并入的师组成。
★南京军区★
南京军区下辖3个集团军(1、12、31集团军),3个武警机动师(武警2师、93师、181师),总兵力愈32万。
南京军区防区为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六省。各主力集团军资料如下:
是解放军陆军七个甲类军之一。在解放军的七个甲类集团军中,第1军是硕果仅存的原一野的部队。第1军现属下第1、3、7三个师和军属高炮旅、电子对抗部队等技术兵种。第1师是重装机械化部队,现在高炮旅正在改组为负责前沿防空的高炮导弹旅。该军还拥有解放军第一个蓝军团(外军模拟部队)。现该军属南京军区,负责长江以南浙东沿海一带防区,是离台海前沿最近的快速反应部队。该军可能被用来进攻台湾北翼。
第12集团军
第12集团军属南京军区,军部现驻江苏徐州。现在12集团下有装备85III型主战坦克第2坦克师,第36师是九十年代初改装的全军六个快速反应师之一,随着解放军战略中心的南移,军属的电子对抗分队、防空高炮导弹旅等技术兵种接近组建完成。武器装备虽还比不上甲类军,但也已升了一个档次,战斗力并不弱。特别是在台海战争中,该军担当的角色值得关注,比之第1军、第42军等一线部队,第12军的地理位置处于攻台的第二梯次。
第31集团军
第31集团军属南京军区,军部驻位于厦门附近的同安县,第31集团军原辖有第91、92、93三个步兵师。1997年驻莆田的第93师改制成武警,而第29军撤销后,主力第86师则编入第31军。所以该军现在仍有三个满装师,这在乙类简编集团军中是不多见的。
军区划分相关信息
军区划分专题栏目,提供最新新最全的中国军区划分_八大军区划分_南京军区、以及军区划分等相关信息
中国军区划分
八大军区划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军地勤是什么兵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