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二号中秋夜发射发射在淄博可以看见吗

解密天宫二号 组合体飞行验证什么技术?
解密天宫二号 组合体飞行验证什么技术?
相关:天宫二号;卫星发射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 2022年或建成空间站
09:08:21 作者: 潘珊菊
  昨天,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ASE)年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中国首位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担任本届年会组委会主席。杨利伟在发布会上透露,中国空间站工程稳步推进,海南发射场已具备发射条件,2016年前后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  ■我国空间站建造时间表  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至今已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成功对接2016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随后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及与之对接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2018年前后发射试验核心舱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  □关于空间站  进入研制关键阶段  昨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牛红光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11次飞行任务连战连捷,10名航天员开拓了天宇大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当前中国载人航天已经全面进入空间站建造阶段,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中国空间站。  杨利伟在发布会上表示,2010年9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3年多来,各种研制建设工作以及大型科学实验已全面展开,其中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神舟十一号飞船、长征2F遥11火箭等主要飞行产品已经进入研制关键阶段,同时,航天员以及地面设施设备已经进入任务准备阶段,空间站的两个实验舱也将转入产品研制试验,海南航天发射场目前已完工并具备发射条件。  货运飞船随后发射  杨利伟透露,按照计划,我国将于2016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在之后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以及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之对接,2018年前后发射试验核心舱,进行空间站的建造、试验以及验证,随后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的建设工作。  本届年会主题为&合作:共圆人类航天梦&。杨利伟说:&在稳步推进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当中,我们积极在探讨和思考中国载人航天未来发展的前景,我们认为地球和月球空间是人类开展载人航天的重要领域,并将持续发展、长期存在。&当然,杨利伟表示,载人火星以及神舟探测是人类和航天领域更长远的目标,相信有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以及众人的支持,人类的航天梦会逐步实现。  □关于航天员  将有更多女性航天员加入  当前中国航天员选拔培训计划如何?杨利伟昨天表示,中国共选拔2批航天员,第一批在1995年12月启动,1998年1月份第一批14名航天员开始航天职业生涯,在2009年5月份又启动第二批航天员选拔,2010年4月份7名航天员开始职业训练,其中包括2名女性航天员。  杨利伟表示,除了我们国家的刘洋和王亚平,目前国际上还有来自各个国家的女航天员,她们在航天飞行当中有非常出色的表现,相信随着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会有更多中国女性加入航天员当中来。  航天员选拔或考虑工程师  对于后续航天员选拔工作,杨利伟表示,会根据航天员发展和飞行任务进行总体规划来确定选拔策略、选拔时间和选拔人数。  杨利伟在会上透露,空间站建成之后,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国家级的实验平台,将来真正在上面执行任务的除了职业航天员以外会有大量工程人员和科技人员,&我们也在考虑下一批航天员选拔会涉及到工程师和科技人员。&  中国愿为外国培训航天员  中国是否有为其他国家航天员培训的计划?对此,杨利伟强调,中国的态度是明确积极的,经过近20年研究和实践,中国已经完成比较完善的航天员选拔系统,同时也在研制建设航天员选拔训练的设备,&我们愿意在航天员培训以及将来联合飞行等领域进行探讨具体合作形式,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非常希望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载人航天的成果。&  □关于国际合作  天宫可与外国航天器对接  对国际航天合作,杨利伟表示,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国际间的合作,从航天员的角度来说,曾经邀请过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很多国家到中国来交流,最近2年,中国航天中心和欧洲航天中心代表团互访,中国航天员的合作一直在秉承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以及开放的原则。  &我自己在俄罗斯也有过训练飞行,在神舟八号和德国进行17项空间生命合作实验,对空间生命科学的发展取得重大意义。&杨利伟说,作为中国空间站任务当中,中国愿意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方案的设计、设备研制、空间运用以及航天员培养和联合飞行等方面和各个国家开展积极交流合作,在整个空间站方案设计当中,&中国空间站预留了很多将来与世界各国进行合作的平台,设计了能与其他航天器对接、进行舱段级合作的接口。&  会上声音  □ASE主席  对中国航天事业充满信心  太空探索者协会成立于1985年,目前由来自36个国家的395名航天员组成,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员组织,此前已先后举办26届,本届年会是在中国首次承办。  此次年会主题为&合作:共圆人类航天梦&,包括主题会议、技术分会、航天员闭门会议、参观活动、社会活动日等环节。共有18个国家的近百名航天员将参与为期6天的各项会议。  当天,太空探索者协会向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宇航员苏丹&萨勒曼授予&杰出会员奖&。太空探索者协会执委会秘书长安迪这样解释,1985年飞上太空的沙特阿拉伯的宇航员萨勒曼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在我飞行第一天所有关注点都在我的国家,第三天开始关注大陆,到了第五天我领会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这也是我们创办太空探索协会的用意,也许我们语言、宗教不同,但我们有共同的人性,对未来有共同的梦想和目标。&安迪说,那就是探索太空并将技术成果应用于同一个地球,最终反哺人类。  为何首次选择在中国举办?太空探索者协会主席道瑞恩介绍,去年他曾到中国参加第64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参观了中国航天设施、了解了中国航天计划,&我们对中国航天事业充满信心。&  列昂诺夫  2019年前选拔火星航天员  说到月球和火星探测的问题,已经80岁高龄、被称为&太空行走第一人&的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昨天在会上表示,目前正在进行所有准备工作,火星是下一步大家共同的目标,由于火星环境恶劣,他们已经想到火星上发射一些探测器。  虽然火星这个项目还没有成为国家的立项项目,需要多国进行合作,&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技术方案基本可以解决,只需要在政治上相互齐心合作,相信对火星的探测不会迟于2030年。&  列昂诺夫强调,大家应尽快开展航天员选拔和培训工作,相信这项工作不会晚于2019年,让航天员通过相互理解,学习共同的语言,在火星飞行任务中共同合作,&我们已在打造高质量的团队,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我相信这不是什么问题。&  据了解,去年2月份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发生了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该次事件中有1491人受伤,大多数受伤的原因是碎玻璃和建筑震动。这次事件是自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以来在地球上发生的最大的空中爆炸。对此,列昂诺夫表示,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事件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太空探索者协会也意识到这个严重问题,组织对其进行研究,也希望能够联合更多国家,和相关有经验的太空专家进行探讨,并一起汇集资金和物力,共同克服这些安全问题。 京华时报记者潘珊菊
&&&&&&&&责任编辑 夏侯宏颖
我来说两句
号 淄博报业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天宫二号即将发射 要进行哪些太空试验?
来源:观察者网&
  9月9日,执行天宫二号飞行任务的运载火箭垂直转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区,计划9月15日至20日择机发射(新华社 杨志远/摄)
  据新华网9月12日报道,天宫二号将于9月15日至20日择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即将发射的天宫二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第一个真正的空间实验室。据了解,目前火箭和天宫二号技术状态已经确定,火箭开始进入加注前准备。整个发射系统将进行全区合练,演练范围将会扩大到全国,各地航天测控站都会参与进来,对所有任务状态进行确认。
  “天宫二号”安排了地球科学观测及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及探测、应用新技术等领域的十余项高精尖的任务,这些实验有的是在探索宇宙最深处的奥秘,有的是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海洋和大气,有的甚至是在解决将来星际旅行时食物的问题。中国科学家将在其中开展十余项高精尖的实验任务,是载人航天历次任务中应用项目最多的一次。
  天宫二号发射完成后,会由神舟十一号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然后它将跟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之后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开始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工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总设计师朱枞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天宫二号主要有三大任务:“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它完成的任务主要是中期驻留,航天员乘神舟十一号飞船交会对接,在天宫二号工作和生活30天,这是一个中期驻留的任务。第二个明年要跟货运飞船对接,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第三个是为今后空间站进行一些技术试验,包括维修性一些相关的试验。”
  大家也许还记得电影《火星救援》中,主人公孤身一人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在火星基地种植土豆来生存,最终重回地球。
  当前,人类太空探索的疆域不断拓展,从近地轨道到深空探测,从建立月球基地到火星生存。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人类要飞出地球、星际旅行、移民外星球,首要任务是解决食物自给、氧气和循环水等问题。
  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是否可以在太空环境中正常生长,从而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氧气的来源?尽管目前在空间已经进行了多次植物生长试验,但要在太空条件下成功地实现粮食与蔬菜的生产,还需要解决包括微重力在内的极端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等诸多问题。
  这次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将要进行的高等植物培养实验,就是要研究这个问题。  
  “植物航天员”――水稻和拟南芥
  中国人习惯吃大米,所以大家熟悉的水稻和另一种不同生长特性的高等植物拟南芥就幸运当选为“植物航天员”,将搭载天宫二号进行一次不平凡的太空之旅。  
  左图为拟南芥,右图为水稻
  天宫二号搭载的高等植物培养箱,是一个微缩版太空温室,它身负重任,将开展我国首次为期6个月的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科学家将能够直接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在太空中的萌发、生长、开花和结籽,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未来太空农业发展的可能。  
  高等植物培养箱(左图),分为在轨单元和返回单元,在轨单元可提供两个拟南芥培养单元和两个水稻培养单元,分别为一个长日照和一个短日照培养条件(如右侧植物培养示意图),返回单元用于培养拟南芥。实验怎么进行?
  植物学家在地面精心挑选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将在休眠状态下乘坐在舒适温暖的“保暖箱”中随着天宫二号进入轨道。科学家们将在地面遥控指挥,启动实验过程,种子开始萌发。
  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培养箱通过温度、湿度、光照、营养供给调节等功能为种子的生长发育提供环境保障。预计1―2个月以后,如果生长顺利,植物便可进入抽苔(穗)开花阶段。
  高等植物培养箱可实现植物生长发育全过程实时监测。相机等测量部件将进行“全程直播”,记录图像、温度变化等数据,下传到地面供植物学家开展比对分析。  
  长日照植物拟南芥生长周期示意图(左图)以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拟南芥植物图片(右图)。长日照植物拟南芥生长周期示意图(左图)以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拟南芥植物图片(右图)。
  短日照植物水稻生长周期示意图(左图)以及开花期的水稻(中图)。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培养的水稻品种为矮化水稻突变体(d18h),成熟期水稻株高在15-20厘米(该矮化水稻由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提供)。右图为矮化水稻与正常株高水稻(zh11)在幼苗期的比较。短日照植物水稻生长周期示意图(左图)以及开花期的水稻(中图)。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培养的水稻品种为矮化水稻突变体(d18h),成熟期水稻株高在15-20厘米(该矮化水稻由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提供)。右图为矮化水稻与正常株高水稻(zh11)在幼苗期的比较。
  太空温室有什么神奇?
  太空温室中,生长盒是植物生长的空间,由透明材料制成,光源从顶部照射,相机从侧面拍摄成像。在生长盒上贴有透气膜,用来保障植物与温室内有一定的气体交换,而液态水不会从透气膜中逸出,以此来保障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
  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植物生长过程中因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汽无法凝结回归到土壤,而是附着于生长盒的侧面,还影响成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通过增加冷凝区的设计,使水汽重新冷凝并导入土壤盒内,实现了太空密闭环境下水的有效循环,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也避免了水汽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真是高效又安全。
  矮化水稻(d18h)在高等植物培养箱中生长过程实时图像。图像记录了从种子萌发到生长26天的水稻。矮化水稻(d18h)在高等植物培养箱中生长过程实时图像。图像记录了从种子萌发到生长26天的水稻。
  为基因信息安装“追踪器”
  植物学家预先用转基因技术给拟南芥的开花基因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培养箱安装了一台微型荧光相机,并集成一个LED荧光激发光源。拟南芥开花基因一旦表达,就会被LED光源激发出绿色荧光。荧光相机便可以捕捉到荧光信号,并下传信息。  
  a和b分别为可见光和荧光相机对同一培养盒中拟南芥植物的成像。c示意了培养盒中不同的拟南芥植株,WT为没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普通拟南芥,FTPro::GFP为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拟南芥。  
  航天员也将参与实验哦
  我们的航天员将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首次进行部分拟南芥实验样品回收。空间培养的拟南芥实验样品将随返回单元返回地面供后续研究分析,为了解空间微重力条件下高等植物种子发育与营养贮藏提供第一手材料。
  未来展望
  人类登上月球已过去40多年,现在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的梦想席卷全球。一些科学家不但绘制了月球基地和火星基地的蓝图,而且已经完成选址。
  如何建立以绿色高等植物为基础的空间密闭生态循环系统,为航天员长期的空间生活提供补给?这是一个浩大的综合工程。我国在航天和空间领域的发展,为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加强太空环境中植物生长发育研究,突破空间生命生态保障系统的技术瓶颈,构建人类地外长期生存的新天地,人类跨越天疆的梦想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热门推荐:
淄博时空新闻热线: 新闻QQ: 广告招商:
  1、淄博时空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淄博时空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淄博时空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淄博时空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淄博时空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淄博时空”。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淄博时空)”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5、淄博时空投稿信箱:
  6、淄博时空热线电话:<font color="#FF-6123456 传真电话:<font color="#FF-2304212
分类信息推荐
房产信息推荐
最新出售房源
最新出租房源
委托房源?代办手续
热线:7777357
热线:2777731
热线:2068666
24小时点击排行
民生资讯 综合信息 今日视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动进行时淄博晚报--日--淄博晚报5版--2015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
 当前位置&
国新办发布会:神十任务成果丰硕 完美收官 
2015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
日期:[日]&&版次:[05]&&稿源:[
]&&作者:[
  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后,国务院新闻办立即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实施的主要情况。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完美收官,下一步我国将开展空间实验室工程的研制建设,计划在2015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完美收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对这次飞行任务给予了高度评价,“可以说,我们这次任务是准备充分,实施顺利,成果丰硕,完美收官。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连战连捷。”   王兆耀介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掌握交会对接技术。自2011年9月以来,我国连续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实现了四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两次手动交会对接,预定任务目标全部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完美收官。  王兆耀透露,下一步我国将开展空间实验室工程的研制建设,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同步进行的载人空间站工程也在按计划顺利推进,计划在2018年前后发射试验性核心舱,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建造。在此期间,根据需要发射一系列的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向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提供物资的补给和成员的往返。  王兆耀同时表示,此次神十任务,利用天基测控和地基测控来共同完成太空授课活动,今后根据授课活动的内容,还可以再延长时间。长征五号、七号火箭接力运载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表示,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即将进入空间站时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已经开展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       据介绍,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型谱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家族成员,一个是长征五号,是大型运载火箭,是我国在研的最大运载能力的运载火箭,将主要用于满足载人空间站等发射需求,具备近地轨道20吨以上的运载能力;一个是长征七号,中型运载火箭,将在载人空间站工程中承担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具备近地轨道约13吨的运载能力。  袁洁表示,这两型运载火箭将在充分继承现有运载火箭的成熟技术基础上,从总体设计到分系统设计,从结构材料到单机产品,都采用大量新技术,特别是采用新型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也就是液氢煤油和液氢、液氧等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更加安全、可靠和绿色环保。   袁洁同时表示,两型运载火箭研制工作进展顺利,研制成功后将主要在海南发射场执行相应航天器的发射任务,目前处在初样研制阶段,整体工作进展顺利,研制计划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首飞。  据了解,海南发射场从2009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发射场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可以按照计划实施下一步发射任务以及后续工作任务。(据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广告位招商
淄博日报官方网站: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合作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宫二号发射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