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集团在哪些环节进行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草厂街1号 邮编:100035
电话:010-
传真:010-
首页 & 体制文稿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情况调研报告
《中美企业国际化经营比较研究》课题组
  内容提要:本报告基于实际调研,首先概括分析了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其次,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现状及特征,从&引进来&、&走出去&两大战略纬度,对资本、技术、人才、产品、对外工程等要素的国际化经营状况及成效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状况作了初步判断;第三,从体制、政策及经营要素等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障碍;最后,为适应未来形势的发展要求,提出按照&转型升级,调整发展&的思路,从国家、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提升我国国际化经营能力的政策建议。
  为跟踪了解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情况,《中美企业国际化经营比较研究》课题组,于日至9月20日分期赴北京、浙江、河北等省市,重点对中国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北京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一股份&)、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叉集团&)、浙江三化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三花控股&)、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子联合&)、河北电机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河北机电&)、保定维尔铸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定维尔&)等7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调研期间,课题组成员深入调研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围绕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生产经营状况、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有关外部环境及政策影响,以及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等方面与企业经营层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座谈。
  一、调研企业的经营发展概况
&   1、经营发展较快,综合实力较强
  7家调查企业,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907.81亿元,资产总额1791.38亿元,实现利税125.06 亿元。7家企业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国机集团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三花控股、保定维尔近5年营业收入增长幅度达到25%以上。近5年来,杭叉集团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利税总额均保持较高增长幅度。西子联合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近10年年均增长率达66.3%。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7家调查企业201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利税总额及与2007年度相比具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变化情况见表1。
& &&&& 表1 所调查企业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利税总额及变化情况
2011年比2007年增长或下降%
国机集团☆
 注:☆国机集团采用2010年度数据。其余数据来自于该企业调查问卷(下同)
  2、产业链长,行业领域广
  所调查企业涉猎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用品制造业等机械子行业,在所属行业具有生产规模大、覆盖面广,产业链较完善特点。如国机集团涉及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工程承包、贸易与服务三大主业,服务领域覆盖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建筑、轻工、汽车、船舶、矿山、冶金、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领域。西子联合是一家以装备制造为主,跨行业经营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其旗下产业涵盖电梯、电梯部件、立体停车库、起重机、钢结构、锅炉、航空、商业、房产、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保定维尔、河北电机都是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一个显著特点是从设计、研发、制造,到销售及服务等环节具有较完整的产业链。
&&  3、研发基础扎实,社会声誉较好
  所调查企业注重夯实研发基础,不断提升研发能力,通过研发创新带动企业不断跃上发展的新台阶。经过近10余年的持续投入积累,推进研发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使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成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力支撑。同时,也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客户和社会的认可和良好信誉。如杭叉集团目前拥有&国家认可实验室&、&省级技术中心&和行业中领先的生产制造流水线及检测、试验设备,2011年企业研发团队人数达320人,占职工总人数14.3%。这些企业对研发人员在薪酬收入、住房分配、职务晋升等方面实行特殊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政策。三花控股拥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和一个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公司先后获得全国质量奖、中国名牌、中国出口名牌、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机械工业500强等多种荣誉和称号。
&   4、所有制结构多元,国有民营兼容
  在所调查企业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在国有企业集团的二级、三级子公司中,股权结构趋于多元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创新,国有民营融合发展。国机集团是隶属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集团母公司仍保持国有独资,下属50多家控股子公司,7家上市公司实现股权多元化,从不同层面,推进体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变经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三花控股、西子联合、河北机电、保定维尔等企业通过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体制改制,产权结构调整,转变了企业的性质,从国有或集体性质转变为民营企业,通过产权人格化、研发体制&特区化&、运行机制灵活化、经营行为市场化等改革,不但扭转了企业发展危机,解决了生存问题,还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及特征
  近年来,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体现在&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情况。通过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及设备、现代化管理方法、高端人才,以及开展产品出口、海外投资、国际并购等经营活动,对推进企业体制机制变革,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引进来&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1、引资合作,促转变
  我国企业通过引入外来资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引资改制,突破体制束缚,搞活局部,带动整体转变,是改革开放初前20年国有企业寻求改革突破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所调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引资合作走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国际化之路。在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或中央企业中,基于经济或政治因素考虑,母公司层级引进外资成份很少或几乎没有,若有外资引进主要在其控股或参股的二级公司。如国机集团母公司仍属国有独资企业,二级企业外资成份也不多。西子联合是引资合作经营成效显著的企业。1997年3月西子联合第一次与世界500强合资合作,与美国奥的斯合资成立西子奥的斯电梯(杭州)有限公司;2004年3月西子与日本石川岛合资成立杭州西子石川岛停车设备有限公司。近年来,西子联合先后与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合作,引进外资,扩大了规模、提升了技术、增强了实力。调研企业认为,其合资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转变的过程,对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技术引进、研发合作,上水平
  技术引进与研发合作是我国企业实施&引进来&战略的主要方式。在调研的企业中,北一机床、三花控股、西子联合、杭叉集团、保定维尔等企业在技术引进与研发合作方面都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技术引进与研发合作,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使企业的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为走向国际市场提升了重要支撑。
  &&合作研发,对接国际先进水平。杭叉集团九十年代末与日本日产公司进行全面合作,引进1-7吨内燃叉车的图纸、工艺、检验标准、工装模具,使杭叉产品迅速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提高,目前杭叉受日产公司委托生产1F系列内燃叉车;2005年与法国曼尼通公司合资,开发了升降平台、伸缩臂叉车、越野叉车、电动叉车、内燃叉车等,不断完善不同类型叉车产品系列;2010年开始与美国纳科公司合作开发生产内燃叉车、仓储叉车、港口大叉车等。研发合作方式在所调查企业中得到了高度重视,通过与外国公司的技术合作,实现与国际优势资源的对接,加快提高公司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步伐。
&&把握产业趋势,引进高端技术。中国企业发展到现阶段,无论从国内的发展要求,还是国际市场的需求,都客观要求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实现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产业链低端、低附加值环节向高端、高附加值环节转变,从产品出口型向资本输出型转变。西子联合近年来,瞄准产业方向,引进高端技术,布局战略性产业。从美国奥的斯引进节能电梯技术,最高节能70%;从日本石川岛引进立体车库技术;从美国Nooter/Eriksen引进联合循环余热锅炉技术;从奥地利引进ENVIRGY公司的SCR技术应用于1000MW以下煤粉锅炉和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进行脱硝、脱氮,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产业发展。
  3、人才引进,增后劲
  所调研企业注重引进技术顶尖人才,培养过硬研发团队,培育核心能力。
  &&聘请世界顶尖专家,抢占科技制高点。所调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通过聘请引进世界顶尖行业技术专家,带领成长一批科研人才,前瞻性把握行业科技发展趋势,抢占技术制高点,高起点,大投入,推进科技研发跨越式发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三花集团近几年不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吸收全球范围内本行业领域高精尖人才,先后从日本不二工机、德国埃格霍夫、日本鹭宫等竞争对手招收核心技术人员,同时聘请了通用顶级的技术专家作为公司美国市场的技术顾问,从客户日本卡尔索尼克、日本三电聘请了日本专家做为公司技术和质量顾问,协助公司开展技术革新和质量提升工作。目前科研队伍700人,其中海外专家顾问10多人。通过内外结合,加大产品研发力度,重点投入小型化、轻量化、电气化的革新和创新产品。目前,公司拥有自主创新、国际先进的热敏控制技术、冷媒流量控制技术、节能技术、工艺装备技术以及各类焊接技术等五大核心技术及多项国际专利,核心技术优势突出。
  &&&请进来、走出去&,高端培训育人才。对科技人员进行高端培训是提升研发能力的重要手段。保定维尔注重对科技人员的培训投资,创造一切机会让科技人员参加学习、讲座和各种展览,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公司讲课,先后聘请了10多位世界知名专家,有的作为兼职顾问,有的直接加盟公司,有效提升了公司研发团队实力,使公司研发机构逐步升级为国家一级资质单位,位列中国铸机行业第一位。
  4、管理引进,提素质
  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规模,会受到管理瓶颈的制约,遭遇&天花板&效应难以逾越。为超越发展瓶颈,所调查企业在重视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也注重先进管理制度的引进、吸收和应用。西子联合近年来先后引进国际先进管理体系,如日本的现场管理、美国的财务管理、西门子的营销管理、UTC金牌供应商质量管理等现代管理方法,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科学管理模式,促进了公司管理方式的转变,为参与国际竞争打下了重要基础。
  (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1、产品出口,拓市场
  产品出口是所调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并在企业的销售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对企业的规模效益扩张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所调查企业2011年度出口产品收入占比及变化情况见表2。
&&瞄准行业标杆,打入高端市场。北一机床、三花控股、西子联合、保定维尔等企业,瞄准国际同行标杆企业,以合作、合资或国际并购等方式,实现技术的跨越,产品的升级,高端市场的进入。静压自动造型线,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技术优势凸现,与当今世界水平最高的铸造生产线&大本营&&&德国KW公司的技术水准相当,并开始反向出口德国,并逐步打开欧洲高端市场。
  表2 调查企业出口产品收入占比及变化情况
出口额:2011年度同2007度相比的变化(%)
出口额占销售收入比例%
  &&超前布局,挤入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河北电机超前布局国际化经营战略。在90年代中期,大多国内生产机电企业对出口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之时,该企业就确立了&以内养外创声誉,以外促内上水平,内外结合求发展&的内外结合战略。到90年代末,随着世界500强公司进入中国,该公司开始为跨国公司配套部件,逐步成为跨国公司全球采购链的一部分。目前该公司90%的产品为跨国公司配套,有30%的产品直接出口。
&&&满足多元市场需求,构建全球营销网络。如北一机床,通过并购德国科宝公司,有效整合国内外销售网络,使国内外销售网络一体化,构建起全球化营销网络,打开了欧美市场。杭叉近年来,出口连续七年占据行业第一。2011年杭叉集团实现销售叉车68283台,出口叉车14082台,出口量占销售总量的20.6%。在海外建有75家经销服务商,产品销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对外工程,扩规模
  目前国有企业或中央企业是国家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践行者。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海外工程市场开发。国机集团多年来凭借规模、资金、技术、人才、国际经验和海外市场开拓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承担政府间对外合作交流项目。截止2010年底,在手执行超过1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945个,合同总金额266亿美元。其中,国外项目占26.6%,合同金额占80.5%。这些境外项目分布在75个国家和地区。
&&以国际工程承包,带动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国机集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工程市场,以国际工程承包依托,带动大型成套设备出口。2011年,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进出口贸易与服务业务额已达110亿美元。国机集团基本形成以机电设备为主导的贸易产品多元化、贸易方式多元化和贸易市场全球化的格局,成为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和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引进的重要窗口。2010年国内外贸易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7.3亿元,同比增长90.7%,占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的55.3%;实现毛利润38.18亿元,同比增长48.9%,占集团毛利润的24.1%。
  3、资本输出,打高端
总体而言,所调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并购方式迈出的步伐不大,相对于产品出口明显滞后,企业对资本跨境经营持谨慎态度。调查企业显示,国有企业或中央企业&走出去&的程度要高于民营企业。北一股份的国际并购成效显著,颇具典型意义。2005年9月北一机床以2400万欧元全资收购德国瓦德里西科堡机床公司(简称&科堡&)。科堡是一家以生产重型机床为主的德国家族企业,具有200多年的经营历史,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是欧洲机床著名品牌。此笔收购对提升北一技术水平,获取国际知名品牌,打开高端市场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几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重组整合加快,民营企业抓住世界产业转型的机遇,加快了国际并购的步伐。2007年9月,三花控股成功收购世界铜业巨头英维斯集团旗下的兰柯公司&四通换向阀&全球业务。2010年1月三花控股投资以色列Heliofocus(简称HF公司),获30%股权,并拥有该智能塔式太阳能项目在中国独家运营权和产品制造优先权。
  从7家调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和现状看,我们初步判断有以下特点:
&&&&   一是近10年来,在国家&引进来&、&走出去&政策的指引下,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取得了积极进展,在经营绩效、技术水平、经营理念、体制机制改革、现代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推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二是企业通过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国际化战略,在较短的时期内,提升了技术及装备水平,有效地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升。随着我国产品价格优势不断减弱,企业的技术优势逐步凸显出来,企业开始从成本领先向技术领先转型。
&&&  三是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注重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现代管理方法,并结合企业实际,融会贯通,加以应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企业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的转变,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素质。
  四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整体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型特征明显,多数企业仍以产品出口为主,产品、技术、服务、资本等要素均衡&走出去&的格局尚未形成,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型升级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五是合作共赢。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的很多企业起步晚,还很弱小,很难与之正面抗衡,&合作重于竞争&的经营理念引导企业主动避免与国内外同行恶性竞争,实现了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比如在零部件生产上下功夫,努力成为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成为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的一部分。但是,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开始注重加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提前布局。
  六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因企业类别呈现多元化、阶段性,以及不均衡状态。从产品出口,技术及服务输出,到资本对外投资,因企业性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总体而言,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国际化经营程度要高于民营企业;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要高于中小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并购等高级国际化经营方式因对资金实力、承担风险能力、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有较高要求,现阶段还显薄弱。
  七是从当前所调查企业看,出口额继续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势头,但企业明显感觉经营压力增大,今年以来,接受的生产订单趋明显减少,国内外市场需求趋于下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强。所调查企业对短期内经济形势及市场需求的回升不抱乐观态度。调查企业认为,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及明年上半年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状况不会有明显改观,企业国际订单还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八是所调查企业显示,企业的技术水平、研发能力、产品市场定位不同,企业经营受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冲击影响大不相同。对于技术领先、研发能力强、产品档次高,走高端国际市场的企业,产品需求不但没有减少,还有一定幅度的增长。研发能力强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强于其他企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体制、政策及外部环境角度看:
  1、缺乏国家层面&企业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总体战略&
  所调查企业反映,近年来伴随我国国力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实践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明显上升,如资源、能源类企业国际并购多次受阻、通讯及电子高科技类企业受到所谓的&安全威胁&调查、制造类企业不断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起诉调查等等,其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政治或安全方面的;既涉及到国家层面的问题,也有企业自身的因素。纵观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历程及环境的变化,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国家层面,国家&走出去&战略利益和国家意志如何体现和有效保障,在体制保障、政策鼓励、产业选择、资源配置、阶段目标、重大问题协调解决等重点方面如何设计,在不违反世贸组织原则下,如何发挥国家作用以有效推进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是一个亟需研究和解决的新的重大战略问题。显然,目前国家层面的这种&顶层设计&是欠缺的。
  2、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不适应国际化发展要求
  所调查企业反映,企业国际化经营难做大、做强,很重要原因是受困于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过高。国有企业或中央企业国际化步伐相对较快,而一些企业通常是以贸易型企业转型过来的,自有资金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对于工程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工程项目,单靠企业的资金实力难以满足,通过直接融资受到诸多限制,而通过银行贷款融资成本过高。因资本市场建设滞后,融资难,易导致企业错失良好的国际商机。如国机集团,在加蓬开发铁矿项目,矿区达1000多平方公里,矿质好,储量大,按计划可开采50年。但矿区距离海岸较远,基础设施投入大,矿区开发需要投资10亿美元,目前靠自有资金已投入1亿美元。因后续资金短缺,融资无道,项目难以启动,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3、目前国资监管体制对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有制约
  考核机制不合理,导致短期行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难实施。相对国内经营而言,企业国际化经营往往要承担较大政治、经济、市场风险,一些国际化项目长期有益、战略价值大,而短期效益不明显,甚至还要承担较大的投入成本,影响经营者任期考核结果,导致国有企业不愿承担国际化带来的风险责任。国资委考核国有企业的财务类指标采用三年的平均值,为了稳妥达到考核要求,企业只关注眼前发展而忽视长远发展。现存的体制业绩考核导向不利于推进国际经营战略的实施。
  4、外贸政策分类偏粗,细化不够
  我国针对出口出台了一系列出口退税政策、进口关税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对企业进出口贸易发挥了积极作用,受访企业对这些政策的评价也相对较为积极,然而在一些政策的细化落实和具体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是出口退税政策需要针对具体产品进一步细化。出口退税目录产品种类还比较粗,另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退税目录,而海关具体执行退税政策,不同部门对于退税产品目录的理解有一定差异,导致一些需要鼓励的产品不能充分享受退税政策。例如,汽车空调膨胀阀技术含量高的部件,国外(日本、德国、泰国、韩国等)都实行出口免税制度,即出口产品免缴增值税,但是目前中国出口的产品并不是完全免税,退税率是15%,还需要缴纳2%的增值税。
  二是进口产品关税需要进一步细化。一些高科技产品,国内尚没有自主生产能力,或者产品技术参数达不到要求,但是一些国内企业出于保护国内市场,保护自有产品,影响进口产品关税目录,致使海关对一些高科技产品,例如精密加工机械装备征收关税,导致企业技术装备进口成本增加。
  三是进出口监管效率低,政策&一刀切&,增加了国际化成本。如出口商检、进出口海关检验的周期长、手续多、过程复杂,费用成本高。民营企业进口的高端设备强行要求走国际招投标程序,一些招投标程序不得不走形式,寻找招投标代理机构,增加了企业进口成本。
  5、未来企业&走出去&发展受限有增加趋势
  所调研企业显示,中国企业&走出去&受到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抵制。比如西子电梯进入韩国市场不仅有同行的抵制,还有韩国工会的抵制。中海油竞购美国优尼科、中铝收购力拓的失败,以及近期中兴、华为遭到美国无理的所谓&安全威胁&的调查等等,我国企业国际化扩张受到各种阻力趋于增多。
从企业角度看:
  6、企业国际化经营层次偏低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仍处于以贸易出口为主的国际化初级阶段,境外直接投资或国际并购等形式还相对滞后。对价值链的掌控能力不强,很大程度上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偏低,或充其量成为跨国公司供应链的一个小环节。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国际化还处于&点状&经营,以某一产品、某区域出现的特征明显,与跨国公司全球性配置资源、全产业链经营、关键价值链控制、核心技术掌控、高附加值盈利的国际化经营模式特征相比,国际化经营层次明显偏低。
  7、懂国际化经营的高端人才短缺
  调研企业显示,缺少合格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是制约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国际化经营不同于国内经营,对国外经济、金融、法律、行业发展、市场需求、语言交流、海外经验等方面均要具备一定的素养,需要高端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尽管企业都重视人才、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人才,但缺少高端人才的局面依然难以改变。虽然从国内外聘请了一些行业内退休的高端人才,部分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但人员数量有限,难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的当务之急。
  8、关键核心技术不掌握
  近年来我国企业通过引进吸收、自主创新,使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不乏一些企业的技术实力已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总体而言,核心技术能力不强,关键技术不掌握,仍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软肋。近年来杭叉集团出口持续增长,但国际销售的产品根据客户要求关键零部件由95%以上使用进口零部件,使盈利空间严重挤压。杭叉集团&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与国际同行相比,差距主要在于关键部件。&类似于这种情况在我国企业中并不少见。西子电梯在与奥的斯合资过程中同样遇到了技术保护的问题,合资之初美国奥的斯仅占30%的股份,核心技术控制在美方,直到美方股份调升为80%,才把核心技术转让给西子奥的斯。
  四、有关政策建议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当前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已步入一个新的阶段。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增长模式亟需转型升级,这不仅是有效应对环境的挑战,更是内在发展本质的客观要求。按照&转型升级,调整发展&的思路,加快转变国际化发展方式,调整国际化经营结构,创新国际化经营模式,提升国际化经营层次,着力推进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变;从产品出口为主向产品、资本、技术、服务输出均衡发展格局转变;从国内范围配置资源向全球化配置资源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争取在未来5-10年内,使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跃上新台阶,培育和形成一批核心能力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综合实力强的全球性跨国公司。
  从国家、政策层面:
  1、制定国家&企业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总体战略&
  建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汇同商务部、国资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按照&转型升级,调整发展&的总体思路,客观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国际化战略资源支撑的可能性,客观认识我国不同类型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优劣势,准确把握国际经营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国家角度提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从体制保障、政策体系、研发创新、高端人才培养、产业选择、重大问题协调解决等重点方面加以明确落实,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制定和提供可行的&顶层设计&。
  2、建立&企业海外投资经营指导委员会&
  企业国际化经营牵涉面广,涉及的问题多而复杂,远超出国内经营的难度,鉴于近年来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遇到的诸多障碍和问题,为推进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建议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设立企业海外投资经营指导委员会,下设日常办公室。由主管国际经济及外贸的副总理任主任,有关部委主要领导任副主任,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组成。以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指导、集中、及时处理解决。
  3、建立 国家&企业海外投资发展基金&
  为解决具有国家战略利益的矿产资源、能源、重大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或重点开发的国际市场,针对项目规模大、周期长、短期收益率低、开发风险高、短期融资难等问题,建议成立国家&企业海外投资发展基金&,按照市场机制,有效将国家资源与企业经营结合起来,发挥整体优势,达成国家、企业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闲置,可以考虑合理利用国家外汇储备建立国家企业海外投资发展基金,从而拉动海外直接投资。
  4、加大企业国际化经营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议国家设立自主品牌核心技术专项资金,对自主品牌高科技产品、核心零部件等出口产品研发费用予以补贴,对重大自主创新项目投资贷款给与贴息。加大鼓励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在国外投资设厂,建立营销网络的财政政策支持,如:财政政策中的海外投资亏损补贴、所得税减免等。加大国际化扶持政策宣传力度,简化政策扶持审批流程,大幅提高企业走出去的便利化程度。
  二是细化出口产品退税目录,并定期进行动态调整。对于出口退税目录内,产品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大的产品,要降低退税优惠幅度,甚至取消退税优惠,直至限制出口。而对于退税率较低或者没有出口退税的产品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要逐步提高退税优惠幅度,或研究纳入出口退税优惠目录之中。
  三是加大进口高端装备、设备进口免税优惠力度。已办理免税的进口设备(内资鼓励项目),可以免征或在一定额度内免征其日常维护及维修所需进口零件的税金。尽快免除对民营企业进口高端数控装备、设备的招投标程序的硬性要求。
  5、建立国际化经营专项考核体系,完善国有资产经营考核制度
  目前国有资产经营考核体系是针对国内经营而建立的,其特点是以经营业绩和资产保值增值为导向,并不适用于国际化经营。因国际化经营面对的经营环境比较复杂,承担的风险较大,短期内投入较多,近期效益不明显,但往往具有战略意义,长期利益较大。用现有考核体系,对当期经营者业绩考核结果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会诱使趋于选择短期行为。这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会产生一定的负影响。为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的转变、提升,从国际化经营特征出发,建立有利于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专项考核体系,以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经营考核制度。
  6、强化国际化经营公共服务
  一是加强企业国际化经营专项研究考察。大力开展企业国际化经营相关专题研究,加大企业国际化专业知识研究和储备力度。对于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例如巴西、印度等市场潜力巨大的国家,政府可以有针对性的组织有意向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进行专项培训和专题考察,介绍国外的投资法规和政策以及政治经济状况。
二是加大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政策支持。实施灵活多样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政策,为企业引进高素质的国内外顶尖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具有国际视野、跨国背景的高端经营管理人才提供便利和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切实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
  7、切实改善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条件
  增强政策制定的针对性,避免政策&一刀切&。对于民营企业,无论是采购国产设备还是采购进口设备,是否需要走招标程序应该由民营企业自己决定。不能不视政策适用对象,搞&一刀切&,失去政策制定的初衷。建议国家对民营企业自主研发项目的研发费用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加大支持,增强出口竞争力。
从企业层面:
  8、注重制定或调整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转型升级,调整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思路的必然选择。调查企业显示,目前我国企业还缺乏清晰、可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大多数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仅作为一项业务管理,尚未提升到战略层面。这难以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长远发展要求。面对国内外新形势及未来的变化趋势,企业应注重制定或调整国际化经营战略,将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国内经营战略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相互支撑,为&转型升级,调整发展&在体制、研发、人才、销售、资金等重要资源配置上提供战略支撑和有效保障。
  9、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国际化经营的法人治理结构
  调查企业表明,目前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适应国际化经营要求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所调查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的构成中,几乎没有外籍人员。一方面,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严重受到高端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的制约,尤其是具有国际经营经验、懂国际经营运营的国际型人才。另一方面,国际型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又受到现有体制、人才引进政策的不同限制。从企业角度,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国际化经营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及运行模式。
  10、进一步强化开发培养国际化经营复合型人才
  企业国际化经营,不仅需要金融、法律、财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有战略思想和熟悉现代管理的经理人才。人才不足是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要大力开发和培养符合国际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在目前国内比较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的市场法律的人才的情况下,可通过招聘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弥补靠自身培养的不足。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可以通过公开招募人才、建立培训中心或者委托专业机构从事相关活动等方式,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11、建立高效、创新、不拘一格的研发机制
  实现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研发创新、技术领先,逐步培育和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别人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表明,依靠合资合作或引进技术掌握不了核心技术。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建立企业技术研究院所,搭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的联合研发平台,构建开放式的研发模式,实行&特区式&的研发激励机制,聘请引进国际顶尖行业专家,打造国际一流的研发团队,实现技术研发跨越式突破发展,有效推进企业技术、产品、管理,以及经营模式的转变。
  12、增强环境责任意识,自觉承担环境责任
  在当今国际化经营中,对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要求日趋强化。企业作为国际化经营主体,不断增强环境意识,注重规范环境保护行为,顺应全球化环境责任的发展要求,是顺利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必然选择。首先,需要增强承担环境责任意识,提高环境道德水平。在企业决策中体现自身、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努力强化自身环境保护的素质,注重提高企业管理层和内部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次,应严格承担约束性环境责任。一方面,应当依法承担法定环境责任;另一方面,应依约承担合同环境责任。第三,加强内部环境管理。制定企业自身的环境政策和管理体系,完善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减少经营环境风险。第四,主动发布环境责任报告。在以实际行动采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承担各种环境保护责任的同时,企业应积极编制和发布企业环境责任报告。扩大报告影响力,提升企业环境责任的社会形象。
&执笔人:张晓文、祝岩松、刘现伟、胡杰成
&&&&&&&&&&&&&&&&&&&&&&&&&&&&&&
版权所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京 ICP 备号
Institute of Economic System and Management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