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店乡有要工人吗?我想在严店乡找份工作离家近点。

严店初中安置点的日日夜夜
作者:严店中学&点击数:
&日期: 15:30:38&责任编辑:严店中学
严店初中安置点的日日夜夜
发布日期: 作者:丁增安
& & 7月14日下午,一辆双排座汽车载着两位年迈的老人驶出严店中学校门,这是最后返回三河的受灾群众,因为两位老人都有心脏病,其他车坐不来,镇里作了特殊安排。坚守在严店中学的人们,完成了临时安置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回想7月4日接到命令,和三河群众一起度过的11个日夜,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 & 7月4日,“这里没有官员,都是工作人员”
& & 因受连续大雨袭击,我县三河镇受到了洪水威胁,县政府采取应急措施,严店中学设立了临时安置点,供暂避灾害。下午4点,紧急调度的公交车分三批运送安置群众53名,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只有20个月。常务副县长、教育局长打头阵,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乡镇负责人几乎同时赶到,严店中学也做好迎接最尊贵客人的准备。接下来,便是各家新闻媒体记者把三河镇的受灾群众撤离消息,以及保障安置点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画面,第一时间向社会宣传报道。采访的画面字幕统一称谓“安置点工作人员”。没错,百姓面前没有官员,大灾当头只有工作人员。当晚有几个没想到:我们没想到登记身份信息这么难,耳聋听不清的,口齿说不清的,中风瘫痪的,聋哑人,智障人,肢残人,还有少数外地人,可以想象登记的难度;没想到食堂工作人员这么给力,3个小时,200份饭菜,三菜一汤,和记者闪光灯一起亮的是群众的眼睛。安置群众他们没想到还能睡在床上,男女分楼层居住,有洗漱间卫生间,原以为是打地铺混住一个教室里;更没想到三个特殊群体家庭还有单独房间。&
& & 7月5日,“见到十几张特殊的身份证”
& & 白天,又有三河群众陆续过来。各级领导亲临现场关心慰问,仍有记者不辞辛劳跟踪报道。深夜,值班室、医疗室灯火通明,学生公寓101名安置群众进入梦乡。夜11点30分,几束刺眼的车灯光照进校园,来自三河镇“舒六三”施工工地发生险情,35名农民工紧急撤离过来。值班人员端上热茶,登记分房间,这时见到十几张特殊的身份证,一个钢筋班组全是贵州彝族人,身份证姓名都是四个字的。他们没有过多言辞,深夜入住也没有影响他人,早餐的时候,大家疑惑的目光似乎在询问,这些人什么时候到的。
& & 7月6日,“一场特殊的晚会”
& & 今天,仍有三五不等的群众过来,其中一位背着二胡的引人注目,交谈中得知二胡是他最爱,平时早晚都要拉几曲的,老伴会跟着亮几嗓的,庐剧、黄梅、革命老歌没不会的。连续几天,不少老年人显得无事可做,精神空虚,望着不断的雨丝,念叨着“相信政府会安排好的”。这回有了,音乐老师准备音乐器材,团委书记网上下载歌词,晚饭后能歌善舞的老少来到校园广场自娱自乐,吹弹打压,校园广播传来《社会主义好》、《洪湖水浪打浪》、《对花》、《打猪草》、《十八里相送》……尽管二胡受潮偶尔跑调,牙掉了影响笛子花舌,口腔溃疡少了口琴和弦,但是,地方戏唱得掌声不断,广场舞跳得笑声四起。这只是彩排,这只是序幕,接下来几天,只唱得严店社区、老年大学前来助阵,只唱得合肥电视台前来专题采访。&
& & 7月7日,“没有接收的10斤泡菜”
& & 天刚亮,一位老人敲开学校大门,一看认识,两天前送来20盒“高效低毒”蚊香的秦大爷,刘河人,今年85岁了。老人拄着拐杖,提着一个很沉的袋子,这回专程送来自家制作的泡菜。泡菜很香,一看满口生津,但是这样的菜不能用,安置点的食物采购有严格规定。老人很失望:“这10来斤泡菜自己做的,街上饭店要买我没卖,很干净的,我都80多了,还坑人吗?”真的左右为难,解释,赔不是,老人悻悻而归。“老人家不要生气啊!”我向老人的背影鞠了一躬。老人果真没有生气,第二天又送来30盒特供――“高效低毒”蚊香。
& & 7月8日,“剥豆子是我们的拿手活”
& & 几天来,食堂的伙食大家都很满意,我们毕竟是合肥市A级学生食堂,况且,市场管理局派人驻点指导。四位食堂工人从早到晚,洗刷蒸煮,忙碌得腿脚发肿,望着大伙儿吃得津津有味,他们只想喝水。几位老大妈好心的说:“我们可以帮忙收餐具,摘菜。”我说:“谢谢好意,食堂工作人员是要健康证的。”
& & “我们这样白吃饭不干活,过意不去呀。”老大妈们态度诚恳,“毛豆米很贵的,不如买豆角回来,便宜,剥豆子是我们的拿手活。”
& & &没有广播,没有通知,广场的台阶上,一排剥豆子队伍,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伙儿剥着豆子,拉着家常,以为是在三河街头巷尾。当天的毛豆烧鸡味道也格外的鲜美。
& & 7月9日,“打扮得新郎官一样”
& & 今天,大家的心情和老天一样豁然开朗。经过卫生知识讲座,消防常识宣传,文明习惯感化,大家素质提高很快。就餐自觉排队,老人小孩优先,行走不便的总会有人替他端汤,就连糖尿病的人都有专供的主食。不过,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不少人头发长了,胡子密了。于是,严店中学再现几十年前的原生态理发场景,大树下,一条长板凳,一个洗脸架,理发修面,整整一天,严店街道的理发师傅站着说话不腰疼,老伙计们拉呱叙闲。几位单身汉换洗衣服没有,光膀子在人群里总觉得扎眼,在校服务的人心照不宣,纷纷带来干净的衣服让他们换上,理了发换了衣,互相调侃起来:“打扮得新郎官一样”。&
& & 7月10日,“莲花人莲花心”
& & 今天,安徽电视台带领一个特殊的爱心捐赠团队,十几个家庭,微信群、QQ群联络筹集善款,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带着孩子一起行善举。之前,不少企业通过红十字会送来救灾物资,这里安置的群众生活品充足了,让我们松了一口气。可是,严店的吴乡长眉头紧锁,因为,刘夹河险情不断,莲花圩下莲花村紧急搬迁,300多户人家, 1000多名居民临时安置在刘河小学、刘河幼儿园,那里没有宿舍、没有食堂,临时在教室里睡地铺,方便面充饥。莲花人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还把条件最好的严店中学让给了三河的父老乡亲。莲花人拥有一颗莲花心。
& & 7月11日,“露天电影院”
& & 也是傍晚,也是撑起一块黑边的白幕布,也是孩子们跑着闹着穿梭在大人们和凳子中间,露天电影院――那是难忘的童年。今天,县广电局安排放电影慰问安置点的群众,不同的是没有隆隆的发电机声,没有一卷卷电影胶片,也没有《新闻简报》而是加映宣教片《防汛抗洪》。&
& & 7月12日,“特殊的移民先撤了”
& & 日夜奋战在抗洪大堤的党政干部、解放军官兵、志愿者们感动上苍,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没有呼风唤雨,更没造成多大威胁。今天一早,一家三口带着他们的特殊移民――宠物斑点狗办理返回手续。记得这一家是7月5日来的,一辆三环车下来三个人,车厢还蹦下一条斑点狗。宠物狗很名贵,据说价值好几千,被单独安排到自行车棚,主人还专门要了一个小盆喂狗。其实,更金贵的是住在208单独房间盲人的导盲犬,导盲犬似乎更通人性,它和主人形影不离。男人、女人、儿子和宠物狗,一辆三轮开出了严店中学。
& & 7月13日,“学者的感谢信和居士的锦旗”
& & 基本稳定的110名移民队伍中,有两位特殊人物,一位是学者风范的,另一位是居士模样的。“学者”也是开三轮车来的,一条腿走路有点跛,他坚决不住寝室,坚持住他的三轮车,每天晚上在三轮车厢下点上一盘蚊香,便斜着身子把自己塞进车厢里。因为腿的原因,他不能端汤,偶尔没人的时候自己端,到了桌子也只剩下半小碗。大家称呼他“学者”,不仅在言辞上,还在他每天要到学校图书室借书看。至于他为什么独睡车厢,有人说他的积蓄全在车里,也有人神秘的笑说心理问题,还有说车厢里有不少古书典籍,价值连城呢。“学者”办完手续后送过来一封感谢信,并且说:“我没有工作,否则的话我就调到你们这来。”至今不明白他的话是啥意思。
& & &“居士”自称是三河古镇万年禅寺的,62岁,没有佩戴佛珠,手里一把鹅毛扇。“居士”刚来时候很有号召力,她约好一帮老太太说要逛街购物,但是安置点封闭管理,所有生活用品都是统一发放,不需要单独购物。我得罪了“居士”,有人悄悄告诉我“居士”不好惹。我有我的办法,私下恶补一番佛学文化,了解万年禅寺,有空便和“居士”攀谈,“居士”很健谈,告诉我万年寺选址在南街斑鸠园,是九华山天台下院主持宏学大师重建的,占地30亩。这两天见面总说要送锦旗给我们,我委婉地说:“向佛的事,还给俗人,不磕不拜,互祝平安吧”。
& & 7月14日,“不能再让书记来看我们”
& & 今早,得到消息:众志成城,决战十日,“三河保卫战”赢了;抗洪之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县委汤书记要来看望大家。校园内沸腾起来,大家欢呼庆贺。没过多久,大家纷纷办理返回手续。本以为大伙儿回家心切,虽然这里生活闲适多彩,但“乐”还得思“蜀”。可细打听方知内情,原来是大家从电视上看到汤书记、金县长为抗洪睡在大堤上,日夜操劳,现在险情过去了,不能再让书记来看我们了,让他安心忙其他事情吧。中饭后,最后两位老人执意要回去,说是要赶回去和大伙儿一道欢送抗洪子弟兵。
& & 为奋力夺取抗洪抢险全面胜利,抗洪一线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很多很多,安置点的生活只有点点滴滴,但也令人难忘,演绎着洪水无情人有情,演绎着文明肥西、大爱肥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供稿:王世玉)
上一篇:没有新闻了肥西教育网――严店学区中心学校2015年春工会工作计划
当前位置:& >
严店学区中心学校2015年春工会工作计划
】&&【编辑日期:】&&【来源:肥西教育网】&&【作者:余善超】&&【点击次数:】&&
一、指导思想
春风送暖,桃李芬芳,严店中心校工会迎来了崭新的一年。我校工会将在县教育工会和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把职工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教职工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第一标准。坚持工建服务于党建的原则;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加大校务公开工作力度,增强学校工作透明度,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工会的凝聚力,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为构建文明和谐校园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思想素质。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新《工会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2号)等法律法规。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宣传、学习、讨论和交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将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与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工作能力相结合,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加强认识,在认识中落实行动,用“服务”意识,对待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家长工作。
2、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的领头雁作用,使之能在各自领域为其他教师听诊、把脉,示好范、带好头。
3、关心青年教师,特别是新分教师的成长。配合教导处让他们与老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师徒结对帮扶,鼓励他们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经常向学科带头人、老教师请教、讨论、交流。使之能尽快在业务能力上成熟起来。
(二)加强工会自身组织建设,提高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
1、学校工会实行例会制度,每月工会委员召开一次会议,必要时要邀请学校领导参加。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工作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扬长避短,同时对今后工作进行安排,落实各委员的具体工作。
2、把竭诚为教职工服务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努力实现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科学化。把教职工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会工作的标准,努力把工会建成群众满意的组织。
3、加强工会宣传和信息报道工作,利用学校宣传专栏以及每周周前会宣传、通报工会工作情况。
4、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保证工会经费合理、合法、规范使用,保障工会各项活动开展。
(三)做好教代会工作,加大校务公开力度。
1、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主人翁精神,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鼓励教职工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鼓励教职工积极支持、配合学校落实各项措施,为学校的稳定做好协调工作。
2、教代会主动参与学校各项改革方案的制定,及时反馈教职工的合理要求,识大体、顾大局,求同存异。本学期至少组织召开1次教职工代表大会,除了认真审议教职工提交的各项议案、研究学校办学方略外,在学期末,还要对校长进行民主评议。
3、继续探索和落实校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增加校务公开宣传专栏的公开内容。如:学校对学生收费、廉洁自律、教工利益、学生利益、改革举措、民主评议等内容。促进学校的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执教
(四)关心教职工生活,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利。
1、加强教师学习,认真学习《工会法》、《妇女儿童保护法》、《女工工作条例》、《教育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使广大教职工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模范。
2、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要主动收集广大教职工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学校党支部、行政反映教职工的合理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也要及时把党支部、行政的工作精神、要求传达给教职工。
3、切实将“五必访”工作落到实处。对全校教职工做到“五必访”即:有病住院必访;困难户必访;家庭纠纷必访;邻里不和必访;离退休老同志必访。
4、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办好学校食堂。包括督促相关部门、人员搞好食堂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等各项工作,让教师吃得安心、吃得放心,既能吃饱又能吃好,从而安心工作和学习。
5、做好女工委员会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组织女教职工学习《妇女儿童保护法》、《女工工作条例》、《妇女 “五期”保护》等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女教职工合法权益。
(1)根据女教职工的特点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和比赛。如跳棋比赛、跳绳比赛等。
(2)定期组织女工会会员进行体检。
(五)加大工会维护职能,进一步实施送温暖工程 。
1、学校工会切实做好困难教职工的调查、走访工作,及时了解困难职工工作、生活情况,关心教师生活,搭建“爱心平台”,构建关爱职工桥梁,关心教职工的冷暖和疾苦。注重实效,多办实事,做教职工的有心人、知心人、贴心人,把集体的爱心和温暖真正送到广大教职工的身边。
2、实施“送温暖工程”,定期走访、慰问患病的教师和退休教师。继续完善困难职工档案,切实履行好工会是困难教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的职责。
(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1、建设教工活动室,即“教工之家”活动室。活动室须等新校办公大楼建成后按学校的安排配置相关器材和设备,待建成后,每天下午放学后开放,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建成该活动室所需经费由学校经费中列支。
2、拟在本学期组织教职工文体比赛等活动项目一次。每次活动发一定纪念品和奖品,估计所需经费略为2000元左右。
3、组织“三八”节座谈会,组织女教师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在对优胜者颁奖的同时并表彰优秀女教学能手。
4、积极响应国家“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号召,本学期拟开展一次“教职工体育”活动。
5、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师德演讲比赛。
6、组织学生开展“六一”歌咏比赛。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我校工会将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依据《工会章程》,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实现工会重点工作的突破和工会自身建设的加强,在深化教育改革中,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努力把学校工会工作做实做好,争取更大成绩,为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发展,为严店教育稳步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15年2月28日肥西县严店乡忙趁东风促发展 - 肥西新农村商网--全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试点
肥西县严店乡忙趁东风促发展
更新时间:Wed Apr 11 18:56:22 CST 2012 来源:肥西县新农村商网
&4月,明媚的春光铺洒在严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沃野田畴,这里,有麦苗青青,有菜花金黄,有香樟飘香,有湖光潋滟,水天一色,更有一张张洋溢着幸福与安宁的笑脸--这个春天,严店如健壮的青年,正在释放着他蕴蓄已久的激情,血脉喷张,活力四射。
&&“三和”打下第一桩
&&提起严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鱼米之乡",毋庸讳言,工业曾经是严店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严重制约着该乡迈上新台阶的步伐。而随着日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管桩生产集团化企业之一的三和管桩集团,在严店工业聚集区打下了第一根桩,这个占地136亩,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集生产、科研、设计、运输、施工、材料加工于一体的管桩龙头企业,将以年产值6个亿,实现利税2000万元,创造500多个就业岗位,抒写严店工业发展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和管桩的一小步,必将是严店发展的一大步。总规划总面积5.6平方公里,规划道路"四横五纵一环"10条道路,以打造汽车和家电配套产业基地为发展主方向的严店工业聚集区,目前已完成一期面积1.7平方公里内的所有拆迁,解放大道、经一路、经二路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全力推进,随之而来的是,总投资1.5亿元的电力设备生产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的家电配套项目以及总投资6000万元的节能保温板生产项目将陆续进驻园区。严店工业,将唱响春天,从一花独秀变成百花争艳。
&&“红豆”生严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代诗人王维的红豆诗,意味隽永,传诵千年。如今,采撷红豆,不必再赴南国,走进严店即可。
&&在严店乡苏小、西郑岗社区的万亩苗木生产基地里,1500亩被称为生物活化石,具有净化空气和抗癌作用的红豆杉,正在精心栽种,此外,花梨木、金丝楠木、日本樱花等珍稀苗木花卉,也将生长绽放在严店这片丰饶的土地上,这里将建成我省最大的珍稀名木苗木基地,而严店,将是继三岗之后,我县苗木花卉生产的又一亮点和特色所在。
&&风从滨湖来
&&严店,沿巢湖岸线总长约10公里,湖光潋滟,春水碧蓝,与合肥滨湖新区隔湖相望,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严店具有了无穷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今年2月2日,市长张庆军率相关人员,调研环巢湖旅游大道建设--初定双向四车道,今年4月动工,2014年全面建成,为严店带来了春天的第一缕气息,特别是作为环巢湖旅游大道重要节点的下派河大桥,一桥飞架,将无限拉近严店和滨湖新区的距离。风从滨湖来,严店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主动迎接大合肥建设和滨湖新区辐射,围绕"工业强乡、农业兴乡、特色富乡"发展思路,招大商,引名企;坚守"中国巢湖毛鱼第一乡"的乡镇定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观光业,打造万亩水产养殖基地、万亩水稻制种基地和万亩苗木花卉基地。风起滨湖,托举严店。
&&合界高速、合铜公路、环巢湖旅游大道、······一条条纵贯严店的道路,畅通起严店的血脉,烟波浩渺、丰饶秀美的巢湖,让严店可以直挂云帆,这个春天,严店所有的梦想与荣光,都将启程!&&&&&&&&&&&&&&&&&(许皖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严店乡刘河巢栖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